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276724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3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14900.7

申请日:

20170507

公开号:

CN107157667B

公开日:

2018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5/06,A61G5/02

主分类号:

A61G5/06,A61G5/02

申请人:

徐丽华

发明人:

徐丽华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桥南街桥南小区2栋3单元202室

优先权:

CN20171031490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范光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属于手动轮椅技术领域。所述主轴固定在车架后部的下端,主动齿轮轴固定在主轴上部的车架上,手轮、车轮和主动齿轮同轴安装在主动齿轮轴上,被动齿轮安装在主轴上,被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前齿轮、前传动齿轮、被动齿轮、后传动齿轮和后齿轮依次安装在支撑杆上,被动齿轮分别与前传动齿轮和后传动齿轮啮合,前传动齿轮与前齿轮啮合,后传动齿轮与后齿轮啮合,前齿轮和后齿轮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链条上设有橡胶带。上下楼梯时,只需操纵姿态控制杆,使履带上倾或下倾,由于橡胶带的横断面为长方形,两个橡胶带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的宽度,能够卡在楼梯每个台阶的角上,使得上下楼梯平稳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包括:手轮(1)、车轮(2)、车架(3)、姿态控制杆(4)、护套(5)、前齿轮(6)、链条(7)、前传动齿轮(8)、被动齿轮(9)、后传动齿轮(10)、橡胶带(11)、支撑杆(12)、后齿轮(13)、主动齿轮(14)、主动齿轮轴(15)和主轴(16),所述主轴(16)固定在车架(3)后部的下端,主动齿轮轴(15)固定在主轴(16)上部的车架(3)上,手轮(1)、车轮(2)和主动齿轮(14)同轴安装在主动齿轮轴(15)上,被动齿轮(9)安装在主轴(16)上,被动齿轮(9)和主动齿轮(14)啮合,前齿轮(6)、前传动齿轮(8)、被动齿轮(9)、后传动齿轮(10)和后齿轮(13)依次安装在支撑杆(12)上,被动齿轮(9)分别与前传动齿轮(8)和后传动齿轮(10)啮合,前传动齿轮(8)与前齿轮(6)啮合,后传动齿轮(10)与后齿轮(13)啮合,前齿轮(6)和后齿轮(13)之间由链条(7)传动连接,链条(7)上设有橡胶带(11),护套(5)固定在车架(3)的上部,姿态控制杆(4)的下端与前齿轮(6)的齿轮轴(17)相连接,姿态控制杆(4)的上端设置在护套(5)内;其特征在于,被动齿轮(9)的直径小于前齿轮(6)和后齿轮(13)的直径,前传动齿轮(8)和后传动齿轮(10)的直径均小于被动齿轮(9)的直径;所述橡胶带(11)的横断面为长方形,两个橡胶带(11)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11)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在姿态控制杆(4)上设有卡槽(4-1),车架(3)上固定有卡块(4-2),卡槽4-1与卡块(4-2)相配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属于手动轮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上下楼梯的轮椅大多为电驱动,电驱动的轮椅上下楼梯虽然省力,但轮椅本身较重,又要关注充电,使用比较麻烦。而现有可上下楼梯的轮椅使用的履带沟槽不显著,只适合在平地或坡地行走,一般的楼梯都比较陡,上下楼梯时,尤其是下楼梯,由于履带沟槽不显著使得轮椅容易失控,通常都需要有健康的人员陪伴,以避免造成乘坐轮椅者的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包括:手轮、车轮、车架、姿态控制杆、护套、前齿轮、链条、前传动齿轮、被动齿轮、后传动齿轮、橡胶带、支撑杆、后齿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轴和主轴,所述主轴固定在车架后部的下端,主动齿轮轴固定在主轴上部的车架上,手轮、车轮和主动齿轮同轴安装在主动齿轮轴上,被动齿轮安装在主轴上,被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前齿轮、前传动齿轮、被动齿轮、后传动齿轮和后齿轮依次安装在支撑杆上,被动齿轮分别与前传动齿轮和后传动齿轮啮合,前传动齿轮与前齿轮啮合,后传动齿轮与后齿轮啮合,前齿轮和后齿轮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链条上设有橡胶带,护套固定在车架的上部,姿态控制杆的下端与前齿轮的齿轮轴相连接,姿态控制杆的上端设置在护套内。

