润肤止痒膏.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8329006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449743.0

申请日:

20170615

公开号:

CN107260818A

公开日:

2017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18,A61K9/06,A61P17/06,A61P17/04,A61P17/16,A61K31/045,A61K33/28,A61K35/644

主分类号:

A61K36/718,A61K9/06,A61P17/06,A61P17/04,A61P17/16,A61K31/045,A61K33/28,A61K35/644

申请人:

率秀冰

发明人:

率秀冰

地址:

272200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司马镇卫生院枣曹路114号

优先权:

CN20171044974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肤止痒膏,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儿茶、轻粉、冰片、当归、丹参、红花、苏木、鸡血藤、白芷、花粉、黄连、川芎、蜂蜡、麻油。本发明提供的润肤止痒膏由包括儿茶、轻粉、冰片、当归、丹参、红花、苏木、鸡血藤、白芷、花粉、黄连、川芎、蜂蜡、麻油的原料制得,作用清热凉血解毒、润肤杀虫止痒,适用于蛇皮癣、牛皮癣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该润肤止痒膏采用较少的药味,通过合理配伍,使得各味药材在用于皮肤疾病方面的效果相互增强,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润肤止痒膏,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儿茶、轻粉、冰片、当归、丹参、红花、苏木、鸡血藤、白芷、花粉、黄连、川芎、蜂蜡、麻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肤止痒膏,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儿茶25-35g、轻粉25-35g、冰片5-7g、当归25-35g、丹参25-35g、红花50-70g、苏木35-50g、鸡血藤25-40g、白芷25-40g、花粉25-40g、黄连30-45g、川芎25-35g、蜂蜡1000g、麻油20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肤止痒膏,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儿茶30g、轻粉30g、冰片5g、当归30g、丹参30g、红花60g、苏木40g、鸡血藤30g、白芷30g、花粉30g、黄连40g、川芎30g、蜂蜡1000g、麻油2000g。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肤止痒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浸泡:按照所选方剂备药称重并用麻油浸泡;药油比例三比一,浸泡时间以春秋季七天、夏季五天、冬季十天;2)炸药熬油:将麻油和所浸泡的药物一起放入锅内,刚开始用武火二十分钟,然后改为文火,期间用槐木棍在油锅中翻压并稍搅动,待药熬制焦枯沉油底,立即将油锅离火;3)溶解蜂蜡:将药油通过60目筛倒入装有蜂蜡的铁盆内,不断搅拌至蜂蜡完全融化为止,等到温度降到约60度左右,儿茶、轻粉、冰片研细末过150目箩,放入儿茶、轻粉、冰片末,搅拌均匀,等待完全冷却;4)隔两日后将盛有药膏的铁盆放置在煤气灶上加热至融化,然后透过150目铁筛过滤至另一铁盆中,冷却后即得润肤止痒膏,用特制工具分别放置于特制小容器中备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肤止痒制剂,尤其涉及一种润肤止痒膏。

背景技术

蛇皮癣(鱼鳞病)、牛皮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疾病,均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发病,因近年来人们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后者成为这些疾病的主导因素,而在西医治疗这些疾病过程中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制剂以及光疗等不仅病程长,效果不显著,易复发,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影响。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过程中,疗效稳定,不易复发,副作用小,优势明显。研制中药外用药以缩短疗程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润肤止痒膏,作用清热凉血解毒、润肤杀虫止痒,适用于蛇皮癣、牛皮癣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润肤止痒膏,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儿茶、轻粉、冰片、当归、丹参、红花、苏木、鸡血藤、白芷、花粉、黄连、川芎、蜂蜡、麻油。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儿茶25-35g、轻粉25-35g 、冰片5-7g、当归25-35g、丹参25-35g、红花50-70g、苏木35-50g、鸡血藤25-40g、白芷25-40g、花粉25-40g、黄连30-45g、川芎25-35g、蜂蜡1000g、麻油2000g。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儿茶30g、轻粉30g 、冰片5g、当归30g、丹参30g、红花60g、苏木40g、鸡血藤30g、白芷30g、花粉30g、黄连40g、川芎30g、蜂蜡1000g、麻油2000g。

