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充气床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充气床垫.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13427.1 (22)申请日 2015.12.08 A61G 1/003(2006.01) A61G 7/057(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嘉凯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经济 开发区桥南区块鸿达路 287 号 (72)发明人 吴承龙 王加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徐琳淞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具有可 充气的气垫床体 ; 所述气垫床体上设有多个用于 搬运。
2、的把手组件 ; 所述气垫床体上设有充气部和 漏气部 ; 所述把手组件包括左侧把手、 右侧把手 和连接绳带 ; 所述连接绳带固定连接在气垫床体 的底部, 且连接绳带的两端分别从气垫床体的左 右两侧伸出 ; 所述连接绳带从气垫床体左侧伸出 的一端与左侧把手固定连接 ; 所述连接绳带从气 垫床体右侧伸出的一端与右侧把手固定连接。本 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收纳方便且结构设计合理。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286734 U 2016.06.08 CN 205286734 U 1.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3、 具有可充气的气垫床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床体(1)上设 有多个用于搬运的把手组件(2); 所述气垫床体(1)上设有充气部(3)和漏气部(4); 所述把 手组件(2)包括左侧把手(21)、 右侧把手(22)和连接绳带(23); 所述连接绳带(23)固定连接 在气垫床体(1)的底部, 且连接绳带(23)的两端分别从气垫床体(1)的左右两侧伸出; 所述 连接绳带(23)从气垫床体(1)左侧伸出的一端与左侧把手(21)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绳带 (23)从气垫床体(1)右侧伸出的一端与右侧把手(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床体(1)上。
4、设有一 个充气部(3)和多个漏气部(4); 所述充气部(3)包括充气口和设置在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 述漏气部(4)为直接与外部连通的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床体(1)上设有一 个充气部(3)和一个漏气部(4); 所述充气部(3)包括充气口和设置在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 述漏气部(4)包括漏气口和设置在漏气口内的电磁阀; 所述气垫床体(1)的内部设有控制电 磁阀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与电磁阀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床体(1)上设有一 个充气部(3)和一个漏气部(4); 所述充气部(3)包括。
5、充气口和设置在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 述漏气部(4)包括漏气口和设置在漏气口内的手动调节阀; 所述手动调节阀固定设置在漏 气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床体 (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床体(1)上设有多 组并列的固定带(6); 所述固定带(6)包括第一带体(61)和第二带体(62); 所述第一带体 (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气垫床体(1)的左侧, 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 所述第二带体(62)的一 端固定连接在气垫床垫(1)的右侧, 另一端设有尼龙绒带;。
6、 所述第一带体(61)的尼龙钩带与 第二带体(62)的尼龙绒带配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床体(1)的 上表面 的前端设有头枕部(11); 所述头枕部(11)在充气后向上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床体(1)的上表面 在充气后形成一个弧形凹陷和一个弧形凸起; 所述弧形凹陷与弧形凸起连接在一起形成S 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86734 U 2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0002 担架在急求过程中。
7、使用最平凡的工具之一。 需要急救的伤员很多都需要医护人员 将其转移到急救车和医院病床上。 传统的担架在运送伤员时, 一旦伤员运送到急救车或者 病床时, 都需要将伤员从担架上转移到病床上。 在转移过程中伤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 也正是因为担架只是用来过渡运送的工具, 其舒适度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 收纳方便且结构设计合理的医用气垫担 架。 0004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充气的气垫床体; 所述气 垫床体上设有多个用于搬运的把手组件; 所述气垫床体上设有充气部和漏气部; 所述把手 组件包括左侧把手、 右侧把手和连接绳。
8、带; 所述连接绳带固定连接在气垫床体的底部, 且连 接绳带的两端分别从气垫床体的左右两侧伸出; 所述连接绳带从气垫床体左侧伸出的一端 与左侧把手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绳带从气垫床体右侧伸出的一端与右侧把手固定连接。 0005 上述气垫床体上设有一个充气部和多个漏气部; 所述充气部包括充气口和设置在 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述漏气部为直接与外部连通的漏气孔。 0006 作为变形, 上述气垫床体上设有一个充气部和一个漏气部; 所述充气部包括充气 口和设置在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述漏气部包括漏气口和设置在漏气口内的电磁阀; 所述 气垫内部设有控制电磁阀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与电磁阀电路连接。 0007 。
