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中药连翘提取物制备的、具有抗菌、抗病 毒作用的药物及其制剂。
技术背景
连翘(Fructus Forsythiae)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在我国传统古方中,常用连翘的果 实入药,与其它清热解毒类药物共同使用,以起到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目前国内外 学者对连翘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较多,其中,对抗菌抗病毒的活性研究尤为显著。从连翘中 提取的连翘酚(forsythol)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主要成分连翘酯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十一种致病菌均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发现连翘油很强的摧毁细菌内毒素的作用(匡 海学等.青连翘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通报,1988,13(7):32);另外,连翘油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卫世安,等.连翘果皮和种子挥发 油化学成分的化析研究.药物分析杂志,1992,12(6):329);马振亚等药理试验证明连翘种 子挥发油具有较显著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马振亚,等.连翘种子挥发油抗流感病毒等病原 微生物作用的实验研究.陕西新医药,1980,9(11):51)。
但是,连翘酚由于怕高温,而且不耐酸碱,所以目前市场上所售含有连翘的成药如银翘 解毒丸、银翘解毒片等,只检出咖啡酸,而连翘中最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却常不能检出,致 使连翘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抗病毒作用。因此,根据现代研究技术要求,应该对中药的 有效成分最大程度进行保护和挖掘,确保中药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连翘提取物组成的药物;本发明 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药物的制剂,如软胶囊、滴丸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
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连翘提取物组成的药物,是由连翘中提取的连翘酚、 连翘油为活性成分组成的,其中连翘酚与连翘油重量比为1-4∶1。
优选地,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连翘提取物组成的药物,活性成份是由连翘 中提取的连翘酚、连翘油组成,连翘酚与连翘油重量比为1.5-3.5∶1。
药物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将连翘原材料水蒸馏提取,收集挥发油备用;滤过,浓缩,加入硅藻土拌匀,晾干;用 70-80%的乙醇,超声提取晾干后的硅藻土,合并醇溶液,浓缩;上大孔树脂,水洗后,用 80-90%的乙醇解吸附,浓缩,干燥,即得连翘酚提取物,这一提取技术已于2005年10月 28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30815.5。
连翘酚的提取方法还可以是文献上常规使用的冷提法:以甲醇、乙醇或水为溶剂,冷浸 过夜后超声提取,(崔燕岩,冯少勇,赵光,等.连翘有效成分的HPLC法测定[J].药学学报, 1992,27(8):603.)。
本发明所说的连翘原材料包括连翘的果实、叶子、种子等连翘植物的一部分或全部。
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这种药物的制剂,其方法是将活性成分配以相关药用 辅料,制备成医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制剂。该药物制剂所使用的辅料,为医学上可以接受的各 种常规药用辅料,如粘和剂、基质、冷凝剂、矫味剂、润滑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
优选地,由于本发明中的药物活性成分中含有挥发油,因此,本发明药物最适合制成软 胶囊,以长久保存该药物。
连翘提取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连翘提取物软胶囊是由囊壳和内容物组成的。囊壳的 制备是将明胶、甘油、水按照常规的方法,加入羟苯乙酯、VE、氧化铁棕、山梨醇等制成。 内容物是药物活性成分与聚乙二醇400、甘油、吐温-80、蜂蜡等介质混和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1.该中药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是由呈固体粉末的连翘酚和呈液体的连翘 油两部分组成,既保留了连翘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又充分节约并利用了药材,最大程度发 挥了药物的作用。2.用提取物制作成各种制剂,能够最大程度保护药物治疗活性,服药量小。 3.如果制成软胶囊剂型,在制备过程中药液不受热,包装严密,囊壳可掩盖连翘油的气味, 适合于市场需求并能够工业化大生产。
药效学实验
体外抗流感乙病毒药效学试验
一、实验材料:本发明药物、利巴韦林(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50mg/ml, 批号:050527301)、银翘解毒颗粒(四川太极集团四川锦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 251022397)。
