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 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 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中风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 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根据统计中国 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 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中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 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还易再复发,每复发一次,加重一次。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 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代谢紊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与酗酒、血液流 变学紊乱以及肥胖等均可能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初期的症状为头晕、肢体麻木、暂 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与平时不同的头痛、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 晕倒等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脑卒中分为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 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和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由血 管阻塞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脑梗塞 占80%,突然发生脑梗塞,会使患者致死、致残。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 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该局部脑组织崩解破 坏。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为: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栓栓塞;②心脏来源的栓子所致脑 栓塞;③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炎、血管损伤以及外伤等。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在夜间睡眠中发 病,常为次晨起床时发现肢体无力或偏瘫,多无意识障碍,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可有动脉硬 化史。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 者由于脑动脉系统中的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 灌注减少或中止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
川芎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川芎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淤、 理气定痛的药用功效。中医理论重视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认为气滞不行则有血淤。脑 缺血就是由于气滞血淤,血脉不通,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川芎为“血中气药”,味 薄气雄,性最流通,辛散走窜作用甚强,能升能散,上升头目,旁达四肢,下行血海,具有 活血化淤、行气定痛之功效,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半身不遂等病症。国内对川芎活血化淤作 用及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川芎可改善脑和外周微循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可抑制血小 板激活,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对实验性脑缺血组织形态学和脑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刺五加同样记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 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 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 等功能。久服"轻身耐劳"。刺五加含有值得注意的成分---刺五加甙,其能刺激精神和身体 活力。众多关于刺五加的科学出版物已证明了其抗疲劳作用,增强持久力和能力,增加机敏 和学习能力。众多用法都已在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刺五加是病后康复,承受过多压力或 紧张,工作过量,慢性病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那些需要达到生理和心理性能高峰的人中 非常受欢迎的自我药疗药物。目前同样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报道指出其具有支援免疫系统,恢 复非正常低血压,改善循环系统,使紊乱的糖脂代谢正常化,肝部,睾丸,骨密度和其它重 要器官的合成代谢的功效。同时中国专利ZL94107718.7公开了刺五加注射液用于治疗脑梗 塞、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三七出自《本草纲目》:释名山漆、金不换。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 三七参。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 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楸药解》 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但是未见现有技术中将川芎、三七和刺五加配合使用治疗脑卒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脑卒中的药物组合物,该处方简单有效,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一 种新的用药选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卒中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具有以下重量配比的 原料药:川芎5-40重量份、刺五加9-40重量份、三七2-15重量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进一步优选含有具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川芎13-30重量份、刺 五加27-35重量份、三七3-9重量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更进一步优选含有具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川芎15-20重量份、 刺五加30-35重量份、三七3-4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最优选处方之一是含有具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川芎15重量份、 刺五加30重量份、三七3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最优选处方之一是含有具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川芎20重量份、 刺五加30重量份、三七3重量份。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川芎可被抚芎、西芎、金芎或东芎中之一代替。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刺五加可被五加皮代替。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三七可被三七叶、三七花或蒲黄代替。
