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76842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094094.4

申请日:

20130301

公开号:

CN203138904U

公开日:

201308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7/00,A61G7/05

主分类号:

A61G7/00,A61G7/05

申请人:

习丰产

发明人:

习丰产,虞文魁,李宁,黎介寿

地址: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5号

优先权:

CN201320094094U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夏平;瞿网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它包括床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1)上安装床板(2),床板(2)能绕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翻转,在床架(1)的两侧安装有使床板(2)水平定位的活动插销;所述的床板(2)的正面安装有将患者固定的固定带(3),在床板(2)的下部安装有能翻转到上部从而在床板(2)翻转后将患者托住的托板(4);在床架(1)的一端两侧安装有使床板(2)的该端上升抬起的驱动机构(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减轻医护人员在使患者由正卧位向俯卧位过渡过程中工作量并确保翻转完全可靠的通气床可供临床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它包括床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1)上安装床板(2),床板(2)能绕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翻转,在床架(1)的两侧安装有使床板(2)水平定位的活动插销;所述的床板(2)的正面安装有将患者固定的固定带(3),在床板(2)的下部安装有能翻转到上部从而在床板(2)翻转后将患者托住的托板(4),托板(4)内安装充气垫;在床架(1)的一端两侧安装有使床板(2)的该端上升抬起的驱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托板(4)呈半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半圆形结构的托板(4)由对称的两片组成,托板(4)内安装充气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5)为气缸结构或气弹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动插销是手动插销或是由电磁铁驱动的电动插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托板(4)上开设有供治疗管线通过的通孔(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治疗使用的通气床,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背景技术

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严重创伤、休克、大手术、严重感染、误吸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各种病因所致ARDS的发生率为2%~48.8%,病死率高达40%~70%。目前治疗的重点仍是以纠正低氧血症为目标的呼吸支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防止肺部病变的进一步恶化。提高吸入氧浓度(FiO2)和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是常用的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手段,但都有一定的缺点和并发症。近年来发现对ARDS病人施行俯卧位(prone position,PP)通气能有效地改善其氧合状况,而不至于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认为是治疗ARDS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方法。但在俯卧位通气时也有一定的局限:1.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经仰卧位更换为俯卧位的过程中,病人翻动幅度较大,气管导管位置固定困难,容易扭曲脱出、过度牵拉;2.增加护士工作量,且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调合作。目前尚无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同时又能减轻医护人员在使患者由正卧位向俯卧位过渡过程中工作量并确保翻转完全可靠的通气床可供临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尚无一种可供临床使用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急需的通气床,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它包括床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1上安装床板2,床板2能绕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翻转,在床架1的两侧安装有使床板2水平定位的活动插销;所述的床板2的正面安装有将患者固定的固定带3,在床板2的下部安装有能翻转到上部从而在床板2翻转后将患者托住的托板4,托板4内安装充气垫;在床架1的一端两侧安装有使床板2的该端上升抬起的驱动机构5。

所述的托板4呈半圆形结构。 

所述的半圆形结构的托板4由对称的两片组成。 

所述的驱动机构5为气缸结构或气弹簧结构。 

所述的活动插销是手动插销或是由电磁铁驱动的电动插销。 

所述的托板4上开设有供治疗管线通过的通孔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减轻医护人员在使患者由正卧位向俯卧位过渡过程中工作量并确保翻转完全可靠的通气床可供临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正视图。 

图2(a)是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示意图。其中:图3-1是患者平卧在床板上的示意图;图3-2是患者用固定带固定在床板上的示意图;图3-3是托板向上翻转状态示意图;图3-4是托板向上翻转到位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5是患者平卧在床板上的端面示意图;图3-6是患者用固定带固定在床板上的端面示意图;图3-7是托板向上翻转状态时的端面示意图;图3-8是托板向上翻转到位时的端面状态示意图;图3-9是患者待翻转状态的端面示意图;图3-10是患者翻转过程中的端面状态示意图;图3-11是患者翻转到位后的端面示意图;图3-12是患者翻转到位且头部升起后的端面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 

一种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它包括床架1,如图1所示,所述的床架1上安装床板2,床板2能绕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翻转,作为翻转中心的中心轴分别设置在床架1的两端上,该中心轴在翻转结束后必须能自动与床板2脱离,以便床板2的升降(如图2所示),中心轴1可采用人工插拔,也可中采用电磁铁控制。在床架1的两侧安装有使床板2水平定位的活动插销,活动插销在床板2进行翻转时必须通过人工或自动与床板2脱离,因此活动插销可设计成手动插拔结构或由电磁铁控制的电动结构;所述的床板2的正面安装有将患者固定的固定带3,在床板2的下部安装有能翻转到上部从而在床板2翻转后将患者托住的托板4,托板4可设计成一块或由两块组成的半圆形结构,当一块或两块托板4升降到位将患者罩住后必须进行定位,如果使用一块托板,可将托板的活动边与床板2固定,如果是采用两块开合结构的,可在开合边互扣,一般而言,在托板4上至少应开设有一个供治疗管线通过的通孔6;在床架1的一端两侧安装有使床板2的该端上升抬起的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可采用气缸、液压缸或直接采用气弹簧加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程如图3所示。 

