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8325624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68490.9

申请日:

20130628

公开号:

CN103284851A

公开日:

201309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7/00,A61G7/07

主分类号:

A61G7/00,A61G7/07

申请人: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明人:

陆银春,周媛婷,苏纯音,武志峰

地址:

214001 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中山路68号

优先权:

CN201310268490A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在进行眼部手术后方便患者康复的专用床,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在床体前端底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在床体面板上对应于控制箱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的孔,所述头枕支架下端焊接于控制箱内的多角度转向球上,多角度转向球置于底部开有通孔的锁位碗中,在所述通孔内设有转向球锁位器,转向球锁位器底部固定设置于连接架上,转向球锁位器底部的刹车钢丝连接于床体侧边设置的锁位紧固手刹上。本发明能更精准地调整头位,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确保了正确体位的长时间维持,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4),其特征在于:在床体(1)前端底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8),在床体(1)面板上对应于控制箱(8)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9)的孔(7),所述头枕支架(9)下端焊接于控制箱(8)内的多角度转向球(14)上,多角度转向球(14)置于底部开有通孔(24)的锁位碗(23)中,在所述通孔(24)内设有转向球锁位器(25),转向球锁位器(25)底部固定设置于连接架(32)上,转向球锁位器(25)底部的刹车钢丝(13)连接于床体(1)侧边设置的锁位紧固手刹(2)上;在床体(1)尾部端面转动设置有摇柄(5),所述摇柄(5)通过设置于床体(1)底部的中间传动装置(29)连接于控制箱(8)内的转动齿轮(17)上,在连接架(32)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齿轮(17)相配合的升降齿条(18),所述连接架(32)底部还设有用于导向的钢管(20),且钢管(20)下端滑动设置于限位支撑管(19)内,所述限位支撑管(19)固定设于控制箱(8)底部端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球锁位器(25)包括锁位摩擦片(27)、套管(33)、锁位弹簧(26)、刹车钢丝(13),其中套管(33)上端焊接于锁位碗(23)的通孔(24)中,锁位摩擦片(27)通过其底端的挡片设置于套管(33)上端面,在套管(33)内设有锁位弹簧(26),且所述锁位弹簧(26)上下两端分别顶紧于挡片和套管(33)底部端面上,锁位拉杆(28)穿设于锁位弹簧(26)内圈中,并且锁位拉杆(28)上端固定连接于挡片上,锁位拉杆(28)下端自套管(33)底部端面穿出,该穿出部分连接有刹车钢丝(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支架(9)下部具有转向球焊接横梁(22),所述转向球焊接横梁(22)焊接于多角度转向球(14)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其特征在于:在床体(1)一侧护栏(4)前端固定设有手刹支架(3),锁位紧固手刹(2)转动设置于所述手刹支架(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装置(29)包括前端转轴(12)、转轴连接关节(11)、后端转轴(10),其中前端转轴(12)两端分别连接于摇柄(5)和转轴连接关节(11)上,所述转轴连接关节(11)另一端固定连接后端转轴(10)的尾端,后端转轴(10)的前端自控制箱(8)侧面伸入控制箱(8)内,所述后端转轴(10)伸入控制箱(8)内的部分通过转动轴承(16)支撑,转动齿轮(17)通过连接键设置于后端转轴(10)前端部。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其特征在于:在头枕支架(9)上端焊接有环形头枕凹槽(21),环形圈头枕(6)贴合设置于所述环形头枕凹槽(21)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其特征在于:在锁位碗(23)内部凹槽面上对应于通孔(24)上部位置处设置有橡胶摩擦片(3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床腿下端安装有万向轮(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在进行眼部手术后方便患者康复的专用床,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之一。其目的是使注入的气体或硅油从玻璃体腔向眼球壁推压,利用气体和液体向上浮的原理,直接垫压于裂孔,阻断裂孔处的液流,达到视网膜复位的目的,为使术后裂孔处于最高位,患者往往需要采取强迫俯卧位。术后患者被动体位的保持情况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但由于术后俯卧位时间较长,患者会有颜面部压痛、腰酸、肩颈部酸痛麻木等不适症状,进而导致失眠,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和敌意的分数上升。事实上玻璃体切割注气术后,患者因长时间严格俯卧位,可以导致压疮的发生。

