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17818.7 (22)申请日 2016.08.01 (71)申请人 邓炳章 地址 733106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 北街 (72)发明人 邓炳章 朱珍菊 邓万睿 (74)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陈超 (51)Int.Cl. A61K 36/9064(2006.01) A61P 1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 合物, 由下述重量。
2、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党参30-45 份、 茯苓30-60份、 白术30-120份、 炙甘草30-45 份、 生黄芪30-60份、 泽泻15-60份、 藿香10-15份、 酒大黄5-20份、 砂仁10-15份、 五味子10-15份、 制 附片10-30份、 桂枝45-75份、 当归10-30份、 肉桂 10-15份、 薏苡仁30-60份, 按制药领域的常规辅 料和工艺制备成内服制剂。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选用纯中药原料配制而成, 配伍严谨, 辩 证立法, 方药得当对症, 能有效治疗氮质血症, 可 使血肌酐、 尿素氮显著降低, 明显减轻和延缓肾 衰病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
3、06166262 A 2016.11.30 CN 106166262 A 1.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党参 30-45份、 茯苓30-60份、 白术30-120份、 炙甘草30-45份、 生黄芪30-60份、 泽泻15-60份、 藿香 10-15份、 酒大黄5-20份、 砂仁10-15份、 五味子10-15份、 制附片10-30份、 桂枝45-75份、 当归 10-30份、 肉桂10-15份、 薏苡仁30-60份, 按制药领域的常规辅料和工艺制备成内服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 配比的原。
4、料制成: 党参30份、 茯苓60份、 白术60份、 炙甘草30份、 生黄芪45份、 泽泻45份、 藿香 15份、 酒大黄10份、 砂仁10份、 五味子10份、 制附片10份、 桂枝45份、 当归10份、 肉桂10份、 薏 苡仁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其水剂的加工方法是称 量、 混合各药物后, 每份组合物用6-9倍的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 煎熬3-4小时, 过滤后饮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其丸剂的加工方法是将 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分别粉碎后混合, 过千目筛, 细粉加熬制蜂蜜, 制成药丸, 每丸重6-9g。 权 利 要 。
5、求 书 1/1 页 2 CN 106166262 A 2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肾衰竭也叫慢性肾功能不全, 是由多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疾患导致肾实质慢性 进行性损害, 是肾脏的基本功能难以维持, 如水盐代谢平衡失调、 机体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 泄, 各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受损, 引起氮质血症为主要矛盾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 恶心、 呕吐、 腹胀、 乏力、 饮食减少、 尿少, 严重者出现心衰、 心律失常、 高血压、 贫血、 出血、 昏 迷等症状导致死亡, 其病理机制复杂。 目前对此病。