本发明中的脑卒中优选为缺血性脑卒中,更优选为脑梗死。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赋形剂一起可以制成如下剂型包括注射 剂、口服液、糖浆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栓剂、散剂、乳剂、悬液或颗粒剂等。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川芎和刺五 加混合煎煮后,滤液中加入三七粉,搅拌混匀后干燥得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观察本发 明药物组合物能有效的减少大鼠大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以及有效改善大鼠神经学行 为学等等。同时实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三味原料药配伍使用,能够明显发挥协同增 效作用,且药效明确,质量可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治疗脑卒中药物的新选择。并经过大量 临床试验研究获知,该药物组合物能够在人身上体现其显著的疗效。
同时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其组方符合中医理论,方中以川芎为君药,川芎辛温走窜而行 气,为血中之气药,具有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行血海之功效,是方药中之珍品,功效最 良。刺五加,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强筋骨。刺五加可以促进核糖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提 高人体SOD及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对脑细胞和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三七功用补血,去瘀 损,止血衄,能通能补,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本草纲目拾遗》曰“人参 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有人参三七之美称”。三七的扩张血管、降低 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抗衰 老,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综观全方,寓补益与疏通于一身,化瘀而不留瘀,使瘀去新生, 气血畅行,有效地治疗脑梗死所致之顽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仅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保 护范围的进一步限制,凡基于本发明的保护内容,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普通技术及惯常手 段,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做出的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和变更都应该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药物组合物C4的制备
川芎4kg和刺五加6kg混合后加10倍量水浸泡1h,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h,合并滤液 后浓缩成浸膏液,向浸膏液内加入过100目筛的三七细粉600g,搅拌混匀后于60℃烘箱干燥, 得干浸膏约1.56kg。将浸膏粉密封,于0~4℃冰箱内保存。
实施例二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表1中药物组合物按照原料药的重量份,按照实施例一的制备方法,其中所用生药材等 比例放大,制备相应的药物组合物。
表1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
组别 川芎(重量份) 刺五加(重量份) 三七(重量份) A 0 30 3 B 20 0 0 C1 40 9 15 C2 30 27 9 C3 18 35 4 C4 20 30 3 C5 15 30 3 C6 13 27 3 C7 10 15 6 C8 5 40 2
按照下列比例和配方,分别用抚芎、西芎、金芎或东芎替换实施例一中的川芎,用五加 皮或刺五加叶替换实施例一中刺五加,用蒲黄、三七叶或三七花替换实施例一种的三七,分 别制备相应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具体原料药的重量份组成如下:
C9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抚芎20重量份、刺五加30重量份、三七3重量份
C10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西芎20重量份、刺五加30重量份、三七3重量份
C11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金芎20重量份、刺五加30重量份、三七3重量份
C12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东芎20重量份、刺五加30重量份、三七3重量份
C13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川芎20重量份、五加皮30重量份、三七3重量份
C14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川芎20重量份、刺五加30重量份、蒲黄3重量份
C15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抚芎20重量份、五加皮30重量份、蒲黄3重量份
C16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川芎20重量份、刺五加30重量份、三七叶3重量份
C17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川芎20重量份、刺五加30重量份、三七花3重量份
C18组:药材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川芎20重量份、刺五加叶30重量份、三七3重量份
实施例三药物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大脑组织含水量以及大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1.1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SD大鼠,全雄,SPF级,体重250~320g,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提供,生产 许可证号:SCXK(川)2008-24。
1.2试验试剂
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60602。
磷酸二氢钠: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91112。
磷酸氢二钠: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80916。
氢氧化钠: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91103。
红四氮唑(Redtetrazolium,TTC):上海灵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080501。
水合氯醛: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70101。
尼莫地平片:陕西京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61022174。
