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0959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5.28 CN 203609595 U (21)申请号 201320802167.0 (22)申请日 2013.12.05 A61G 5/02(2006.01) A61G 5/10(2006.01) A61G 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吴昆益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土城区延寿路8号6楼 (72)发明人 吴昆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11274 代理人 王晶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供简易运动的轮 椅, 。
2、包括两脚踏板、 传动机构、 离合器及控制开关。 脚踏板一侧连接一曲柄, 曲柄另一端组穿前轮架 ; 传动机构包括一脚踏动作组、 一离合动作组、 一后 轮动作组, 脚踏动作组设置于前轮架 ; 离合动作 组设置于前轮架外侧 ; 离合器设置于前轮架, 包 括一拨杆, 拨杆一端连接离合盘 ; 控制开关包括 一压杆、 一滑块、 一连动件, 连动件一端连接滑块, 另一端连接拨杆, 压杆连动滑块带动连动件移动, 用以扳动压杆连动滑块、 连动件, 继而引动拨杆, 来移动离合盘咬合转动盘, 使离合盘、 转动盘同步 可转动, 连结后轮与脚踏动作组的动力, 供患者自 主地踩踏脚踏板来提供拟自行车骑乘运动效果。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09595 U CN 203609595 U 1/2 页 2 1. 一种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包括对称的二前轮架、 二后轮架、 二侧架、 两手推杆, 侧架 连接前、 后轮架的两侧, 后轮架枢接一后轮, 手推杆自后轮架往上延伸以供他人移动轮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两脚踏板、 至少一各配合安装于侧架的传动机构、 至少一离合器、 至少一供驱动离合器 的控制开关, 其中 : 脚踏板包括一曲柄, 曲。
4、柄包括一第一端、 一第二端, 而轮椅于前轮架向前延伸一前踏 架, 脚踏板一侧设置一连接组件, 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曲柄的第一端, 第二端连接前踏架 ; 传动机构包括一脚踏动作组、 一离合动作组、 一后轮动作组, 脚踏动作组设置于前轮架 以接合曲柄的第二端, 脚踏板踩踏连动曲柄、 脚踏动作组, 离合动作组设置于前轮架外侧, 离合动作组包括一转动盘、 一离合盘, 离合盘与转动盘咬合而同步转动, 即可连动脚踏动作 组以及脚踏板, 后轮动作组供连结转动盘与后轮共同转动 ; 设置于前轮架的离合器, 其包括一拨杆, 拨杆一端为接片, 另一端为固定端, 位于固定 端与接片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于前轮架, 固定端连接离。
5、合盘, 用以移动离合盘的位置 ; 控制开关设置于轮椅适处, 用以连动离合器, 控制开关包括一盒体、 一位于盒体内的一 滑块、 一连动件、 一钩块、 一按键、 一压杆 ; 其中滑块一端连接连动件的一端, 连动件另一端 安装一回位弹簧, 供连结拨杆的接片, 滑块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接合钩块, 盒体对应限止钩块 而设有一止动槽, 按键设置于控制开关上, 按压触动钩块来脱离止动槽并且弹性回复原位, 压杆一端可活动地接合于盒体内, 并且连接滑块, 用以扳动压杆来连动滑块、 钩块、 连动件, 供连动件引动拨杆而移动离合盘, 造成离合盘咬合转动盘, 连结离合动作组与脚踏动作组, 供使用者踩踏脚踏板, 带动后轮移。
