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再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2724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24473.8

申请日:

2008.07.16

公开号:

CN101687480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0R 16/0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国大阪府变更后权利人:日本大阪府登记生效日:201202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16/02申请日:20080716|||公开

IPC分类号:

B60R16/02; B60Q1/00

主分类号:

B60R16/02

申请人: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中寿文; 中野智之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2007.7.26 JP 195161/2007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具有:电源端子(2),其经由熔断丝(H9)连接于电源线(S1);负载连接部(3),其连接由车载的光源(L)构成的负载;开闭部(5),以对应负载连接部(3)的形式而设置,控制从连接于电源端子(2)的电源线(S1)对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的光源(L)的供电状态;以及控制部(6),其基于所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开闭部(5),并且开闭部(5),若连接于对应的负载连接部(3)的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则停止从电源线(S1)对光源(L)的供电,具有的效果是,能考虑稳定点亮时的点亮条件的经历来遏制从点亮开始到达稳定点亮的灯电压的上升,从而延长灯的寿命并抑制弧光跳变(Arc Jump)。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特征在于,
具有:1个至多个的电源端子,其经由熔断丝分别连接于车载的直流电源的1个至多个的电源线;
多个负载连接部,其分别连接车载的多个负载;
开闭部,以分别对应多个负载连接部的形式而设置,开始或者停止从连接于电源端子的电源线对连接于负载连接部的负载的供电;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所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开闭部,
多个负载连接部电连接于至少1个电源端子,
开闭部,若连接于对应的负载连接部的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则停止从电源线对负载的供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平滑用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于由连接于负载连接部的负载与对应该负载连接部的开闭部构成的串联电路,对该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压进行平滑。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电源端子,包括在车载的直流电源中使用者进行了规定的操作时开始或者停止供电的电源线上连接的电源端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电源端子包括:近光用电源端子,连接于在车载的直流电源中使用者进行了开启车辆的近光的操作时开始供电、在进行了关闭近光的操作时停止供电的电源线上;以及点火装置用电源端子,连接于在车载的直流电源中使用者进行了开启点火装置的操作时开始供电、使用者进行了关闭点火装置的操作时停止供电的电源线上,并且
多个负载连接部包括:近光用负载连接部,其连接由近光用的光源构成的负载;多个点火装置开启用负载连接部,其连接由点火装置开启时能点亮的光源构成的负载,
分别连接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的多个点火装置开启用负载连接部,电连接于点火装置用电源端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点火装置开启用负载连接部,包括连接白天点亮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连接转弯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电源端子包括:近光用电源端子,连接于在车载的直流电源中使用者进行了开启车辆的近光的操作时开始供电、在进行了关闭近光的操作时停止供电的电源线上;以及平时用电源端子,连接于在车载的直流电源中一直进行供电的电源线上,并且
多个负载连接部包括:近光用负载连接部,其连接由近光用的光源构成的负载;以及多个平时用负载连接部,其连接由平时能点亮的光源构成的负载,
分别连接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的多个平时用负载连接部,电连接于平时用电源端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平时用负载连接部,包括连接方向指示器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连接远光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连接示宽灯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连接白天点亮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连接转弯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控制部,在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在规定期间内开始对用途不同的多个负载供电的情况下,以隔开规定时间依次对用途不同的多个负载供电的方式,控制各自对应的开闭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在车载用灯具中使用,该车载用灯具具有设置于车辆的箱状的灯体、由光源构成的多个负载,且负载以整体位于灯体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
具有至少收纳了电源端子、负载连接部、开闭部、控制部的箱体,
该箱体,以电源端子露出在灯体外、负载连接部露出在灯体内的形式安装于所述灯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在车载用灯具中使用,该车载用灯具具有设置于车辆的箱状的灯体、由具有发光部以及供电用端子部的光源构成的多个负载,且负载以使发光部位于灯体内、供电用端子部位于灯体外的形式安装于灯体,
具有至少收纳了电源端子、负载连接部、开闭部、控制部的箱体,该箱体以电源端子露出在灯体外、负载连接部露出在灯体内的形式安装于所述灯体。

11.
  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在车载用灯具中使用,该车载用灯具具有多个设置于车辆的箱状的灯体、由具有发光部以及供电端子部的光源构成的负载,在灯体形成将负载的发光部插入灯体内的开孔部,供电用端子部在将发光部从开孔部插入灯体内的状态下设置于与灯体相对的负载的部位,在灯体的开孔部的周缘部设有连接器部,该连接器部电连接将发光部从开孔部插入灯体内的负载的供电用端子,负载以将发光部插入开孔部内并且将供电用端子部连接于连接器部的状态安装于灯体,
负载连接部,电连接于连接器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在车载用灯具中使用,该车载用灯具具有设置于车辆的箱状的灯体、和包括光源的多个负载,
具有车载用灯具所具有的全部负载各自所对应的多个负载连接部。

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高亮度放电灯用负载连接部,其电连接高亮度放电灯;点亮电路部,其介于高亮度放电灯用负载连接部与电源端子之间,基于从连接于该电源端子的电源线得到的电力形成高亮度放电灯用的电源,并提供给连接于高亮度放电灯用负载连接部的高亮度放电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负载连接部,包括连接前照灯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

15.
  一种车载用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车载用灯具和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构成,所述车载用灯具具有:设置于车辆的前面部的箱状的灯体和至少含有安装于该灯体的前照灯用的光源的多个负载。

16.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负载连接部,包括连接尾灯用的光源的负载连接部。

17.
  一种车载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车载用灯具和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构成,所述车载用灯具具有:设置于车辆的后面部的箱状的灯体和至少含有安装于该灯体的尾灯用的光源的多个负载。

