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检查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消化内科检查床.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7723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0 CN 203777237 U (21)申请号 201420089207.6 (22)申请日 2014.02.28 A61G 13/00(2006.01) A61G 13/10(2006.01) A61B 1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谷运明 地址 255192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磁 村磁村卫生院 (72)发明人 谷运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消化内科检查床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检查床, 属 于医疗器械领域, 包括床体, 床体一端摆放有枕 头, 其特征。
2、在于 : 还包括运动机构和控制电路 ; 枕 头下设有枕部按钮, 床体中间位置设有床体按钮 ; 床体旁边设有承接环, 承接环与运动机构相连接 ; 所述的运动机构包括电动机、 链轮、 链条和推杆 ; 所述的电动机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 所述的链条 一端绕在主动链轮上, 另一端绕在被动链轮上 ; 所述的推杆一端连接链条, 另一端连接承接环 ; 所述的推杆上方设有两个行程开关, 所述的行程 开关固定在床体下表面, 所述的推杆包括突起结 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承接环可自动收进和 推出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77237 U CN 203777237 U 1/1 页 2 1. 一种消化内科检查床, 包括床体, 床体一端摆放有枕头,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运动机 构和控制电路 ; 枕头下设有枕部按钮, 床体中间位置设有床体按钮 ; 床体旁边设有承接环, 承接环与运动机构相连接 ; 所述的运动机构包括电动机、 链轮、 链条和推杆 ; 所述的电动机 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 所述的链条一端绕在主动链轮上, 另一端绕在被动链轮上 ; 所述的推 杆一端连接链条, 另一端连接承接环 ; 所述的推杆上方设有两个行程开关, 所。
4、述的行程开关 固定在床体下表面, 所述的推杆包括突起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消化内科检查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枕部按钮和床体按钮 上方设置有按钮板。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消化内科检查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按钮板下设有支撑弹 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77237 U 2 1/3 页 3 一种消化内科检查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适于医院消化内科使用的检查床。 背景技术 0002 消化内科病人由于消化系统发生病变, 特别是肠胃科病人, 常常伴有严重的不可 控制的呕吐现象。医务人员在检查时, 病人常常会出现呕吐现。
5、象。在现有技术下, 常常是由 医务人员使用桶或塑料袋来承接病人的呕吐物, 往往会由于承接容器还未来得及准备好病 人已经呕吐, 从而会使病人呕吐到地面上, 不仅弄脏了病房, 还会产生极其难闻的异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承接环可自动收进 和推出的消化内科检查床。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消化内科检查床, 包括床体, 床体 一端摆放有枕头,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运动机构和控制电路 ; 枕头下设有枕部按钮, 床体中 间位置设有床体按钮 ; 床体旁边设有承接环, 承接环与运动机构相连接 ; 所述的运动机构 包。
6、括电动机、 链轮、 链条和推杆 ; 所述的电动机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 所述的链条一端绕在 主动链轮上, 另一端绕在被动链轮上 ; 所述的推杆一端连接链条, 另一端连接承接环 ; 所述 的推杆上方设有两个行程开关, 所述的行程开关固定在床体下表面, 所述的推杆包括突起 结构。 0005 上述的枕部按钮和床体按钮上方设置有按钮板。 0006 上述的按钮板下设有支撑弹簧。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 0008 1、 承接环可自动收进和推出, 使用方便 ; 0009 2、 平时承接环收至床下, 开口被挡住, 防止异味散发 ; 0010 3、 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7、, 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俯视示意图。 0012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运动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 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 1、 运动机构和控制电路。 0016 实施例 1 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床体 1 一端摆放有枕头, 枕头下设有枕部按钮 2, 床 体 1 中间位置设有床体按钮 4。床体 1 旁边设有承接环 3, 承接环 3 与运动机构相连接, 可 说 明 书 CN 20377723。
