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271815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27864.9

申请日:

20160307

公开号:

CN107157572A

公开日:

201709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8/12

主分类号:

A61B18/12

申请人: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晓林,李楚武

地址:

610045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侯科技园武科东三路5号

优先权:

CN201610127864A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韩洋;王芸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学射频消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管体,管体伸入人体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导电的导电部件,使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使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导电部件、人体组织和其他导电部件形成闭合回路,且至少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管体包括用于传输消融液的溶液腔,至少一个导电部件设置有与溶液腔相通的溶液孔,使消融液通过溶液腔和溶液孔能够传输至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如此,消融面积更大,能够采用电刺激方法帮助寻找病灶组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伸入人体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导电的导电部件,使所述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使所述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人体组织和其他所述导电部件形成闭合回路,且至少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所述管体包括用于传输消融液的溶液腔,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溶液腔相通的溶液孔,使消融液通过溶液腔和溶液孔能够传输至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组织的端部的端面中央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投影面上,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的端部的投影的轮廓为圆形,在该圆形轮廓的外1/3半径区域有所述溶液孔的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导管还包括通过监测所述导电部件温度监测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原材料为不锈钢或铂铱合金。 6.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消融导管的消融装置,还包括用于产生射频电流的射频设备和背极板,所述射频设备具有两个电极,分别为电极甲和电极乙,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电极甲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电极乙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极板,所述背极板与所述电极甲/电极乙电连接。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消融装置的进行浅表消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二)、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三)、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或7所述消融装置进行消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二)、在人体背部设置背极板,并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三)、向所述消融导管灌注消融液,使消融液到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四)、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消融方法,在步骤(一)中采用以下步骤辅助需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的位置:(1.1)、根据需要寻找的病灶组织确定所需的射频能量;(1.2)、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病灶组织附近的人体组织;(1.3)、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刺激;(1.4)、观察反应,确定病灶组织位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射频消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是由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复杂结构,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介质,如离子、水、胶体微粒等,人体主要依靠离子移动传导电流。在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离子的浓度变化方向随电流方向为正负半周往返变化。在高频振荡下,两电极之间的离子沿电力线方向快速运动,由移动状态逐渐变为振动状态。由于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及移动速度不同,离子相互磨擦并与其它微粒相碰撞而产生生物热作用,

射频是指无线电频率,但它不属于无线电通信中波段的划分,因为在这样的频率范围内辐射性能很低,故通讯设备中较少采用,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当射频的电流频率高到一定值时,会引起组织内带电荷的离子运动从而摩擦生热,致使组织内的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射频消融即是采用高频率的射频电流对人体的病灶组织进行局部升温加热,从使得病灶组织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射频消融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诸如心率失常、各类癌症、椎间盘突出和RFA甲状腺等。普遍采用的设备主要是射频设备、背极板和接触即将消融的人体组织的含有电极的导管(或电极针),将背极板贴于人体背部,含有电极的消融导管接触即将消融的人体的组织,背极板与射频设备的一个电极相连,消融导管上的电极与射频设备的另一个电极相连,如射频设备工作时,会在射频设备、背极板、人体组织和消融导管(或电极针)形成一个闭合的电流回路,由于背极板与人体接触的面积远远大于消融导管上的电极与人体组织接触的面积,与背极板接触的人体组织的电流密度远小于与消融导管电极接触的人体组织电流密度,在射频电流的作用下,与消融导管电极接触的局部人体组织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该局部人体组织坏死。

但是,采用目前的消融技术进行消融的面积较小,需要大面积消融时需要多次消融,且,由于背极板贴于人体皮肤组织,而需要消融的组织在人体内部,通过射频电流进行消融时会对整个人体通电,特别是消融导管与背极板的电流通路之间的人体组织,同样会有温度升高,损坏正常组织的风险较高。

综上所述,目前消融技术采用贴于皮肤组织的背极板和消融导管进行放电消融,单次消融面积小且损坏正常组织的风险较高。

因此,亟需一种消融技术,能够增大单次消融的面积且损坏正常组织的风险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消融导管消融面积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单次消融面积的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用于传输消融液的溶液腔,所述管体伸入人体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导电的导电部件,使所述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使所述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人体组织和其他所述导电部件形成闭合回路,且至少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现有消融技术在人体皮肤组织贴背极板,在人体内部需要消融的组织表面放置消融导管,通过消融导管和背极板将射频电流传输至人体组织,相当在人体组织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施加电流,电流方向垂直于人体组织表面,加热方向也是垂直于人体组织表面的,因此,能够消融一定深度,但是,由于仅是垂直于人体表面进行加热,仅是纵向加热,缺少横向加热源,在人体组织表面的横向仅是依靠传热进行加热,因此,横向加热区域小,消融面积小。

