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28265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1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3386.9

申请日:

2009.10.19

公开号:

CN101693419A

公开日:

2010.04.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B32B 17/04合同备案号:2015320000420让与人:海安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受让人: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的制备方法申请日:20091019申请公布日:20100414授权公告日:20121107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50611|||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32B 17/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变更后权利人:海安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变更后权利人: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长江中路106号登记生效日:201406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32B 17/04申请日:20091019|||公开

IPC分类号:

B32B17/04; B32B17/10; B32B27/18; B32B27/22; C08L27/24; C08L27/06; B29B7/02; B29C70/50; B29C70/54

主分类号:

B32B17/04

申请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梁多平; 项秀阳; 董淑英; 周盛华; 陈梅; 王晓飞; 吴欢欢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杜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现有薄膜抗冲击强度都很低。本发明的复合增强薄膜为三层结构,上、下两层为PVC薄膜,中间层为玻璃纤维网。制备该薄膜的具体步骤是: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利用过氯乙烯树脂对玻璃纤维网表面进行处理;将PVC树脂与玻璃纤维网复合。本发明的复合增强薄膜具有超强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该增强薄膜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所用设备为常用制膜设备,可以实现工业化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增强薄膜为三层结构,上、下两层为PVC薄膜,中间层为玻璃纤维网。
2: 制备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处理玻璃纤维网表面,具体方法是: 将重量份数为90~100份的过氯乙烯树脂、40~70份的混合溶剂、2~10份的锡稳定剂、2~7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50℃~8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所述的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1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混合物; 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30~6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 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为160~20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 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所述的冷却钢辊内部为空心,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PVC树脂与玻璃纤维网复合,具体方法是: 将重量份数为90~100份的PVC树脂、40~70份的增塑剂、3~10份的稳定剂、0.5~1份的润滑剂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120℃; 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混炼温度为150~250℃; 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00℃~12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 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所述的冷却钢辊内部为空心,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2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己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庚酯、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邻苯二甲酸异辛·异癸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稳定剂为马来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月桂酸马来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正辛基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中的一种; 所述的润滑剂为乙烯蜡、硬脂酸、液体石蜡、白油中的一种。

说明书


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树脂复合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薄膜全大多数都是PE、PP、PVC、PA、PET、PVDC,BOPP,PE/PA,PA/AL/PE等单层或多层复合薄膜,抗冲击强度都很低,还没有抗冲击能力超强的薄膜。

    如专利CN 1871289A PVC和PCC纳米复合树脂组合物材料,目的是提供具有优良抗冲击强度的基于PVC的纳米复合树脂组合物,通过将纳米碳酸钙均匀分散在聚乙烯单体中,在水中分散该混合物体系以得到悬浮系,并在高温下使该悬浮系聚合而制得纳米复合树脂组合物。如专利CN 100457816C聚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很好的耐热性,进而能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又如专利CN1136577A中以尼龙类聚合物做成核剂制得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缺口冲击强度不足。玻璃纤维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目前,全大多数都是与别的树脂共混在一起而制得的增强复合材料。以上等等复合材料,抗冲击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同时提供该复合增强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复合增强薄膜为三层结构,上、下两层为PVC薄膜,中间层为玻璃纤维网。

    制备该复合增强薄膜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处理玻璃纤维网表面,具体方法是:

    将重量份数为90~100份的过氯乙烯树脂、40~70份的混合溶剂、2~10份的锡稳定剂、2~7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50℃~8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所述的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1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

    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30~6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充分处理玻璃纤维网的表面,起到玻璃纤维网与PVC树脂能够充分粘合的作用;

    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60~200℃之间,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

    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所述的冷却钢辊内部为空心,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PVC树脂与玻璃纤维网复合,具体方法是:

    将重量份数为90~100份的PVC树脂、40~70份的增塑剂、3~10份的稳定剂、0.5~1份的润滑剂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120℃;

    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混炼温度为150~250℃;

    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00℃~12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

    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所述的冷却钢辊内部为空心,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2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己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庚酯(DHP)、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邻苯二甲酸异辛·异癸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稳定剂为马来酸二丁基锡(DBTM)、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月桂酸马来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正辛基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中的一种;

    所述的润滑剂为乙烯蜡、硬脂酸、液体石蜡、白油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的编织机、搅拌混合器、捏合机、密炼机、复合机、五辊压延机等为常用机械设备。