说明书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再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载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车辆中,根据用途设有用于前照灯或尾灯等的车载用外部灯的光源等各种的负载。
【0003】
例如,图1所示的车辆100中,在车体110的前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灯单元120,前灯单元120中,作为负载具有:前照灯,由照射近光(也称为低光束)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1表示)、以及照射远光(也称为高光束)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2表示)构成;作为示宽灯使用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3表示);作为方向指示器(Winker)使用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4表示)。在此,作为光源L1使用高亮度放电灯(HID灯)等,而作为L2~L4使用卤素灯。
【0004】
这些光源L1~L2根据使用者(主要是驾驶员)的操作点亮、熄灭,其动作中所需要的电力由车载的并未图示的直流电源即蓄电池(一般为12V)提供。再有,在图1所示的车辆100中,由于光源L1是如上述那样是高亮度放电灯,因此车辆100具有点亮装置130,该点亮装置130以由蓄电池得到的电力为基础生成光源L1点亮用的电源(交流电源)。
【0005】
而且,在图1所示的车辆100中,由从车载的蓄电池对负载分配电力的继电器/熔断丝盒(Relay/Fuse Box)200进行光源L的点亮、熄灭。在此,车载的蓄电池中设有多个电源线S1~S3。这些电源线S1~S3供电条件不同,例如电源线S1是直接连接于蓄电池的高电位侧的端子(+端子),一直进行供电的电源线。另一方面,电源线S2经由在点火装置开启时处于导通状态的开关等连接于蓄电池,在使用者进行了开启点火装置的操作时开始供电,进行了关闭点火装置的操作时停止供电。也就是说,电源线S2是与点火装置的开关联动的电源线。另外,电源线S3经由根据发动机的启动/停止而导通/关断的开关等连接于蓄电池,使用者进行了启动发动机的操作时开始供电,进行了停止发动机的操作时停止供电。也就是说,电源线S3是与发动机的开关联动的电源线。
【0006】
上述的继电器/熔断丝盒200,如图1所示,具有在使光源L1点亮的点亮装置130与电源线S1之间插入的继电器RY1,在继电器RY1导通时从电源线S1对点亮装置130供电。由此,点亮装置130,生成光源L1点亮用的交流电源并提供给光源L1,其结果光源L1点亮。另一方面,在继电器RY1关断时,由于没有从电源线S1对点亮装置130供电,因此点亮装置130不能生成光源L1点亮用的交流电源,光源L1熄灭。
【0007】
再有,继电器/熔断丝盒200具有在电源线S1与光源L2之间插入的继电器RY2、在电源线S1与光源L3之间插入的继电器RY3、在电源线S1与光源L4之间插入的继电器RY4,根据这些继电器RY2~RY4的导通/关断从而对应的光源L2~L4点亮/熄灭。
【0008】
这些的继电器RY1~RY4的导通/关断,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中所设置微型计算机(微机)等构成的继电器控制部(并未图示)来进行。该继电器控制部连接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等的车载网络的传输线N,基于通过该传输线N接收到的车辆信息等来进行继电器RY1~RY4的开闭控制(导通关断控制)。例如,继电器控制部在使用者进行了开启近光(点亮光源L1)的操作时使继电器RY1导通,在进行了关闭近光(熄灭光源L1)的操作时使继电器RY1关断。另外,继电器控制部,在使用者进行了开启/关闭远光(点亮/熄灭光源L2)的操作时使继电器RY2导通/关断,在使用者进行了开启/关闭示宽灯的操作时使继电器RY3导通/关断,在使用者进行了开启/关闭方向指示器的操作时使继电器RY4导通/关断。
【0009】
另外,继电器/熔断丝盒200具有:在电源线S1与继电器RY1之间插入的熔断丝H1,在电源线S1与继电器RY2之间插入的熔断丝H2,在电源线S1与继电器RY3之间插入的熔断丝H3,在电源线S1与继电器RY4之间插入的熔断丝H4。这些熔断丝是为了防止因短路等蓄电池电压下降,由蓄电池的电压不足导致车辆100不能工作、由于流过大电流而冒烟起火、光源L损坏而设置的。
【0010】
另外,车辆100不仅设有前灯单元120,如图2所示还设有后灯单元140。后灯单元140分别设置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后侧的左右两侧,其具有:倒车灯(后退灯)用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5表示)、通过使其亮度不同而作为尾灯(Tail Lamp)或者制动灯(也称为刹车灯)使用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6表示)、作为示宽灯而使用的光源L3、作为方向指示器使用的光源L4。在此,作为光源L5、L6例如使用卤素灯等的白炽灯(白炽灯泡)。并且,对于这种后灯单元140的光源L3~L6,也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进行点亮、熄灭。
【0011】
不过,近年来随着车辆电子化的发展,为了行驶安全性的提高而搭载了各种的控制系统。例如,搭载了用于实现如下功能的控制系统,在紧急时通过进行使刹车灯闪烁的紧急刹车,将车辆状况更加详细地告知后续车辆的ARS(Advanced Rearlighting System:高级后灯系统),通过照射人观察的方向或转弯时车要转弯的方向,大大提高夜间行驶时的驾驶员的视认度的AFS(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自适应转向大灯系统)等。
【0012】
在此,为了实现AFS,需要用于根据车辆的环境而改变光源的方位的负载。例如,在图1所示的车辆100中,作为用于根据车辆的环境而改变光源的方位的负载,设有使光源L1的光轴朝向左右的旋转(swivel)电动机M1、调整光源L1的光轴的上下方向位置的调平(Leveling)电动机M2。另外,车辆100中设有用于旋转电动机M1以及调平电动机M2的动作控制的电动机控制装置150。
【0013】
电动机控制装置150,与上述继电器控制部同样,连接于车载网络的传输线N,基于通过该传输线N所接收到的车辆信息等来控制旋转电动机M1和调平电动机M2。例如,电动机控制装置150在车辆100通过转弯处时控制旋转电动机M1,转动光源L1的光轴以使光源L1照射车辆100的前进方向。另外,电动机控制装置150在路面状况或乘车人数变化时,以光源L1的位置对于路面为恒定的方式控制调平电动机M2。
【0014】
由于这种的电动机控制装置150的工作电力也由车载的蓄电池提供,因此从蓄电池对电动机控制装置150的供电的开始或者停止,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进行。伴随于此,继电器/熔断丝盒200中,除上述的继电器RY1~RY4以及熔断丝H1~H4以外,还具有在电动机控制装置150与电源线S2之间单独插入的继电器RY5以及继电器RY6、在电动机控制装置150与电源线S3之间插入的继电器RY7。另外,继电器/熔断丝盒200具有:在继电器RY5与电源线S2之间插入的熔断丝H5,在继电器RY6与电源线S2之间插入的熔断丝H6,在继电器RY6与电源线S3之间插入的熔断丝H7,在电动机控制装置140与电源线S1之间插入的熔断丝H8。再有,在上述继电器控制部中,附加了基于通过车载网络的传输线而接收到的车辆信息来进行继电器RY5~RY7的开闭控制的功能。
[专利文献1]特开2006-7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7988号公报
如上述,近年来车辆中设有在上述ARS或AFS等的各种控制系统中使用的负载(例如,旋转电动机、调平电动机、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改变前照灯的光照射方向的螺线管等)。另外,从安全性方面考虑有时还设有:用于在转弯时通过照射内圈方向提高转弯时的可见度的转弯用的光源(转弯灯)、或即使在白天也通过将自身车的存在告知于其他车而防止事故的白天点亮用的光源(昼用灯)等,整体来说在车辆中设置的光源数越来越多。再有,作为前照灯或尾灯等的光源使用LED的情况在增加。
【0015】
上述那样的负载工作用的电力,都由车载的蓄电池提供。在此,在由车载的蓄电池对负载供电时,为了确保安全性而需要在其供电线路中插入熔断丝。因此,若车辆中设置的负载数目增加,伴随于此继电器/熔断丝盒200中必需设置的熔断丝或继电器的数目也增加,其结果将产生继电器/熔断丝盒200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特别是在继电器/熔断丝盒200体积增大时,有可能带来的弊病是,难以再设置于以往设置的空间、需要大量重新设计等。
【0016】
而作为谋求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小型化的方法,例如可以考虑如下的方法,即:对于用途不同的多个负载通过使用同一个熔断丝来减少熔断丝的总数。例如可以考虑并不像图1所示那样在光源L2~L4各自连接熔断丝H2~H4,而是将光源L2~L4汇总而连接于熔断丝H2。这样一来可以省略熔断丝H3、H4。
【0017】
但是,在光源L2~L4之中的任意1个例如在光源L3中发生短路而熔断丝H2熔断,则并没有产生异常的光源L2、L4也变得不能使用。也就是说,产生若熔断丝熔断则多个负载都将不能使用的问题,特别是在多个负载各自用途不同的情况下将出现重大问题。以上例来说,若在示宽灯用的光源L3中发生短路,则比示宽灯重要的前照灯即光源L2变得也不能使用。因此,如上述那样将多个负载(特别是用途不同的多个负载)汇总而连接于相同的熔断丝的方法,若考虑安全性则并不是理想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1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提供一种可以在谋求继电器/熔断丝盒的小型化,并且能够防止多个负载同时不能使用的情况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载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
【0019】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1个至多个的电源端子,其经由熔断丝分别连接于车载的直流电源的1个至多个的电源线;多个负载连接部,其分别连接车载的多个负载;开闭部,以分别对应多个负载连接部的形式而设置,开始或者停止从连接于电源端子的电源线对连接于负载连接部的负载的供电;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开闭部,多个负载连接部电连接于至少1个电源端子,开闭部,若连接于对应的负载连接部的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则停止从电源线对负载的供电。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以往例的车辆的概略说明图。
图2是以往例的车辆的概略说明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图4是表示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同上中的开闭部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7是具有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其他例。
图9是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其他例。
图10具有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的其他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图14是具有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具有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的其他例的立体图。
图16是具有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的其他例的立体图。
图17(a)是同上中的光源的概略说明图,图17(b)是比较例的光源的概略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在具有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中安装了光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20是实施方式5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图21是具有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前照灯点亮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图22是实施方式6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24是具有同上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的车载用尾灯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作为车载用光源控制装置而使用,该车载用光源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进行车辆100的车载用灯具即前灯单元120中具有的光源L(L2~L4)所组成的多个负载的点亮控制,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与该前灯单元120共同构成车载用前照灯装置。该车载用前照灯装置,具有除前照灯用的光源L2以外的示宽灯用的光源L3和方向指示器用的光源L4,虽然也应用于前照灯以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包含前照灯用的光源L2便称为车载用前照灯装置。另外,在车辆100的结构中,对于与图3所示的以往例相同的结构附于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22】
前灯单元120如图7所示,具有设置于车辆的前面部的箱状的灯体121、安装于灯体121的多个光源L1~L4、安装于灯体121的旋转电动机M1以及调平电动机M2。另外,图7中并不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控制对象的负载的光源L1、旋转电动机M1以及调平电动机M2省略图示。
【0023】
上述光源L2~L4是卤素灯等的白炽灯,具有:由封入了灯丝的玻璃管构成的发光部(灯泡)300;基座310,设置于发光部300的基端侧;一对供电用端子部320,突出设置于与基座310中的发光部300相反侧并在发光部300内的灯丝的两端之间施加电压。另外,光源L1是高亮度放电灯,其具有:由封入了一对电极的玻璃管构成发光部(灯泡)300;基座310,设置于发光部300的基端侧;一对供电用端子部320,突出设置于与基座310中的发光部300相反侧并用于对一对电极分别提供电位。
【0024】
灯体121,例如具有:壳体122,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一面侧(设置于车体110时成为车体110的前面侧的面)开口的箱状;透光罩123,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构成,并以覆盖壳体122的一面开口的形式安装于壳体122。在壳体122的另一面(后面侧),形成将光源L的发光部300插入灯体121内的开孔部(并未图示),光源L,以发光部300位于灯体121内、基座310(供电用端子部320)位于灯体121外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21。另外,在壳体122与透光罩123之间、在壳体122的开孔部与光源L之间进行防水处理。