本方案通过在消融导管上设置至少两个导电部件,并采用消融导管上的导电部件对人体组织传输射频电流,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人体组织和其他所述导电部件形成闭合回路,且至少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也就是在通电时有至少两个导电部件接触人体组织,如此,就是在人体组织的横向进行加热,相比于现有的纵向加热,加热面积增大,能够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此外,临床上某些病例是间歇性的发作,因此在治疗时需进行刺激诱发疾病,在消融治疗时为精确找到病灶部位,目前,对于这类病灶组织的寻找,需要在疾病发作时才能够准确的进行定位,但是,这类间歇性疾病,其发病时间难以控制,多以药物诱发,增加病人痛苦,虽然可以采用电击的方式诱发疾病,但是现有医疗器械并没有相关设备,并且,也难以采用现有消融技术中的消融导管进行诱发刺激,因为电流经过背极板传输至消融导管所经过的人体组织面积太大,即使疾病被诱发,也难以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部位,目前临床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向诱发寻找病灶组织。而本方案中向人体组织施加电流的两个导电部件均设置在消融导管上,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面积小,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因此,能够诱发疾病并帮助寻找病灶组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判定病灶组织的位置,能够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此外,本方案直接在消融导管上设置多个导电部件,进行消融时可以无需背极板,多个导电部件与人体组织接触后,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导电部件将射频电流传输至待消融的人体组织从而进行消融,进行消融时可以无需背极板,因此使得装置更加简单。

并且,可采用本申请消融导管进行标测定位,在标测定位完成后,可直接采用本申请消融导管进行消融,手术更加便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能还存在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人体组织与导电部件贴合处的温度比其他部位要高,而如果采用消融液对消融的人体组织冷却效果不好,可能至少消融温度过高,从而消融深度过深,甚至刺穿人体组织,引发医疗事故。为此,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溶液腔相通的溶液孔,使消融液通过溶液腔和溶液孔能够传输至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如此,消融液可以冷却与导电部件贴合处的人体组织,冷却效果更好,消融温度更容易控制,笑容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在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组织的端部的端面中央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也就是说,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投影面上,所述管体的投影为圆,所述管体投影的中央设置有一个导电部件,特别的,所述导电部件设置有所述溶液孔,所述导电部件之间相互绝缘,如此,消融液灌输在消融的中心区域,能够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冷却效果好。

作为优选,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投影面上,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的端部的投影的轮廓为圆形,在该圆形轮廓的外1/3半径区域有所述溶液孔的投影,也就是说,在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的端部的端面外围区域设置有溶液孔,如此,消融液覆盖的面积大,消融效果好,冷却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消融导管还包括通过监测所述导电部件温度监测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导电部件与人体组织接触,消融时消融部位的温度传递至导电部件,特别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如此,通过监测导电部件的温度能够监测消融组织的温度,如此,消融安全,效果好,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消融手术。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部件为电极,如此,消融效果更好,更特别的,电极的原材料为不锈钢或铂铱合金,不锈钢或铂铱合金的导热性能好,如此,能够快速将消融组织的热量传递至温度检测装置,能够更加快速的监测消融组织的温度,监测更加及时,消融效果好。

一种包括上述消融导管的消融装置,还包括用于产生射频电流的射频设备和背极板,所述射频设备具有两个电极,分别为电极甲和电极乙,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电极甲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电极乙电连接,能够为消融导管进行供应射频电流。

作为优选,所述消融装置还包括背极板,所述背极板与所述电极甲/电极乙电连接,如此,能够在通过射频电流对人体组织进行横向加热的同时进行纵向加热,在保证消融深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消融面积,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一种采用上述消融装置的进行浅表消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二)、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三)、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对于一些病灶组织在人体组织表面或者离表面不深的情况下,可直接采用方案进行电击加热从而达到消融的目的,无需灌注消融液,因此无需控制消融液的灌注量,能够使消融手术更加简单,并且,能够消除消融液对正常组织损坏的风险,能够消除消融液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能够消除消融液对消融导管损坏的风险,能够增大消融导管原材料的使用范围,降低消融导管的成本。

一种采用上述消融装置进行消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二)、在人体背部设置背极板,并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三)、向所述消融导管灌注消融液,使消融液到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四)、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本方案能够在通过射频电流对人体组织进行横向加热的同时进行纵向加热,在保证消融深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消融面积,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作为优选,在上述消融方法的步骤(一)中,采用以下步骤辅助需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的位置:

(1.1)、根据需要寻找的病灶组织确定所需的射频能量;

(1.2)、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病灶组织附近的人体组织;

(1.3)、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刺激;

