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显像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显像剂.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80032390.8 (22)申请日 2016.06.01 (30)优先权数据 2015-113587 2015.06.04 JP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7.12.01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6/002654 2016.06.01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6/194372 EN 2016.12.08 (71)申请人 日本医事物理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冈俊太郎 加奈川优 大高明。
2、治 寺町昌子 渡边聪 永友敏恵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杨宏军 (51)Int.Cl. A61K 5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显像剂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的诊断 显像剂, 其含有反式-1-氨基-18F氟代环丁烷 甲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 CN 107847616 A 2018.03.27 CN 107847616 A 1.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显像剂, 其含有反式-1-氨基-18F氟代环丁烷甲酸或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
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显像剂, 其中, 所述早期骨转移为发生溶骨性反应之前的骨 转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诊断显像剂, 其中, 所述癌症的早期骨转移为乳腺癌或前列 腺癌伴有的骨转移。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诊断显像剂, 其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5.反式-1-氨基-18F氟代环丁烷甲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造针对癌症的早期 骨转移的诊断显像剂中的用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847616 A 2 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显像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early bone metastasis from ca。
4、ncer)的诊 断显像剂。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骨转移的诊断成像, 已在使用X射线、 计算机断层摄影(CT)、 磁共振成像法 (MRI)、 利用锝99mTc羟基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HMDP)和锝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 MDP)的骨闪烁造影法、 及利用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通过X射线、 CT及MRI可获得骨转移的形态学图像, 通过骨闪烁造影法及PET可获得骨 转移的功能性图像。 因此, 这些方法也被联合用于骨转移的诊断。 0003 18F-FDG反映癌细胞的升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因此, 不仅被用作骨转移。
5、的诊断剂, 还被用作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剂。 但另一方面, 18F-FDG存在下述问题: (i)18F-FDG也在具有 高水平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正常组织(例如大脑及心脏)中蓄积; (ii)在被施予后, 18F-FDG由 于大量排尿而很快转移至膀胱, 因此, 难以检测膀胱及其外周(periphery)的临床状况; 以 及, (iii)由于18F-FDG也在炎性组织中蓄积, 故而难以区分肿瘤与炎性组织。 因此, 近年来也 开发了各种用于PET的肿瘤诊断剂, 这些肿瘤诊断剂着眼于癌细胞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外 的代谢能力的升高。 作为反映癌细胞的氨基酸代谢的试剂, 已知例如11C甲硫氨酸(11C-甲 硫 氨。
