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312682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336913.X

申请日:

20160520

公开号:

CN105833196A

公开日:

2016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04,A61K35/57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04,A61K35/57

申请人: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玉芝,王言飞

地址: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58号利民大厦139号

优先权:

CN201610336913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

刘尔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中各种原料药材为:山佛手、瞿麦、南岭黄檀、八月札、慈竹气笋、蔷薇花、娑罗子、黄花紫堇、排草香、肉豆蔻、大枣、假芫茜、郁金、紫珠、檵花、香附、鸢尾、贯众、番泻叶、马缨杜鹃、龙须草、空心木、益智仁、半枝莲、甘草、金银花、鸡内金和徐长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疏肝理气,解郁泄热和理脾和胃的功效,兼有清热解毒和止痛的作用,主治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不仅保护胃黏膜,而且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山佛手、瞿麦、南岭黄檀、八月札、慈竹气笋、蔷薇花、娑罗子、黄花紫堇、排草香、肉豆蔻、大枣、郁金、紫珠、檵花、香附、鸢尾、贯众、龙须草、益智仁、半枝莲、甘草、金银花和徐长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2~22份、瞿麦13~33份、南岭黄檀3~4份、八月札15~35份、慈竹气笋14~26份、蔷薇花10~30份、娑罗子12~24份、黄花紫堇14~32份、排草香16~38份、肉豆蔻10~20份、大枣10~40份、郁金12~36份、紫珠10~20份、檵花11~21份、香附13~35份、鸢尾3~5份、贯众13~24份、龙须草10~30份、益智仁15~25份、半枝莲15~40份、甘草10~30份、金银花12~22份和徐长卿13~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4份、瞿麦26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32份、慈竹气笋22份、蔷薇花30份、娑罗子14份、黄花紫堇22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5份、大枣40份、郁金28份、紫珠14份、檵花18份、香附33份、鸢尾4份、贯众24份、龙须草30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40份、甘草26份、金银花15份和徐长卿2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8份、瞿麦32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22份、慈竹气笋18份、蔷薇花27份、娑罗子20份、黄花紫堇30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4份、大枣35份、郁金32份、紫珠15份、檵花17份、香附28份、鸢尾3份、贯众22份、龙须草28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35份、甘草24份、金银花14份和徐长卿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还包括:假芫茜、马缨杜鹃、鸡内金、空心木和番泻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2~22份、瞿麦13~33份、南岭黄檀3~4份、八月札15~35份、慈竹气笋14~26份、蔷薇花10~30份、娑罗子12~24份、黄花紫堇14~32份、排草香16~38份、肉豆蔻10~20份、大枣10~40份、郁金12~36份、紫珠10~20份、檵花11~21份、香附13~35份、鸢尾3~5份、贯众13~24份、龙须草10~30份、益智仁15~25份、半枝莲15~40份、甘草10~30份、金银花12~22份、徐长卿13~24份、假芫茜10~30份、马缨杜鹃3~5份、鸡内金10~35份、空心木15~35份和番泻叶10~2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8份、瞿麦32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22份、慈竹气笋18份、蔷薇花27份、娑罗子20份、黄花紫堇30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4份、大枣35份、郁金32份、紫珠15份、檵花17份、香附28份、鸢尾3份、贯众22份、龙须草28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35份、甘草24份、金银花14份、徐长卿15份、假芫茜25份、马缨杜鹃3份、鸡内金35份、空心木18份和番泻叶12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4~6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5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2倍的微晶纤维素、0.15~0.3倍乳糖、0.2~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胃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1.寒邪客胃,寒属阴邪,其性凝滞收引。胃脘上部以口与外界相通,气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凉,寒邪直中,内客于胃,或服药苦寒太过,或寒食伤中,致使寒凝气滞,胃气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正如《素问,举痛论篇》所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2.饮食伤胃,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故胃痛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关系最为密切。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饮酒如浆,则伤脾碍胃,蕴湿生热,阻滞气机,以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皆可导致胃痛。故《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爝,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3.肝气犯胃,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说的“土得木而达”即是这个意思。所以病理上就会出现木旺克土,或土虚木乘之变。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即可发为胃痛。所以《杂病源流犀烛,胃病源流》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又可形成血瘀,兼见瘀血胃痛。胆与肝相表里,皆属木。胆之通降,有助于脾之运化及胃之和降。《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若胆病失于疏泄,胆腑通降失常,胆气不降,逆行犯胃,致胃气失和,肝胆胃气机阻滞,也可发生胃痛。4.脾胃虚弱,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纳运化水谷之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之受纳腐熟,赖脾之运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于脾,脾病常累及于胃。若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发生胃痛。若是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理气之晶,耗伤胃阴,胃失濡养,也可引起胃痛。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脾胃之阳,全赖肾阳之温煦;脾胃之阴,全赖肾阴之滋养。若肾阳不足,火不暖土,可致脾阳虚,而成脾肾阳虚,胃失温养之胃痛;若肾阴亏虚,肾水不能上济胃阴,可致胃阴虚,而成胃肾阴虚。胃失濡养之胃痛。

此外,若气滞日久,血行瘀滞,或久痛人络,胃络受阻,或胃出血后,离经之血未除,以致瘀血内停,胃络阻滞不通,均可引起瘀血胃痛。《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早已有关于这种病机的论述:“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若脾阳不足,失于健运,湿邪内生,聚湿成痰成饮,蓄留胃脘,又可致痰饮胃痛。

分析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可将其临床证候分为:①寒邪客胃型:胃痛暴作,甚则拘急作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②饮食停滞型: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厌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有力。③肝气犯胃型: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④肝胃郁热型: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⑤瘀血停滞型: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⑥脾胃湿热型: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⑦胃阴亏虚型: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⑧脾胃虚寒型: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当溃疡活动期,症状较重时,卧床休息几天乃至1~2周。2.饮食:在H2受体拮抗剂问世以前,饮食疗法曾经是消化性溃疡的惟一或主要的治疗手段。1901年,Lenhartz指出少食多餐对病人有利。其后,Sippy饮食疗法问世,并一直被在临床上沿用达数十年之久。Sippy饮食主要由牛奶、鸡蛋、奶油组成,以后还包括了一些“软”的非刺激性食物,其原理在于这些食物能够持久地稀释和中和胃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持下列观点:①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作用;②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③当急性活动期,以少吃多餐为宜,每天进餐4~5次即可,但一俟症状得到控制,应鼓励较快恢复到平时的一日3餐;④饮食宜注意营养,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⑤餐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进食;⑥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和辣椒酸醋等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⑦饮食不过饱,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3.镇静:对少数伴有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的病人,可短期使用一些镇静药或安定剂。4.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应劝阻病人停用诱发或引起溃疡病加重或并发出血的有关药物,包括:①水杨酸盐及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②肾上腺皮质激素;③利血平等。如果困风湿病或类风湿病必须用上述药物,应当尽量采用肠溶剂型或小剂量间断应用。同时进行充分的抗酸治疗和加强黏膜保护剂。

