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1677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4.20 CN 101816773 B *CN101816773B* (21)申请号 201010101834.3 (22)申请日 2010.01.27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08(2006.01) A61P 1/14(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5/00(2006.01) G01N 30/36(2006.01) (73)专利权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 地址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镇含浦科教 园区 专利权人 蔡光先 (72)发明人 蔡。
2、光先 王宇红 匡建军 蔡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 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含量测定的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超微粉体制剂的含量 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了 11 种含量控制指 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同一种含量测定方 法同时进行五积散中 11 种化学成分的指标的含 量测定, 该方法包括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及含量限度。本方法优点在于相 对简单、 准确、 重现性好, 适于全面评价五积散复 方制剂的质量。 (51)Int.Cl. 审查员 张忠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1 页 CN 101816773 B1/1 页 2 1. 一种用于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进行含量测定 ;所述含量控制指标为麻黄碱、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 苷、桂皮醛、欧前胡素、甘草酸、厚朴酚、和厚朴酚 11 种成分 ;所述色谱条件 :填充剂 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 ;流动相A为0.35(v/v)磷酸水溶液 ;B为乙腈 ;梯度洗脱 :0 15min,7-18 B ;15 38min,18-30 B ;38 42min,30-41 B ;42 45min, 41-55 B ;4。
4、6 65min,55-62 B ;65 75min,62-75 B ;75 80min,75-90 B ;80 85min,90-93 B ;85 95min,93-93 B ;柱温 30;流速为 1ml/min ;各 控制指标的检测波长见表 1。 表 1 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中 11 种指标成分的检测波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试品溶 液的制备方法为 :以甲醇为溶剂,4冷浸 12 小时。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标准 为 :每袋重量 9g 的药物中含麻黄以盐酸麻黄碱计,不得少于 5.0mg ;含白。
5、芍以芍药苷 计,不得少于 3.8mg ;含甘草以甘草苷与甘草酸计,分别不得少于 8.6mg 与 21.9mg ;含 当归以阿魏酸计,不得少于 2.72mg ;含枳壳和陈皮以柚皮苷与橙皮苷计,分别不得少于 24.2mg 与 40.7mg ;含桂枝以桂皮醛计,不得少于 1.6mg ;含白芷以欧前胡素计,不得少 于 0.3mg ;含厚朴以厚朴酚和和厚朴酚计,分别不得少于 8.1mg 与 7.0m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16773 B1/8 页 3 一种用于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微粉体制剂的中成药含量测定方法,特别是涉及五积散超微 粉体制。
6、剂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背景技术 0002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检验和技术监督法定性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讲,药品质量 的好坏与其质量标准的质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含量测定作为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关键内 容之一,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药品质量。 中药复方往往含多类、多种成分,仅建立某单 一成分的含量测定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较大的片面性。 因此,有必要在中药复方质量标准 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实现对多数成份指标的控制,多方面控制产品质量,提高现代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水平。 0003 五积散源于宋朝 太平惠民和济局方 . 伤寒门,现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21 册,标准编号 WS3-B-2475-9。
7、7,处方为麻黄 40g、白芷 30g、 桂枝 50g、干姜 30g、茯苓 30g、当归 30g、白芍 30g、桔梗 60g、苍术 80g、厚朴 40g、 陈皮 50g、枳壳 50g、法半夏 30g、甘草 30g、川芎 20g,功能发表温中、燥湿化痰、理 气活血,为消除寒、食、气、血、痰五积之剂。 多用于外感寒湿,内伤生冷而致的头痛 身疼、项背拘急、发热无汗、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以及风寒湿痹,妇人气血不和,痛经 等证。 现代研究表明,麻黄中的麻黄碱,白芍中的芍药苷,当归中的阿魏酸,甘草中的 甘草苷与甘草酸,枳壳与陈皮中的柚皮苷、橙皮苷,桂枝中的桂皮醛,白芷中的欧前胡 素,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8、分别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与子宫 1,2、 抗病毒 3-9、抗菌10-15、抗炎16-18、抗氧化19-23、镇静24、抗血栓形成25、抗肿瘤26,27 等药理作用。 上述成分协同作用才能发挥五积散的发表温中、燥湿化痰、理气活血之功 效。 0004 五积散作为应用历史上千年的经典名方,其质量标准仅有鉴别项,未使用含量 对成品质量进行控制,质量标准单一。 很显然,鉴于中药组合物成分的复杂性,现有技 术中没有提供一种对该方剂中多种成分同时进行检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检测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 多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便更好的、全面的。
