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位眼贴,它是采用纯天然中药提取的有效物质结合了透皮 控制释放的技术制作成的穴位贴片。是一种治疗和保护眼睛的透皮控释穴位贴 片。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的时代,计算机等发光电器正在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各种年龄阶层的人士,由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地加 快,造成更多的人眼睛疲劳,视力下降和各种眼疾。
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干眼症 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在30~60岁人群中,患病率为11%,65岁以上人 群患病率为14.6%。1998年发表的世界健康报告估计有1千9百34万人因白内 障而双目失明,占所有失明人口的43%。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导致失明的眼疾。 黄斑变性是全球第三大导致视力障碍的眼疾。失明率8.7%。
人类经数百年对于眼科的研究,从光学对视力的矫正,外科手术及人工制造 的眼药水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但在近五十年来,眼科药品已停滞不前,市 场上在现有基础上设计的光学隐形眼镜,激光矫正视力等技术费用较高,并有后 遗症,而手术又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面对这个市场的空白,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用于眼周围穴位的贴片, 并申请了发明专利ZL03156417.8,该专利技术结合了中药提取物配伍组合,采用 了透皮控制释放的原理,以眼周围在最接近眼区的穴位直接将中药经过皮肤释放 到眼底及眼球周围的末梢血管中,达到改善眼部微循的血流量,从而使眼睛慢慢 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在该专利中,是以四位药做为穴位眼贴的药物原料,其配伍 为:君药-川芎,臣药-丹参,佐药-当归,使药-菊花。四味药物组合主要以 川芎、丹参两药有活血化瘀之功。从试验观察中发现二药都据有增加脑血流量的 作用,改善软脑膜微循环和血液流态,尤其是对球结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十分明 显,在临床中也证实了这一效果。当归以补血为主,血液充盈,血脉通畅,血养 经脉故目明耳聪。古医籍讲:“眼受血而能视也”。这段古文告诉我们只要血液 流通,眼底的微细血管通畅眼睛就能看的清楚明亮。一旦眼底供血差、血流量下 降,就会发生各种眼疾的出现。因此,在配伍中当归也是非常重要的。菊花明目 醒脑,散风清热。菊花据有活血通脉去瘀止痛之功。在实验中也发现,菊花对微 循环有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对眼球结膜微循环有更加明显的作用。四药合用达到 活血化瘀,补血明目之功。
根据中医特点:中药复方组合,是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药物组合是为了加 强药物之间的协同力量,并有互补互助加强药效的作用。
在《灵枢·决气》第三十篇讲“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这段古文 讲到,当人体气虚时会出现眼目不明,视物不清。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 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瘀。”这段古文讲到如果气 虚推动无力或气滞流通不畅,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瘀血阻滞;故在治疗 瘀血时,不但要用活血化瘀药,还常配以行气和补气药物来促进配方强有力的作 用,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而在前专利尚存在这些不足,在长期的临床实验 中,本发明人发现该发明的储药库层的中药提取物配伍组合产生的临床效果还存 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在该专利的基础上改进了储药库层的药物配 伍组成,并就此发明内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穴位眼贴,它是一种穴位贴片,它是采用纯天然中 药提取的有效物质配伍组合并结合了透皮控制释放的技术,制作成的穴位贴 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穴位眼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穴位眼贴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穴位眼贴,它包括背衬层、储药库层;所述的储药库层的药包括如下重 量份数的药物:川芎5-15,丹参5-15,车前子5-12,菟丝子5-15,当归5-15,菊 花3-10,木贼草3-10,甘草5-15。