【0025】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如图3所示具有:电源端子2,其经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熔断丝H9连接于车载的蓄电池的电源线S1;多个(图示例中为3个)负载连接部3,分别连接车载的多个(图示例中为3个)光源L2~L4接地端子4,连接接地线E,该接地线E连接于并未图示的蓄电池的低电位侧的端子(-端子);开闭部5,其以对应各负载连接部3的形式而设置,开始或者停止从连接于电源端子2的电源线S1对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的光源L的供电;控制部6,基于所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开闭部5;收发部7,由车载网络用的收发器构成;电源生成部8,对控制部6供电;平滑电路9,连接于电源端子2与接地端子4之间。
【0026】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根据需要区别多个负载连接部3,由符号3A表示连接光源L2的负载连接部3,由3B表示连接光源L3的负载连接部3,由3C表示连接光源L4的负载连接部3。另外,为了根据需要区别开闭部5,由符号5A表示对应负载连接部3A的开闭部5,由符号5B表示对应负载连接部3B的开闭部5,由符号5C表示对应负载连接部3C的开闭部5。
【0027】
负载连接部3具有电连接于电源端子2的高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a、电连接于接地端子4的低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b,连接端子3a、3b各自分别连接于光源L的一对供电用端子320,由此对光源L的灯丝提供电流。多个负载连接部3的连接端子3a如图3所示,连接于同一电源端子2。也就是说,在1个电源端子2,电连接有分别连接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2~L4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
【0028】
开闭部5介于电源端子2与负载连接部3之间,如图5(a)所示具有:输入端子5a,连接于电源端子2;输出端子5b,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的高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a;控制端子5c,输入来自控制部6的开闭控制信号。在输入端子5a与输出端子5b之间插入如下的串联电路,该串联电路由配置于电源与负载之间的成为高压侧(High Side)开关的MOSFET等的半导体开关元件50、用于检测连接于对应的负载连接器3的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检测用电阻51构成。
【0029】
另外,开闭部5具有进行半导体开关元件50的导通/断开控制的开闭控制部52。开闭控制部52,电连接于控制端子5c,经由控制端子5c从控制部6接收开闭控制信号,并基于从控制部6接收到的开闭控制信号切换半导体开关元件50的导通/断开。再有,开闭控制部52,在半导体开关元件50导通时,根据对电路检测用电阻51两端之间的电压进行放大的差动放大器53的输出以及电流检测用电阻51的电阻值来检测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若该电流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则视为光源L中发生短路等的故障,从而使半导体开关元件50关断停止从电源线S1对光源L的供电。因此,能够防止电源线S1中流过过大的电流,由此,防止介于电源端子2与电源线S1之间的熔断丝H9熔断。再有,上述规定值并不是一律为相同的值而是根据光源L的种类而适当设定。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这些开闭部5,连接于接地端子4将接地线E作为接地(地线:Earth)。在这一点上与控制部6相同。
【0030】
控制部6例如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并经由收发部7连接于车载网络的传输线N,还连接于各开闭部5的控制端子5c。另外,电源生成部8连接于控制部6。电源生成部8连接于电源端子2,以经由电源端子2从电源线S1得到的电力为基础生成控制部6的工作电源,并提供给控制部6。再有,由于这种电源生成部8可以采用以往周知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
【0031】
收发部7,具有分别连接车载网络的传输线N的一对传输线连接端子7a,接收通过车载网络的车辆信息之中控制部6需要的车辆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6,控制部6基于由收发部7所输入的车辆信息分别将开闭控制信息输出至各开闭部5。在此,控制部6所需要的车辆信息例如是开启/关闭远光的控制信号(光源L2的开启信号或关闭信号)、用于开启/关闭示宽灯的控制信号(光源L3的开启信号或关闭信号)、用于开启/关闭方向指示器的控制信号(光源L4的开启信号或关闭信号),控制部6若由收发部7接收到光源L2的开启信号则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A,若接收到光源2的关闭信号则将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A。同样,控制部6若接收到光源L3的开启信号则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B,若接收到光源L3的关闭信号则将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B,若接收到光源L4的开启信号则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C,若接收到光源L4的关闭信号则将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C。
【0032】
在此,参照图6对接收到各光源L的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时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例如,如图6(a)所示,在时刻T1,若由收发部7接收到光源L2的开启信号(高电平信号),则控制部6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A,开闭部5A的开闭控制部52使半导体开关元件50导通,由此如图6(b)所示那样对电源L2提供电流,光源L2点亮(照射远光)。直到在时刻T3接收到关闭信号(低电平信号)。另外,图6(a)中示例了控制部6中,在时刻T3之后的时刻T4输入了开启信号、在其后的时刻T6输入了关闭信号、在其后的时刻T8输入了开启信号、在其后的时刻T9输入了关闭信号,该情况下如图6(d)所示那样,对光源L2,仅在时刻T4~时刻T6、以及时刻T8~时刻T9期间提供电流,让光源L2点亮。
【0033】
另外,如图6(b)所示,在时刻T2由收发部7接收到光源L3的开启信号(高电平信号)后,控制部6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B,开闭部5B的开闭控制部52将半导体开关元件50导通,由此如图(e)所示,对光源L3提供电流,光源L3被点亮(示宽灯点亮)。直到在时刻T3接收到关闭信号(低电平信号)。
【0034】
进而,如图6(c)所示,在时刻T4由收发部7接收到光源L4的开启信号(高电平信号)后,控制部6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C,开闭部5C的开闭控制部52使半导体开关元件50导通,由此如图6(f)所示那样对光源L4提供电流,光源L4被点亮(方向指示器点亮)。直到在时刻T7接收到关闭信号(低电平信号)。另外,在图6(c)中,示例了控制部6中,在时刻T7之后的时刻T8输入了开启信号,其后的时刻T9输入了关闭信号,该情况下如图6(f)所示,对光源L4仅在时刻T8~T9期间提供电流,光源L4点亮。另外,由于在CAN中以恒定周期(例如几ms~几百ms间隔)发送使光源L点亮或者熄灭的控制信号,因此各光源L的开启信号实际中并不是图6(a)~(c)所示的连续的信号,但是为了简化图示在图6(a)~(c)中作为连续的信号表示。这点在图11、10、17中也相同。
【0035】
平滑电路9由平滑用电容器(例如,电解电容器或陶瓷电容器)构成,高电位侧连接于开闭部5的输入端子5a、低电位侧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的低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b。也就是说,上述平滑用电容器并联连接于、由连接在负载连接部3的光源L与对应于该负载连接部3的开闭部5构成的串联电路。因而,通过这样的平滑电路9,上述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压、电源端子2的电位(电源线S 1的电位)被平滑化。构成这种平滑电路9的平滑用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大小被设定为可以积蓄充分的电荷,例如,不会因为在光源L2~L4的灯丝没有充分变暖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参照图6(d)~(f)),导致电源端子2的电位发生变动。
【0036】
另外,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如图7所示,具有箱体10,收纳电源端子2、负载连接部3、接地端子4、开闭部5、控制部6、收发部7、电源生成部8、平滑电路9。再有,车载用光线控制装置1的箱体10比继电器/熔断丝盒200更靠近前灯单元120,例如在如下的状态下使用,即,以箱体10邻接于前灯单元120的灯体121的后面的形式配置,如图4以及图7所示,电源端子2经由熔断丝H9(图7中并未图示)连接于电源线S1,接地端子4连接于接地线E,传输线连接端子7a连接于车载网络的传输线N,光源L2~L4各自分别连接与负载连接部3A~3C。再有,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虽然箱体10以邻接于灯体121的后面的形式配置,但是箱体10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邻接在灯体121的后面,也可以是邻接于灯体121的上面或下面等。
【0037】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因为对于经由熔断丝H9连接于车载蓄电池的电源线S1的1个电源端子2,连接了多个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2~L4用的负载连接部3,所以不需要如图1所示的以往例那样,将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2~L4分别经由熔断丝H2~H4连接于电源线S1,因而能够谋求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因此,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配置较容易,另外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车辆100整体的小型化,例如可以扩大车辆100的内部空间,从而提供提高了乘车时的舒适性的车辆。
【0038】
而且,由于在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时,开闭部5停止从电源线S1对光源L的供电,因此可以防止电源端子2与电源线S1之间的熔断丝H9的熔断,因而能够抑制由于熔断丝H9熔断导致对连接于电源端子2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A~3C上连接的光源L2~L4的供电同时停止,能够防止多个负载(本实施方式中为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2~L4)同时不能使用。另外,由于具有连接前照灯用的光源L2的负载连接部3A,因此能够点亮/熄灭前照灯。
【0039】
再有,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分别是:车载用灯具即前灯单元120,其具有设置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前面部的箱状的灯体121、以及至少含有安装于该灯体121的前照灯用的光源L2的多个负载(光源L2~L4);以及,成为前照灯控制装置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因此,能够实现继电器/熔断丝盒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并且能够防止多个光源L同时不能使用的情况。再者,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部3与作为负载的光源L一一对应连接,但是也可以在负载连接部3连接多个用途相同的负载,能够根据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控制对象的负载的数量或种类、用途而适当设定。
【004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由于在连接于负载控制部3的光源L与对应于该负载控制部3的开闭部5构成的串联电路上,并联连接有由对该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压进行平滑处理的平滑用电容器构成的平滑电路9,因此能抑制由光源L的点亮或熄灭引起的电源端子2的电位(也就是说连接于电源端子2的电源线S1的电位)的变动,另外能够抑制光源L的供电电路中产生的噪声(常态噪声:Normal Mode Noise)的影像波及控制部5以及光源L。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通过像上述那样靠近于前灯单元120配置,由于与图1所示的以往例相比减小了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环路,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噪声的影响。平滑电路9并不限定于仅由平滑用电容器构成,例如也可以在平滑电容器的高电位侧与电源端子2之间插入电感,另外平滑电路也可以是π型滤波器等的噪声滤波器。
【0041】
虽然图5(a)所示的开闭部5中,开闭控制部5得到差动放大器53的输出从而判别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如果为规定值以上则关断半导体开关元件50,但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的判别,也可以由控制部6进行。该情况下,如图5(b)所示,在开闭部5中设有用于取出差动放大器53的输出的检测端子5d,将该检测端子5d连接于控制部6,让控制部6根据差动放大器53的输出以及电路检测用电阻51的电阻值判别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并设有若该电流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则对该电流值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的开闭部5输出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的功能即可。在这样的图5(b)所示的开闭部5中,也能够得到与图5(a)所示的例子相同的效果。
【0042】
