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疾病医疗诊 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疾病检测和诊治时,需要用到多种妇产科疾 病诊治装置进行检查诊治,以往的医务人员在进行日常检测治疗时需 要利用多种妇产科疾病诊治装置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检测治疗,而 且不同的仪器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大不相同,而且来回切换检测治疗 仪器容易影响病情的治愈速度,影响检测治疗的效果,而且以往的妇 产科疾病诊治装置不能智能分析进行检查诊治,需要浪费医务人员大 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处理,使检查诊治过程变得繁琐复杂,长此以 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疾病检测和诊治 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智能准确的妇产科疾病医疗诊 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包括主体,主 体下侧设有仪器支撑台,仪器支撑台下侧设有橡胶轮,主体前侧设有 妇产科专用显示屏,妇产科专用显示屏下侧设有仪器储备橱,仪器储 备橱下侧设有启动开关,仪器储备橱左侧设有按键保护门,按键保护 门通过旋转折页与主体连接,按键保护门前侧设有启动卡扣,主体后 侧设有电源导入板,电源导入板通过电源线与电源插头连接;
主体内部设有应急供电箱和麻醉箱,应急供电箱前侧设有安置 板,安置板前侧设有电流计,电流计下侧设有微调旋钮,应急供电箱 右侧设有接线孔,应急供电箱上侧设有电压转换圆柱,电压转换圆柱 通过疏导电线与绝缘线圈连接,麻醉箱后侧通过输氮导管与液氮存储 泵连通,液氮存储泵前侧设有固定圈,液氮存储泵内部设有氮气过滤 锥,麻醉箱前侧设有输出控制板和温度选择键,麻醉箱上侧通过外导 管与麻醉板连通,麻醉板上设有出氮导口;
主体上侧设有输出承载板,输出承载板上侧设有疾病检测装置, 疾病检测装置前侧设有角度调节圆盘和数据传导口,疾病检测装置上 侧设有可折叠传导杆,可折叠传导杆左侧设有缓存筒,缓存筒前侧设 有波频显示计,缓存筒左侧设有曲型连杆,曲型连杆下侧设有滤波盒, 滤波盒下侧设有高能检测灯,主体左侧设有检测放松板和疾病诊治 箱,检测放松板上侧设有检测光穿透孔,疾病诊治箱内部设有仪器运 行轨道,仪器运行轨道上侧设有婴儿恒温箱,婴儿恒温箱前侧设有固 定框,固定框前侧设有监视窗,婴儿恒温箱上侧设有接生门;
婴儿恒温箱后侧设有放热板,放热板前侧设有产热灯管,婴儿恒 温箱内部设有新生儿平躺毯,新生儿平躺毯上侧壁设有监视传感片, 新生儿平躺毯右侧设有湿度感应圆柱,湿度感应圆柱右侧设有调节 箱,湿度感应圆柱上侧设有氧气存储泵,氧气存储泵上侧设有内部空 气控制柱,内部空气控制柱内部设有质量感应杆,内部空气控制柱通 过气流交换管与导气盘连通,新生儿平躺毯上侧设有抽拉式滤光板, 抽拉式滤光板上侧设有固定吸盘,抽拉式滤光板左侧设有抽拉轴,抽 拉式滤光板右侧通过感应线与温度显示计连接;
疾病诊治箱上侧设有患者平躺床,患者平躺床左侧设有伸缩连接 杆,患者平躺床上侧设有治疗仪器导出口;
患者平躺床上侧壁设有腿部固定槽,患者平躺床内部设有消毒液 存储圆柱,消毒液存储圆柱通过治疗传导管与动力提供盒连通,动力 提供盒上侧设有速度调节键,动力提供盒下侧设有支撑固定连杆,动 力提供盒左侧通过导出治疗管与治疗主机连通,治疗主机上侧设有 液压泵,液压泵上侧设有升降轴,升降轴通过治疗传递线与扩阴探照 器连接,扩阴探照器右侧设有多功能探入治疗球。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前侧设有指示灯。