6、西医药物较少, 治疗措施主要以透析为 主, 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药物, 从中医治疗上开辟一条路, 降 低病人的治疗痛苦, 花费比透析低。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述重量份配 比的原料制成: 党参30-45份、 茯苓30-60份、 白术30-120份、 炙甘草30-45份、 生黄芪30-60 份、 泽泻15-60份、 藿香10-15份、 酒大黄5-20份、 砂仁10-15份、 五味子10-15份、 制附片10-30 份、 桂枝45-75份、 当归10-30份、 肉桂10-15份、 薏苡仁30-60。
7、份, 按制药领域的常规辅料和工 艺制备成内服制剂。 0005 进一步的, 本发明优选重量份配比为: 党参30份、 茯苓60份、 白术60份、 炙甘草30 份、 生黄芪45份、 泽泻45份、 藿香15份、 酒大黄10份、 砂仁10份、 五味子10份、 制附片10份、 桂 枝45份、 当归10份、 肉桂10份、 薏苡仁45份。 0006 进一步的, 其水剂的加工方法是称量、 混合各药物后, 每份组合物用6-9倍的清水 浸泡1小时以上, 煎熬3-4小时, 过滤后饮服。 0007 进一步的, 其丸剂的加工方法是将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分别粉碎后混合, 过千目筛, 细粉加熬制蜂蜜, 制成药丸, 每丸重6-9g。
8、。 0008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选用纯中药原料配制而成, 配伍严谨, 辩证立法, 方药 得当对症, 能有效治疗氮质血症, 可使血肌酐、 尿素氮显著降低, 明显减轻和延缓肾衰病情。 0009 本申请人认为慢性肾衰竭属于中医癃闭、 关格、 水肿等范畴, 其主要病因是由外感 内伤及他病转化,“穷必及肾” , 致脾肾衰败, 水谷精微不从正化,“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 脾 不能运化水湿, 肾不能化气行水, 水湿内停, 清者不能升而漏泄, 浊者不能降而内聚, 蕴积而 成毒, 湿毒内停, 五脏失养而见多种症状, 后天胃气乃先天生气之根, 肝肾同源, 三阴统于太 阴,“土生万物, 无土不生世界” 。
9、, 所以健运中气, 是治疗关键, 健运中气, 条达肝气, 肃降肺 气, 承降胃气, 温心阳, 中焦斡旋失职, 无法灌溉, 滋养四旁, 肝失条达疏泄, 肺失宣发肃降, 肾失化气行水。 0010 本发明本着健脾助运, 斡旋中气, 使水湿毒邪有路可排, 五脏得以灌溉, 肾之化气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166262 A 3 行水功能可复。 方中党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健脾助运。 大量白术健脾利湿, 斡旋中气, 生黄 芪补气利水, 内经云:“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 , 转轴运轮, 为君药; 茯苓、 泽泻淡渗利湿, 砂 仁、 藿香芳香化湿, 薏苡仁清热利湿, 酒大黄泻阳明、 胃经。
10、蕴久之湿毒, 上药利湿解毒祛邪共 为臣药; 肉桂温补命门之火, 化气行水, 温通血脉, 灵动下焦, 桂枝温补心阳, 虚则补其母, 补 火以生土, 防阴寒之邪上乘, 助膀胱化气行水, 肝为罢极之本, 还入厥阴肝经, 助厥阴风木和 缓有序生发, 五味子性温, 五味具备, 酸咸为多, 故专敛肺气而滋肾水, 益气生津, 当归活血 补血, 小剂量附子温补脾肾阳气, 通行十二经, 增加釜底之火, 温脾助运, 为佐使之药。 全方 健运中焦, 斡旋中气, 祛邪与扶正并用, 通过祛邪恢复土生万物, 脾为后天之本功能, 益后天 以养先天, 恢复肾之主水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