另外,在图3所示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虽然在负载连接部3的高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a与电源端子2之间介入开闭部5,但是开闭部5也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介于负载连接部3的低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b与接地端子4之间。总之,开闭部5,设置为由开闭部5的半导体开关元件50,进行从电源线S1对电源L的供电开始、或者停止。再者,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开闭部5的半导体开关元件50,作为连接于负载与接地之间的低压侧(Low Side)开关而使用。另外,对于开闭部5的其他的结构,由于与图3所示的例子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或者,也可不将电流检测用电阻51与开闭部5设置为一体,而单独地设置电流检测用电阻51,另外,检测电流的方法也并不限于利用电流检测用电阻51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他以往所周知的各种方法。另外,图5以及图8所示的开闭5的结构,也可以同样应用于后面叙述的实施方式2~6。
【0043】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并不限于图3以及图8所示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图9所示的那样。图9所示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具有连接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电源接地PGND用的车辆接地端子11。图9中的负载连接部3的低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a,分别连接于车辆接地端子11,而非连接于接地端子4。另一方面,各开闭部5以及控制部6连接于接地端子4,并将接地线E接地。另外,在由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的光源L和对应于该负载连接部3的开闭部5构成的串联电路上,并联连接有由对该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压进行平滑处理的平滑用电容器构成的平滑电路12。该平滑电路12与平滑电路9相同。
【0044】
在上述图9所示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也可以获得与图3以及图8中所示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相同的效果。再者,平滑电路12并不限于仅由平滑用电容器构成,例如也可以在平滑用电容器的高电位侧与电源端子2之间插入电感,另外平滑电路也可以是π型滤波器等的噪声滤波器。另外,后面叙述的实施方式2~6中也可以具有平滑电路12的结构。
【0045】
不过,虽然在图7所示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中,将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箱体10配置于前灯单元120的灯体121的外部,但是也可以如图10所示那样将箱体10配置于灯体121的内部。在图10所示的灯体121的后面侧,设有分别连接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电源端子2、接地端子4、以及传输线连接端子7a的输入侧的防水连接器124a。作为该输入侧的防水连接器124a的对象侧的防水连接器124b,分别与电源线S1、接地线E、车载网络的传输线N连接。另外,在灯体121的后面侧,设有分别连接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负载连接部3A~3C的输出侧的防水连接器125a。作为该输出侧的防水连接器125a的对象侧的防水连接器125b,电连接于光源L2~L4各自的供电用端子部310。再者,防水连接器124a、124b、125a、125b,是施行了防水处理的连接器,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水不会浸入灯体121内或自身的充电部,由于这些是以往周知的因此省略说明。
【0046】
因而,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电源端子2、接地端子4、传输线连接端子7a与电源线S1、接地线E、传输线N之间的连接,通过将防水连接器124b连接于输入侧的防水连接器124a而进行,负载连接部3与光源L之间的连接,通过将防水连接器125b连接于输出侧的防水连接器125b而进行。
【0047】
图10所示的车载用前照灯装置中,由于一般情况下在进行了防水处理的灯体121内收纳车辆用负载控制装置1,因此没必要对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自身进行防水处理,可以在车辆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电源端子2和负载连接部3等处使用防水性能较低且廉价的连接器,以实现成本降低。再有,由于同样的观点,也可以将点亮装置130或电动机控制装置150收纳于灯体122内。另外,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虽然在输入侧与输出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防水连接器124a、125a,但是也可以由1个防水连接器兼用于输入输出。另外,虽然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箱体10安装于灯体121的下面,但是箱体10的安装位置并不限定于灯体121的下面,也可以是上面或后面。
【0048】
另一方面,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车载网络设定为CAN,但是车载网络并不限于CAN,例如也可以是串行通信、LIN(Local InterconnectNetwork:局域互联网络)、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媒体向导系统传输)、FlexRay等。另外,成为负载的光源L2~L4不限于上述的卤素灯等的白炽灯,可以是LED光源等,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作为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控制对象的负载并不限于上述光源L2~L4,也可以是用于在转弯时通过照射内圈方向提高转弯时的可视度的转弯用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7表示)、或即使在白天也通过将自身车的存在告知于其他车而防止事故的白天点亮用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8表示)。另外,作为负载并不限于光源L,例如可以是旋转电动机M1或调平电动机M2,另外也可以是夜视摄影机或雷达(例如,毫米波雷达)。这些点在后面叙述的实施方式2~6中也相同。
【0049】
再有,图4所示的车辆100中,虽然前照灯由照射近光的光源L1、照射远光的光源L2、其他的光源构成,但是这些可以由1个前照灯用的光源而兼用。不过,该情况下需要用于将该前照灯用的光源的光轴朝向在上下方向改变的螺线管等的驱动装置。再者,这种螺线管用的驱动电路可以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负载控制装置1。
【0050】
上述实施方式的1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的控制部6,若输入光源L的开启信号,则点亮对应于该开启信号的光源L,例如在图6所示的时刻T4或时刻T8中若同时输入光源L2的开启信号和光源L4的开启信号,则同时开始对光源L2以及光源L4的供电。
【0051】
在此,若在光源L没有充分暖起来的状态下开始对光源L的供电,则在其供电开始初期,会暂时流过过大的冲击电流。这种的冲击电流,就算在开闭部5中是没有问题的大小值,若在多个光源L中短时间产生,则从电源线S 1去往电源端子2的供电线路中流过的电流也将变得非常大,其结果有可能让熔断丝H9熔断。
【0052】
对于防止因这种冲击电流所引起的熔断丝H9的熔断,考虑作为熔断丝H9使用更大额定值的熔断丝,但在增大熔断丝H9的额定值的情况下,在真正需要熔断丝H9熔断时,熔断延迟,则有可能对蓄电池或负载等将造成重大的损伤。
【0053】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进行的,控制部6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不同。另外,由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图示以及说明。
【0054】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在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在规定的期间内开始对多个负载(本实施方式中为光源L)供电的情况下,以相隔规定时间对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依次供电的方式,控制各自所对应的开闭部5。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并不同时进行对多个光源L的供电。
【0055】
进一步详细说明,控制部6,在同时输入用途不同的光源L的开启信号后,对预先设定的优先顺序最高的光源L的开闭部5输出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之后,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对优先顺序第二高的光源L的开闭部5输出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这种动作反复进行,直至对同时输入开启信号的光源L全部的供电结束。另外,控制部6以如下的方式对开闭部5进行控制,即,输入光源L的开启信号并开始对该光源L的供电后,从该时间点起对上述规定期间进行计时,若在该规定期间结束之间输入了其他的光源L的开启信号,则也不立即开始对其他的光源L的供电,而是从对之前的光源L开始供电起、经过上述规定时间之后,开始对该其他的光源L的供电。另一方面,控制部6若在上述规定期间结束之后输入其他的光源L的开启信号,则对其他的光源L的供电,不需要等待从开始对光源L供电起经过上述规定时间,立即进行。
【0056】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光源L2、光源L3、光源L4的顺序,也就是将前照灯即远光用的光源L2的优先顺序设为最高,将方向指示器用的光源L4的优先顺序设为最低。上述规定时间是考虑光源L的冲击电流的半值幅而设定的值,例如从几ms至10ms左右,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5ms。另外,上述规定期间将对电源L提供的电流大致达到稳定的期间作为基准来设定,设为比上述规定时间(本实施方式中为5ms)短的期间(未达到5ms)。另外,虽然上述规定期间也可以比上述规定时间长,但若过于长将引起不必要的控制的延迟,因此优选设定为上述规定时间左右。
【0057】
下面,参照图11以及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图11(a)、图12(a)表示光源L2的控制信号(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的时序图,图11(b)、图12(b)表示光源L3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图11(c)、图12(c)表示光源L4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另外,图11(d)、图12(d)表示光源L2的消耗电流的时序图,图11(e)、图12(e)表示光源L3的消耗电流的时序图,图11(f)、图12(f)表示光源L4的消耗电流的时序图。
【0058】
如图11所示,在时刻T1光源L2的开启信号输入至控制部6后,控制部6开始对光源L2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2光源L3的开启信号输入至控制部6后,控制部6开始对光源L3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3,光源L2的关闭信号输入至控制部6后,控制部6停止对光源L2的供电。
【0059】
在之后的时刻T4,光源L2的开启信号与光源L4的开启信号同时输入至控制部6后,控制部6以如下的方式控制对应于各光源L的开闭部5,即,对用途不同的多个负载的供电,隔开比上述规定期间长的规定时间(本实施方式中为5ms)顺次地进行。也就是说,控制部6,开始对光源L2的供电,并且在从对光源L2的供电开始的时刻T4起经过5ms之后的时刻t1,开始对光源L4的供电的方式控制开闭部5A、5C。
【0060】
在这种时刻T4之后的时刻T5光源L3的关闭信号输入至控制部6,则控制部6停止对光源L3的供电。在其后的时刻T6光源L2的关闭信号输入至控制部6,则控制部6停止对光源L2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7光源L4的关闭信号输入至控制部6,则控制部6停止对光源L4的供电。
【0061】
在之后的时刻T8,光源L2的开启信号与光源L4的开启信号同时输入至控制部,则控制部6以如上述那样控制开闭部5A、5C,开始对光源L2的供电,并且在开始对光源L2的供电的时刻T8起经过了5ms之后的时刻t2开始对光源L4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9光源L2的关闭信号以及光源L4的关闭信号同时输入至控制部6后,控制部6将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开闭部5A、5C,并停止对光源L2、L4的供电。
【0062】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那样,在时刻T8输入光源L2的开启信号后,控制部6开始对光源L2的供电。然后,在从时刻T8经过上述规定期间之后的时刻T9输入光源L4的开启信号后,控制部6控制开闭部5C,在开始对光源L2的供电的时刻T8起经过了5ms之后的时刻t2、开始对光源L4的供电。由此,对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2、L4的供电,隔开比上述规定期间长的规定时间(本实施方式中为5ms),依次(以优先顺序为顺序)进行。
【0063】
然后,控制部6在时刻T9之后的时刻T10输入光源L2的关闭信号后,停止对光源L3的供电,在其后的时刻T11输入光源L4的关闭信号后,停止对光源L4的供电。另外,对于时刻T8以前的时刻T1、T2、T3、T4、T5、t1、T6、T7的控制部6的动作,由于与上述的图11所示的例子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64】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不仅达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而且在规定期间内使多个光源L点亮的情况下,由于顺序地点亮多个光源L,因此与实施方式1不同,可以防止在多个光源中短期间内产生对多个光源L的供电开始初期瞬时的电流增加而引起的、电源端子2与电源线S1之间的熔断丝H9的熔断,因而能够防止多个光源L同时不能使用。另外,可以将熔断丝H9的额定值设定为适当的值,能够防止在真正需要熔断丝H9熔断时由于熔断延迟而带给蓄电池或负载等重大的损伤。
【0065】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如图13所示,具有经由继电器/熔断丝盒的熔断丝H1以及继电器RY1连接于车载蓄电池的电源线S1的电源端子2、高亮度放电灯即光源L1经由点火器400电连接的高亮度放电灯用负载连接部即负载连接部3、DC/DC转换部(下面,简称为“转换部”)13、变换部16,控制部6中设有分别控制转换部13以及变换部14的功能,在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另外,对于其他的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附于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0066】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由于与仅具有一个电源端子2的实施方式1不同、具有多个电源端子2,因此为了区别多个电源端子2,根据需要将经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熔断丝H9连接于电源线S1的电源端子2由符号2A表示,将经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熔断丝H1以及继电器RY1连接于电源线S1的电源端子2由符号2B表示。另外,为了将光源L1经由点火器400连接的负载连接部3与负载连接部3A~3C进行区别,根据需要由符号3D表示。再有,在图14~图16中,熔断丝H1、H9,连接器RY1省略图示。