6、 酸) 、 反 式 - 1 - 氨 基 - 1 8 F 氟 代 环 丁 烷 甲 酸 (t r a n s - 1 - a m i n o - 1 8 F fluorocyclobutanecarboxylic acid)(18F-fluciclovine)等。 这些试剂中, 已在进行将 18F-fluciclovine作为可对前列腺癌(其难以利用18F-FDG进行可视化)加以可视化的诊断 剂的开发(非专利文献14)。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非专利文献 0006 非专利文献1: Shuster D.等,J.Nucl.Med.(2007),vol.48,No.1,pp.56-63 00。
7、07 非专利文献2: Shuster D.等,Radiology(2011),vol.259,No.3,pp.852-861 0008 非专利文献3: Oka S.等,Mol.Imaging Biol.(2014),vol.16,No.3,pp.322-329 0009 非专利文献4: Inoue Y.等,Asia Oceania J.Nucl.Med.Biol.(2014) ,vol.2, No.2,pp.87-94 0010 非专利文献5: Nakai T.等,Eur J.Nucl.Med.Mol.Imaging(2005),vol.32,No.11, pp.1253-1258 发明内容 。
8、0011 核医学诊断中, 即使是针对同一试验, 在采用不同的诊断剂时, 也会由于各诊断剂 所特有的蓄积机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信息。 例如, 99mTc-HMDP及99mTc-MDP反映骨代谢, 而如上 所述, 18F-FDG则反映癌细胞的升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因此, 可检测性有可能根据骨转移类 型的不同而不同。 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07847616 A 3 0012 骨转移的图像模式大致分为成骨型、 溶骨型及混合型。 骨闪烁造影法对成骨性骨 转移具有高灵敏度, 但溶骨性骨转移则显示为冷缺损(cold defect)、 或在其中无明显变 化。 Nakai T.等,Eur J.Nuc。
9、l.Med.Mol.Imaging(2005),vol.32,No.11,pp.1253-1258报道 了以下内容: 对于99mTc-HMDP而言, 89名患有乳腺癌的患者的所有位点的总 “灵敏度” 为 “78.2” , 对于18F-FDG而言, 总 “灵敏度” 为 “80.0” , 两种试剂之间没有差异; 然而, 就基于 由CT判定的骨转移类型的检测率(detection rate)而言, 利用99mTc-HMDP时的成骨性骨转 移的检测率高于利用18F-FDG时的成骨性骨转移的检测率(10055.6), 而利用18F-FDG 时的溶骨性骨转移的检测率高于利用99mTc-HMDP时的溶骨性骨。
10、转移的检测率(100 70.0)。 0013 近年来, 还提出了小梁间骨转移(intertrabecular bone metastasis), 所述小梁 间骨转移中, 癌细胞在小梁(骨髓)之间进行组织病理学浸润和增殖, 但在小梁中并未引起 溶骨性改变及成骨性改变。 在成骨性骨转移的早期骨转移、 及包括小梁间骨转移的溶骨反 应发生之前, 难以通过骨闪烁造影法及CT探测骨转移。 0014 小梁间骨转移可使用18F-FDG进行检测, 然而, 18F-FDG也会被摄入进因骨折及炎症 反应而产生的炎性细胞, 因此有可能表现出假阳性。 0015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 提供了能够以高准确度检测癌。
11、症的早期骨转移 的技术。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显像剂, 其含有反式- 1-氨基-18F氟代环丁烷甲酸(18F-fluciclovine)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 0017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18F-fluciclovine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 造针对癌症的早期骨转移的诊断显像剂中的用途。 0018 根据本发明, 能够以高准确度检测出难以利用现有诊断显像技术(例如骨闪烁造 影法及CT)进行检测的骨转移类型。 附图说明 0019 图1图1(a)至(j)为示出利用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大鼠模型得到的 14C- fluciclov。
