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30900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37713.5

申请日:

20170622

公开号:

CN208081415U

公开日:

201811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7/015,A61G7/05,A61G7/057

主分类号:

A61G7/015,A61G7/05,A61G7/057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发明人:

尹娟

地址: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优先权:

CN20172073771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武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包括床板和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该结构的医用病床,不仅结构可靠,使用舒适,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包括床板和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背面均设置有囊体,第一气缸与床头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第二气缸与床尾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垫体、中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的正面均设置有软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背景技术

现阶段,市面上出现的医用病床,一般为直板式医用病床,直板式医用病床虽然可以满足患者所需的基本要求,但当不同病人(如出血病人、休克病人以及哮喘病人等)需要不同的卧位时,则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此外,当患者坐起时,会感觉到不适且易对身体造成伤害,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与康复。升降式医用病床的出现不但替代了直板式医用病床的基本性能,还解决了患者的坐起问题,但是目前的升降式医用病床只涉及单一的上身升降或者下身升降,结构比较单一,功能性较弱,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不仅结构可靠,使用舒适,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包括床板和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进一步,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背面均设置有囊体,第一气缸与床头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第二气缸与床尾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

进一步,所述床头垫体、中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的正面均设置有软垫。

进一步,所述软垫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包括床板和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该结构的医用病床,不仅结构可靠,使用舒适,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包括床板1和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21、中间垫体22和床尾垫体23,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3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4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通过相应的支撑结构支撑,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介绍,其目的是使床头垫体和床尾垫体摆动到任意程度均可稳定,便于患者躺卧。该结构的医用病床,使用时,病人躺在床垫上,通过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分别控制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升降,从而可使病人处于不同的卧位,以便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提高舒适性。综上所述,该结构的医用病床,不仅结构可靠,使用舒适,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的启闭,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背面均设置有囊体6,第一气缸与床头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第二气缸与床尾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使用过程中,囊体均化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支撑力,提高了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受力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头垫体、中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的正面均设置有软垫7。患者于软垫接触,提高了舒适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垫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8。便于透气,降低了患者产生褥疮的概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37713.5 (22)申请日 2017.06.22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 三附属医院 地址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 10号 (72)发明人 尹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8 代理人 武君 (51)Int.Cl. A61G 7/015(2006.01) A61G 7/05(2006.01) A61G 7/05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57)。

2、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 用病床, 包括床板和床垫, 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 体、 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 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 置在床板上, 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 接, 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 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所述床尾垫体 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 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 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 下摆动。 该结构的医用病床, 不仅结构可靠, 使用 舒适, 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 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8081415 U 2018.11.13 CN 2080。

3、81415 U 1.一种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包括床板和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包括床头 垫体、 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 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 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 体铰接, 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所 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 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 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上设置有 控制器, 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头。

4、垫体以及 床尾垫体背面均设置有囊体, 第一气缸与床头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 第二气缸与床尾 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头垫体、 中间 垫体以及床尾垫体的正面均设置有软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垫上均匀分 布有多个透气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81415 U 2 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背景技术 0002 现阶段, 市面上出现的医用病床, 一般为直板式医用病床, 直板。

5、式医用病床虽然可 以满足患者所需的基本要求, 但当不同病人(如出血病人、 休克病人以及哮喘病人等)需要 不同的卧位时, 则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此外, 当患者坐起时, 会感觉到不适且易对身体造成 伤害, 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与康复。 升降式医用病床的出现不但替代了直板式医用病床 的基本性能, 还解决了患者的坐起问题, 但是目前的升降式医用病床只涉及单一的上身升 降或者下身升降, 结构比较单一, 功能性较弱, 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不仅结构可 靠, 使用舒适, 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 以便。

6、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包 括床板和床垫, 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 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 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 板上, 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 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 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 床尾垫体由安装在 床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0005 进一步, 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控制 连接。 0006 进一步, 所述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背面均设置有囊体, 第一气缸与床头垫。

7、体背 面的囊体支撑连接, 第二气缸与床尾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 0007 进一步, 所述床头垫体、 中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的正面均设置有软垫。 0008 进一步, 所述软垫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包括 床板和床垫, 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 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 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 上, 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 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与 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 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 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该结。

8、构的医用病床, 不仅结构可 靠, 使用舒适, 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 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081415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 床头、 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包括床板1和床垫, 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21、 中间垫体22和床 尾垫体23, 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 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 床头垫体 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

9、动3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所述床尾垫体一端 也与中间垫体铰接, 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4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 上下摆动, 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通过相应的支撑结构支撑, 此为现有技术, 不做详细介 绍, 其目的是使床头垫体和床尾垫体摆动到任意程度均可稳定, 便于患者躺卧。 该结构的医 用病床, 使用时, 病人躺在床垫上, 通过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分别控制床头垫体以及床尾 垫体升降, 从而可使病人处于不同的卧位, 以便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提高舒适性。 综 上所述, 该结构的医用病床, 不仅结构可靠, 使用舒适, 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 升降, 以便满足病人。

10、不同卧位的需求。 0013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控制器5, 所述第一气缸与 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的启闭, 提高了 使用的便利性。 0014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背面均设置有囊 体6, 第一气缸与床头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 第二气缸与床尾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 接。 使用过程中, 囊体均化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支撑力, 提高了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受 力的均匀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0015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头垫体、 中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的正 面均设。

11、置有软垫7。 患者于软垫接触, 提高了舒适性。 0016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软垫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8。 便于透 气, 降低了患者产生褥疮的概率。 0017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081415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808141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