但是,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单一,疗程较长,长期应用抗生素毒副作用较多,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应用药物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临床疗效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疏肝理气,解郁泄热和理脾和胃的功效,兼有清热解毒和止痛的作用,主治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不仅保护胃黏膜,而且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山佛手、瞿麦、南岭黄檀、八月札、慈竹气笋、蔷薇花、娑罗子、黄花紫堇、排草香、肉豆蔻、大枣、郁金、紫珠、檵花、香附、鸢尾、贯众、龙须草、益智仁、半枝莲、甘草、金银花和徐长卿。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2~22份、瞿麦13~33份、南岭黄檀3~4份、八月札15~35份、慈竹气笋14~26份、蔷薇花10~30份、娑罗子12~24份、黄花紫堇14~32份、排草香16~38份、肉豆蔻10~20份、大枣10~40份、郁金12~36份、紫珠10~20份、檵花11~21份、香附13~35份、鸢尾3~5份、贯众13~24份、龙须草10~30份、益智仁15~25份、半枝莲15~40份、甘草10~30份、金银花12~22份和徐长卿13~24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4份、瞿麦26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32份、慈竹气笋22份、蔷薇花30份、娑罗子14份、黄花紫堇22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5份、大枣40份、郁金28份、紫珠14份、檵花18份、香附33份、鸢尾4份、贯众24份、龙须草30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40份、甘草26份、金银花15份和徐长卿21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8份、瞿麦32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22份、慈竹气笋18份、蔷薇花27份、娑罗子20份、黄花紫堇30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4份、大枣35份、郁金32份、紫珠15份、檵花17份、香附28份、鸢尾3份、贯众22份、龙须草28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35份、甘草24份、金银花14份和徐长卿15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还包括:假芫茜、马缨杜鹃、鸡内金、空心木和番泻叶。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2~22份、瞿麦13~33份、南岭黄檀3~4份、八月札15~35份、慈竹气笋14~26份、蔷薇花10~30份、娑罗子12~24份、黄花紫堇14~32份、排草香16~38份、肉豆蔻10~20份、大枣10~40份、郁金12~36份、紫珠10~20份、檵花11~21份、香附13~35份、鸢尾3~5份、贯众13~24份、龙须草10~30份、益智仁15~25份、半枝莲15~40份、甘草10~30份、金银花12~22份、徐长卿13~24份、假芫茜10~30份、马缨杜鹃3~5份、鸡内金10~35份、空心木15~35份和番泻叶10~20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8份、瞿麦32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22份、慈竹气笋18份、蔷薇花27份、娑罗子20份、黄花紫堇30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4份、大枣35份、郁金32份、紫珠15份、檵花17份、香附28份、鸢尾3份、贯众22份、龙须草28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35份、甘草24份、金银花14份、徐长卿15份、假芫茜25份、马缨杜鹃3份、鸡内金35份、空心木18份和番泻叶12份。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4~6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5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2倍的微晶纤维素、0.15~0.3倍乳糖、0.2~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疏肝理气,解郁泄热和理脾和胃的功效,兼有清热解毒和止痛的作用,主治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不仅保护胃黏膜,而且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疏肝理气,解郁泄热和理脾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山佛手、瞿麦、南岭黄檀、八月札、慈竹气笋、蔷薇花、娑罗子、黄花紫堇、排草香、肉豆蔻、大枣、假芫茜、郁金、紫珠、檵花、香附、鸢尾、贯众、番泻叶、马缨杜鹃、龙须草、空心木、益智仁、半枝莲、甘草、金银花、鸡内金和徐长卿。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鸡内金:出处:《本草蒙筌》。性味:甘,平。①《别录》:"微寒。"②《日华子本草》:"平,无毒。"③《本草备要》:"甘,平,性涩。"归经:入脾、胃经。①《本草经疏》:"大肠、膀胱二经。"②《本草再新》:"入脾、胃二经。"主治: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甘草:性味:甘,平。主治: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空心木:别名:鬼吹哨、来色木、吹鼓清、空心木、炮竹筒、鬼竹子、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大追风、野芦柴。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及狭萼鬼吹箫的茎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ycesteria formosaWall.2.Leycesria formosa Wall.var .stenosepala Rehd.采收和储藏:茎叶夏、秋季采收,根全年均可采挖,均鲜用或切段晒干。性味:味苦;性凉。主治:利湿清热;活血止血。主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哮喘;月经不调;外伤出血;膀胱炎。檵花: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性味:《闽东本草》:"性平,味微甘涩。"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脾、胃、大肠四经。"主治:清暑解热,止咳,止血。治咳嗽,咯血,遗精,烦渴,鼻衄,血痢,泄泻,妇女血崩。①《江西民间草药》:"治鼻衄。"②《闽东本草》:"清暑解热,止咳止血。治燥嗽,咳血,烦渴,血痢,泄泻。"

假芫茜:出处:《陆川本草》。性味:《陆川本草》:"辛,温。"主治:①《陆川本草》:"行气,健胃。治腹胀,食滞。"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除热,芳香健胃。治感冒胸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蛇咬伤。"

马缨杜鹃:性味:苦,凉。有小毒。主治:清热,解毒,止血,调经。治骨髓炎,流感,痢疾,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

黄花紫堇:性味:苦,寒。主治:解热止痛。主治胃炎,溃疡病,痢疾,坐骨神经痛等症。

慈竹气笋:别名: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笋,晒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微甘,无毒。"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治消渴,小便热痛,脱肛,小儿头身热疮,刀伤。①《草木便方》:"煅搽肾风痒,小儿头身恶疮。"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收脱肛。"③《四川中药志》:"治消渴,小便热赤作痛。"④《重庆草药》:"烧灰研细敷刀伤,可以止血生肌。"

瞿麦:出处:《本经》。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肾、小肠、膀胱经。主治:清热利水,破血通经。治小便不通,淋病,水肿,经闭,痈肿,目赤障翳,浸淫疮毒。

山佛手:别名:小桔公。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浅裂锈毛莓Rubus reflexuz Ker bar.hui(Diels apud Hu)Metc.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reflexuz Ker bar.hui(Diels apud Hu)Metc.[R.hui Diels apud Hu]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钱用或晒干。性味:微苦;辛;平。归经:肝;肾经。主治:活血止血;补肾接骨。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陈旧性骨折。【摘录】《中华本草》。

南岭黄檀: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南岭黄檀的木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lbergia balansae Prai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将木材砍碎,晒干或鲜用。性味:辛;温。归经:肝经。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八月札:出处:《饮片新参》。性味:甘,寒。①孟诜:"平。"②《食性本草》:"寒,无毒。"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平,味苦涩辛,无毒。"主治: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蔷薇花:别名:刺花(《纲目》),白残花(《药材资料汇编》),柴米米花(《江苏植药志》)。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朵。5~6月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性味:甘,凉。①《药材资料汇编》:"甘,平。"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凉。"③《上海常用中草药》:"苦涩,寒。"主治:清暑,和胃,止血。治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①《医林纂要》:"干之可罨金疮,去瘀生肌。"②《纲目拾遗》:"治疟,妇人郁结吐血。"③《现代实用中药》:"芳香健胃。"④《南宁市药物志》:"治泄泻、下痢。"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暑热,顺气和胃,解渴,止血。"