【0067】
在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由转换部13、变换部14、控制部6,构成高亮度放电灯即光源L1用的点亮电路部。
【0068】
转换部13,将电源端子2B与接地之间的直流电压转换为规定值的直流电压,具有:变压器,具有介于电源端子2B与接地之间的1次绕组Ln1、以及在两端之间连接平滑用电容器C的2次绕组Ln2;开关元件Tr,由介于1次绕组Ln1与接地之间的MOSFET构成;逆流阻止用的二极管D,介于2次绕组Ln2的高电位侧与平滑用的电容器C之间。在这种转换部13中,通过控制开关元件Tr的导通/关断的占空比,能够在2次绕组Ln2的两端之间产生所希望的直流电压。另外,由于这种转换部13可以采用以往所周知的因此省略其说明。
【0069】
变换部14,以转换部13输出的直流电压为基础生成光源L1点亮用的电源(交流电源),并将交流电压(例如交流的矩形波电压)施加于光源L1的1对电极之间,从而点亮光源L1。另外,由于变换部14可以采用以往周知的因此省略其说明。
【0070】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由收发部7接收光源L1的开启信号后,通过由电阻R1~R3构成的分压电路监测转换部13输出的直流电压,并控制转换部13的开关元件Tr使该直流电压成为所希望的值,并且为了生成光源L1点亮用的交流电源而控制变换部14,由此来点亮光源L1。另一方面,控制部6接收到光源L1的关闭信号后,停止转换部13以及变换部14的动作,熄灭光源L1。对于涉及光源L2~L4的控制动作(涉及开闭部5的控制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在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在规定期间内开始对多个光源L2供电的情况下,控制开闭部5,以使开始对多个光源L的供电的定时错开比上述规定期间更长的规定时间。
【0071】
负载连接部3D,具有分别连接变换部14的输出端子的一对连接端子3c,经由点火器400光源L1电连接于这些连接端子3c。该点火器400,用于对高亮度放电灯施加高电压,并迅速地进行高亮度放电灯的起动。另外,对于点火器400,由于可以采用以往周知的因此省略其说明。
【0072】
另外,电源端子2B,经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熔断丝H1以及连接器RY1连接于电源线S1。在此,继电器RY1,在使用者进行了开启车辆100的近光的操作时处于导通状态,在进行了关闭近光的操作时处于关断状态。因此,电源线S1与继电器RY1之间,在进行了开启近光的操作时开始供电、在进行了关闭近光的操作时停止供电,也就是说,构成与近光开关联动的电源线S4。
【0073】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生成部8,不仅电源端子2A,还连接于电源端子2B,以从连接于电源端子2A的电源线S1与连接于电源端子2B的电源线S4的至少一方得到的电力为基础生成控制部6的动作电源并提供给控制部6。因此,即使熔断丝H9熔断从而不能从电源线S1得到电力,控制部6也能够用来自电源线S4的电力进行动作。
【0074】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能够达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0075】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具有连接于电源线S4的成为近光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B、连接于电源线S1的成为平时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A,另外还具有连接光源L1的成为近光用负载连接部的负载连接部3D、连接可一直点亮的光源L2~L4的成为平时用负载连接部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A~3C。于是,负载连接部3D经由上述点亮电路电连接于电源端子2B,如实施方式1中所示那样,分别连接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2~L4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A~3C电连接于电源端子2A。
【0076】
因而,根据本发明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通过使用者进行开启近光的操作能够可以点亮近光用的光源L1,并且与使用者的操作无关,能够点亮除近光用的光源之外的其他光源(本实施方式中为光源L2~L4)。
【0077】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具有:负载连接部3D,其为电连接高亮度放电灯即光源L1的高亮度放电灯用负载连接部;以及上述点亮电路部,介于负载连接部2D与电源端子2B之间,以从连接于该电源端子2B的电源线S4得到的电力为基础生成光源L1用的电源,并提供给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D的光源L1,因此能够点亮作为近光用的光源而广泛普及的高亮度放电灯。因而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则不需要点亮装置130。另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也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平滑电路9,因此能够抑制光源L的点亮或熄灭引起的电源端子2的电位(也就是连接于电源端子2的电源线S1的电位)的变动,另外能够抑制在光源L的供电电路中产生的噪声的影响波及开闭部5或光源L,另外,因为箱体10收纳于灯体121内,所以与实施方式1那样箱体10位于灯体121外的情况相比,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环路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噪声的影响。
【0078】
再有,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电源端子2,并不限于成为上述近光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B、与成为上述平时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A的组合,只要含有上述近光用电源端子与上述平时用电源端子即可,此外,也可以设有连接于电源线S2的电源端子2或连接于电源线S3的电源端子2。另外,代替近光用电源端子,可以使用连接于电源线S2的电源端子2或连接于电源线S3的电源端子2灯,总之,在多个电源端子2中含有,在车载的蓄电池中使用者进行了规定的操作、例如开启近光的操作、开启点火装置的操作(点火开关的操作)等时开始或者停止供电的电源线上连接的电源端子2即可,这样一来,通过使用者进行规定的操作,能够从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中选择可以点亮的光源L。
【0079】
另外,多个负载连接部3并不限于成为上述近光用负载连接部的负载连接部3D、与成为上述平时用负载连接部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A~3C的组合,只要含有上述近光用负载连接部与上述平时用负载连接部即可。再者,作为上述平时用负载连接部并不限于分别对应光源L2~4的负载连接部3A~3C,也可以含有对应转弯用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7表示)的负载连接部3、对应白天点亮用的光源L(下面,根据需要由符号L8表示)的负载连接部3。
【0080】
据此,能够与使用者的操作无关地点亮远光用的光源L2、示宽灯用的光源L3、方向指示器用的光源L4、转弯用的光源L7、白天点亮用的光源L8。
【0081】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例如应用于图14所示的前灯单元120,与前灯单元120一起构成车载用前照灯装置。另外,在图13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附于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这一点在图14、图15中也相同。
【0082】
图14所示的前灯单元120具有设置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前面的箱状的灯体121、多个光源L1~L4,光源L1~L4以将整体位于灯体121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21。而且,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箱体10,如图14所示,以在电源端子2、接地端子4以及传输线连接端子7a露出在灯体121外,负载连接部3全部分别暴露在灯体121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21的下面侧。因而,与电源线S1、S4、接地线E、传输线N的连接在灯体121的外侧进行,与光源L1~L4的连接在灯体121的内侧进行。
【0083】
根据这种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由于电源端子2位于灯体121外,因此不需要将用于连接电源线S1、S4与电源端子2的连接线(例如电线束等)引入灯体121内,因而不需要在将该连接线引入灯体121内时所需的灯体121的防水处理。另外,因为负载连接部3位于灯体121内,所以在负载连接部3也可不使用防水连接器,并且能够在灯体121内连接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另外与实施方式1所示那样箱体10位于灯体121外的情况(参照图7)相比,能够缩短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之间的电路,由于减小了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环路,因此可谋求噪声的降低。
【0084】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例如可以与图15所示的前灯单元120一起构成车载用前照灯装置。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附于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0085】
图15所示的前灯单元120,具有设置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前面的箱状的灯体121、多个光源L1~L4。图15所示的灯体121,由壳体122与透光罩123构成,在壳体122的后面侧形成将光源L2~L4各自的发光部300插入灯体121内的开孔部(并未图示),光源L2~L4中,将发光部300安装于灯体121,以在灯体121内将基座310(供电用端子部320)位于灯体121外的形式。另外,光源L1以将整体位于灯体121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21。
【0086】
再有,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箱体10,以电源端子2、接地端子4以及传输线连接端子7a露出在灯体121外、负载连接部3全部露出在灯体121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21的下面侧。
【0087】
伴随于此,在灯体121的后面侧,设有分别连接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负载连接部3A~3C的输出侧的防水连接器125a。作为该输出侧防水连接器125a的对象侧的防水连接器125b,分别电连接于光源L2~L4的供电端子部310。
【0088】
因而,与电源线S1、S4、接地线E、传输线N的连接在灯体121的外侧进行,与光源L1的连接在灯体121的内侧进行。另外,光源L2~L4与负载连接部3A~3C之间的连接,通过将防水连接器125b连接于输出侧的防水连接器125a来进行。也就是说,光源L2~L4与负载连接部3A~3C之间,通过一端在灯体内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另一端通过引出到灯体121外与光源L的供电用端子部320连接的电线进行连接。
【0089】
根据这种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由于电源端子2位于灯体121外,因此不需要将用于连接电源线S1、S4与电源端子2的连接线引入灯体121内,因而不必进行将该连接线引入灯体121内时所需的灯体121的防水处理亦可。另外,由于负载连接部3位于灯体121内,因此在负载连接部3不需使用防水连接器。
【0090】
另外,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由于具有对应于前灯单元120中所具有的多个负载(光源L1~L4)全部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因此可以对设置于前灯单元120的光源L全部进行控制。这样,通过由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控制处于灯体121内的前部的负载,不需要在灯体121外设有电流供给用的布线。特别的,由于在前灯单元120的灯体121的附近,发动机等复杂且高温的部件较多,因此通过将与负载的布线全部在灯体121内进行,布线不接触复杂且高温的部件,能够提高安全性。另外,由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电源端子2等位于灯体121外,因此不需要在灯体121自身设置连接器,因而能够使灯体121形成比较简单的形状,能够实现前灯单元120的小型化、低成本。
【009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例如也可以与图16所示的前灯单元120一起应用于车载用前照灯装置。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附于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0092】
图16所示的前灯单元120,具有设置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前面部的箱体的灯体121、多个光源L1~L4。图16所示的灯体121与实施方式1同样,由壳体122与透光罩123构成,在壳体122的上面侧,形成分别将光源L2~L4插入灯体121内的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3个)开孔部122a。
【0093】
在此,虽然用于图16所示的前灯单元120的光源L2~L4,具有由玻璃管构成的发光部(灯泡)300、设置于发光部300的基端侧的基座310、用于在发光部300内的灯丝两端之间施加电压的一对供电用端子部320,但是供电用端子部320如图17(a)所示那样,以将发光部300由壳体122的开孔部122a插入灯体121内的状态、设置于与灯体121(壳体122)相对的基座310的部位(基座310中的发光部300侧的部位)。也就是说,图16所示的前灯单元120中使用的光源L2~L4,如图17(a)所示那样,供电用端子部320并没有突出设置于与基座310中的发光部300相反侧。
【0094】
对应于此,在壳体122的各开孔部122a的周缘部,设有一对连接器部126,该连接器部126分别与将发光部300由开孔部122a插入灯体121内的各光源L2~L4的一对供电用端子部320电连接。该连接器126不仅与供电用端子部320电连接,而且与基座310机械性地连接。再有,在图16中为了区别多个连接器部126,将光源L2用的连接器部126由符号126A表示,将光源L3用的连接器部126由符号126B表示,将光源L4用的连接器部126由符号126C表示。