(1.4)、观察反应,确定病灶组织位置。

本方案通过电击刺激人体组织从而诱发疾病以辅助需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的位置,也就是说在采用现有技术确定既定消融组织的位置时,采用本方案的步骤进行辅助,向人体组织施加电流的两个导电部件均设置在消融导管上,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面积小,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因此,能够诱发疾病并帮助寻找病灶组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判定病灶组织的位置,能够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消融面积更大:现有技术消融仅是垂直于人体组织表面的纵向加热,能够具有一定的消融深度,但是消融面积较小,本申请能够对体组织表面进行横向加热,因此消融面积大;

2、能够刺激某些间歇性发作的疾病从而有助于寻找病灶组织:现有技术的消融导管难以采用射频电流刺激的方式寻找病灶组织,因为两个电极之间的人体组织范围太大,本申请将向人体组织施加电流的两个导电部件均设置在消融导管上,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面积小,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

3、消融面积大,消融效率高,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4、同时具有标测和消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第三电极,31-溶液孔,32-第三电极导线,4-导引管体,5-管体,51-溶液腔,6-人体组织,7-灌注管,8-第一电极导线,9-第二电极导线,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包括管体5,管体5伸入人体的端部设置有三个用于导电的导电部件,导电部件为电极,分别为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和第三电极3,使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使电极接通射频电流后,射频电流依次经过第一电极1、人体组织和第二电极2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射频电流依次经过第一电极1、人体组织和第三电极3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或者,射频电流依次经过第三电极3、人体组织和第二电极2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射频电流依次经过第三电极3、人体组织和第一电极1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管体包括用于传输消融液的溶液腔51,第三电极3设置有与溶液腔51相通的溶液孔31,使消融液通过溶液腔51和溶液孔31能够传输至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

现有消融技术在人体皮肤组织贴背极板,在人体内部需要消融的组织表面放置消融导管,通过消融导管和背极板将射频电流传输至人体组织6,相当在人体组织6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施加电流,电流方向垂直于人体组织6表面,加热方向也是垂直于人体组织6表面的,因此,能够消融一定深度,但是,由于仅是垂直于人体表面进行加热,仅是纵向加热,缺少横向加热源,在人体组织6表面的横向仅是依靠传热进行加热,因此,横向加热区域小,消融面积小。

通过在消融导管上设置三个电极,并采用消融导管上的电极对人体组织6传输射频电流,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电极、人体组织6和其他电极形成闭合回路,且至少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也就是在通电时有三个电极接触人体组织6,如此,就是在人体组织6的横向进行加热,相比于现有的纵向加热,加热面积增大,能够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此外,临床上某些病例是间歇性的发作,因此在治疗时需进行刺激诱发疾病,在消融治疗时为精确找到病灶部位,但是目前,对于这类病灶组织的寻找,需要在疾病发作时才能够准确的进行定位,但是,这类间歇性疾病,其发病时间难以控制,多以药物诱发,增加病人痛苦,虽然可以采用电击的方式诱发疾病,但是现有医疗器械并没有相关设备,并且,也难以采用现有消融技术中的消融导管进行诱发刺激,因为电流经过背极板传输至消融导管所经过的人体组织6面积太大,即使疾病被诱发,也难以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部位,目前临床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向诱发寻找病灶组织。而向人体组织6施加电流的三个电极均设置在消融导管上,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6面积小,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因此,能够诱发疾病并帮助寻找病灶组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判定病灶组织的位置,能够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此外,直接在消融导管上设置三个电极,进行消融时可以无需背极板,三个电极与人体组织6接触后,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电极将射频电流传输至待消融的人体组织6从而进行消融,进行消融时可以无需背极板,因此使得装置更加简单。

第三电极3设置在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组织的端部的端面中央,特别的,第三电极设置有溶液孔31,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和第三电极3之间相互绝缘,如此,消融液灌输在消融的中心区域,能够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冷却效果好。

或者,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投影面上,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的端部的投影的轮廓为圆形,所述溶液孔的投影在该圆形轮廓的外1/3半径区域,如图2所示,如此,消融时冷却效果更好,消融温度更容易控制,消融液覆盖的面积大,消融效果好。

特别的,第三电极3为圆筒状,如此结构简单,加工更方便,制造成本低。并且,消融液通过第三电极3的溶液孔31传输至人体组织6,如此,消融液灌输在消融的中心区域,能够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均设置在第三电极3的外部侧面上,如此,各电极更加与管体5结合更加牢固,安全性能好,并且使电极能够接触人体组织6,并且,溶液孔31设置在管体5的投影的中央,如此,消融液灌输在消融的中心区域,能够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冷却效果好。

消融导管还包括通过监测电极温度监测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6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电极与人体组织6接触,消融时消融部位的温度传递至电极,如此,通过监测电极的温度能够监测消融组织的温度,如此,消融安全,效果好,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消融手术。