所述润肤止痒膏的制备方法为:

1)浸泡:按照所选方剂备药称重并用麻油浸泡;药油比例三比一,浸泡时间以春秋季七天、夏季五天、冬季十天;

2)炸药熬油:将麻油和所浸泡的药物一起放入锅内,刚开始用武火二十分钟,然后改为文火,期间用槐木棍在油锅中翻压并稍搅动,待药熬制焦枯沉油底,立即将油锅离火;

3)溶解蜂蜡:将药油通过60目筛倒入装有蜂蜡的铁盆内,不断搅拌至蜂蜡完全融化为止,等到温度降到约60度左右,儿茶、轻粉、冰片研细末过150目箩,放入儿茶、轻粉、冰片末,搅拌均匀,等待完全冷却;

4)隔两日后将盛有药膏的铁盆放置在煤气灶上加热至融化,然后透过150目铁筛过滤至另一铁盆中,冷却后即得润肤止痒膏,用特制工具分别放置于特制小容器中备用。

本发明提供的润肤止痒膏由包括儿茶、轻粉、冰片、当归、丹参、红花、苏木、鸡血藤、白芷、花粉、黄连、川芎、蜂蜡、麻油的原料制得,作用清热凉血解毒、润肤杀虫止痒,适用于蛇皮癣、牛皮癣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该润肤止痒膏采用较少的药味,通过合理配伍,使得各味药材在用于皮肤疾病方面的效果相互增强,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制备润肤止痒膏

配方为:儿茶30g、轻粉30g 、冰片5g、当归30g、丹参30g、红花60g、苏木40g、鸡血藤30g、白芷30g、花粉30g、黄连40g、川芎30g、蜂蜡1000g、麻油2000g。

制备方法为:1)浸泡:按照所选方剂备药称重并用麻油浸泡;药油比例三比一,浸泡时间以春秋季七天、夏季五天、冬季十天;

2)炸药熬油:将麻油和所浸泡的药物一起放入锅内,刚开始用武火二十分钟,然后改为文火,期间用槐木棍在油锅中翻压并稍搅动,待药熬制焦枯沉油底,立即将油锅离火;

3)溶解蜂蜡:将药油通过60目筛倒入装有蜂蜡的铁盆内,不断搅拌至蜂蜡完全融化为止,等到温度降到约60度左右,儿茶、轻粉、冰片研细末过150目箩,放入儿茶、轻粉、冰片末,搅拌均匀,等待完全冷却;

4)隔两日后将盛有药膏的铁盆放置在煤气灶上加热至融化,然后透过150目铁筛过滤至另一铁盆中,冷却后即得润肤止痒膏,用特制工具分别放置于特制小容器中备用。

实施例2 制备润肤止痒膏

配方为:儿茶31g、轻粉31g 、冰片5g、当归32g、丹参32g、红花58g、苏木38g、鸡血藤35g、白芷28g、花粉28g、黄连40g、川芎30g、蜂蜡1000g、麻油2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制备润肤止痒膏

配方为:儿茶32g、轻粉30g 、冰片5g、当归32g、丹参30g、红花62g、苏木40g、鸡血藤32g、白芷32g、花粉32g、黄连40g、川芎32g、蜂蜡1000g、麻油2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具体病例疗效观察:

实验例1

患者李成龙,男性,19岁, 2015年12月3号就诊

主诉:患者双侧小腿外侧皮肤干燥夏季无排汗5年余

现病史:患者5年前双侧小腿外侧皮肤干燥粗糙,夏季有轻微排汗,一直没有重视,近三年来逐渐出现黄褐色大片鳞屑,自行用润肤类护肤品外抹无明显缓解,随到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局部皮肤组织病理检测,皮肤颗粒层稍厚,棘层轻度增厚,毛囊孔和汗腺有角质栓,皮脂腺数量减少。诊断为寻常型鱼鳞病。治疗给予阿维A酯10mg每天内服,维A酸乳膏与地塞米松软膏联合外抹每天两次。治疗3个月后干燥症状有所缓解,但鳞屑仍明显。随来我处治疗。