娑罗子: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肝;胃经。主治:疏肝;理气;宽中;止痛。主胸胁;乳房胀痛;痛经;胃脘痛。

排草香:出处:《四川中药志》。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治感冒,咳喘,风湿痛,月经不调。①《中国药植志》:"治虚弱。"②《四川中药志》:"祛风湿,理气,止气痛,醒脑除烦,搽雀斑。"③《广西植物名录》:"益气补虚,祛风活血。治虚弱,气管炎,哮喘,月经不调,感冒咳嗽。"

肉豆蔻:出处:出自《药性论》(《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1.《本草图经》:肉豆蔻今惟岭南人家种之。春生苗,花实似豆蔻而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六月、七月采。性味:辛;苦;温。归经:脾;胃;大肠经。主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大枣:性味:甘,温。归经:归脾、胃经。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郁金: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心、肺经。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

紫珠: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紫珠,名紫荆,树似黄荆,叶小无桠,非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生江东林泽间。性味:苦涩;凉。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香附: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归经:归肝、脾、三焦经。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鸢尾:出处: 《本经》。性味:辛苦,寒,有毒。主治:消积,破瘀,行水,解毒。治食滞胀满,症瘕积聚,臌胀,肿毒,痔瘘,跌打损伤。江西《中草药学》:"通便泄热,活血法瘀。"

贯众:出处:《本经》。性味:苦,凉。归经:入肝、胃经。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性味:苦;涩;微寒;有小毒。归经:肝;胃经。主治: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番泻叶:出处:《饮片新参》。性味:甘苦,寒,《饮片新参》:"苦,凉。"归经:入大肠经。主治:泻热导滞。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①《饮片新参》:"泄热,利肠府,通大便。"

龙须草:出处:《纲目拾遗》。性味:淡,寒。①《饮片新参》:"淡,平。"②《药材资料汇编》:"苦,微寒。"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寒,味淡。"④《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寒。"主治:利尿通淋,泄热安神。治小便赤涩,热淋,肾炎水肿,头昏,齿痛,鼻衄,咽痛,心烦失眠,消渴,梦遗。

益智仁:别名:益智子(《开宝本草》),摘艼子(《中药材手册》)。出处:《得配本草》。来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性味:辛,温。益智仁半枝莲: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肺、肝、肾经。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金银花:性味:甘,寒。归经:归肺、心、胃经。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徐长卿: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肝;胃经。主治:祛风止痛;祛风止痒;活血解毒;去痛止痒;消肿。主胃病;牙痛;风湿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听候扑任痛;小便水利;泄泻;痢疾;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吉林中草药》:利尿,强壮,镇静止痛,驱寒散瘀,解蛇毒,通络和血。治脚气,水肿,腹水,胀满,寒性腹痛。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2~22份、瞿麦13~33份、南岭黄檀3~4份、八月札15~35份、慈竹气笋14~26份、蔷薇花10~30份、娑罗子12~24份、黄花紫堇14~32份、排草香16~38份、肉豆蔻10~20份、大枣10~40份、郁金12~36份、紫珠10~20份、檵花11~21份、香附13~35份、鸢尾3~5份、贯众13~24份、龙须草10~30份、益智仁15~25份、半枝莲15~40份、甘草10~30份、金银花12~22份和徐长卿13~24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4份、瞿麦26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32份、慈竹气笋22份、蔷薇花30份、娑罗子14份、黄花紫堇22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5份、大枣40份、郁金28份、紫珠14份、檵花18份、香附33份、鸢尾4份、贯众24份、龙须草30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40份、甘草26份、金银花15份和徐长卿21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8份、瞿麦32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22份、慈竹气笋18份、蔷薇花27份、娑罗子20份、黄花紫堇30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4份、大枣35份、郁金32份、紫珠15份、檵花17份、香附28份、鸢尾3份、贯众22份、龙须草28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35份、甘草24份、金银花14份和徐长卿15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还包括:假芫茜、马缨杜鹃、鸡内金、空心木和番泻叶。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2~22份、瞿麦13~33份、南岭黄檀3~4份、八月札15~35份、慈竹气笋14~26份、蔷薇花10~30份、娑罗子12~24份、黄花紫堇14~32份、排草香16~38份、肉豆蔻10~20份、大枣10~40份、郁金12~36份、紫珠10~20份、檵花11~21份、香附13~35份、鸢尾3~5份、贯众13~24份、龙须草10~30份、益智仁15~25份、半枝莲15~40份、甘草10~30份、金银花12~22份、徐长卿13~24份、假芫茜10~30份、马缨杜鹃3~5份、鸡内金10~35份、空心木15~35份和番泻叶10~20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山佛手18份、瞿麦32份、南岭黄檀3份、八月札22份、慈竹气笋18份、蔷薇花27份、娑罗子20份、黄花紫堇30份、排草香35份、肉豆蔻14份、大枣35份、郁金32份、紫珠15份、檵花17份、香附28份、鸢尾3份、贯众22份、龙须草28份、益智仁22份、半枝莲35份、甘草24份、金银花14份、徐长卿15份、假芫茜25份、马缨杜鹃3份、鸡内金35份、空心木18份和番泻叶12份。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4~6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5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2倍的微晶纤维素、0.15~0.3倍乳糖、0.2~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实施例1 颗粒剂

本发明颗粒剂的制作过程为:取山佛手140g、瞿麦260g、南岭黄檀30g、八月札320g、慈竹气笋220g、蔷薇花300g、娑罗子140g、黄花紫堇220g、排草香350g、肉豆蔻150g、大枣400g、郁金280g、紫珠140g、檵花180g、香附330g、鸢尾40g、贯众240g、龙须草300g、益智仁220g、半枝莲400g、甘草260g、金银花150g和徐长卿210g;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7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7Mpa下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07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倍的蔗糖粉和0.15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干燥,获得颗粒剂。

实施例2 胶囊剂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取山佛手180g、瞿麦320g、南岭黄檀30g、八月札220g、慈竹气笋180g、蔷薇花270g、娑罗子200g、黄花紫堇300g、排草香350g、肉豆蔻140g、大枣350g、郁金320g、紫珠150g、檵花170g、香附280g、鸢尾30g、贯众220g、龙须草280g、益智仁220g、半枝莲350g、甘草240g、金银花140g和徐长卿150g;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5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3: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实施例3 片剂