作为优选,所述仪器支撑台前侧设有降噪孔。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线左侧设有漏电保护器。
作为优选,所述曲型连杆上侧设有调节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放松板左侧设有角度调节环。
作为优选,所述抽拉轴右侧设有增固杆。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固定连杆下侧设有梯形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对妇产科患者进 行检测治疗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智能准确,减轻了 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的婴儿恒温箱结构示意 图。
图4为本发明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的患者平躺床结构示意 图。
图中:
1:主体,2:仪器支撑台,3:橡胶轮,4:妇产科专用显示屏, 5:仪器储备橱,6:启动开关,7:按键保护门,8:旋转折页,9: 启动卡扣,10:电源导入板,11:电源线,12:电源插头,13:应急 供电箱,14:麻醉箱,15:安置板,16:电流计,17:微调旋钮,18: 接线孔,19:电压转换圆柱,20:疏导电线,21:绝缘线圈,22:输 氮导管,23:液氮存储泵,24:固定圈,25:氮气过滤锥,26:输出 控制板,27:温度选择键,28:外导管,29:麻醉板,30:出氮导口, 31:输出承载板,32:疾病检测装置,33:角度调节圆盘,34:数据 传导口,35:可折叠传导杆,36:缓存筒,37:波频显示计,38:曲 型连杆,39:滤波盒,40:高能检测灯,41:检测放松板,42:疾病 诊治箱,43:检测光穿透孔,44:仪器运行轨道,45:婴儿恒温箱, 46:固定框,47:监视窗,48:接生门,49:放热板,50:产热灯管, 51:新生儿平躺毯,52:监视传感片,53:湿度感应圆柱,54:调节 箱,55:氧气存储泵,56:内部空气控制柱,57:质量感应杆,58: 气流交换管,59:导气盘,60:抽拉式滤光板,61:固定吸盘,62: 抽拉轴,63:感应线,64:温度显示计,65:患者平躺床,66:伸缩 连接杆,67:治疗仪器导出口,68:腿部固定槽,69:消毒液存储圆 柱,70:治疗传导管,71:动力提供盒,72:速度调节键,73:支撑 固定连杆,74:导出治疗管,75:治疗主机,76:液压泵,77:升降 轴,78:治疗传递线,79:扩阴探照器,80:多功能探入治疗球,81: 指示灯,82:降噪孔,83:漏电保护器,84:调节把手,85:角度调 节环,86:增固杆,87:梯形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进行详细描 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包括主体1,主 体1下侧设有仪器支撑台2,仪器支撑台2下侧设有橡胶轮3,主体1前 侧设有妇产科专用显示屏4,妇产科专用显示屏4下侧设有仪器储备橱 5,仪器储备橱5下侧设有启动开关6,仪器储备橱5左侧设有按键保护 门7,按键保护门7通过旋转折页8与主体1连接,按键保护门7前侧设 有启动卡扣9,主体1后侧设有电源导入板10,电源导入板10通过电源 线11与电源插头12连接。
如图2所示,主体1内部设有应急供电箱13和麻醉箱14,应急供电 箱13前侧设有安置板15,安置板15前侧设有电流计16,电流计16下侧 设有微调旋钮17,应急供电箱13右侧设有接线孔18,应急供电箱13 上侧设有电压转换圆柱19,电压转换圆柱19通过疏导电线20与绝缘线 圈21连接,麻醉箱14后侧通过输氮导管22与液氮存储泵23连通,液氮 存储泵23前侧设有固定圈24,液氮存储泵23内部设有氮气过滤锥25, 麻醉箱14前侧设有输出控制板26和温度选择键27,麻醉箱14上侧通过 外导管28与麻醉板29连通,麻醉板29上设有出氮导口30。