既往史:无既往病史,平素嗜食辛辣厚味

家族史:有家族遗传病史

体检:T:36.5 P:75次/分 R:20次/分 BP:120/75mmHg ,精神可,饮食可,语言清晰,诊查合作,双瞳孔正大圆,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正常,无啰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叩击痛、反跳痛。未扪及肝、脾、肾。脾及双侧肾区无压痛、叩击痛。脊柱正常,双侧小腿腓侧皮肤粗糙,有黄褐色大片鱼鳞状鳞屑,边缘略为游离。

诊断:蛇皮癣

入院后患者舌质淡红,脉细,体质偏瘦,后嗜食辛辣厚味,属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营血亏损,以致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于濡养而成。辩证为血虚风燥,治疗选用养血祛风润燥之方剂生血润肤饮加减,外用制备的润肤止痒膏均匀涂抹患处抹每天三次,治疗二十天。二十天后患者小腿皮肤粗糙感明显缓解,鳞屑游离缘逐渐与皮肤贴合,但鱼鳞状仍明显,患者述夜间有口渴感,舌红干,苔薄黄,辩证为阴虚燥热,原内服方剂加四物汤以养阴润燥,继用润肤止痒膏外抹。治疗二十天。二十天后患处皮肤抚之稍光滑,原鳞屑状皮肤处留有些许色素沉着,汗腺部位有微小毳毛穿出或蜷曲在内,继服上述中药和外抹制剂润肤止痒膏巩固治疗二十天。二十天后复诊患处皮肤基本与正常皮肤无异。属患者清淡饮食,温水洗澡,休息规律。一月后随访无异常症状。

实验例2

患者曹阳,男性,24岁, 2016年11月2号就诊

主诉:患者全身出现红色斑块伴有脱屑八年加重一月

现病史:患者八年前因感冒迁延半月未愈,胸部出现数个黄豆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有薄屑脱落,偶伴瘙痒。一直未重视治疗,近两年来患处面积轻微扩大,逐渐扩展到双上肢,自行买抗过敏药地塞米松软膏外抹,一月前患感冒,斑块迅速扩展至全身,鳞屑增厚,瘙痒剧烈,影响休息,随到菏泽地区人民医院治疗,经病理检测:患处皮肤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明显减少,棘层增厚,真皮乳头顶部呈杵状,其上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给予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2.5mg/天/三次,阿维A酯1mg/天/两次口服,严重部位给予地塞米松乳膏外抹,轻微部位2%蒽林软膏外抹,局部应用窄波UVB光照每周3次。治疗一月后瘙痒有所缓解但鳞屑仍明显,随到我处治疗。

既往史:有既往史,平素嗜食辛辣,休息不规律

遗传史:有家族遗传史

体检:T:36.4 P:70次/分 R:22次/分 BP:120/70mmHg ,精神可,饮食可,语言清晰,诊查合作,双瞳孔正大圆,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正常,无啰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叩击痛、反跳痛。未扪及肝、脾、肾。脾及双侧肾区无压痛、叩击痛。脊柱正常,全身皮肤散在性红斑,上覆盖有银白色鳞屑,轻刮有蜡滴现象,刮掉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e征)。