所述橡胶带的横断面为长方形,两个橡胶带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的宽度。

本发明的动力来自于乘坐轮椅的人自己,平时,乘坐轮椅的人用手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车轮转动实现平地的行走,此时手轮也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转动,被动齿轮带动前传动齿轮和后传动齿轮转动,前传动齿轮带动前齿轮转动,后传动齿轮带动后齿轮转动,前齿轮和后齿轮带动链条转动,上述的所有转动都是同步的、同方向的,只是空转,履带此时是水平状态微离地面,如果道路不平履带也能着地使轮椅行走。上下楼梯时,只需操纵姿态控制杆,使履带上倾或下倾,由于橡胶带的横断面为长方形,两个橡胶带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的宽度,能够卡在楼梯每个台阶的角上,使得上下楼梯平稳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中履带及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的下楼姿态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单独使用履带行走的手动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手轮,2为车轮,3为车架,4为姿态控制杆,5为护套,6为前齿轮,7为链条,8为前传动齿轮,9为被动齿轮,10为后传动齿轮,11为橡胶带,12为支撑杆,13为后齿轮,14为主动齿轮,15为主动齿轮轴,16为主轴,17为齿轮轴,4-1为卡槽,4-2为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包括:手轮1、车轮2、车架3、姿态控制杆4、护套5、前齿轮6、链条7、前传动齿轮8、被动齿轮9、后传动齿轮10、橡胶带11、支撑杆12、后齿轮13、主动齿轮14、主动齿轮轴15和主轴16,所述主轴16固定在车架3后部的下端,主动齿轮轴15固定在主轴16上部的车架3上,手轮1、车轮2和主动齿轮14同轴安装在主动齿轮轴15上,被动齿轮9安装在主轴16上,被动齿轮9和主动齿轮14啮合,前齿轮6、前传动齿轮8、被动齿轮9、后传动齿轮10和后齿轮13依次安装在支撑杆12上,被动齿轮9分别与前传动齿轮8和后传动齿轮10啮合,前传动齿轮8与前齿轮6啮合,后传动齿轮10与后齿轮13啮合,前齿轮6和后齿轮13之间由链条7传动连接,链条7上设有橡胶带11,护套5固定在车架3的上部,姿态控制杆4的下端与前齿轮6的齿轮轴17相连接,姿态控制杆4的上端设置在护套5内。

被动齿轮9的直径小于前齿轮6和后齿轮13的直径,前传动齿轮8和后传动齿轮10的直径均小于被动齿轮9的直径。

所述橡胶带11的横断面为长方形,两个橡胶带11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11的宽度。

如图4所示,在姿态控制杆4上设有卡槽4-1,车架3上固定有卡块4-2,卡槽4-1与卡块4-2相配合。用以固定姿态控制杆4的位置,使履带的上楼姿态或下楼姿态保持不变。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也可以不使用车轮2,平地或上下楼梯都只单独使用履带行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发明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10314900.7 (22)申请日 2017.05.0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71576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09.15 (73)专利权人 徐丽华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桥 南街桥南小区2栋3单元202室 (72)发明人 徐丽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范光晔 (51)Int.Cl. A61G 5/06(2006.01) A61G 5/02(200。

2、6.01) 审查员 刘瑶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属于手动轮椅技术领域。 所述主轴固定在车架后 部的下端, 主动齿轮轴固定在主轴上部的车架 上, 手轮、 车轮和主动齿轮同轴安装在主动齿轮 轴上, 被动齿轮安装在主轴上, 被动齿轮和主动 齿轮啮合, 前齿轮、 前传动齿轮、 被动齿轮、 后传 动齿轮和后齿轮依次安装在支撑杆上, 被动齿轮 分别与前传动齿轮和后传动齿轮啮合, 前传动齿 轮与前齿轮啮合, 后传动齿轮与后齿轮啮合, 前 齿轮和后齿轮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 链条上设有 橡胶带。 上下楼梯时, 只需操纵姿态控制杆, 使履。

