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3060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17779.0

申请日:

2008.05.30

公开号:

CN101682099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14/00申请日:20080530|||公开

IPC分类号:

H01M14/00; B32B17/10; H01B5/14; H01L31/04

主分类号:

H01M14/00

申请人: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坂本明彦; 泽田正弘

地址:

日本滋贺县

优先权:

2007.5.30 JP 143757/200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文 琦;陈 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忍耐电池制造工序的热处理且兼备实用的耐久性的轻量的层叠体及使用了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本发明的层叠体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玻璃板、形成于玻璃板的第一面的导电膜、形成于导电膜上的光活性层,其特征在于,玻璃板由具有400℃以上的应变点的玻璃构成,具有10μm~2.2mm的厚度,且在玻璃板的第二面形成有树脂。另外,本发明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层叠体、透光性基材、形成于透光性基材的单面的透明电极、被封入层叠体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解液,层叠体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玻璃板、形成于玻璃板的第一面的导电膜、形成于导电膜上的光活性层,玻璃板由具有400℃以上的应变点的玻璃构成,具有10μm~2.2mm的厚度,且在玻璃板的第二面形成有树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层叠体,其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玻璃板、形成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一面上的导电膜以及形成于所述导电膜上的光活性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由具有400℃以上的应变点的玻璃构成,具有10μm~2.2mm的厚度,并且在所述玻璃板的第二面形成有树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具有20μm~0.3mm的厚度。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的弹性率为100GPa以下。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为非研磨面。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30~380℃的温度范围内,所述玻璃板的热膨胀系数为20×10-7/℃~150×10-7/℃。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断裂伸长率为200%以上。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拉伸强度为10MPa以上。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透水性为8×10-11ml·cm/cm2·s·Pa以下。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阻燃性等于或高于UL94规格中的94V-2等级。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具有直链状分子结构的共聚物树脂。

11、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氟树脂。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是由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构成的树脂。

13、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通过热压接而粘接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二面。

14、
  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透光性基材、形成于所述透光性基材的单面的透明电极以及被封入所述层叠体和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解液。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层叠体所具有的玻璃板和树脂分别设为第一玻璃板和第一树脂时,所述透光性基材由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二玻璃板以及形成于该第二玻璃板的第一面的第二树脂构成。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板具有10μm~2.2mm的厚度。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板具有20μm~0.3mm的厚度。

18、
  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弹性率为100GPa以下。

19、
  如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为非研磨面。

20、
  如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通过热压接而粘接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第一面。

21、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性基材仅由第二树脂构成。

22、
  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的断裂伸长率为200%以上。

23、
  如权利要求15~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的拉伸强度为10MPa以上。

24、
  如权利要求15~2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的阻燃性等于或高于UL94规格中的94V-2等级。

25、
  如权利要求15~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是氟树脂。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是具有直链状分子结构的共聚物树脂。

27、
  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是由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构成的树脂。

28、
  如权利要求15~2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的透水性为8×10-11ml·cm/cm2·s·Pa以下。