诊断:牛皮癣

患者舌淡红,苔厚腻,脉濡细,因素有内热,又嗜食辛辣,精神紧张,致气血运行凝滞,郁久化火,外犯肌肤,复感外邪而致病。辩证为风湿热蕴肤证,治疗选用疏风清热,燥湿止痒之消风散加减内服,每日一剂,连服十剂,外抹制剂润肤止痒膏每日三次。十日后患处皮肤胸部严重部位鳞屑中间变薄周围稍凸起,四肢轻微部位鳞屑消退,鲜红皮色转为淡白色,患者述心烦、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辩证为久病伤阴,热入营血,用清营凉血方剂清营汤和犀角地黄汤加减,后用药渣煎药水外洗患处促使毛孔扩张,然后涂抹外用制剂润肤止痒膏便于药效更好吸收(注:此时抹药应在封闭空间,以免风邪入侵扩张的腠理肌肤),连续用药十天。十日后患者复诊,四肢患处部位已基本恢复正常肤色,胸部严重部位已无鳞屑,凸起部位已扁平,颜色仍有淡红,夜间偶伴轻微瘙痒。方选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剂当归饮子加减内服,每日一剂,连服十剂,外抹制剂润肤止痒膏方法同前。十日后复诊,患处皮肤已完全康复。属长期忌食辛辣,休息规律,保持情绪舒畅。减内服中药,继抹制剂润肤止痒膏以滋养肌肤致底层皮肤完全修复。一月后随访无复发。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润肤止痒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润肤止痒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润肤止痒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润肤止痒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肤止痒膏.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49743.0 (22)申请日 2017.06.15 (71)申请人 率秀冰 地址 272200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司马镇 卫生院枣曹路114号 (72)发明人 率秀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程成 (51)Int.Cl. A61K 36/718(2006.01) A61K 9/06(2006.01) A61P 17/06(2006.01) A61P 17/04(2006.01) A61P 17/16(2006.01。

2、) A61K 31/045(2006.01) A61K 33/28(2006.01) A61K 35/644(2015.01) (54)发明名称 润肤止痒膏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肤止痒膏, 是由以下原料 药制成的: 儿茶、 轻粉、 冰片、 当归、 丹参、 红花、 苏 木、 鸡血藤、 白芷、 花粉、 黄连、 川芎、 蜂蜡、 麻油。 本发明提供的润肤止痒膏由包括儿茶、 轻粉、 冰 片、 当归、 丹参、 红花、 苏木、 鸡血藤、 白芷、 花粉、 黄连、 川芎、 蜂蜡、 麻油的原料制得, 作用清热凉 血解毒、 润肤杀虫止痒, 适用于蛇皮癣、 牛皮癣常 见皮肤疾病的治疗, 该润肤止痒膏采用较少。

3、的药 味, 通过合理配伍, 使得各味药材在用于皮肤疾 病方面的效果相互增强, 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作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7260818 A 2017.10.20 CN 107260818 A 1.一种润肤止痒膏,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 儿茶、 轻粉 、 冰片、 当归、 丹 参、 红花、 苏木、 鸡血藤、 白芷、 花粉、 黄连、 川芎、 蜂蜡、 麻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肤止痒膏,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 儿茶25- 35g、 轻粉25-35g 、 冰片5-7g、 当归25-35g、 丹参25-35g、 红花50-70g、 苏木35-。

4、50g、 鸡血藤 25-40g、 白芷25-40g、 花粉25-40g、 黄连30-45g、 川芎25-35g、 蜂蜡1000g、 麻油20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肤止痒膏,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 儿茶30g、 轻粉30g 、 冰片5g、 当归30g、 丹参30g、 红花60g、 苏木40g、 鸡血藤30g、 白芷30g、 花粉30g、 黄 连40g、 川芎30g、 蜂蜡1000g、 麻油2000g。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肤止痒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浸泡: 按照所选方剂备药称重并用麻油浸泡; 药油比例三比一, 浸泡时间以春秋季七天、 夏。

5、季五 天、 冬季十天; 2) 炸药熬油: 将麻油和所浸泡的药物一起放入锅内, 刚开始用武火二十分钟, 然后改为 文火, 期间用槐木棍在油锅中翻压并稍搅动, 待药熬制焦枯沉油底, 立即将油锅离火; 3) 溶解蜂蜡: 将药油通过60目筛倒入装有蜂蜡的铁盆内, 不断搅拌至蜂蜡完全融化为 止, 等到温度降到约60度左右, 儿茶、 轻粉、 冰片研细末过150目箩, 放入儿茶、 轻粉、 冰片末, 搅拌均匀, 等待完全冷却; 4) 隔两日后将盛有药膏的铁盆放置在煤气灶上加热至融化, 然后透过150目铁筛过滤 至另一铁盆中, 冷却后即得润肤止痒膏, 用特制工具分别放置于特制小容器中备用。 权 利 要 求 书 。