二、病毒毒种及细胞:流感病毒甲型(1995.AII:32094)、流感病毒乙型 (1995.AII:32094),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毒种室。MDCK(狗肾细胞 系,为流感病毒宿主细胞株),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流感病毒研究 室。
三、方法:将流感甲、乙型病毒分别接种于MDCK细胞上,加无血清1640培养液后置 37℃、5%CO2条件下培养,在96h(出现90%以上的病变)后,反复冻融3次后吹打离心, 定量分装,-80℃冰箱冻存备用。病毒毒力测定结果为流感甲、乙型病毒TCID50分别为10-3、 10-4/ml。
四、药物抑毒试验:将药物用无血清1640培养液分别作5倍系列稀释后,按稀释度顺 序横向接种于96板孔中的单层细胞上,同时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自原液(50mg/ml)开始做 5倍比系列稀释,银翘解毒颗粒配制成250mg/ml作为原液开始做5倍比稀释,用以上平行 方法进行实验作为抗病毒效果的参照,培养96h病毒对照出现90%以上的病变后,将板孔 内液体吸弃,加1%中性红染色,在540nm波长测定OD值,计算并比较各组抑毒指数。
五、结果:本发明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流感甲、乙型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增殖,抑毒指 数分别为25和123.03,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和银翘解毒颗粒,是利巴韦林的7倍,是 银翘解毒颗粒的12倍。即在体外发明药物对流感甲、乙型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热药效学试验
名称: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家兔的解热试验
分组:发明药物高剂量组:取干粉与挥发油2∶1混合加花生油配制成13.2mg/ml混悬 液,临用临配。10ml/kg灌胃,相当于临床人用8倍量。发明药物中剂量组:取上述大剂量 组混悬液用花生油稀释一倍即可,临用临配。10ml/kg灌胃,相当于临床人用4倍量。发明 药物低剂量组:取上述中剂量组混悬液用花生油稀释一倍即可。10ml/kg灌胃,临用临配, 相当于临床人用2倍量。银翘解毒颗粒阳性对照组(以下简称银翘对照组):将适量银翘解 毒颗粒加水稀释至0.3g/ml混悬液,临用临配。10ml/kg灌胃,相当于临床人用4倍量。生 理盐水组(以下简称NS组):灌胃与药物组等体积蒸馏水。
实验方法:家兔30只,按基础体温分层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NS组、发明药物低、中、 高剂量组及银翘对照组。给药前,每30min测体温1次,连续2次,取平均值作为基础体温, 给药后1h,每兔均从耳缘静脉给予动物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00ng/ml(1ml/kg),于内毒 素攻击后1、2、3、4及6h各测体温1次。
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发明药物低剂量组给药0.5h后即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给药2h至试验结束,均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发明药物中剂量组给药2h后与NS组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3h后至试验结束均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发明 药物高剂量组与NS组比较在给药3h后至试验结束均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银翘对 照组与NS组比较在给药2h后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3h后至试验结束均出现极 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1:
表1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家兔的解热试验给药后各时相体温变化(℃, x±S) 组别 药前2次 体温均值 给药后各时相体温差值 0.5h 1h 1.5h 2h 3h 4h 5h 6h NS组 银翘对照 组 发明药物 低剂量组 发明药物 中剂量组 发明药物 高剂量组 39.0±0.15 39.0±0.13 39.1±0.19 39.1±0.15 39.0±0.13 0.48± 0.29 0.38± 0.12 0.14± 0.22* 0.45± 0.14 0.43± 0.12 1.03± 0.28 0.98± 0.21 0.73± 0.17* 0.88± 0.24 0.96± 0.22 1.27± 0.40 1.12± 0.28 0.91± 0.26* 1.05± 0.29 1.18± 0.18 1.52± 0.25 1.15± 0.39* 0.88± 0.29** 1.20± 0.23* 1.29± 0.29 1.65± 0.21 0.77± 0.17** 0.69± 0.51** 1.18± 0.40* 0.96± 0.25** 1.82± 0.19 0.65± 0.10** 0.76± 0.61** 0.98± 0.43** 0.89± 0.37** 1.53± 0.28 0.47± 0.17** 0.56± 0.47** 0.70± 0.45** 0.69± 0.33** 1.15± 0.29 0.35± 0.19** 0.43± 0.31** 0.53± 0.29** 0.51± 0.30**
注:与NS组比较,*P<0.05,**P<0.01
抗炎药效学试验
名称: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抗炎试验
分组:发明药物高剂量组:取干粉与挥发油2∶1混合加花生油配制成33mg/ml混悬液, 临用临配,相当于临床人用20倍量。发明药物中剂量组:取上述大剂量组混悬液用花生油 稀释一倍即可,临用临配,相当于临床人用10倍量。发明药物高剂量组:取上述中剂量组 混悬液用花生油稀释一倍即可,临用临配,相当于临床人用5倍量。银翘解毒颗粒阳性对照 组(以下简称银翘对照组):将适量银翘解毒颗粒加水稀释至0.75g/ml混悬液,相当于临床 人用10倍量。生理盐水组(以下简称NS组):灌胃与药物组等体积蒸馏水。