12、ine的评价结果的图, (a)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X射线成像结 果的图, (b)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切片(section)外观的图, (c)为示出 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放射自显影照片(autoradiogram)的图, (d)为示出从正 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甲苯胺蓝染色结果的图, (e)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 的下肢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的图, (f)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 的X射线成像结果的图, (g)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切片外观的 图, (h)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
13、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i)为示出 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甲苯胺蓝染色结果的图, 以及, (j)为示出从 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的图。 0020 图2图2(a)至(j)为示出利用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大鼠模型得到的3H-FDG评价 结果的图, (a)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X射线成像结果的图, (b)为示出从 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切片外观的图, (c)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 骨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d)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甲苯胺蓝染色结 说 明 书 2/9 。
14、页 4 CN 107847616 A 4 果的图, (e)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的图, (f)为示 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X射线成像结果的图, (g)为示出从MRMT-1移植 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切片外观的图, (h)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 肢骨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i)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甲苯胺 蓝染色结果的图, 以及, (j)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苏木精-伊红 染色结果的图; 0021 图3图3(a)至3(j)为示出利用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大鼠。
15、模型得到的99mTc-HMDP 的评价结果的图, (a)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X射线成像结果的图, (b)为 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切片外观的图, (c)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 的下肢骨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d)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甲苯胺蓝 染色结果的图, (e)为示出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的图, (f)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X射线成像结果的图, (g)为示出从 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切片外观的图, (h)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 肢)摘除的下肢骨的放。