9、控制该产品的质量,保障用药安 全、有效、可靠,具有实际意义。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确定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的含量限度。 0007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所述含量控制 指标为麻黄碱、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桂皮醛、欧前胡素、甘草 酸、厚朴酚、和厚朴酚11种成分 ;所述色谱条件为 :色谱条件 :填充剂为十八烷基键合 硅胶 ;流动相A为0.35(v/v)磷酸水溶液 ;B为乙腈 ;梯度洗脱 :015min,7-18 说 明 书 CN 101816773 B2/8 页 4 B ;15 38min,18-30 B ;38 42min,30-41 B 。
10、;42 45min,41-55 B ;46 65min,55-62 B ;65 75min,62-75 B ;75 80min,75-90 B ;80 85min, 90-93 B ;85 95min,93-93 B。 柱温 30;流速为 1ml/min ;各控制指标的检测 波长见表 1。 0008 表 1 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中 11 种指标成分的检测波长 0009 0010 所述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取麻黄碱、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柚皮苷、 橙皮苷、桂皮醛、欧前胡素、甘草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以甲 醇溶解,配制成一定比例的溶液。 0011 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 。
11、:以甲醇为溶剂,冷浸12h,用0.45m微孔滤膜 滤过,制备而得。 0012 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是按照五积散处方制成的超微粉体颗粒,为了更好的控制 本品质量,保障安全用药,本发明以制剂中麻黄碱、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柚皮 苷、橙皮苷、桂皮醛、欧前胡素、甘草酸、厚朴酚、和厚朴酚 11 种成分作为控制指标进 行含量测定,并对含量测定方法学进行线性关系、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等方法学 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重现性好,通过多批样品的含量测定,拟定了本品适当的 含量测定限度,结果证明所指定的超微粉体制剂的质量标准专属性强、可控性好,可以 更好的、全面的控制本品的内在质量,保证了制剂工艺稳定剂质量。
12、可控。 0013 所述含量限度为本品每袋含麻黄以盐酸麻黄碱计,不得少于 5.0mg ;含白芍 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 3.8mg ;含甘草以甘草苷与甘草酸计,分别不得少于 8.6mg 与 21.9mg ;含当归以阿魏酸计,不得少于 2.72mg ;含枳壳和陈皮以柚皮苷与橙皮苷计,分 别不得少于 24.2mg 与 40.7mg ;含桂枝以桂皮醛计,不得少于 1.6mg ;含白芷以欧前胡素 计,不得少于 0.3mg ;含厚朴以厚朴酚和和厚朴酚计,分别不得少于 8.1mg 与 7.0mg。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0015 其中 (A) 为对照品溶液,(B。
13、) 为五积散微米粉体制剂溶液 . 0016 (1)盐酸麻黄碱 ;(2)芍药苷 ;(3)甘草苷 ;(4)阿魏酸 ;(5)柚皮苷 ;(6)橙皮 苷 ;(7) 桂皮醛 ;(8) 甘草酸 ;(9) 欧前胡素 ;(10) 厚朴酚 ;(11) 和厚朴酚 . 说 明 书 CN 101816773 B3/8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实现对本发明的进一步具体说明,但不应被理解为对本 发明的任何限制。 0018 实施例 1 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中 11 种指标的含量测定 0019 1、色谱条件 : 0020 色谱柱 :十八烷基健合硅胶柱 (5.0m,250mm4.6mm) 0021 流动。
14、相 A 为 0.35 (v/v) 磷酸水溶液 ;B 为乙腈 ;梯度洗脱 :0 15min, 7-18 B ;15 38min,18-30 B ;38 42min,30-41 B ;42 45min,41-55 B ;46 65min,55-62 B ;65 75min,62-75 B ;75 80min,75-90 B ;80 85min,90-93 B ;85 95min,93-93 B。 柱温 30 ;流速为 1ml/min ;各控制指 标的检测波长见表 1。 流速 :1.0mlmin-1。 0022 检测波长 :采用可变波长的方法,即分别在各指标成分的保留时间位置采用相 应指标成分的最大。
15、吸收波长。 见表 1。 0023 表 1 同时检测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 11 种指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波长 0024 0025 柱温 :30。 0026 理论板数 :按含量最高的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 2000. 0027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的盐酸麻黄碱、芍药苷、 甘草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桂皮醛、欧前胡素、甘草酸、厚朴酚、和厚朴酚 适量,用甲醇定容至 100ml,得到每 1ml 含盐酸麻黄碱 25g、芍药苷 180g、甘草 苷 148g、阿魏酸 38g、柚皮苷 85g、橙皮苷 13.5g、桂皮醛 6.9g、欧前胡素 2.37g、甘草酸 99.6g、厚朴。
