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舱.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277842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8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215596.3

申请日:

20120504

公开号:

CN202620087U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10/02

主分类号:

A61G10/02

申请人:

符仕波

发明人:

符仕波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航城工业区A栋

优先权:

201120161680.7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增压舱,其包括一压力舱与一主控箱,该主控箱与该压力舱独立设置,其通过一供气管与该压力舱连接,提供压缩气体至该压力舱,本实用新型增压舱利用主控机箱完成对压力舱的操作,其实现了主控机箱与压力舱分离,从而可减少该增压舱的体积,可大大的减轻产品重量,同时,该结构更加可靠,牢固,安全,操作简便,也便于使用者进出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增压舱,其包括一压力舱与一主控箱,其特征在于:该主控箱与该压力舱独立设置,其通过一供气管与该压力舱连接,提供压缩气体至该压力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压力舱包括一上盖与一底座,该上盖与该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与该底座分别包括一相互对应的密封条,在该上盖与该底座闭合时,该密封条产生轻微变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一与其一体成型的座椅,该上盖包括一透明窗,该透明窗与该底座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进一步包括一显示屏与一通话装置,设计于该座椅的斜上方。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主控箱的顶部包括一操作面,该操作面相对水平面倾斜5到45度。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主控箱进一步包括一空气压缩机,其通过一减震垫设置在该主控箱的底座前侧。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主控箱进一步包括一灰尘过滤网与一活性碳过滤器,该灰尘过滤网设置于该主控箱的后侧,该活性碳过滤器设置一该灰尘过滤网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压力舱的底座下侧进一步包括二组滚轮,其后端滚轮的承重大于前端滚轮的承重。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增压舱,其特征在于:该压力舱与该主控箱通过通讯电缆连接实现信号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舱,特别涉及一种体积小, 操作方便,使用舒适的增压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体内含氧量的提高有助于快速恢复疲劳, 增强新陈代谢,预防并减轻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的身体 不适症,以增强人体健康。

目前,一般设计的氧舱系统,其利用加压泵给舱体提 供压缩空气,使氧舱内的空气压力大于舱外的空气压力, 从而使氧舱内空气的单位含氧量高于舱外空气的相同单 位含氧量,同时,舱内的氧分压也达到较高水平,这样, 置身舱内就可让身体获得比舱外更多的氧气。置身于氧舱 的高浓度氧气中,加之较高的氧分压,人体内除了吸入的 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外,还有更多的氧溶解于血液中,从而 可提高血液的携氧量。体内氧浓度及氧分压的提高,使肺 泡内氧气交换充分,增强了氧在毛细血管的穿透力及弥散 距离,提高了组织细胞氧的供给量,促进了人体新陈代谢, 增强了人体健康。

然而,现行的高压空气/氧气舱主要运用在专业的医 疗机构,由刚性的金属或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其体积和重 量都比较庞大,同时产品配套使用的加压和安全设备都是 工业用的专用设备,操作流程和规范都比较复杂,需要专 业人员操作才能进行正常的操作使用。

由于目前的这种刚性高压舱的体积庞大和操作复杂 性等原因,使得其不能够进入日常领域,利用高压氧进行 人体治疗的方法不能够更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的在医疗 服务,高原反应症,保健,美容塑身,健身,运动恢复等 领域推广使用该服务,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操作,使用者舒 适及安全性能高,且能达到一定治疗目的增压舱。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增压舱体积大,操作复杂的缺陷,本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使用舒适的增压舱。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增 压舱,其包括一压力舱与一主控箱,该主控箱与该压力舱 独立设置,其通过一供气管与该压力舱连接,提供压缩气 体至该压力舱。

优选地,该压力舱包括一上盖与一底座,该上盖与该 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该上盖与该底座分别包括一相互对应的密封 条,在该上盖与该底座闭合时,该密封条产生轻微变形。