16、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i)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 骨的甲苯胺蓝染色结果的图, 以及, (j)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的苏 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的图; 0022 图4图4(a)至4(c)为利用18F-fluciclovine得到的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的PET/ CT图像, (a)为头部图像, (b)为胸部图像, (c)为骨盆图像; 以及, 0023 图5图5(a)至5(c)为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的核医学图像, (a)为通过最大密度投 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得到的8F-fluciclovine的PET图像, (b)为。
17、骨闪烁造 影的前视图(anteriorimage), (c)为骨闪烁造影的后视图(posterior image)。 0024 图6图6(a)至6(d)为示出利用乳腺癌细胞移植后第6天的乳腺癌小梁间骨转移 大鼠模型的三重示踪放射自显影(triple tracerautoradiography, ARG)的评价结果的图, (a)为示出甲苯胺蓝染色的结果的图, (b)为示出99mTc-HMDP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c)为 示出14C-fluciclovine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d)为示出3H-FDG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0025 图7图7(a)至7(d)为示出利用乳腺癌细胞移植后第8天。
18、的乳腺癌小梁间骨转移 大鼠模型的三重示踪ARG的评价结果的图, (a)为示出甲苯胺蓝染色的结果的图, (b)为示 出99mTc-HMDP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c)为示出14C-fluciclovine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d)为示出3H-FDG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0026 图8图8(a)至8(d)为示出利用乳腺癌细胞移植后第11天的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 大鼠模型的三重示踪ARG的评价结果的图, (a)为示出从MRMT-1移植肢摘除的下肢骨的切片 外观的图, (b)为示出3H-FDG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c)为示出14C-fluciclovine的放射自 显影照片的图, (d)为示。
19、出99mTc-HMDP的放射自显影照片的图, (e)为示出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发明中,“诊断显像剂” 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在向 活体施予所述诊断显像剂后, 利用PET设备对身体释放的辐射进行检测及成像从而用于非 侵入性地诊断临床状况。 说 明 书 3/9 页 5 CN 107847616 A 5 0028 本发明中, 癌症的 “骨转移” 是指在骨骼以外的其他组织发生的原发癌转移至骨骼 的临床状况。“在骨骼以外的其他组织发生的癌症” 的例子包括乳腺癌、 肾癌、 甲状腺癌、 多 发性骨髓瘤、 恶性淋巴瘤、 前列腺癌、 小细胞肺癌、 肝。
20、癌及胰腺癌。 本发明的诊断显像剂的对 象优选为乳腺癌及前列腺癌。 骨转移有溶骨型、 成骨型、 小梁间型, 且这些类型可能混合, 仅 要求骨转移在所有病灶中占据主导地位。 0029 本发明中,“癌症的早期骨转移” 是指在发生溶骨性反应、 早期成骨性骨转移、 及小 梁间骨转移之前的任何骨转移。“小梁间骨转移(intertrabecular bone metastasis)” 是 指尽管癌细胞在小梁(骨髓)之间发生组织病理学浸润和增殖, 但在骨骼中并未发生任何改 变。 0030 本发明的诊断显像剂的活性成分为18F-fluciclovine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31 18F-fluciclov。
