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或药 物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认为,高脂血症是导致脑血栓、脑梗塞、脑 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食物 中摄入胆固醇过高引起高脂血症,它可导致数种动脉硬化。其中, 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主动脉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冠心 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血栓、脑 出血、脑萎缩、痴呆;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四肢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等。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7000万中风及其后遗症患者,有 6000万冠心病患者,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约有57%患有不同程 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 手”。医学专家为此发出呼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和预防心 脑血管疾病,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用于调节血脂的药物主要有:1、苯氧芳酸类,其主要作用 为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但常有恶心、腹胀、腹泻、白细胞减少 等不良反应;2、他汀类,以降胆固醇为主,降脂作用强,起效快, 但有头痛、失眠、恶心等不良反应;3、烟酸类,降低血清甘油三 酯的作用较强,但易产生皮肤红斑、热感、瘙痒;4、不饱和脂肪 酸与磷脂类,降血脂作用温和,少数病人出现口干、恶心等轻度不 良反应;5、泛硫乙胺,可明显改善脂质代谢,有一定降脂作用, 但可引起腹泻、食欲不振;6、藻酸双酯钠,有降低血粘度、扩张 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不良反应有上腹部不适、头晕心悸等;7、 激素类,主要作用为降低胆固醇,但副作用更为明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十分合乎生理要求的降脂产品,降 脂中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分别降低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在体内 的含量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是天然植物的优 势所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血脂、防治心 脑血管疾病的保健或药物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 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于保健品或药物开发,本组合物具有调 节血脂,降低总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等多方面作用,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疗效更好 的有助于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的选择。
本发明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姜黄或 姜黄提取物、葛根或葛根提取物、丹参或丹参提取物组成。
其中当采用中药组方时,该组合物有效成份的配方为:姜黄 30~600重量份、葛根10~400重量份、丹参10~400重量份。
优选地,该组合物包括姜黄30~500重量份、葛根10~300重 量份、丹参10~300重量份。
优选地,该组合物包括姜黄30~400重量份、葛根20~200重 量份、丹参20~200重量份。
更优选地,该组合物包括姜黄250重量份、葛根50重量份、丹 参50重量份。
其中当采用中药提取物组方时,该组合物有效成份的配方为: 姜黄提取物30~600重量份、葛根提取物10~300重量份、丹参提 取物10~300重量份。
优选地,该组合物包括姜黄提取物30~450重量份、葛根提取 物10~250重量份、丹参10~250重量份。
优选地,该组合物包括姜黄提取物30~300重量份、葛根提取 物10~200重量份、丹参10~200重量份。
更优选地,该组合物包括姜黄提取物150重量份、葛根提取物 50重量份、丹参提取物50重量份。
本发明中,姜黄提取物主要成分为姜黄素,其提取物中姜黄素 的重量含量为30%~99%;葛根提取物主要成分为总黄酮或葛根素, 其提取物中总黄酮或葛根素的重量含量为5%~99%;丹参提取物 可以是丹参超临界萃取物、丹参醇提取物、丹参水提醇沉提取物、 或丹参水提过柱精制物,其中丹参超临界提取物或丹参醇提取物中 丹参酮IIa重量含量为0.5%~90%;丹参水提醇沉提取物或丹参水 提过柱精制物含丹参素重量含量为0.1%~50%,原儿茶醛重量含量 为0.1%~50%。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填充 剂、稀释剂、助悬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粘合剂、 润滑剂和附加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选自以下所述的剂型,如缓控释片 剂、速释片剂、含片、口崩片、分散片、软胶囊、硬胶囊、胶丸、 滴丸、脂质体、颗粒剂、注射液、输液、乳剂和冻干粉针。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制备中药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将姜黄、葛根、丹参按一定配比混合,用乙醇提取剂进行 加热回流、固液分离、减压浓缩至稠膏,添加临床或药学上可接受 的辅料或赋形剂,制成一种临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中药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制备姜黄素重量含量为30%至99%的姜黄提取物;
制备总黄酮或葛根素重量含量为5%至99%的葛根提取 物;
制备丹参酮IIa重量含量为0.5%至90%的丹参提取物或 丹参素为0.1%至50%,原儿茶醛为0.1%至50%的丹参提取物;
将上述三种提取物按配比混合后,添加临床或药学上可 接受的辅料或赋形剂,制备成一种临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 型。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该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 取物是用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的,其中,利用乙醇回流,并进行浓 缩、干燥而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调节血脂、防治心 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首次采用姜黄或其提取物与 葛根或其提取物与丹参或其提取物合理配伍,用于调节血脂、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人体阴阳气血平衡、脏腑功能协调,是 健康的根本保障。根据中医理论血脂异常或心脑血管疾病都可以纳 入“淤血”范畴,根据补气活血化瘀的中医食养理论,我们选取了姜 黄、葛根、丹参三味传统药食两用的中药组成配方。其中姜黄为君, 葛根、丹参为臣,姜黄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破血行气、通 经止痛的作用;丹参为味苦、性寒,归心经、心包经,专走血分, 具有祛瘀止血、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的功效;葛根味甘、辛、凉, 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效。