优选地,该底座包括一与其一体成型的座椅,该上盖 包括一透明窗,该透明窗与该底座对应。

优选地,该底座进一步包括一操作系统与一通话装 置,设计于该座椅的斜上方。

优选地,该主控箱的顶部包括一操作面,该操作面相 对水平面倾斜5到45度。

优选地,该主控箱进一步包括一空气压缩机,其通过 一减震垫设置在该主控箱的底座前侧。

优选地,该主控箱进一步包括一灰尘过滤网与一活性 碳过滤器,该灰尘过滤网设置于该主控箱的后侧,该活性 碳过滤器设置一该灰尘过滤网的一侧。

优选地,该压力舱的底座下侧进一步包括二组滚轮, 其后端滚轮的承重大于前端滚轮的承重。

优选地,该压力舱与该主控箱通过通讯电缆连接实现 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压舱利用主控机箱完 成对压力舱的操作,其实现了主控机箱与压力舱分离,从 而可减少该增压舱的体积,在配合相应的滚轮与扶手可随 时的实现产品的移动。另,该压力舱的座椅与该压力舱的 底座一体成型,在底座定形时同时成形,其形体设计与人 体坐姿相切合,以便于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由于该座 椅与该底座形成一个整体,其结构更加可靠,牢固,安全, 也便于使用者进出舱,不致因座椅滑动而产生意外。再, 该压力舱的上盖上设置一超大的透明窗,以便于使用者可 以观测到外界的状态,降低使用者在密闭空间里的幽闭感 和不安全感。又,该压力舱与主控机箱的内外置通话系统 可方便该产品的使用者与操作者随时保持正常的通讯,备 增使用者的安全感与随时处理任何情况的可能。再,该压 力舱与主控机箱的内,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让使用者与操 作者均可以及时的了解该增压舱的运作状态,并可以根据 该运作状态及时的进行操作,使操作简易化,即可实现设 备的单人操作。且,该空气压缩机与该主控箱的底座使用 减振垫连接,故可最大限度降低空气压缩机工作的震动感 以及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压力舱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压力舱的内置触摸屏操作 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主控箱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主控箱的后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主控箱的控制系统示意 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主控箱的外置触摸屏操作 系统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 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 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 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立体图。该增压舱 10包括一压力舱100与一主控箱200,由该主控箱200控制 该压力舱100的各项功能,该主控箱200与该压力舱100通 过一供气管300,一排气管400将有用的气体传送到该压力 舱100,并释放出人体排出的废气通过该主控箱200排放到 外界空气中,从而实现压力舱100内的气压动态平衡。该 主控箱200进一步通过一通讯连接器实现对该压力舱100 的控制。

请参阅图2与图3,该压力舱100包括一上盖120与一底 座110,该上盖120与该底座110相切合,且通过在压力舱 100下侧设置的固定合页连接,另通过其上分别设置的上 密封条126与下密封条116实现密闭,该上,下密封条126, 116由与该压力舱100不同的材料制作,在上盖120与底座 110相切合时,该上,下密封条126,116产生轻微变形, 以达到气密的作用。在使用时,该上盖120可打开以便于 使用者进入该压力舱100,其闭合后由该主控箱200提供压 缩气体进入该压力舱100供使用者在其中呼入需要的高含 氧量及高氧分压空气。该上盖120与该底座110通过在相对 端面的该压力舱100的舱侧与舱顶部各设计一自动锁扣 (图未示)以实现该上盖120与该底座110锁闭。

该底座110之内侧包括一座椅112,一内置通话系统 118与一内置触摸屏操控系统140,该座椅112与该压力舱 100的底座110一体成型,在底座110定形时同时形成,其 形体设计与人体坐姿相切合,以实现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 度。该内置通话系统118与该内置触摸屏操控系统140平行 设置于该底座110的右上方,其以一成人使用者坐于该座 椅112即可取用该内置通话系统118为原则进行设计。该内 置通话系统118通过该通讯连接器实现与外部连接。该底 座110的后侧设置一推手111,下侧设置四滚轮119,以便 于操作人员对该压力舱100的移位。四滚轮119的前端两个 承重为250KG/个,后端两个承重为750KG/个,其可以安 全的保证舱体的承重能力。其中,该内置触摸屏操控系统 140包括以下功能按键,一开机按键1401,一关机按键 1403,一时间设置按键1405,一工作时间显示按键1407, 一当地气压查询按键1409,一工作气压显示按键1411,一 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1413,一帮助按键1415,一散热系统 操作按键1417,一电子超压预警键1419及一超压停机键 1420。使用者按下开机按键1401就可开始该增压舱10的工 作,按下该关机按键1403即可停止该增压舱10的工作;同 时,使用者可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该时间设置按键1405 来设置工作时间,如0.5H,1H或2H,在工作开始后该工 作时间显示按键1407将会显示出该增压舱10还将工作的 具体时间,以便于使用者及时的掌控工作时间;又使用者 可以按下该当地气压查询按键1409以查询外界空气的压 力,并通过与该工作气压显示按键1411显示的压力舱100 内的压力值比较来设定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1413,以动 态的调整该压力舱100的气压变化幅度,让在舱内的使用 者达到一最佳的治疗环境;另,该使用者可通过该散热系 统操作按键1417来设置该压力舱100内的温度,让使用者 根据自我需要设定一最佳温度;若使用者首次使用或临时 忘记该增压舱10的操作方式,其亦可以通过点击该帮助按 键1415来了解该增压舱10的各种操作方式;当压力舱100 内的气压大于预设的安全值的警戒位,该电子超压预警键 1419将会点亮发出警告通知,若压力舱100的压力继续增 加超过预设的安全值的警戒位的最高风险位时,该增压舱 10将自动停机,该超压停机键1420点亮。