9、作为变形, 上述气垫床体上设有一个充气部和一个漏气部; 所述充气部包括充气 口和设置在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述漏气部包括漏气口和设置在漏气口内的手动调节阀; 所述手动调节阀固定设置在漏气口内。 0008 上述气垫床体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 0009 上述气垫床体上设有多组并列的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气垫床体的左侧, 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 所述第二带体的 一端固定连接在气垫床垫的右侧, 另一端设有尼龙绒带; 所述第一带体的尼龙钩带与第二 带体的尼龙绒带配合固定。 0010 上述气垫床体的上表面的前端设有头枕部; 所述头枕部在充气后。
10、向上凸起。 0011 上述气垫床体的上表面在充气后形成一个弧形凹陷和一个弧形凸起; 所述弧形凹 陷与弧形凸起连接在一起形成S型。 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把手组件可以用于各种体重的伤 员, 结实耐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漏气部可以实现气垫床体的缓慢漏气, 可以不需要将伤 员从担架上转移到病床上, 当漏气完成, 气垫床垫可以直接当床垫使用; (3)本实用新型采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286734 U 3 用气垫床体, 便于后期收纳; (4)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部采用电磁阀, 可以实现较为快速且平 稳的放气过程, 提高放气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的。
11、漏气部采用手动调节阀可以根据需要手 动调节放气速度, 提高担架的便捷度; (6)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带可以实现伤员的固定, 保 证伤员的安全; (7)本实用新型上设置头枕部, 能让伤员躺的更为舒服; (8)本实用新型中弧 形凹陷和弧形凸起形成符合人体脊椎形状的S型, 大大提高了担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其中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漏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
12、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漏气部与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漏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一) 0020 见图1、 图2和图3,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充气的气垫床体1; 所述气垫床体1上设有多 个用于搬运的把手组件2; 所述气垫床体1上设有一个充气部3和多个漏气部4; 所述把手组 件2包括左侧把手21、 右侧把手22和连接绳带23; 所述连接绳带23固定连接在气垫床体1的 底部, 且连接绳带23的两端分别从气垫床体1的左右两侧伸出; 所述连接绳带23从气垫床体 1左侧伸出的一端与左侧把手21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绳带23从气垫床体1右侧伸出的一端与 。
13、右侧把手22固定连接。 0021 所述充气部3包括充气口和设置在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述漏气部4为直接与外部 连通的漏气孔。 通过漏气孔可以实现气垫床体1的缓慢漏气, 当漏气完成后, 气垫床体1直接 可以当床单使用。 0022 所述气垫床体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5。 0023 所述气垫床体1上设有多组并列的固定带6; 所述固定带6包括第一带体61和第二 带体62; 所述第一带体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气垫床体1的左侧, 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 所述 第二带体6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气垫床垫1的右侧, 另一端设有尼龙绒带; 所述第一带体61的 尼龙钩带与第二带体62的尼龙绒带配合固定。 00。
14、24 所述气垫床体1的上表面的前端设有头枕部11; 所述头枕部11在充气后向上凸起。 0025 所述气垫床体1的上表面在充气后形成一个弧形凹陷和一个弧形凸起; 所述弧形 凹陷与弧形凸起连接在一起形成S型, 以符合人体脊椎, 让伤员更加舒适。 0026 (实施例二) 0027 见图1、 图2和图4, 本实用新型中气垫床体1上设有一个充气部3和一个漏气部4; 所 述充气部3包括充气口和设置在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述漏气部4包括漏气口和设置在漏气 口内的电磁阀; 所述气垫床体1的内部设有控制电磁阀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与电磁阀电路 连接。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
15、5286734 U 4 0028 (实施例三) 0029 见图1、 图2和图5, 本实用新型中气垫床体1上设有一个充气部3和一个漏气部4; 所 述充气部3包括充气口和设置在充气口上的密封盖; 所述漏气部4包括漏气口和设置在漏气 口内的手动调节阀; 所述手动调节阀固定设置在漏气口内。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 003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 步 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 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28673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286734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286734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286734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