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284524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454267.8

申请日:

20171228

公开号:

CN107961365A

公开日:

2018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1/22,A61P25/00,A61K35/62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1/22,A61P25/00,A61K35/62

申请人:

陈玉皎

发明人:

陈玉皎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娜麦克阿瑟住所15号2301室

优先权:

201710811328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文伟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原料组分包括:天南星、生姜、半枝莲、金银花、地龙、人参、丹参、西洋参、草珊瑚、三七、田七、白芨和甘草。将各原料组分按照比例配置,制成糊状或中药喷剂,外敷或喷于患处。本发明可以有效祛除因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的水痘,迅速改善症状,用药量少,成本低廉,操作性强。并且,由于采用外敷疗法,复发率微小,对人体没有伤害,无任何副作用。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天南星、生姜、半枝莲、金银花、地龙、人参、丹参、西洋参、草珊瑚、三七、田七、白芨和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4.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原料组分按照比例配置,制成糊状或中药喷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好发于三叉神经、椎神经、肋间神经和腰骶神经的分布区。其症状通常出现在面部或身体一侧呈现带状、条状等小区域,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在腰部多见,民间称之为“水蛇腰”,“缠腰火丹”,需要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其中神经疼痛最为明显,令患者痛痒难忍,寝食难安,应在发病初期及时接受治疗。

目前,一般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阿昔洛韦、盐酸伐昔洛韦及泛昔洛韦等。镇痛类药物有可待因、卡马西平等。上述药物普遍价格昂贵,疗效不佳,并且会带来副作用。例如,阿昔洛韦会损害肾、胃肠道,并造成轻度肝损伤,静脉滴注给药还会引起静脉炎等;盐酸伐昔洛韦会损坏肝、肾功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引发皮疹、神经毒性,有时还会造成贫血、白细胞减少等;泛昔洛韦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感觉异常、恶心、腹泻、便秘、皮疹等,偶可引起眩晕、发热、鼻窦炎、咽炎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治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可以有效去除因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的水痘,迅速改善症状,用药量少,成本低廉,操作性强。并且,由于采用外敷疗法,复发率微小,对人体没有伤害,无任何副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包括如下组分:天南星10份~20份,生姜10份~20份,半枝莲3份~5份,金银花3份~6份,地龙4份~6份,人参3份~6份,丹参1份~3份,西洋参份3份~5份,草珊瑚3份~5份,三七3份~5份,田七5份~10份,白芨3份~5份,甘草2份~4份。

优选地,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天南星15份,生姜15份,半枝莲4份,金银花4份,地龙4份,人参5份,丹参3份,西洋参5份,草珊瑚3份,三七3份,田七6份,白芨5份,甘草2份。

优选地,将各原料组分按照比例配置,制成糊状或中药喷剂。

本发明各组分的特点和功能如下:

天南星:祛风解痉,解毒消肿。

生姜:杀菌解毒。

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金银花:清热解毒。

地龙:清热,定惊,通络。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人体免疫力。

西洋参: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活力。

草珊瑚: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抗癌。

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药理研究证实,天南星、生姜、地龙等均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可抑制疱疹病毒复制;人参、丹参、西洋参、草珊瑚等均可行气活血止痛。

将上述中草药按照本发明配方配伍,可起到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生长,杜绝带状疱疹水泡细胞转移和复发,盯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的效果,从而在2~3天内治愈带状疱疹。

本发明的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不仅可使病程明显缩短,症状改善迅速,并可标本兼治,避免截断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按重量配比,包括如下组分:天南星10份~20份,生姜10份~20份,半枝莲3份~5份,金银花3份~6份,地龙4份~6份,人参3份~6份,丹参1份~3份,西洋参份3份~5份,草珊瑚3份~5份,三七3份~5份,田七5份~10份,白芨3份~5份,甘草2份~4份。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天南星15份,生姜15份,半枝莲4份,金银花4份,地龙4份,人参5份,丹参3份,西洋参5份,草珊瑚3份,三七3份,田七6份,白芨5份,甘草2份。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将原料按照组分配置好后,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或者用常规方法加工制作成中药喷剂喷于患处。一天3~5次换药,一般2~3日内即可看到带状疱疹萎缩,7日以内带状疱疹皮疹脱落消失。