6、动, 来进行拟自行车骑乘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的后端头延伸 一呈上弧状的挡片, 连接组件包括一固定于脚踏板一侧的固定轴、 一以固定角度结合固定 轴的折迭轴, 折迭轴设有一夹槽配合枢接固定轴外端, 供脚踏板以夹槽的枢设处为支点, 脚 踏板得以往前轮架方向翻掀折迭, 折迭轴不同夹槽另一端固定接合曲柄的第一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脚踏动作 组包括一踏动盘与一驱动条, 踏动盘固定连接曲柄的第二端, 供脚踏板带动踏动盘旋转, 驱 动条链合离合动作组的离合盘。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7、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动作组的转动盘 齿数与离合盘齿数差距为34倍, 转动盘盘面在盘面等分地设有数第一卡制部, 离合盘的 盘面则对应设有数第二卡制部, 第一、 二卡制部来互相咬合。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动作组的转动盘 的第一卡制部为孔洞, 离合盘的第二卡制部为突柱状。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 离合盘结合 前轮架, 其中转动盘中心点轴向延伸一呈中空的穿管, 前轮架适处钻孔以安装一轴承, 轴承 内侧供穿管安装, 离合盘中心轴向延伸一可穿入穿管内的出轴, 供出轴插穿出穿管, 使离合。
8、 盘位在转动盘外端面, 出轴供拨杆的固定端来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动作组系后轮同 轴安装一可转动的后动轮, 后动轮链合一后驱动条, 后驱动条共同链合后动轮与转动盘, 以 连结后轮与脚踏动作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09595 U 2 2/2 页 3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对应拨杆而设 有两耳片, 两耳片之间为狭槽, 离合器的拨杆于固定端与接片之间形成一穿孔, 穿孔轴向与 接片方向不同, 穿孔处进入狭槽而配合螺栓枢接于此, 使接片位于耳片上缘。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
9、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还包括一盖 合盒体的盖子, 盒体与盖子均在一端形成一缺口, 盒体内面相近缺口凹设一止动槽, 盒体内 部两侧各设有一半环状的枢耳, 滑块于内部形成一内槽, 内槽两内侧面各凹设一纵长形的 滑槽, 滑块不同于内槽另一端为槽宽较大的扩槽, 钩块可活动地设置于内槽, 钩块两侧各设 一突起, 进入滑槽, 限制钩块上扬的角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一端设有枢端, 插接于盒体的枢耳, 位于枢端之上的两侧各突设一拉柱, 拉柱枢接一连杆的一端, 连杆另一 端枢接于滑块的扩槽两内侧壁, 供压杆藉连杆拉动滑块及钩块移动。 1。
10、1.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一弹簧, 按 键设置于盖子的底侧, 弹簧提供按键下压离手可回复作用, 按键底侧设有一抵脚, 用以在按 压得触及钩块。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为钢索, 分别 包括第一端、 第二端, 第一端嵌设滑块, 第二端穿装一回位弹簧, 透过第二端末端连结固定 于拨杆的接片上, 回位弹簧得接受接片的抵压, 提供拨杆回复原位的弹性作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09595 U 3 1/6 页 4 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 特别涉及一种可供。
11、简易运动的轮椅。 背景技术 0002 轮椅是许多人使用的辅具之一。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疾病意外的发生, 或多 或少会有体力变差及不同程度的失能情形发生, 当下肢力量不足, 影响到移动或行动能力 时, 此时会需要以轮椅来代步。轮椅的功能形态不断改变, 为方便附载于汽车或是收纳、 搬 运, 轮椅可以方便收折, 并且也发展出电动轮椅的产品。无论是折迭式轮椅或是电动轮椅, 其本身只是提供乘坐以及代步, 而且, 病患坐在轮椅的时候经常因无所是事而常感到无聊, 即便是简易的肢体复健运动, 还是需要他人代劳, 自身在无人之时, 欠缺适当辅具来自我简 易运动。 0003 另外, 对于需要使用轮椅的人而言, 。