21、ine可通过已知方法合成, 例如, 可使用Journal of Labelled Compounds and Radiopharmaceuticals,(1999),vol.42,pp.215-225中记载的方法得到。 0032 本发明中, 作为 “盐” , 只要是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即可, 不受限制。 其例子包括由下 述物质衍生的盐: 无机酸, 如盐酸、 氢溴酸、 硫酸、 硝酸及磷酸; 有机酸, 如乙酸、 马来酸、 琥珀 酸、 扁桃酸、 富马酸、 丙二酸、 丙酮酸、 草酸、 乙醇酸、 水杨酸、 吡喃糖苷酸(pyranosidyl acid)(葡糖醛酸、 半乳糖醛酸等)、 -羟基酸(柠檬酸、 酒石。
22、酸等)、 氨基酸(天冬氨酸、 谷氨酸 等)、 芳香酸(苯甲酸、 肉桂酸等)及磺酸(对甲苯磺酸、 乙磺酸等); 有机碱, 如氨基酸(甘氨 酸、 精氨酸等)、 氨、 伯胺、 仲胺、 叔胺及环胺(哌啶、 吗啉、 哌嗪等); 或无机碱, 例如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氢氧化镁、 氢氧化锰、 氢氧化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锌、 氢氧化铝及氢氧 化锂。 0033 本发明的诊断显像剂优选通过胃肠外途径施予。 其剂型更优选为注射剂, 且优选 为水溶液, 所述水溶液中可适宜含有添加成分(如pH调节剂及药学上可接受的增溶剂、 张度 剂、 稳定剂及/或抗氧化剂)。 0034 本发明的诊断显像剂的18F-f。
23、luciclovine含量不受特别限制, 只要当使用时该试 剂具有能够进行PET显像的辐射量即可。 只要当使用时试剂具有例如50至740MBq的辐射量, 即可实际应用于成人的PET显像。 0035 实施例 0036 以下,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说明。 然而,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不限于 这些实施例的内容。 0037 0038 1.材料 0039 (1)乳腺癌细胞(MRMT-1)悬浮液的制备 0040 大鼠乳腺癌细胞系MRMT-1得自理化学研究所生物资源中心(RIKEN BioResource Center)。 使用含10胎牛血清(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
24、ulture Collection)、 100U/mL青霉素(Life Technologies Japan Ltd.制)及0.1mg/mL链霉素 (Life Technologies Japan Ltd制)的RPMI1640培养基(Life Technologies Japan Ltd. 制)对MRMT-1进行传代培养。 在移植当天, 除去培养容器中的培养基, 向该培养容器中添加 保持在37的胰蛋白酶-EDTA溶液(Life Technologies Japan Ltd.制), 于37静置约5分 钟。 将MRMT-1从培养容器表面剥离, 向培养容器中添加与胰蛋白酶-EDTA溶液等量的上述培 。
25、说 明 书 4/9 页 6 CN 107847616 A 6 养基。 通过离心(800rpm, 5分钟)使MRMT-1沉淀, 除去上清液, 然后制备在Hank s缓冲液 (Life Technologies Japan Ltd.制)中以2.5105个细胞/mL的浓度悬浮有MRMT-1的细胞 悬浮液。 0041 (2)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大鼠模型的制备 0042 在异氟烷(Mylan制)麻醉下, 将作为抗炎镇痛剂的美洛昔康(Metacam)0.5注射 用溶液(Boehringer Ingelheim Vetmedica Japan Co.,Ltd.制)以0.2mg/kg的比率经皮下 注入9周龄雄性。
26、SD大鼠(Japan SLC,Inc.)的右后肢鼠蹊部, 然后切开鼠蹊部处的皮肤。 接下 来, 从肌肉剥除并分离隐动脉、 隐静脉及与它们并行的神经, 将缝合线(3-0)从位于远离腘 动脉分支部的部位的隐动脉下方穿过。 进而, 将腹壁浅动脉分支部周围的组织摘除, 在位于 腹壁浅动脉分支部与腘动脉分支部之间(略微远离腹壁浅动脉分支部的部位)的股动脉下 方穿过缝合线(3-0)。 接下来, 向隐动脉周围滴加数滴盐酸罂粟碱注射液(Papaver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40mg(Nichi-Iko Pharmaceutical Co.,Ltd.制)来使血管平滑 肌松弛, 然。
27、后用手术钳夹起穿过隐动脉及股动脉下方的缝合线的各端, 提起隐动脉及股动 脉以压迫动脉。 将棉签放置于隐动脉下方以固定隐动脉, 然后从隐动脉的远端部在中枢方 向上刺入注射针, 缓缓注入MRMT-1悬浮液(0.1mL)。 向注射针的刺入位点滴加一滴手术粘合 剂(Aron Alpha A “Sankyo” (注册商标), Toagosei Co.,Ltd.制), 然后将取自手术区的皮下 脂肪块置于刺入位点上方, 将该位点闭合。 将缝合线从隐动脉及股动脉移除, 使血流恢复。 将股动脉至腹主动脉周围的皮下脂肪复位, 用缝合线(5-0)将皮肤闭合。 最后, 以10至20mg/ kg的比率皮下注射作为抗生素。