俯卧位辅助用具现状分析: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U型(或称C型)软枕及其改良产品,如:马蹄形气枕、U形水枕及改良型U型枕、井字形头架等。研究显示,俯卧位患者辅助使用此类用具较使用普通枕头增加了透气性,颜面部受力更均匀,头部较易固定,舒适度增强,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为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临床护理人员不停地改进辅助用具。相继开发出头部专用支架、多用支架、眼孔床联合充气式颈推牵引器等辅助用具,经实践发现,相比较于U型枕类用具能更进一步提高透气性,增强舒适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经临床长期使用,反复观察,发现头部专用支架,多用支架及眼孔床联合充气式颈推牵引器等用具虽较U形软枕类用具明显提高了透气性,然而却不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正确体位;另外头部支架、充气式颈推牵引器易滑动,尤其在夜间患者入睡后体位不易保持;多用支架的使用不利于病区环境的整齐,眼科患者视力差,床尾支架的使用,极易绊倒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该专用床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有利于患者康复。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特征在于:在床体前端底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在床体面板上对应于控制箱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的孔,所述头枕支架下端焊接于控制箱内的多角度转向球上,多角度转向球置于底部开有通孔的锁位碗中,在所述通孔内设有转向球锁位器,转向球锁位器底部固定设置于连接架上,转向球锁位器底部的刹车钢丝连接于床体侧边设置的锁位紧固手刹上;在床体尾部端面转动设置有摇柄,所述摇柄通过设置于床体底部的中间传动装置连接于控制箱内的转动齿轮上,在连接架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齿轮相配合的升降齿条,所述连接架底部还设有用于导向的钢管,且钢管下端滑动设置于限位支撑管内,所述限位支撑管固定设于控制箱底部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球锁位器包括锁位摩擦片、套管、锁位弹簧、刹车钢丝,其中套管上端焊接于锁位碗的通孔中,锁位摩擦片通过其底端的挡片设置于套管上端面,在套管内设有锁位弹簧,且所述锁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顶紧于挡片和套管底部端面上,锁位拉杆穿设于锁位弹簧内圈中,并且锁位拉杆上端固定连接于挡片上,锁位拉杆下端自套管底部端面穿出,该穿出部分连接有刹车钢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枕支架下部具有转向球焊接横梁,所述转向球焊接横梁焊接于多角度转向球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床体一侧护栏前端固定设有手刹支架,锁位紧固手刹转动设置于所述手刹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传动装置包括前端转轴、转轴连接关节、后端转轴,其中前端转轴两端分别连接于摇柄和转轴连接关节上,所述转轴连接关节另一端固定连接后端转轴的尾端,后端转轴的前端自控制箱侧面伸入控制箱内,所述后端转轴伸入控制箱内的部分通过转动轴承支撑,转动齿轮通过连接键设置于后端转轴前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头枕支架上端焊接有环形头枕凹槽,环形圈头枕贴合设置于所述环形头枕凹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锁位碗内部凹槽面上对应于通孔上部位置处设置有橡胶摩擦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体的床腿下端安装有万向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技术改进,使得床体上的头枕支架可以轻松简洁地实现上下升降运动及头枕支架在平面内各方向的转动,并能在头枕支架调整至合适位置时,将头枕支架锁定好,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效减轻俯卧位的各种不适症状,确保患者可以长时间保持正确体位,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作用。综上可知,本发明能更精准地调整头位,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确保了正确体位的长时间维持,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床体俯视图。