【0095】
在图16所示的前灯单元120中,光源L2~L4如图18所示那样,通过将发光部300由壳体122的开孔部122a插入灯体121内、并将供电用端子部320连接于形成在开孔部122a的周缘部的连接器部126,安装于灯体121。再者,在将光源L已安装于灯体121时,以水等不会从开孔部122a进入灯体121内的方式、在光源L的基座310与壳体122的开孔部122a之间,用O型环(并未图示)等的防水部件进行防水处理。
【0096】
于是,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箱体10,以电源端子2、接地端子4、以及传输线连接端子7a安装于灯体121外、负载连接部3全部位于灯体121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21的下面侧,负载连接部3A电连接于对应光源L2的连接器部126,负载连接部3B电连接于对应光源L3的连接器部126,负载连接部3C电连接于对应光源L4的连接器部126。再有,光源L1以将整体位于灯体121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21,经由点火器400连接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负载连接部3D。
【0097】
根据这种车载用前照灯装置,由于电源端子2A、2B位于灯体121外,因此不需要将用于连接电源线S1、S4与电源端子2A、2B的连接线引入灯体121内,因而不需要在将连接线引入灯体121内时所需的灯体的防水处理。另外,通过将光源L安装于灯体121,由于能进行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的连接,因此能够同时进行连接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的作业、以及将光源L安装于灯体121的作业,装配作业变得简单,能容易地进行光源L的更换。并且,能够在灯体121内连接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另外与实施方式1那样箱体10位于灯体121外的情况(参照图7)相比,能够缩短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之间的电路,由于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环路变小,因此可实现噪声的降低。
【0098】
再有,虽然在图14~图16各自所示的例子中,箱体10安装于灯体121的下面侧,但是箱体10的安装外置并不限于灯体121的下面侧,也可以是上面或后面。
【0099】
(实施方式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在不需要使得光源L1可以点亮的时间、与光源L2~L4可以点亮的定时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并不设置电源端子2B,而将转换部13连接于电源端子2A。该情况下,对光源L1~L4的供电,全部由经由熔断丝H9连接于电源端子2B的电源线S1进行。
【0100】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控制部6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3不同,由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相同因此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0101】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在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在规定期间内开始对用途不同的多个负载(本实施方式中为光源L)进行供电的情况下,以隔开规定时间依次对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进行供电的方式控制各自对应的开闭部5、转换部13以及变换部14。也就是说,与实施方式2同样,控制部6并不同时对多个光源L进行供电。
【0102】
在此,在同时输入多个光源L的开启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6按照预先规定的优先顺序开始对光源L的供电,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照射远光的光源L2、照射近光的光源L1、示宽灯即光源L3、方向指示器即光源L4的顺序开始供电。
【0103】
另外,在作为光源L1使用高亮度放电灯的情况下,光源L1与卤素灯等的光源L2~L4相比,虽然其供电开始初期的电流较小,但电流从低值到达稳定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例如,卤素灯中用3ms左右到达稳定,但高亮度放电灯中到达稳定需要约6~7s。
【0104】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根据光源L的种类,改变到开始对下一个光源L开始供电的所述规定时间。也就是说,控制部6,作为上述规定时间,具有对应卤素灯即光源L2~L4的第1规定时间、对应高亮度放电灯即光源L1的第2规定时间。在此,所述第1规定时间,是考虑光源L2~L4的冲击电流的半值幅而设定的值,例如从几ms至10ms左右(本实施方式中为5ms)。另一方面,所述第2规定时间是考虑光源L1的冲击电流的半值幅而设定的值,例如6s~7s(本实施方式中为6s)。
【0105】
另外,控制部6,作为所述规定期间,具有对应光源L2~L4的第1规定期间、对应光源L1的第2规定期间。在此,上述第1规定期间,将对光源L2~L4提供的电流大致到达稳定的期间作为基准而设定,设定为比上述第1规定时间(本实施方式中为5ms)短的期间(未达到5ms)。另外,上述第2规定期间,将对光源L1提供的电流大致达到稳定的期间作为基准而设定,设定为比上述第1规定时间(本实施方式中为6s)短的期间(未达到6s)。再有,虽然上述第1以及第2规定期间可以分别比上述第1以及第2规定时间长,但是若过于长则引起不必要的控制延迟,上述规定期间若过于短则与各负载中的冲击电流的峰值重叠,因此优选设定为比上述规定时间略短的期间。
【0106】
因而,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在开始对光源L1供电之后,对上述第2规定期间进行计时,若在该第2规定期间结束之前输入其他光源L的开启信号,则对其他光源L的供电在开始对光源L1供电起经过上述第2规定时间后进行,若在上述第2规定期间结束之后输入其他光源L的开启信号,则对其他光源L的供电不等开始对光源L1供电起经过上述第2规定时间,立即进行。另一方面,控制部6,在开始对光源L2~L4的供电之后,对上述第1规定期间进行计时,若在该第1规定期间结束之前输入其他光源L的开启信号,则对其他光源L的供电,在开始对之前的光源L2~L4供电起经过上述第1规定时间后进行,若在上述第1规定期间结束之后输入其他光源L的开启信号,则对其他光源L的供电不等待对之前的光源L2~L4开始供电起经过上述第1规定时间,立即进行。
【0107】
下面,参照图19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再有,图19(a)表示光源L2的控制信号(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的时序图,图19(b)表示光源L3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图19(c)表示光源L4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图19(d)表示光源L1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另外,图19(e)表示光源L2的消耗电流的时序图,图19(f)表示光源L3的消耗电流的时序图,图19(g)表示光源L4的消耗电流的时序图,图19(g)表示光源L1的消耗电流的时序图。
【0108】
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在时刻T1光源L2的开启信号输入控制部6后,控制部6开始对光源L2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2,光源L3的开启信号输入控制部6后,控制部6开始对光源L3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3输入光源L1的开启信号后,控制部6开始对光源L1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4,光源L2的关闭信号输入控制部6后,控制部6停止对光源L2的供电。
【0109】
在之后的时刻T5,光源L2的开启信号与光源L4的开启信号同时输入控制部6,则控制部6,先开始对优先顺序高的光源L2供电,在开始对光源L2的供电起经过了上述第1规定时间的时刻T6,开始对光源L4的供电。
【0110】
然后,在时刻T6之后的时刻T7光源L3的关闭信号输入控制部6后,控制部6停止对光源L3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8光源L2的关闭信号输入控制部6后,控制部6停止对光源L2的供电,在之后的时刻T9光源L1、L4双方的关闭信号输入控制部6后,控制部6分别停止对光源L1、L4的供电。
【0111】
在之后的时刻T10,光源L2的开启信号、光源L4的开启信号、光源L1的开启信号同时输入控制部6后,控制部6如上述那样先从优先顺序最高的光源L2起开始供电。并且,控制部6,在从对光源L2的供电开始起经过了所述第1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11,开始对光源L2之后的优先顺序高的光源L1供电,在从对光源L1的供电开始起经过了所述第2规定时间的时刻T12,开始对最后的光源L4供电。在时刻T12之后的时刻T13,光源L2的关闭信号、光源L4的关闭信号、光源L1的关闭信号同时输入控制部6后,控制部6停止分别对光源L2、L4、L1的供电。
【0112】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不仅达到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的效果,而且在规定期间内使多个光源L点亮的情况下,由于按顺序点亮多个光源L,因此能够防止在多个光源中短期间内产生对光源L的供电开始初期瞬时的电流增加而引起的、电源端子2与电源线S1之间的熔断丝H9的熔断,因而能够防止多个光源L同时不能使用。
【0113】
另外,可以将熔断丝H9的额定值设定为适当的值,能够防止在真正需要熔断丝H9熔断时由于熔断延迟而带给蓄电池或负载等重大的损伤。
【0114】
(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与图21所示的前灯单元120一起构成车载用前照灯装置。
【0115】
图21所示的前灯单元120,具有设置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前面部的箱状的灯体121,并且作为负载还具有近光用的光源L1、转弯用的光源L7、白天点亮用的光源L8、使光源L1的光轴朝向左右的旋转电动机M1、调整光源L1的光轴的上下方向位置的调平电动机M2。
【0116】
图21所示的灯体121与实施方式1同样,由壳体122与透光罩123构成,在壳体122的上面形成分别将光源L7、L8的发光部300插入灯体121内的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2个)的开孔部122a。在此,虽然图21所示的前灯单元120中使用的光源L7、L8与光源L2~L6同样,具有由封入了灯丝的玻璃管构成发光部(灯泡)300、设置于发光部300的基端侧的基座310、用于在发光部300的灯丝两端之间施加电压的一对供电用端子部320,但是供电用端子部320如图17(a)所示那样,以将发光部300从灯体121的开孔部121a插入灯体121内的状态设置于与灯体121相对的基座310的部位(基座310中的发光部300侧的部位)。另外,光源L7、L8都是卤素灯等的白炽灯。
【0117】
对应于此,在壳体122的各开孔部122a的周缘部,设有一对连接器部126,该连接器部126与将发光部300由开孔部122a插入灯体121内的各光源L7、L8的一对供电用端子部320分别电连接。该连接器部126不仅与供电用端子部320电连接,而且与基座310机械性地连接。另外,在图21中为了区别多个连接器部126,将光源L7用的连接器部126由符号126D表示,将光源L8用的连接器部126由符号126E表示。
【0118】
在图21所示的前灯单元120中,光源L7、L8,如图18所示那样,通过将发光部300由壳体122的开孔部122a插入灯体121内、并将供电用端子部320连接于在开孔部122a的周缘部所形成的连接器部126,安装于灯体121。另外,在将光源L安装于灯体121时,在光源L的基座310与壳体122的开孔部122a之间,用O型环(并未图示)等的防水部件等进行防水处理,使水等无法从开孔部122a进入灯体121内。
【0119】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L1不是实施方式3那样的高亮度放电灯,是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例如白色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的串联电路的LED光源。该光源L1,固定于将光源L1照射的光向车辆100的前方反射的反射板127(参照图21)。
【0120】
反射板127以通过旋转电动机M1可以转动的形式安装于保持体128,该保持体128在前面侧形成了光照射用的开口。在此,旋转电动机M1例如是所谓步进电动机(也称为脉冲电动机),如图20所示,具有固定有反射板127的转子170、收纳使转子170旋转的定子(并未图示)以及缠绕于该定子的一对驱动用线圈Lc(参照图18)的装置主体171。
【0121】
另外,上述保持体128,以将光照射用的开口朝向透光罩123侧的形式收纳于灯体121内。此时,保持体128以将灯体121的左右方向作为转动轴方向而可自由转动的形式收纳于灯体121,保持体128通过调平电动机M2进行转动。调平电动机M2,例如如图21所示那样,由具有一端安装于反射板127的转子180、和收纳使转子180转动的定子(并未图示)的装置主体181的DC电动机构成。转子180设置为,通过由定子使其转动,根据其转动方向对于装置主体181在转动轴方向进退。因此,根据转子180的移动,反射板127与保持体128一起将灯体121的左右方向作为转动轴方向进行转动。另外,调平电动机M2具有:检测部(并未图示),检测转子180的位置;电动机控制部(并未图示),对给定的目标值与检测部的检测值进行比较,以该检测值等于目标值的方式控制定子来使转子180转动。
【0122】
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将图21所示的前灯单元120的光源L1和L7以及L8、旋转电动机M1、调平电动机M2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在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0123】
伴随此变化,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取代电源端子2A,具有实施方式3中叙述的电源端子2B、经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熔断丝H10连接于车载蓄电池的电源线S2的电源端子2(下面,为了区别电源端子2A、2B根据需要由符号2C表示)。于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生成部8,连接于电源端子2B以及电源端子2C的双方,从连接于电源端子2B的电源线S4与连接于电源端子2C的电源线S2的至少一方得到的电力为基础,生成控制部6的动作电源,并提供给控制部6。因此,即使熔断丝H10熔断而不能从电源线S2得到电力,控制部6也可以用来自电源线S4的电力进行动作。相反,即使熔断丝H11熔断而无法从电源线S4得到电力,控制部6也可以用来自电源线S2的电力进行动作。
【0124】