所述的储药库层的药是优选如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川芎15,丹参15,车前子 10,菟丝子15,当归15,菊花10,木贼草5,甘草15。
所述的储药库层的药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决明子5-12,女贞子5- 15,青葙子3-10。
所述的储药库层的药还包括优选如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决明子10,女贞子 10,青葙子5。
所述的储药库层的药为如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川芎15,丹参10,女贞子 10,菟丝子10,当归10,菊花5,青葙子5,甘草10,决明子10,车前子10, 木贼草5,
所述的一种穴位眼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背衬层、储药库层的制备;其特征 在于:储药库层的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分别取原料药川芎,丹参,女贞子,菟丝子,当归,菊花,青葙子,甘草, 车前子,决明子,木贼草加工粉碎至粒径不大于90μm,按常规方法分别煎煮、 提取药液、过滤、弃去药渣,分别将滤液浓缩至密度1.12g/ml,然后冷却到 30℃,喷雾干燥,得到十一种中药提取物细粉,将上述制备的各提取物细粉按重 量份数川芎5-15,丹参5-15,女贞子5-15,菟丝子5-15,当归5-15,菊花3-10, 青葙子3-10,甘草5-15,决明子5-12,车前子5-12,木贼草3-10混合,进行纳 米级处理后得到所述储药库层的药待用;原料药与药物提取物提取比率为5∶1。
所述的一种穴位眼贴的应用,是将所述的穴位眼贴贴敷在眼周围双侧的攒竹 穴、太阳穴和四白穴。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如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穴位眼贴,它包括背衬层1、储药库层2、保护层3。
本发明的一种穴位眼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背衬层1、储药库层2、保护层 3;其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储药库层2的中药
分别取原料药川芎,丹参,女贞子,菟丝子,当归,菊花,青葙子,甘草, 车前子,决明子,木贼草加工粉碎至粒径不大于90μm,加水分别煎煮,回流提 取药液三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原料总重的10倍、8倍、8倍,每次为1.5小时, 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分别得到十一种种原料药提取滤液,弃去药渣,分别将滤 液浓缩至密度1.12g/ml,然后冷却到30℃,喷雾干燥,得到十一种中药提取物细 粉,将上述制备的提取物按重量份数川芎5-15,丹参5-15,女贞子5-15,菟丝子 5-15,当归5-15,菊花3-10,青葙子3-10,甘草5-15,决明子5-12,车前子5- 12,木贼草3-10,混合后制得储药库层2的中药提取物细粉,进行纳米级处理后 待用;原料药与药物提取物提取比率为5∶1;
2.药物乳化液的制备:
取步骤1所制的中药混合提取物细粉,按其重量称取8-12倍的聚丙酸酯乳液 共聚物,搅拌,并分次加入所述的中药混合提取物细粉混合搅拌60分钟后,加入 按中药混合提取物细粉重量的2.5-3.5%皮肤促透剂即氮酮、按中药混合提取物细 粉重量的2.5-5.5%保湿剂即甘油、按中药混合提取物细粉量的3-3.5‰芳香调节剂 即薰衣草香料并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后,调溶液的PH为中性,过滤、静置后 得到药物乳化液,备用;
所述的聚丙酸酯乳液共聚物是起压敏胶的作用,压敏胶的作用是:压敏胶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s指在轻压力下既能产生粘附,而移去时 又无残余物的一类粘性聚合物。压敏胶还可以选用:硅酮,丙烯酸酯和聚异丁烯 等。
皮肤促透剂的作用是:促进并控制药物经皮肤吸收的速度。促渗透还可以选 用:丙二醇,萜烯类,冰片,按油,土荆芥油,松节油,薄荷醇,松节油 等。
3.穴位眼贴的制备
a.聚酯薄膜的制备:将聚酯薄膜经电熨处理后,双面均匀涂覆有机硅防粘剂,并 烘干。
b.背衬层1的处理:将织造好的丝绸布或医用弹力布进行防水处理。背衬层是药 物乳化液涂层放置、固定的地方。
c.涂布生产
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药物乳化液以刮涂或转移涂带方式,均匀涂布于背衬层 1上,制成储药库2,药物乳化液涂布量为不低于279g/平方米,在储药库2上覆 盖聚酯薄膜3后,裁切割成69mm x 47mm的长方形,每长方形片含药量50mg- 150mg,并在此长方形切片范围内切割出6个直径为19mm面积为0.0002835m2的 小圆片,并不伤及聚酯保护薄膜,即得到本发明的穴位眼贴。