经进一步现代药理研究本组合物三种药材主要药理有效成分明 确,其中姜黄主含姜黄素,丹参主含丹参素、丹参酮等,葛根主含 葛根素,且该药物制备工艺简便易行,便于控制质量,可以保证服 用安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以下内容只为说明目的,不应 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或郁金中提取的一种酚性物质。动物 实验表明,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感染、抗炎、抗凝、降血脂、抗 肝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抑制肿瘤生长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主要特 征为抗炎、抗氧化,近年来报道姜黄素是有效的抗致突变剂,美国 国立肿瘤所已将其列为第三代癌化疗预防药,根据美国最新研究成 果,更是报道姜黄素具有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作用,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国内临床已有将姜黄或姜黄素用于降脂的产品,可使高脂 血症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升高高密 度脂蛋白。
葛根及葛根提取物中主要含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等,具有广泛 的药理作用:1、对平滑肌的作用,葛根中的大豆甙元具有抗乙酰 胆碱作用,能够明显收缩平滑肌,被认为是葛根解痉作用的主要成 分;2、对冠状循环的作用,葛根水煎剂、醇浸膏、总黄酮和葛根 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 降低;3、对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作用,葛根醇浸膏、大豆甙元 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葛 根素还能明显缩短氯仿、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时间,葛根 素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被认为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 剂;4、对心脏功能和心肌代谢的影响,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减 慢心率,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 率,葛根素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改善梗塞心 肌的代谢;5、对血压和外周血管的作用,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 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著降低,血压下降,葛根素对微循 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 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 微循环和外周循环。据报道,葛根素还能改善视网膜血管末稍单位 的阻滞状态,从而提高视功能;6、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葛根素 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和5-HT(5-羟色胺)与ADP联合诱导的 人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另外,葛根素还能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 的血小板中5-HT的释放,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等。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苦、性寒,具 有祛瘀止血、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有“丹 参味苦微寒,主治心腹邪气”之说。《明理论》以“丹参一物,而有 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于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 生新,性倍芎穷,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
根据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丹参是传统的活血化瘀药物。现代 研究表明,丹参有保护心肌、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 形成等作用。复方丹参可预防和治疗缺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显著改 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具有活血通脉、祛瘀养 血、清除氧自由基、疏通微循环、抗凝、抗血栓的作用。因此,丹参 降低血脂、血液黏稠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稳定。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丹参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丹参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有关。对炎症引起的肺损伤,丹参 可能通过阻止白细胞的游走和聚集,阻止白细胞释放自由基或清除 炎症状态时产生的自由基,减轻组织损伤,控制炎症发展而发挥作 用。
3.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 丹参能够改善动物术后肝功能,提高 存活率。丹参对坏死性胰腺炎、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4.保肝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丹参对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损伤 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如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损伤、四氯化碳引起的 肝损伤等。