28、的注射用FOSMICIN-S(FOSMICIN-S 0.5g FOR INJECTION) 0.5g(Meiji Seika Pharma Co.,Ltd.制)。 在移植后第12至第14天, 将制备的模型动物用于 后述实验。 0043 (3)反式-1-氨基-3-氟代环丁烷-1-14C甲酸(14C-fluciclovine)的制备 0044 14C-Fluciclovine按照Nucl.Med.Biol.39,109-119中记载的方法制备。 0045 2.方法 0046 使用微焦X射线成像装置( FX-1000, FUJIFILM Corporation制)对乳腺癌细胞移 植后第12天的乳腺癌。
29、溶骨性骨转移大鼠模型进行拍摄, 然后, 将14C-fluciclovine (1.05MBq, 2.75MBq/kg)注入尾静脉, 于30分钟后将大鼠模型处死。 将右后肢及左后肢包埋 于SCEM(Section-lab Co.Ltd.制)中, 使用异戊烷/干冰或己烷/干冰快速冷冻后, 使用冷冻 切片机(Leica Instruments GmbH制)切成10 m的厚度。 此时, 将Cryofilm IIC(9)型 (Section-lab Co.Ltd.制)粘附于样品表面, 将样品切片从而制备厚度为10 m的骨切片。 使 用双面胶带将骨切片以Cryofilm IIC(9)型朝下的方式粘附于载玻。
30、片(Matsunami Glass Ind.,Ltd.制)上, 在成像板(GE Healthcare Japan制)上暴露1周, 然后使用扫描仪型图像 分析仪(Typhoon FLA 7000IP system, GE Healthcare Japan制)对放射自显影照片进行分 析。 0047 此外, 作为对照, 制备了施予3H-FDG(American Radiolabeled Chemicals制)或 99mTc-HMDP(Nihon Medi-Physics Co.,Ltd.制)来代替14C-fluciclovine的模型。 施予3H- FDG时, 除了施予量为6.66MBq(18.4M。
31、Bq/kg)以外, 实施相同的操作。 施予99mTc-HMDP时, 在乳 腺癌细胞移植后第14天施予至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大鼠模型的量为20.3MBq(58.0MBq/ kg), 2小时后处死大鼠模型, 然后在成像板上暴露2小时, 除此以外, 实施相同的操作。 对于 说 明 书 5/9 页 7 CN 107847616 A 7 成像板的类型而言, 将TR用于 核素、 14C-fluciclovine及3H-FDG, 将SR用于核素、99mTc- HMDP。 0048 然后, 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各切片进行病理学评价。 甲苯胺蓝 染色中, 从冷冻切片机中取出粘附于载玻片上的骨切片(。
32、厚度为10 m), 于室温干燥约1分 钟, 然后浸入无水乙醇(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中约3至5秒, 进而在4 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中浸泡1分钟以上。 用流 水洗涤切片约10秒, 然后在0 .05甲苯胺蓝溶液(pH7 .0)(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中浸泡约5分钟。 然后, 用流水洗涤切片约30秒, 向骨切片的表面滴加 数滴专用密封介质(dedicated mounting medium)SCMM-R3(Section-lab 。
33、Co.Ltd.制), 并 用切割器切除Cryofilm IIC(9)型的两边。 将样品以骨切片朝下的方式置于另一片载玻片 上, 然后通过用于该专用密封介质的聚合器(R2R3)(Leica Microsystems制)将专用密封 介质聚合。 0049 苏木精-伊红染色中, 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将骨切片浸入无水乙醇及4多聚甲醛 磷酸缓冲液中, 然后在苏木精3G(Sakura Finetek Japan Co.,Ltd.制)中浸泡约2分钟, 用 流水洗涤约30秒。 接下来, 将切片在伊红(Sakura Finetek Japan Co.,Ltd.制)中浸泡约1 分钟, 然后用流水洗涤约30秒。 向骨切。
34、片的表面滴加数滴专用密封介质SCMM-R2(Section- lab Co.Ltd.制), 然后以与甲苯胺蓝染色相同的方式将专用密封介质聚合。 0050 3.结果 0051 结果示于图1-3。 图1(a)至(j)为示出了14C-fluciclovine的结果的图, 图2(a)至 (j)为示出了3H-FDG的结果的图, 图3(a)至(j)为示出了99mTc-HMDP的结果的图。 图1(a)至 (e)、 图2(a)至(e)、 及图3(a)至(e)示出了从正常肢(左后肢)摘除的下肢骨, 图1(f)至(j)、 图2(f)至(j)、 及图3(f)至(j)示出了从MRMT-1移植肢(右后肢)摘除的下肢骨。。