电极的原材料为不锈钢或铂铱合金,不锈钢或铂铱合金的导热性能好,如此,能够快速将消融组织的热量传递至温度传感器10,能够更加快速的监测消融组织的温度,监测更加及时,消融效果好。

一种包括上述消融导管的消融装置,还包括用于产生射频电流的射频设备和背极板,射频设备具有两个电极,分别为电极甲和电极乙,第一电极1与电极甲电连接,第二电极2和第三电极3都与电极甲电连接,或者,第二电极2与电极甲电连接,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3都与电极甲电连接,或者,第三电极3与电极甲电连接,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都与电极甲电连接,如此,能够为消融导管进行供应射频电流。

消融装置还包括背极板,背极板与电极甲或电极乙电连接,如此,能够在通过射频电流对人体组织6进行横向加热的同时进行纵向加热,在保证消融深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消融面积,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一种采用上述消融装置的进行浅表消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为达到如微细血管等的更细更小的病灶组织,使消融导管的端部露出在导引鞘管管体外面,并利用布置于消融导管的电极标测与刺激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从而辅助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位置;

(二)、使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并确定消融导管与人体组织的接触力是否适合消融;

(三)、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本实施例无需灌注消融液,因此无需控制消融液的灌注量,能够使消融手术更加简单,并且,能够消除消融液对正常组织损坏的风险,能够消除消融液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能够消除消融液对消融导管损坏的风险,能够增大消融导管原材料的使用范围,降低消融导管的成本。

一种采用上述消融装置进行消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二)、在人体背部设置背极板,并使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如此,消融导管在工作时能够使电极、人体组织、背极板形成电流闭合回路;

(三)、向消融导管灌注消融液,使消融液到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四)、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本实施例能够在通过射频电流对人体组织6进行横向加热的同时进行纵向加热,在保证消融深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消融面积,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在上述消融方法的步骤(一)中,采用以下步骤辅助需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的位置:

(1.1)、根据需要寻找的病灶组织确定所需的射频能量;

(1.2)、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病灶组织附近的人体组织;

(1.3)、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一)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刺激;

(1.4)、观察反应,确定病灶组织位置。

本实施例中向人体组织施加电流的三个电极均设置在消融导管上,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面积小,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因此,能够诱发疾病并帮助寻找病灶组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判定病灶组织的位置,能够节省消融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效率,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27864.9 (22)申请日 2016.03.07 (71)申请人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45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武侯科技园武科东三路5号 (72)发明人 朱晓林 李楚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韩洋 王芸 (51)Int.Cl. A61B 18/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 融装置的使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学射频消融技术领域, 具体。

2、涉 及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 装置的使用方法, 包括管体, 管体伸入人体的端 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导电的导电部件, 使导电 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 使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 后, 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导电部件、 人体组织 和其他导电部件形成闭合回路, 且至少形成一个 闭合回路, 管体包括用于传输消融液的溶液腔, 至少一个导电部件设置有与溶液腔相通的溶液 孔, 使消融液通过溶液腔和溶液孔能够传输至既 定消融的人体组织, 如此, 消融面积更大, 能够采 用电刺激方法帮助寻找病灶组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07157572 A 2017.09.15 CN 107。

3、157572 A 1.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 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伸入人体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 导电的导电部件, 使所述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 使所述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 射频 电流依次经过一个所述导电部件、 人体组织和其他所述导电部件形成闭合回路, 且至少形 成一个闭合回路, 所述管体包括用于传输消融液的溶液腔, 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设置有 与所述溶液腔相通的溶液孔, 使消融液通过溶液腔和溶液孔能够传输至既定消融的人体组 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组织的端部 的端面中央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 。

4、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投影面上, 所述 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的端部的投影的轮廓为圆形, 在该圆形轮廓的外1/3半径区域有所述溶 液孔的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融导管还包括通过监测所述导 电部件温度监测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原材料为不锈钢或铂铱 合金。 6.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消融导管的消融装置, 还包括用于产生射频电 流的射频设备和背极板, 所述射频设备具有两个电极, 分别为电极甲和电极乙, 至少一个所 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电极甲电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与。

5、所述电极乙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融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背极板, 所述背极板与所述电 极甲/电极乙电连接。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消融装置的进行浅表消融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一) 、 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二) 、 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三) 、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或7所述消融装置进行消融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一) 、 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二) 、 在人体背部设置背极板, 并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

6、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三) 、 向所述消融导管灌注消融液, 使消融液到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四) 、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消融方法, 在步骤 (一) 中采用以下步骤辅助需找需要消 融的组织部位的位置: (1.1) 、 根据需要寻找的病灶组织确定所需的射频能量; (1.2) 、 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病灶组织附近的人体组织; (1.3) 、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刺激; (1.4) 、 观察反应, 确定病灶组织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57。