本发明的片剂的制作过程为:取山佛手180g、瞿麦320g、南岭黄檀30g、八月札220g、慈竹气笋180g、蔷薇花270g、娑罗子200g、黄花紫堇300g、排草香350g、肉豆蔻140g、大枣350g、郁金320g、紫珠150g、檵花170g、香附280g、鸢尾30g、贯众220g、龙须草280g、益智仁220g、半枝莲350g、甘草240g、金银花140g、徐长卿150g、假芫茜250g、马缨杜鹃30g、鸡内金350g、空心木180g和番泻叶120g;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5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倍的微晶纤维素、0.3倍乳糖、0.2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40只,S痊愈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5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备的片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片剂LD50>28.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57.4生药/kg/日。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临床用药量为4.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颗粒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蓄积毒性试验报告: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发明实施例2的胶囊剂为对象,剂量设计每5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0.10LD50 、0.15LD50 、0.22LD50 、0.34LD 50 、0.50LD50 ,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 50均为5000m0g/k0gBW(五个剂量为500、750、1100、1700、2500m0g/k0gBW)。每5天称体重一次,调整给药量,按0.1ml/100gBW经口灌胃。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按递增剂量给受试物20天后,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200例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年龄22-70岁,平均(23.70±4.5)岁,病程1至7年半,全部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经腹部B超、胃镜及病理检查等方法,并结合常见临床表现进行确诊。按入院先后顺序对200例患者随机分为颗粒剂治疗组、胶囊剂治疗组、片剂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个实验组50人,每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上消化道内镜学》 [2]有关标准拟定。

中医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有反复发作史。

西医诊断标准:胃镜检查可见上消化道大小不等溃疡面,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边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向溃疡集中。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组中:

颗粒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颗粒剂,每日3次,一次一袋,每袋6g,每15天为1个疗程;

胶囊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胶囊剂,每日3次,一次1粒,每15天为一个疗程;

片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片剂,每日3次,一次1片,每15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日1次,一次1粒,每15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定标准:使用《药物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溃疡处及其周围炎症处均全部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显效:溃疡处消失,但部分患处仍有炎症,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显著改善。有效:溃疡处面积缩小大于50%,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有效。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相对于传统药物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相对于传统药物,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各组分别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治愈数 显效数 有效数 无效数 总有效率(%) 颗粒剂治疗组 50 42 5 2 1 98% 胶囊剂治疗组 50 44 4 1 1 98% 片剂治疗组 50 49 1 0 0 100% 对照组 50 11 20 12 7 86%

表2 四组分别治疗4个疗程后治愈、显效和有效人数时间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第1个疗程 第2个疗程 第3个疗程 第4个疗程 颗粒剂治疗组 49 10(20.4%) 12(24.5%) 13(26.5%) 14(28.6%) 胶囊剂治疗组 49 10(20.4%) 12(24.5%) 13(26.5%) 14(28.6%) 片剂治疗组 50 11(22%) 12(24%) 13(26%) 14(28%) 对照组 43 1(2.3%) 3(7%) 5(11.6%) 34(79.1%)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同时对治疗组治愈、显效和有效人数的148例以及对照组治愈、显效和有效的43例患者随访1年半,结果统计,颗粒剂治疗组49例中治愈和显效47例都无复发,有效2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2.0%;胶囊剂治疗组49例中治愈和显效48例都无复发,有效1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2.0%;片剂治疗组50例中治愈和显效50中都无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治愈、显效和有效人数43例,治愈的11例患者中复发5例,显效的20例患者中复发7例,有效的12例患者中复发9例,复发率48.8%;上述复发是指患者治疗效果达到治愈,显效或有效后,在随访的1年半中明显出现治疗前的症状。

典型病例:王某,女性,58岁,出现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可见上消化道大小不等溃疡面,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渗出物,周边粘膜有充血、水肿向溃疡集中,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结合中医望、闻、问、切进一步确诊为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服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3的片剂,每日3次,一次1片,用药一个疗程基本治愈,继续用药半个月治愈,随访1年半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336913.X (22)申请日 2016.05.20 (71)申请人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长江路58号利民大厦139号 (72)发明人 刘玉芝 王言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刘尔才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K 35/57(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

2、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 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药物组合物中 各种原料药材为: 山佛手、 瞿麦、 南岭黄檀、 八月 札、 慈竹气笋、 蔷薇花、 娑罗子、 黄花紫堇、 排草 香、 肉豆蔻、 大枣、 假芫茜、 郁金、 紫珠、 檵花、 香 附、 鸢尾、 贯众、 番泻叶、 马缨杜鹃、 龙须草、 空心 木、 益智仁、 半枝莲、 甘草、 金银花、 鸡内金和徐长 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疏肝理气, 解郁泄热和理脾和胃的功效, 兼有清热解毒和止 痛的作用, 主治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 不仅保 护胃黏膜, 而且。

3、起效快、 有效率高、 疗效确切、 治 疗疗程短、 无毒副作用, 价格低等优势。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CN 105833196 A 2016.08.10 CN 105833196 A 1.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山 佛手、 瞿麦、 南岭黄檀、 八月札、 慈竹气笋、 蔷薇花、 娑罗子、 黄花紫堇、 排草香、 肉豆蔻、 大枣、 郁金、 紫珠、 檵花、 香附、 鸢尾、 贯众、 龙须草、 益智仁、 半枝莲、 甘草、 金银花和徐长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

4、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222份、 瞿麦1333份、 南岭黄檀34 份、 八月札1535份、 慈竹气笋1426份、 蔷薇花1030份、 娑罗子1224份、 黄花紫堇14 32份、 排草香1638份、 肉豆蔻1020份、 大枣1040份、 郁金1236份、 紫珠1020份、 檵 花1121份、 香附1335份、 鸢尾35份、 贯众1324份、 龙须草1030份、 益智仁1525 份、 半枝莲1540份、 甘草1030份、 金银花1222份和徐长卿13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4份。

5、、 瞿麦26份、 南岭黄檀3份、 八月 札32份、 慈竹气笋22份、 蔷薇花30份、 娑罗子14份、 黄花紫堇22份、 排草香35份、 肉豆蔻15份、 大枣40份、 郁金28份、 紫珠14份、 檵花18份、 香附33份、 鸢尾4份、 贯众24份、 龙须草30份、 益智 仁22份、 半枝莲40份、 甘草26份、 金银花15份和徐长卿2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8份、 瞿麦32份、 南岭黄檀3 份、 八月札22份、 慈竹气笋18份、 蔷薇花27份、 娑罗子20份、 黄花紫堇3。

6、0份、 排草香35份、 肉豆 蔻14份、 大枣35份、 郁金32份、 紫珠15份、 檵花17份、 香附28份、 鸢尾3份、 贯众22份、 龙须草28 份、 益智仁22份、 半枝莲35份、 甘草24份、 金银花14份和徐长卿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还包括: 假芫茜、 马缨杜鹃、 鸡内金、 空心木和番泻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222份、 瞿麦1333份、 南 岭黄檀34份、 。

7、八月札1535份、 慈竹气笋1426份、 蔷薇花1030份、 娑罗子1224份、 黄 花紫堇1432份、 排草香1638份、 肉豆蔻1020份、 大枣1040份、 郁金1236份、 紫珠10 20份、 檵花1121份、 香附1335份、 鸢尾35份、 贯众1324份、 龙须草1030份、 益智 仁1525份、 半枝莲1540份、 甘草1030份、 金银花1222份、 徐长卿1324份、 假芫茜10 30份、 马缨杜鹃35份、 鸡内金1035份、 空心木1535份和番泻叶102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

