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11300.X (22)申请日 2017.06.29 (71)申请人 仁怀市黔北麻羊原种场 地址 564511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高大坪 乡坪营村苍湾 (72)发明人 陈说 (74)专利代理机构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2112 代理人 张利秋 (51)Int.Cl. A61K 36/718(2006.01) A61P 1/12(2006.01) A61P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 方法。
2、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 药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 原料制成: 艾草1316份、 松针1215份、 凤尾草 912份、 黄连710份、 大黄58份和马齿苋3 6份。 其制备方法为先将各原料粉碎后放入锅内 浸泡, 再将经过浸泡后中药原料进行煎煮得提取 液, 最后将提取液浓缩、 干燥后与蔗糖粉混合制 成颗粒, 与羊饲料混合, 添加量为饲料总重量的2 3, 喂食麻羊。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中 药, 通过与饲料混合一起喂食, 可发挥治疗痢疾 腹泻、 增强免疫力之效, 而且原料来源广, 生产成 本低, 制备方法简单, 有益于养羊业健康快速的 发展, 适。
3、合在养殖户中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184678 A 2017.09.22 CN 107184678 A 1.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 制成: 艾草1316份、 松针1215份、 凤尾草912份、 黄连710份、 大黄58份和马齿苋3 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包括 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艾草15份、 松针13份、 凤尾草10份、 黄连8份、 大黄7份和马齿苋5 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4、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步骤(2)中所称得的各原料进行粉碎, 粉碎后放入锅内, 并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2 3倍的清水中, 经浸泡2030分钟后取出, 得到浸泡后中药原料; (3)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中药原料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810倍的水进行煎煮3次, 每次煎煮时间为1.52h, 过滤后合并3次滤液, 得到中药煎煮提取液;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提取液加热浓缩至稠浸膏状态, 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 浸膏块; (5)将步骤(4)中得到的干燥浸膏块粉碎为干燥浸膏粉, 再按重量比干燥浸膏粉: 蔗糖 粉为1:2进行均匀混合, 经混合均匀后采用制粒机制。
5、备成2g颗粒即可,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 再与羊饲料混合, 添加量为饲料总重量的23, 喂食麻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84678 A 2 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过程中防病治疗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 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黔北麻羊是贵州省三大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 该品种山羊是产区劳动人民长期 选育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具有耐粗饲、 抗病力 强、 适应性广、 肉质鲜美细嫩、 皮张品质好、 生产性能优等特点。 黔北麻羊主产于贵州北部的。
6、 仁怀、 习水两地, 赤水西南部、 遵义西北部、 桐梓南部和金沙东北部亦有分布。 黔北麻羊属短 毛型皮肉兼用山羊, 体质结实, 胸宽深, 背腰平直, 颈部粗壮, 被毛有茶褐色和淡褐色两种, 有黑色背线和黑色颈带, 幼年被毛色浅, 成年毛色变深。 黔北麻羊的屠宰率高, 其产肉性能 好, 繁殖率高, 抗病力强, 适应山区粗放饲养,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0003 痢疾是一种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引发的肠道疾病, 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 饮食卫 生等造成的。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常泻不止, 频频排便, 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 或含有不消 化的饲料或其他病理性内容物, 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症状, 严重影响动。
7、物机体的健 康状况,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 研究出一种低成本, 疗效显著, 无药物残留, 不影响肉 产品质量的中药, 用于治疗黔北麻羊痢疾就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了, 它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保 证肉制品安全无害, 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最大限度的满足养殖市场的 需求, 使养殖变得更加高效环保。 本发明中药添加到饲料中, 预防多种疾病, 增强动物机体 抵抗力, 且本身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治疗的同时又可提供动物机体所需的部分营养物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以纯中草药为原料配制而 成的用于治疗痢疾病的中药及方法, 针对此种疾病具有非。
8、常好的疗效, 其成分简单, 成本较 低, 适合在养殖户中推广使用,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 中药, 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艾草1316份、 松针1215份、 凤尾草912 份、 黄连710份、 大黄58份和马齿苋36份。 0006 进一步地,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 包括下述重量份 数的原料制成: 艾草15份、 松针13份、 凤尾草10份、 黄连8份、 大黄7份和马齿苋5份。 000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的制备方。
9、法, 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步骤(2)中所称得的各原料进行粉碎, 粉碎后放入锅内, 并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2 3倍的清水中, 经浸泡2030分钟后取出, 得到浸泡后中药原料; (3)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中药原料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810倍的水进行煎煮3次, 每次煎煮时间为1.52h, 过滤后合并3次滤液, 得到中药煎煮提取液;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184678 A 3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提取液加热浓缩至稠浸膏状态, 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 浸膏块; (5)将步骤(4)中得到的干燥浸膏块粉碎为干燥浸膏粉, 再按重量比干燥浸膏粉:。