图2是床体侧面结构图。

图3是头枕位置调节控制箱图。

图4是头枕支架图。

图5为转向球锁位装置结构图。

图6是齿轮齿条传动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包括床体1、锁位紧固手刹2、手刹支架3、护栏4、摇柄5、环形圈头枕6、孔7、控制箱8、头枕支架9、后端转轴10、转轴连接关节11、前端转轴12、刹车钢丝13、多角度转向球14、头枕升降组件15、转动轴承16、转动齿轮17、升降齿条18、限位支撑管19、钢管20、环形头枕凹槽21、转向球焊接横梁22、锁位碗23、通孔24、转向球锁位器25、锁位弹簧26、锁位摩擦片27、锁位拉杆28、中间传动装置29、万向轮30、橡胶摩擦片31、连接架32、套管33等。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4,在床体1前端底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8,在床体1面板上对应于控制箱8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9的孔7,所述头枕支架9下端焊接于控制箱8内的多角度转向球14上,多角度转向球14置于底部开有通孔24的锁位碗23中,在所述通孔24内设有转向球锁位器25,转向球锁位器25底部固定设置于连接架32上,转向球锁位器25底部的刹车钢丝13连接于床体1侧边设置的锁位紧固手刹2上;在床体1尾部端面转动设置有摇柄5,所述摇柄5通过设置于床体1底部的中间传动装置29连接于控制箱8内的转动齿轮17上,在连接架32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齿轮17相配合的升降齿条18,所述连接架32底部还设有用于导向的钢管20,且钢管20下端滑动设置于限位支撑管19内,所述限位支撑管19固定设于控制箱8底部端面上。

所述转向球锁位器25包括锁位摩擦片27、套管33、锁位弹簧26、刹车钢丝13,其中套管33上端焊接于锁位碗23的通孔24中,锁位摩擦片27通过其底端的挡片设置于套管33上端面,在套管33内设有锁位弹簧26,且所述锁位弹簧26上下两端分别顶紧于挡片和套管33底部端面上,锁位拉杆28穿设于锁位弹簧26内圈中,并且锁位拉杆28上端固定连接于挡片上,锁位拉杆28下端自套管33底部端面穿出,该穿出部分连接有刹车钢丝13。

所述头枕支架9下部具有转向球焊接横梁22,所述转向球焊接横梁22焊接于多角度转向球14上。

在床体1一侧护栏4前端固定设有手刹支架3,锁位紧固手刹2转动设置于所述手刹支架3上。

所述中间传动装置29包括前端转轴12、转轴连接关节11、后端转轴10,其中前端转轴12两端分别连接于摇柄5和转轴连接关节11上,所述转轴连接关节11另一端固定连接后端转轴10的尾端,后端转轴10的前端自控制箱8侧面伸入控制箱8内,所述后端转轴10伸入控制箱8内的部分通过转动轴承16支撑,转动齿轮17通过连接键设置于后端转轴10前端部。

在头枕支架9上端焊接有环形头枕凹槽21,环形圈头枕6贴合设置于所述环形头枕凹槽21中。

在锁位碗23内部凹槽面上对应于通孔24上部位置处设置有橡胶摩擦片31。

所述床体1的床腿下端安装有万向轮30,方便床体1自由移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环形圈头枕6放置在头枕支架9上,而头枕支架9底部横梁处焊接有多角度转向球14,多角度转向球14卡在锁位碗23内,锁位碗23上部边缘与多角度转向球14的上班球距离顶端直径1/4处平齐,橡胶摩擦片31通过胶水固定于锁位碗23上部,锁位碗23底部是一圆形的漏洞,漏洞下部为带弹簧支架支撑的底部锁位摩擦片27,正常时锁位弹簧26将底部锁位摩擦片27向上顶住,配合碗状支架上部内侧的橡胶摩擦片31,以此卡住多角度转向球14,完成转向球位置的锁定,当需要调节头枕支架9位置时通过拉锁位紧固手刹2,将该锁位弹簧26向下拉,这时底部及侧边的锁位摩擦片27与转向球脱离,转向球可以通过转动头枕架自由调节头枕的角度位置,待调节好后再松开锁定紧固手刹,让锁位弹簧26再次将底部锁定摩擦片27向上顶住转向球,转向球球体因上部碗口窄,因而球体被碗口卡住,而同时转向球的下部被弹簧末端的底部锁位摩擦片27强力上顶,这就实现了转向球位置锁定的功能。

在需要调整头枕支架9的高度时,只需转动床体1端部的摇柄5,摇柄5的转动依次带动前端转轴12、转轴连接关节11、后端转轴10三者进行转动,并有后端转轴10带动转动齿轮17作轴向转动,转动齿轮17带动与其配合的升降齿条18作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头枕支架9完成升降运动。