7、572 A 2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学射频消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 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是由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复杂结构, 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介质, 如离 子、 水、 胶体微粒等, 人体主要依靠离子移动传导电流。 在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 离子的浓度 变化方向随电流方向为正负半周往返变化。 在高频振荡下, 两电极之间的离子沿电力线方 向快速运动, 由移动状态逐渐变为振动状态。 由于各种离子的大小、 质量、 电荷及移动速度 不同, 离子相互磨擦并与其它微粒相碰撞而产生生。

8、物热作用, 射频是指无线电频率, 但它不属于无线电通信中波段的划分, 因为在这样的频率范围 内辐射性能很低, 故通讯设备中较少采用, 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 当射频的电流频 率高到一定值时, 会引起组织内带电荷的离子运动从而摩擦生热, 致使组织内的细胞内外 水分蒸发、 干燥、 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 射频消融即是采用高频率的射频电流对人体的 病灶组织进行局部升温加热, 从使得病灶组织无菌性坏死,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0003 目前, 射频消融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诸如心率失常、 各类癌症、 椎间盘突出 和RFA甲状腺等。 普遍采用的设备主要是射频设备、 背极板和接触即将消融的人体。

9、组织的含 有电极的导管 (或电极针) , 将背极板贴于人体背部, 含有电极的消融导管接触即将消融的 人体的组织, 背极板与射频设备的一个电极相连, 消融导管上的电极与射频设备的另一个 电极相连, 如射频设备工作时, 会在射频设备、 背极板、 人体组织和消融导管 (或电极针) 形 成一个闭合的电流回路, 由于背极板与人体接触的面积远远大于消融导管上的电极与人体 组织接触的面积, 与背极板接触的人体组织的电流密度远小于与消融导管电极接触的人体 组织电流密度, 在射频电流的作用下, 与消融导管电极接触的局部人体组织的温度升高, 当 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该局部人体组织坏死。 0004 但是, 采用目。

10、前的消融技术进行消融的面积较小, 需要大面积消融时需要多次消 融, 且, 由于背极板贴于人体皮肤组织, 而需要消融的组织在人体内部, 通过射频电流进行 消融时会对整个人体通电, 特别是消融导管与背极板的电流通路之间的人体组织, 同样会 有温度升高, 损坏正常组织的风险较高。 0005 综上所述, 目前消融技术采用贴于皮肤组织的背极板和消融导管进行放电消融, 单次消融面积小且损坏正常组织的风险较高。 0006 因此, 亟需一种消融技术, 能够增大单次消融的面积且损坏正常组织的风险较低。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针对目前消融导管消融面积小的问题,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单 次消融面积的极。

11、间放电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及该消融装置的使用方法。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7157572 A 3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导管, 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包括用于传输消融液的溶液腔, 所述管体 伸入人体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导电的导电部件, 使所述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 使所述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 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所述导电部件、 人体组织和其他 所述导电部件形成闭合回路, 且至少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0009 现有消融技术在人体皮肤组织贴背极板, 在人体内部需要消融的组织表面放置消 融导管, 通过消融导管和背极板将射频电流传输。

12、至人体组织, 相当在人体组织的内表面和 外表面施加电流, 电流方向垂直于人体组织表面, 加热方向也是垂直于人体组织表面的, 因 此, 能够消融一定深度, 但是, 由于仅是垂直于人体表面进行加热, 仅是纵向加热, 缺少横向 加热源, 在人体组织表面的横向仅是依靠传热进行加热, 因此, 横向加热区域小, 消融面积 小。 0010 本方案通过在消融导管上设置至少两个导电部件, 并采用消融导管上的导电部件 对人体组织传输射频电流, 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所述导电部件、 人体组织和其他所述导 电部件形成闭合回路, 且至少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也就是在通电时有至少两个导电部件接 触人体组织, 如此, 就是在人。

13、体组织的横向进行加热, 相比于现有的纵向加热, 加热面积增 大, 能够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 节省消融手术时间, 提高消融效率, 从而能够减轻病 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11 此外, 临床上某些病例是间歇性的发作, 因此在治疗时需进行刺激诱发疾病, 在消 融治疗时为精确找到病灶部位, 目前, 对于这类病灶组织的寻找, 需要在疾病发作时才能够 准确的进行定位, 但是, 这类间歇性疾病, 其发病时间难以控制, 多以药物诱发, 增加病人痛 苦, 虽然可以采用电击的方式诱发疾病, 但是现有医疗器械并没有相关设备, 并且, 也难以 采用现有消融技术中的消融导管进行诱发刺激, 因为电流经过背极板。