3、 带上倾或下倾, 由于橡胶带的横断面为长方形, 两个橡胶带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的宽度, 能 够卡在楼梯每个台阶的角上, 使得上下楼梯平稳 安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107157667 B 2018.10.02 CN 107157667 B 1.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包括: 手轮(1)、 车轮(2)、 车架(3)、 姿态控制杆(4)、 护 套(5)、 前齿轮(6)、 链条(7)、 前传动齿轮(8)、 被动齿轮(9)、 后传动齿轮(10)、 橡胶带(11)、 支撑杆(12)、 后齿轮(13)、 主动齿轮(14)、 主动齿轮轴(15)和主轴(16), 所述主轴(16。

4、)固定 在车架(3)后部的下端, 主动齿轮轴(15)固定在主轴(16)上部的车架(3)上, 手轮(1)、 车轮 (2)和主动齿轮(14)同轴安装在主动齿轮轴(15)上, 被动齿轮(9)安装在主轴(16)上, 被动 齿轮(9)和主动齿轮(14)啮合, 前齿轮(6)、 前传动齿轮(8)、 被动齿轮(9)、 后传动齿轮(10) 和后齿轮(13)依次安装在支撑杆(12)上, 被动齿轮(9)分别与前传动齿轮(8)和后传动齿轮 (10)啮合, 前传动齿轮(8)与前齿轮(6)啮合, 后传动齿轮(10)与后齿轮(13)啮合, 前齿轮 (6)和后齿轮(13)之间由链条(7)传动连接, 链条(7)上设有橡胶带(1。

5、1), 护套(5)固定在车 架(3)的上部, 姿态控制杆(4)的下端与前齿轮(6)的齿轮轴(17)相连接, 姿态控制杆(4)的 上端设置在护套(5)内; 其特征在于, 被动齿轮(9)的直径小于前齿轮(6)和后齿轮(13)的直径, 前传动齿轮(8)和后传动齿 轮(10)的直径均小于被动齿轮(9)的直径; 所述橡胶带(11)的横断面为长方形, 两个橡胶带(11)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11)的 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其特征在于, 在姿态控制杆(4)上设 有卡槽(4-1), 车架(3)上固定有卡块(4-2), 卡槽4-1与卡块(4-2)相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

6、1/1 页 2 CN 107157667 B 2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属于手动轮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可上下楼梯的轮椅大多为电驱动, 电驱动的轮椅上下楼梯虽然省力, 但轮 椅本身较重, 又要关注充电, 使用比较麻烦。 而现有可上下楼梯的轮椅使用的履带沟槽不显 著, 只适合在平地或坡地行走, 一般的楼梯都比较陡, 上下楼梯时, 尤其是下楼梯, 由于履带 沟槽不显著使得轮椅容易失控, 通常都需要有健康的人员陪伴, 以避免造成乘坐轮椅者的 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7、进而提供一种可上下楼梯的 手动轮椅。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包括: 手轮、 车轮、 车架、 姿态控制杆、 护套、 前齿轮、 链条、 前传动齿轮、 被动齿轮、 后传动齿轮、 橡胶带、 支撑杆、 后齿轮、 主动齿轮、 主动齿轮轴 和主轴, 所述主轴固定在车架后部的下端, 主动齿轮轴固定在主轴上部的车架上, 手轮、 车 轮和主动齿轮同轴安装在主动齿轮轴上, 被动齿轮安装在主轴上, 被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啮 合, 前齿轮、 前传动齿轮、 被动齿轮、 后传动齿轮和后齿轮依次安装在支撑杆上, 被动齿轮分 别与前传动齿轮和后传动齿轮啮合, 前传动。