本发明的背衬层对药物不渗透,起保护和支撑贴片的作用,储药库层用于药 物存放并制备成含有压敏胶、保湿剂和促透剂的乳液,通过促透剂的用量来控制 药物按要求的速度释放,压敏胶使贴片黏在皮肤上,保湿剂软化角质层,从而使药 物渗透皮肤,进入血液;保护层起到保护贴片的作用,可在使用时揭去。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纯中药组合能很好地调节眼睛及头部的神经, 肌肉,血管,促进眼部及头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对各种眼睛不 适,如眼睛干涩,眼睛疲劳,视力减退,畏光流泪,近视眼,老花眼,青光眼, 高眼压,白内障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和调节作用,对偏头痛,头晕,头重失眠 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体现。
为进一步提高加强疗效在在先专利原有四味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味:甘 草,菟丝子,车前子,木贼草。因为在原四味药中,主要以活血化瘀和补血药为 主,加用甘草,菟丝子加强了补气,补阳的功能。联合用药相互配伍可充分提高 疗效。
处方组成:八味药物组合,君药:川芎15g,丹参15g,车前子10g,菟丝子 15g。臣药:当归15g,菊花10g。佐药:甘草15g。使药:木贼草5g。
八味药物选择配伍:补气药-甘草,补血药-当归,补阳药-菟丝子。活血 化瘀药-川芎、丹参,清热通淋药-车前子,辛凉解表药-菊花,清热泻火药- 木贼草。
中医在治疗眼科疾病的理论上认为:“精、气”为万物之本。《灵枢·大惑》 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由于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血脉 运往于目,因此,目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联系。在选择用药治疗时采用补血、补 气、补阴、补阳及活血化瘀,清热泻火,辛凉解表等药物。在八味药的配伍中, 我们进行了眼明轻松贴治疗青少年近视及中老年眼疾60例临床报告显示总有效率 达97.5%。
近年来,患高眼压症状的人群比例逐年增高,发病年龄包括老年人及中青 年,在治疗降眼压的药物中,只有用眼药水的方法来进行调整但疗效并不显著。 为观察穴位眼贴对降低眼压的作用,将所述的八味药增至为十一味药。新增加的 药是:女贞子,青葙子,决明子。
十一味药物组合:君药:川芎15g,丹参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臣 药:当归10g,菊花5g,决明子10g。佐药:甘草10g,青葙子5g。使药:车前 子10g,木贼草5g。
在新增药中女贞子,青葙子都据有降低眼压的作用。现代医学报道,女贞子 据有降低眼压的作用。运用“三子草苓汤”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21例取得疗效, 用药前后眼压差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用“四子汤”对住院青光眼病人共 84只眼进行治疗,结果用药前后3小时显著下降的69只眼,占82.1%,降眼压作 用比乙酰唑胺长,而且无不良反应[37](请参看参考资料)。因此在眼明轻松贴 (穴位眼贴)配方剂量上,女贞子由5g增加到10g。选用青葙子也有降低眼压的 作用。青葙子水煎液经动物实验初步证实有降低眼压的作用。该水煎液给家兔灌 胃,在用药后1小时-24小时内对家兔瞳孔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用药6天后眼内 压明显下降。初步推测青葙子将眼压作用机理可能会利尿及促进房水回流有关 [64]。决明子据有平肝息风之功,临床用于清肝、明目。在古医籍《太平圣惠方》 记载:“决明子治眼补肝,除暗明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决明子有调整免疫 功能及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
十一味药物选择配伍:补气药-甘草,补血药-当归,补阴药-女贞子,补 阳药-菟丝子。活血化瘀药-川芎、丹参,平肝息风-决明子,辛凉解表药-菊 花、青葙子,清热通淋药-车前子,清热泻火药-木贼草。
为进一步观察临床效果,于2007年初,委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进行临床 试验。其结果非常理想,总有效率为100%。其结论有三点:一、穴位眼贴能缓解 患者睫状肌痉挛症状,调节晶状体。对于疲劳性视力(假性近视)减低可以达到 明显的提高目的。二、据有降低眼压的作用。此报告证实了十一味药的配方与以 前四味和八味药的配方相比较降低眼压和调节视力的效果更为明显。三、在此试 验中,同时发现对眼干、眼涩、视力模糊有明显改善。