12、大多数的情况下, 病患都是大腿无法行走, 例 如 : 车祸引起的瘫痪、 刚开完刀、 年迈等等, 此时, 病患脚不可能自行踩脚踏板, 有的甚至 需要复健。然而, 病患复健通常需要上医院, 而且要排时间。再者, 医院又常因人数多, 病患 需要等待很久才可做脚部的复健, 花费时间甚久, 十分不方便。若病患家里有复健器材, 则 常因该器材非常笨重, 且器材位置被固定, 只能在家里做, 无法外出, 致使病患经常躺在床 上, 甚为无聊, 身心压力无法舒解, 导致病情恶化。另外, 复健器材价格不菲, 对慢性病患而 言, 负担沉重。虽然现今的轮椅可以推着患者外出活动, 但却没有复健或运动的功能, 致使 病患处。
13、于一种矛盾的情况, 亦即, 若病患想作运动, 就无法外出 ; 若病患想外出, 就无法运动 的困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 0006 一种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一轮椅包括对称的二前轮架、 二后轮架、 二侧架、 两手 推杆, 该侧架连接该前、 后轮架的两侧, 该后轮架枢接一后轮, 该手推杆自该后轮架往上延 伸以供他人移动该轮椅 : 0007 其于该轮椅设置两脚踏板、 至少一各配合安装于该侧架的传动机构、 至少一离合 器、 至少一供驱动该离合器的控制开关, 其中 : 0008 供踩踏的。
14、该脚踏板包括一曲柄, 该曲柄包括一第一端、 一第二端, 而轮椅于前轮架 向前延伸一前踏架, 脚踏板一侧设置一连接组件, 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该曲柄的第一端, 第二 端连接前踏架 ; 0009 传动机构包括一脚踏动作组、 一离合动作组、 一后轮动作组, 脚踏动作组设置于前 轮架以接合曲柄的第二端, 脚踏板踩踏连动曲柄、 脚踏动作组, 离合动作组设置于前轮架外 侧, 离合动作组包括一转动盘、 一离合盘, 离合盘与转动盘咬合而同步转动, 即可连动脚踏 动作组以及脚踏板, 后轮动作组供连结转动盘与后轮共同转动 ; 说 明 书 CN 203609595 U 4 2/6 页 5 0010 设置于前轮架的离合器。
15、, 其包括一拨杆, 拨杆一端为接片, 另一端为固定端, 位于 固定端与接片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于前轮架, 固定端连接离合盘, 用以移动离合盘的位置 ; 0011 控制开关设置于轮椅适处, 用以连动该离合器, 控制开关包括一盒体、 一位于盒体 内的一滑块、 一连动件、 一钩块、 一按键、 一压杆 ; 其中滑块一端连接连动件的一端, 连动件 另一端安装一回位弹簧, 供连结拨杆的接片, 滑块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接合钩块, 盒体对应限 止钩块而设有一止动槽, 按键设置于控制开关上, 按压触动钩块来脱离止动槽并且弹性回 复原位, 压杆一端可活动地接合于盒体内, 并且连接滑块, 扳动压杆来连动滑块、 钩块、 连动。
16、 件, 供连动件引动拨杆而移动离合盘, 造成离合盘咬合转动盘, 连结离合动作组与脚踏动作 组, 供使用者踩踏脚踏板, 进行拟自行车骑乘运动。 0012 因此,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不可预期的功效如下所 列 : 0013 1. 本实用新型主要在轮椅设置由后轮小齿盘, 以链条带动中间离合器的大齿盘, 再利用离合器控制开关, 拉动离合器的拨杆, 使离合器的大齿盘与小齿盘咬合, 小齿盘再以 链条带动前端大齿盘, 大齿盘转动带动脚踏曲柄转动, 进而将患者的脚部以逆时针圆形运 动, 以达到脚部的复健, 或使患者脚部不因常常不运动而萎缩、 无力。 0014 2. 通过后轮内侧小齿盘。
17、带动离合器大齿盘, 再由离合器对应的小齿盘以链条带动 前端连接脚踏曲柄的大齿盘, 本实用新型利用转速小、 扭力大的减速齿轮组原理, 亦即, 本 实用新型将后轮当作是大齿轮, 大齿轮中间内侧有一齿轮数较小的小齿轮, 小齿轮再与一 较大齿轮数齿轮咬合 (即离合器对应的大齿盘) , 而此齿轮中间又有一小齿轮 (离合器对应 的大齿盘咬合的小齿盘) , 此小齿轮又与一大齿轮 (脚踏板另一端的大齿盘) 咬合, 此功能在 于转速慢, 但是扭力大。若本实用新型不如此设计, 则当患者坐在轮椅时, 而推轮椅的人除 了要推动患者的重量外, 还要把病患的脚部抬起来作运动, 需要多费力 ? 或许, 推轮椅的人 推没有多。