首先将患者平卧在床板2上(图3-1、图3-5),然后用固定带3将患者固定在床板2上(图3-2、3-6),此时床板2两侧的插销及两端的中心轴均插入床板2上对应的插孔或槽中,第三步,使托板4向上翻转逐频将患者罩位,如图3-3、3-4、3-7、3-8、3-9所示,充气托板4内充气垫使病人紧贴托板4,驱动床板2绕中心轴旋转直至患者处于俯卧位,如图3-10、3-11所示,最后先将已翻转的床板2与患者头部相对的一端两侧面的驱动装置与床板2进行连接,然后将床板另一端两侧的转轴从床架中插入进行枢轴,再将床板两侧的水平定位插销插入,将中心轴拔出即可驱动驱动装置动作,使床板2的一端升高成图3-12及图2的状态,完成患者的体位转变成俯卧状态。 

本实用新型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了患者氧含量的状况: 

1、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的增加;

2、通气血流比值(V/Q)的改善和分流(Qs/Qt)的减少;

3、改善膈肌的运动;

4、俯卧位促进了肺部分泌物的引流及排除,促使痰液分泌增加。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3890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21 CN 203138904 U *CN203138904U* (21)申请号 201320094094.4 (22)申请日 2013.03.01 A61G 7/00(2006.01) A61G 7/05(2006.01) (73)专利权人 习丰产 地址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 305 号 (72)发明人 习丰产 虞文魁 李宁 黎介寿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218 代理人 夏平 瞿网兰 (54) 实用新型名称 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57) 摘要 一种全自。

2、动俯卧位通气床, 它包括床架 (1) , 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 (1)上安装床板 (2) , 床板 (2) 能绕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翻转, 在床架 (1) 的 两侧安装有使床板 (2) 水平定位的活动插销 ; 所 述的床板 (2) 的正面安装有将患者固定的固定带 (3) , 在床板 (2) 的下部安装有能翻转到上部从而 在床板 (2) 翻转后将患者托住的托板 (4) ; 在床架 (1) 的一端两侧安装有使床板 (2) 的该端上升抬 起的驱动机构 (5)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使用方 便, 能减轻医护人员在使患者由正卧位向俯卧位 过渡过程中工作量并确保翻转完全可靠的通气床 可供临床使用。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38904 U CN 203138904 U *CN203138904U* 1/1 页 2 1. 一种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它包括床架 (1) , 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 (1) 上安装床板 (2) , 床板 (2) 能绕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翻转, 在床架 (1) 的两侧安装有使床板 (2) 水平定位 的活动插销 ; 所述的床板 (2) 的正面安装有将患者固定的固定带 (3) , 在床板 (2) 的下部安。

4、 装有能翻转到上部从而在床板 (2) 翻转后将患者托住的托板 (4) , 托板 (4) 内安装充气垫 ; 在床架 (1) 的一端两侧安装有使床板 (2) 的该端上升抬起的驱动机构 (5)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其特征是所述的托板 (4) 呈半圆形结 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其特征是所述的半圆形结构的托板 (4) 由对称的两片组成, 托板 (4) 内安装充气垫。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 (5) 为气缸 结构或气弹簧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其特。

5、征是所述的活动插销是手动插销 或是由电磁铁驱动的电动插销。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其特征是所述的托板 (4) 上开设有供 治疗管线通过的通孔 (6)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38904 U 2 1/3 页 3 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治疗 使用的通气床, 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是 由严重创伤、 休克、 大手术、 严重感染。

6、、 误吸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 征的临床综合征。各种病因所致 ARDS 的发生率为 2% 48.8%, 病死率高达 40% 70%。目 前治疗的重点仍是以纠正低氧血症为目标的呼吸支持,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防止肺部病 变的进一步恶化。提高吸入氧浓度 (FiO2) 和使用呼气末正压 (PEEP) 是常用的提高动脉血 氧分压 (PaO2) 的手段, 但都有一定的缺点和并发症。近年来发现对 ARDS 病人施行俯卧位 (prone position, PP) 通气能有效地改善其氧合状况, 而不至于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认为是 治疗 ARDS 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方法。但在俯卧位通气时也。

7、有一定的局限 : 1. 俯卧位机 械通气治疗, 病人经仰卧位更换为俯卧位的过程中, 病人翻动幅度较大, 气管导管位置固定 困难, 容易扭曲脱出、 过度牵拉 ; 2. 增加护士工作量, 且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调合作。目前 尚无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同时又能减轻医护人员在使患者由正卧位向俯卧位过渡过程 中工作量并确保翻转完全可靠的通气床可供临床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尚无一种可供临床使用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 者急需的通气床, 设计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全自动俯卧 位通气床。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全自动俯。

