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供 血不足,使心肌缺血,也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冠状 动脉血管内壁会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导致冠状动脉变得狭窄,动脉粥样 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心肌的血流。心脏 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以西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就是用扩张血管的药物 使冠状动脉扩张,来缓解缺血,但这种扩张治疗不能消退冠脉粥样硬化斑块, 药力消失后,病情又恢复原状。因此,西药治疗必须天天服用,使药力持续 作用,这样不但对病人的经济造成沉重的负担,同时长期服用西药也会对病 人的身体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消退冠脉粥样硬化斑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成:海藻2.9份、 昆布2.9份、丹参2.9份、牡蛎2.9份、茯苓2.25份、川芎2.05份、当归2.05 份、赤芍2.05份、姜半夏2.05份、陈皮2.05份、红花2.05份、苏木2.05份 和降香2.05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成:海藻2.9份、 昆布2.9份、丹参2.9份、牡蛎2.9份、茯苓2.9份、川芎1.74份、当归1.74 份、赤芍1.74份、姜半夏1.74份、陈皮1.74份、红花1.74份、苏木1.74份 和降香1.74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成:海藻2.3份、 昆布2.3份、丹参2.3份、牡蛎2.3份、茯苓2.3份、川芎1.73份、当归1.73 份、赤芍1.73份、姜半夏1.73份、陈皮1.73份、红花1.73份、苏木1.73份 和降香1.73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1~4重量份的海藻、1~4重量份的昆布、0.5~3重量份的姜半夏、 0.5~3重量份的红花、0.5~3重量份的苏木、0.5~3重量份的赤芍、1~4重量份 的牡蛎和水混合,煎煮,得到第一水煎液;
将0.5~3重量份的川芎、0.5~3重量份的陈皮、0.5~3重量份的降香、0.5~3 重量份的当归和水混合,提取挥发油,得到挥发油和第一药渣;所述挥发油 与包合物载体混合,得到挥发油包合物;所述第一药渣和水混合,煎煮,得 到第二水煎液;
将1~4重量份的丹参和有机溶剂水溶液混合,回流提取,得到回流提取 液和第二药渣;所述回流提取液除去有机溶剂,得到丹参提取液;所述第二 药渣加水煎煮,得到第三水煎液;
将0.5~3.5重量份的茯苓粉碎,得到茯苓粉;
b)、将所述第一水煎液、第二水煎液、第三水煎液和丹参提取液混合, 进行浓缩,得到稠膏;所述稠膏和所述茯苓粉混合,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制粉, 得到混合药粉;
c)、将所述混合药粉和所述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包合物载体为β-环糊精;所述挥发油和β-环糊 精的质量比为1:(0.3~0.7)。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 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10、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得 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成:海藻1~4份; 昆布1~4份;丹参1~4份;牡蛎1~4份;茯苓0.5~3.5份;川芎0.5~3份; 当归0.5~3份;赤芍0.5~3份;姜半夏0.5~3份;陈皮0.5~3份;红花0.5~3 份;苏木0.5~3份;降香0.5~3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消退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用于治疗冠心病。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具有消退实验性家兔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同时能明显延缓脂质在动脉 壁的沉积,可以有效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中药组合物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由原料制成,所述原料包括海藻、昆布、丹参、 牡蛎、茯苓、川芎、当归、赤芍、姜半夏、陈皮、红花、苏木和降香。
在本发明中,所述海藻味苦、咸、寒,归肝、胃、肾经,具软坚散结, 消痰、利水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海藻的含量为 1~4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海藻的含量为 2.3~2.9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海藻的含量为2.3 重量份或2.9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昆布味咸、寒,归肝、胃、肾经,具软坚散结,消痰、 利水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昆布的含量为1~4重量 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昆布的含量为2.3~2.9重量 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昆布的含量为2.3重量份或2.9 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祛瘀止痛、活血通 经、清心除烦之效,所述丹参与海藻相伍,共达化痰软坚、活血化瘀之功效, 是为君药。