18、久就不推了。 因此, 本实用新型利用减速齿轮组扭力大原理, 推轮椅的人除了可以 推动患者外, 又可以轻易且不需额外再费多少力气把患者的脚抬起来作运动。 再者, 对需要 坐在轮椅的病患而言, 其身体、 手、 脚或多或少有问题, 所以病患不可能如正常踩脚踏车的 情况, 因此, 本实用新型利用减速齿轮原理, 虽然后轮转动好几圈, 但是因为齿轮数比的关 系, 脚踏曲柄的大齿盘可能只有转动不到一圈, 为的是要使患者的脚、 腿慢慢以逆时针方向 做圆形运动。 0015 3. 离合器与离合器开关控制器的作用 : 当患者脚步运动足够, 或不想运动时, 使 用者可利用离合器开关控制器, 使离合器大齿盘与小齿盘分离。
19、, 那样脚踏曲柄就不会转动, 而此时后轮、 离合器大齿盘仍可继续转动。 0016 4. 为何左、 右轮需要两组齿盘、 链条、 离合器、 离合器控制开关呢? 0017 (一) 、 若部分的患者右脚不方便打上石膏等, 此时他的右脚就不能运动, 但左脚 可以运动, 如何解决 ? 只要右侧把手上离合器控制开关压杆不往下压, 保持原状, 离合器组 的大齿盘与小齿盘不咬合, 右边的脚踏曲柄就不会转动, 但轮椅一样前进 ; 同样原理, 左脚 可以运动, 只要将左侧把手上的离合器开关控制器的压杆向下压, 使离合器组拨杆往外动, 带动小齿盘轴心位移, 使小齿盘向大齿盘方向移动, 进而与大齿盘咬合, 那么就可以带。
20、动脚 踏曲柄转动。 0018 (二) 、 小齿盘与大齿盘等等零件均在轮椅左、 右外侧, 左、 右后轮内侧, 如此就不会 说 明 书 CN 203609595 U 5 3/6 页 6 妨害到轮椅的收合, 又不会增加轮椅的宽度。 0019 5. 左、 右两边的脚踏曲柄可以上、 下调整, 因为每个人的腿、 脚长度不一, 可以利用 锁合方式达成。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轮椅下方局部立体图。 0022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脚踏板立体图。 0023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离合动作组及离合器组装立体图。 。
21、0024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离合动作组及离合器立体分解图。 0025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离合动作组组合剖面图。 0026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开关立体图。 0027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开关立体分解图。 0028 图 9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开关剖面图。 0029 图 10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开关动作剖面图。 0030 图 1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离合动作组及离合器立体图 ( 无前轮架 )。 0031 图 1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离合动作组及离合器立体动作图 ( 无前轮架 )。 0032 图 13 为本实。
22、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显示脚踏板动作。 0033 【符号说明】 0034 10 轮椅 11 前轮架 111 前轮 0035 12 后轮架 121 后轮 13 侧架 0036 14 手推杆 20 脚踏板 21 挡片 0037 22 连接组件 221 固定轴 222 折迭轴 0038 223 夹槽 23 曲柄 231 第一端 0039 232 第二端 30 传动机构 31 脚踏动作组 0040 311 踏动盘 312 驱动条 32 离合动作组 0041 33 转动盘 331 第一卡制部 332 穿管 0042 34 离合盘 341 第二卡制部 342 出轴 0043 35 轴承 36 后轮动。