    本发明的玻璃纤维网与PVC树脂复合增强薄膜,通过分切机分切,高频热合机热合,可以生产出许多成品,广泛利用在建筑、汽车、飞机及包装等行业。本发明的复合增强薄膜具有超强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该增强薄膜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所用设备为常用制膜设备,可以实现工业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为三层结构,上、下两层为PVC薄膜1-1和1-2,中间层为玻璃纤维网2。

    生产该复合增强薄膜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90份的过氯乙烯树脂、40份的混合溶剂、2份的锡稳定剂、2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5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1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3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地温度控制在16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90份的PVC树脂、4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2-2基己)酯、3份的马来酸二丁基锡(DBTM)、1份的硬脂酸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15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00C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2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95份的过氯乙烯树脂、50份的混合溶剂、5份的锡稳定剂、4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65℃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4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8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95份的PVC树脂、5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6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0.5份的乙烯蜡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1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20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1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3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过氯乙烯树脂、70份的混合溶剂、10份的锡稳定剂、7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8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1.5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6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20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7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10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1份的液体石蜡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2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25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2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4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过氯乙烯树脂、60份的混合溶剂、9份的锡稳定剂、7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7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5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9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6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8份的月桂酸马来酸二丁基锡、0.5份的白油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1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17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1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5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98份的过氯乙烯树脂、50份的混合溶剂、4份的锡稳定剂、6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6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1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4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7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95份的PVC树脂、5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5份的马来酸二正辛基锡、1份的乙烯蜡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1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17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0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6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95份的过氯乙烯树脂、40份的混合溶剂、2份的锡稳定剂、2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65℃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1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45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8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65份的邻苯二甲酸二正己酯、6份的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1份的硬脂酸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18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1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7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过氯乙烯树脂、70份的混合溶剂、8份的锡稳定剂、5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75℃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55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75℃,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7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8份的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1份的硬脂酸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1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20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2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8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过氯乙烯树脂、70份的混合溶剂、9份的锡稳定剂、6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65℃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6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8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7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庚酯(DHP)、8份的马来酸二丁基锡(DBTM)、1份的硬脂酸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22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0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9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过氯乙烯树脂、50份的混合溶剂、6份的锡稳定剂、4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7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1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5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7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7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庚酯(DHP)、10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1份的乙烯蜡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24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1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10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95份的过氯乙烯树脂、65份的混合溶剂、8份的锡稳定剂、6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8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6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8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70份的、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8份的马来酸二正辛基锡、1份的乙烯蜡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18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0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11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95份的过氯乙烯树脂、60份的混合溶剂、5份的锡稳定剂、3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8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6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20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70份的邻苯二甲酸异辛·异癸酯、7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1份的乙烯蜡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22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2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实施例12

    步骤1、利用编织机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

    步骤2、将重量份数为95份的过氯乙烯树脂、60份的混合溶剂、5份的锡稳定剂、3份的硬脂酸钙放入搅拌混合器中在80℃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成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其中混合溶剂为质量为1∶2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混合物;将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放入溶液槽里,把编织好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辊侵渍在溶液槽里60秒,使其充分与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接触;把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通过导轮送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200℃,使过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覆在玻璃纤维网上;烘干后的玻璃纤维网经过四个冷却钢辊进行两次正反面冷却,冷却钢辊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

    步骤3、将重量份数为100份的PVC树脂、70份的邻苯二甲酸异辛·异癸酯、7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1份的乙烯蜡在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形成PVC树脂混合物,搅拌温度为100℃;将PVC树脂混合物放入密炼机里在220℃下混炼,使混合物达到熔融状态;将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网卷入五辊压延机里,在玻璃纤维网的正反面上流入熔融状态的PVC树脂混合物,在120℃下将玻璃纤维网以及两面的PVC树脂混合物压制展延成薄膜,并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后的薄膜经过两个冷却钢辊进行正反面冷却,即生产出PVC树脂/玻璃纤维网/PVC树脂三层复合高强度膜。

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网与PVC复合增强薄膜及其生产方法。现有薄膜抗冲击强度都很低。本发明的复合增强薄膜为三层结构,上、下两层为PVC薄膜,中间层为玻璃纤维网。制备该薄膜的具体步骤是: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网;利用过氯乙烯树脂对玻璃纤维网表面进行处理;将PVC树脂与玻璃纤维网复合。本发明的复合增强薄膜具有超强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该增强薄膜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所用设备为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层状产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