说明书

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特别是用于太阳电池的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特别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背景技术
现在,太阳电池作为第二代的清洁能源而备受关注。其中,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容易制造,制造电池的环境负担小,且室内的发电效率良好,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太阳电池使用的是在玻璃基板上配置了发电材料的结构,但玻璃基板的重量较大或不能制成曲面形状的装置成为施工上的制约条件。
另外,在本技术领域中,特别需要轻量且富有柔软性的太阳电池的开发。另外,用于太阳电池发电的光源不一定必须是太阳光也可以是人工光,在本申请中,包含利用人工光的发电装置,也表达为太阳电池。
考虑使用树脂代替玻璃作为制作轻量且富有柔软性的太阳电池的基板材料,但由于一般的树脂耐热性低,不能忍耐将半导体电极(光活性层)形成于基板的热工序。为了解决该问题,提案有使用微波只选择基板上的光活性物质进行加热的染料敏化型电池的制作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内田,【纳米晶氧化钛膜的微波煅烧和光电子移动】,光催化剂,光功能材料研究会,16,p31-38(2005)。
如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通过使用微波加热技术,可以制作以树脂作为基板的轻量且富有柔软性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然而,使用树脂基板的太阳电池在室外使用时,存在树脂基板由于紫外线等而容易劣化,或由于树脂的透气性高,因而电池内的封入物(电解液成分)透过树脂挥发这种耐久性方面的问题,而难以制造实用的电池。而且,存在微波照射装置价格昂贵且难以应用于产业方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忍耐电池制造工序中的热处理且兼备实用的耐久性的轻量的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
本发明者发现,通过使用在应变点高的玻璃板的表面形成有树脂的层叠体作为太阳电池的部件,可以得到经济性、轻量化、安全性及耐久性优良的太阳电池,并在本发明中被提案。
即,本发明的层叠体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玻璃板、形成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一面的导电膜、形成于所述导电膜上的光活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由具有400℃以上的应变点的玻璃构成,具有10μm~2.2mm的厚度,且在所述玻璃板的第二面形成有树脂。
另外,本发明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层叠体、透光性基材、形成于所述透光性基材的单面的透明电极、被封入所述层叠体和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解液,所述层叠体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玻璃板、形成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一面的导电膜、形成于所述导电膜上的光活性层,所述玻璃板由具有400℃以上的应变点的玻璃构成,具有10μm~2.2mm的厚度,且在所述玻璃板的第二面形成有树脂。
本发明的层叠体由于具备所述构成,所以,使用了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能够忍耐电池制造工序的热处理且兼备实用的耐久性,且量轻。即,由于玻璃板由具有400℃以上的应变点的玻璃构成,因此,在玻璃板上形成由氧化钛等构成的光活性层时,不使用需要高价的装置的微波,可以使用通用性高的热处理装置,可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即使将光活性层以高温烧付于玻璃板上,由于玻璃的应变点比热处理温度高,所以玻璃板也不会变形。另外,由于玻璃板的厚度在2.2mm以下,因此可以实现太阳电池的轻量化,同时,在玻璃板的表面形成的树脂抑制玻璃板的破损,即使破损也不会飞散。另外,由于本发明的层叠体使用玻璃板作为基材,因此太阳电池的电解液不会通过层叠体向外部挥发或来自外部的水分及气体也不会侵入,太阳电池的长期稳定性良好。而且,即使玻璃板上产生裂缝,通过在其表面形成的树脂也可以防止电解液的流出。
因此,使用了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太阳电池在经济性、轻量化、安全性及耐久性上良好,不会给设置该电池的结构体添加负担,可以充分经受得起在室外的使用,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层叠体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12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层叠体
2第一玻璃板
2a第一面
2b第二面
3导电膜(ITO膜)
4光活性层
5第一树脂
6透光性基材
6a第二玻璃板
6aa第一面
6ab第二面
6b第二树脂
7透明电极(ITO膜)