6、1/1 页 2 CN 107260818 A 2 润肤止痒膏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肤止痒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润肤止痒膏。 背景技术 0003 蛇皮癣 (鱼鳞病) 、 牛皮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疾病, 均有遗传因素和环 境因素共同决定发病, 因近年来人们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后者成为这些疾病的主 导因素, 而在西医治疗这些疾病过程中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 维A酸类制剂以及光疗等不仅 病程长, 效果不显著, 易复发, 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影响。 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过 程中, 疗效稳定, 不易复发, 副作用小, 优势明显。 研制中药外用药以缩短疗程对治疗有重。

7、要 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了一种润肤止痒膏,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润肤 杀虫止痒, 适用于蛇皮癣、 牛皮癣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 000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润肤止痒膏, 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 儿茶、 轻粉、 冰片、 当归、 丹参、 红花、 苏木、 鸡 血藤、 白芷、 花粉、 黄连、 川芎、 蜂蜡、 麻油。 0006 优选的, 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 儿茶25-35g、 轻粉25-35g 、 冰片5-7g、 当归25- 35g、 丹参25-35g、 红花50-70g、 苏木35-50g、 鸡血藤25-40g、 白芷25-。

8、40g、 花粉25-40g、 黄连 30-45g、 川芎25-35g、 蜂蜡1000g、 麻油2000g。 0007 优选的, 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 儿茶30g、 轻粉30g 、 冰片5g、 当归30g、 丹参30g、 红花60g、 苏木40g、 鸡血藤30g、 白芷30g、 花粉30g、 黄连40g、 川芎30g、 蜂蜡1000g、 麻油 2000g。 0008 所述润肤止痒膏的制备方法为: 1) 浸泡: 按照所选方剂备药称重并用麻油浸泡; 药油比例三比一, 浸泡时间以春秋季七 天、 夏季五天、 冬季十天; 2) 炸药熬油: 将麻油和所浸泡的药物一起放入锅内, 刚开始用武火二十分钟, 然后。

9、改为 文火, 期间用槐木棍在油锅中翻压并稍搅动, 待药熬制焦枯沉油底, 立即将油锅离火; 3) 溶解蜂蜡: 将药油通过60目筛倒入装有蜂蜡的铁盆内, 不断搅拌至蜂蜡完全融化为 止, 等到温度降到约60度左右, 儿茶、 轻粉、 冰片研细末过150目箩, 放入儿茶、 轻粉、 冰片末, 搅拌均匀, 等待完全冷却; 4) 隔两日后将盛有药膏的铁盆放置在煤气灶上加热至融化, 然后透过150目铁筛过滤 至另一铁盆中, 冷却后即得润肤止痒膏, 用特制工具分别放置于特制小容器中备用。 0009 本发明提供的润肤止痒膏由包括儿茶、 轻粉、 冰片、 当归、 丹参、 红花、 苏木、 鸡血 说 明 书 1/4 页 3。

10、 CN 107260818 A 3 藤、 白芷、 花粉、 黄连、 川芎、 蜂蜡、 麻油的原料制得,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润肤杀虫止痒, 适用 于蛇皮癣、 牛皮癣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 该润肤止痒膏采用较少的药味, 通过合理配伍, 使 得各味药材在用于皮肤疾病方面的效果相互增强, 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 实施例1 制备润肤止痒膏 配方为: 儿茶30g、 轻粉30g 、 冰片5g、 当归30g、 丹参30g、 红花60g、 苏木40g、 鸡血藤30g、 白芷30g、 花粉30g、 黄连40g、 川芎30g、 蜂蜡1000g、。