请参阅图4至图7,该主控箱200包括一底座201及设置 于其上的外壳202。该外壳202使用高强度塑板制作,重量 轻,其后侧设置一扶手220,便于操作人员推动,其顶部 为一操作面210,其为一斜面,在本实施例中约为20度倾 斜,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5到45度之间,以便于操作人员 进行操作。该底座201下部设置四滚轮230,其与该扶手220 配合可任意移动该主控箱200。在该操作面上平行设置有 一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240与一外置通话系统250,该外置 触摸屏操作系统240用于操作人员对该增压舱10进行操 作,其内部设置一控制系统270通过写入的程序对该增压 舱10进行控制。该外置通话系统250与压力舱100内的内置 通话系统118电性相连形成一双向通话系统,使用者拿起 内置通话系统118,只需要按键就可以完成内外人员的通 话,以增加舱内外使用人员与操作人员的沟通。该外置触 摸屏操作系统240与该压力舱100内的内置触摸屏操作系 统140是同样通过该控制系统270操作该增压舱10,该二者 具有相同的功能,该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240包括以下功 能按键,一开机按键2401,一关机按键2403,一时间设置 按键2405,一工作时间显示按键2407,一当地气压查询按 键2409,一工作气压显示按键2411,一升降压速率调节按 键2413,一帮助按键2415,一散热系统操作按键2417,一 电子超压预警键2419及一超压停机键2420。操作者按下开 机按键2401就可开始该增压舱10的工作,按下该关机按键 2403即可停止该增压舱10的工作;同时,操作者可根据工 作的需要通过该时间设置按键2405来设置工作时间,如 0.5H,1H或2H,在工作开始后该工作时间显示按键2407 将会显示出该增压舱10还将工作的具体时间,以便于操作 者及时的掌控工作时间;又舱外操作者可以按下该当地气 压查询按键2409以查询外界空气的压力,并通过与该工作 气压显示按键2411显示的压力舱100内的压力值比较来设 定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2413,以动态的调整该压力舱 100的气压变化幅度,让在舱内的使用者达到一最佳的治 疗环境;另,该舱外操作者可通过该散热系统操作按键 2417来设置该压力舱100内的温度,让使用者根据自我需 要设定一最佳温度;若舱外操作者首次使用或临时忘记该 增压舱10的操作方式,其亦可以通过点击该帮助按键2415 来了解该增压舱10的各种操作方式;当压力舱100内的气 压大于预设的安全值的警戒位,该电子超压预警键2419 将会点亮发出警告通知,若压力舱100的压力继续增加超 过预设的安全值的警戒位的最高风险位时,该增压舱10 将自动停机,该超压停机键2420点亮。

该主控箱200内部进一步包括一空气压缩机262,其通 过一减振垫260设置于该底座201的前侧上,在该空气压缩 机262后侧依次设置一温控装置274,一散热风扇272及一 灰尘过滤网271。在该灰尘过滤网271的上侧依次进一步设 置一活性碳过滤器268与一散热风扇266。在该空气压缩机 262的上方设置一排气阀264。由该控制系统270控制该空 气压缩机262,该散热风扇272,266,该温控装置274及该 排气阀264的工作。该控制系统270与该内外置触摸屏操作 系统140,240的功能按键相对应。该控制系统270包括一 开关控制系统2701,其与该内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140, 240的开机按键1401,2401,关机按键1403,2403,及该 时间设置按键1405,2405对应,当操作者按下对应按键或 者设置时间到时,该开关控制系统2701即接通或切断该增 压舱10的电源连接;一空气压缩控制系统2703其与该升降 压速率调节按键1413,2413相连接,当使用者或操作者按 下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1413,2413时,该空气压缩控制 系统2703会提供信号给电子排气阀264,指示其根据指示 自动调节排气量的大小来实现升降压的速率,升压过程 中,排气阀264始终开启,控制进气比排气量大,于是升 压,实现该压力舱100内的动态气压平衡;降压时,排气 阀264增大排气量,该排气量大、小,决定降压速率快慢; 一散热系统2705,其与该散热系统按键1417,2417相对应, 根据操作要求控制该温控装置274,该散热风扇272,266 的工作与工作功率;一预警安全系统2707,其与该电子超 压预警键1419,2419,超压停机键1420,2420相对应,当 该预警安全系统2707监测到该压力舱100内的气压大于预 设的安全值的警戒位时,该预警安全系统2707会点亮该电 子超压预警键1419,2419,提醒操作人员或使用者及时的 进行安全设置,当气压未被及时的人为控制,继续增加到 大于预设的安全值的最高警戒位时,该预警安全系统2707 会启动超压自动停机操作,点亮该超压停机键1420,2420, 告之操作者或使用者该增压舱10已自动停机,保证使用者 的安全。

在控制系统270的控制下,外界空气进入该空气压缩 机262之前将首先进行第一道空气过滤,即通过该灰尘过 滤网271滤去空气中的杂质;当空气经过该空气压缩机262 进行压缩后,该压缩空气将经过第二道空气过滤与散热, 即该压缩空气经过该温控装置274与该散热风扇272进行 温度调整,如加温或降温,然后再经过该活性碳过滤器268 进行二次过滤并经过一滤水器280滤水,最后被送入压力 舱100。