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丹参的含量为1~4重量 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丹参的含量为2.3~2.9重量 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丹参的含量为2.3重量份或2.9 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牡蛎味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具重镇安神、潜 阳补阴、软坚散结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牡蛎的 含量为1~4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牡蛎的含量 为2.3~2.9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牡蛎的含量为 2.3重量份或2.9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茯苓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利水渗 湿、健脾宁心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茯苓的含量 为0.5~3.5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茯苓的含量 为2.25~2.9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茯苓的含量为 2.25重量份、2.3重量份或2.9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川芎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活血行气、祛 风止痛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川芎的含量为0.5~3 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川芎的含量为1.73~2.05 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川芎的含量为1.73重量份、 1.74重量份或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当归 的含量为0.5~3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当归的 含量为1.73~2.05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当归的 含量为1.73重量份、1.74重量份或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 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赤芍的含量为0.5~3重量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赤芍的含量为1.73~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赤芍的含量为1.73重量份、1.74重 量份或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姜半夏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具降逆止呕之效。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姜半夏的含量为0.5~3重量份;在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姜半夏的含量为1.73~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姜半夏的含量为1.73重量份、1.74 重量份或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陈皮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理气健脾、燥湿 化痰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陈皮的含量为0.5~3重 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陈皮的含量为1.73~2.05 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陈皮的含量为1.73重量份、 1.74重量份或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红花味辛而温,归心、肝经,为破血、行血、和血、 调血之药。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红花的含量为0.5~3重 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红花的含量为1.73~2.05 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红花的含量为1.73重量份、 1.74重量份或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苏木味甘、咸,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苏木的含量为0.5~3 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苏木的含量为1.73~2.05 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苏木的含量为1.73重量份、 1.74重量份或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降香味辛、温,归肝、脾经,具行气活血、止痛、止 血之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降香的含量为0.5~3重量 