11、中药组合物, 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党参30份、 茯苓60 份、 白术60份、 炙甘草30份、 生黄芪45份、 泽泻45份、 藿香15份、 酒大黄10份、 砂仁10份、 五味 子10份、 制附片10份、 桂枝 45份、 当归10份、 肉桂10份、 薏苡仁45份, 按制药领域的常规辅料 和工艺制备成内服制剂。 0012 实施例2 重量份配比: 党参45份、 茯苓60份、 白术120份、 炙甘草45份、 生黄芪30份、 泽泻50份、 藿 香10份、 酒大黄20份、 砂仁15份、 五味子15份、 制附片30份、 桂枝75份、 当归30份、 肉桂15份、 薏苡仁60份, 按制药领域的常规辅料和。
12、工艺制备成内服制剂。 0013 实施例3 重量份配比: 党参30份、 茯苓60份、 白术100份、 炙甘草30份、 生黄芪45份、 泽泻45份、 藿 香15份、 酒大黄15份、 砂仁10份、 五味子10份、 制附片10份、 桂枝45份、 当归10份、 肉桂10份、 薏苡仁45份, 按制药领域的常规辅料和工艺制备成内服制剂。 0014 实施例4 重量份配比: 党参30份、 茯苓60份、 白术100份、 炙甘草30份、 生黄芪60份、 泽泻60份、 藿 香10份、 酒大黄20份、 砂仁10份、 五味子10份、 制附片10份、 桂枝75份、 当归12份、 肉桂10份、 薏苡仁60份, 按制药领域的常。
13、规辅料和工艺制备成内服制剂。 0015 实施例5 重量份配比: 党参30份、 茯苓30份、 白术60份、 炙甘草30份、 生黄芪45份、 泽泻30份、 藿香 10份、 酒大黄10份、 砂仁10份、 五味子10份、 制附片10份、 桂枝45份、 当归10份、 肉桂10份、 薏 苡仁30份, 按制药领域的常规辅料和工艺制备成内服制剂。 0016 治疗水剂的方法是加入上述中药6-9倍的清水浸泡1小时, 煎熬3小时, 晾凉后过滤 用塑料袋密封、 灭菌、 包装, 每剂3袋, 每袋100ml, 饭前空腹服, 每日3次, 每4小时一次。 如作 丸散剂型可将中药组合物分别粉碎后混合用千目筛筛过后, 用蜂蜜和成。
14、蜜丸, 每丸重6-9g。 如果做胶囊剂型可以装入大号胶囊 (每粒重1.0g) 。 服用期间: 连服一月为一周期, 三月为一 疗程。 服药禁忌: 忌食生冷、 植物蛋白、 损肾药物、 豆腐、 啤酒。 0017 临床实验 一、 中医辩证标准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166262 A 4 符合诊断脾肾阳衰、 湿浊停滞, 脾不能运化水湿, 肾不能化气行水致慢性肾衰竭的患 者。 临床症见恶心、 呕吐、 食欲较差、 小便减少、 疲乏无力、 浮肿等症状, 病人体型黄胖, 面色 晄白或黧黑, 白天小便较少, 夜间小便较多, 逐渐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 动则气短汗出, 部分 患者口中有尿味, 舌质淡。
15、, 苔白腻, 舌体胖大满口, 边有齿印, 双手寸关脉沉细而数。 0018 二、 治疗方法 1.选取50例, 采取随机分组自身对照比较法,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 体征和结果的 变化。 0019 2.立法: 健脾运中、 健脾燥湿、 淡渗利湿、 芳香化湿、 清热利湿、 益气利水、 温阳利 湿, 疏泄肝气、 肃降肺气、 清泻阳明、 温补心阳及命门之火, 通过健运中焦、 斡旋中气, 恢复土 气, 最终达到恢复脾能运化水湿, 肾能化气行水之目的。 0020 3.服药方法: 服用本发明中剂量药物, 每日三次, 每次服大号胶囊10-15粒 (每粒为 1.0g) , 连服一月为一周期, 六月为一疗程。 主症。
16、状没有其它兼症, 服用小剂量药物; 主症重 病发症多, 服用大剂量药物。 0021 三、 疗效观察指标: 经3-5个疗程治疗, 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 血肌酐、 尿素氮在正 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 0022 四、 疗效判断标准 1.治愈: 临床症状改善, 血肌酐、 尿素氮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 停药一年再无反 复; 2.显效: 服药控制, 血肌酐、 尿素氮接近正常范围, 一年以上没有复发; 3.有效: 症状减轻, 血肌酐、 尿素氮指数下降。 0023 4.无效: 症状无明显改变, 血肌酐、 尿素氮指数无改善。 0024 五、 治疗效果 本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上五十例患者服用。