11、 麻油2000g。 0012 制备方法为: 1) 浸泡: 按照所选方剂备药称重并用麻油浸泡; 药油比例三比一, 浸 泡时间以春秋季七天、 夏季五天、 冬季十天; 2) 炸药熬油: 将麻油和所浸泡的药物一起放入锅内, 刚开始用武火二十分钟, 然后改为 文火, 期间用槐木棍在油锅中翻压并稍搅动, 待药熬制焦枯沉油底, 立即将油锅离火; 3) 溶解蜂蜡: 将药油通过60目筛倒入装有蜂蜡的铁盆内, 不断搅拌至蜂蜡完全融化为 止, 等到温度降到约60度左右, 儿茶、 轻粉、 冰片研细末过150目箩, 放入儿茶、 轻粉、 冰片末, 搅拌均匀, 等待完全冷却; 4) 隔两日后将盛有药膏的铁盆放置在煤气灶上加。

12、热至融化, 然后透过150目铁筛过滤 至另一铁盆中, 冷却后即得润肤止痒膏, 用特制工具分别放置于特制小容器中备用。 0013 实施例2 制备润肤止痒膏 配方为: 儿茶31g、 轻粉31g 、 冰片5g、 当归32g、 丹参32g、 红花58g、 苏木38g、 鸡血藤35g、 白芷28g、 花粉28g、 黄连40g、 川芎30g、 蜂蜡1000g、 麻油2000g。 001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15 实施例3 制备润肤止痒膏 配方为: 儿茶32g、 轻粉30g 、 冰片5g、 当归32g、 丹参30g、 红花62g、 苏木40g、 鸡血藤32g、 白芷32g、 花粉32g、 黄连40g。

13、、 川芎32g、 蜂蜡1000g、 麻油2000g。 001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17 具体病例疗效观察: 实验例1 患者李成龙, 男性, 19岁, 2015年12月3号就诊 主诉: 患者双侧小腿外侧皮肤干燥夏季无排汗5年余 现病史: 患者5年前双侧小腿外侧皮肤干燥粗糙, 夏季有轻微排汗, 一直没有重视, 近三 年来逐渐出现黄褐色大片鳞屑, 自行用润肤类护肤品外抹无明显缓解, 随到当地县人民医 院就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正常, 局部皮肤组织病理检测, 皮肤颗粒层稍厚, 棘层 轻度增厚, 毛囊孔和汗腺有角质栓, 皮脂腺数量减少。 诊断为寻常型鱼鳞病。 治疗给予阿维A 酯10。

14、mg每天内服, 维A酸乳膏与地塞米松软膏联合外抹每天两次。 治疗3个月后干燥症状有 所缓解, 但鳞屑仍明显。 随来我处治疗。 0018 既往史: 无既往病史, 平素嗜食辛辣厚味 家族史: 有家族遗传病史 体检: T: 36.5 P: 75次/分 R: 20次/分 BP:120/75mmHg , 精神可, 饮食可, 语言清晰, 诊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260818 A 4 查合作, 双瞳孔正大圆, 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双肺叩诊清音, 呼吸正常, 无啰音, 心尖搏 动及心浊音界正常, 律齐, 无杂音, 腹软, 无压痛、 叩击痛、 反跳痛。 未扪及肝、 脾、 肾。 脾及双 侧。

15、肾区无压痛、 叩击痛。 脊柱正常, 双侧小腿腓侧皮肤粗糙, 有黄褐色大片鱼鳞状鳞屑, 边缘 略为游离。 0019 诊断: 蛇皮癣 入院后患者舌质淡红, 脉细, 体质偏瘦, 后嗜食辛辣厚味, 属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脾胃失 调, 营血亏损, 以致血虚生风生燥, 皮肤失于濡养而成。 辩证为血虚风燥, 治疗选用养血祛风 润燥之方剂生血润肤饮加减, 外用制备的润肤止痒膏均匀涂抹患处抹每天三次, 治疗二十 天。 二十天后患者小腿皮肤粗糙感明显缓解, 鳞屑游离缘逐渐与皮肤贴合, 但鱼鳞状仍明 显, 患者述夜间有口渴感, 舌红干, 苔薄黄, 辩证为阴虚燥热, 原内服方剂加四物汤以养阴润 燥, 继用润肤止痒膏外。