本发明通过技术改进,使得床体上的头枕支架可以轻松简洁地实现上下升降运动及头枕支架在平面内各方向的转动,并能在头枕支架调整至合适位置时,将头枕支架锁定好,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效减轻俯卧位的各种不适症状,确保患者可以长时间保持正确体位,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作用。综上可知,本发明能更精准地调整头位,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确保了正确体位的长时间维持,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的作用。

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848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11 CN 103284851 A *CN103284851A* (21)申请号 201310268490.9 (22)申请日 2013.06.28 A61G 7/00(2006.01) A61G 7/07(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地址 214001 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中山路 68 号 (72)发明人 陆银春 周媛婷 苏纯音 武志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54) 发明名称 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57) 摘要 本发明属。

2、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 涉及一种在 进行眼部手术后方便患者康复的专用床, 具体地 说是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包括床 体, 所述床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 在床体前端底 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 在床体面板上对应于控制 箱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的孔, 所述头枕支 架下端焊接于控制箱内的多角度转向球上, 多角 度转向球置于底部开有通孔的锁位碗中, 在所述 通孔内设有转向球锁位器, 转向球锁位器底部固 定设置于连接架上, 转向球锁位器底部的刹车钢 丝连接于床体侧边设置的锁位紧固手刹上。本发 明能更精准地调整头位, 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 适度, 确保了正确体位的长时间维持, 对视网膜成 功复位有。

3、很大的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84851 A CN 103284851 A *CN103284851A* 1/1 页 2 1. 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包括床体 (1) , 所述床体 (1) 两侧分别设置有 护栏 (4) , 其特征在于 : 在床体 (1) 前端底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 (8) , 在床体 (1) 面板上对应 于控制箱 (8) 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 (9) 的孔 (7) , 所述头。

4、枕支架 (9) 下端焊接于控制 箱 (8) 内的多角度转向球 (14) 上, 多角度转向球 (14) 置于底部开有通孔 (24) 的锁位碗 (23) 中, 在所述通孔 (24) 内设有转向球锁位器 (25) , 转向球锁位器 (25) 底部固定设置于连接架 (32) 上, 转向球锁位器 (25) 底部的刹车钢丝 (13) 连接于床体 (1) 侧边设置的锁位紧固手刹 (2) 上 ; 在床体 (1) 尾部端面转动设置有摇柄 (5) , 所述摇柄 (5) 通过设置于床体 (1) 底部的 中间传动装置 (29) 连接于控制箱 (8) 内的转动齿轮 (17) 上, 在连接架 (32) 底部固定连接 有与。

5、转动齿轮 (17) 相配合的升降齿条 (18) , 所述连接架 (32) 底部还设有用于导向的钢管 (20) , 且钢管 (20) 下端滑动设置于限位支撑管 (19) 内, 所述限位支撑管 (19) 固定设于控制 箱 (8) 底部端面上。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向球锁位 器 (25) 包括锁位摩擦片 (27) 、 套管 (33) 、 锁位弹簧 (26) 、 刹车钢丝 (13) , 其中套管 (33) 上 端焊接于锁位碗 (23) 的通孔 (24) 中, 锁位摩擦片 (27) 通过其底端的挡片设置于套管 (33) 上端面, 在套管 (33。

6、) 内设有锁位弹簧 (26) , 且所述锁位弹簧 (26) 上下两端分别顶紧于挡片 和套管 (33) 底部端面上, 锁位拉杆 (28) 穿设于锁位弹簧 (26) 内圈中, 并且锁位拉杆 (28) 上端固定连接于挡片上, 锁位拉杆 (28) 下端自套管 (33) 底部端面穿出, 该穿出部分连接有 刹车钢丝 (13)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头枕支架 (9) 下部具有转向球焊接横梁 (22) , 所述转向球焊接横梁 (22) 焊接于多角度转向球 (14) 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其特征在于 : 在床体 (1) 一。

7、侧护 栏 (4) 前端固定设有手刹支架 (3) , 锁位紧固手刹 (2) 转动设置于所述手刹支架 (3) 上。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间传动装 置 (29) 包括前端转轴 (12) 、 转轴连接关节 (11) 、 后端转轴 (10) , 其中前端转轴 (12) 两端分 别连接于摇柄 (5) 和转轴连接关节 (11) 上, 所述转轴连接关节 (11) 另一端固定连接后端转 轴 (10) 的尾端, 后端转轴 (10) 的前端自控制箱 (8) 侧面伸入控制箱 (8) 内, 所述后端转轴 (10) 伸入控制箱 (8) 内的部分通过转动轴承 (1。