8、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8份、 瞿麦32份、 南岭黄檀3 份、 八月札22份、 慈竹气笋18份、 蔷薇花27份、 娑罗子20份、 黄花紫堇30份、 排草香35份、 肉豆 蔻14份、 大枣35份、 郁金32份、 紫珠15份、 檵花17份、 香附28份、 鸢尾3份、 贯众22份、 龙须草28 份、 益智仁22份、 半枝莲35份、 甘草24份、 金银花14份、 徐长卿15份、 假芫茜25份、 马缨杜鹃3 份、 鸡内金35份、 空心木18份和番泻叶12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 其制。

9、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 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 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 过滤, 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 度缓缓渗漉, 收集渗漉液, 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833196 A 2 为1.041.10的膏体, 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 出风温度8085, 随后粉碎成粉末, 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 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 的糊精, 制成颗粒, 于4。

10、050干燥, 获得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 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 加热回流13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 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 加热回流13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 获 得干膏;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

11、碎12小时, 粉碎, 过筛, 获得300 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 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 硬脂酸镁, 进行混匀处理, 即得 胶囊内容物; 所述超微细粉、 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 0.150.5, 将 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 即得胶囊剂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 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 加热回流46小时, 提取。

12、,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 加热回流13小时, 提 取,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3小时, 粉碎, 过筛, 获得400 目5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 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 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2倍的微晶纤维素、 0.15 0.3倍乳糖、 0.20.3倍的淀粉, 过筛, 混合均匀, 制粒, 干燥, 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 0.0250.04倍硬脂酸镁, 整粒, 压片, 制成。 权 利。

13、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833196 A 3 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是一多发病、 常见病。 溃疡的 形成有各种因素, 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 因此得名。 酸性 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 如食管下段、 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 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 Meckel憩室, 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 故又称胃、 十二指肠溃疡。 0003 。

14、中医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 胃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 饮食所伤, 情志不 遂, 脾胃虚弱等。 1.寒邪客胃, 寒属阴邪, 其性凝滞收引。 胃脘上部以口与外界相通, 气候寒 冷, 寒邪由口吸人, 或脘腹受凉, 寒邪直中, 内客于胃, 或服药苦寒太过, 或寒食伤中, 致使寒 凝气滞, 胃气失和, 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正如 素问, 举痛论篇 所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 小络急引, 故痛。 ” 2 饮食伤胃,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其气以和降为顺, 故胃痛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关系最为密切。 若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 损伤脾胃, 饮食停滞, 致使 胃气失和, 胃中气机阻滞, 不。

15、通则痛; 或五味过极, 辛辣无度, 或恣食肥甘厚味, 或饮酒如浆, 则伤脾碍胃, 蕴湿生热, 阻滞气机, 以致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皆可导致胃痛。 故 素问, 痹论 篇 曰:“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医学正传, 胃脘痛 曰:“初致病之由, 多因纵恣口腹, 喜好辛 酸, 恣饮热酒煎爝, 复餐寒凉生冷, 朝伤暮损, 日积月深, 故胃脘疼痛。 ” 3 肝气犯胃, 脾 胃的受纳运化, 中焦气机的升降, 有赖于肝之疏泄,素问, 宝命全形论篇 所说的 “土得木而 达” 即是这个意思。 所以病理上就会出现木旺克土, 或土虚木乘之变。 忧思恼怒, 情志不遂, 肝失疏泄, 肝郁气滞, 横逆犯胃, 以致胃气失。

16、和, 胃气阻滞, 即可发为胃痛。 所以 杂病源流犀 烛, 胃病源流 谓:“胃痛, 邪干胃脘病也。 唯肝气相乘为尤甚, 以木性暴, 且正克也。 ” 肝 郁日久, 又可化火生热, 邪热犯胃, 导致肝胃郁热而痛。 若肝失疏泄, 气机不畅, 血行瘀滞, 又 可形成血瘀, 兼见瘀血胃痛。 胆与肝相表里, 皆属木。 胆之通降, 有助于脾之运化及胃之和 降。灵枢, 四时气 曰:“邪在胆, 逆在胃。 ” 若胆病失于疏泄, 胆腑通降失常, 胆气不降, 逆行 犯胃, 致胃气失和, 肝胆胃气机阻滞, 也可发生胃痛。 4 脾胃虚弱, 脾与胃相表里, 同居中焦, 共奏受纳运化水谷之功。 脾气主升, 胃气主降, 胃之受纳。

17、腐熟, 赖脾之运化升清, 所以胃病常 累及于脾, 脾病常累及于胃。 若素体不足, 或劳倦过度, 或饮食所伤, 或过服寒凉药物, 或久 病脾胃受损, 均可引起脾胃虚弱, 中焦虚寒, 致使胃失温养, 发生胃痛。 若是热病伤阴, 或胃 热火郁, 灼伤胃阴, 或久服香燥理气之晶, 耗伤胃阴, 胃失濡养, 也可引起胃痛。 肾为先天之 本, 阴阳之根, 脾胃之阳, 全赖肾阳之温煦; 脾胃之阴, 全赖肾阴之滋养。 若肾阳不足, 火不暖 土, 可致脾阳虚, 而成脾肾阳虚, 胃失温养之胃痛; 若肾阴亏虚, 肾水不能上济胃阴, 可致胃 阴虚, 而成胃肾阴虚。 胃失濡养之胃痛。 0004 此外, 若气滞日久, 血行。

18、瘀滞, 或久痛人络, 胃络受阻, 或胃出血后, 离经之血未除, 以致瘀血内停, 胃络阻滞不通, 均可引起瘀血胃痛。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早已有关于这 说 明 书 1/11 页 4 CN 105833196 A 4 种病机的论述:“胃痛久而屡发, 必有凝痰聚瘀。 ” 若脾阳不足, 失于健运, 湿邪内生, 聚湿成 痰成饮, 蓄留胃脘, 又可致痰饮胃痛。 0005 分析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可将其临床证候分为: 寒邪客胃型: 胃痛暴作, 甚则拘 急作痛, 得热痛减, 遇寒痛增, 口淡不渴, 或喜热饮, 苔薄白, 脉弦紧。 饮食停滞型: 暴饮暴 食后, 胃脘疼痛, 胀满不消, 疼痛拒按, 得食更甚, 嗳腐。

19、吞酸, 或呕吐不消化食物, 其味腐臭, 吐后痛减, 不思饮食或厌食, 大便不爽, 得矢气及便后稍舒, 舌苔厚腻, 脉滑有力。 肝气犯 胃型: 胃脘胀满, 攻撑作痛, 脘痛连胁, 胸闷嗳气, 喜长叹息, 大便不畅, 得嗳气、 矢气则舒, 遇 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 苔薄白, 脉弦。 肝胃郁热型: 胃脘灼痛, 痛势急迫, 喜冷恶热, 得凉 则舒, 心烦易怒, 泛酸嘈杂, 口干口苦, 舌红少苔, 脉弦数。 瘀血停滞型: 胃脘疼痛, 痛如针 刺刀割, 痛有定处, 按之痛甚, 食后加剧, 入夜尤甚, 或见吐血、 黑便,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 涩。 脾胃湿热型: 胃脘灼热疼痛, 嘈杂泛酸, 口干口苦, 。