5.肾脏保护作用 采用肾脏毒性物质如庆大霉素、环孢素A、 腺嘌呤以及草鱼胆等制备肾功能损伤模型,证明丹参对多种物质引 起的肾功能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丹参可以改善衰竭的肾脏功能,使肾 脏滤过率和肾血流量增加。
6.抗菌消炎 丹参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黏附因子以及炎性 细胞因子的分泌表达。对革兰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 的抑制作用,增加抗生素的消炎作用。
7.提高抗肿瘤药疗效 研究证明,丹参可对化疗、放疗引起的 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丹参提高抗肿瘤药疗效的机制之 一。
8.抗氧化作用 丹参水溶性成分能显著抑制动物的心、肝、肾、 睾丸的脂质过氧化。故复方丹参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黏度和 外周血管阻力、有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对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有治疗效 果。
9.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丹参水提液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 活动,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与氯丙嗪和眠尔通合用时镇静催 眠作用明显增强。其他相关研究还发现,丹参具有性激素样作用, 以及镇痛、抗衰老等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中药组方,该组合物有效成 份的配方为:姜黄30~600重量份、葛根10~400重量份、丹参10~ 400重量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中药组方有效成分的配方为:姜 黄30~400重量份、葛根20~200重量份、丹参20~200重量份。
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中药组方有效成分的配方为: 姜黄250重量份、葛根50重量份、丹参50重量份。
在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中药提取物组方,该组合物 有效成份的配方为:姜黄提取物30~600重量份、葛根提取物10~ 300重量份、丹参提取物10~300重量份。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中药提取物组方有效成分的配方为: 姜黄提取物30~300重量份、葛根提取物10~200重量份、丹参提 取物10~200重量份。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中药提取物组方有效成分的配 方为:姜黄提取物150重量份、葛根提取物50重量份、丹参提取 物50重量份。
本发明中,姜黄提取物来源于中药姜黄或郁金,主要成分为姜 黄素,其提取物中姜黄素的重量含量为30%~99%;葛根提取物来 源于中药葛根,主要成分为总黄酮或葛根素,其提取物中总黄酮或 葛根素的重量含量为5%~99%;丹参提取物来源于中药丹参,可 以是丹参超临界萃取物、丹参醇提取物、丹参水提醇沉提取物、或 丹参水提过柱精制物,其中丹参超临界提取物或丹参醇提取中丹参 酮IIa重量含量为0.5%~90%;丹参水提醇沉提取物或单设水提过 柱精制物含丹参素为0.1%~50%,原儿茶醛为0.1%~50%。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填充 剂、稀释剂、助悬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粘合剂、 润滑剂和附加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选自以下所述的剂型,如缓控释片 剂、速释片剂、含片、口崩片、分散片、软胶囊、硬胶囊、胶丸、 滴丸、脂质体、颗粒剂、注射液、输液、乳剂和冻干粉针。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制备采用中药组方的中 药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取姜黄、葛根、丹 参,用70%~9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 第三次各0.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 相对密度为1.25-1.40(50℃~6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粉碎, 添加临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赋形剂,制备成任何一种临床上 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可以肠胃外或口服给药等方式给予需要这 种组合物的个体。
在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制备采用中药提取物 组方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姜黄素重量含量为30%至99%的姜黄提取物;
制备总黄酮或葛根素重量含量为5%至99%的葛根提取 物;
制备丹参酮IIa重量含量为0.5%至90%的丹参提取物或 丹参素为0.1%至50%,原儿茶醛为0.1%至50%的丹参提取物;
将上述三种提取物按配比混合后,添加临床或药学上可 接受的辅料或赋形剂,制备成一种临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 型。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该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 取物是用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的,并进行浓缩、干燥而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调节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 病中的应用。
目前临床血脂主要检测指标为: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 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干部医疗科对5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 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家族史,年龄50.5±10.2岁,服本 品期间均未使用其他任何药物。服药方法:患者每天服用本品胶囊 2次,每次1粒,12周为一疗程。测定方法: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各 空腹取血一次,进行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项测定,所有测定均 采取双盲法。实验过程临床脱落5例。治疗前后实验结果表明TC、 TG、LDL-C明显降低(P<0.01),HDL-C升高,总体有效率达90.23%, 未见不良反应。TC、TG、LDL-C的下降的具体数值以及HDL-C的 上升的具体数值详见以下表1。
表1(单位:mmol/L)
组别 例数 TC TG LDL-C HDL-C 实验前 50 7.08±0.82 2.18±1.42 4.83±1.17 1.44±0.51 实验后 45 5.46±0.98 0.95±0.89 2.87±0.96 1.56±0.56