14、传输至消融导管所经 过的人体组织面积太大, 即使疾病被诱发, 也难以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部位, 目前临床并没 有采用这种方向诱发寻找病灶组织。 而本方案中向人体组织施加电流的两个导电部件均设 置在消融导管上, 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面积小, 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 因此, 能够诱发疾病并帮助寻找病灶组织, 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判定病灶组织的位置, 能够节省 消融手术时间, 提高消融效率, 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12 此外, 本方案直接在消融导管上设置多个导电部件, 进行消融时可以无需背极板, 多个导电部件与人体组织接触后, 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导电部件将射频电流传输至待消。

15、融 的人体组织从而进行消融, 进行消融时可以无需背极板, 因此使得装置更加简单。 0013 并且, 可采用本申请消融导管进行标测定位, 在标测定位完成后, 可直接采用本申 请消融导管进行消融, 手术更加便捷。 0014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可能还存在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 人体组织与导电部件贴 合处的温度比其他部位要高, 而如果采用消融液对消融的人体组织冷却效果不好, 可能至 少消融温度过高, 从而消融深度过深, 甚至刺穿人体组织, 引发医疗事故。 为此, 至少一个所 述导电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溶液腔相通的溶液孔, 使消融液通过溶液腔和溶液孔能够传输至 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 如此, 消融液可以冷却。

16、与导电部件贴合处的人体组织, 冷却效果更 好, 消融温度更容易控制, 笑容效果更好。 0015 作为优选, 在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组织的端部的端面中央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 部件, 也就是说, 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投影面上, 所述管体的投影为圆, 所述管体投影的中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7157572 A 4 央设置有一个导电部件, 特别的, 所述导电部件设置有所述溶液孔,所述导电部件之间相互 绝缘, 如此, 消融液灌输在消融的中心区域, 能够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 冷却效果好。 0016 作为优选, 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投影面上, 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的端部的投影 的轮廓为圆形, 在该。

17、圆形轮廓的外1/3半径区域有所述溶液孔的投影, 也就是说, 在所述消 融导管伸入人体的端部的端面外围区域设置有溶液孔, 如此, 消融液覆盖的面积大, 消融效 果好, 冷却效果好。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消融导管还包括通过监测所述导电部件温度监测既定消融的人体 组织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导电部件与人体组织接触, 消融时消融部位的温度传递至导电 部件, 特别的,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 如此, 通过监测导电部件的温度能够监 测消融组织的温度, 如此, 消融安全, 效果好, 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消融手术。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导电部件为电极, 如此, 消融效果更好, 更特别的, 电极。

18、的原材料为 不锈钢或铂铱合金, 不锈钢或铂铱合金的导热性能好, 如此, 能够快速将消融组织的热量传 递至温度检测装置, 能够更加快速的监测消融组织的温度, 监测更加及时, 消融效果好。 0019 一种包括上述消融导管的消融装置, 还包括用于产生射频电流的射频设备和背极 板, 所述射频设备具有两个电极, 分别为电极甲和电极乙, 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电 极甲电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电极乙电连接, 能够为消融导管进行供应射频 电流。 0020 作为优选, 所述消融装置还包括背极板, 所述背极板与所述电极甲/电极乙电连 接, 如此, 能够在通过射频电流对人体组织进行横向加热的同时进行。

19、纵向加热, 在保证消融 深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消融面积, 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 节省消融手术时间, 提高消 融效率, 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21 一种采用上述消融装置的进行浅表消融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一) 、 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 (二) 、 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三) 、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0022 对于一些病灶组织在人体组织表面或者离表面不深的情况下, 可直接采用方案进 行电击加热从而达到消融的目的, 无需灌注消融液, 因此无需控制消融液的灌注量,。

20、 能够使 消融手术更加简单, 并且, 能够消除消融液对正常组织损坏的风险, 能够消除消融液给病人 带来的痛苦, 能够消除消融液对消融导管损坏的风险, 能够增大消融导管原材料的使用范 围, 降低消融导管的成本。 0023 一种采用上述消融装置进行消融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一) 、 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二) 、 在人体背部设置背极板, 并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三) 、 向所述消融导管灌注消融液, 使消融液到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四) 、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本方案能够在通过射频电流。

21、对人体组织进行横向加热的同时进行纵向加热, 在保证消 融深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消融面积, 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 节省消融手术时间, 提高 消融效率, 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24 作为优选, 在上述消融方法的步骤 (一) 中, 采用以下步骤辅助需找需要消融的组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7157572 A 5 织部位的位置: (1.1) 、 根据需要寻找的病灶组织确定所需的射频能量; (1.2) 、 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病灶组织附近的人体组织; (1.3) 、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刺激; (1.4) 、 观察反应,。