16、酚 32g、和厚朴酚 29.5g 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冰箱 中 4下避光保存。 0028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五积散微米粉体制剂 0.3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 瓶中,加甲醇 25ml,称定重量,于冰箱 (4 ) 中冷浸 12h,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 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再用微孔滤膜 (0.45m) 滤过,即得。 0029 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 5l,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说 明 书 CN 101816773 B4/8 页 6 0030 5、计算法 :按照外标法计算,即得。 0031 分别测定 3 批五积散微米粉体制剂样品,每 mg 五积散微米粉。
17、体制剂含盐酸 麻黄碱 700ng、芍药苷 539ng、甘草苷 1193ng、阿魏酸 374ng、柚皮苷 3377ng、橙皮 苷 5652ng、桂皮醛 220ng、欧前胡素 36ng、甘草酸 3045ng、厚朴酚 1125ng、和厚朴酚 970ng。 0032 实施例 2 线性关系考察 0033 将 11 种对照品的混合溶液并稀释至 6 个浓度水平,精密吸取 5l 注入液相色谱 仪,记录色谱图。 分别以盐酸麻黄碱、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桂 皮醛、欧前胡素、甘草酸、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峰面积为纵坐标 (Y)、对照品溶液进样 浓度 (l/ml) 为横坐标 (X) 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
18、方程见表 2。 所有回归方程均表明在 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2 0.9993)。 0034 表 211 种成分的回归数据与最低检测限 (n 6). 0035 0036 实施例 3 精密度考察 0037 取五积散超微粉体制剂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 试验。 日内精密度试验采用三个浓度的样品溶液一日内重复检测 5 次,日间精密度则连 续三日分别检测一次。 结果见表 3,11 种主要成分的 R.S.D. 均小于 5。 表明,该方法 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0038 表 3 精密度试验 0039 说 明 书 CN 101816773 B5/8 页 7 0040 实施例 4 稳。
19、定性考察 0041 取供试品溶液在 4下避光放置,分别于 0,24,48h 测定。 11 种主要有效成分 的峰面积与保留时间的 R.S.D. 分别小于 4.9、2.0。 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 4下 48h 内稳定。 0042 实施例 5 回收率试验 说 明 书 CN 101816773 B6/8 页 8 0043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五积散适量,共 3 份,按样品中相 应成分含量的 50、100、150,分别准确加入上述对照品,制成溶液,在分别 测定 11 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并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 4,平均加样回收率范围均在 96.56-103.85,R.S.D. 小于 4.87。
20、。 表明,该方法准确性好。 0044 表 4 回收率试验 0045 0046 0047 参考文献 0048 1Tong C,Eisenach JC.The vascular mechanism of ephedrines benefi cial effect on uterine perfusion duringpregnancy.Anesthesiology.1992 ;76(5) :792-8. 说 明 书 CN 101816773 B7/8 页 9 0049 2BilckovL, Bauer V, Kolena J.The effects of methylxanthines, ethy。
21、mizol, ephedrine and papaverine onguinea pig and dog trachea.Gen Physiol Biophys.1987 ;6(2) : 137-48. 0050 3Hirabayashi T, Ochiai H, Sakai S.Inhibitory effect of fertulic acid and isoferulic acid on murine interleukin-8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infl uenza virus infections in vitro and in vivo.Plant。
22、a Med.1995 ;61(3) :221. 0051 4Chan WS, Wen PC, Chiang HC, et al.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caffeic acid analogs on xanthineoxidase inhibition.Antica-ncer Res.1995 ;15(3) :703. 0052 5Lee JH.Antiviral activity of some flavonoids on Heroessimplex virus.Korean Pharnuog.1999,30(1) :49. 0053 6Bae 。
23、EA.In vitro inhibitory efects of some fl avonoids on rotavirus infectivity.Biol PharmBull.2000,23(5) :1112. 0054 7Kim DH, Song MJ, Bae EA.Inhibotory effects of herbal medicines on rotavirus infectivity.Biol PharmBull.2000,23(3) :356. 0055 8Pompei R,Flore O,M arccialis M A,et al.Glycyrrhizic acid inh。
24、ibits virus growth and inactivates virusparticles.Nature.1979,281(5733) :689-690. 0056 9Il ina T V, Fediuk N V, Bachinskii A G, et al.Determin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binding sites by a phagedisplay method.Mol Biol(Mosk).2003,37(5) :861-867. 0057 10Tsou Mei F, Hung Chi F, Lu Hsu F.Effects of caffe。
25、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and ferulic acid on growthand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 se ac tivity in Shigella sonne i(group D).Microbios.2000 ;101(398) :37. 0058 11A.Ortuno,et al.Citrus paradisi and Citrus sinensis fl avonoids :Their infl uence in the defence mechanismagainst Penicillium digitatum.Fo。