“穴位眼贴”临床观察报告(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受美国3T生物科技公司委托,对本发明的“穴位眼 贴”即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穴位眼贴片,进行临床有效性的初步观察。从 2007年3月-2007年5月,我们对18岁-40岁之间的近视眼患者90名(180只 眼)进行了临床观察,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45人(90只 眼),对照组45人(90只眼),分别接受“穴位眼贴”贴剂及生理盐水贴剂治 疗。结果发现“穴位眼贴”对缓解患者疲劳性视力下降、降低眼压均取得了满意 的疗效,并且发现对因眼肌疲劳引起的眼部干涩、眼胀痛、视物模糊、干眼症有 一定的缓解作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研究背景
“穴位眼贴”是以川芎、丹参、当归、菊花、女贞子、车前子、决明子、菟丝 子、青葙子、木贼草、甘草等纯天然中药提取物为原料,使用透皮控释技术 (TTS)结合中国传统的针灸原理制成的新一代眼部保健品。该“穴位眼贴”直接 贴敷在两眼周围的攒竹穴、太阳穴和四白穴,通过皮肤直接渗透到血液循环及组 织微循环中,从而加速眼部的血液循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改 善眼肌痉挛,促进新陈代谢。“穴位眼贴”已在国外及国内的一些医疗记过进行 了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了其对青少年的近视发展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并对疲劳 性视物模糊、眼压偏高、老花眼、眼干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研究方法
根据该治疗贴的原理,我们以双目对照试验方式,观察了近视眼患者90人 (180只眼),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5人(各90只眼),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 “穴位眼贴”及外包装和内部药贴均外观相同的生理盐水贴剂进行观察。
使用方法:患者每晚睡前清洗面部,将用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的圆形穴位贴 片六片对称贴于双侧的太阳穴、四白穴、攒竹穴,晨起取下,连续使用30天,每 10天观察眼部症状、视力、眼压,30天后进行验光检查。
疗效标准:
1、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对角膜,房水,晶状体,眼底检查,排除器质性病 变。对患者检查视力(采用国际对数表视力)。
疗效判断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视力提高0.2以上。
有效:视力提高0.1以上。
无效:视力无提高。
2、采用非接触眼压计(KOWA KT-800)测眼压,统计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眼压变 化。
3、采用电脑验光仪(TOPCON KR-8100)验光测患者屈光度数,统计治疗前及 治疗后的验光读书变化。
4、由患者主诉判断眼胀、眼干、眼痒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疗效判断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有效:症状略缓解。
无效:症状无缓解。
三、研究结果:
试验组45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28岁;对照组45人, 其中男性26人,女性19人,平均年龄29岁。近视病程均大于2年以上。
试验结果:
1、视力提高:实验组治疗结果显效45人(90只眼),总有效率100%;对照 组治疗结果显效3人(6只眼)(6.67%),有效10人(20只眼)(22.22%), 总有效率28.89%,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降低眼压:试验组眼压下降差值4.75+/-0.23mmHg,对照组眼压变化 1.02+/-0.26mmHg,两者相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屈光度变化:试验组治疗前后验光度数差值0.25+/-0.22D,对照组验光度 数差值0.22+/-0.17D,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结论
通过本研究显示,“穴位眼贴”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睫状肌痉挛症状,调节晶 状体的状态,改善眼周围循环,进而提高患者的视力,对于疲劳性视力降低可以 达到明显的提高目的;
同时通过“穴位眼贴”可以缓解因眼肌疲劳引起的眼部干涩、眼胀痛、视物 模糊、干眼症等不适,并且据有一定降低眼压作用。但是对于在试验中患者的近 视屈光度没有改善这一问题,有可能是由于我们观察的治疗时间太短。
总之,“穴位眼贴”因产品的新颖性、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副作用 少、对生活、工作无影响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学生、电脑及文字工作者。