请参考图8,在实际的操作中,操作人员首先打开该 压力舱100的上盖120,让使用者进入该压力舱100,并闭 合该上盖120,通过该上盖120的上密封条126与该底座110 的下密封条116实现密封。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该主 控箱200的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240以实现对该增压舱10 进行操作,其首先按下该开始按键2401,触动该控制系统 270控制各组件开始工作,外界空气首先通过该灰尘过滤 网271进行第一层的过滤,并同时经过该散热风扇272与该 温控装置274完成第一次的散热,然后进入该空气压缩机 262,由该空气压缩机262对该空气进行压缩,从而提高空 气中的氧分子含量;当空气经过该空气压缩机262进行压 缩后,该压缩空气将经过第二道空气过滤与散热,即该压 缩空气经过该活性碳过滤器268进行过滤并经过该散热风 扇272与该温控装置274进行气体温度调节,如降温或升 温,后再经过该滤水器268滤去气体中的水分,然后由与 该主控箱200后侧的进气口294通过供气管300被送入压力 舱100供使用者吸入。此时,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主控 箱200的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240对该增压舱10的实时情 况进行掌控,并可通过对应的操作按键对该增压舱10进行 操作,如通过该时间设置按键2405完成对该次充氧时间的 设置,通过该气压查询按键2409实时的了解压力舱100内 的实时气压,通过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2413调节该压力 舱100内的气压变化幅度,通过散热系统操作按键2417完 成压力舱100内气压温度的调节,当温度过高时,增加该 主控箱200内散热元件的散热力度。同时,该增压舱10的 使用者通过该压力舱内100的内置触摸屏操作系统140亦 可以完成该舱体内的上述功能操作。从而,使用者坐于该 压力舱100内,通过该主控箱200的控制,利用该空气压缩 机262对外界空气进行压缩,并向该压力舱100内供气,并 保持该压力舱100内的压力平衡于某一气压值,即在压力 舱100内创造了一个相对于当地大气压的高压环境,增加 氧分压,并通过压缩空气提高单位空单的含氧量,从而对 人体的相关症状进行治疗,恢复或保持其健康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增压舱10利用主控机箱200完成对压力舱 100的操作,其实现了主控机箱200与压力舱100分离,从 而可减少该增压舱10的体积,且其产品的材料均采用高强 度塑板,可大大的减轻产品重量,在配合相应的滚轮与扶 手可随时的实现产品的移动。另,该压力舱100的座椅112 与该压力舱100的底座110一体成型,在底座110定形时同 时形成,其形体设计与人体坐姿相切合,以便于使用者使 用时的舒适度,同时,该结构更加可靠,牢固,安全,也 便于使用者进出舱,不致因座椅112滑动而产生意外。再, 该压力舱100的上盖120上设置一超大的透明窗122,以便 于使用者可以观测到外界的状态,降低使用者在密闭空间 里的幽闭感和不安全感。又,该压力舱100与主控机箱200 的内外置通话系统118,250可方便该产品的使用者与操作 者随时保持正常的通讯,备增使用者的安全感与随时处理 任何情况的可能。再,该压力舱100与主控机箱200的内, 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140,240让使用者与操作者均可以及 时的了解该增压舱10的运作状态,并可以根据该运作状态 及时的进行操作,使操作简易化,即可实现设备的单人操 作。且,该空气压缩机262与该主控箱200的底座201使用 减振垫260连接,故可最大限度降低空气压缩机262工作的 震动感以及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增压舱10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与变形, 其亦包括以下各种变形结构,如该底座110可设置多种调 节功能,其可以进行上下调节或底座110靠背的前后调节。 另该增压舱10亦可包括一WIFI接口或者蓝牙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再该底座110上亦可以设置多个 按摩装置,用于在需要时对人体进行按摩。另该内外置触 摸屏操作系统140,240亦可以是一般的按压式操作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 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增压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增压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增压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压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压舱.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2008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26 CN 202620087 U *CN202620087U* (21)申请号 201220215596.3 (22)申请日 2012.05.04 201120161680.7 2011.05.19 CN A61G 10/02(2006.01) (73)专利权人 符仕波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航 城工业区 A 栋 (72)发明人 符仕波 (54) 实用新型名称 增压舱 (57) 摘要 一种增压舱, 其包括一压力舱与一主控箱, 该 主控箱与该压力舱独立设置, 其通过一供气管与 该压力舱连。

2、接, 提供压缩气体至该压力舱, 本实用 新型增压舱利用主控机箱完成对压力舱的操作, 其实现了主控机箱与压力舱分离, 从而可减少该 增压舱的体积, 可大大的减轻产品重量, 同时, 该 结构更加可靠, 牢固, 安全, 操作简便, 也便于使用 者进出舱。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7 页 1/1 页 2 1. 一种增压舱, 其包括一压力舱与一主控箱, 其特征在于 : 该主控箱与该压力舱独立 设置, 其通过一供气管与该压力舱连接,。

3、 提供压缩气体至该压力舱。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增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压力舱包括一上盖与一底座, 该上盖与 该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增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上盖与该底座分别包括一相互对应的 密封条, 在该上盖与该底座闭合时, 该密封条产生轻微变形。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增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底座包括一与其一体成型的座椅, 该上 盖包括一透明窗, 该透明窗与该底座对应。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增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底座进一步包括一显示屏与一通话装 置, 设计于该座椅的斜上方。 6.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