另外,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具有:负载连接部3,分别连接光源L1、L7、L8、旋转电动机M1、以及调平电动机M2;光源L1的点亮电路部;旋转电动机M1用的电动机驱动部15;DA转换部16,用于将上述目标值提供给调平电动机M2;传感器连接端子17,连接检测车体110与路面之间的距离的距离传感器160。再者,为了区别多个负载连接部3,根据需要将光源L1用的负载连接部3与实施方式3同样由符号3D表示,将光源L7用的负载连接部3由符号3E表示,将光源L8用的负载连接部3由符号3F表示,将旋转电动机M1用的负载连接部3由符号3G表示,将调平电动机M2用的负载连接部3由符号3H表示。
【0125】
本实施方式中的负载连接部3D与实施方式3不同,具有:高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a,连接于构成光源L1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D组成的串联电路中的阳极侧;以及低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b,连接于上述串联电路的阴极侧,高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a连接于转换部13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端子,低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b经由电阻R3连接于转换部13的低电位侧的输出端子。因此,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LD以及电阻R3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之间,施加转换部13的输出电压。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L1用的点亮电路部,由转换部13、控制部6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转换部13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具有:具有1次绕组Ln1以及2次绕组Ln2的变压器;开关元件Tr;二极管D;平滑用的电容器C。
【0126】
负载连接部3E、3F与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负载连接部3A~3C同样,具有高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a与低电位侧的连接端子3b,在负载连接部3E、3F的各连接端子3a与电源端子2C之间分别介入开闭部5。在此,为了区别开闭部5,根据需要将对应负载连接部3E的开闭部5由符号5E表示,将对应负载连接部3F的开闭部4由符号5F表示。开闭部5E、5F与实施方式1同样,分别连接于控制部6。
【0127】
负载连接部3G,仅具有驱动用线圈Lc的数目(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的、分别连接于驱动用线圈Lc的两端的一对连接端子3d。该负载连接部3G连接于电动机驱动部15,用于将电动机驱动部15的输出提供给旋转电动机M1。电动机驱动部15连接于控制部6,根据由控制部6提供的电动机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动机M1的控制。对于上述步进电动机或电动机驱动部15,由于采用以往周知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128】
负载连接部3H,由连接于调平电动机M2的输入端子的连接端子构成。负载连接部3H连接于DA转换部16的输出端,DA转换部16的输出,经由负载连接部3H输入至调平电动机M2。在此,DA转换部16,将由控制部6输入的数字形式的目标值信号转换为模拟形式并输出。另外,如果调平电动机M2可以根据数字形式的目标值信号工作,则能够省略该DA转换部16。再有,对于这种调平电动机M2,由于采用以往周知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0129】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由于将光源L1、L7、L8、旋转电动机M1、调平电动机M2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所需的车辆信息,是用于开启/关闭近光的控制信号(光源L1的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用于开启/关闭转弯灯的控制信号(光源L7的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用于开启/关闭昼用灯的控制信号(光源L8的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为了驱动旋转电动机M1而使用的车辆的操舵信息,本实施方式中的收发部7,由车载网络取得光源L1、L7、L8各自的开启/关闭信号、上述操舵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6。在控制部6连接传感器连接端子17,通过将距离传感器160连接于传感器连接端子170,从而距离传感器160的检测输出输入至控制部6。该检测输出用于将上述目标值提供给调平电动机M2。
【0130】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具有:第1控制功能,进行光源L1的点亮控制;第2控制功能,进行光源L7、L8各自的点亮控制;第3控制功能,进行旋转电动机M1的动作控制;第4控制功能,进行调平电动机M2的动作控制。
【0131】
上述第1控制功能是如下的功能,即:若由收发部7输入光源L1的开启信号,则由电阻R1~R3构成的分压电路监测转换部13输出的直流电压,并控制转换部13的开关元件Tr以使该直流电压成为所希望的值(光源L1可以点亮的值),另一方面,控制部6接收到光源L1的关闭信号后停止转换部13的动作,并熄灭光源L1。
【0132】
上述的第2控制功能是如下的功能,即:若输入光源L7的开启信号则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E,若输入光源L7的关闭信号则将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E,若输入光源L8的开启信号则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F,若输入光源L8的关闭信号则将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F。另外,与实施方式2同样,在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在规定期间内开始对多个光源L供电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开闭部5,以使将开始对多个光源L供电的定时,错开比上述规定期间长的规定时间。
【0133】
上述第3控制功能,是输入上述操舵信息后、将基于该操作方向的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部15的功能。上述第4控制功能,是根据距离传感器160的检测输出来计算目标值,并将数字形式的目标值信号输出至DA转换部16的功能。
【0134】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进行光源L1、L7、L8、旋转电动机M1、调平电动机M2各自的控制。
【0135】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由于对经由熔断丝H10连接于车载蓄电池的电源线S2的1个电源端子,连接多个用途不同的多个负载用的负载连接部3E~3F,因此能够实现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因此,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配置较容易,另外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车辆100整体的小型化,例如可以提供扩大车辆100的内部空间从而提高了乘车时的舒适性的车辆。并且,在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时,由于开闭部5停止从电源线S1对光源L的供电,因此可以防止电源端子2与电源线S2之间的熔断丝H10的熔断,因而能能够抑制由熔断丝H10熔断、而对连接于在电源端子2连接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E~3F的光源L7、L8、旋转电动机M1、调平电动机M2的供电同时停止,从而能够防止这些用途不同的多个负载同时不能使用。
【0136】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具有连接于电源线S4的成为近光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B、连接于电源线S2的成为点火装置开启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C,另外还具有连接光源L1的成为近光用负载连接部的负载连接部3D、连接在点火装置开启时可以点亮的光源L7、L8的成为点火装置开启用负载连接部的负载连接部3E、3F。于是,经由上述点亮电路部负载连接部3D电连接于电源端子2B,分别连接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7、L8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E、3F电连接于电源端子2C。
【0137】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使用者通过进行开启近光的操作,能够点亮近光用的光源L1,使用者通过进行开启点火的操作,能够点亮除近光用的光源L1之外的光源L、即转弯用的光源L7与白天点亮用的光源L8。
【0138】
再有,由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具有分别对应前灯单元120中所具有全部的负载(光源L1、L7、L8、旋转电动机M1、调平电动机M2)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因此可以进行前灯单元120中设有的多个负载全部的控制,因而不需要再在前灯单元120另外设置各负载用的控制装置等,能够减少连接线等的数目从而作为整体可以简化结构,可实现前灯单元120的小型化或低成本。
【0139】
再有,通过像这样由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控制处于灯体121内的全部的负载,不需要再在灯体121外设置电流供给用的布线。特别是,由于在前灯单元120的灯体121的附近发动机等复杂且高温的部件较多,因此通过将与负载的布线全部在灯体121内进行,布线不接触复杂且高温的部件,能够提高安全性。另外,由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电源端子2等位于灯体121外,因此不需要在灯体121自身设置连接器,因而能够使灯体121形成比较简单的形状,能够实现前灯单元120的小型化、低成本。
【0140】
再有,虽然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作为电源端子2具有连接于电源线S4的成为近光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B、连接于电源线S2的成为点火装置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C,但是由于没有连接于电源线S1电源端子2A,因此能够使暗电流为0mA,与具有电源端子2A的情况不同不需要考虑暗电流的抑制,从而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制造变得容易。
【0141】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箱体10,如图21所示那样,以电源端子2、接地端子4、传感器连接端子17、以及传输线连接端子7a位于灯体121外,负载连接部3全部位于灯体121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21的下面侧。于是,在灯体121内,负载连接部3D连接于光源L1,负载连接部3E电连接于对应于光源L7的连接器部126D,负载连接部3F电连接于对应于光源L8的连接器部126E,负载连接部3G连接于旋转电动机M1,负载连接部3H连接于调平电动机M2。另一方面,与电源线S2、S4、接地线E、传输线N、以及距离传感器160的连接在灯体121的外侧进行。另外,在图21中,熔断丝H1、H10、继电器RY1省略图示。
【0142】
根据这种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由于电源端子2位于灯体121外,因此不需要将用于连接电源线S2、S4与电源端子2的连接线(例如电线束等)引入灯体121内,因而不需要在将该连接线引入灯体121内时所需的灯体121的防水处理。另外,因为负载连接部3位于灯体121内,所以在负载连接部3可不使用防水连接器,并且能够在灯体121内连接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可以缩短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之间的电路,谋求噪声的降低。另外,由于通过将光源L安装于灯体121,能够进行光源L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负载连接部3的连接,因此容易进行光源L的更换。并且,能够在灯体121内连接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另外与实施方式1所示那样箱体10位于灯体121外的情况(参照图7)相比,能够缩短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之间的电路,由于减小了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环路,因此可实现噪声的降低。
【0143】
再有,作为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中的控制对象的负载,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也可以设定为仅有光源L1、光源L7、以及仅调平电动机M2,由于这些是在光源L1点亮时使其动作的负载,因此该情况下对光源L1、光源L7、调平电动机M2由电源线S4进行供电即可(也就是仅设有电源端子2B)。由此,整体上不需要电源线S2与电源端子2C之间的连接线,其结果能够减少与电源线的连接线的条数。
【0144】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电源端子2,并不限于成为上述近光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B、与成为上述平时用电源端子的电源端子2C的组合,只要含有上述近光用电源端子与上述平时用电源端子即可,此外也可以设有连接于电源线S1的电源端子2A或连接于电源线S3的电源端子2。再有,取代上述近光用电源端子可以使用连接于电源线S2的电源端子2C或连接于电源线S3的电源端子2等,总之,在多个电源端子2中含有如下的电源端子2即可,该电源端子2,与在车载的蓄电池中使用者进行了规定的操作(例如开启近光的操作、或开启点火装置的操作等)时,开始或者停止供电的电源线连接,这样一来,通过使用者进行规定的操作,能够从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中选择可以点亮的光源L。
【0145】
另外,多个负载连接部3,并不限于成为上述近光用负载连接部的负载连接部3D、与成为上述点火装置开启用负载连接部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E、3F的组合,只要含有上述近光用负载连接部与上述点火装置开启用负载连接部即可。
【0146】