研究者:
潘志强,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医师
闫超,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治医师
孙存,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研究生
原始资料保存:北京同仁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课题负责人:潘志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07年5月11日
参考文献:
1.史荫绵等,《中华医学杂志》,1980;60(10):623
2.史荫绵等,《中华医学杂志》,1987;(1):41
3.史荫绵等,《中医,中西医结合论文汇编》,1989;85
4.黄泰康主编,《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
等略。
典型病例
郑先生男53岁
患者于05年11月份突然右眼看不见,经检查后确定为眼球中风(视网膜内微血管破裂) 造成视觉障碍,经数字医生诊视皆束手无策,无法开刀、激光(激光)或使用药物所能解决。 因眼睛的病变更造成精神上的冲击,情绪低落,脾气暴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在万法无效的情 况下,使用本发明的穴位眼贴,二个月后右眼能模糊的看见,三个月后能够扭曲影像看见物 体,四个月后扭曲影像消失,经医师再诊断已恢复75%以上,洋大夫非常的惊讶与不可思议, 在此治疗的过程中老花眼也从2.0降至1.0以下。(使用前后效果对比见-图2)
许先生男59岁
患者于2007年8月22日因为外伤后引起视网膜脱落而去医院就诊,当时医生的解决方案 很简单:“只要打些气体进去,然后换上晶片就没事了,成功率为95%。”可是结果很不幸,气 体打上去不到15分钟医生就宣布手术失败,并且手术后留下疤痕。因此患者要做疤痕清除手 术,但反复四次做疤痕清除手术都没成功,反而越来越严重,令患者对手术失去了信心。后来 经由朋友介绍认识了本发明穴位眼贴,当时只是怀着试试看的心理使用本发明穴位眼贴。大约 使用一个月后,许先生去医院检查并拍片,使用前后的照片一对比,发现有了明显的进步。当 使用两个月后又去复查,发现这次进步更快,患者明显感觉光感比原来好多了,而且数据显示 眼压也由原来的0.4升到0.6。使用穴位眼贴后,许先生对治疗眼睛又重拾信心,他无限感慨, 要是早日认识穴位眼贴,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了!(使用前后效果对比见图3)
各药的药理药效:
川芎:活血行气,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软脑膜微循环和流态,对慢性 微循环障碍有明显调理作用。尤其是对球结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十分明 显。
学者曾作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川芎滴丸对脑动脉硬化症病人脑血流速度的影 响研究。21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服用川芎滴丸,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测定仪 观察服药前后脑血管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证实川芎滴丸能改善动脉硬化血 管舒缩功能状态及降低血液黏度,使脑血流速度增加。提示川芎滴丸是预防脑动 脉硬化症的佳品。还有研究证实,用川芎注射液对脑血栓者球结膜微循环影响的 研究,对10例血栓患者静脉注射10%川芎注射液10ml,在注射前按常规方法观 察球结膜微循环,结果表明,川芎注射液使用后对球结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 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流态改善,流速加快,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或能自由聚 集。这些作用在注射川芎20分钟后即可出现,在注射60分钟后更为明显。另 外,川芎扩张微血管的作用也较明显。
丹参:活血通脉,去淤止痛,增快微循环血流作用,对微循环有明显的改 善。特别是对眼球结膜微循环有更明显的作用。
实验证明丹参素对微循环障碍的作用。丹参素对微循环障碍的家兔微血管有 明显的扩张作用。实验用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酊方法复制成微循环障碍的 家兔模型,观察丹参素对其微血管及血浆乳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 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及丹参素注射液均能增加微循环障碍家兔眼球结膜和肠系 膜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并有利于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 代谢障碍问题。