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降香的含量为1.73~2.05重 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原料中所述降香的含量为1.73重量份、 1.74重量份或2.05重量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的原料制成: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 分的原料制成:海藻2.9份、昆布2.9份、丹参2.9份、牡蛎2.9份、茯苓2.25份、 川芎2.05份、当归2.05份、赤芍2.05份、姜半夏2.05份、陈皮2.05份、红花2.05 份、苏木2.05份和降香2.05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的原料制成:海藻2.9份、昆布2.9份、丹参2.9份、牡蛎2.9份、茯苓2.9份、川 芎1.74份、当归1.74份、赤芍1.74份、姜半夏1.74份、陈皮1.74份、红花1.74份、 苏木1.74份和降香1.74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的原料制成:海藻2.3份、昆布2.3份、丹参2.3份、牡蛎2.3份、茯苓2.3份、川 芎1.73份、当归1.73份、赤芍1.73份、姜半夏1.73份、陈皮1.73份、红花1.73份、 苏木1.73份和降香1.73份。
在本发明中,海藻苦、咸、寒,归肝、胃、肾经,具软坚散结,消痰、 利水之效;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之效;与海藻相伍,共达化痰软坚、活血化瘀之功效,是为君药。昆布咸、 寒,归肝、胃、肾经,具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效;牡蛎咸、微寒,归肝、 胆、肾经,具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之效;茯苓甘、淡、平,归心、 肺、脾、肾经,具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效;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 经,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补 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具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之效;以上六药相伍,助君药软坚、消痰、活血、利水、凉血、散 瘀而为臣药。红花辛而温,归心、肝经,为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 苏木甘、咸,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效;降香辛、 温,归肝、脾经,具行气活血、止痛、止血之效;以上三味功专破血、和血、 祛瘀、行气是为佐药。姜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具降逆止呕之效; 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具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是为使药。全 方配伍,化痰软坚,活血化瘀,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痰瘀痹阻证,症见胸 痛胸闷,脘痞纳呆,肢体沉重,舌暗苔腻之病机丝丝入扣,故其效彰显。
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消退实验性家兔冠脉粥 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同时能明显延缓脂质在动脉壁的沉积,可以有效的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血液流变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有改善微循环作用,对 实验性体外血栓长度、血栓干重、湿重有明显的减轻,使血栓弹力图凝固时 间延长,血栓最大幅度缩短;血栓最大弹力度降低,血小板粘附性显著降低, 可以明显的减低血液的粘滞度;对犬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减少 缺血范围,减轻损伤程度。
毒理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于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 量大于20g/kg(71.6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25倍,表明本发明 毒性较低,常规口服安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1~4重量份的海藻、1~4重量份的昆布、0.5~3重量份的姜半夏、 0.5~3重量份的红花、0.5~3重量份的苏木、0.5~3重量份的赤芍和1~4重量份 的牡蛎和水混合,煎煮,得到第一水煎液;
将0.5~3重量份的川芎、0.5~3重量份的陈皮、0.5~3重量份的降香和0.5~3 重量份的当归和水混合,提取挥发油,得到挥发油和第一药渣;所述挥发油 与包合物载体混合,得到挥发油包合物;所述第一药渣和水混合,煎煮,得 到第二水煎液;
将1~4重量份的丹参和有机溶剂水溶液混合,回流提取,得到回流提取 液和第二药渣;所述回流提取液除去有机溶剂,得到丹参提取液;所述第二 药渣加水煎煮,得到第三水煎液;
将0.5~3.5重量份的茯苓粉碎,得到茯苓粉;
b)、将所述第一水煎液、第二水煎液、第三水煎液和丹参提取液混合, 进行浓缩,得到稠膏;所述稠膏和所述茯苓粉混合,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制粉, 得到混合药粉;
c)、将所述混合药粉和所述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首先对原料进行前处理或药用成分提取。 其中,海藻、昆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蛎的提取方式如下:
将1~4重量份的海藻、1~4重量份的昆布、0.5~3重量份的姜半夏、0.5~3 重量份的红花、0.5~3重量份的苏木、0.5~3重量份的赤芍和1~4重量份的牡蛎 和水混合,煎煮,得到第一水煎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海藻、昆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蛎的 提取方式中,首先将1~4重量份的海藻、1~4重量份的昆布、0.5~3重量份的姜 半夏、0.5~3重量份的红花、0.5~3重量份的苏木、0.5~3重量份的赤芍和1~4重 量份的牡蛎混合,加水煎煮。其中,所述加水煎煮的次数优选为3~4次;每次 所述加水煎煮的加水量优选为海藻、昆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 蛎总质量的4~8倍;每次所述加水煎煮的时间优选为1~4h。煎煮结束后,除药 渣,得到第一水煎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川芎、陈皮、降香和当归的提取方式 如下:
将0.5~3重量份的川芎、0.5~3重量份的陈皮、0.5~3重量份的降香、0.5~3 重量份的当归和水混合,提取挥发油,得到挥发油和第一药渣;所述挥发油 与包合物载体混合,得到挥发油包合物;所述第一药渣和水混合,煎煮,得 到第二水煎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川芎、陈皮、降香和当归的提取方式中,首先将0.5~3 重量份的川芎、0.5~3重量份的陈皮、0.5~3重量份的降香、0.5~3重量份的当归 和水混合,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式提取上述原料中的挥发油。其中,所述川 芎、陈皮、降香和当归的总质量和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4~8)。所述水蒸 气蒸馏的时间优选为4~6h。挥发油提取结束后,得到挥发油和第一药渣。在 本发明中,得到所述挥发油和第一药渣后,所述挥发油与包合物载体混合。 其中,所述包合物载体优选为β-环糊精,所述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质量比优选 为1:(0.3~0.7)。所述挥发油与包合物载体混合后,得到挥发油包合物。在 本发明中,得到所述挥发油和第一药渣后,所述第一药渣加水煎煮。其中, 所述加水煎煮的次数优选为2~3次;每次所述加水煎煮的加水量优选为所述第 一药渣质量的6~12倍;每次所述加水煎煮的时间优选为1~3h。煎煮结束后, 除药渣,得到第二水煎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丹参的提取方式如下:
将1~4重量份的丹参和有机溶剂水溶液混合,回流提取,得到回流提取 液和第二药渣;所述回流提取液除去有机溶剂,得到丹参提取液;所述第二 药渣加水煎煮,得到第三水煎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丹参的提取方式中,首先将1~4重量份的丹参和有 机溶剂水溶液混合,回流提取。其中,所述有机溶剂水溶液优选为乙醇水溶 液;所述回流提取的次数优选为2~3次;每次回流提取时丹参和有机溶剂水 溶液的质量比优选为1:(4~6);每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优选为1.5~2h。在本 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先将90~95wt%的乙醇水溶液和丹参混合,进 行回流提取,之后将50~60wt%的乙醇水溶液和上述回流提取后的丹参药渣混 合,进行第二次回流提取。回流提取结束后,得到回流提取液和第二药渣。 在本发明中,得到回流提取液和第二药渣后,所述回流提取液除去有机溶剂, 得到丹参提取液。在本发明中,得到回流提取液和第二药渣后,所述第二药 渣加水煎煮。其中,所述加水煎煮的次数优选为2~3次;每次所述加水煎煮 的加水量优选为所述第二药渣质量的5~7倍;每次所述加水煎煮的时间优选 为2~3h。煎煮结束后,除药渣,得到第三水煎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茯苓的前处理方式如下:将0.5~3.5重 量份的茯苓粉碎,得到茯苓粉。
制得所述第一水煎液、第二水煎液、第三水煎液和丹参提取液后,将所 述第一水煎液、第二水煎液、第三水煎液和丹参提取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然后对所述混合液进行浓缩,得到稠膏。在本发明中,所述稠膏的相对密度 优选为1.20~1.35(60~75℃)。得到稠膏后,所述稠膏和所述茯苓粉混合,混 合得到的混合物制粉,得到混合药粉。在本发明中,所述制粉的具体步骤为 混合物依次进行干燥和粉碎,得到混合药粉。
制得所述混合药粉后,将所述混合药粉和上述制得的挥发油包合物混合, 得到中药组合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的工艺流程制备本发明提供的中 药组合物,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中药组合物的工艺流程图。参加图 1,本发明以海藻、昆布、丹参、牡蛎、茯苓、川芎、当归、赤芍、姜半夏、 陈皮、红花、苏木和降香为原材料;将海藻、昆布、姜半夏、红花、苏木、 赤芍和牡蛎混合,加水煎煮得到第一水煎液;将川芎、陈皮、降香、当归和 水混合,提取挥发油,得到挥发油和第一药渣;所述挥发油与包合物载体混 合,得到挥发油包合物;所述第一药渣和水混合,煎煮,得到第二水煎液; 将丹参和有机溶剂水溶液混合,回流提取,得到回流提取液和第二药渣;所 述回流提取液除去有机溶剂,得到丹参提取液;所述第二药渣加水煎煮,得 到第三水煎液;将茯苓粉碎,得到茯苓粉。得到所述第一水煎液、第二水煎 液、第三水煎液和丹参提取液后,将所述第一水煎液、第二水煎液、第三水 煎液和丹参提取液混合,浓缩,得到稠膏。然后将所述稠膏和所述茯苓粉混 合制粉,得到混合药粉。