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外壁自动抛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丸设备,具体涉及风电塔筒外壁自动抛丸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抛丸机设计不合理,需采用空压机,抛砂采用开放式,除尘效果差,环境污染严重,因传统的抛丸设备是人工现场操作,操作人员易患尘肺病,砂尘无法分离,生产效率低,而且能耗高;抛丸机抛头是固定的,因此,抛头的调整范围小,适应筒和管壁直径变化的范围窄,所以,难以通过改变抛头与被抛物的相对位置来提高抛丸机的性能,被抛物表面的粗糙度和光洁度也难以达到要求的技术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抛丸机设计不合理,需采用空压机,抛砂采用开放式,除尘效果差,环境污染严重,操作人员易患尘肺病,砂尘无法分离,生产效率低,而且能耗高,适应筒和管壁直径变化的范围窄,所以,难以通过改变抛头与被抛物的相对位置来提高抛丸机的性能,被抛物表面的粗糙度和光洁度达不到要求的技术指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筒外壁自动抛丸机,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风电塔筒外壁自动抛丸机,由上料箱、立柱、给料伸缩管、摆臂机构、抛头、回料箱、除尘器、机座、控制室、液压站、上料机构、回料伸缩管、套环、抛头密封装置、除尘风管、上料筒、抛丸电机、上料电机、基板、升降液压油缸、支承轮和液压油缸组成,上料筒与立柱设在基板的上平面上,上料筒与立柱连为一体,在上料筒内设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在上料电机减速器上固定一根轴,轴上设有链轮,链轮上设有链条,链条上设有料斗,上料箱设在上料筒的上侧部,上料箱与上料筒连通,给料伸缩管设在上料箱与抛头之间,将上料箱和抛头连通,抛头设在摆臂机构上,套环与摆臂机构和控制室连为一体,套环套在立柱和上料筒的外壁上,两个升降液压油缸的上端固定在摆臂机构上,两个升降液压油缸的下端分别设在基板上,回料伸缩管设在抛头密封装置的下端与回料箱之间,将抛头密封装置与回料箱连通,回料箱设在上料筒下部的右侧与上料筒连通,回料箱上设有装料口,除尘风管设在回料箱与除尘器之间,将回料箱与除尘器连通,机座上设有H型钢轨,基板的下面设有立板,立板与基板为一体,H型钢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有支承轮,支承轮配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立板固连,液压油缸的右端与基板连接,液压油缸的左端固定在机座上,除尘器和液压站设在机座上,液压站与摆臂机构、液压油缸和液压油缸连接,控制室分别与除尘器、液压站、摆臂机构、抛丸电机和上料电机连接。
所述的抛头摆臂机构,由上摆臂、液压油缸、下摆臂、左支架、抛头、臂座和右支架组成,臂座分别设在左支架的右侧面和右支架的左侧面上,上摆臂和下摆臂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臂座活动连接,上摆臂和下摆臂的右端与液压油缸的上端连接,液压油缸的下端与左支架下端右侧连接,抛头的左端与右支架右侧面连接。
所述的伸缩管由第一方筒、第二方筒、第三方筒、第四方筒、第五方筒、第一四氟板、第二四氟板、第三四氟板、第四四氟板、第五四氟板、第六四氟板、第七四氟板和第八四氟板组成,第一四氟板设在第一方筒下端的外壁上,第二四氟板设在第二方筒上端的内壁上,第三四氟板设在第三方筒的上端内壁上,第四四氟板设在第四方筒的上端内壁上,第五四氟板设在第二方筒下端的外壁上,第六四氟板设在第三方筒下端的外壁上,第七四氟板设在第五方筒上端的内壁上,第八四氟板设在第四方筒下端的外壁上。
本发明的一种风电塔筒外壁自动抛丸机,结构设计合理,无需采用空压机,回丸采用封闭式,除尘效果好,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本发明的抛丸设备由一名操作人员在控制室操作即可,解决了操作人员易患尘肺病的问题,砂尘分离后抛砂可循环使用,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是传统抛丸机的三分之一,年节省运行成本近百万元;能实现抛丸机抛头进行摆臂和抛丸机的横向与纵向移动,因此抛头的调整范围大,适应筒和管壁直径变化的范围宽,所以,能通过改变抛头与被抛物的相对位置来提高抛丸机的性能,使被抛物表面的粗糙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的技术指标的优点。