8、卧位通气床, 它包括床架1, 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1上安装床板2, 床 板 2 能绕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翻转, 在床架 1 的两侧安装有使床板 2 水平定位的活动插销 ; 所述的床板2的正面安装有将患者固定的固定带3, 在床板2的下部安装有能翻转到上部从 而在床板 2 翻转后将患者托住的托板 4, 托板 4 内安装充气垫 ; 在床架 1 的一端两侧安装有 使床板 2 的该端上升抬起的驱动机构 5。 0006 所述的托板 4 呈半圆形结构。 0007 所述的半圆形结构的托板 4 由对称的两片组成。 0008 所述的驱动机构 5 为气缸结构或气弹簧结构。 0009 所述的活动插销是手动插销或是由电磁铁。

9、驱动的电动插销。 0010 所述的托板 4 上开设有供治疗管线通过的通孔 6。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0012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能减轻医护人员在使患者由正卧位向俯卧位过 渡过程中工作量并确保翻转完全可靠的通气床可供临床使用。 说 明 书 CN 203138904 U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3 图 1(a) 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1(b) 是图 1(a) 的正视图。 0015 图 2(a) 是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2(b) 是图 2(a) 的正视图。 0017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示意图。其中 : 图 3-1 是。

10、患者平卧在床板上的示意 图 ; 图 3-2 是患者用固定带固定在床板上的示意图 ; 图 3-3 是托板向上翻转状态示意图 ; 图 3-4 是托板向上翻转到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 图 3-5 是患者平卧在床板上的端面示意图 ; 图 3-6 是患者用固定带固定在床板上的端面示意图 ; 图 3-7 是托板向上翻转状态时的端面示 意图 ; 图 3-8 是托板向上翻转到位时的端面状态示意图 ; 图 3-9 是患者待翻转状态的端面 示意图 ; 图 3-10 是患者翻转过程中的端面状态示意图 ; 图 3-11 是患者翻转到位后的端面 示意图 ; 图 3-12 是患者翻转到位且头部升起后的端面状态示意图。 具体。

11、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 如图 1-3 所示。 0020 一种全自动俯卧位通气床, 它包括床架 1, 如图 1 所示, 所述的床架 1 上安装床板 2, 床板 2 能绕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翻转, 作为翻转中心的中心轴分别设置在床架 1 的两端 上, 该中心轴在翻转结束后必须能自动与床板 2 脱离, 以便床板 2 的升降 (如图 2 所示) , 中 心轴 1 可采用人工插拔, 也可中采用电磁铁控制。在床架 1 的两侧安装有使床板 2 水平定 位的活动插销, 活动插销在床板2进行翻转时必须通过人工或自动与床板2脱离, 因此活动 插销可设计成手动插。

12、拔结构或由电磁铁控制的电动结构 ; 所述的床板 2 的正面安装有将患 者固定的固定带3, 在床板2的下部安装有能翻转到上部从而在床板2翻转后将患者托住的 托板 4, 托板 4 可设计成一块或由两块组成的半圆形结构, 当一块或两块托板 4 升降到位将 患者罩住后必须进行定位, 如果使用一块托板, 可将托板的活动边与床板 2 固定, 如果是采 用两块开合结构的, 可在开合边互扣, 一般而言, 在托板 4 上至少应开设有一个供治疗管线 通过的通孔 6 ; 在床架 1 的一端两侧安装有使床板 2 的该端上升抬起的驱动机构 5, 驱动机 构 5 可采用气缸、 液压缸或直接采用气弹簧加以实现。 0021 。

1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程如图 3 所示。 0022 首先将患者平卧在床板 2 上 (图 3-1、 图 3-5) , 然后用固定带 3 将患者固定在床板 2 上 (图 3-2、 3-6) , 此时床板 2 两侧的插销及两端的中心轴均插入床板 2 上对应的插孔或槽 中, 第三步, 使托板4向上翻转逐频将患者罩位, 如图3-3、 3-4、 3-7、 3-8、 3-9所示, 充气托板 4 内充气垫使病人紧贴托板 4, 驱动床板 2 绕中心轴旋转直至患者处于俯卧位, 如图 3-10、 3-11 所示, 最后先将已翻转的床板 2 与患者头部相对的一端两侧面的驱动装置与床板 2 进 行连接, 然后将床板另一端两。

14、侧的转轴从床架中插入进行枢轴, 再将床板两侧的水平定位 插销插入, 将中心轴拔出即可驱动驱动装置动作, 使床板 2 的一端升高成图 3-12 及图 2 的 状态, 完成患者的体位转变成俯卧状态。 0023 本实用新型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了患者氧含量的状况 : 说 明 书 CN 203138904 U 4 3/3 页 5 0024 1、 功能残气量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 的增加 ; 0025 2、 通气血流比值 (V/Q) 的改善和分流 (Qs/Qt) 的减少 ; 0026 3、 改善膈肌的运动 ; 0027 4、 俯卧位促进了肺部分泌物的引流及排除, 促使痰液分泌增加。 0028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说 明 书 CN 203138904 U 5 1/3 页 6 图 1(a) 图 1(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8904 U 6 2/3 页 7 图 2(a) 图 2(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8904 U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8904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