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29017.7 (22)申请日 2018.05.08 (71)申请人 翁瑞晨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盛和花园3幢 205室 (72)发明人 翁瑞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高志军 (51)Int.Cl. A61G 7/015(2006.01) A61G 7/02(2006.01) A61G 7/0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包。
2、括床 板, 以及设于床板中的电动机和蓄电池, 所述床 板包括床头和床尾, 所述床板两侧边缘设有挡 板, 所述挡板中间位置设有隔断区, 所述床头等 分为左床头与右床头, 所述床头与床尾铰接, 所 述床头上下方设有一对第一床腿, 所述床头前端 还设有手持控制器, 所述第一床腿为电动伸缩杆 升降结构, 所述床尾下方设有两对第二床腿, 所 述床尾靠近床头一端中间位置设有电动开启装 置,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包括有电动滑板, 所述电 动开启装置与电动机相连接,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 下方设有便盆, 所述便盆设于便盆滑道中, 所述 便盆滑道由电动开启装置位置一直向后延伸至 床尾边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
3、附图1页 CN 108635130 A 2018.10.12 CN 108635130 A 1.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包括床板(1), 以及设于床板(1)中的电动机和蓄电池,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床板(1)包括床头(3)和床尾(2), 所述床板(1)两侧边缘设有挡板(13), 所述挡板 (13)中间位置设有隔断区(14), 所述床头(3)与床尾(2)铰接, 所述床头(3)等分为左床头 (301)与右床头(302), 所述床头(3)下方设有一对第一床腿(7), 所述床头(3)前端还设有手 持控制器(8), 所述第一床腿(7)上设有电动伸缩杆升降结构(701), 所述床尾(2)下方设有 两对第二床。
4、腿(6), 所述床尾(2)靠近床头(3)一端中间位置设有电动开启装置(5), 所述电 动开启装置(5)包括有电动滑板(501),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5)与电动机相连接, 所述电动开 启装置(5)下方设有便盆(10), 所述便盆(10)设于便盆滑道(11)中, 所述便盆滑道(11)由电 动开启装置(5)位置一直向后延伸至床尾(2)末端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1)上表面设有与 床板(1)和电动开启装置(5)结构相互吻合的床垫(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头(3)前部的床垫 (12)上通过魔术贴连接。
5、有枕头垫(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床腿(7)与第二床 腿(6)下方都设有电动万向轮(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电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控制器分别控制电动 机、 电动伸缩杆升降结构(701)、 电动万向轮(9)和电动开启装置(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为电动机、 电动 伸缩杆升降结构(701)和电动万向轮(9)提供电力支持。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35130 A 2 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护。
6、理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市场上针对卧床不起、 半身不遂、 高位截瘫、 腰椎胸椎骨折或者肋骨骨折等 患者开发了很多的护理床, 其目的是解决患者在翻身、 大小便时存在的困难, 一方面减轻了 患者在翻身过程中的疼痛, 另一方面还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但是现有的护理床, 仍 然只能简单调节头部的前端床板或者脚部的床板升降, 并不能够帮助患者翻身或者方便患 者在病床上解决大小便, 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仍然没有减轻, 甚至需要两个护理人员同时 抬举病人, 才能完成翻身和大小便, 在此过程中, 患者的疼痛感增加, 并且也影响病人的恢 复进度, 造成诸多麻烦。 所以迫切需要一种省时省力, 干净卫。
7、生的智能化护理床的出现。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护理床。 0004 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包括床板, 以及设于床板中的电动机和蓄电池, 所述床板包 括床头和床尾, 所述床板两侧边缘设有挡板, 所述挡板中间位置设有隔断区, 所述床头等分 为左床头与右床头, 所述床头与床尾铰接, 所述床头上下方设有一对第一床腿, 所述床头前 端还设有手持控制器, 所述第一床腿为电动伸缩杆升降结构, 所述床尾下方设有两对第二 床腿, 所述床尾靠近床头一端中间位置设有电动开启装置,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包括有电动 滑板,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与电动机相连接,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下方设有便盆。
