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式担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拆式担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4367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2.15 CN 202143677 U *CN202143677U* (21)申请号 201120195927.7 (22)申请日 2011.06.13 A61G 1/00(2006.01) A61G 1/04(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地址 510317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石榴 岗路 1 号 (72)发明人 黄明坦 金勋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杨晓松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可拆式担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可拆式担架, 由若干 担架块依次拼接组成 ; 每个担架块包括硬质平板 和连接部 ; 连接部依次相接后, 所有硬质平板依 次相邻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连接部位于硬质平板 两侧 ; 连接部为轴线沿着拼接方向设置的套筒 ; 相邻担架块的同一侧的套筒套在连接杆外并与连 接杆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应用范围广, 节省 人力, 便于携带, 便于安装拆卸, 操作方便, 能很好 的对伤员进行保护的优点, 尤其适用于救援。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CN 202143679 U1/1 页 2 1. 一种可拆。
3、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由若干担架块依次拼接组成 ; 每个担架块包括硬质 平板和连接部 ; 连接部依次相接后, 所有硬质平板依次相邻并位于同一平面上。 2.按照权力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部位于硬质平板两侧 ; 连 接部为轴线沿着拼接方向设置的套筒 ; 相邻担架块的同一侧的套筒套在连接杆外并与连接 杆相对固定。 3. 按照权力要求 2 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杆有多根, 相邻担架块的 同一侧套筒间, 各设一根连接杆。 4. 按照权力要求 3 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担架块包括把手, 把手连接在 硬质平板两侧。 5. 按照权力要求 。
4、4 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分和套筒部 分 ; 担架块的同一侧套筒中部断开 ; 套筒部分位于该断开处, 并套在连接杆外。 6. 按照权力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位于首端或 / 和末 端的担架块的端部设有倾斜的端板。 7. 按照权力要求 6 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端板上设有用于手握的开口。 8. 按照权力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硬质平板为碳 纤维板、 铝合金板或钛金属板。 9. 按照权力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硬质平板的表 面设。
5、有垫片。 10. 按照权力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式担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可拆式担架还 包括充气垫, 充气垫包括侧垫和可绕侧垫翻转的底垫, 侧垫固定在担架块上 ; 充气垫设于其 中的某些或所有的担架块上 ; 担架块两侧各固定一个充气垫 ; 初始状态时, 充气垫折叠在 硬质平板表面 ; 充气后, 侧垫翻转至担架块的侧面, 底垫翻转至担架块的底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43677 U CN 202143679 U1/3 页 3 可拆式担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用担架, 尤其是一种可拆式担架。 背景技术 0002 地震、 海啸、 洪灾、 雪灾、 。
6、战争, 这些大规模突发灾害事件近年来明显增加, 对国家 和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类事件的应急救援中, 救援人员的担架就像士兵手 中的武器, 成为一种重要的救援工具。 0003 现有的担架一般包括一个担架框体, 软质材料如帆布等连接在框体上 ; 该框体的 长度一般为一个成年人的身高, 宽度按照标准设定。 为了便于携带, 担架可以在宽度方向上 折叠。实施救援时, 伤员躺在帆布上, 救援人员握持框体, 将伤员抬离地面。在易于行走的 地方, 前后各一名救援人员即可将担架抬起实施救援。 但是在瓦砾废墟等地方, 救援人员不 能抬起担架走动, 只能由多名救援人员依次将担架传递出来, 传递过程中还要。