22、 确定病灶组织位置。 0025 本方案通过电击刺激人体组织从而诱发疾病以辅助需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的 位置, 也就是说在采用现有技术确定既定消融组织的位置时, 采用本方案的步骤进行辅助, 向人体组织施加电流的两个导电部件均设置在消融导管上, 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面积小, 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 因此, 能够诱发疾病并帮助寻找病灶组织, 能够更加准 确快速的判定病灶组织的位置, 能够节省消融手术时间, 提高消融效率, 从而能够减轻病人 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26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 消融面积更大: 现有技术消融仅是垂直于人体组织表面的纵。

23、向加热, 能够具有一定 的消融深度, 但是消融面积较小, 本申请能够对体组织表面进行横向加热, 因此消融面积 大; 2、 能够刺激某些间歇性发作的疾病从而有助于寻找病灶组织: 现有技术的消融导管难 以采用射频电流刺激的方式寻找病灶组织, 因为两个电极之间的人体组织范围太大, 本申 请将向人体组织施加电流的两个导电部件均设置在消融导管上, 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面积 小, 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 3、 消融面积大, 消融效率高, 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27 4、 同时具有标测和消融功能。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

24、-A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 1-第一电极, 2-第二电极, 3-第三电极, 31-溶液孔, 32-第三电极导线, 4-导 引管体, 5-管体, 51-溶液腔, 6-人体组织, 7-灌注管, 8-第一电极导线, 9-第二电极导线, 10-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003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1 如图1、 图2、 图3和图4所示,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

25、导管, 包括管体5, 管体5伸入人体的 端部设置有三个用于导电的导电部件, 导电部件为电极, 分别为第一电极1、 第二电极2和第 三电极3, 使导电部件接通射频电流后, 使电极接通射频电流后, 射频电流依次经过第一电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7157572 A 6 极1、 人体组织和第二电极2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射频电流依次经过第一电极1、 人体组织和 第三电极3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或者, 射频电流依次经过第三电极3、 人体组织和第二电极2 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射频电流依次经过第三电极3、 人体组织和第一电极1形成一个闭合回 路, 管体包括用于传输消融液的溶液腔51, 第三电极3。

26、设置有与溶液腔51相通的溶液孔31, 使消融液通过溶液腔51和溶液孔31能够传输至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 0032 现有消融技术在人体皮肤组织贴背极板, 在人体内部需要消融的组织表面放置消 融导管, 通过消融导管和背极板将射频电流传输至人体组织6, 相当在人体组织6的内表面 和外表面施加电流, 电流方向垂直于人体组织6表面, 加热方向也是垂直于人体组织6表面 的, 因此, 能够消融一定深度, 但是, 由于仅是垂直于人体表面进行加热, 仅是纵向加热, 缺 少横向加热源, 在人体组织6表面的横向仅是依靠传热进行加热, 因此, 横向加热区域小, 消 融面积小。 0033 通过在消融导管上设置三个电极,。

27、 并采用消融导管上的电极对人体组织6传输射 频电流, 射频电流依次经过一个电极、 人体组织6和其他电极形成闭合回路, 且至少形成一 个闭合回路, 也就是在通电时有三个电极接触人体组织6, 如此, 就是在人体组织6的横向进 行加热, 相比于现有的纵向加热, 加热面积增大, 能够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 节省消 融手术时间, 提高消融效率, 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34 此外, 临床上某些病例是间歇性的发作, 因此在治疗时需进行刺激诱发疾病, 在消 融治疗时为精确找到病灶部位, 但是目前, 对于这类病灶组织的寻找, 需要在疾病发作时才 能够准确的进行定位, 但是, 这类间歇性。

28、疾病, 其发病时间难以控制, 多以药物诱发, 增加病 人痛苦, 虽然可以采用电击的方式诱发疾病, 但是现有医疗器械并没有相关设备, 并且, 也 难以采用现有消融技术中的消融导管进行诱发刺激, 因为电流经过背极板传输至消融导管 所经过的人体组织6面积太大, 即使疾病被诱发, 也难以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部位, 目前临 床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向诱发寻找病灶组织。 而向人体组织6施加电流的三个电极均设置在 消融导管上, 电流经过的人体组织6面积小, 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 因此, 能够 诱发疾病并帮助寻找病灶组织, 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判定病灶组织的位置, 能够节省消融 手术时间, 提高消融效率, 。

