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手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手推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45180.8 (22)申请日 2016.08.04 (73)专利权人 赵素平 地址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 路256号 (72)发明人 赵素平 (51)Int.Cl. A61G 12/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用手推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推车, 包括用于 构成矩形密封车体的底板、 两侧板、 背板、 顶板、 双开门组件和多个用于收纳病号服的篮筐, 所述 密封车体内的顶板下端面和底板上端面之间固 定设置多根。
2、立柱, 各立柱紧邻所述双开门组件的 内侧面设置, 各相邻立柱之间、 相对外侧的两立 柱与相应两侧板之间对称设置多组滑轨, 各滑轨 的起始端与各侧板的邻近双开门组件的一侧或 立柱固定相连, 各滑轨的终结端与所述背板固定 相连, 所述篮筐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上, 所述底 板的四角下方设有万向轮, 便于以用手推车进行 移动; 采用篮筐对病号服进行收纳, 可实现病号 服的按套收纳, 防止堆叠, 有效提高病号服的发 放和收集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334050 U 2017.07.18 CN 206334050 U 1.一种医用手推车, 包括用于构成矩形密封车体的底板 (。
3、2) 、 两侧板 (3) 、 背板、 顶板 (1) 、 双开门组件 (9) 和多个篮筐 (6)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车体内的顶板 (1) 下端面和底板 (2) 上端面之间固定设置多根立柱 (4) , 各立柱 (4) 紧邻所述双开门组件 (9) 关闭时的内侧面 设置, 各相邻立柱 (4) 之间、 相对外侧的两立柱 (4) 与相应两侧板 (3) 之间对称设置多组滑轨 (5) , 各滑轨 (5) 的起始端与各侧板 (3) 的邻近双开门组件 (9) 的一侧或立柱 (4) 固定相连, 各 滑轨 (5) 的终结端与所述背板固定相连, 所述篮筐 (6) 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 (5) 上, 所述底板 (2。
4、) 的四角下方设有万向轮 (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 (5) 为E型滑轨, 包括上轨 道 (51) 和下轨道 (52) ; 所述篮筐 (6) 的顶部设有第一横杆 (61) 和第二横杆 (62) , 所述第一横 杆 (61) 的两端滑动配合在E型滑轨的上轨道 (51) 内, 第二横杆 (62) 滑动配合在所述下轨道 (52) 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手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E型滑轨 (5) 的起始端呈开口设 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2) 的四周设有防撞块, 所 述双开门组件 (9) 中的两个。
5、门分别铰接于左、 右两侧板 (3) 的前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34050 U 2 一种医用手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推车。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车是一种供医生和护士使用的医疗器械, 主要由底部车轮、 支撑柱和上面板 构成, 用以携带手术刀, 点滴瓶、 卫生棉等各种医用器具和用以治疗的药品, 以便随时对病 人进行医治。 目前, 市面上的医用车只能满足装载医用物品运输的功能, 然而对于护理人员 来讲, 医疗器械或常用药品的运输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且运输任务并不集中, 然而对于病 人日常穿戴的病员服, 确是每天需要进行回收和发放的, 。
6、现有的医护手推车并不是专门针 对病员服的收放进行设计的, 因此使用时多是将多套病员服堆叠在一起, 存在交叉感染的 风险, 且不易查找, 往往需要多次翻找, 浪费时间, 效率较低。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 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消毒、 易于收纳病 号服的医用手推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消毒、 易于收纳病号服的医 用手推车。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手推车, 包括: 用于构成矩形密封 车体的底板、 两侧板、 背板、 顶板、 双开门组件和多个用于收纳病号服的篮筐, 所述密封车体 内的顶板下端面和底板。
7、上端面之间固定设置多根立柱, 各立柱紧邻所述双开门组件的内侧 面设置, 各相邻立柱之间、 相对外侧的两立柱与相应两侧板之间对称设置多组滑轨, 各滑轨 的起始端与各侧板的邻近双开门组件的一侧或立柱固定相连, 各滑轨的终结端与所述背板 固定相连, 所述篮筐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上, 所述底板的四角下方设有万向轮, 便于以用手 推车进行移动。 0006 进一步, 所述滑轨为E型滑轨, 包括上轨道和下轨道; 所述篮筐的顶部设有第一横 杆和第二横杆, 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滑动配合在E型滑轨的上轨道内, 第二横杆滑动配合在 所述下轨道内, 便于篮筐的滑动。 0007 进一步, 所述E型滑轨的起始端呈开口设置, 。
8、便于将多个篮筐根据使用需要滑入E 型滑轨。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底板的四周设有防撞块, 以确保使用安全。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双开门组件中的两个门分别铰接于左、 右两侧板的前端边缘上并 适于270 旋转, 以方便使用并确保使用安全。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底板、 两侧板、 背板、 双开门组件、 顶板、 篮筐均采用不锈钢, 便于清 洗消毒。 0011 进一步, 所述滑轨为塑料滑轨, 其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 以增强其润滑性。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手推车, 相对于现有技术, 采用篮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334050 U 3 。
9、筐对病号服进行收纳, 可实现病号服的按套收纳, 防止堆叠, 有效提高病号服的发放和收集 效率;(2) 篮筐采用滑轨安装, 滑轨的起始端呈开口设置, 易于将滑轨拉出, 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手推车关闭车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手推车打开车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篮筐和E型滑轨的装配示意图。 0017 图中:顶板1, 底板2, 侧板3, 立柱4, 滑轨5, 上轨道51, 下轨道52, 篮筐6, 第一横杆 61, 第二横杆62, 万向轮7, 双开门组件9。 。
10、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0019 如图1, 本实施例的医用手推车包括用于构成矩形密封车体的底板2、 两侧板3、 背 板、 顶板1、 双开门组件9; 双开门组件9中的两个门分别铰接于左、 右两侧板3的前端边缘上 并适于270 旋转; 底板1的四周设有防撞块, 底板1的四角下方设有万向轮7; 密封车体内的 顶板1下端面和底板2上端面之间均布3根立柱4, 各立柱4紧邻闭合后的双开门组件9的内侧 面设置, 各相邻立柱4之间、 相对外侧的两根立柱4与两侧板之间对称设置多组E型滑轨5, 该 E型滑轨5包括上轨道51和下轨道52; E型滑轨5的起始端呈开口设置, 各E型滑轨5的起始端 与各侧板3的。
11、邻近双开门组件9的一侧或立柱4固定相连; 各滑轨5的终结端与背板固定相 连, 篮筐6的顶部设有第一横杆61和第二横杆62, 第一横杆61的两端滑动配合在E型滑轨5的 上轨道51内, 第二横杆52滑动配合在下轨道52内, 便于篮筐的滑动。 底板2、 两侧板3、 背板、 双开门组件9、 顶板1、 篮筐6均采用不锈钢, 便于清洗消毒。 滑轨为塑料滑轨, 其表面涂覆聚 四氟乙烯涂层, 以增强其润滑性。 0020 工作时, 操作人员首先打开车门, 双开门组件9能够开启到270 , 然后将待分发的 病号服按套分放在各篮筐6内, 避免将多套病员服堆叠在一起。 0021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334050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334050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33405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