20、渴不欲饮, 口甜粘浊, 食甜食则冒酸 水, 纳呆恶心, 身重肢倦, 小便色黄, 大便不畅, 舌苔黄腻, 脉象滑数。 胃阴亏虚型: 胃脘隐 隐灼痛, 似饥而不欲食, 口燥咽干, 口渴思饮, 消瘦乏力, 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 脉 细数。 脾胃虚寒型: 胃痛隐隐, 绵绵不休, 冷痛不适, 喜温膏按, 空腹痛甚, 得食则缓, 劳累 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食少, 神疲乏力, 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舌淡苔 白, 脉虚弱。 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 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 心身疾病范畴, 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 乐观的情绪、 。

21、规律的生活、 避免 过度紧张与劳累, 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 当溃疡活动期, 症状较重时, 卧 床休息几天乃至12周。 2.饮食: 在H2受体拮抗剂问世以前, 饮食疗法曾经是消化性溃疡的 惟一或主要的治疗手段。 1901年, Lenhartz指出少食多餐对病人有利。 其后, Sippy饮食疗法 问世, 并一直被在临床上沿用达数十年之久。 Sippy饮食主要由牛奶、 鸡蛋、 奶油组成, 以后 还包括了一些 “软” 的非刺激性食物, 其原理在于这些食物能够持久地稀释和中和胃酸。 对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持下列观点: 细嚼慢咽, 避免急食, 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 后者能 稀释和中和胃酸。

22、, 并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作用; 有规律的定时进食, 以维持正常消化活 动的节律; 当急性活动期, 以少吃多餐为宜, 每天进餐45次即可, 但一俟症状得到控制, 应鼓励较快恢复到平时的一日3餐; 饮食宜注意营养, 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 餐间避免 零食, 睡前不宜进食; 在急性活动期, 应戒烟酒, 并避免咖啡、 浓茶、 浓肉汤和辣椒酸醋等 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 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饮食不过饱, 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 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 3.镇静: 对少数伴有焦虑、 紧张、 失眠等症状的病人, 可短期使用 一些镇静药或安定剂。 4.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 应劝阻病人停用诱发或引起溃疡病。

23、加重或 并发出血的有关药物, 包括: 水杨酸盐及非类固醇抗炎药 (NSAIDs) ; 肾上腺皮质激素; 利血平等。 如果困风湿病或类风湿病必须用上述药物, 应当尽量采用肠溶剂型或小剂量 间断应用。 同时进行充分的抗酸治疗和加强黏膜保护剂。 0006 但是, 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 治疗方案单一, 疗程较长, 长期应用抗生素毒副作用 较多, 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长期应用药物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临床疗效不甚理 想。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 说 明 书 2/11 页 5 CN 105833196 A 5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24、 本发明具有疏肝理气, 解郁泄热和理脾和胃的功效, 兼有清热解毒和止 痛的作用, 主治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 不仅保护胃黏膜, 而且起效快、 有效率高、 疗效确 切、 治疗疗程短、 无毒副作用, 价格低等优势。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 物, 其中, 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山佛手、 瞿麦、 南岭黄檀、 八月札、 慈竹气笋、 蔷薇花、 娑罗子、 黄花紫堇、 排草香、 肉豆蔻、 大枣、 郁金、 紫珠、 檵花、 香附、 鸢尾、 贯众、 龙须草、 益智仁、 半枝 莲、 甘草、 金银花和徐长卿。 0009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25、 山佛手1222份、 瞿麦1333份、 南岭黄檀34份、 八月札1535份、 慈竹气笋1426份、 蔷薇花1030份、 娑罗子1224份、 黄花紫堇1432份、 排草香1638份、 肉豆蔻1020份、 大枣1040份、 郁金1236份、 紫珠 1020份、 檵花1121份、 香附1335份、 鸢尾35份、 贯众1324份、 龙须草1030份、 益 智仁1525份、 半枝莲1540份、 甘草1030份、 金银花1222份和徐长卿1324份。 0010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4份、 瞿麦26份、 南岭黄檀 3份、 八月札32份、 慈竹气笋22份、 蔷薇花30份、 娑罗。

26、子14份、 黄花紫堇22份、 排草香35份、 肉 豆蔻15份、 大枣40份、 郁金28份、 紫珠14份、 檵花18份、 香附33份、 鸢尾4份、 贯众24份、 龙须草 30份、 益智仁22份、 半枝莲40份、 甘草26份、 金银花15份和徐长卿21份。 0011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8份、 瞿麦32份、 南岭黄檀 3份、 八月札22份、 慈竹气笋18份、 蔷薇花27份、 娑罗子20份、 黄花紫堇30份、 排草香35份、 肉 豆蔻14份、 大枣35份、 郁金32份、 紫珠15份、 檵花17份、 香附28份、 鸢尾3份、 贯众22份、 龙须草 28份、 益智仁22份。

27、、 半枝莲35份、 甘草24份、 金银花14份和徐长卿15份。 0012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还包括: 假芫茜、 马缨杜鹃、 鸡内金、 空心木和番泻 叶。 0013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222份、 瞿麦1333份、 南岭黄檀34份、 八月札1535份、 慈竹气笋1426份、 蔷薇花1030份、 娑罗子1224份、 黄花紫堇1432份、 排草香1638份、 肉豆蔻1020份、 大枣1040份、 郁金1236份、 紫珠 1020份、 檵花1121份、 香附1335份、 鸢尾35份、 贯众1324份、 龙须草1030份、 益 智仁1525份、 半枝莲1540份、。

28、 甘草1030份、 金银花1222份、 徐长卿1324份、 假芫茜 1030份、 马缨杜鹃35份、 鸡内金1035份、 空心木1535份和番泻叶1020份。 0014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8份、 瞿麦32份、 南岭黄檀 3份、 八月札22份、 慈竹气笋18份、 蔷薇花27份、 娑罗子20份、 黄花紫堇30份、 排草香35份、 肉 豆蔻14份、 大枣35份、 郁金32份、 紫珠15份、 檵花17份、 香附28份、 鸢尾3份、 贯众22份、 龙须草 28份、 益智仁22份、 半枝莲35份、 甘草24份、 金银花14份、 徐长卿15份、 假芫茜25份、 马缨杜鹃 3份。

29、、 鸡内金35份、 空心木18份和番泻叶12份。 0015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 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 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 过滤, 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 度缓缓渗漉, 收集渗漉液, 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 为1.041.10的膏体, 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 出风温度8085, 随后粉碎成粉末, 制成干膏粉; 说 明 书 3/11 页 6 CN 105833196 A 6 第二步, 在获得的。

30、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 的糊精, 制成颗粒, 于4050干燥, 获得颗粒剂。 0016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 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 加热回流13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 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 加热回流13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 获 得干膏;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