又有研究表明:丹参有抗衰老的作用。学者研究丹参与维生素E对老龄小鼠 SOD和LPO的作用相比较,丹参较维生素E作用为强。结果表明:丹参能显著提 高老龄小鼠红细胞、心、肝、肾中超氧化物岐化脢活性(P<0.01)。在同一老龄小 鼠中也相应的显著降低血清、心、肝、肾中过氧化脂质含量(P<0.01),丹参与维生 素E比较,丹参作用强于维生素E。
当归:活血通络,主要表现在流态改善,流速加快,调节眼底血液循 环。
从实验研究表明,当归对血管作用调节非常理想。当归能扩张外围血管,降 低血管阻力,加速血流量。实验证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用当归注射液治疗 1个月后,血流图好转,有效率为60%。
研究证实当归的有效成份为阿魏酸,实验发现阿魏酸对离体主动脉有舒张作 用,给麻醉动物静脉注射50mg/kg阿魏酸纳,会增加股动脉血管流量和降低外因 血管阻力作用,日本学者实验证明,当归在调整血压的同时也可使眼压降低,房 水生成量减少。故认为这种作用是末梢性的,同时也有中枢的因素。
还有研究发现,当归煎剂对小白鼠学习记忆具有明显的影响,采用一次性被动回 避条件反射方法——跳台实验,观察小鼠记忆力。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小鼠记忆力及巩固再现的能力。
菊花:明目醒脑,散风清热,用于目赤肿痛,头痛失眠,眼目昏花。具有扩 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延缓衰老的作用。
实验证明菊花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开胸麻醉猫静脉注 射菊花注射液1.5-2.0g/kg后,冠状静脉窦流量立即增加93%,持续观察40分钟 冠状流量均较药前增加。离体兔心灌流给药前后1分钟冠脉流量增加61%。3分 钟增加55%。菊花注射液也能使皮肤和内脏血管明显扩张。利用这个原理,应用 在穴位眼贴片中,起到增强血流量作用,使眼周及脑部血管得到供氧、供营养的 有效作用。
研究报导菊花有抗衰老作用。以家蚕为实验动物,观察菊花浸液对家蚕幼期 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浸液在延长龄期的同时,也使家蚕的身长、体重发 育加快,显示菊花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
女贞子:产地:湖南、四川、河南等地。科目:木犀科植物。女贞子及有效 成分提取物齐墩果酸(OLA)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集体对自由基的防御力。有 降低眼压作用,有学者运用“三子草苓汤(女贞子,车前子,青葙子,甘草,云 苓)”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21例取得疗效,用药前后眼压差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 著差异。用“四子汤(女贞子,车前子,牛蒡子,青葙子)”对住院青光眼病人 共84只眼进行治疗,结果用药前后3小时显著下降的69只眼,占82.1%,降眼 压作用比乙酰唑胺长,而且无不良反应。
菟丝子:产地:辽宁,吉林,河南,河北(实验证明:云南楚雄产菟丝子质 量较好)。科目:旋花科植物。能改善微循:菟丝子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微循 环障碍有对抗作用,可以减轻小鼠微血管的扩张,渗出,出血及结构的破坏,对 耳廓微血管损伤亦有改善作用。对实验性白内障有治疗作用:菟丝子能使实验性 白内障晶体逆转透明,对白内障有延缓形成和治疗。实验发现,给大鼠注射半乳 糖30天造成白内障模型,给药组晶体仍保持透明的百分率为33.3%。而对早期半 乳糖造模型大鼠,给药后晶体逆转透明率为100%。总脂含量,多元醇脱氢酶,烟 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脂质过氧化物(LPO)等诸多异常生化指 标均能得到纠正,基本恢复正常。《本草汇言》菟丝子去风明目,肝肾气分也。 《神农本草》称为续绝伤,益气力,明目精,皆由补肾养肝,温理脾胃之经验 也
决明子;产地: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河北有栽培。科目:豆科植物决 明或小决明。功能与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 疼眩晕,目暗不明。实验研究报道,决明子煎剂能提高家兔和狗睫状肌中乳酸脱 氧酶的活性。连续16天给家兔和狗灌服50%决明子煎剂,于第17天处死动物。 摘取睫状肌,分别测定各自的乳酸脱氧酶(LDH)活性。结果:决明子煎剂组的 家兔和狗的LDH总量分别为1∶14和0.54μmol·s-1/L。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组的 0.81和0.31μmol·s-1/L提示决明子的清热明目作用可能与其影响睫状肌中LDH活 性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复方决明子滴眼液对腺病毒3型、7型均有较明显的 抗毒作用;对小鼠外周血象中白细胞(WBC)有显著的影响,连续肌注给药5天 后现WBC明显增加;对血清溶血素有明显的影响,与氯霉素眼药水比P< 0.001。