8对极(Pt膜)
9电解液(碘电解质溶液)
10、20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光活性层由通过紫外光、可视光、近红外光、太阳光、照明光等光照射而产生电子和空穴的材料构成,例如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由氧化钛粉末构成,在氧化钛粉末的表面化学附着有用于吸收光的染料。另外,导电膜担当作为将生成的电子导向外部电路的导体的作用,通常由ITO、FTO、ATO或金属薄膜构成。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玻璃板具有10μm~2.2mm的厚度。玻璃板比2.2mm厚时,轻量化的效果降低,玻璃板比10μm薄时,柔软性(可挠性)优良但容易破损。
另外,玻璃板优选具有20μm~0.3mm的厚度。据此,可以进一步实现太阳电池的轻量化,同时,富有柔软性且扩大设置场所的适用范围。更优选的玻璃板的厚度为30μm~0.2mm,进一步优选的玻璃板的厚度为40μm~0.1mm。
另外,作为决定玻璃板的柔软性(可挠性)的因素,除玻璃板的厚度外,玻璃板的弹性率尤为重要。因此,玻璃板的弹性率优选在100GPa以下。这样,可以无损于玻璃的柔软性(可挠性)。弹性率更优选在90GPa以下,进一步优选在80Gpa以下。
另外,玻璃板可以通过研磨表面进行制作,但由于研磨加工的耗时、成本提高、另外由于研磨而产生的玻璃表面的损伤使强度降低,故而优选玻璃板的第一面及/或第二面为非研磨面,更优选第一面及第二面的两面为非研磨面。为了大量且廉价制造薄片状且具有非研磨面的玻璃板,适合用溢流法、狭缝下拉法、拉深法等成形。
作为在玻璃板的表面形成树脂的方法,适合使用热压接法。热压接法是通过加热将树脂软化并粘接于玻璃板的表面的方法,由于未使用粘接剂,因此不会由于长期在室外使用等而引起粘接剂劣化且产生剥离。另外,在此所说的粘接剂是指具有粘着性的粘接层,不含用于提高形成于树脂表面的密接性的表面改性层等。在该热压接法中,由于玻璃板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在冷却时不会产生应力。通常,玻璃与树脂比较热膨胀系数小,因此,为了降低应力而优选大的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但是,由于当热膨胀系数过大时,在将光活性层烧付于玻璃板的表面时,玻璃板会发生翘曲或裂纹,因此,玻璃板的热膨胀系数的适合范围在30~380℃的温度范围内,为20×10-7/℃~150×10-7/℃。更优选的范围为25×10-7/℃~130×10-7/℃,进一步优选的范围是30×10-7/℃~110×10-7/℃。
本发明的层叠体可以适合作为太阳电池的部件使用,由于预想太阳电池在室外设置的情况,可能会由于飞来物等的物理撞击而破损,需要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掉落的危险也要小。为了防止破损时掉落,要求碎片不会因破损而飞散,而保持整体性。因此,优选通过伸长来吸收施加于太阳电池上的撞击并由难以破断的材料构成太阳电池。因此,本发明使用的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在200%以上,更优选在300%以上,进一步优选在400%以上。另外,由于对拉伸应力的强度高的一方难以引起破断,所以树脂的拉伸强度优选在10MPa以上,更优选在15MPa以上。
为了不使电解液挥发,树脂优选使用透水性小的材料,具体来说,树脂的透水性优选在8×10-11ml·cm/cm2·s·Pa以下,更优选在6×10-11ml·cm/cm2·s·Pa以下。
另外,太阳电池多安装于建筑物及驾驶物(汽车、船舶等)使用,因此,有遭遇火灾的危险,此时,需要避免用增长延烧那样的可燃性高的材料构成电池。因此,树脂优选具有阻燃性,具体来说优选使用具有比在UL94规格中的94V-2等级更高的阻燃性树脂。更优选使用具有94V-1等级以上,进一步优选使用具有94V-0等级阻燃性的树脂。
在上述的构成中,树脂只要是具有实用的耐久性的树脂则就可以使用各种树脂,由于具有直链状的分子结构的共聚合体树脂的耐久性优良,所以优选,特别是由氟化合物构成的树脂(氟树脂)耐久性优良,对于外部环境及用于电池的内部材料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所以更优选。其中,由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THV)构成的树脂由于熔融温度低达100~200℃且热压接容易,故而特别优选。另外,也可以使用聚全氟乙丙烯(FEP)、过氟烷基化物(PFA)、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等氟系树脂。
另外,树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由于需要确保柔软性和强度,所以优选厚度为0.03~3mm,更优选为0.05~1mm。
本发明的太阳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层叠体、透光性基材、在透光性基材的单面形成的透明电极、封入层叠体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解液。另外,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情况下电解液优选为碘电解质溶液。
在上述的构成中,层叠体具有的玻璃板和树脂分别作为第一玻璃板和第一树脂时,透光性基材优选由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的第二玻璃板、在第二玻璃板的第一面形成的第二树脂构成。据此,形成于第二玻璃板的第一面的第二树脂抑制第二玻璃板的破损,且即使破损也不会产生飞散。另外,通过第二玻璃板,电解液不会向外挥发。另外,该情况下,透明电极在第二玻璃板的第二面形成。
