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635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25 CN 103463588 A *CN103463588A* (21)申请号 201310373714.2 (22)申请日 2013.08.26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14(2006.01) (71)申请人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地址 26430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东路 20 号 (72)发明人 孙胜波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 物, 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 : 黄芪 10-40 。
2、份、 党参10-40份、 云苓10-30份、 白术10-40份、 升麻 5-25 份、 柴胡 5-25 份、 当归 10-30 份、 陈皮 5-20 份、 山药 10-40 份、 芡实 10-40 份、 莲子肉 10-40 份、 葛根10-30份、 扁豆10-40份、 砂仁5-20份、 附 子 5-20 份、 干姜 5-20 份、 补骨脂 5-25 份、 菟丝子 10-40 份、 枳壳 10-40 份、 甘草 5-15 份。本发明的 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益肺、 益肾固精、 升阳舒肝、 补中益气的功效, 其治疗中气下陷疗效显著, 作用 可靠。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63588 A CN 103463588 A *CN103463588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 : 黄芪 10-40 份、 党参 10-40 份、 云苓 10-30 份、 白术 10-40 份、 升麻 5-25 份、 柴胡 5-25 份、 当归 10-30 份、 陈皮 5-20 份、 山药 10-40 份、 芡实 10-40 份、 莲子肉 10-40 份、 葛根 10-30 份、 扁豆 10-。
4、40 份、 砂仁 5-20 份、 附子 5-20 份、 干姜 5-20 份、 补骨脂 5-25 份、 菟丝子 10-40 份、 枳壳 10-40 份、 甘草 5-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药原料及 重量份配比为 : 黄芪 30 份、 党参 30 份、 云苓 20 份、 白术 30 份、 升麻 15 份、 柴胡 15 份、 当归 20 份、 陈皮 10 份、 山药 30 份、 芡实 30 份、 莲子肉 30 份、 葛根 20 份、 扁豆 30 份、 砂仁 10 份、 附子 10 份、 干姜 10 份、 补骨脂 15 份、 菟丝子 。
5、30 份、 枳壳 30 份、 甘草 1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63588 A 2 1/3 页 3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 尤其是一种治疗中气下陷 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中气下陷是指由于脾气亏虚, 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又称脾气下陷证。 多指脾气虚以致组织弛缓不收、 脏器松弛导致脱垂一类病证, 是中气不足或脾气虚进一步 发展, 或久泄久痢, 或劳累过度所致。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 食入益甚 , 或便意频数, 肛 门重坠 ; 或久痢不止, 甚或脱肛 ; 或子宫下垂 ; 或小便。
6、混浊如米泔。伴见少气乏力, 声低懒 言, 头晕目眩。舌淡苔白, 脉弱。目前, 临床上多采用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对中气下陷证进 行治疗, 但依然存在疗程长、 效果都不理想的不足。 0003 中医认为, 中气下陷多因饮食、 劳倦伤脾, 或久病损脾, 脾气虚, 脾阳虚陷, 升提失 司所致。故治疗以健脾益气, 升阳举陷为法。 0004 根据中医理论, 针对中气下陷的发病机理, 进行辩证配伍组方, 以达到标本兼治的 目的。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补中益气丸治疗中气下陷存在效果不理想的不足, 本发明提 供一种配制简便、 成本低、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的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0006 本。
7、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 : 黄芪 10-40 份、 党参 10-40 份、 云苓 10-30 份、 白 术 10-40 份、 升麻 5-25 份、 柴胡 5-25 份、 当归 10-30 份、 陈皮 5-20 份、 山药 10-40 份、 芡实 10-40 份、 莲子肉 10-40 份、 葛根 10-30 份、 扁豆 10-40 份、 砂仁 5-20 份、 附子 5-20 份、 干姜 5-20 份、 补骨脂 5-25 份、 菟丝子 10-40 份、 枳壳 10-40 份、 甘草 5-15 份。 0007。
8、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 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 : 黄芪 30 份、 党参 30 份、 云苓 20 份、 白术 30 份、 升麻 15 份、 柴胡 15 份、 当归 20 份、 陈皮 10 份、 山药 30 份、 芡实 30 份、 莲子肉 30 份、 葛根 20 份、 扁豆 30 份、 砂 仁 10 份、 附子 10 份、 干姜 10 份、 补骨脂 15 份、 菟丝子 30 份、 枳壳 30 份、 甘草 10 份。 000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 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 中药组合物中 :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 。
9、敛汗固脱、 托疮生肌、 利水消肿的功效 ; 党参具有补中 益气、 健脾益肺的功效 ; 云苓具有益气安神、 健脾和胃、 祛除湿热、 行水止泄的功效 ; 白术具 有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安胎的功效 ; 升麻具有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的功效 ; 柴胡具有疏散退热、 升阳舒肝的功效 ;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的功效 ; 陈 皮具有理气健脾、 调中利水、 燥湿化痰的功效 ; 山药具有健脾补肺、 益胃补肾、 固肾益精、 聪 耳明目、 助五脏、 强筋骨、 长志安神、 延年益寿的功效 ; 芡实具有益肾固精、 补脾止泻、 祛湿止 带的功效 ; 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 益肾涩清、 。