31、中粉碎12小时, 粉碎, 过筛, 获得300 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 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 硬脂酸镁, 进行混匀处理, 即得 胶囊内容物; 所述超微细粉、 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 0.150.5, 将 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 即得胶囊剂成品。 0017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 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 加热回流46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90%。

32、95%的乙醇, 加热回流13小时, 提 取,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3小时, 粉碎, 过筛, 获得400 目5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 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 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2倍的微晶纤维素、 0.15 0.3倍乳糖、 0.20.3倍的淀粉, 过筛, 混合均匀, 制粒, 干燥, 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 0.0250.04倍硬脂酸镁, 整粒, 压片, 制成。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疏肝理气, 解郁泄热和理脾和胃的功效, 兼有清 热解。

33、毒和止痛的作用, 主治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 不仅保护胃黏膜, 而且起效快、 有效率 高、 疗效确切、 治疗疗程短、 无毒副作用, 价格低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以疏肝理气, 解郁泄热和理脾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 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 性溃疡, 其中, 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山佛手、 瞿麦、 南岭黄檀、 八月札、 慈竹气笋、 蔷薇花、 娑罗 子、 黄花紫堇、 排草香、 肉豆蔻、 大枣、 假芫茜、 郁金、 紫珠、 檵花、 香附、 鸢尾、 贯众、 番泻叶、 马 缨杜鹃、 龙须草、 空心木、 益智仁、 半枝莲、 甘草、 金银花、 鸡内金和徐长卿。 0020 其中, 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34、 鸡内金: 出处:本草蒙筌 。 性味: 甘, 平。 别录 : “微寒。 “ 日华子本草 : “平, 无 毒。 “ 本草备要 : “甘, 平, 性涩。 “归经: 入脾、 胃经。 本草经疏 : “大肠、 膀胱二经。 “ 本草再新 : “入脾、 胃二经。 “主治: 消积滞, 健脾胃。 治食积胀满, 呕吐反胃, 泻痢, 疳积, 消 渴, 遗溺, 喉痹乳蛾, 牙疳口疮。陆川本草 : “生肌收口。 治消化性溃疡。 “ 甘草: 性味: 甘, 平。 主治: 清热解毒, 润肺止咳, 调和诸药; 炙甘草能补脾益气。 主治咽喉 说 明 书 4/11 页 7 CN 105833196 A 7 肿痛, 咳嗽, 脾胃虚弱。

35、, 胃、 十二指肠溃疡, 肝炎, 癔病, 痈疖肿毒, 药物及食物中毒。 0021 空心木: 别名: 鬼吹哨、 来色木、 吹鼓清、 空心木、 炮竹筒、 鬼竹子、 大笔杆草、 空心 草、 猴桔子、 梅竹叶、 金鸡一把锁、 大追风、 野芦柴。 来源: 药材基源: 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及 狭萼 鬼吹 箫的 茎叶 或 根 。 拉 丁 植 物 动物矿 物 名 : 1 .Ley ces te ria f o rm osa Wall.2.Leycesria formosa Wall.var .stenosepala Rehd.采收和储藏: 茎叶夏、 秋季采 收, 根全年均可采挖, 均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 味。

36、苦; 性凉。 主治: 利湿清热; 活血止血。 主湿 热黄疸; 风湿痹痛; 哮喘; 月经不调; 外伤出血; 膀胱炎。 檵花: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 性味: 闽东本草 : “性平, 味微甘涩。 “归经:闽东本草 : “入肺、 脾、 胃、 大肠四经。 “主治: 清暑解 热, 止咳, 止血。 治咳嗽, 咯血, 遗精, 烦渴, 鼻衄, 血痢, 泄泻, 妇女血崩。 江西民间草药 : “ 治鼻衄。 “ 闽东本草 : “清暑解热, 止咳止血。 治燥嗽, 咳血, 烦渴, 血痢, 泄泻。 “ 假芫茜: 出处:陆川本草 。 性味:陆川本草 : “辛, 温。 “主治: 陆川本草 : “行气, 健 胃。 治腹胀, 食。

37、滞。 “广州部队 常用中草药手册 : “疏风除热, 芳香健胃。 治感冒胸痛, 消化 不良, 肠炎腹泻, 蛇咬伤。 “ 马缨杜鹃: 性味: 苦, 凉。 有小毒。 主治: 清热, 解毒, 止血, 调经。 治骨髓炎, 流感, 痢疾, 消 化道出血, 衄血, 咯血, 月经不调。 0022 黄花紫堇: 性味: 苦, 寒。 主治: 解热止痛。 主治胃炎, 溃疡病, 痢疾, 坐骨神经痛等 症。 0023 慈竹气笋: 别名: 阴慈竹笋子、 阴笋子 (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 出处:草木便方 。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 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笋, 晒干。 性味: 四川中药志 : “性寒。

38、, 味苦微甘, 无毒。 “主治: 清热, 解毒, 止血。 治消渴, 小便热痛, 脱肛, 小 儿头身热疮, 刀伤。 草木便方 : “煅搽肾风痒, 小儿头身恶疮。 “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 清热解毒, 收脱肛。 “ 四川中药志 : “治消渴, 小便热赤作痛。 “ 重庆草药 : “烧灰研细 敷刀伤, 可以止血生肌。 “ 瞿麦: 出处:本经 。 性味: 苦, 寒。 归经: 入心、 肾、 小肠、 膀胱经。 主治: 清热利水, 破血通 经。 治小便不通, 淋病, 水肿, 经闭, 痈肿, 目赤障翳, 浸淫疮毒。 0024 山佛手: 别名: 小桔公。 出处: 始载于 新华本草纲要 。 来源: 药材基源: 。

39、为蔷薇科植 物浅裂锈毛莓Rubus reflexuz Ker bar.hui (Diels apud Hu) Metc.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 矿物名: Rubus reflexuz Ker bar.hui (Diels apud Hu) Metc.R.hui Diels apud Hu采 收和储藏: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 钱用或晒干。 性味: 微苦; 辛; 平。 归经: 肝; 肾经。 主治: 活 血止血; 补肾接骨。 主跌打损伤; 外伤出血; 陈旧性骨折。【摘录】中华本草 。 0025 南岭黄檀: 出处: 始载于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豆科植物 南岭黄檀的木材。

40、。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Dalbergia balansae Prain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 采, 将木材砍碎, 晒干或鲜用。 性味: 辛; 温。 归经:肝经。 主治: 行气止痛, 解毒消肿。 0026 八月札: 出处:饮片新参 。 性味: 甘, 寒。 孟诜: “平。 “ 食性本草 : “寒, 无毒。 “ 四川中药志 : “性温平, 味苦涩辛, 无毒。 “主治: 舒肝理气, 活血止痛, 除烦利尿。 治肝胃 气痛, 胃热食呆, 烦渴, 亦白痢疾, 腰痛, 胁痛, 疝气, 窟经, 子宫下坠。陕西中草药 : “疏肝益 肾, 健脾和胃。 治消化不良, 腹痛, 泻痢, 疝气, 子宫下坠。 “ 蔷薇花。