另外,用于透光性基材的第二玻璃板优选具有10μm~2.2mm的厚度。据此,可以更进一步是实现太阳电池的轻量化。
另外,第一玻璃板及/或第二玻璃板优选具有20μm~0.3mm的厚度。据此,太阳电池可以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同时富有柔软性,设置场所的适用范围扩大。更优选的第一玻璃板及/或第二玻璃板的厚度为30μm~0.2mm,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玻璃板及/或第二玻璃板的厚度为40μm~0.1mm。另外,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厚度可以不同。
而且,由于第二玻璃板无需进行高温下的加热处理,所以,如果是实施了物理强化或化学强化处理的强化玻璃,则实用上的强度和安全性增加。
另外,为了增加太阳电池的发光效率,也可以在透光性基材上形成铂等贵金属薄膜。
另外,第一玻璃板及/或第二玻璃板的弹性率优选在100GPa以下。据此,可以无损玻璃的柔软性(可挠性)。弹性率更优选在90GPa以下,进一步优选在80GPa以下。
另外,玻璃板可以通过研磨表面进行制作,但由于研磨加工的耗时、成本提高、而且由研磨产生的玻璃表面的损伤使强度降低,故而优选第一玻璃板及/或第二玻璃板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为非研磨面,更优选第一面及第二面的两面为非研磨面。为了大量且廉价制造薄片状且具有非研磨面的玻璃板,适合用溢流法、狭缝下拉法、拉深法等成形。
作为在第一玻璃板的表面及第二玻璃板的表面分别形成第一树脂及第二树脂的方法,适合使用热压接法。热压接法是通过加热将树脂软化并粘接于玻璃板的表面的方法,由于未使用粘接剂,因此不会由于长期在室外使用等而使粘接剂劣化且产生剥离。在该热压接法中,由于玻璃板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在冷却时不会产生应力。通常,由于玻璃与树脂比较,热膨胀系数小,因此,为了降低应力优选大的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但是,由于当热膨胀系数过大时,在光活性层烧付于玻璃板的表面时,玻璃板会发生翘曲或裂纹,因此,第一玻璃板的热膨胀系数的适合范围在30~380℃的温度范围内,为20×10-7/℃~150×10-7/℃。更优选的范围为25×10-7/℃~130×10-7/℃,进一步优选的范围是30×10-7/℃~110×10-7/℃。另外,考虑到太阳电池的翘曲,第二玻璃板的热膨胀系数优选与第一玻璃板的热膨胀系数一致。
另外,由于没有必要烧付光活性层,所以透光性基材可以只由第二树脂构成。该情况下,为了不使电解液中的水分通过树脂挥发到外部或水分或气体从外部侵入电解液中,第二树脂优选使用透水性小的材料,具体来说,第二树脂的透水性优选在8×10-11ml·cm/cm2·s·Pa以下,更优选在6×10-11ml·cm/cm2·s·Pa以下。
由于与层叠体的树脂的情况相同的理由,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树脂及/或第二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在200%以上,更优选在300%以上,进一步优选在400%以上。进一步,由于对拉伸应力的强度高的一方难以引起破断,因此,本发明所使用的第一树脂及/或第二树脂的拉伸强度优选在10MPa以上,更优选在15MPa以上。
另外,由于与层叠体的树脂的情况相同的理由,优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树脂及/或第二树脂具有阻燃性,具体来说优选使用具有比在UL94规格中的94V-2等级更高的阻燃性树脂。更优选使用具有94V-1等级以上,进一步优选使用具有94V-0等级的阻燃性的树脂。
在上述的构成中,第一树脂及第二树脂只要是具有实用的耐久性的树脂,则可以使用各种树脂,由于具有直链状分的分子结构的共聚合体树脂的耐久性优良,所以优选,特别是由氟化合物构成的树脂(氟树脂)耐久性优良,由于对于用于外部环境及电池的内部材料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所以更优选。其中,由于由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THV)构成的树脂的熔融温度在100~200℃时容易进行低热压接而特别优选。另外,也可以使用聚全氟乙丙烯(FEP)、过氟烷基化物(PFA)、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等氟系树脂。
另外,第一树脂及/或第二树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由于需要确保柔软性和强度,所以优选厚度为0.03~3mm,更优选为0.05~1mm。
实施例
下面,根据图及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层叠体的说明图,图2是本发明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说明图。图3是本发明的其它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说明图。表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5,表2表示实施例6~8,表3表示实施例9~12,表4表示比较例1~3。
表1

