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胶囊。
二、背景技术
乳腺疾病在我国属常见病,它的覆盖面占妇女人数的75%-85%, (其中包括轻、中、重三类),随着全社会乳房疾病普查的广泛开展, 科学辅助检测手段的普遍应用,各种乳腺疾病的查出率均有提高。这 种乳腺疾病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同志的健康。而现有治 疗乳腺疾病的方法和药物,虽然也有很多,不仅包括西药也包括中药, 西药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治本,现有的中药虽也有一定效果,但疗 程长,而治愈率不高,只能止痛,不能化瘀、解痈,更不能治愈,因 此乳腺疾病成为临床上的疑难病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中医辩治理论,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 药物。中医学认为,急慢性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肿瘤等分属于中 医的“乳痈”、“乳癖”的范畴;乳房结块、乳房疼痛,是其两大主要 症状,而肝郁气滞,痰浊互结,毒邪瘟结则是乳腺疾患的共同病理基 础。所以本发明的药物配方选择:
香附35-40份,白芍35-45份,柴胡40-50份,鸡内金40- 55份,木香30-35份,枳壳20-25份,鹿角30-40份,厚朴30- 35份,玄参20-30份,蒲公英30-50份,牡丹皮20-35份,昆布 40-50份,夏枯草20-30份,鸡血藤30-40份,红花20-25份, 三七10-15份,茯苓25-30份,海藻40-50份、豆蔻40-55份。
本发明的白芍、枳壳、香附、厚朴、鸡内金、茯苓具有活血化瘀, 疏肝理气,以消致病之本的功能;
海藻、昆布、蒲公英、夏枯草具有散结化痈,清热解毒之功效, 可治疗乳腺病的主要症状;
牡丹皮、红花、木香、鸡血藤、鹿角、三七、玄参、柴胡、豆蔻 具有补肾精,养阴凉血,活血化瘀,平肝潜阳、行气理气,消炎止痛 之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诸药相合,且能达到调理内分泌,平肝补肾,活 血化瘀,解毒散结,消块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的制配方法是:
选择上述比例的香附、柴胡、木香、鸡内金、枳壳分别用食醋浸 泡30分钟,捞出凉干备用;
上述比例的白芍用麸皮加适当的食醋放在铁锅里文火炒15分钟, 晾凉备用;
上述比例的鹿角、厚朴、玄参、蒲公英、牡丹皮、昆布、夏枯草、 鸡血藤、红花、三七、茯苓、海藻、豆蔻分别放在铁锅中用文火炒15 分钟,晾凉备用;
将上述炮制的药材放入烘箱烘干,冷却后粉成粉末,装入胶囊即 可。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疗程短,效果快,服用方便,价格低廉, 无任何副作用,经临床试用,本发明适用于乳腺疾病各阶段的病情治 疗,如乳腺小叶增生、乳结、乳痈、乳痛、乳腺管堵塞、乳腺纤维组 织单项或多项增生阶段的治疗。
四、具体实施方式
取香附35g,白芍35g,柴胡45g,鸡内金55g,木香35g,枳壳30g, 鹿角30g,厚朴30g,玄参20g,蒲公英40g,牡丹皮20g,昆布40g, 夏枯草30g,鸡血藤35g,红花25g,三七10g,茯苓30g,海藻45g, 豆蔻50g用前述方法炮制后制成胶囊,每粒重0.25g。
用法:口服;
用量:一日三次,一次3-5粒。
经期停服。
经106例病人使用观察,其中96人口服本发明中药胶囊,10人 用抗菌素针剂(输液);配合外敷消炎药膏。(三天换一次外敷消炎止 痛药膏)。结果口服中药胶囊的2-3天治愈50人;3-7天治愈30人; 7-15天治愈10人;16-20天治愈3人;21-30天治愈2人;30- 35天治愈1人;而用抗菌素加外敷药膏10人有:3人15-25天治愈; 6人26-30天治愈;还有一人效果不明显,结果又改成口服中药胶囊 后6天治愈。对照来看,中药胶囊治疗乳腺疾病优于抗菌素效果,特 别是乳期急性乳腺炎,口服此药一天止痛,3天消炎化结。
治疗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小叶增生、腺泡上皮、腺管堵塞、乳腺 管纤维组织的单项或多项增生)观察治疗106例病人中:23岁左右30 例;26-35岁左右有46例;35-48岁左右的约有20例。肿块大小一 般约3厘米左右×3厘米左右,4厘米左右×5厘米左右,5厘米左右 ×6厘米左右,;还有乳腺管堵塞成条锁状,硬如铁条,长约3厘米左 右,粗3毫米,长3-4厘米左右,粗约4毫米左右,等不同体征的全 部病历均是通过体征检查和远红外乳腺诊断仪的确诊,大部分是一侧 重,另一侧稍轻。对于年龄段在25左右,性格开朗,按时服药,70% 的急性乳腺炎,口服此药一天见轻、二天止痛、三天治愈。
对于口服此药疗效慢,时间长的,占比例30%左右,在临床病例、 病情分析,年龄段在40-50岁左右,乳腺疾病约有5-20年左右均没 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多数含有乳腺几种病症的存在如(乳腺小叶大 块结块、乳腺管条状堵塞、硬如铁条、乳腺纤维化、硬如铁块等)。况 且这种年龄段的病人大多是心胸狭窄,不能完全按时服药。但经一段 时间的治疗也都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痊愈。本发明的药物在临床 上应用有效率是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