最后将所述混合药粉和上述制得的挥发油包合物混 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制得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实验结 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消退实验性家兔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同时能明显延缓脂质在动脉壁的沉积,可以有效的预 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药制剂,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 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由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该中药制剂优选为口服制剂,所述口服制剂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 剂或颗粒剂。在本发明中,制备片剂和胶囊剂时,选用的辅料一般为淀粉、 糊精及硬脂酸镁;制备颗粒剂时,选用的辅料一般为蔗糖、糊精或其它符合 国家规定的甜味剂。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能够消退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用于治疗冠心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 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更清楚起见,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a、备料:海藻58g、昆布58g、丹参58g、牡蛎58g、茯苓45g、川芎41g、 当归41g、赤芍41g、姜半夏41g、陈皮41g、红花41g、苏木41g、降香41g;并 将各种原料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将茯苓粉碎成粉。
b、丹参提取:将丹参依次用4~6倍量的95wt%乙醇和4~6倍量的50wt%乙 醇回流提取,每次提取1.5小时,提取结束后,得到乙醇提取液和药渣;所述 乙醇提取液除乙醇,得到丹参提取液;所述药渣加5~7倍量水煎煮2小时,除 药渣,得到水煎液。
c、川芎、陈皮、降香和当归的提取:将川芎、陈皮、降香和当归混合, 加混合物6质量倍的水,蒸馏提取4~6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挥发油加0.5 质量倍的β-环糊精进行包合,得到挥发油包合物;所述药渣加水煎煮2次,每 次加水量为药渣的8质量倍,每次煎煮2小时,煎煮结束后,除药渣,得到水 煎液。
d、海藻、昆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蛎的提取:将海藻、昆 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蛎混合,加混合物6质量倍的水,煎煮3 次,每次煎煮2.5小时,煎煮结束后,除药渣,得到水煎液。
e、制粉:将步骤b~d得到的水煎液和步骤b得到的丹参提取液合并,浓缩 成60~75℃时相对密度1.20~1.35的稠膏,向稠膏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茯苓粉, 混匀、干燥,粉碎,得到混合药粉。
f、制剂:将上述混合药粉、步骤b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和淀粉适量混合, 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实施例2
a、备料:海藻145g、昆布145g、丹参145g、牡蛎145g、茯苓145g、川芎 87g、当归87g、赤芍87g、姜半夏87g、陈皮87g、红花87g、苏木87g、降香87g; 并将各种原料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将茯苓粉碎成细粉。
b、丹参提取:将丹参依次用4~6量的95wt%乙醇和4~6量的50wt%乙醇回 流提取,每次提取1.5小时,提取结束后,得到乙醇提取液和药渣;所述乙醇 提取液除乙醇,得到丹参提取液;所述药渣加5~7倍量水煎煮2小时,除药渣, 得到水煎液。
c、川芎、陈皮、降香和当归的提取:将川芎、陈皮、降香和当归混合, 加混合物6质量倍的水,蒸馏提取4~6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挥发油加0.5 质量倍的β-环糊精进行包合,得到挥发油包合物;所述药渣加水煎煮2次,每 次加水量为药渣的8质量倍,每次煎煮2小时,煎煮结束后,除药渣,得到水 煎液。
d、海藻、昆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蛎的提取:将海藻、昆 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蛎混合,加混合物6质量倍的水,煎煮3 次,每次煎煮2.5小时,煎煮结束后,除药渣,得到水煎液。
e、制粉:将步骤b~d得到的水煎液和步骤b得到的丹参提取液合并,浓缩 成60~75℃时相对密度1.20~1.35的稠膏,向稠膏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茯苓粉, 混匀、干燥,粉碎,得到混合药粉。
f、制剂:将上述混合药粉、步骤b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和淀粉适量混合, 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实施例3
a、备料:海藻230g、昆布230g、丹参230g、牡蛎230g、茯苓230g、川芎 173g、当归173g、赤芍173g、姜半夏173g、陈皮173g、红花173g、苏木173g、 降香173g。并将各种原料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将茯苓粉碎成细粉。
b、丹参提取:将丹参依次用4~6倍量的95wt%乙醇和4~6倍量的50wt%乙 醇回流提取,每次提取1.5小时,提取结束后,得到乙醇提取液和药渣;所述 乙醇提取液除乙醇,得到丹参提取液;所述药渣加5~7倍量水煎煮2小时,除 药渣,得到水煎液。
c、川芎、陈皮、降香和当归的提取:将川芎、陈皮、降香和当归混合, 加混合物6质量倍的水,蒸馏提取4~6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挥发油加0.5 质量倍的β-环糊精进行包合,得到挥发油包合物;所述药渣加水煎煮2次,每 次加水量为药渣的8质量倍,每次煎煮2小时,煎煮结束后,除药渣,得到水 煎液。