甘草:产地:东北,华北,西北,甘肃,新疆。科目:豆科植物。功能与主 治:清热解毒,补脾黄气、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四 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临床作用:治疗眼科炎症
5%甘草酸纳溶液或8-12%甘草次酸混悬液或10-30%甘草浸膏滴眼,每日滴3-4 次,治疗60例疱疹性角膜炎,角膜结膜炎及束状角膜炎患者。经治疗2-7天左 右,56例获痊愈。
青葙子:产地:全国各地普遍分布。科目:苋科植物青葙子。功能与主 治:明目,清肝,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降低 眼压作用:青葙子水煎液经动物实验初步证实有降低眼压的作用。该水煎液给家 兔灌胃,在用药后1小时-24小时内对家兔瞳孔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用药6天后 眼内压明显下降。初步推测青葙子降眼压作用机理可能会利尿及促进房水回流有 关。临床应用:治疗红眼病。医家论药:《药性论》青葙子:治风热目疾,与决明 子功同。青葙子其治风瘙身痒,皮肤中热,青盲翳肿,服此,目疾皆愈。
车前子:产地:分布全国各地。科目:车前科植物。功能与主治:明目、渗 湿通淋、清热利尿、治疗水肿胀满、目赤肿痛、热淋涩痛等。临床引用:车前子 60g加水300ml一次煮服,每日1剂。治疗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效果良
木贼草:产地:东北地区、且黑龙江五常县和小兴安岭地区均有(实验证 明:黑龙江五常县的木贼草强于小兴安岭木贼草)。科目:木贼科植物。功能与 主治:退目翳、散风热、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医家论药:《本 草经疏》木贼草,首主目疾,及退翳膜,益肝胆而明目也。
这些纯天然植物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每天晚上贴8-10个小时,纯天然营养 物质就可以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令眼睛周围的神经、血管、肌肉得到放松, 缓解眼睛的疲劳,并且促进眼周围的血液循环,帮助睡眠,增强记忆力。 穴位眼贴的质量标准:
(1)性状:本品为敷贴面具有黏性药膜的圆形贴片,每片面积2.8平方厘 米。
(2).每套贴剂由六片圆形贴片组成,黏贴在6.9x 4.7厘米的防黏塑料保护膜 上。本品为深棕色贴片,在室内无阳光直射处观察,膏面应厚薄均匀,色泽一 致,无脱胶、失黏现象。塑料背面应平整,洁净,无漏胶现象。
(3)成份:每套贴剂药膜成份为所述的八味药或十一味药。辅料为聚丙烯酸医用 压敏胶及聚酯背衬膜。
(4)功能:精神和神经肌肉放松剂。振奋精神,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活血通 气,散风清热。
(5)规格:
a.重量差异:取贴剂3贴(共18贴片),将贴片分别从防黏背衬层上撕下后,用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定各贴片重量,求得平均重量,每片重量比较,超过±5%的 不能多于2片,不得有1片超过±10%。
b.贴片面积:取贴片5张,分别量取圆形贴片的直径,并计算贴片面积,每圆贴 面积不得低于2.8平方厘米。
c.耐热稳定性测试:将5片贴片放置于-5摄氏度冰箱中,20分钟后取出,放冷 后用手触摸,应有黏性。
d.耐寒稳定性测试:将5片贴剂放置于-5摄氏度,24小时后取出,放置至室温 后用手触摸,应有黏性。
穴位眼贴的使用方法:
每天晚上贴于眼睛周围的三组穴位上;
三组穴位中所含的血管、神经、肌肉介绍如下:
A.攒竹穴:眉毛上侧端,眶上切迹处。此穴有额动脉、静脉,分布着额神经 内侧支。
B.太阳穴:眉梢以外之间向后0.5cm处。此穴分布面神经的颞支及眶动脉、静 脉。
C.四白穴:瞳孔正下方,眶下孔凹陷处。此穴有面动脉、静脉分支,眶下 动、静脉分布于面神经及眶下神经处。
穴位眼贴的使用方法:
每天晚上睡觉前贴于指定的六个穴位(攒竹穴、太阳穴、四白穴),黏贴时间 为8-10个小时,这8-10个小时里,纯天然药物以均衡的速度从穴位直接进入 血液循环,这远远胜于传统针灸的30分钟,解决了传统针灸不能长时间留针的缺 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穴位眼贴的三层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发明的典型病例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穴位眼贴的制备
1.制备中药提取物