4、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主控箱的顶部包括一 操作面, 该操作面相对水平面倾斜 5 到 45 度。 7.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主控箱进一步包括一 空气压缩机, 其通过一减震垫设置在该主控箱的底座前侧。 8.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主控箱进一步包括一 灰尘过滤网与一活性碳过滤器, 该灰尘过滤网设置于该主控箱的后侧, 该活性碳过滤器设 置一该灰尘过滤网的一侧。 9.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压力舱的底座下侧进 一步包括二组滚轮, 其后端滚轮的承重大于前端滚轮的承。

5、重。 10.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意一项所述增压舱, 其特征在于 : 该压力舱与该主控箱通过 通讯电缆连接实现信号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20087 U 2 1/6 页 3 增压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舱, 特别涉及一种体积小, 操作方便, 使用舒适的增压 舱。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体内含氧量的提高有助于快速恢复疲劳, 增强新陈代谢, 预防并减轻因 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症, 以增强人体健康。 0003 目前, 一般设计的氧舱系统, 其利用加压泵给舱体提供压缩空气, 使氧舱内的空气 压力大于舱外的空气压力, 从而使氧舱内。

6、空气的单位含氧量高于舱外空气的相同单位含氧 量, 同时, 舱内的氧分压也达到较高水平, 这样, 置身舱内就可让身体获得比舱外更多的氧 气。 置身于氧舱的高浓度氧气中, 加之较高的氧分压, 人体内除了吸入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 外, 还有更多的氧溶解于血液中, 从而可提高血液的携氧量。体内氧浓度及氧分压的提高, 使肺泡内氧气交换充分, 增强了氧在毛细血管的穿透力及弥散距离, 提高了组织细胞氧的 供给量, 促进了人体新陈代谢, 增强了人体健康。 0004 然而, 现行的高压空气 / 氧气舱主要运用在专业的医疗机构, 由刚性的金属或有 机玻璃材料制成。其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庞大, 同时产品配套使用的加压和安。

7、全设备都是工 业用的专用设备, 操作流程和规范都比较复杂, 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才能进行正常的操作使 用。 0005 由于目前的这种刚性高压舱的体积庞大和操作复杂性等原因, 使得其不能够进入 日常领域, 利用高压氧进行人体治疗的方法不能够更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在医疗服务, 高原反应症, 保健, 美容塑身, 健身, 运动恢复等领域推广使用该服务, 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操 作, 使用者舒适及安全性能高, 且能达到一定治疗目的增压舱。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克服现有技术增压舱体积大, 操作复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 操 作方便, 使用舒适的增压舱。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

8、的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增压舱, 其包括一压力舱与一 主控箱, 该主控箱与该压力舱独立设置, 其通过一供气管与该压力舱连接, 提供压缩气体至 该压力舱。 0008 优选地, 该压力舱包括一上盖与一底座, 该上盖与该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9 优选地, 该上盖与该底座分别包括一相互对应的密封条, 在该上盖与该底座闭合 时, 该密封条产生轻微变形。 0010 优选地, 该底座包括一与其一体成型的座椅, 该上盖包括一透明窗, 该透明窗与该 底座对应。 0011 优选地, 该底座进一步包括一操作系统与一通话装置, 设计于该座椅的斜上方。 0012 优选地, 该主控箱的顶部包括一操作面, 该操作面。

9、相对水平面倾斜 5 到 45 度。 说 明 书 CN 202620087 U 3 2/6 页 4 0013 优选地, 该主控箱进一步包括一空气压缩机, 其通过一减震垫设置在该主控箱的 底座前侧。 0014 优选地, 该主控箱进一步包括一灰尘过滤网与一活性碳过滤器, 该灰尘过滤网设 置于该主控箱的后侧, 该活性碳过滤器设置一该灰尘过滤网的一侧。 0015 优选地, 该压力舱的底座下侧进一步包括二组滚轮, 其后端滚轮的承重大于前端 滚轮的承重。 0016 优选地, 该压力舱与该主控箱通过通讯电缆连接实现信号连接。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增压舱利用主控机箱完成对压力舱的操作, 其实现。

10、 了主控机箱与压力舱分离, 从而可减少该增压舱的体积, 在配合相应的滚轮与扶手可随时 的实现产品的移动。 另, 该压力舱的座椅与该压力舱的底座一体成型, 在底座定形时同时成 形, 其形体设计与人体坐姿相切合, 以便于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由于该座椅与该底座形 成一个整体, 其结构更加可靠, 牢固, 安全, 也便于使用者进出舱, 不致因座椅滑动而产生意 外。再, 该压力舱的上盖上设置一超大的透明窗, 以便于使用者可以观测到外界的状态, 降 低使用者在密闭空间里的幽闭感和不安全感。又, 该压力舱与主控机箱的内外置通话系统 可方便该产品的使用者与操作者随时保持正常的通讯, 备增使用者的安全感与随时。

11、处理任 何情况的可能。 再, 该压力舱与主控机箱的内, 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让使用者与操作者均可 以及时的了解该增压舱的运作状态, 并可以根据该运作状态及时的进行操作, 使操作简易 化, 即可实现设备的单人操作。且, 该空气压缩机与该主控箱的底座使用减振垫连接, 故可 最大限度降低空气压缩机工作的震动感以及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立体图。 0019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压力舱的侧面示意图。 0020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压力舱的内置触摸屏操作系统示意图。 0021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主控箱的侧面示意图。 0022 图 5 。