23、作组 37 后动轮 0044 38 后驱动条 39 组孔 40 离合器 0045 41 拨杆 42 接片 43 固定端 0046 431 夹环 44 穿孔 45 耳片 0047 451 狭槽 452 螺栓 50 控制开关 0048 51 盒体 511 缺口 512 止动槽 0049 513 枢耳 52 滑块 521 内槽 0050 522 滑槽 523 扩槽 53 钩块 0051 531 销 532 突起 54 压杆 0052 541 枢端 542 拉柱 543 连杆 0053 55 按键 551 弹簧 552 抵脚 说 明 书 CN 203609595 U 6 4/6 页 7 0054 56。
24、 盖子 561 孔 60 连动件 0055 61 第一端 62 第二端 63 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本实用新型可供简易运动的轮椅, 如图 1 所示, 其较佳实施例一可折迭的轮椅 10, 其包括二前轮架 11、 二后轮架 12、 二侧架 13、 两手推杆 14, 其中二侧架 13 连接前、 后轮架 1112的两侧, 而于前轮架11底端枢接小外径的前轮111, 后轮架12枢接大外径的后轮121, 而手推杆 14 是自后轮架 12 往上延伸形成倒 L 形, 以供他人握持手推杆 14 移动, 带动后轮 121、 前轮 111 滚动, 而可推着轮椅 10 行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轮椅 10 。
25、设置脚踏板 20、 一 各配合侧架 13 安装的传动机构 30、 控制脚踏板 20 是否作动的离合器 40、 驱动离合器 40 的 控制开关 50, 达到患者脚部可踩在脚踏板 20 来作简易的自行车式运动。 0057 如图 2 所示, 该脚踏板 20 包括一曲柄 23, 脚踏板 20 为安装于轮椅 10, 轮椅 10 于 前轮架 11 前侧向前延伸一前踏架 24, 脚踏板 20 如图 2、 3 所示, 其后端头延伸一呈上弧状 的挡片 21 以防止足部滑落, 一侧朝向前踏架 24 设置一连接组件 22, 连接组件 22 包括一固 定于脚踏板 20 一侧的固定轴 221、 一以固定角度结合固定轴 。
26、221 的折迭轴 222, 折迭轴 222 设有一夹槽 223 配合螺栓来枢接固定轴 221 外端, 以便脚踏板 20 以夹槽 223 的枢设处为支 点, 让脚踏板 20 往前轮架 11 方向往上呈垂直翻掀, 以便随折迭式轮椅 10 而同步收折, 折迭 轴 222 不同夹槽 223 的另一端与曲柄 23 固定接合, 曲柄 23 包括第一、 二端 231232, 第一端 231 固定接合折迭轴 222, 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接合锁固, 该曲柄 23 的第二端 232 则连接前 踏架 24 末端下方, 供脚踏板 20 以第二端 232 设置于前踏架 24 该处而可受力踩踏旋动 ; 0058 各一配合。
27、安装于侧架13的传动机构30, 其各包括一脚踏动作组31、 一离合动作组 32、 一后轮动作组 36。其中脚踏动作组 31 包括一踏动盘 311 与一驱动条 312, 藉以连结脚 踏板20的曲柄23, 其中踏动盘311与驱动条312可分别为链盘与链条, 或是齿轮与皮带, 利 用前踏架 24 末端内塞装一轴承 , 配合一实心的接轴 32 一端固接踏动盘 311, 另一端组穿轴承而配合螺帽来接合固定曲柄 23 的第二端 232, 藉以踩踏脚踏板 20, 得带动 踏动盘 311 来转动 ; 以及 0059 该离合动作组 32 如图 4 至 6 所示, 其设置于前轮架 11 外侧, 并可连结该脚踏动作。
28、 组 31, 离合动作组 32 包括一转动盘 33、 一离合盘 34, 转动盘 33 外径远大于离合盘 34, 以齿 数来看, 两者差距约 3 至 4 倍, 转动盘 33 盘面如图 5、 6 所示, 以中心在盘面等分地设有数穿 孔的第一卡制部 331, 离合盘 34 则于盘面对应突设柱状的第二卡制部 341, 第一、 二卡制部 331341 来互相咬合, 第一、 二卡制部 331341 的形式包括任何凹凸配合的结构, 当互相咬合 即令转动盘 33、 离合盘 34 同步转动, 若脱离者, 则转动盘 33 转动时, 离合盘 34 不转动, 离 合盘 34 与脚踏动作组 31 的踏动盘 311 共同。