药物组合物A、B、C4的处理:称取相应量的浸膏粉加入微量土温80研磨后加水配成混悬液。
1.3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制备
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0~3.3ml/kg麻醉,仰卧位固定,颈正中线偏右约2mm切口 约4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其下的淋巴组织及腺体,用眼科直镊和弯镊分离肌肉筋膜及右侧颈 总动脉(CCA),于近分叉处绕线,继续分离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于分叉处 结扎ECA。沿ICA往内约4mm处小心分离翼腭动脉,并结扎;ICA近分叉处备线;用眼科剪剪 一小口,在自制挑针的辅助下将鱼线(直径0.26mm)插入到ICA,送入约20mm以有抵触感为度, 即实现对大脑中动脉的阻断(MCAO)。系牢ICA及CCA远心端的备线以固定线栓。滴加适量的 庆大霉素稀释溶液,逐层缝合切口并消毒。术中保持肛温37±0.5℃,术后保温至动物清醒。
1.4药物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大脑组织含水量以及大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取健康雄性大鼠,体重250~3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尼莫地平 组、受试药物A、B、C4组,各受试药物组给药650mg/Kg(650mg为浸膏粉量),阳性药物组给 药为10mg/Kg。各组给药均为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21天,于第14天按上述方法造模(假手 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于第21天末次给药1h后进行相关指标测试。
1.4.1大鼠神经行为学的评分测定
参照《药理实验方法学》[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1,1067]的评分标准进行:
①鼠尾观察前肢屈曲情况,如双前肢对称伸向地面,记为0分,如手术的对侧前肢出现 腕屈、肘屈曲、肩内旋或既有腕肘屈曲又有肩内旋者,分别计为1、2、3、4分。
②将动物置于平整地面上,分别推双肩向双侧移动,检查阻力,如双侧阻力对等且有力, 计为0分,如向手术的对侧推动时阻力下降者,根据下降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 三度,分别计为1、2、3分。
③将动物双前肢置一金属网上,观察双前肢的肌张力。双前肢的肌张力对等且有力者计 为0分,同样根据手术对侧肢张力下降程度不同计为1、2、3分。
④动物有不停向一侧转圈者,计为1分。
根据评分标准,满分为11分,分数越高,动物的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实验结果见表2。
表2药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神经行为学评分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药物C4组降低较为明显,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1.4.2大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大鼠断头处死,去除嗅脑、脑干、小脑,取大脑部分,置于称量瓶内,标记并称湿重, 然后放入恒温干燥箱内于60℃烘至恒重(即两次重量差小于1%),取出称其干重,按下列公 式计算大脑组织的含水量,实验结果见表3:
表3药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脑组织含水量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对大鼠梗死的脑组织湿重、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 药物C4组改善较为明显,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1.4.3大脑梗死体积的测定
迅速取出大脑,于-20℃冰箱中速冻15min左右,取冠状面均匀切成2mm厚的脑片,迅速 放入2%TTC溶液中,于37℃避光孵育30min,其间每隔7~8min翻动一次,使脑片均匀地接 触到染液,染色后,正常脑片呈玫瑰红色,而梗死组织呈现出白色,界线较为分明,将孵育 完的脑片取出,数码相机拍照,输入计算机,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其梗死面积,各脑 片梗死体积(等于梗死面积乘以2mm)之和为总的梗死体积。计算出总的梗死体积与大脑总 体积的比例。实验结果见表4:
表4药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脑梗死体积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各给药组脑组织梗死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药物C4组减少较为 明显,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实施例三不同药物组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大脑组织含水量以及大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实验材料、试剂及模型构建同实施例二。
取健康雄性大鼠,体重250~320g,随即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尼莫地平 组、受试药物C1-C18组,给药方式:各受试药物组给药650mg/Kg(650mg为浸膏粉量),阳性 药物组给药为10mg/Kg,各组给药均为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21天,于第14天按上述方法造 模(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造模第5天、7天同法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的评分,于第21 天(即造模第7天)末次给药1h后同法进行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指标测试,检测结果见表5、 6。
1、大鼠神经行为学的评分测定
表5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在造模后第5天、7天神经行为学评分值 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0.05)。
2、对脑缺血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及含水量的测定
表6对脑缺血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及含水量的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对大鼠脑梗死体积比及脑含水量均有不同 程度的改善作用(P<0.01~0.05)。
实施例四临床实验研究
(1)纳入标准
①颅脑CT或颅脑MRI显示明确的梗死责任病灶。
②有明确的神经系统缺损定位体征。
③排除神经系统其他疾病。
(2)排除标准
①CT显示明确的出血病灶的患者。
②脑栓塞并且在服用其他抗凝药物的患者。
③病情严重存在进食困难。
④反复梗死是由脑血管畸形引起的。
(3)分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
①川芎15g、刺五加30g、三七3g(冲服)
②川芎20g、刺五加30g、三七3g(冲服)
将川芎和刺五加混合浸泡4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20分钟,冲入三七粉内服,一日 一剂,21天一疗程。
(4)疗效评定:
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有效,显效和无效。
①有效:主诉症状改善,阳性体征消失
②显效:主诉症状改善,体征仍存在;或症状改善不明显,阳性体征消失
③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研究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进行19例、脱落7例,其他病例结果见表7。
表7临床病例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