(实施方式6)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如图23所示那样,作为对由车辆100的车载用灯具即后灯单元140中具有的光源L3~L6构成的负载进行点亮控制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而使用,与该后灯单元140一起构成车载用尾灯装置。再有,该车载用尾灯装置,虽然具有尾灯用的光源L6以外的示宽灯用的光源L3或方向指示器用的光源L4,而且也用于尾灯以外,但是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含有尾灯用的光源L6,因此称为车载用尾灯装置。另外,在车辆100的结构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以往例相同的结构附于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0147】
尾灯单元140具有设置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后面侧的箱状的灯体141、安装于灯体141的多个光源L3~L6。
【0148】
灯体141如图24所示,一面侧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在另一面侧,形成有将光源L3~L6的发光部300分别插入灯体141内的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4个)开孔部141a。
【0149】
虽然后灯单元140中使用的光源L3~L6具有由玻璃管构成的发光部(灯泡)300、设置于发光部300的基端侧的基座310、用于在发光部300内的灯丝两端之间施加电压的一对供电用端子部320,但是供电用端子部320如图17(a)所示那样,以将发光部300由灯体141的开孔部141a插入灯体141内的状态,设置于与灯体141相对的基座310的部位(基座310中的发光部300侧的部位)。另外,光源L3~L6都是卤素灯等的白炽灯。
【0150】
对应于此,在灯体141的各开孔部141a的周缘部设有一对连接器部142,该连接器部142分别与将发光部300由开孔部141a插入灯体141内的各光源L3~L6的一对供电用端子部320电连接。该连接器142不仅与供电用端子部320电连接,而且与基座310机械性地连接。再有,在图24中为了区别多个连接器部142,将光源L3用的连接器部143由符号142A表示,将光源L4用的连接器部142由符号142B表示,将光源L5用的连接器部142由符号142C表示,将光源L6用的连接器部142由符号142D表示。
【0151】
在图23所示后灯单元140中,光源L4~L6,通过将发光部300由开孔部141a插入灯体141内,并将供电用端子部320连接于形成在开孔部141a的周缘部的连接器部126,从而安装于灯体141。再者,在将这些光源L已安装于灯体141时,以水等无法从开孔部141a进入灯体141内的方式,在光源L的基座310与灯体141的开孔部141a之间,用O型环(并未图示)等的防水部件进行防水处理。
【0152】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如图22所示具有:电源端子2,其经由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熔断丝H11连接于车载蓄电池的电源线S1;多个(图示例子中为4个)负载连接部3,其分别连接车载的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4个)光源L3~L6。接地端子4,其连接于在并未图示的蓄电池的端子(-端子)所连接的接地线E;开闭部5,以对应各负载连接部3的形式而设置,开始或停止从连接于电源端子2的电源线S1对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的光源供电;控制部6,其基于所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开闭部5;收发部7,由车载网络用的收发器构成;电源生成部8,其对控制部6进行供电;平滑电路9,其连接于电源端子2与接地端子4之间。
【0153】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区别多个负载连接部3,根据需要,将连接光源L3的负载连接部3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由符号3B表示,将连接光源L4的负载连接部3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由符号3C表示,将连接光源L5的负载连接部3由符号3I表示,将连接光源L6的负载连接部3由符号3J表示。此外,根据需要为了区别开闭部5,将对应负载连接部3B的开闭部5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由符号5B表示,将对应负载连接部3C的开闭部5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由符号5C表示,将对应负载连接部3I的开闭部5由符号5I表示,将对应负载连接部3J的开闭部5由符号5J表示。另外,由于负载连接部3B、3C、3I、3J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负载连接部3相同,开闭部5B、5C、5I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开闭部5相同,因此省略各自的说明。此外,对于电源生成电路8以及平滑电路9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附于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0154】
在此,由于光源L6如上述,通过改变其亮度来作为尾灯(Tail Lamp)或者制动灯(也称为刹车灯)使用,因此对应光源L6的开闭部5J构成为可以以2种亮度点亮光源L6。例如,开闭部5J的开闭控制部52,若控制部6输入后面叙述的尾灯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则导通半导体开关元件50从而开始对光源L6的供电,若输入后面叙述的尾灯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则关断半导体开关元件50从而停止对光源L6的供电。与此相对,开闭部5J的开闭控制部52,若控制部6输入后面叙述的制动灯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则虽然与尾灯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的输入时同样地导通半导体开关元件50从而开始对光源L6的供电,但将此时光源L6中流过的电流增大至比尾灯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更大,让光源L6更亮地点亮。再有,开闭部5J的开闭控制部52,若控制部6输入后面叙述的制动灯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则与尾灯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的输入时同样,关断半导体开关元件50从而停止对光源L6的供电。
【0155】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由于将光源L3~L6作为控制对象,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所需要的车辆信息是用于开启/关闭示宽灯的控制信号(光源L3的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用于开启/关闭方向指示器的控制信号(光源L4的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用于开启/关闭倒车灯的控制信号(光源L5的开启信号或者关闭信号)。此外,由于光源L6如上述,通过改变其亮度来作为尾灯或者制动灯而使用,因此控制部6也需要用于开启/关闭尾灯的控制信号(光源L6的尾灯开启信号或者尾灯关闭信号)、用于开启/关闭刹车灯的控制信号(光源L6的制动灯开启信号或者制动灯关闭信号)。
【0156】
因而,本实施方式中的收发部7,由车载网络取得光源L3~L6各自的开启/关闭信号,并输出至控制部6。
【0157】
于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若输入光源L5的开启信号则将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I,若输入光源L5的关闭信号则将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I。另外,控制部6,若输入光源L6的尾灯开启信号则将前述的尾灯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J,若输入光源L6的尾灯关闭信号则将前述的尾灯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J,若输入光源L6的制动灯开启信号则将前述的制动灯开启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J,若输入光源L6的制动灯关闭信号则将前述的制动灯关闭用的开闭控制信号输出至开闭部5J。再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在由输入的控制信号在规定期间内开始对多个光源L的供电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开闭部5,以将开始对多个光源L的供电的定时错开比上述规定期间长的规定时间。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由于对经由熔断丝H11连接于车载蓄电池的电源线S1的1个电源端子2,连接多个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3~L6用的负载连接部3,因此不需要像如图2所示的以往例那样,将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3~L6分别经由熔断丝(并未图示)连接于电源线S1,因而能够实现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因此,继电器/熔断丝盒200的配置变得容易,另外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车辆100整体的小型化,例如可以提供扩大车辆100的内部空间从而提高了乘车时的舒适性的车辆。
【0158】
并且,在光源L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时,由于开闭部5停止从电源线S1对光源L的供电,因此可以防止电源端子2与电源线S1之间的熔断丝H11的熔断,因而能能够抑制由熔断丝H11熔断、而对连接于在电源端子2连接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B、3C、3I、3J的光源L3~L6的供电同时停止,从而能够防止用途不同的多个光源L3~L6同时不能使用的情况。
【0159】
再有,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多个负载连接部3,由于含有连接尾灯用的光源L6的负载连接部3,因此能够点亮、熄灭尾灯。进而,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由于具有分别对应后灯单元140中所具有的全部的负载(光源L3~L6)的多个负载连接部,因此不仅尾灯用的光源L6,还可以进行后灯单元140中设有的多个负载全部的控制,因而不需要再在后灯单元140中另外设置各负载用的控制装置,能够减少连接线等的数目从而作为整体能够简化其结构,以谋求后灯单元140的小型化和低成本。
【0160】
再有,通过像这样由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控制处于灯体141内的全部负载,不需要在灯体141外设置电流供给用的布线。另外,由于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电源端子2等位于灯体141外,因此不需要在灯体141自身设置连接器,因而能够使灯体141的形状形成比较简单的形状,并能够实现后灯单元140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0161】
再有,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如图24所示,具有容纳了电源端子2、负载连接部3、接地端子4、开闭部5、控制部6、收发部7、电源生成部8、以及平滑电路9的箱体10。而且,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的箱体10,以电源端子2、接地端子4、传输线连接端子7a露出在灯体141外,负载连接部3全部露出在灯体141内的形式,安装于灯体141的上述另一面,负载连接部3B电连接于对应光源L3的连接器部142A,负载连接部3C电连接于对应光源L4的连接器部142B,负载连接部3I电连接于对应光源L5的连接器部142C,负载连接部3J电连接于对应光源L6的连接器部142D,由此,得到如图24所示的车载用尾灯装置。另外,在图22中熔断丝H9省略图示。
【0162】
根据这种车载用尾灯装置,由于电源端子2A、2B位于灯体121外,因此不需要将用于连接电源线S1、S4与电源端子2A、2B的连接线引入灯体121内,因而不需要在将连接线引入灯体141内时所需的灯体的防水处理。另外,由于通过将光源L安装于灯体141,能进行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之间的连接,因此可以同时进行连接光源L与负载连接部3的作业、以及将光源L安装于灯体141的作业,装配作业变得简单,能容易地进行光源L的更换。
【0163】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载尾灯装置,由于由如下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具有设置于车辆100的车体110的后面的箱状的灯体141、安装于该灯体141的至少含有尾灯用的光源L6的多个负载(光源L3~L6)的车载用灯具即后灯单元140、以及成为尾灯控制装置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因此能够实现继电器/熔断丝盒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并且能够防止多个光源L同时不能使用。
【0164】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后灯单元140,虽然作为负载具有光源L3~L6,但是后灯单元140的负载并不限于此。再有,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虽然箱体10安装于灯体141的后面侧,但是箱体10的安装外置并不限定于灯体141的后面侧,也可以是邻接于灯体141的上面或下面等的位置。再者,后灯单元14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4所示的例子,也可以是与图7、8、12~14各自中所示的前灯单元120相同的结构。
【0165】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继电器/熔断丝盒的小型化,并且能够防止多个负载同时不能使用的情况。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再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再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再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再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车再用前照灯装置以及车载用尾灯装置.pdf(7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负载控制装置(1),具有:电源端子(2),其经由熔断丝(H9)连接于电源线(S1);负载连接部(3),其连接由车载的光源(L)构成的负载;开闭部(5),以对应负载连接部(3)的形式而设置,控制从连接于电源端子(2)的电源线(S1)对连接于负载连接部(3)的光源(L)的供电状态;以及控制部(6),其基于所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开闭部(5),并且开闭部(5),若连接于对应的负载连接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