分别取原料药川芎、丹参、当归、菊花、车前子、菟丝子、木贼草、甘草,加 工粉碎至粒径不大于90μm,加水分别煎煮,回流提取药液三次,每次加水量分 别为原料总重的10倍、8倍、8倍,每次为1.5小时,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分别 得到8种原料药提取滤液,弃去药渣,分别将滤液浓缩至密度1.12g/ml,然后冷 却到30℃,喷雾干燥,得到8种中药提取物细粉,将上述制备的提取物按重量分 别取川芎15,丹参15,车前子10,菟丝子15,当归15,菊花10,木贼草5,甘 草15,重量单位为克(g),混合后制得中药提取物细粉。进行纳米级处理后待 用。原料药与药物提取物提取的比率为5∶1。
2.药物乳化液的制备:称取聚丙酸酯乳液共聚物800g(8倍),在搅拌下分次加入 步骤1中所制的中药提取物共100克,混合搅拌60分钟后,加入2.5g(2.5%)皮 肤促透剂即氮酮、2.5g(2.5%)保湿剂即甘油、0.3g(3‰)芳香调节剂即薰衣草 香料并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后,用氨水调溶液的PH为中性,过滤、静置后得 到药物乳化液,备用。
3.穴位眼贴的制备
(1)聚酯薄膜的制备:将聚酯薄膜经电熨处理后,双面均匀涂覆有机硅防粘剂,并 烘干。
(2)背衬层1的处理:将织造好的丝绸布或医用弹力布进行防水处理。
(3)涂布生产
将上述步骤2中制备的药物乳化液以刮涂或转移涂布的方式均匀地涂布于处 理后的丝绸布或医用弹力布1上,得到储药库2,药物乳化液涂布量为不低于 279g/平方米,在储药库2上覆盖聚酯薄膜3后,分裁切割成69mm x 47mm的长方 形,每片含药量不少于50-120mg,并在此长方形切片范围内切割出6个直径为 19mm面积为0.00028m2的小圆片,并不伤及聚酯保护薄膜,即得到本发明的穴位 眼贴。
实施例二,穴位眼贴的制备
1.制备中药提取物
分别取原料药川芎,丹参,女贞子,菟丝子,当归,菊花,青葙子,甘草, 决明子,车前子,木贼草加工粉碎至粒径不大于90μm,加水分别煎煮,回流提 取药液三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原料总重的10倍、8倍、8倍,每次为1.5小时, 过滤后将每种药的三次滤液合并。分别得到11种原料药提取滤液,弃去药渣,分 别将滤液浓缩至密度1.12g/ml,然后冷却到30℃,喷雾干燥,得到11种中药提取 物细粉,将上述制备的提取物按重量川芎15,丹参10,女贞子10,菟丝子10, 当归10,菊花5,青葙子5,甘草10,决明子10,车前子10,木贼草5,重量单 位为克(g),混合后制得中药提取物细粉。再进行纳米级处理,所述原料药与药 物提取物提取比率为5∶1。
2.药物乳化液的制备:称取聚丙酸酯乳液共聚物800g(8倍),在搅拌下分次加入 步骤1中所制的中药提取物共100克,混合搅拌60分钟后,加入2.5g(2.5%)皮 肤促透剂即氮酮、2.5g(2.5%)保湿剂即甘油、0.3g(3‰)芳香调节剂即薰衣草 香料并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后,用氨水调溶液的PH为中性,过滤、静置后得 到药物乳化液,备用。
3.眼明贴的制备:
(1)聚酯薄膜的制备:将聚酯薄膜经电熨处理后,双面均匀涂覆有机硅防粘剂,并 烘干。
(2)背衬层1的处理:将织造好的丝绸布或医用弹力布进行防水处理。
(3)涂布生产:
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药物乳化液以刮涂或转移涂带方式,均匀涂布于背衬层1 上,制成储药库2,药物乳化液涂布量为不低于279g/平方米,在储药库2上覆盖 聚酯薄膜3后,裁切割成69mm x 47mm的长方形,每长方形片含药量50mg- 150mg,并在此长方形切片范围内切割出6个直径为19mm面积为0.0002835m2的 小圆片,并不伤及聚酯保护薄膜,即制成本发明的穴位眼贴。
实施例三穴位眼贴的制备
1.制备中药提取物
按实施例一的步骤1的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将制备的中药提取物按重量分 别取川芎15,丹参14,车前子12,菟丝子13,当归13,菊花8,木贼草10,甘 草15,重量单位为克(g),混合后制得中药提取物细粉。
2.药物乳化液的制备:
称取聚丙酸酯乳液共聚物1000g(10倍),在搅拌下分次加入步骤1中所制的 中药提取物共100克,混合搅拌60分钟后,加入3g(3%)皮肤促透剂即氮酮、4g (4%)保湿剂即甘油、0.3g(3‰)芳香调节剂即薰衣草香料并搅拌30分钟,停 止搅拌后,用氨水调溶液的PH为中性,过滤、静置后得到药物乳化液,备用。
3.穴位眼贴的制备
方法同实施例一;即得到本发明的穴位眼贴。
实施例四穴位眼贴的制备
1.制备中药提取物
按实施例二的步骤1的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将制备的中药提取物按重量分 别取川芎15,丹参14,车前子12,菟丝子12,当归12,菊花10,木贼草10, 甘草15,女贞子12,青葙子6,决明子7,重量单位为克(g),混合后制得中药 提取物细粉。
2.药物乳化液的制备:
称取聚丙酸酯乳液共聚物1500g(12倍),在搅拌下分次加入步骤1中所制的 中药提取物共100克,混合搅拌60分钟后,加入3.5g(3.5%)皮肤促透剂即氮 酮、5.5g(5.5%)保湿剂即甘油、0.35g(3.5‰)芳香调节剂即薰衣草香料并搅 拌30分钟,停止搅拌后,用氨水调溶液的PH为中性,过滤、静置后得到药物乳 化液,备用。
3.穴位眼贴的制备
方法同实施例二;即得到本发明的穴位眼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