29、链合驱动条 312, 而该转动盘 33、 离合盘 34 具 体结合于前轮架 11 的构造, 如图 4、 5、 6 所示, 转动盘 33 位在第一卡制部 331 中心点轴向延 伸一呈中空的穿管 332, 前轮架 11 适处钻设组孔 39 以便安装一轴承 35, 轴承 35 内侧供穿 管 332 安装, 而离合盘 34 位在第二卡制部 341 中心点轴向延伸一可穿入穿管 332 内的出轴 342, 藉以出轴342插穿出穿管332, 形成转动盘33以轴承35为支点来旋转, 而离合盘34位 在转动盘 33 外端面, 出轴 342 则伸入前轮架 11 内侧范围 ; 0060 该后轮动作组 36 则于后轮。
30、 121 同轴安装一可转动的后动轮 37, 后动轮 37 链合一 说 明 书 CN 203609595 U 7 5/6 页 8 后驱动条 38, 藉以后驱动条 38 共同链合后动轮 37 与转动盘 33, 透过传动机构 30 来连结后 轮 121 与脚踏动作组 31。 0061 离合器 40 如图 4、 5、 6 所示, 包括一拨杆 41, 其中前轮架 11 为安装拨杆 41, 并且连 结离合动作组32, 该拨杆41一端为接片42, 另一端为长杆状的固定端43, 位于固定端43与 接片 42 之间形成中空的穿孔 44, 其中穿孔 44 的轴向位置与接片 42 厚度方向不同, 而接片 42 则位。
31、于耳片 45 上缘, 固定端 43 则透过夹环 431 迫夹, 固定束紧于离合盘 34 穿出前轮架 11 的出轴 342 末端, 造成离合器 40 以拨杆 41 连结离合盘 34, 控制离合盘 34 轴向咬合或是 退离于转动盘 33, 另于前轮架 11 内侧焊接有二耳片 45, 二耳片 45 之间为一狭槽 451, 藉以 拨杆 41 形成穿孔 44 该处得以伸入狭槽 451 内, 藉螺栓 452 组穿狭槽 451、 穿孔 44, 配合螺 帽 将拨杆 41 以螺栓 452 为支点, 可转动地设置于耳片 45。 0062 控制开关 50 位于手推杆 14 上, 连动离合器 40, 使其连动改变离合。
32、盘 34 的位置。 如图 7、 8、 9 所示, 控制开关 50 包括一盒体 51、 一位于盒体 51 内的滑块 52、 一连动件 60、 一 钩块 53、 一按键 55、 一压杆 54、 一盖合于盒体 51 的盖子 56; 其中盒体 51 与盖子 56 均在一 端形成一缺口 511, 盒体 51 内面相近缺口 511 凹设一止动槽 512, 盒体 51 内部两侧各设有 一半环状的枢耳 513, 该滑块 52 为座体状, 其内形成一内槽 521, 内槽 521 两内侧面各凹设 一纵长形的滑槽 522, 并且滑块 52 不同于内槽 521 另一端为槽宽较大的扩槽 523; 以及 0063 放置于。
33、内槽 521 的钩块 53, 钩块 53 两侧配合销 531 来组穿枢接于滑块 52 内槽 521, 而突起 532 进入滑槽 522, 限制钩块 53 上扬角度 ; 以及 0064 压杆 54 一端设有枢端 541, 枢端 541 插接于枢耳 513 中, 枢端 541 之上的两侧各 突设一拉柱 542, 拉柱 542 枢接一连杆 543 的一端, 连杆 543 另一端枢接于扩槽 523 两内侧 壁, 供压杆 54 藉连杆 543 拉动滑块 52 及钩块 53 移动 ; 以及 0065 按键 55 位于滑块 52 之上, 盖子 56 对应按键 55 设有一孔 561, 包括有弹簧 551 的。
34、 按键 55 设置于盖子 56 底侧, 让按键 55 突出处突出孔 561 来供手指按压, 弹簧 551 提供按 键 55 下压离手之后, 可以自动弹回的能力, 按键 55 底侧设有一抵脚 552 可以在按压时, 得 触及钩块 53; 以及 0066 连动件 60 为钢索, 分别包括第一端 61、 第二端 62, 第一端 61 嵌入内槽 521, 第二 端 62 如图 5、 6 所示, 第二端 62 穿装一回位弹簧 63, 并且连动件 60 如图 1 所示, 沿着手推杆 14、 侧架 13 而来到前轮架 11, 利用第二端 62 末端连结固定于拨杆 41 的接片 42 上, 使回位 弹簧 63。