29、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35 此外, 直接在消融导管上设置三个电极, 进行消融时可以无需背极板, 三个电极与 人体组织6接触后, 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电极将射频电流传输至待消融的人体组织6从而进 行消融, 进行消融时可以无需背极板, 因此使得装置更加简单。 0036 第三电极3设置在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组织的端部的端面中央, 特别的, 第三电极设 置有溶液孔31,第一电极1、 第二电极2和第三电极3之间相互绝缘, 如此, 消融液灌输在消融 的中心区域, 能够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 冷却效果好。 0037 或者, 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投影面上, 所述消融导管伸入人体的端部的投影的轮 廓。

30、为圆形, 所述溶液孔的投影在该圆形轮廓的外1/3半径区域, 如图2所示, 如此, 消融时冷 却效果更好, 消融温度更容易控制, 消融液覆盖的面积大, 消融效果好。 0038 特别的, 第三电极3为圆筒状, 如此结构简单, 加工更方便, 制造成本低。 并且, 消融 液通过第三电极3的溶液孔31传输至人体组织6, 如此, 消融液灌输在消融的中心区域, 能够 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 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均设置在第三电极3的外部侧面上, 如此, 各 电极更加与管体5结合更加牢固, 安全性能好, 并且使电极能够接触人体组织6, 并且, 溶液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7157572 A 7 。

31、孔31设置在管体5的投影的中央, 如此, 消融液灌输在消融的中心区域, 能够取得更好的消 融效果, 冷却效果好。 0039 消融导管还包括通过监测电极温度监测既定消融的人体组织6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10, 电极与人体组织6接触, 消融时消融部位的温度传递至电极, 如此, 通过监测电极的温度 能够监测消融组织的温度, 如此, 消融安全, 效果好, 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消融手术。 0040 电极的原材料为不锈钢或铂铱合金, 不锈钢或铂铱合金的导热性能好, 如此, 能够 快速将消融组织的热量传递至温度传感器10, 能够更加快速的监测消融组织的温度, 监测 更加及时, 消融效果好。 0041 一种包括上述消。

32、融导管的消融装置, 还包括用于产生射频电流的射频设备和背极 板, 射频设备具有两个电极, 分别为电极甲和电极乙, 第一电极1与电极甲电连接, 第二电极 2和第三电极3都与电极甲电连接, 或者, 第二电极2与电极甲电连接, 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 3都与电极甲电连接, 或者, 第三电极3与电极甲电连接, 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都与电极甲 电连接, 如此, 能够为消融导管进行供应射频电流。 0042 消融装置还包括背极板, 背极板与电极甲或电极乙电连接, 如此, 能够在通过射频 电流对人体组织6进行横向加热的同时进行纵向加热, 在保证消融深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 消融面积, 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 。

33、节省消融手术时间, 提高消融效率, 从而能够减轻 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43 一种采用上述消融装置的进行浅表消融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一) 、 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为达到如微细血管等 的更细更小的病灶组织, 使消融导管的端部露出在导引鞘管管体外面, 并利用布置于消融 导管的电极标测与刺激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从而辅助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位置; (二) 、 使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并确定消融导管与人体组织的接 触力是否适合消融; (三) 、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0044 本实施例无需灌。

34、注消融液, 因此无需控制消融液的灌注量, 能够使消融手术更加 简单, 并且, 能够消除消融液对正常组织损坏的风险, 能够消除消融液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能够消除消融液对消融导管损坏的风险, 能够增大消融导管原材料的使用范围, 降低消融 导管的成本。 0045 一种采用上述消融装置进行消融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一) 、 确定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及消融该组织所需的射频能量; (二) 、 在人体背部设置背极板, 并使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如此, 消融导管在工作时能够使电极、 人体组织、 背极板形成电流闭合回路; (三) 、 向消融导管灌注消融液, 使消融液到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

35、 (四) 、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本实施例能够在通过射频电流对人体组织6进行横向加热的同时进行纵向加热, 在保 证消融深度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消融面积, 快速消融大面积的病灶组织, 节省消融手术时间, 提高消融效率, 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46 在上述消融方法的步骤 (一) 中, 采用以下步骤辅助需找需要消融的组织部位的位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7157572 A 8 置: (1.1) 、 根据需要寻找的病灶组织确定所需的射频能量; (1.2) 、 使所述消融导管的端部接触病灶组织附近的人体组织; (1.3) 、。

36、 启动射频设备使射频设备发出步骤 (一) 中确定的射频能量进行刺激; (1.4) 、 观察反应, 确定病灶组织位置。 0047 本实施例中向人体组织施加电流的三个电极均设置在消融导管上, 电流经过的人 体组织面积小, 容易准确确定病灶组织的具体位置, 因此, 能够诱发疾病并帮助寻找病灶组 织, 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判定病灶组织的位置, 能够节省消融手术时间, 提高消融效率, 从 而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手术风险。 0048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7157572 A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10 CN 107157572 A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1 CN 107157572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