8、6) 支撑, 转动齿轮 (17) 通过连接键设置于 后端转轴 (10) 前端部。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其特征在于 : 在头枕支架 (9) 上端焊接有环形头枕凹槽 (21) , 环形圈头枕 (6) 贴合设置于所述环形头枕凹槽 (21) 中。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其特征在于 : 在锁位碗 (23) 内 部凹槽面上对应于通孔 (24) 上部位置处设置有橡胶摩擦片 (31)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床体 (1) 的床 腿下端安装有万向轮 (30) 。 权 利 要 求 。

9、书 CN 103284851 A 2 1/4 页 3 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 涉及一种在进行眼部手术后方便患者康复的专用 床, 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背景技术 0002 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之 一。其目的是使注入的气体或硅油从玻璃体腔向眼球壁推压, 利用气体和液体向上浮的原 理, 直接垫压于裂孔, 阻断裂孔处的液流, 达到视网膜复位的目的, 为使术后裂孔处于最高 位, 患者往往需要采取强迫俯卧位。 术后患者被动体位的保持情况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但由 于术后俯卧位时间较长, 。

10、患者会有颜面部压痛、 腰酸、 肩颈部酸痛麻木等不适症状, 进而导 致失眠, 紧张、 焦虑、 抑郁、 沮丧、 愤怒和敌意的分数上升。 事实上玻璃体切割注气术后, 患者 因长时间严格俯卧位, 可以导致压疮的发生。 0003 俯卧位辅助用具现状分析 : 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 U 型 ( 或称 C 型 ) 软枕及其 改良产品, 如 : 马蹄形气枕、 U形水枕及改良型U型枕、 井字形头架等。 研究显示, 俯卧位患者 辅助使用此类用具较使用普通枕头增加了透气性, 颜面部受力更均匀, 头部较易固定, 舒适 度增强, 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为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 临床护理人员不停地改进辅 助用具。相继。

11、开发出头部专用支架、 多用支架、 眼孔床联合充气式颈推牵引器等辅助用具, 经实践发现, 相比较于 U 型枕类用具能更进一步提高透气性, 增强舒适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 0004 然而经临床长期使用, 反复观察, 发现头部专用支架, 多用支架及眼孔床联合充气 式颈推牵引器等用具虽较 U 形软枕类用具明显提高了透气性, 然而却不利于患者长时间保 持正确体位 ; 另外头部支架、 充气式颈推牵引器易滑动, 尤其在夜间患者入睡后体位不易保 持 ; 多用支架的使用不利于病区环境的整齐, 眼科患者视力差, 床尾支架的使用, 极易绊倒 同病室的其他患者, 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

12、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巧妙、 合理的 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该专用床结构合理, 使用安全、 方便, 有利于患者康复。 0006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 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包括床体, 所述 床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 特征在于 : 在床体前端底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 在床体面板上对 应于控制箱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的孔, 所述头枕支架下端焊接于控制箱内的多角度 转向球上, 多角度转向球置于底部开有通孔的锁位碗中, 在所述通孔内设有转向球锁位器, 转向球锁位器底部固定设置于连接架上, 转向球锁位器底部的刹车钢丝连接于床体侧边设 置的锁位紧固手。

13、刹上 ; 在床体尾部端面转动设置有摇柄, 所述摇柄通过设置于床体底部的 中间传动装置连接于控制箱内的转动齿轮上, 在连接架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齿轮相配合 的升降齿条, 所述连接架底部还设有用于导向的钢管, 且钢管下端滑动设置于限位支撑管 说 明 书 CN 103284851 A 3 2/4 页 4 内, 所述限位支撑管固定设于控制箱底部端面上。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转向球锁位器包括锁位摩擦片、 套管、 锁位弹簧、 刹车钢丝, 其中套管上端焊接于锁位碗的通孔中, 锁位摩擦片通过其底端的挡片设置于套 管上端面, 在套管内设有锁位弹簧, 且所述锁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顶紧于挡片和套管。