16、抹。 治疗二十天。 二十天后患处皮肤抚之稍光滑, 原鳞屑状皮肤处留 有些许色素沉着, 汗腺部位有微小毳毛穿出或蜷曲在内, 继服上述中药和外抹制剂润肤止 痒膏巩固治疗二十天。 二十天后复诊患处皮肤基本与正常皮肤无异。 属患者清淡饮食, 温水 洗澡, 休息规律。 一月后随访无异常症状。 0020 实验例2 患者曹阳, 男性, 24岁, 2016年11月2号就诊 主诉: 患者全身出现红色斑块伴有脱屑八年加重一月 现病史: 患者八年前因感冒迁延半月未愈, 胸部出现数个黄豆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 有 薄屑脱落, 偶伴瘙痒。 一直未重视治疗, 近两年来患处面积轻微扩大, 逐渐扩展到双上肢, 自 行买抗过敏药。

17、地塞米松软膏外抹, 一月前患感冒, 斑块迅速扩展至全身, 鳞屑增厚, 瘙痒剧 烈, 影响休息, 随到菏泽地区人民医院治疗, 经病理检测: 患处皮肤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 颗 粒层明显减少, 棘层增厚, 真皮乳头顶部呈杵状, 其上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诊断为寻常型 银屑病, 给予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2.5mg/天/三次, 阿维A酯1mg/天/两次口服, 严重部位给 予地塞米松乳膏外抹, 轻微部位2%蒽林软膏外抹, 局部应用窄波UVB光照每周3次。 治疗一月 后瘙痒有所缓解但鳞屑仍明显, 随到我处治疗。 0021 既往史: 有既往史, 平素嗜食辛辣, 休息不规律 遗传史: 有家族遗传史 体检: T: 。

18、36.4 P: 70次/分 R: 22次/分 BP:120/70mmHg , 精神可, 饮食可, 语言清晰, 诊 查合作, 双瞳孔正大圆, 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双肺叩诊清音, 呼吸正常, 无啰音, 心尖搏 动及心浊音界正常, 律齐, 无杂音, 腹软, 无压痛、 叩击痛、 反跳痛。 未扪及肝、 脾、 肾。 脾及双 侧肾区无压痛、 叩击痛。 脊柱正常, 全身皮肤散在性红斑, 上覆盖有银白色鳞屑, 轻刮有蜡滴 现象, 刮掉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 (薄膜现象) , 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 (Auspite 征) 。 0022 诊断: 牛皮癣 患者舌淡红, 苔厚腻, 脉濡细, 因素有内热, 又嗜。

19、食辛辣, 精神紧张, 致气血运行凝滞, 郁 久化火, 外犯肌肤, 复感外邪而致病。 辩证为风湿热蕴肤证, 治疗选用疏风清热, 燥湿止痒之 消风散加减内服, 每日一剂, 连服十剂, 外抹制剂润肤止痒膏每日三次。 十日后患处皮肤胸 部严重部位鳞屑中间变薄周围稍凸起, 四肢轻微部位鳞屑消退, 鲜红皮色转为淡白色, 患者 述心烦、 失眠多梦、 口苦咽干, 辩证为久病伤阴, 热入营血, 用清营凉血方剂清营汤和犀角地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260818 A 5 黄汤加减, 后用药渣煎药水外洗患处促使毛孔扩张, 然后涂抹外用制剂润肤止痒膏便于药 效更好吸收 (注: 此时抹药应在封闭空间, 。

20、以免风邪入侵扩张的腠理肌肤) , 连续用药十天。 十日后患者复诊, 四肢患处部位已基本恢复正常肤色, 胸部严重部位已无鳞屑, 凸起部位已 扁平, 颜色仍有淡红, 夜间偶伴轻微瘙痒。 方选养血润肤, 祛风止痒方剂当归饮子加减内服, 每日一剂, 连服十剂, 外抹制剂润肤止痒膏方法同前。 十日后复诊, 患处皮肤已完全康复。 属 长期忌食辛辣, 休息规律, 保持情绪舒畅。 减内服中药, 继抹制剂润肤止痒膏以滋养肌肤致 底层皮肤完全修复。 一月后随访无复发。 0023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变 化, 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260818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