41、: 别名: 刺花 ( 纲目 ) , 白残花 ( 药材资料汇编 ) , 柴米米花 ( 江苏植药志 ) 。 出 处:医林纂要 。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朵。 56月花盛开时, 择晴天采收, 晒干。 说 明 书 5/11 页 8 CN 105833196 A 8 性味: 甘, 凉。 药材资料汇编 : “甘, 平。 “ 南宁市药物志 : “甘, 凉。 “ 上海常用中草 药 : “苦涩, 寒。 “主治: 清暑, 和胃, 止血。 治暑热吐血, 口渴, 泻痢, 疟疾, 刀伤出血。 医林 纂要 : “干之可罨金疮, 去瘀生肌。 “ 纲目拾遗 : “治疟, 妇人郁结吐血。 “ 现代实用中 药 : “芳。

42、香健胃。 “ 南宁市药物志 : “治泄泻、 下痢。 “ 上海常用中草药 : “清暑热, 顺气 和胃, 解渴, 止血。 “ 娑罗子: 性味: 味甘; 性温。 归经: 肝; 胃经。 主治: 疏肝; 理气; 宽中; 止痛。 主胸胁; 乳房胀 痛; 痛经; 胃脘痛。 0027 排草香: 出处:四川中药志 。 性味:四川中药志 : “味甘, 性平, 无毒。 “主治: 治感 冒, 咳喘, 风湿痛, 月经不调。 中国药植志 : “治虚弱。 “ 四川中药志 : “祛风湿, 理气, 止气痛, 醒脑除烦, 搽雀斑。 “ 广西植物名录 : “益气补虚, 祛风活血。 治虚弱, 气管炎, 哮 喘, 月经不调, 感冒咳嗽。

43、。 “ 肉豆蔻: 出处: 出自 药性论( 中药大辞典 ) 、名医别录( 中华药海 ) 1. 本草图 经 : 肉豆蔻今惟岭南人家种之。 春生苗, 花实似豆蔻而圆小, 皮紫紧薄, 中肉辛辣。 六月、 七 月采。 性味: 辛; 苦; 温。 归经: 脾; 胃; 大肠经。 主治: 温中涩肠; 行气消食。 主虚泻; 冷痢; 脘腹 胀痛; 食少呕吐; 宿食不消。 0028 大枣: 性味: 甘, 温。 归经: 归脾、 胃经。 主治: 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用于脾虚食少, 乏 力便溏, 妇人脏躁。 0029 郁金: 性味: 辛、 苦, 寒。 归经: 归肝、 心、 肺经。 主治: 行气化瘀, 清心解郁, 利胆退。

44、黄。 0030 紫珠: 出处: 出自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拾遗 : 紫珠, 名紫荆, 树似黄荆, 叶小无 桠, 非田氏之荆也。 至秋子熟正紫, 圆如小珠。 生江东林泽间。 性味: 苦涩; 凉。 主治: 收敛止 血; 清热解毒。 主呕血; 咯血; 衄血; 便血; 尿血; 牙龈出血; 崩漏; 皮肤紫癜; 外伤出血; 痈疽肿 毒; 毒蛇咬伤; 烧伤。福建民间草药 : 活瘀, 止血, 消炎, 解郁。 0031 香附: 性味: 辛、 微苦、 微甘, 平。 归经: 归肝、 脾、 三焦经。 主治: 行气解郁, 调经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 胸、 胁、 脘腹胀痛, 消化不良, 胸脘痞闷, 寒疝腹痛, 乳房胀痛,。

45、 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0032 鸢尾: 出处: 本经 。 性味: 辛苦, 寒, 有毒。 主治: 消积, 破瘀, 行水, 解毒。 治食滞胀 满, 症瘕积聚, 臌胀, 肿毒, 痔瘘, 跌打损伤。 江西 中草药学 : “通便泄热, 活血法瘀。 “ 贯众: 出处:本经 。 性味: 苦, 凉。 归经: 入肝、 胃经。 主治: 杀蛔、 绦、 蛲虫, 清热, 解毒, 凉 血, 止血。 治风热感冒。 温热斑疹, 吐血, 衄血, 肠风便血, 血痢, 血崩, 带下, 疮疡, 尿血, 月经 过多, 刀伤出血, 蛔虫、 饶虫、 绦虫病, 人工流产, 产后出血。 性味: 苦; 涩; 微寒; 有小毒。 归经: 肝;。

46、 胃经。 主治: 杀虫; 清热; 解毒; 凉血止血。 主风热感冒; 温热癍疹; 吐血; 咳血; 衄血; 便血; 崩漏; 血痢; 带下及钩、 蛔、 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0033 番泻叶: 出处:饮片新参 。 性味: 甘苦, 寒,饮片新参 : “苦, 凉。 “归经: 入大肠经。 主治: 泻热导滞。 治热结便秘, 积滞腹胀。 饮片新参 : “泄热, 利肠府, 通大便。 “ 龙须草: 出处:纲目拾遗 。 性味: 淡, 寒。 饮片新参 : “淡, 平。 “ 药材资料汇编 : “ 苦, 微寒。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性寒, 味淡。 “ 上海常用中草药 : “甘, 寒。 “主治: 利 尿通淋, 泄热安。

47、神。 治小便赤涩, 热淋, 肾炎水肿, 头昏, 齿痛, 鼻衄, 咽痛, 心烦失眠, 消渴, 梦 遗。 0034 益智仁: 别名: 益智子 ( 开宝本草 ) , 摘艼子 ( 中药材手册 ) 。 出处:得配本草 。 说 明 书 6/11 页 9 CN 105833196 A 9 来源: 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56月间果实呈褐色、 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 除去果柄, 晒 干。 性味: 辛, 温。 益智仁半枝莲: 性味: 辛、 苦, 寒。 归经: 归肺、 肝、 肾经。 主治: 清热解毒, 化瘀 利尿。 用于疔疮肿毒, 咽喉肿痛, 毒蛇咬伤, 跌扑伤痛, 水肿, 黄疸。 0035 金银花: 性味: 甘,。

48、 寒。 归经: 归肺、 心、 胃经。 主治: 清热解毒, 凉散风热。 用于痈肿疔 疮, 喉痹, 丹毒, 热毒血痢, 风热感冒, 温病发热。 0036 徐长卿: 性味: 味辛; 性温。 归经: 肝; 胃经。 主治: 祛风止痛; 祛风止痒; 活血解毒; 去 痛止痒; 消肿。 主胃病; 牙痛; 风湿痹痛; 腰痛; 脘腹疼痛; 牙痛; 听候扑任痛; 小便水利; 泄泻; 痢疾; 湿疹; 荨麻疹; 毒蛇咬伤。吉林中草药 : 利尿, 强壮, 镇静止痛, 驱寒散瘀, 解蛇毒, 通 络和血。 治脚气, 水肿, 腹水, 胀满, 寒性腹痛。 0037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佛手1222份、 瞿麦1333份、 南岭黄檀34份、 八月札1535份、 慈竹气笋1426份、 蔷薇花1030份、 娑罗子1224份、 黄花紫堇1432份、 排草香1638份、 肉豆蔻1020份、 大枣1040份、 郁金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