12、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主控箱的后侧示意图。 0023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主控箱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24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主控箱的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示意图。 0025 图 8 是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 请参阅图 1, 本实用新型增压舱的立体图。该增压舱 10 包括一压力舱 100 与一主 控箱 200, 由该主控箱 200。

13、 控制该压力舱 100 的各项功能, 该主控箱 200 与该压力舱 100 通 过一供气管 300, 一排气管 400 将有用的气体传送到该压力舱 100, 并释放出人体排出的废 气通过该主控箱 200 排放到外界空气中, 从而实现压力舱 100 内的气压动态平衡。该主控 箱 200 进一步通过一通讯连接器实现对该压力舱 100 的控制。 说 明 书 CN 202620087 U 4 3/6 页 5 0028 请参阅图 2 与图 3, 该压力舱 100 包括一上盖 120 与一底座 110, 该上盖 120 与该 底座110相切合, 且通过在压力舱100下侧设置的固定合页连接, 另通过其上分别。

14、设置的上 密封条 126 与下密封条 116 实现密闭, 该上, 下密封条 126, 116 由与该压力舱 100 不同的材 料制作, 在上盖 120 与底座 110 相切合时, 该上, 下密封条 126, 116 产生轻微变形, 以达到气 密的作用。在使用时, 该上盖 120 可打开以便于使用者进入该压力舱 100, 其闭合后由该主 控箱200提供压缩气体进入该压力舱100供使用者在其中呼入需要的高含氧量及高氧分压 空气。该上盖 120 与该底座 110 通过在相对端面的该压力舱 100 的舱侧与舱顶部各设计一 自动锁扣 ( 图未示 ) 以实现该上盖 120 与该底座 110 锁闭。 002。

15、9 该底座110之内侧包括一座椅112, 一内置通话系统118与一内置触摸屏操控系统 140, 该座椅 112 与该压力舱 100 的底座 110 一体成型, 在底座 110 定形时同时形成, 其形体 设计与人体坐姿相切合, 以实现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该内置通话系统 118 与该内置触 摸屏操控系统 140 平行设置于该底座 110 的右上方, 其以一成人使用者坐于该座椅 112 即 可取用该内置通话系统 118 为原则进行设计。该内置通话系统 118 通过该通讯连接器实现 与外部连接。 该底座110的后侧设置一推手111, 下侧设置四滚轮119, 以便于操作人员对该 压力舱 100 的移位。

16、。四滚轮 119 的前端两个承重为 250KG/ 个, 后端两个承重为 750KG/ 个, 其可以安全的保证舱体的承重能力。其中, 该内置触摸屏操控系统 140 包括以下功能按键, 一开机按键1401, 一关机按键1403, 一时间设置按键1405, 一工作时间显示按键1407, 一当 地气压查询按键 1409, 一工作气压显示按键 1411, 一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 1413, 一帮助按 键 1415, 一散热系统操作按键 1417, 一电子超压预警键 1419 及一超压停机键 1420。使用 者按下开机按键 1401 就可开始该增压舱 10 的工作, 按下该关机按键 1403 即可停止该增压。

17、 舱 10 的工作 ; 同时, 使用者可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该时间设置按键 1405 来设置工作时间, 如 0.5H, 1H 或 2H, 在工作开始后该工作时间显示按键 1407 将会显示出该增压舱 10 还将工 作的具体时间, 以便于使用者及时的掌控工作时间 ; 又使用者可以按下该当地气压查询按 键 1409 以查询外界空气的压力, 并通过与该工作气压显示按键 1411 显示的压力舱 100 内 的压力值比较来设定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 1413, 以动态的调整该压力舱 100 的气压变化 幅度, 让在舱内的使用者达到一最佳的治疗环境 ; 另, 该使用者可通过该散热系统操作按键 1417 来设置。

18、该压力舱 100 内的温度, 让使用者根据自我需要设定一最佳温度 ; 若使用者首 次使用或临时忘记该增压舱 10 的操作方式, 其亦可以通过点击该帮助按键 1415 来了解该 增压舱 10 的各种操作方式 ; 当压力舱 100 内的气压大于预设的安全值的警戒位, 该电子超 压预警键1419将会点亮发出警告通知, 若压力舱100的压力继续增加超过预设的安全值的 警戒位的最高风险位时, 该增压舱 10 将自动停机, 该超压停机键 1420 点亮。 0030 请参阅图 4 至图 7, 该主控箱 200 包括一底座 201 及设置于其上的外壳 202。该外 壳 202 使用高强度塑板制作, 重量轻, 。

19、其后侧设置一扶手 220, 便于操作人员推动, 其顶部为 一操作面210, 其为一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约为20度倾斜, 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5到45度之 间, 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该底座 201 下部设置四滚轮 230, 其与该扶手 220 配合可任 意移动该主控箱 200。在该操作面上平行设置有一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 240 与一外置通话 系统250, 该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240用于操作人员对该增压舱10进行操作, 其内部设置一 控制系统 270 通过写入的程序对该增压舱 10 进行控制。该外置通话系统 250 与压力舱 100 内的内置通话系统 118 电性相连形成一双向通话系统, 使用者。