表2

表3

表4

如图1所示,实施例1~5及比较例1、2的层叠体1具备具有第一面2a和第二面2b的第一玻璃板2、形成于第一玻璃板2的第一面2a的导电膜3、形成于导电膜3的光活性层4、形成于第一玻璃板2的第二面2b的第一树脂5。
导电膜3由ITO膜构成,通过溅射法形成。另外,光活性层4是将TiO2粉末作成浆状,涂敷在ITO面后,在500℃下煅烧一小时而形成,在TiO2粉末的表面化学性吸附有染料。第一树脂5一边加热至140℃一边以2气压加压,通过热压接法粘合于玻璃板2。
另外,在实施例1中,用日本电气旭硝子社制BLC作为第一玻璃板2,在实施例2~12及比较例1及3中,用日本电气旭硝子社制OA-10作为第一玻璃板2,在比较例2中,用日本电气旭硝子社制LG-71作为第一玻璃板2。第一玻璃板2的厚度及特性通过表1~4表示。另外,第一树脂5由具有表1~4所示的那样的材质、厚度及特性的树脂构成。比较例1的层叠体中,第一玻璃板的厚度为3mm,没有形成第一树脂5。
如图2所示,实施例6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10具备:实施例2所示的层叠体1、由第二玻璃板6a和在其第一面6aa形成的第二树脂(THV膜)6b构成的透光性基材6、在透光性基材6的单面形成的透明电极(ITO膜)7、由进一步形成于透明电极7上的Pt膜构成的对极8、封入层叠体1的导电膜3和对极8之间的电解液9。另外,电解液9由碘电解质溶液构成,以含浸在光活性层4的状态存在。另外,在该染料敏化太阳电池10中,通过将第一树脂5和第二树脂6b分别同时热压接于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上,将层叠体1和透光性基材6粘合。在此,在实施例6~8中使用的第二玻璃板与第一玻璃板相同,在实施例6~12中使用的第二树脂与第一树脂相同。
如图3所示,实施例9~12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20除分别具备实施例2~5的层叠体1、由第一树脂5和相同的第二树脂6b构成的透光性基材6、在透光性基材6的单面形成的透明电极(ITO膜)7、由进一步在透明电极7上形成的Pt膜构成的对极8、封入层叠体1的导电膜3和对极8之间的电解液9以外,与实施例6的构成相同。
另外,实施例1的第一玻璃板通过拉深法成形,实施例2~12及比较例1、3的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都通过溢流法成形,这些表面都形成为非研磨面,比较例2的第一玻璃板通过旋转成形法成形,其两表面在成形后被光学研磨。
另外,比较例3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未图示)具备比较例1所示的层叠体、只由第二玻璃板构成的透光性基材、在透光性基材的单面形成的透明电极(ITO膜)、由进一步在透明电极上形成的Pt膜构成的对极、封入层叠体的导电膜和对极之间的电解液。
如表1所示,实施例1~5的层叠体由于玻璃板的厚度薄,所以是轻量的。特别是实施例1~3的层叠体,由于玻璃板的厚度在比较例1的1/30以下,所以柔软性也优良。另外,由于实施例6~12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玻璃板的厚度也薄,所以轻量。特别是实施例6、9及10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由于玻璃板的厚度薄至0.1mm,所以柔软性优良。其中,由于实施例9、10不具备第二玻璃板,所以更轻量且柔软性也高。另外,实施例6~12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通过第一树脂及第二树脂可以抑制电解液的挥发,同时,即使在第一玻璃板或第二玻璃板上产生裂缝,也能够阻止电解液的流出。
与此相对,由于比较例1的层叠体及比较例3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在玻璃板的表面没有树脂,因此,为了得到实用上的强度及安全性而需要加厚玻璃板的厚度,成为重量大刚直的玻璃板。比较例2的层叠体由于第一玻璃板由厚度较薄,应变点低的玻璃构成,因此,虽然得到轻量且柔软的层叠体,但在光活性层的煅烧时玻璃板软化变形。
另外,玻璃板的应变点通过纤维拉伸法进行测定。另外,弹性率通过共振式弹性率测定装置进行测定。热膨胀系数通过膨胀计进行测定。另外,树脂的断裂伸长率通过拉伸试验机进行测定,透水性通过JIS K 7126:1987塑料薄膜及片材的透气度试验法进行测定。另外,树脂的阻燃性通过UL94规格进行评价。另外,层叠体及太阳电池的柔软性,将受到人力而容易弯曲的情况评价为“良好”,否则被评价为“无柔软性”。
本发明参照详细或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从业者而言,很明显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正和变更。
本申请基于2007年5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7-143757),在此引用其内容作为参照。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该发明得到的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特别适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忍耐电池制造工序的热处理且兼备实用的耐久性的轻量的层叠体及使用了该层叠体的太阳电池。本发明的层叠体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玻璃板、形成于玻璃板的第一面的导电膜、形成于导电膜上的光活性层,其特征在于,玻璃板由具有400以上的应变点的玻璃构成,具有10m2.2mm的厚度,且在玻璃板的第二面形成有树脂。另外,本发明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层叠体、透光性基材、形成于透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层状产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