14、底部 端面上, 锁位拉杆穿设于锁位弹簧内圈中, 并且锁位拉杆上端固定连接于挡片上, 锁位拉杆 下端自套管底部端面穿出, 该穿出部分连接有刹车钢丝。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头枕支架下部具有转向球焊接横梁, 所述转向球 焊接横梁焊接于多角度转向球上。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在床体一侧护栏前端固定设有手刹支架, 锁位紧固手 刹转动设置于所述手刹支架上。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中间传动装置包括前端转轴、 转轴连接关节、 后端 转轴, 其中前端转轴两端分别连接于摇柄和转轴连接关节上, 所述转轴连接关节另一端固 定连接后端转轴的尾端, 后端转轴的前端自控制。

15、箱侧面伸入控制箱内, 所述后端转轴伸入 控制箱内的部分通过转动轴承支撑, 转动齿轮通过连接键设置于后端转轴前端部。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在头枕支架上端焊接有环形头枕凹槽, 环形圈头枕贴 合设置于所述环形头枕凹槽中。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在锁位碗内部凹槽面上对应于通孔上部位置处设置有 橡胶摩擦片。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体的床腿下端安装有万向轮。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优点在于 : 本发明通过技术改进, 使得床体上的头枕支架 可以轻松简洁地实现上下升降运动及头枕支架在平面内各方向的转动, 并能在头枕支架调 整至合适位置时, 将头枕支。

16、架锁定好, 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有效减轻俯卧位的各种 不适症状, 确保患者可以长时间保持正确体位, 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作用。综上可知, 本发明能更精准地调整头位, 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确保了正确体位的长时间维持, 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床体俯视图。 0016 图 2 是床体侧面结构图。 0017 图 3 是头枕位置调节控制箱图。 0018 图 4 是头枕支架图。 0019 图 5 为转向球锁位装置结构图。 0020 图 6 是齿轮齿条传动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如。

17、图 16 所示, 包括床体 1、 锁位紧固手刹 2、 手刹支架 3、 护栏 4、 摇柄 5、 环形圈头 枕 6、 孔 7、 控制箱 8、 头枕支架 9、 后端转轴 10、 转轴连接关节 11、 前端转轴 12、 刹车钢丝 13、 多角度转向球 14、 头枕升降组件 15、 转动轴承 16、 转动齿轮 17、 升降齿条 18、 限位支撑管 说 明 书 CN 103284851 A 4 3/4 页 5 19、 钢管 20、 环形头枕凹槽 21、 转向球焊接横梁 22、 锁位碗 23、 通孔 24、 转向球锁位器 25、 锁 位弹簧 26、 锁位摩擦片 27、 锁位拉杆 28、 中间传动装置 29、。

18、 万向轮 30、 橡胶摩擦片 31、 连接 架 32、 套管 33 等。 0023 如图 16 所示, 本发明是一种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专用床, 包括床体 1, 所述床 体 1 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 4, 在床体 1 前端底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 8, 在床体 1 面板上对应 于控制箱 8 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 9 的孔 7, 所述头枕支架 9 下端焊接于控制箱 8 内 的多角度转向球 14 上, 多角度转向球 14 置于底部开有通孔 24 的锁位碗 23 中, 在所述通孔 24 内设有转向球锁位器 25, 转向球锁位器 25 底部固定设置于连接架 32 上, 转向球锁位器 25 底部的刹车钢丝。

19、 13 连接于床体 1 侧边设置的锁位紧固手刹 2 上 ; 在床体 1 尾部端面转 动设置有摇柄 5, 所述摇柄 5 通过设置于床体 1 底部的中间传动装置 29 连接于控制箱 8 内 的转动齿轮 17 上, 在连接架 32 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齿轮 17 相配合的升降齿条 18, 所述 连接架 32 底部还设有用于导向的钢管 20, 且钢管 20 下端滑动设置于限位支撑管 19 内, 所 述限位支撑管 19 固定设于控制箱 8 底部端面上。 0024 所述转向球锁位器 25 包括锁位摩擦片 27、 套管 33、 锁位弹簧 26、 刹车钢丝 13, 其 中套管 33 上端焊接于锁位碗 23 的。