35、 可接受接片 42 的抵压, 提供拨杆 41 回复原位的弹性作用。 0067 如图 1、 9、 10 所示, 如果乘坐轮椅 10 的患者即使不能站起来, 但是想要动动脚部, 则可请他人操作控制开关 50, 手持压杆 54 朝缺口 511 方向下压, 压杆 54 拉动连杆 543, 连 杆 543 连动滑块 52 朝压杆 54 方向位移, 使得滑块 52 带动钩块 53 同步位移, 当压杆 54 压 到底时, 前进的钩块 53 遇到止动槽 512 因其重量, 而以突起 532 为支点, 一端呈垂 落以致钩扣止动槽 512, 形成止动状态, 故连动件 60 随滑块 52 位移而有一段长度被拉入盒 。
36、体 51 内, 据以连动件 60 如图 5、 6、 11、 12 所示, 拉动第二端 62 以引动离合器 40 的拨杆 41, 令拨杆 41 以图 5 所示的螺栓 452 为支点, 令接片 42 倾斜以压缩回位弹簧 63, 而固定端 43 反向倾斜以带动出轴 342 轴向位移, 该位移运动造成离合盘 34 的第二卡制部 341 凹凸卡合 转动盘 33 的第一卡制部 331, 使得离合盘 34 咬合转动盘 33; 0068 如图 2、 13 所示, 传动机构 30 因离合器 40 而连结离合盘 34 与踏动盘 311, 造成离 说 明 书 CN 203609595 U 8 6/6 页 9 合动作。
37、组32、 后轮动作组36带动脚踏动作组31, 患者即可踩踏脚踏板20, 以曲柄23为轴心 来转动, 继而带动后轮动作组 36 及后轮 121, 提供患者有如骑脚踏车般的方式运动, 踩踏的 速度可随患者的状况自行调整, 故能提供轮椅具有运动作用的附加价值。 0069 反之, 如果想要停止运动, 则如图 9、 10 所示, 按压按键 55, 利用抵脚 552 触压钩块 53, 造成钩块 53 以突起 532 为支点, 往上倾斜形成水平, 藉以脱离止动槽 512 的限制, 此时 配合连动件 60 在图 11、 12 所示的回位弹簧 63 弹性回复力, 令连动件 60 第一端 61 迅速回 位, 回位。
38、同时, 第一端 61 退离并且拉动滑块 52、 钩块 53 退回到原位, 同时离合器 40 的拨杆 41 回复原纵直状态, 带动出轴 342 位移, 造成离合盘 34 脱离其与转动盘 33 的凹凸咬合状 态, 脱离离合动作组 32 与脚踏板 20 的连结传动作用, 纵使后轮 121 转动, 也仅是让转动盘 33 转动, 离合盘 34 不动, 便无法带动踏动盘 311, 离合盘 34 不转动, 便无法带动曲柄 23 及 脚踏板 20 转动。 0070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
39、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203609595 U 9 1/12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0 2/12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1 3/12 页 1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2 4/12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3 5/12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4 6/12。
40、 页 1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5 7/12 页 1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6 8/12 页 1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7 9/12 页 18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8 10/12 页 19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19 11/12 页 20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20 12/12 页 21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595 U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