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尤指曲酒的一种生产工艺。 现有浓香型曲酒产量居我国白酒产量之冠,在全国名优酒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浓香型曲酒的生产技术已得到不断提高和改进。曲酒的品种、质量也随之增加和提高,但是消费者对酒的需求也则更随之要求提高了。
例如在我国,虽然有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醉香型,以四川泸州特曲为代表的浓香型,以山西杏花村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陕西西风酒为代表的风香型,以江西四特酒为代表的特香型,以山东景芝酒为代表的芝麻香型等。然而这些曲酒仍满足不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有一种不断求新的心理,因此需要发掘和研制适合广大消费者的更好的酒中的优质产品。至于曲酒的生产工艺则更是历史悠久,并已总结出了许多技术经验,如1959年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泸州老窖大曲酒》一书,全面的总结了大曲酒的生产工艺;如1991年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李大和、黄圣明编著的《浓香型曲酒生产技术》一书,对浓香型曲酒的生产工艺已有系统阐述。另据考证,茉莉花之所以被茶叶所利用,称谓《茉莉花茶》,这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多种微量元素,从而被人们所喜爱,即使是次级茶叶也能配制出好地风味。
喜爱茉莉香茶的占饮茶人数80%,因此用茉莉花配制各种白酒是附合我国国情的,对市场来说可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对我国酒文化五千年历史填补了一项空白,双料茉莉香型酒可称是酒中之宝。
但是截止目前为止,如何酿制出具有茉莉花香型的曲酒,其工艺特征尚未见有人发表。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公开一种茉莉花香型酒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茉莉花香型酒的生产工艺,包括现有浓香型曲酒的一整套先进生产技术,如原料的制备、制曲、酒母、制酒、储存以及灌装等,本发明就是以白酒为基酒,浸泡茉莉花后而勾兑出的一种既有地方烧酒风味,又有茉莉香型的双重酒味的低度酒,是一种“双料茉莉花香型酒”。
茉莉花是一种芳香浓郁的香料之一,在化学反应当中是一种配制各种香料的熔剂和中间体,含有大量的乙酸苄酯,约占65%,其中茉莉花酮约含3%,它也是一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在各种调料中则是最佳的中间体。据辞海89年版645页显示:茉莉是一种粘稠的液体,有强烈的花香气,因此其在生产白酒工艺当中能起到对酒中各种元素凝集的作用,具有挂杯不落、花香浓郁的特性。特别是在勾兑低度酒的时候,它具有其它添加剂所起不到的并有浓绵醇香的作用。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和试验研究,本发明的茉莉花香型酒的生产工艺是:
1、为了增加茉莉香的浓缩性和酒的浓香型,以三十年以上泥池老窑酿制技术为根本基础,在投料中配比以3%(重量百分比)的茉莉花作为辅助材料,将其掺入酿酒料中,然后进行混蒸,混烧,续茬,老五甑的生产工序,这样蒸馏出的酒就形成了以浓香型为基底,并有芬芳花香的双重风味。
其投料配比:(重量%)高粮小麦大米苿莉花801073
2、因在生产工艺当中,部分茉莉香味将被蒸发、流失,存在的是一种表面香型,并且为了缩短新酒的储存期,除掉杂味,在配曲当中再加入茉莉花2%以提高酒质中茉莉花香的内在含量。
制曲的配比是:(重量%)小麦大麦豌豆苿莉花851032
3、由于按上述生产工序产出的新酒还存有一小部份杂味,即杂味不净,故在新酒储存时,为了达到浓香和茉莉香的浓度要求,需作储存加香并缩短储存期,方法是将2%(待储存酒重量)的茉莉花用纯天然纤维制如白棉布包装后置放于储存酒中,即是对新酒的浸泡除杂工艺,浸泡期以30天最佳。比不用茉莉花浸泡储存要提前储存期2个月。
本发明特点有:
1、在勾兑工艺中,可免去相当一部分香料元素。
2、在生产28°-38°低度酒中,由于茉莉花酮中间体的粘稠作用,可使酒的度数虽低而不失其白酒浓香的风味,并有花香自然的感觉,绵柔爽口,醇甜甘洌,低而不淡,弥补了一般低度酒所没有的口感良好的效果。
3、生产出的茉莉香型42°-52°酒的特点为:度高而不煞口,开瓶喷香,挂杯不落,浓香回味,花香浸肺,入口绵柔,落口甘甜,回味畅怀,饮后尤香,香而不厌。弥补了现有白酒香味单调的缺点。
4、在配制葡萄酒和其它饮料当中,可加入适量茉莉花菌种,其特点更为独具一格。
本发明产品特称谓“茉莉花香型酒”。它是一种无色透明、醇香可口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