20、拿起内置通话系统 118, 只需 说 明 书 CN 202620087 U 5 4/6 页 6 要按键就可以完成内外人员的通话, 以增加舱内外使用人员与操作人员的沟通。该外置触 摸屏操作系统 240 与该压力舱 100 内的内置触摸屏操作系统 140 是同样通过该控制系统 270操作该增压舱10, 该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 该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240包括以下功能按 键, 一开机按键 2401, 一关机按键 2403, 一时间设置按键 2405, 一工作时间显示按键 2407, 一当地气压查询按键 2409, 一工作气压显示按键 2411, 一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 2413, 一帮 助按键2415,。

21、 一散热系统操作按键2417, 一电子超压预警键2419及一超压停机键2420。 操 作者按下开机按键 2401 就可开始该增压舱 10 的工作, 按下该关机按键 2403 即可停止该增 压舱 10 的工作 ; 同时, 操作者可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该时间设置按键 2405 来设置工作时 间, 如 0.5H, 1H 或 2H, 在工作开始后该工作时间显示按键 2407 将会显示出该增压舱 10 还 将工作的具体时间, 以便于操作者及时的掌控工作时间 ; 又舱外操作者可以按下该当地气 压查询按键 2409 以查询外界空气的压力, 并通过与该工作气压显示按键 2411 显示的压力 舱 100 内的压力。

22、值比较来设定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 2413, 以动态的调整该压力舱 100 的 气压变化幅度, 让在舱内的使用者达到一最佳的治疗环境 ; 另, 该舱外操作者可通过该散热 系统操作按键 2417 来设置该压力舱 100 内的温度, 让使用者根据自我需要设定一最佳温 度 ; 若舱外操作者首次使用或临时忘记该增压舱 10 的操作方式, 其亦可以通过点击该帮助 按键 2415 来了解该增压舱 10 的各种操作方式 ; 当压力舱 100 内的气压大于预设的安全值 的警戒位, 该电子超压预警键 2419 将会点亮发出警告通知, 若压力舱 100 的压力继续增加 超过预设的安全值的警戒位的最高风险位时, 该。

23、增压舱 10 将自动停机, 该超压停机键 2420 点亮。 0031 该主控箱200内部进一步包括一空气压缩机262, 其通过一减振垫260设置于该底 座 201 的前侧上, 在该空气压缩机 262 后侧依次设置一温控装置 274, 一散热风扇 272 及一 灰尘过滤网 271。在该灰尘过滤网 271 的上侧依次进一步设置一活性碳过滤器 268 与一散 热风扇266。 在该空气压缩机262的上方设置一排气阀264。 由该控制系统270控制该空气 压缩机 262, 该散热风扇 272, 266, 该温控装置 274 及该排气阀 264 的工作。该控制系统 270 与该内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 140。

24、, 240 的功能按键相对应。该控制系统 270 包括一开关控制 系统 2701, 其与该内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 140, 240 的开机按键 1401, 2401, 关机按键 1403, 2403, 及该时间设置按键 1405, 2405 对应, 当操作者按下对应按键或者设置时间到时, 该开 关控制系统 2701 即接通或切断该增压舱 10 的电源连接 ; 一空气压缩控制系统 2703 其与 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 1413, 2413 相连接, 当使用者或操作者按下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 1413, 2413时, 该空气压缩控制系统2703会提供信号给电子排气阀264, 指示其根据指示自 动调节。

25、排气量的大小来实现升降压的速率, 升压过程中, 排气阀 264 始终开启, 控制进气比 排气量大, 于是升压, 实现该压力舱 100 内的动态气压平衡 ; 降压时, 排气阀 264 增大排气 量, 该排气量大、 小, 决定降压速率快慢 ; 一散热系统 2705, 其与该散热系统按键 1417, 2417 相对应, 根据操作要求控制该温控装置 274, 该散热风扇 272, 266 的工作与工作功率 ; 一预 警安全系统 2707, 其与该电子超压预警键 1419, 2419, 超压停机键 1420, 2420 相对应, 当该 预警安全系统2707监测到该压力舱100内的气压大于预设的安全值的警。

26、戒位时, 该预警安 全系统 2707 会点亮该电子超压预警键 1419, 2419, 提醒操作人员或使用者及时的进行安全 设置, 当气压未被及时的人为控制, 继续增加到大于预设的安全值的最高警戒位时, 该预警 安全系统 2707 会启动超压自动停机操作, 点亮该超压停机键 1420, 2420, 告之操作者或使 说 明 书 CN 202620087 U 6 5/6 页 7 用者该增压舱 10 已自动停机, 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0032 在控制系统 270 的控制下, 外界空气进入该空气压缩机 262 之前将首先进行第一 道空气过滤, 即通过该灰尘过滤网 271 滤去空气中的杂质 ; 当空气经过。