7、非常小心, 动 作要尽可能抬高, 避免尖锐的物品从帆布底部刺伤伤员, 在救援人员不能直立站立的地方, 救援人员很难用力。 这种救援方式需要大量救援人员参与, 因此浪费了人力, 耽误了抢救其 他伤员的宝贵时间, 还增加了多数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的救援风险。在水上、 淤泥中、 冰雪地 上, 由于行走困难, 担架很难使用。 0004 总的说来, 现有的担架有如下缺点 : 第一, 软质材料不能给伤员很好的保护, 容易 使伤员再次受伤 ; 第二, 浪费人力 ; 第三, 在特定的地点不便于救援人员操作 ; 第四, 体积 大, 不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8、是 : 提供一种可拆卸、 便于携 带, 应用范围广, 由少数人员即可实现操作, 且对伤员进行很好的保护的可拆式担架。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7 一种可拆式担架, 由若干担架块依次拼接组成 ; 每个担架块包括硬质平板和连接 部 ; 连接部依次相接后, 所有硬质平板依次相邻并位于同一平面上。 0008 采用这种结构后, 在赶往救援现场时, 可将担架拆开成若干担架块, 再将担架块堆 叠打包运输, 即使要进入一些交通工具无法进入的现场, 一名救援人员即可背着包裹翻山 进入。同时, 硬质平板底部坚硬, 可对伤员进行很好的保护, 避免再次受伤。救援时, 由于硬。
9、 质平板底部光滑, 救援人员可将担架在地上拖着行走, 少数人员即可完成运输或传递过程。 既可在废墟上使用, 也可在雪地中使用, 应用范围更广。 0009 连接部位于硬质平板两侧 ; 连接部为轴线沿着拼接方向设置的套筒 ; 相邻担架块 的同一侧的套筒套在连接杆外并与连接杆相对固定。 这种结构非常简单, 制作方便, 同时便 于拆卸和组装。套筒套在连接杆外, 可通过螺钉固定, 或通过卡接等固定方式固定。 0010 连接杆有多根, 相邻担架块的同一侧套筒间, 各设一根连接杆。 此处的连接杆为短 杆, 长度与担架块长度相同或比担架块略短, 这种结构便于打包运输。 说 明 书 CN 202143677 U。
10、 CN 202143679 U2/3 页 4 0011 担架块包括把手, 把手连接在硬质平板两侧。便于救援人员握持。 0012 把手包括握持部分和套筒部分 ; 担架块的同一侧套筒中部断开 ; 套筒部分位于该 断开处, 并套在连接杆外。这种结构简单, 同时, 握持部分可绕着连接杆转动, 便于握持操 作。把手一般成对设置, 可设在每个担架块的两侧, 也可以仅设置在某些担架块两侧。 0013 位于首端或 / 和末端的担架块的端部设有倾斜的端板。有利于保护伤员, 避免伤 员从担架上滑落。 0014 端板上设有用于手握的开口。便于救援人员操作。尤其在雪地中, 救援人员可将 绳体绑在该开口上, 拖拉绳体即。
11、可拖动担架在雪地上滑行, 一人即可搬运伤员。 0015 硬质平板为碳纤维板、 铝合金板或钛金属板。重量轻, 便于携带, 一人可背行 2 副 担架, 特别适用于恶劣环境中进行救援。 同时, 这类材质硬度大, 能很好的承托和保护伤员。 0016 硬质平板的表面设有垫片。使伤员卧位时感觉舒适。垫片可为防滑垫, 防止伤员 滑落。 0017 可拆式担架还包括充气垫, 充气垫包括侧垫和可绕侧垫翻转的底垫, 侧垫固定在 担架块上 ; 充气垫设于其中的某些或所有的担架块上 ; 担架块两侧各固定一个充气垫 ; 初 始状态时, 充气垫折叠在硬质平板表面 ; 充气后, 侧垫翻转至担架块的侧面, 底垫翻转至担 架块的。
12、底部。采用气垫结构, 担架可浮起, 可在水上、 淤泥地以及雪地使用, 应用范围更广。 0018 总的说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 0019 1, 应用范围广, 节省人力 : 在废墟上使用时, 3 人即可操作, 而按照标准救援手 段, 则需要 8-12 人传送担架 ; 在水上、 淤泥上, 可浮起并拖行, 1-2 人即可操作 ; 在冰雪 地上, 可 1 人拖着滑行, 以上三点可大大减少救援人力负担和安全风险。 0020 2, 便于携带, 可 1 人背行。 0021 3, 便于安装拆卸, 操作方便。 0022 4, 能很好的对伤员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是可拆式担架立体图。 0。
13、024 图 2 是担架块结构示意图。 0025 图 3 是担架块堆叠打包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4 是带有充气垫的可拆式担架的担架块结构示意图, 此时充气垫未充气。 0027 图 5 是带有充气垫的可拆式担架的担架块结构示意图, 此时充气垫已充气。 0028 下面是各附图的标号和名称 : 0029 1 担架块 2 套筒 3 端板 4 开口 5 握持部分 6 套筒部分 7 硬质平板 8 垫片 9 连接杆 10 充气垫 11 侧垫 12 底垫 说 明 书 CN 202143677 U CN 202143679 U3/3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
14、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 图 1 和图 2 所示为可拆式担架, 它由四个担架块依次拼接组成。其中, 每个担架块 包括矩形的硬质平板, 该硬质平板为碳纤维板。硬质平板的两侧设有套筒, 套筒中部断开, 把手位于此断开处。把手包括握持部分和套筒部分。位于首端和末端的担架块的端部设有 倾斜的端板, 端板上有开口, 供手握持。 硬质平板上固定有垫片, 垫片若采用防滑垫, 效果更 好。 0032 安装时, 相邻担架块的同侧套筒通过一连接杆连接固定, 套筒套在连接杆外, 把手 的套筒部分也套在连接杆外固定。套筒和连接杆间可通过螺钉连接或卡接配合等方式, 只 要满足连接牢固, 且易于安装和拆卸即可。 。
15、0033 图 3 所示, 各担架块未安装时, 相互堆叠后, 即可打包运输, 节约空间。图 4 和图 5 所示的可拆式担架, 设有充气垫, 充气垫固定在硬质平板的两侧。 可每个担架块均使用一对 充气垫, 也可在某几个担架块使用充气垫。 在不需要使用充气垫时, 充气垫折叠在硬质平板 表面, 垫片可盖在充气垫上, 也可在充气垫下方。在需要使用充气垫时, 例如在水里或者在 淤泥里, 将充气垫翻转充气, 侧垫位于硬质平板侧面, 底垫位于硬质平板下方。通过充气垫 的浮力, 通过一到两个救援人员, 即可在水中或淤泥中拖动伤员, 完成伤员搬运。 说 明 书 CN 202143677 U CN 202143679 U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43677 U CN 202143679 U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43677 U CN 202143679 U3/4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43677 U CN 202143679 U4/4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43677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