实验方法:取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5组,即NS组、银翘对照组、发明药物低、中、高 剂量组,10ml/kg连续给药4天,末次给药后30min每只小鼠左耳涂二甲苯50ul,右耳作空白对 照,致炎15min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剪下两耳,用打孔器(直径7mm)分别在两耳同一部 位打下耳片,称重,计算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
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小鼠左耳红肿,耳肿胀度高达0.0148±0.0016g,而发明药物高、 中、低剂量组小鼠及银翘解毒颗粒对照组的耳肿胀度均小于NS组,且与NS组比较中剂量有 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2:
表2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给药后的影响 组别 只数 肿胀度( x±s,g) 肿胀抑制率% NS组 银翘对照组 发明药物低剂量组 发明药物中剂量组 发明药物高剂量组 10 10 10 10 10 0.0148±0.0016 0.0115±0.0022** 0.0103±0.0028** 0.0102±0.0040** 0.0107±0.0024** 22.3 30.4 31.1 27.7
临床试验
临床上给流感志愿者小规模使用30例,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减轻流感症状,缩短病程, 与西药克感敏相比,无嗜睡等副作用;与中药板兰根冲剂相比,起效更快、病程更短。在 30例使用者中,无一例并发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等,说明能对流感等引发的支气管炎、 病毒性肺炎等病症起到预防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提取物的制备)
用8倍水蒸馏提取连翘子3次,每次1.5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提取液,滤过,减 压浓缩,加入0.05倍连翘子量的硅藻土,二者拌匀,晾干。取3倍连翘原材料量的70%的乙 醇,超声提取晾干后的硅藻土,每次30min,提取4次;合并醇提液,浓缩至药材含量为0.5g/ml 时,上大孔树脂,树脂重量为连翘原材料重量的3倍,控制流速为1000-3000L/m2·h。通毕, 以10倍于连翘原材料重量的水,洗去树脂柱内的残留杂质,然后以5倍于树脂重量的80-90% 的乙醇解吸附,收集乙醇溶液,减压浓缩,减压干燥,即得连翘酚。
实施例2:(提取物的制备)
用8倍水蒸馏提取连翘果实3次,每次2.5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提取液,滤过, 减压浓缩,加入0.08倍连翘果实量的硅藻土,二者拌匀,晾干。取4倍连翘原材料量的80% 的乙醇,超声提取晾干后的硅藻土,每次30min,提取4次;合并醇提液,浓缩至药材含量 为0.5g/ml时,上大孔树脂,树脂重量为连翘原材料重量的5倍,控制流速为1000-3000L/m2·h。 通毕,以20倍于连翘果实重量的水,洗去树脂柱内的残留杂质,然后以10倍于树脂重量的 90%的乙醇解吸附,收集乙醇溶液,减压浓缩,减压干燥,即得连翘酚。
实施例3:(提取物的制备)
用6倍水蒸馏提取连翘叶3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 浓缩,加入0.03倍连翘叶量的硅藻土,二者拌匀,晾干。取4倍连翘原材料量的80%的乙醇, 超声提取晾干后的硅藻土,每次30min,提取4次;合并醇提液,浓缩至药材含量为0.5g/ml 时,上大孔树脂,树脂重量为连翘原材料重量的4倍,控制流速为1000-3000L/m2·h。通毕, 以15倍于连翘叶重量的水,洗去树脂柱内的残留杂质,然后以10倍于树脂重量的90%的乙 醇解吸附,收集乙醇溶液,减压浓缩,减压干燥,即得连翘酚。
实施例4:(提取物的制备)
用8倍50%甲醇冷浸连翘子,过夜,超声提取20min,收集醇溶液,减压干燥,即得连 翘酚。连翘子油可另取连翘子置挥发油提取罐中进行提取、收集而得到。
实施例5:(软胶囊制剂)
囊壳:将明胶、甘油、水以0.25-0.75∶1∶0.4-0.8的比例,按照常规的方法,加入羟苯 乙酯、VE、氧化铁棕、山梨醇等制成。内容物:取聚乙二醇400 400g和甘油20g,混合均匀, 渐次加入连翘酚110g,充分搅拌均匀,之后依次加入连翘油55g和吐温-80 65g,蜂蜡20g, 搅拌均匀后过100目筛即得囊内容物。内容物经过囊壳包合轧制即得软胶囊。
实施例6:(软胶囊制剂)
囊壳:将明胶、甘油、水以0.25-0.75∶1∶0.4-0.8的比例,按照常规的方法,加入羟苯 乙酯、VE、氧化铁棕、山梨醇等制成。内容物:取聚乙二醇400 450g和甘油30g,混合均匀, 渐次加入连翘酚200g,充分搅拌均匀,之后依次加入连翘油50g和吐温-80 65g,蜂蜡20g, 搅拌均匀后过100目筛即得囊内容物。内容物经过囊壳包合轧制即得软胶囊。
实施例7:(滴丸)
称取聚乙二醇4000 250g和聚乙二醇6000 150g混合,置于罐中,85℃加热使其熔融,再 加入100g连翘酚和50g连翘油,混合均匀。滴丸机贮药室恒温至85℃,将上述药液输入贮药 室,并将冰箱中预冷的液态石蜡冷却剂调节温度约为10℃,倒入冷却柱中。开启贮药室开 关,使药液以适当的速度滴入液态石蜡冷却液中。滴制完毕,于收集口收集滴丸,除去滴 丸表面的冷却剂,即可。
实施例8:(滴丸)
称取聚乙二醇4000 250g和聚乙二醇6000 175g混合,置于罐中,85℃加热使其熔融,再 加入90g连翘酚和60g连翘油,混合均匀。滴丸机贮药室恒温至85℃,将上述药液输入贮药 室,并将冰箱中预冷的液态石蜡冷却剂调节温度约为8℃,倒入冷却柱中。开启贮药室开关, 使药液以适当的速度滴入液态石蜡冷却液中。滴制完毕,于收集口收集滴丸,除去滴丸表 面的冷却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