27、该空气压缩机 262 进行压缩后, 该压缩空气将经过第二道空气过滤与散热, 即该压缩空气经过该温控装置 274 与该散热风扇272进行温度调整, 如加温或降温, 然后再经过该活性碳过滤器268进行二次 过滤并经过一滤水器 280 滤水, 最后被送入压力舱 100。 0033 请参考图8, 在实际的操作中, 操作人员首先打开该压力舱100的上盖120, 让使用 者进入该压力舱 100, 并闭合该上盖 120, 通过该上盖 120 的上密封条 126 与该底座 110 的 下密封条116实现密封。 此时, 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该主控箱200的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240 以实现对该增压舱 10 进行操作,。

28、 其首先按下该开始按键 2401, 触动该控制系统 270 控制各 组件开始工作, 外界空气首先通过该灰尘过滤网 271 进行第一层的过滤, 并同时经过该散 热风扇 272 与该温控装置 274 完成第一次的散热, 然后进入该空气压缩机 262, 由该空气压 缩机 262 对该空气进行压缩, 从而提高空气中的氧分子含量 ; 当空气经过该空气压缩机 262 进行压缩后, 该压缩空气将经过第二道空气过滤与散热, 即该压缩空气经过该活性碳过滤 器 268 进行过滤并经过该散热风扇 272 与该温控装置 274 进行气体温度调节, 如降温或升 温, 后再经过该滤水器 268 滤去气体中的水分, 然后由。

29、与该主控箱 200 后侧的进气口 294 通 过供气管 300 被送入压力舱 100 供使用者吸入。此时, 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主控箱 200 的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240对该增压舱10的实时情况进行掌控, 并可通过对应的操作按键 对该增压舱10进行操作, 如通过该时间设置按键2405完成对该次充氧时间的设置, 通过该 气压查询按键2409实时的了解压力舱100内的实时气压, 通过该升降压速率调节按键2413 调节该压力舱 100 内的气压变化幅度, 通过散热系统操作按键 2417 完成压力舱 100 内气压 温度的调节, 当温度过高时, 增加该主控箱 200 内散热元件的散热力度。同时, 该增。

30、压舱 10 的使用者通过该压力舱内100的内置触摸屏操作系统140亦可以完成该舱体内的上述功能 操作。 从而, 使用者坐于该压力舱100内, 通过该主控箱200的控制, 利用该空气压缩机262 对外界空气进行压缩, 并向该压力舱100内供气, 并保持该压力舱100内的压力平衡于某一 气压值, 即在压力舱 100 内创造了一个相对于当地大气压的高压环境, 增加氧分压, 并通过 压缩空气提高单位空单的含氧量, 从而对人体的相关症状进行治疗, 恢复或保持其健康的 状态。 0034 本实用新型增压舱 10 利用主控机箱 200 完成对压力舱 100 的操作, 其实现了主控 机箱 200 与压力舱 10。

31、0 分离, 从而可减少该增压舱 10 的体积, 且其产品的材料均采用高强 度塑板, 可大大的减轻产品重量, 在配合相应的滚轮与扶手可随时的实现产品的移动。另, 该压力舱 100 的座椅 112 与该压力舱 100 的底座 110 一体成型, 在底座 110 定形时同时形 成, 其形体设计与人体坐姿相切合, 以便于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同时, 该结构更加可靠, 牢固, 安全, 也便于使用者进出舱, 不致因座椅 112 滑动而产生意外。再, 该压力舱 100 的上 盖 120 上设置一超大的透明窗 122, 以便于使用者可以观测到外界的状态, 降低使用者在密 闭空间里的幽闭感和不安全感。又, 该。

32、压力舱 100 与主控机箱 200 的内外置通话系统 118, 250 可方便该产品的使用者与操作者随时保持正常的通讯, 备增使用者的安全感与随时处 理任何情况的可能。再, 该压力舱 100 与主控机箱 200 的内, 外置触摸屏操作系统 140, 240 让使用者与操作者均可以及时的了解该增压舱 10 的运作状态, 并可以根据该运作状态及 说 明 书 CN 202620087 U 7 6/6 页 8 时的进行操作, 使操作简易化, 即可实现设备的单人操作。且, 该空气压缩机 262 与该主控 箱 200 的底座 201 使用减振垫 260 连接, 故可最大限度降低空气压缩机 262 工作的震。

33、动感 以及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0035 本实用新型增压舱 10 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与变形, 其亦包括以下各种变形结 构, 如该底座 110 可设置多种调节功能, 其可以进行上下调节或底座 110 靠背的前后调节。 另该增压舱 10 亦可包括一 WIFI 接口或者蓝牙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信号。再该底 座 110 上亦可以设置多个按摩装置, 用于在需要时对人体进行按摩。另该内外置触摸屏操 作系统 140, 240 亦可以是一般的按压式操作系统。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

34、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说 明 书 CN 202620087 U 8 1/7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20087 U 9 2/7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20087 U 10 3/7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20087 U 11 4/7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20087 U 12 5/7 页 13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20087 U 13 6/7 页 14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20087 U 14 7/7 页 15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20087 U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