在某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共选取带状疱疹痛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26例,女27例;年龄范围16~81岁,平均年龄45.4岁;病程1~8日,平均3.7日;皮损分布于头面部11例,躯干部26例,四肢16例。对照组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龄范围11~62岁,平均年龄45.6岁;病程1~7日,平均4.1日;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分布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起病突然或先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皮损多为红斑上出现绿豆大小的水痘,簇集成群水泡壁紧张,基底色红,各群皮疹问皮肤正常,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沿外周神经作单侧带状分布,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疗效标准如下:(1)痊愈:皮损完全消退,局部痛痒消失,疗效指数100%;(2)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局部痛痒感明显减轻,疗效指数70%~99%;(3)有效:皮疹部分消退,局部痛痒感减轻,疗效指数30%~69%;(4)无效:皮疹消退小于30%或加重,局部痛痒感无减轻,疗效指数小于30%。

针对治疗组,采用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糊状物外敷患处。天南星1.5克,生姜1.5克,半枝莲0.4克,金银花0.4克,地龙0.4克,人参0.5克,丹参0.3克,西洋参0.5克,草珊瑚0.3克,三七0.3克,田七0.6克,白芨0.5克,甘草0.2克。每天5次换药,7天为1个疗程。

针对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昔洛韦1000毫克/日,分5次口服;消炎痛胶囊25毫克/次,每天口服1次,7天为1个疗程。

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治疗结果对比表

可见,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止痛时间为(2.82±0.62)日,止痒时间为(1.82±1.01)日。对照组治疗后止痛时间为(4.75±0.82)日,止痒时间为(2.15±0.72)日。可见,治疗组见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54267.8 (22)申请日 2017.12.28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710811328.5 2017.09.11 CN (71)申请人 陈玉皎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娜麦克阿瑟住 所15号2301室 (72)发明人 陈玉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11654 代理人 文伟能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P 31/22(2006.01) A61P 25/00(2006.01) A61。

2、K 35/62(2006.01) (54)发明名称 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 药及其制备方法, 其中, 原料组分包括: 天南星、 生姜、 半枝莲、 金银花、 地龙、 人参、 丹参、 西洋参、 草珊瑚、 三七、 田七、 白芨和甘草。 将各原料组分 按照比例配置, 制成糊状或中药喷剂, 外敷或喷 于患处。 本发明可以有效祛除因带状疱疹病毒而 引起的水痘, 迅速改善症状, 用药量少, 成本低 廉, 操作性强。 并且, 由于采用外敷疗法, 复发率 微小, 对人体没有伤害, 无任何副作用。 临床实验 表明, 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 。

3、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CN 107961365 A 2018.04.27 CN 107961365 A 1.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天南星、 生姜、 半枝 莲、 金银花、 地龙、 人参、 丹参、 西洋参、 草珊瑚、 三七、 田七、 白芨和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 比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 比为: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961365 A 2 4.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4、: 将各原料组分按照比例配 置, 制成糊状或中药喷剂。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961365 A 3 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好发于三叉神经、 椎神经、 肋间神经和腰骶神经的分布区。 其症状通常出现在面部或身体一 侧呈现带状、 条状等小区域, 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 在腰部多见, 民间称之为 “水蛇腰” ,“缠 腰火丹” , 需要抗病毒治疗。 带状疱疹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多种不适症。

5、状, 其中神经疼痛最为 明显, 令患者痛痒难忍, 寝食难安, 应在发病初期及时接受治疗。 0003 目前, 一般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包括口服阿昔洛韦、 盐酸伐昔洛韦及泛昔洛韦等。 镇痛类药物有可待因、 卡马西平等。 上述药物普遍价格昂贵, 疗效不佳, 并且会带来副作用。 例如, 阿昔洛韦会损害肾、 胃肠道, 并造成轻度肝损伤, 静脉滴注给药还会引起静脉炎等; 盐 酸伐昔洛韦会损坏肝、 肾功能, 引起胃肠道反应, 引发皮疹、 神经毒性, 有时还会造成贫血、 白细胞减少等; 泛昔洛韦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 嗜睡、 感觉异常、 恶心、 腹泻、 便秘、 皮疹等, 偶可引起眩晕、 发热、 鼻窦炎、 咽炎等。

6、。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治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可以有效去除因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的水痘, 迅速改善症状, 用药量少, 成本低廉, 操作性 强。 并且, 由于采用外敷疗法, 复发率微小, 对人体没有伤害, 无任何副作用。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配比, 包括如下组分: 天南星10份20份, 生姜10份20份, 半枝莲3份 5份, 金银花3份6份, 地龙4份6份, 人参3份6份, 丹参1份3份, 西洋参份3份5份, 草珊瑚3份5份, 三七3份5份, 田七5份10份,。