35、 图1(a)和 (f)、 图2(a)和(f)、 及图3(a)和(f)为X射线成像的结果, 图1(b)和(g)、 图2(b)和(g)、 及图3 (b)和(g)为切片的目视外观, 图1(c)和(h)、 图2(c)和(h)、 图3(c)和(h)为放射自显影照片, 图1(d)和(i)、 图2(d)和(i)、 及图3(d)和(i)为甲苯胺蓝染色的结果, 图1(e)和(j)、 图2(e) 和(j)、 及图3(e)和3(j)为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结果。 0052 图1(f)中的箭头A示出了在MRMT-1移植肢(右后肢)的X射线图像中观察到的溶骨 性病变位点。 图1(g)中的箭头A示出了在MRMT-1移植肢(右。
36、后肢)切片的目视外观中观察到 的骨转移病灶位点, 该病灶位点是与图1(f)中的箭头A相同的位点。 图1(h)中的箭头A示出 了在MRMT-1移植肢(右后肢)的放射自显影照片中观察到14C-fluciclovine蓄积的位点, 其 是与图1(f)中的箭头A相同的位点。 图1(i)中的箭头A示出了在MRMT-1移植肢(右后肢)的甲 苯胺蓝染色图像中观察到的骨转移病灶位点, 其是与图1(f)中的箭头A相同的位点。 图1(j) 中的箭头A示出了在MRMT-1移植肢(右后肢)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图像中观察到的骨转移病 灶位点, 其是与图1(f)中的箭头A相同的位点。 这些结果确认了14C-fluciclo。
37、vine在溶骨性 病变区域的骨转移处蓄积。 0053 图1(f)中的箭头B示出了下述这样的位点, 在该位点处, 没有在MRMT-1移植肢(右 后肢)的X射线图像中观察到溶骨性病变。 图1(g)中的箭头B示出了在MRMT-1移植肢(右后 肢)切片的目视外观中观察到的骨转移病灶位点, 其是与图1(f)中的箭头B相同的位点。 图1 (h)中的箭头B示出了在MRMT-1移植肢(右后肢)的放射自显影照片中观察到 14C- 说 明 书 6/9 页 8 CN 107847616 A 8 fluciclovine蓄积的位点, 其是与图1(f)中的箭头B相同的位点。 图1(i)中的箭头B示出了 在MRMT-1移。
38、植肢(右后肢)的甲苯胺蓝染色图像中观察到的骨转移病灶位点, 其是与图1(f) 中的箭头B相同的位点。 图1(j)中的箭头B示出了在MRMT-1移植肢(右后肢)的苏木精-伊红 染色图像中观察到的骨转移病灶位点, 其是与图1(f)中的箭头B相同的位点。 这些结果确认 了14C-fluciclovine也在形成溶骨性病变之前的骨转移处蓄积, 而这在X射线图像中是无法 检测的。 如图2(f)至(j)中的箭头A和箭头B所示, 该结果确认了3H-FDG也在溶骨性病变区域 及形成溶骨性病变之前的骨转移处蓄积。 上述结果确认了: 与3H-FDG同样地, 14C- fluciclovine也在溶骨性病变区域及形。
39、成溶骨性病变之前的骨转移处蓄积。 另一方面, 在 生长面(growth plate)及原位松质骨(primary cancellous bone)附近(箭头C)观察到 了99mTc-HMDP的蓄积, 但在溶骨性病变区域(箭头A)或形成溶骨性病变之前的骨转移病灶 (箭头B)处均未观察到蓄积。 0054 0055 试验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及GCP的伦理原则实施。 在试验之前, 已直接获得了自愿参 加试验的书面协议。 0056 1.患者 0057 选定未经治疗的男性患者(69岁, 已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而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 前列腺癌), 其PSA为589.17ng/mL, Gleason评分为8。 005。
40、8 2.试验药物 0059 使用了通过WO2008/75522中记载的方法制造的18F-fluciclovine制剂(NMK36, Nihon Medi-Physics Co.,Ltd.制)。 0060 3.PET/CT 0061 病人在前一天的晚餐后禁食, 然后经静脉注射施予2mL的18F-fluciclovine制剂 (263.1MBq), 并用盐水冲洗。 为了避免前列腺癌原发病灶对PET/CT图像评价的影响, 在前列 腺穿刺活检日(第1天)的第22天之后施予18F-fluciclovine制剂。 基于衰减校正的目的, 在 施予18F-fluciclovine制剂后, 立刻使用PET/CT。
41、显像仪(Discovery PET/CT600, GE Healthcare制)采集全身CT图像, 然后, 在施予后30分钟以内完成全身PET。 0062 4.现有图像 0063 为了与18F-fluciclovine PET/CT图像进行比较, 在18F-fluciclovinePET/CT施予 日的28天以前, 采集全身对比度增强CT及骨闪烁造影。 对于全身对比度增强CT而言, 施予非 离子性造影剂(contrast agent)(BYSTAGE, FUJIFILM Medical Co.,Ltd.制), 90秒后, 使用 80排多排探测器CT(Aquilion Prime, TOSHIB。