8、齿轮与前齿轮啮合, 后传动齿轮与后齿轮啮合, 前齿轮和后齿轮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 链条上设有橡胶带, 护套固定在车架的上部, 姿态控 制杆的下端与前齿轮的齿轮轴相连接, 姿态控制杆的上端设置在护套内。 0006 所述橡胶带的横断面为长方形, 两个橡胶带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的宽度。 0007 本发明的动力来自于乘坐轮椅的人自己, 平时, 乘坐轮椅的人用手转动手轮, 手轮 带动车轮转动实现平地的行走, 此时手轮也带动主动齿轮转动, 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转 动, 被动齿轮带动前传动齿轮和后传动齿轮转动, 前传动齿轮带动前齿轮转动, 后传动齿轮 带动后齿轮转动, 前齿轮和后齿轮带动链条转动, 上述的。

9、所有转动都是同步的、 同方向的, 只是空转, 履带此时是水平状态微离地面, 如果道路不平履带也能着地使轮椅行走。 上下楼 梯时, 只需操纵姿态控制杆, 使履带上倾或下倾, 由于橡胶带的横断面为长方形, 两个橡胶 带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的宽度, 能够卡在楼梯每个台阶的角上, 使得上下楼梯平稳安 全。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中履带及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为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的下楼姿态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157667 B 3 0011 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

10、12 图5为单独使用履带行走的手动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手轮, 2为车轮, 3为车架, 4为姿态控制杆, 5为护套, 6为前齿 轮, 7为链条, 8为前传动齿轮, 9为被动齿轮, 10为后传动齿轮, 11为橡胶带, 12为支撑杆, 13 为后齿轮, 14为主动齿轮, 15为主动齿轮轴, 16为主轴, 17为齿轮轴, 4-1为卡槽, 4-2为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前提下进行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5 如图1图3所示,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

11、种可上下楼梯的手动轮椅, 包括: 手轮1、 车 轮2、 车架3、 姿态控制杆4、 护套5、 前齿轮6、 链条7、 前传动齿轮8、 被动齿轮9、 后传动齿轮10、 橡胶带11、 支撑杆12、 后齿轮13、 主动齿轮14、 主动齿轮轴15和主轴16, 所述主轴16固定在车 架3后部的下端, 主动齿轮轴15固定在主轴16上部的车架3上, 手轮1、 车轮2和主动齿轮14同 轴安装在主动齿轮轴15上, 被动齿轮9安装在主轴16上, 被动齿轮9和主动齿轮14啮合, 前齿 轮6、 前传动齿轮8、 被动齿轮9、 后传动齿轮10和后齿轮13依次安装在支撑杆12上, 被动齿轮 9分别与前传动齿轮8和后传动齿轮10。

12、啮合, 前传动齿轮8与前齿轮6啮合, 后传动齿轮10与 后齿轮13啮合, 前齿轮6和后齿轮13之间由链条7传动连接, 链条7上设有橡胶带11, 护套5固 定在车架3的上部, 姿态控制杆4的下端与前齿轮6的齿轮轴17相连接, 姿态控制杆4的上端 设置在护套5内。 0016 被动齿轮9的直径小于前齿轮6和后齿轮13的直径, 前传动齿轮8和后传动齿轮10 的直径均小于被动齿轮9的直径。 0017 所述橡胶带11的横断面为长方形, 两个橡胶带11的间隔距离为一个橡胶带11的宽 度。 0018 如图4所示, 在姿态控制杆4上设有卡槽4-1, 车架3上固定有卡块4-2, 卡槽4-1与卡 块4-2相配合。 。

13、用以固定姿态控制杆4的位置, 使履带的上楼姿态或下楼姿态保持不变。 0019 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也可以不使用车轮2, 平地或上下楼梯都只单独使用履带行 走。 0020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发明 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 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157667 B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107157667 B 5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107157667 B 6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107157667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