如图1所示,主体1上侧设有输出承载板31,输出承载板31上侧设 有疾病检测装置32,疾病检测装置32前侧设有角度调节圆盘33和数据 传导口34,疾病检测装置32上侧设有可折叠传导杆35,可折叠传导杆 35左侧设有缓存筒36,缓存筒36前侧设有波频显示计37,缓存筒36 左侧设有曲型连杆38,曲型连杆38下侧设有滤波盒39,滤波盒39下侧 设有高能检测灯40,主体1左侧设有检测放松板41和疾病诊治箱42, 检测放松板41上侧设有检测光穿透孔43,疾病诊治箱42内部设有仪器 运行轨道44,仪器运行轨道44上侧设有婴儿恒温箱45,婴儿恒温箱45 前侧设有固定框46,固定框46前侧设有监视窗47,婴儿恒温箱45上侧 设有接生门48。
如图3所示,婴儿恒温箱45后侧设有放热板49,放热板49前侧设 有产热灯管50,婴儿恒温箱45内部设有新生儿平躺毯51,新生儿平躺 毯51上侧壁设有监视传感片52,新生儿平躺毯51右侧设有湿度感应圆 柱53,湿度感应圆柱53右侧设有调节箱54,湿度感应圆柱53上侧设有 氧气存储泵55,氧气存储泵55上侧设有内部空气控制柱56,内部空气 控制柱56内部设有质量感应杆57,内部空气控制柱56通过气流交换管 58与导气盘59连通,新生儿平躺毯51上侧设有抽拉式滤光板60,抽拉 式滤光板60上侧设有固定吸盘61,抽拉式滤光板60左侧设有抽拉轴 62,抽拉式滤光板60右侧通过感应线63与温度显示计64连接。
如图1所示,疾病诊治箱42上侧设有患者平躺床65,患者平躺床 65左侧设有伸缩连接杆66,患者平躺床65上侧设有治疗仪器导出口 67。
如图4所示,患者平躺床65上侧壁设有腿部固定槽68,患者平躺 床65内部设有消毒液存储圆柱69,消毒液存储圆柱69通过治疗传导管 70与动力提供盒71连通,动力提供盒71上侧设有速度调节键72,动力 提供盒71下侧设有支撑固定连杆73,动力提供盒71左侧通过导出治疗 管74与治疗主机75连通,治疗主机75上侧设有液压泵76,液压泵76 上侧设有升降轴77,升降轴77通过治疗传递线78与扩阴探照器79连 接,扩阴探照器79右侧设有多功能探入治疗球80。
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检测治疗时,首先将电源插头12插上使仪器 通电,然后按下启动开关6将仪器启动,然后让患者躺在患者平躺床 65上,利用主体1上侧的疾病检测装置32通过角度调节圆盘33调节可 折叠传导杆35到合适的位子,然后利用高能检测灯40透过检测放松板 41上的检测光穿透孔43对妇产科患者完成疾病的检测,然后根据主体 1前侧妇产科专用显示屏4上显示的检测结果确定诊治的方案,然后利 用检测放松板41结合主体1内部的麻醉箱14,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 然后在麻醉箱14前侧利用温度选择键27选择合适的温度,通过麻醉板 29对妇产科患者进行麻醉,最后利用治疗主机75上侧的扩阴探照器79 和多功能探入治疗球80对妇产科患者完成诊治,必要时可以利用主体 1内的应急供电箱13完成一些应急的电源支持。
所述主体1前侧设有指示灯81。这样设置,可以使医务人员更 明确地了解仪器的工作状况,使诊治更加高效。
所述仪器支撑台2前侧设有降噪孔82。这样设置,可以减少仪器 的噪音,使检测治疗效果更佳。
所述电源线11左侧设有漏电保护器83。这样设置,可以保护仪器 的安全,使仪器更加人性化。
所述曲型连杆38上侧设有调节把手84。这样设置,可以根据需要 进行调节,增加仪器的可调性。
所述检测放松板41左侧设有角度调节环85。这样设置,可以方便 对仪器的调节,使仪器更加灵活。
所述抽拉轴62右侧设有增固杆86。这样设置,可以使仪器更加牢 固,增加仪器的使用寿命。
所述支撑固定连杆73下侧设有梯形台87。这样设置,使仪器得到 固定,使仪器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