8、7 U 3 2/3 页 4 以在运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到床下。所述的承接环 3 内可以放置桶、 痰盂等任意可以承接 呕吐物的装置。 0017 所述的运动机构如图 2 所示, 包括电动机 8、 链轮、 链条 10 和推杆 12。所述的电动 机 8 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 9, 所述的链条 10 一端绕在主动链轮 9 上, 另一端绕在被动链轮 11 上。所述的推杆 12 一端连接链条 10, 另一端连接承接环 3。当电动机 8 转动后通过主动 链轮 9 带动链条 10 运动, 链条 10 通过推杆 12 带动承接环 3 左右移动, 从而能够将承接环 3 从床底下推出或将承接环 3 拉进床下。 0018 。
9、所述的推杆12上方设有两个行程开关6, 所述的行程开关6固定在床体1下表面, 所述的推杆12包括突起7结构, 当推杆12左右运动时, 所述的突起7能够碰到行程开关6。 0019 所述的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 包括所述的行程开关6、 枕部按钮2、 床体按钮4、 正转 接触器 KM1 和反转接触器 KM2, 在图 3 中, 枕部按钮 2 用 SB1 表示, 床体按钮 4 用 SB2 表示。 其连接关系如图 3 所示, 所述的电动机 8 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正转接触器 KM1 和反转接触器 KM2 的触点输出端子, 正转接触器 KM1 和反转接触器 KM2 的触点输入端子连接电源, 其中通 过正转接触器 。
10、KM1 使电动机 8 与电源正向连接, 通过反转接触器 KM2 使电动机 8 与电源反 向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相并联的正转控制电路和反转控制电路, 所述的正转控制电 路包括顺序连接的枕部按钮 2 常闭触点 SB1-1、 床体按钮 4 常开触点 SB2-1、 行程开关 SQ1 常闭触点和正转接触器 KM1 线圈, 所述的反转控制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枕部按钮 2 常闭触 点 SB1-2、 床体按钮 4 常闭触点 SB2-2、 行程开关 SQ2 常闭触点和反转接触器 KM2 线圈, 还包 括枕部按钮 2 常开触点 SB1-3 和床体按钮 4 常开触点 SB2-3, 其中触点 SB1-3 和触点 S。
11、B2-3 与触点 SB1-2、 触点 SB2-2 相并联, 其中所述的行程开关 SQ1 是靠近承接环的行程开关 6, 所 述的行程开关 SQ2 是远离承接环 3 的行程开关 6。 0020 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 当病人躺下时枕部按钮 2 和床体按钮 4 由于病人的重力 被按下, 当病人需要呕吐时, 头部从枕头上抬起, 身体不动, 枕部按钮 2 常闭触点 SB1-1 闭 合, 床体按钮 4 的常开触点 SB2-1 闭合, 正转控制电路接通, 正转接触器 KM1 线圈得电, 正转 接触器 KM1 触点吸合, 电动机 8 与电源正向连接, 电动机 8 正向运转, 承接环 3 被推出, 当所 述的突。
12、起7碰到行程开关SQ1时, 行程开关SQ1触点断开, 从而正转控制电路断开, 电动机8 停止运转。当病人呕吐完毕躺下后常闭触点 SB1-3 与常闭触点 SB2-3 同时闭合, 反转控制 电路接通, 反转接触器 KM2 线圈得电, 电动机 8 与电源相反接, 电动机 8 反转, 承接环 3 被拉 进床下, 当所述的突起 7 碰到行程开关 SQ2 时, 行程开关 6 触点 SQ2 断开, 反转控制电路断 开, 电动机 8 停止运转。当病人因其他原因下床时, 触点 SB1-2 和触点 SB2-2 同时闭合, 反 转控制电路接通, 电动机 8 反转, 承接环 3 被拉进床下, 突起 7 碰到行程开关 。
13、SQ2 后电动机 8 停止运转。 0021 当病人需要呕吐时,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病人的动作自动将承接环 3 推出, 呕吐完 毕后自动拉进床下, 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使用方便, 平时承接环 3 位于病床底部, 其承 接的垃圾桶被床体盖住, 不会有异味散发。 0022 为了减少误差, 实施例 2 在实施例 1 的结构基础上, 在所述的枕部按钮 2 和床体按 钮 4 上方设置有按钮板 5, 其作用是, 扩大按钮的作用面积, 防止病人在床上移动时, 没有压 到按钮造成误操作。优化方案中, 所述的按钮板 5 下设有支撑弹簧, 其作用是, 增大按钮的 作用力, 防止按钮板 5 受到枕头、 床垫等较小的压力造成误操作。 说 明 书 CN 203777237 U 4 3/3 页 5 0023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 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777237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7237 U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723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