26、od Chemistry.2006 ;98 :351-358. 0059 12Chang ST.Chen PF,Chang SC.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leaf essential oils and their constituentsCinnamomum osmophloeum.Ethnopharmacol.2001 ;77(1) :123-7. 0060 13Widelski J, Popova M, Graikou K.Coumarins from Angelica lucida L.Antibacterial activities.2009 ;14(8) 。
27、:2729-34. 0061 14Rosselli S, Maggio A, Bellone G.Antibacterial and anticoagulant activities of coumarins isolated from theflowers of Magydaris tomentosa.Planta Med.2007 ;73(2) : 116-20. 0062 15Clark AM,EI-Feraly FS,Li WS.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henolic constituents of Magnolia grandifl omL.J Pham。
28、l Sci.1981.70 :951-2. 0063 16Lee JY,Kang HS,Park BE,Moon HJ,Sim SS,Kim CJ.Inhibitory effects of Geijigajakyak-Tang on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induced colitis.J Ethnopharmacol.2009 Aug 28. 0064 17Jayaprakasam B, Doddaga S, Wang R, Holmes D, Goldfarb J, Li XM.Licorice flavonoids inhibit eotaxin-1。
29、 secretion by 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s in vitro.J Agric Food Chem.2009 ;57(3) :820-5. 0065 18Shih HC, Wei YH.Magnolol alter the course of endotoxin tolerance and provides 说 明 书 CN 101816773 B8/8 页 10 early protecion agaiustendotoxin challenge following sublethal hemorrhage in rats.Shock.2004, 22。
30、(4) :358-363. 0066 19Kim SH,Lee MK,Lee KY,Sung SH,Kim J,Kim YC.Chemical constituents isolated from Paeonialactifl ora roots and their neuroprotective activity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 vitro.J Enzyme Inhib Med Chem.2009 ;24(5) :1138-40. 0067 20Deon SM, Bok SH, Jang MK, et al.Comparison of antioxid。
31、ant effects of naringin and p robucol incholesterol-fed rabbits.Clinica Chimica Acta.2002,317(1-2)181-190. 0068 21Lo YC,Teng CM,C,hen CF,Chen CC,Hong CY.Magnolol and honokiol isolated from Magnolia oficinalispmtect rat heart mitochondriaagainst lipid peroxidation. Biochem Pharmacol.1994,47 :549-53. 。
32、0069 22Bao ZJ,Yang XQ,Ding ZT,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agnolol and honokiol by UVspectrophotometry and study on free radical searenger activity.Natural Product ResDevelop.2004,16(5) :435-438. 0070 23Yao K, Zhang L, Ye PP.Protective effect of magnolol against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oxi。
33、dative stressin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Am J Chin Med.2009 ;37(4) : 785-96. 0071 24Zhang XJ,Chen HL,Li Z,Zhang HQ,Xu HX,Sung JJ,Bian ZX.Analgesic effect of paeonifl orin in ratswith 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induced visceral hyperalgesia is mediated through adenosine A(1)receptorby inhibiting。
34、 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pathway.Pharmacol Biochem Behav.2009 ;94(1) :88-97. 0072 25Teng CM,Chen CC,Ko FN,Lee LG,Huang TF,Chen YP,Hsu HY.Two antiplatelet agents from Magnoliaofi cinalis.Thromb Res.1988,50 :757-65. 0073 26Ganapathy Ekambaram, Peramaiyan Rajendran, MAGESH。
35、 Yenkataraman, et al.Naringeninreducestumor size and weight lost in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indu ced gastric carcinogenesis in rats.Nutrition Research.2008,28(2) :106-112. 0074 27Moon KH, Pack MY.Cytotoxicity of cinnamicaldehyde on leukemia L1210 cells. Drug Chem Toxicol.1983 ;6(6) :521-35. 说 明 书 CN 101816773 B1/1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