8、, 所述便盆设于 便盆滑道中, 所述便盆滑道由电动开启装置位置一直向后延伸至床尾边缘。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床板上表面设有与床板和电动开启装置结构相互吻合的床垫, 确 保电动开启装置启动工作时, 使得便盆直接露出床板。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床头前部的床垫上通过魔术贴连接有枕头垫, 使用魔术贴固定枕 头垫, 方便更换清洗, 且当床头抬起时枕头垫不会滑落。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床腿与第二床腿下方都设有电动万向轮, 可随意控制方向移 动。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手持控制器分别控制电动机、 电动伸缩杆升降结构、 电动万向轮和 电动开启装置。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蓄电池为。
9、电动机、 电动伸缩杆升降结构和电动万向轮提供电力支 持。 0010 本智能电动护理床的有益效果: 0011 1.适用于自理能力较差的人群, 且实现智能化控制, 操作简单便捷, 减轻监护者负 担, 同时可有效防止病患者由于翻身不甚跌落床下; 0012 2.舒适度高, 干净卫生, 大程度检索减少患者在排泄时转动身体的麻烦和痛苦, 且 节约资源;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635130 A 3 0013 3.能够自动控制床体移动、 可实现自动翻身和自动调整形成靠背, 方便患者放松, 有助于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智能电动护理床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智能电动护理。
10、床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智能电动护理床电动开启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床板, 2、 床尾, 3、 床头, 4、 枕头垫, 5、 电动开启装置, 6、 第二床腿, 7、 第一床 腿, 8、 手持控制器, 9、 电动万向轮, 10、 便盆, 11、 便盆滑道, 12、 床垫, 13、 挡板, 14、 隔断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 完整的说明。 0019 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包括床板1, 以及设于床板1中的电动机和蓄电池, 所述床板 1包括床头3和床尾2, 所述床板1两侧边缘设有挡板13, 所述挡板13中间位置设有。
11、隔断区14, 所述床头3等分为左床头301与右床头302, 所述床头3与床尾2通过铰接, 所述床头3下方设 有一对第一床腿7, 所述床头3 前端还设有手持控制器8, 所述第一床腿7上设有电动伸缩杆 升降结构701, 所述床尾2下方设有两对第二床腿6, 所述床尾2靠近床头3一端中间位置设有 电动开启装置5,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5包括有电动滑板501,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5与电动机相 连接, 所述电动开启装置5下方设有便盆10, 所述便盆10设于便盆滑道11中, 所述便盆滑道 11由电动开启装置5位置一直向后延伸至床尾2末端边缘; 所述床板1上表面设有与床板1和 电动开启装置5结构相互吻合的床垫12;。
12、 所述床头3前部的床垫12上通过魔术贴连接有枕头 垫4; 所述第一床腿7与第二床腿6下方都设有电动万向轮9; 所述手持控制器分别控制电动 机、 电动伸缩杆升降结构701、 电动万向轮9和电动开启装置5; 所述蓄电池为电动机、 电动伸 缩杆升降结构 701和电动万向轮9提供电力支持。 0020 实施例,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本智能电动护理床投入使用时, 患者躺于床板上, 保 持屁股位置对准电动开启装置5, 当患者需要排便时, 利用手持控制器8控制电动开启装置5 中的电动滑板501以及其上方的床垫12部分收缩进入床板1中, 患者即可排便, 患者排便结 束后, 监护人手动将便盆10沿便盆滑。
13、道11滑送至床尾2边缘, 然后清理干净, 再将便盆10滑 回原处; 当患者需要外出晒太阳或者移动床的位置时, 可在手持控制器8上选择电动万向轮 9朝选择方向运动即可; 当患者需要起身坐起时, 可控制第一床腿7上的电动伸缩杆升降结 构701进行上升操作, 使得床头3部分抬起, 当床头3抬起到所需要对的程度时, 即可操作手 持控制器8使电动伸缩杆升降结构701停止伸长即可; 当需要使用自动侧卧功能时, 使用手 持控制器8根据侧卧方向操控左床头301或者右床头302下的电动伸缩杆升降结构701, 实现 左床头301缓缓上升, 同时带动患者左边半身缓缓升高, 从而实现向右侧身的效果, 同理, 亦 可实现向侧身效果。 0021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 施, 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635130 A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863513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