42、A CORPORATION制), 从颈部直到骨盆为止, 以 厚度为5mm以下的切片开始CT显像(管电压: 120kV)。 对于骨闪烁造影而言, 施予740MBq的 99mTc-HMDP(CLEAR BONE(注册商标)注射剂, Nihon Medi-Physics Co.,Ltd.制), 在2小时后 开始拍摄全身平面图像(能量窗: 140keV10)。 0064 5.图像的目视评价 0065 对图像加以评价的两名对受试者背景无了解(blind)的人员各自独立地针对18F- fluciclovine PET/CT、 全身对比度增强CT及骨闪烁造影的图像进行评价。 当两名人员判定 结果不同时, 通。
43、过讨论得出结论。 对骨闪烁造影的全身平面图及全身对比度增强CT图像进 行解释, 并根据其总体发现来确定骨转移的有无。 说 明 书 7/9 页 9 CN 107847616 A 9 0066 6.结果 0067 结果示于图4(a)至(c)及5(a)至(c)。 图4(a)至(c)为18F-fluciclovine PET/CT图 像, 图4(a)为头部图像, 图4(b)为胸部图像, 图4(c)为骨盆图像。 此外, 图5(a)为通过最大密 度投影得到的18F-fluciclovine的PET图像, 图5(b)为骨闪烁造影的前视图, 图5(c)为骨闪 烁造影的后视图。 图4(a)至4(c)及5(a)至。
44、(c)中, 以箭头示出的位点是在图5(b)及(c)的骨 闪烁造影显像中未被可视化的位点、 并且也是在全身对比度增强CT上未被可视化的位点。 因此, 在骨闪烁造影及全身对比度增强CT上未被可视化的病变在18F-fluciclovine图像中 得以被可视化。 0068 0069 1.材料 0070 (1)乳腺癌细胞(MRMT-1)悬浮液的制备 0071 以与实施例1中制备的MRMT-1悬浮液相同的方式制备MRMT-1悬浮液。 0072 (2)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模型的制备 0073 将MRMT-1悬浮液注入12周龄雄性SD大鼠(Japan SLC,Inc.)的右隐动脉及左隐动 脉, 除此以外, 以与实。
45、施例1中制备的溶骨性骨转移大鼠模型相同的方式制备小梁间骨转移 模型, 在移植后第6天或第8天将其用于后述实验。 病变仅在移植后第6天的模型的右后肢及 移植后第8天的模型的左肢出现。 0074 除了使用12周龄雄性SD大鼠(Japan SLC,Inc.)以外, 以与实施例1中制备的溶骨 性骨转移大鼠模型相同的方式制备溶骨性骨转移模型, 在移植后第11天将其用于后述实 验。 0075 (3)14C-fluciclovine的制备 0076 以与实施例1中制备的14C-fluciclovine相同的方式制备14C-fluciclovine。 0077 2.方法 0078 使乳腺癌细胞移植后第6天或第。
46、8天的乳腺癌小梁间骨转移大鼠模型、 或乳腺癌细 胞移植后第11天的乳腺癌的溶骨性骨转移大鼠模型彻夜禁食, 在施予示踪剂之前, 使用1 异氟烷(Pfizer Inc.制)麻醉; 将2.75MBq/kg的14C-fluciclovine、 74MBq/kg的99mTc-HMDP (Nihon Medi-Physics Co.,Ltd.制)及18.5MBq/kg的3H-FDG(American Radiolabeled Chemicals制)注入相同的大鼠的尾静脉。 在处死大鼠前, 使14C-fluciclovine及3H-FDG在循 环中保持30分钟, 使99mTc-HMDP在循环中保持2小时。 。
47、在麻醉条件下, 通过从腹主动脉抽血从 而将动物处死。 然后, 移除胫骨及股骨并将其包埋入SCEM(Section-Lab Co.Ltd.制)中, 在 异 戊 烷 / 干 冰 中 冷 冻 。 按 照 川 本 膜 ( K a w a m o t os f i l m ) 法 ( K a w a m o t o T .Arch .Histol .Cytol .2003; 66:123-43)中的记载, 使用CM3050S冷冻切片机 (LeicaBiosystems制)于-20将冷冻试样切片(病理学样品及放射自显影样品分别为5 m 厚度切片及10 m厚度切片)。 得到15片连续切片, 将每张切片放置于。
48、载玻片上。 为了获得 由99mTc同位素生成的图像, 将SR成像板(FUJIFILM Corporation制)暴露给包裹在12 m厚的 聚酯膜(LUMIRRORTM, Toray Industries,Inc.制, 其吸收低能量的3H)中的10 m厚的干燥切 片1小时。 在上述条件下, 即使在暴露1小时后, 14C也未导致SR成像板的任何黑化, 因此, 排除 了由99mTc放射自显影中的14C导致的交叉污染。 将与经过99mTc放射自显影的切片相邻的后面 2片冷冻切片于-20保存5天, 使99mTc彻底衰减。 接下来, 将TR成像板(FUJIFILM 说 明 书 8/9 页 10 CN 107847616 A 10 Corporation制)暴露于带有及不带有12 m厚的聚酯膜的干燥切片7天, 由此分别得到14C图 像及3H+14C混合图像(Obata T.等, RADIOISOTOPES.2000; 49:623-36)。 使用FLA-7000成像分 析仪(GE Healthcare UK Ltd制)使成像板显像。 最后, 通过使用ImageJ软件(ver.1.48, NIH)从14C+3H图像中减去14C图像来得到3H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