7、 白芨3份5份, 甘草2份4份。 0006 优选地, 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天南星15份, 生姜15份, 半枝莲4份, 金银花4 份, 地龙4份, 人参5份, 丹参3份, 西洋参5份, 草珊瑚3份, 三七3份, 田七6份, 白芨5份, 甘草2 份。 0007 优选地, 将各原料组分按照比例配置, 制成糊状或中药喷剂。 0008 本发明各组分的特点和功能如下: 0009 天南星: 祛风解痉, 解毒消肿。 0010 生姜: 杀菌解毒。 0011 半枝莲: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利水消肿。 0012 金银花: 清热解毒。 0013 地龙: 清热, 定惊, 通络。 0014 人参: 大补元气,。

8、 提高人体免疫力。 0015 西洋参: 提高免疫力, 促进血液活力。 说 明 书 1/3 页 4 CN 107961365 A 4 0016 草珊瑚: 清热解毒, 抗菌消炎。 0017 三七: 散瘀止血, 消肿定痛, 抗癌。 0018 白芨: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0019 甘草: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0020 药理研究证实, 天南星、 生姜、 地龙等均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可抑制疱疹病毒复 制; 人参、 丹参、 西洋参、 草珊瑚等均可行气活血止痛。 0021 将上述中草药按照本发明配方配伍, 可起到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生长, 杜绝带状疱 疹水泡细胞转移和复发, 盯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的效。

9、果, 从而在23天内治愈带状疱 疹。 0022 本发明的中药治疗带状疱疹, 不仅可使病程明显缩短, 症状改善迅速, 并可标本兼 治, 避免截断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对本 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 于限定本发明。 0024 一种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按重量配比, 包括如下组分: 天南星10份20份, 生姜10份20份, 半枝莲3份5份, 金银花3份6份, 地龙4份6份, 人参3份6份, 丹参1 份3份, 西洋参份3份5份, 草珊瑚3份5份。

10、, 三七3份5份, 田七5份10份, 白芨3份5 份, 甘草2份4份。 0025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 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天南星15份, 生姜15份, 半 枝莲4份, 金银花4份, 地龙4份, 人参5份, 丹参3份, 西洋参5份, 草珊瑚3份, 三七3份, 田七6 份, 白芨5份, 甘草2份。 0026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 将原料按照组分配置好后, 调成糊状, 外敷患处, 或者用 常规方法加工制作成中药喷剂喷于患处。 一天35次换药, 一般23日内即可看到带状疱 疹萎缩, 7日以内带状疱疹皮疹脱落消失。 0027 在某一具体的实施例中, 共选取带状疱疹痛患者106例, 随机分为。

11、两组。 治疗组53 例, 男26例, 女27例; 年龄范围1681岁, 平均年龄45.4岁; 病程18日, 平均3.7日; 皮损分 布于头面部11例, 躯干部26例, 四肢16例。 对照组53例, 男23例, 女30例; 年龄范围1162岁, 平均年龄45.6岁; 病程17日, 平均4.1日; 两组的性别、 年龄、 病程及皮损分布情况, 经统计 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0028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起病突然或先 有发热、 乏力等全身症状。 皮损多为红斑上出现绿豆大小的水痘, 簇集成群水泡壁紧张, 基 底色红, 各群皮疹。

12、问皮肤正常, 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 可见坏疽性损害。 皮损沿外周 神经作单侧带状分布, 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0029 疗效标准如下: (1)痊愈: 皮损完全消退, 局部痛痒消失, 疗效指数100; (2)显效: 皮疹大部分消退, 局部痛痒感明显减轻, 疗效指数7099; (3)有效: 皮疹部分消退, 局 部痛痒感减轻, 疗效指数3069; (4)无效: 皮疹消退小于30或加重, 局部痛痒感无减 轻, 疗效指数小于30。 说 明 书 2/3 页 5 CN 107961365 A 5 0030 针对治疗组, 采用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糊状物外敷患处。 天南星1.5克, 生姜 1。

13、.5克, 半枝莲0.4克, 金银花0.4克, 地龙0.4克, 人参0.5克, 丹参0.3克, 西洋参0.5克, 草珊 瑚0.3克, 三七0.3克, 田七0.6克, 白芨0.5克, 甘草0.2克。 每天5次换药, 7天为1个疗程。 0031 针对对照组, 患者口服阿昔洛韦1000毫克/日, 分5次口服; 消炎痛胶囊25毫克/次, 每天口服1次, 7天为1个疗程。 0032 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治疗结果对比表 0033 可见,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 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 治疗组治疗后止痛时间为(2.820.62)日, 止痒时间为(1.821.01)日。 对 照组治疗后止痛时间为(4.750.82)日, 止痒时间为(2.150.72)日。 可见, 治疗组见效时 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0034 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发明,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 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6 CN 107961365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