20、通孔 24 中, 锁位摩擦片 27 通过其底端的挡片设置于套 管 33 上端面, 在套管 33 内设有锁位弹簧 26, 且所述锁位弹簧 26 上下两端分别顶紧于挡片 和套管 33 底部端面上, 锁位拉杆 28 穿设于锁位弹簧 26 内圈中, 并且锁位拉杆 28 上端固定 连接于挡片上, 锁位拉杆 28 下端自套管 33 底部端面穿出, 该穿出部分连接有刹车钢丝 13。 0025 所述头枕支架9下部具有转向球焊接横梁22, 所述转向球焊接横梁22焊接于多角 度转向球 14 上。 0026 在床体1一侧护栏4前端固定设有手刹支架3, 锁位紧固手刹2转动设置于所述手 刹支架 3 上。 0027 所述。

21、中间传动装置 29 包括前端转轴 12、 转轴连接关节 11、 后端转轴 10, 其中前端 转轴 12 两端分别连接于摇柄 5 和转轴连接关节 11 上, 所述转轴连接关节 11 另一端固定连 接后端转轴 10 的尾端, 后端转轴 10 的前端自控制箱 8 侧面伸入控制箱 8 内, 所述后端转轴 10 伸入控制箱 8 内的部分通过转动轴承 16 支撑, 转动齿轮 17 通过连接键设置于后端转轴 10 前端部。 0028 在头枕支架 9 上端焊接有环形头枕凹槽 21, 环形圈头枕 6 贴合设置于所述环形头 枕凹槽 21 中。 0029 在锁位碗 23 内部凹槽面上对应于通孔 24 上部位置处设置。

22、有橡胶摩擦片 31。 0030 所述床体 1 的床腿下端安装有万向轮 30, 方便床体 1 自由移动。 0031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 环形圈头枕 6 放置在头枕支架 9 上, 而头枕支架 9 底部 横梁处焊接有多角度转向球 14, 多角度转向球 14 卡在锁位碗 23 内, 锁位碗 23 上部边缘与 多角度转向球 14 的上班球距离顶端直径 1/4 处平齐, 橡胶摩擦片 31 通过胶水固定于锁位 碗 23 上部, 锁位碗 23 底部是一圆形的漏洞, 漏洞下部为带弹簧支架支撑的底部锁位摩擦 片 27, 正常时锁位弹簧 26 将底部锁位摩擦片 27 向上顶住, 配合碗状支架上部内侧的橡胶 摩。

23、擦片31, 以此卡住多角度转向球14, 完成转向球位置的锁定, 当需要调节头枕支架9位置 时通过拉锁位紧固手刹 2, 将该锁位弹簧 26 向下拉, 这时底部及侧边的锁位摩擦片 27 与转 向球脱离, 转向球可以通过转动头枕架自由调节头枕的角度位置, 待调节好后再松开锁定 说 明 书 CN 103284851 A 5 4/4 页 6 紧固手刹, 让锁位弹簧26再次将底部锁定摩擦片27向上顶住转向球, 转向球球体因上部碗 口窄, 因而球体被碗口卡住, 而同时转向球的下部被弹簧末端的底部锁位摩擦片 27 强力上 顶, 这就实现了转向球位置锁定的功能。 0032 在需要调整头枕支架 9 的高度时, 只。

24、需转动床体 1 端部的摇柄 5, 摇柄 5 的转动依 次带动前端转轴 12、 转轴连接关节 11、 后端转轴 10 三者进行转动, 并有后端转轴 10 带动转 动齿轮 17 作轴向转动, 转动齿轮 17 带动与其配合的升降齿条 18 作上下运动, 进而带动头 枕支架 9 完成升降运动。 0033 本发明通过技术改进, 使得床体上的头枕支架可以轻松简洁地实现上下升降运动 及头枕支架在平面内各方向的转动, 并能在头枕支架调整至合适位置时, 将头枕支架锁定 好, 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有效减轻俯卧位的各种不适症状, 确保患者可以长时间保 持正确体位, 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作用。综上可知, 本发明能更精准地调整头位, 极大 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确保了正确体位的长时间维持, 对视网膜成功复位有很大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3284851 A 6 1/4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84851 A 7 2/4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84851 A 8 3/4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84851 A 9 4/4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84851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