17、未发现不良反应。 用以 上方案治疗三个疗程, 治疗50例, 治愈率70%, 有效率100%。 总体疗效见下表一。 0025 表一 五十例患者疗效统计表 典型病例 病例一: 刘某, 男, 53岁, 农民, 2009年7月24日初诊, 病人自述: 患糖尿病21年, 晨起恶 心、 呕吐、 食欲较差、 小便白天减少、 夜间较多, 疲乏无力、 浮肿等症状1年, 坚持胰岛素、 降压 等药物治疗, 血糖血压控制一般, 来我院住院治疗, 查血肌酐326mmol/l, 尿素氮16mmol/l。 0026 观察病人: 颜面晄白, 眼睑轻度水肿, 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舌体胖大, 边有齿 印, 舌质淡, 苔白, 。
18、动则气短汗出, 脉诊: 双手寸关脉沉细而数。 0027 诊断: 脾肾衰败, 水饮、 湿浊停滞, 五脏失养。 立法: 健脾运中、 健脾燥湿、 淡渗利湿、 芳香化湿、 清热利湿、 益气利水、 温阳利湿, 疏泄肝气、 肃降肺气、 清泻阳明、 温补心阳及命门 之火。 服药方法: 本组方中药6-9倍的清水浸泡1小时, 煎熬3小时, 晾凉后过滤用塑料袋密 封、 灭菌、 包装, 每剂3袋, 每袋100ml, 饭前空腹服, 每日3次, 每4小时一次。 继续原治疗方案, 加用上述中药加减治疗1年, 血肌酐: 101mmol/l, 尿素氮9.8mmol/l, 以上症状明显减轻, 继 说 明 书 3/4 页 5 C。
19、N 106166262 A 5 续进行中药治疗1年, 上述指标恢复正常, 给与散剂巩固治疗。 0028 病例二: 患者刘某, 男, 67岁, 2006年3月16日就诊, 因疲乏无力, 恶心呕吐, 小便减 少般下肢浮肿入院。 近1周恶心呕吐多, 晨起明显, 大便秘结, 查血压140/90mmhg, 血 Cr389mmol/L, BUN12.6mmol/L。 0029 病人体征: 面色晄白, 食欲差, 大便干, 3日1行, 舌质红, 苔白腻, 脉象弦滑, 右迟重 按无力。 0030 诊断: 脾肾衰败, 水饮、 湿浊停滞化热。 立法: 健脾运中、 健脾燥湿、 淡渗利湿、 芳香 化湿、 清热利湿、 益。
20、气利水、 温阳利湿, 疏泄肝气、 肃降肺气、 温补心阳及命门之火, 重用清泻 阳明。 服药方法: 本组方中药6-9倍的清水浸泡1小时, 煎熬3小时, 晾凉后过滤用塑料袋密 封、 灭菌、 包装, 每剂3袋, 每袋100ml, 饭前空腹服, 每日3次, 每4小时一次。 继续原治疗方案, 加用上述中药加减治疗1年, 血肌酐: 196mmol/l, 尿素氮11.8mmol/l, 以上症状明显减轻, 继 续进行中药治疗1年, 上述指标恢复正常, 给与散剂巩固治疗, 血肌酐、 尿素氮指标基本稳 定。 0031 病例三: 马某, 男, 72岁, 2008年11月16日初诊, 患慢性肾炎8年。 0032 病人。
21、自述: 体检时发现尿常规+, 血浆蛋白正常, 血肌酐: 160mmol/l, 尿素氮 8.2mmol/l, 自感乏力, 腹胀, 余无特殊不足, 血压正常。 0033 诊断: 舌淡, 苔薄白, 脉诊双手脉 (肝、 脾、 肾三脏之脉) 沉迟而紧。 立法: : 健脾运中、 健脾燥湿、 淡渗利湿、 芳香化湿、 清热利湿、 益气利水、 温阳利湿, 疏泄肝气、 肃降肺气、 温补 心阳及命门之火, 服药方法: 将本组方做成胶囊剂型, 装入大号胶囊 (每粒重1.0g) , 每次6 粒, 每日3次, 服用期间: 连服一月为一周期, 三月为一疗程。 共药1年, 血肌酐、 尿素氮指标正 常, 自觉症状消失。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16626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