10、 蔗糖 粉为1:2进行均匀混合, 经混合均匀后采用制粒机制备成2g颗粒即可,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 再与羊饲料混合, 添加量为饲料总重量的23, 喂食麻羊。 0008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 比, 其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艾草、 松针、 凤尾草、 黄连、 大黄和马齿苋的提取液制备中药, 并用 该中药混合饲料一起喂食, 可发挥治疗痢疾腹泻、 增强免疫力之效, 而且原料来源广, 生产 成本低, 无明显副作用, 制备方法简单, 可降低养殖户的经济负担, 还有益于养羊业健康快 速的发展, 对生产绿色、 无公害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11、 适合在 养殖户中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 下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所举 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0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 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艾草13份、 松针12份、 凤尾草9份、 黄连7份、 大黄5份和马齿苋3份。 0011 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步骤(2)中所称得的各原料进行粉碎, 粉碎后放入锅内, 并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2 倍的清水中, 经浸泡2025分钟后取出, 得到浸泡后中药原料; (3)将步骤(2)。
12、中经过浸泡后中药原料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8倍的水进行煎煮3次, 每次 煎煮时间为1.5h, 过滤后合并3次滤液, 得到中药煎煮提取液;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提取液加热浓缩至稠浸膏状态, 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 浸膏块; (5)将步骤(4)中得到的干燥浸膏块粉碎为干燥浸膏粉, 再按重量比干燥浸膏粉: 蔗糖 粉为1:2进行均匀混合, 经混合均匀后采用制粒机制备成2g颗粒即可,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 再与羊饲料混合, 添加量为饲料总重量的3, 喂食麻羊。 0012 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中药用于发明人本人开办的养殖场中, 有5只小羊患了痢疾 病, 羔羊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停止吃食, 随后12天。
13、, 病羔腹泻粥状或水样物, 并有恶臭 味, 体温升高至39。 发现病羊以后, 将其隔离关养, 在病羊每天吃的饲料中添加本中药进 行混合后喂食, 添加量为饲料总重量的3%, 34天后病羊腹泻开始逐渐好转, 平均6天基本 痊愈。 0013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 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艾草15份、 松针13份、 凤尾草10份、 黄连8份、 大黄7份和马齿苋5份。 0014 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184678 A 4 (2)将步骤(2)中所称得的各原料进行粉碎, 粉碎后放入锅内。
14、, 并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 2.5倍的清水中, 经浸泡2530分钟后取出, 得到浸泡后中药原料; (3)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中药原料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9倍的水进行煎煮3次, 每次 煎煮时间为2h, 过滤后合并3次滤液, 得到中药煎煮提取液;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提取液加热浓缩至稠浸膏状态, 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 浸膏块; (5)将步骤(4)中得到的干燥浸膏块粉碎为干燥浸膏粉, 再按重量比干燥浸膏粉: 蔗糖 粉为1:2进行均匀混合, 经混合均匀后采用制粒机制备成2g颗粒即可,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 再与羊饲料混合, 添加量为饲料总重量的2.5, 喂食麻羊。 0015 将实施例2所制。
15、备的中药用于发明人本人开办的养殖场中, 有8只羊患了痢疾病, 初期在吃饲料较慢, 过三天后不进食, 腹泻粥状或水样物, 并有恶臭味, 体温升高至38.6。 发现病羊以后, 将其隔离关养, 在病羊每天吃的饲料中添加本中药进行混合后喂食, 添加量 为饲料总重量的2.5%, 34天后病羊腹泻开始逐渐好转, 平均6天基本痊愈。 0016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黔北麻羊痢疾病的中药, 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艾草16份、 松针15份、 凤尾草12份、 黄连10份、 大黄8份和马齿苋36份。 0017 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步骤(2)中所。
16、称得的各原料进行粉碎, 粉碎后放入锅内, 并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3 倍的清水中, 经浸泡2530分钟后取出, 得到浸泡后中药原料; (3)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中药原料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10倍的水进行煎煮3次, 每 次煎煮时间为12h, 过滤后合并3次滤液, 得到中药煎煮提取液;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提取液加热浓缩至稠浸膏状态, 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 浸膏块; (5)将步骤(4)中得到的干燥浸膏块粉碎为干燥浸膏粉, 再按重量比干燥浸膏粉: 蔗糖 粉为1:2进行均匀混合, 经混合均匀后采用制粒机制备成2g颗粒即可,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 再与羊饲料混合, 添加量为饲料总重量的2, 喂食麻羊。 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 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 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 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 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18467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