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邪型感冒的内服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湿邪型感冒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 疗湿邪型感冒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该病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其基本症状 为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痛,声音嘶哑,咳嗽等。湿邪型感冒的症状表现:除感 冒基本症状外,伴见恶心呕吐的明显症状。目前,国内外治疗湿邪型感冒的方法 较多,如西药治疗法,常用药有感康、快克、泰诺等;如中药治疗法,常用药有 祛痰止咳颗粒、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 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草药汤剂治疗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湿邪型感冒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 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湿邪型感冒的中草药汤剂药物 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湿邪型感冒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柴 胡、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炒扁豆、淡竹叶、藿香、佩兰叶各8-10克, 白豆蔻、黄芩、焦山栀各5-6克。
一种治疗湿邪型感冒的内服中药,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柴胡、 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炒扁豆、淡竹叶、藿香、佩兰叶、白豆蔻、黄芩、 焦山栀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 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 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 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本发明内服中药里:柴胡具有发表和里、升阳解郁作用;香薷具有发汗解表、 和中利湿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作用; 厚朴具有温中下气、化湿行滞作用;炒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作用;淡竹 叶具有清热除烦作用;藿香具有快气、和中、辟秽、祛湿作用;佩兰叶具有清暑、 辟秽、化湿作用;白豆蔻具有行气、暖胃、消食、宽中作用;黄芩具有清热泻火、 除湿解毒作用;焦山栀具有清热、泻火、凉血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辩 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解毒化湿、退热和中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湿 邪型感冒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湿邪型感冒的内服中药治疗湿邪型感冒有如下特点:取材 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服用方法:
1、药量:每日一剂。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
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湿邪型感冒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柴胡、香薷、金银 花、连翘、厚朴、炒扁豆、淡竹叶、藿香、佩兰叶各8克,白豆蔻、黄芩、焦山 栀各5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柴胡、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 炒扁豆、淡竹叶、藿香、佩兰叶、白豆蔻、黄芩、焦山栀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 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 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 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 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湿邪型感冒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柴胡、香薷、金银 花、连翘、厚朴、炒扁豆、淡竹叶、藿香、佩兰叶各10克,白豆蔻、黄芩、焦 山栀各6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柴胡、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 炒扁豆、淡竹叶、藿香、佩兰叶、白豆蔻、黄芩、焦山栀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 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 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 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 成。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一种治疗湿邪型感冒的内服中药治疗湿邪型感冒之疗效判断主要 依据于湿邪型感冒症状是否消失。服药4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 治愈——湿邪型感冒症状全部消失;好转——湿邪型感冒症状部分消失和减轻; 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湿邪型感冒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湿邪型感冒患者49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42 例,好转7例,治愈率为86%,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
应某,男,45岁,农民。1999年5月就诊。患者自述近几日感冒咳嗽,还 伴恶心呕吐。诊断为湿邪型感冒。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连服4剂,湿邪型感冒 症状全部消失。2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