d、海藻、昆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蛎的提取:将海藻、昆 布、姜半夏、红花、苏木、赤芍和牡蛎混合,加混合物6质量倍的水,煎煮3 次,每次煎煮2.5小时,煎煮结束后,除药渣,得到水煎液。
e、制粉:将步骤b~d得到的水煎液和步骤b得到的丹参提取液合并,浓缩 成60~75℃时相对密度1.20~1.35的稠膏,向稠膏中加入步骤a制得的茯苓粉, 混匀、干燥,粉碎,得到混合药粉。
f、制剂:将上述混合药粉、步骤b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和淀粉适量混合, 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实施例4
中药制剂对家兔冠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物: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制剂;脂必妥片,成都地奥九泓制药 厂产品,批号:20080714。
1.2实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2.0~2.5kg,购自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许可证号:SCXK-(吉)2008-0004。
1.3试剂:胆固醇,上海惠世生化试剂有限公司;丙硫氧嘧啶片,上海复 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硫代巴比妥酸(TBA)北京化工厂产品;乙硫氨酸Fluka 公司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总胆固醇试剂盒(TC)、甘油三酯 (TG)试剂盒、高密度脂蛋白(HDL-C)试剂盒均为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产品。
1.4仪器:GF-D8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 司。
2.实验方法
2.1分组及造模方法:日本大耳白兔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 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养,造模组通 过高脂饲料喂养及血管内皮细胞免疫损伤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高脂 饲料饲养120g/天,不足部分补充基础饲料,自由饮水,在造模的第一天从兔 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进行免疫刺激,(25mg/kg,1次/W,共3次),同 时用卵清白蛋白进行皮下注射(2.5mg/kg,1次/2d,共注射5次),模型复制 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脂必妥组(1g/kg)、实施例1中药制剂高、低剂 量组(2、0.5g/kg),每组各10只。连续给药30天。
2.2高脂饲料配方:按基础饲料79wt%、胆固醇1wt%、猪油5wt%、蛋 黄粉15wt%比例配制。
2.3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家兔耳中动脉取血2ml, 于试管中自然沉降,静止待血清析出后3000rpm/min离心10分钟,按照试剂 盒说明书要求测定TC、TG、HDL-C;然后处死家兔,迅速开胸,剥离主动 脉,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 学显微镜下观察。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 析,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中药制剂对冠脉粥样硬化家兔TC、TG、HDL-C的影响,结果详见 表1:
表1中药制剂对冠脉粥样硬化家兔TC、TG、HDL-C的影响
同模型组比较:*P<0.05,**P<0.01,(n=10)
通过表1可以看出,模型组TC、TG、HDL-C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表明造模成功。给药30天后,脂必妥组和实施例1中药制剂高、低剂量组均 可显著降低TC、TG、HDL-C含量。
4.2中药制剂对主动脉形态学的影响:空白对照组内膜光滑平整,未见粥 样斑块及脂质点,管壁结构清晰完整,未见粥样斑块及脂质点;模型组内膜 粗糙不平,明显增厚,脂质斑块弥漫,可见大小不等白色斑块,并有炎细胞 浸润;脂必妥组和实施例1中药制剂较模型组病变减轻,可见小片状、条索 状散在斑块,血管内膜略增厚,结构基本完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
5结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可显著降低实验性冠脉粥样硬化家兔血 脂水平,同时能明显延缓脂质在动脉壁的沉积,可以有效的预防动脉粥样硬 化形成。
实施例5
中药制剂对实验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物: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制剂;脑血栓片,天津同仁堂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00420。
1.2实验动物:Wistar大鼠,购自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 SCXK-(吉)2008-0005。
1.3仪器:体外血栓形成仪,北京宏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2.实验方法