本发明不仅适用于风电塔筒外壁除锈,还适用于大管径管外壁的除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2I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摆臂机构地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是俯视图,图7是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中虚线是摆臂机构的摆臂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10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上料箱1、立柱2、给料伸缩管3、摆臂机构4、抛头5、回料箱6、除尘器7、机座8、控制室9、液压站10、上料机构11、回料伸缩管12、套环14、抛头密封装置15、除尘风管16、上料筒17、抛丸电机18、上料电机19、基板20、升降液压油缸21、支承轮23和液压油缸26组成,上料筒17与两根立柱2设在基板20的上平面上,上料筒17与两根立柱2焊为一体,在上料筒17内设有上料机构11,上料机构11在上料电机19减速器上固定一根轴,轴上设有链轮,链轮上设有链条,链条上设有料斗,上料箱1设在上料筒17的上侧端,上料箱1与上料筒17连通,给料伸缩管3设在上料箱1与抛头5之间,将上料箱1和抛头5连通,抛头5设在摆臂机构4上,套环14与摆臂机构4和控制室9连为一体,套环14套在立柱2和上料筒17的外壁上,两个升降液压油缸21的上端固定在摆臂机构4上,两个升降液压油缸21的下端分别设在基板20上,回料伸缩管12设在抛头密封装置15的下端与回料箱6之间,将抛头密封装置15与回料箱6连通,回料箱6设在上料筒17下部的右侧端与上料筒17的下部连通,回料箱6上设有装料口,除尘风管16设在回料箱6与除尘器7之间,将回料箱6与除尘器7连通,机座8上设有H型钢轨24,基板20的下面设有立板25,立板25与基板20由螺栓连接,H型钢轨24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有支承轮23,支承轮23配装在连接板27上,连接板27与立板25固连,液压油缸26的右端与基板20连接,液压油缸26的左端固定在机座8上,除尘器7和液压站10设在机座8上,液压站10与摆臂机构4、升降液压油缸21和液压油缸26连接,控制室9分别与除尘器7、液压站10、摆臂机构4、抛丸电机18和上料电机19由电缆线连接,机座8的下平面设有行走轮29。
除尘器7采用GZ607型脉冲反吹袋式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5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抛头摆臂机构4,由上摆臂30、液压油缸31、下摆臂32、左支架33、抛头5、臂座34和右支架35组成,臂座34分别设在左支架33的右侧面和右支架35的左侧面上,上摆臂30和下摆臂32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架33和右支架35上的臂座34活动连接,上摆臂30和下摆臂32的右端与液压油缸31的上端连接,液压油缸31的下端与左支架33下端右侧连接,抛头5的左端与右支架35右端面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7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伸缩管由第一方筒36-1、第二方筒36-2、第三方筒36-3、第四方筒36-4、第五方筒36-5、第一四氟板37-1、第二四氟板37-2、第三四氟板37-3、第四四氟板37-4、第五四氟板37-5、第六四氟板37-6、第七四氟板37-7和第八四氟板37-8组成,第一四氟板37-1设在第一方筒36-1下端的外壁上,第二四氟板37-2设在第二方筒36-2上端的内壁上,第三四氟板37-3设在第三方筒36-3的上端内壁上,第四四氟板37-4设在第四方筒36-4的上端内壁上,第五四氟板37-5设在第二方筒36-2下端的外壁上,第六四氟板37-6设在第三方筒36-3下端的外壁上,第七四氟板37-7设在第五方筒36-5上端的内壁上,第八四氟板37-8设在第四方筒36-4下端的外壁上。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2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砂尘分离装置由回料箱6、除尘器7和除尘风管16组成,除尘风管16将回料箱6和除尘器7连通。处在工作状态时抛砂在抛丸电机高速旋转过程中射向风筒外壁时将风筒外壁表面的灰尘除下,砂和灰尘经回料伸缩管12进入回料箱6内,在除尘器7内引风机的作用下将灰尘经除尘风管16吸入除尘器7内,将灰尘过滤,而抛砂进入回料箱6内循环使用。达到砂尘分离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的上料箱1和回料箱6的箱底呈斜坡形,便于抛砂向给料伸缩管3和上料筒11内流动。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10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给料伸缩管3的两端分别与上料箱1和抛头5由销轴连接,回料伸缩管12的两端分别与抛头密封装置15和回料箱6由销轴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