10、养心安神的功效 ; 葛根具有发表解肌、 升阳透 说 明 书 CN 103463588 A 3 2/3 页 4 疹、 解热生津的功效 ; 扁豆具有健脾化湿, 和中消暑的功效 ; 砂仁具有化湿开胃、 温脾止泻、 理气安胎的功效 ;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的功效 ;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 回 阳通脉、 温肺化饮的功效 ; 补骨脂具有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暖脾止泻、 纳气平喘的功效 ; 菟 丝子具有补肾益精、 养肝健脾的功效 ; 枳壳具有理气宽中、 行滞消胀的功效 ; 甘草具有补脾 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 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 伍, 在作用。
11、上相互佐助, 共奏健脾益肺、 益肾固精、 升阳舒肝、 补中益气的功效, 对中气下陷 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0009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 其配制简便、 药源广、 成本低。本发 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 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 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 靠, 药性平和, 未出现毒副作用, 有效率达 90%, 治愈率 60%。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 黄芪 30g、 党参 30g、 云苓 20g、 白术 30g、 升麻 15g、 柴胡 15g、 当。
12、归 20g、 陈皮 10 份、 山药 30g、 芡实 30g、 莲子肉 30g、 葛 根20g、 扁豆30g、 砂仁10g、 附子10g、 干姜10g、 补骨脂15g、 菟丝子30g、 枳壳30g、 甘草10g。 0012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 黄芪 10g、 党参 40g、 云苓 10g、 白术35g、 升麻5g、 柴胡25g、 当归10g、 陈皮20份、 山药10g、 芡实40g、 莲子肉20g、 葛根 25g、 扁豆 10g、 砂仁 20g、 附子 5g、 干姜 15g、 补骨脂 10g、 菟丝子 40g、 枳壳 20g、 甘草 15g。。
13、 0013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 黄芪 20g、 党参 35g、 云苓 15g、 白术20g、 升麻25g、 柴胡5g、 当归25g、 陈皮15份、 山药40g、 芡实10g、 莲子肉35g、 葛根 15g、 扁豆 40g、 砂仁 5g、 附子 20g、 干姜 5g、 补骨脂 20g、 菟丝子 15g、 枳壳 40g、 甘草 5g。 0014 实施例 4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 黄芪 40g、 党参 10g、 云苓 25g、 白术 40g、 升麻 20g、 柴胡 10g、 当归 30g、 陈皮 12 份、 山。
14、药 25g、 芡实 20g、 莲子肉 40g、 葛 根 10g、 扁豆 35g、 砂仁 12g、 附子 15g、 干姜 12g、 补骨脂 5g、 菟丝子 35g、 枳壳 10g、 甘草 12g。 0015 实施例 5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 黄芪 35g、 党参 20g、 云苓 30g、 白术10g、 升麻10g、 柴胡20g、 当归15g、 陈皮5份、 山药20g、 芡实35g、 莲子肉10g、 葛根 30g、 扁豆 20g、 砂仁 15g、 附子 12g、 干姜 20g、 补骨脂 25g、 菟丝子 10g、 枳壳 35g、 甘草 10g。 0016 本发。
15、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 : 将组方 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 加冷水漫过药面, 浸泡 15 20 分钟, 再加水没过药面约 6 厘米, 进 行第一次煎煮, 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 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 ; 第二次煎煮, 加水没过 药面约 4 厘米, 水沸后煎煮 15 20 分钟。两次煎煮取汁, 合并。 0017 本发明以实施例 1 所给出的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做临床疗效总结如 下 : 说 明 书 CN 103463588 A 4 3/3 页 5 一、 一般性资料 : 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 男42例, 女38例, 年龄35 55。
16、 岁。 0018 二、 诊断依据 : 1、 脘腹重坠作胀, 食后益甚 ; 2、 便意频数, 肛门重坠 (里急后重) , 或久泄不止, 甚或脱肛 ; 3、 子宫下垂 ; 4、 小便浑浊如米泔, 头晕目眩。 0019 三、 用法用量 : 临床应用时, 一日一剂, 水煎两遍取汁约 400ml, 分早、 晚两次温服。 六天为一疗程。 0020 四、 疗效标准 : (1) 痊愈 : 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 (2) 显效 : 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 ; (3) 有效 : 症状和体征一部分好转 ; (4) 无效 ; 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症状如前。 0021 五、 治疗效果 : 该临床观察病例中, 。
17、服药 2-5 个疗程, 痊愈 48 例, 随访未见复发 ; 显 效 15 例, 有效 9 例, 无效 8 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22 六、 典型病例 : 病例 1 : 薛某, 男, 32 岁。患者自我感觉症状 : 身体瘦弱、 无力, 平时消化系统不好, 不能长时间 站立, 久站肛门下坠感强, 难受。诊断为 : 中气下陷。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2 个疗程, 症状明显减轻 ; 继续服 2 个疗程, 症状及体征均消失, 治愈。 0023 病例 2 : 唐某, 女, 35 岁。患者尿频、 尿急伴大便下坠, 需频繁上厕所, 子宫下垂。曾服用西药和 中成药多次, 但效果不佳。诊见 :。
18、 体瘦, 面色黄白。脉弱, 舌淡苔白。诊断为 : 中气下陷。服 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3 个疗程, 尿频消失, 偶有肛门下坠, 但可以不上厕所 ; 继 续服用 2 个疗程, 症状、 体征完全消失。2 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0024 病例 3 : 邹某, 男, 55 岁。患者形体消瘦, 食欲不振, 食后饱胀, 呃逆, 上腹部疼痛, 身体乏力腹部 下坠, 大便解不净。曾服用中药汤药, 无效。诊见 : 舌体胖大苔白, 脉沉无力。诊断为 : 中气 下陷。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2 个疗程, 症状得到缓解 ; 继续服用 3 个疗程, 症 状、 体征均消失, 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说 明 书 CN 10346358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