取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按照体重随机分为五组, 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脑血栓片组(0.33g/kg)、模型+实 施例1中药制剂高、中、低剂量组(2、1、0.5g/kg)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 连续给药10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10ml/kg。末次给 药后1小时,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除对照组外,其于各组大鼠皮 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08ml/100g,共2次,每次间隔4小时,在2次之间将 大鼠浸入冰水中5min,以造成急性血瘀模型。处置后停食,次晨腹腔注射3% 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腹主动脉采血1.8ml注入内径为4mm未加抗 凝剂的血栓硅胶管中,置于已恒温37℃的体外血栓形成仪中,以17r/min转动 15min后,取出血栓,用滤纸吸去余血,测量其长度、称湿重、置60℃烘箱中 干燥30min后称干重。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 析,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详见表2
表2中药制剂对血瘀模型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同模型组比较:*P<0.05,**P<0.01,(n=10)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瘀模型成立。脑血栓片 0.66g/kg组和实施例1中药制剂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明显缩小血栓长 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
5.结论:本申请提供的中药制剂可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表明具有抗 血栓形成作用。
实施例6
中药制剂对犬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物: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制剂;步长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有 限公司产品,批号:100402。
1.2实验动物: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雌雄兼用,体重(12-17kg),市 售。
1.3仪器:多道记录仪(RM—6000型),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电动呼吸 机(SC—3型),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
2.实验方法
参照文献方法,取杂种犬24只,随机均分为五组,以30mg/kg戊巴比妥 钠iv麻醉,背位固定,颈部皮肤切开,气管插管,连接人工呼吸机,于左侧 第四肋间施开胸术,暴露心脏,剪开心包,做心包术。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 支下1/3处,穿线后结扎,制备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冠脉15min后,待ST段 明显提高,即为模型成立。经十二指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步长脑心通胶囊 组(0.15g/kg)、实施例1中药制剂高、低剂量组(0.56、0.14g/kg)。给药后5 小时取心脏,称全心重,沿冠状沟剪去大血管根部和心房,称左心室重。将 左心室均匀地横切成5片,置于NBT染液中,在37℃恒温水浴箱中,15min, 梗死区不着色,非梗死区染为蓝色。剪去非梗死区心肌,梗死心肌称重,除 以全心重和心室重,分别得到梗死范围占全心重和心室重百分比(%),以此 表示心肌梗塞面积。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 析,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详见表3:
表3中药制剂对犬急性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
同模型组比较:*P<0.05,**P<0.01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与模型组比较,步长脑心通胶囊组和实施例1中药 制剂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减小犬急性心肌梗塞面积,实施例1中药制剂高 剂量组作用更显著。
5.结论:本申请提供的中药制剂对犬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 减少缺血范围,减轻损伤程度。
实施例7
中药制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1.实验名称
KM小鼠灌胃给予实施例1中药制剂急性毒性试验
2.实验目的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痰瘀痹阻证疾病中药复方制剂。本 试验目的是通过KM小鼠灌胃给予实施例1中药制剂,观察其出现的中毒症 状、中毒程度、性质、恢复情况及死亡等,阐明该药的急性毒性作用,了解 其急性毒性靶器官,为临床毒副反应监测提供依据。
3.材料与方法
3.1供试品
3.1.1来源:实施例1制得。
3.1.2规格及含量:每粒装0.5g。
3.1.3理化性状:实施例1中药制剂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棕色粉末,内 有白色点状物;气香、微腥、味咸、微苦辛。
3.1.4供试品保存条件:室温保存。
3.1.5操作要求
3.1.5.1供试品配制:灌胃时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最大浓度的混悬液, 4℃冰箱保存。
3.1.5.2剩余供试品处理:给药后剩余的供试品直接进行废弃处理。
3.2实验系统
3.2.1品系:KM小鼠。
3.2.2级别:SPF级。
3.2.3性别和数量:小鼠40只,雌雄各半。
3.2.4动物体重:接收时雌鼠:22.5~20.2g,雄鼠:23.1~20.9g。
3.2.5动物来源
3.2.5.1繁育单位: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3.2.5.2生产许可证号:SCXK-(吉)2011-0003。
3.2.6实验系统选择说明:(1)小鼠是急性毒性试验常用的啮齿类动物。 (2)该动物遗传背景清楚。(3)本实验室积累了多年工作的基础资料与数据。
3.2.7实验系统接收:动物接收时,实验人员查收《动物质量合格证》,检 查动物品系、数量、性别、体重。经检查动物质量符合要求。
3.2.8饲养条件:动物实验设施持续保持屏障环境标准,温度22.7±1.4℃, 相对湿度51.1±5.7%,最小换气次数15次/小时,光照明:暗=12h:12h。动 物饲养于聚丙烯鼠群养盒中,每周更换2次垫料和笼具,保持盒内环境清洁 干燥。每日添加鼠专用饲料供动物食用、另使用饮水瓶灌装无菌水供动物饮 用,整个饲养过程中保持动物饮食活动自由。
3.2.9饲料
3.2.9.1种类:鼠维持饲料。
3.2.9.2生产许可证号:SCXK-(吉)2003-0008。
3.2.9.3生产单位:长春市亿斯实验动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3.2.9.4给料方法:每周一、三、五各进行一次全面的补料,其他时间根 据剩料多少而补料。
3.2.9.5饲料的保存:保存在专门的饲料间里。
3.2.10饮水
3.2.10.1种类:市政自来水先经初级过滤柱预处理后,再经纳米膜渗透过 滤,最后经紫外线循环杀菌后供动物自由饮用。
3.2.10.2供水方法:每周一、三、五各进行一次全面的换水瓶,其他时间 根据剩水多少而换部分水瓶。
3.2.11动物识别方法:对动物进行1-10号编号标记。
3.2.12分组及组别识别方法:给药前对动物称重,根据动物体重按分层随 机化分组法进行分组,雌雄动物分别进行分组,详见表4:
表4KM小鼠灌胃给予中药制剂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动物分组
3.3实验设计
3.3.1实验设计依据:
采用标准: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天然药物急性 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实验设计。
3.3.2剂量与分组:本实验使用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空白 对照组和实施例1中药制剂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实施例1中药制剂的 最大溶解浓度为25%,按照单次给予小鼠的最大给药体积40ml/kg计算,实 施例1中药制剂的给药剂量为20g·kg-1,各组剂量见表5:
表5KM小鼠灌胃给予实施例1中药制剂毒性试验剂量设计
3.3.3给药方法:实验前各鼠饥饿16小时,禁食不禁水,实验组灌胃给 予实施例1中药制剂,急性毒性实验组上、下午各给药1次,间隔6小时, 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
3.3.4药物配制:灌胃时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最大浓度的混悬液,4℃ 冰箱保存。
3.3.5各种指标的检测频率及方法
3.3.5.1笼旁一般状态观察
3.3.5.1.1观察时间及次数:给药后4小时内严密观察动物对供试品的反应, 连续观察14天,每天至少观察1次。
3.3.5.1.2观察例数:全部动物。
3.3.5.1.3观察内容:观察动物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记录动物 毒性反应情况,包括中毒症状、中毒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恢复时间及动物 死亡时间。
3.3.5.2体重测定
3.3.5.2.1测定次数:测定5次。
3.3.5.2.2测定例数:全部动物。
3.3.5.2.3测定时间:分别于接收时、分组时D0、给药后D1、D7、D14天进 行称重。
3.3.5.2.4测定方法:使用T-1000型电子天平进行称重。
3.3.5.3病理学检查
所有实验动物均进行大体解剖,包括实验过程中因濒死而处死的动物、 死亡的动物以及实验结束时仍存活的动物,存活动物安乐死方式处死。任何 组织器官出现体积、颜色、质地等改变时,均记录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3.4结果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在合理的给药量下,以最大给药剂量给予动物时,如动物未出现死亡则 认为实施例1中药制剂急性毒性试验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该剂量;如出现个 别动物死亡(少于半数动物)则认为实施例1中药制剂的LD50大于该剂量。
4结果与讨论
4.1笼旁一般状态观察
空白对照组:观察期期间,动物外观、饮食、饮水、行为、分泌物、排 泄物等均未见异常。
本发明组:急性毒性实验给药后,笼旁观察动物10分钟内动物安静、少 动,约30分钟后开始自主觅食、饮水,正常活动,1~2小时后动物开始排便, 大便成型,尿液颜色呈棕黄色。观察时间点分别为给药后即刻、0.5、1、2、 3、4小时,24小时后每天上午观察一次,共观察14天,动物外观、饮食、 饮水、行为均未见异常,检查口、眼、鼻、耳、阴道、肛门均无分泌物异常 现象。
4.2各给药组动物体重持续增长,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体重数据详见表6、表7:
表6KM小鼠灌胃给予实施例1中药制剂毒性试验雌鼠体重(g,)
表7KM小鼠灌胃给予实施例1中药制剂毒性试验雄鼠体重(g,)
4.3观察期结束后对各组动物进行大体尸解检查,心脏呈红褐色,大小未 见异常,未见心室的异常膨隆,未见主动脉处的异常扩张;肝脏呈红褐色, 未见异常脓肿或肿物,未见囊肿,分叶未见粘连;脾呈深红色,外观未见颜 色异常,未见萎缩,未见有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肺呈粉红色,未见肺气肿改 变,未见肺脓肿改变,未见异常肿物或粘连;肾呈红褐色,体积在正常范围 内,未见脓肿,未见囊肿,未见结石,未见萎缩,未见异常赘生物;胃粘膜 上皮完整,呈粉色,全胃未见糜烂和溃疡灶,未见充血水肿;肠颜色为粉红 色,表面湿润,光滑,未见粘连,未见肠腔胀气,未见黄染,未见异常肿块。 其他脏器大体观察均未见异常。
综上所述,实施例1中药制剂组动物在试验期间动物外观、饮食、饮水、 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均未见异常。
5.结论
在本次试验条件下,KM小鼠灌胃给予实施例1中药制剂最大耐受剂量大 于20g/kg。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