实施例
本实施例部分中所使用的用量,除特别说明之外,均为按重量 计。
实施例1: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500份;葛根100份;丹参10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55℃)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糊精适量,用95%乙醇适量制粒,制成颗粒剂、硬 胶囊、片剂等。
实施例2: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450份;葛根150份;丹参10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8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 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55℃)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适量,用PVP溶液制成软材, 按通用方法制成颗粒剂、片剂或硬胶囊。
实施例3: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350份;葛根250份;丹参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9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5(5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淀粉适量,用95%乙醇适量制粒,制成颗粒剂、硬 胶囊、片剂等。
实施例4: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150份;葛根50份;丹参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8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6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微晶纤维素适量,用95%乙醇适量制粒,制成颗粒 剂、硬胶囊、片剂等。
实施例5: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250份;葛根150份;丹参1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4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 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5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适量,用PVP溶液制成 软材,按通用方法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等。
实施例6: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150份;葛根100份;丹参10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5(6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微晶纤维素适量,用95%乙醇适量制粒,制成颗粒 剂、硬胶囊、片剂等。
实施例7: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150份;葛根150份;丹参1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8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6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微晶纤维素适量,用95%乙醇适量制粒,制成颗粒 剂、硬胶囊、片剂等。
实施例8: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500份;葛根10份;丹参1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5(6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微晶纤维素适量,用95%乙醇适量制粒,制成颗粒 剂、硬胶囊、片剂等。
实施例9: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30份;葛根300份;丹参1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8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6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微晶纤维素适量,用95%乙醇适量制粒,制成颗粒 剂、硬胶囊、片剂等。
实施例10:中药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服制剂 及制备方法
姜黄30份;葛根10份;丹参30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药材,用9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 一次4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5(60℃)的稠膏。取稠膏,干燥, 粉碎,添加辅料微晶纤维素适量,用95%乙醇适量制粒,制成颗粒 剂、硬胶囊、片剂等。
实施例11:姜黄提取物的制备
将姜黄进行净选,使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要求,将姜黄粉 碎成20目左右的粗粉备用;姜黄粗粉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的料筒 中,再将料筒放入萃取釜,设定温度50℃,开启CO2钢瓶,通过高 压泵对系统进行加压,当萃取釜和分离釜压力分别为36MPa和 6.0Mpa时调节CO2流量约150kg/h,保持恒温、恒压、横流量萃取 3h,放出姜黄油,对姜黄粗粉继续进行姜黄素提取,仍然按照上述 参数进行,即温度50℃,开启CO2钢瓶,通过高压泵对系统进行加 压,当萃取釜和分离釜压力分别为36MPa和6.0Mpa时调节CO2流量约150kg/h,在CO2中加20%量的夹带剂食用95%乙醇,保持 恒温、恒压、横流量的状态萃取4h,分离出姜黄素乙醇溶液和姜黄 提取残渣,放出姜黄素乙醇溶液;将上述得到的姜黄素乙醇溶液置 于三效浓缩器中减压回收乙醇,温度低于60℃,放出,过滤;得到 含少量水分的姜黄素溶液,80℃真空减压干燥即得,其中姜黄素含 量为30%~99%。
实施例12:葛根提取物的制备
将葛根进行净选,使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要求,取葛根 200kg,以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0倍量,每次1.5小时, 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干燥得干浸膏。 取干浸膏适量,加20倍量水搅拌使溶解,滤过作为样品液。按样 品液与树脂用量比为3∶1加于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上,用水 冲至流出液无色,用为树脂量的10倍量的50%乙醇洗脱。收集洗 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温度低于80℃,即得总黄酮或葛 根素为5%~99%的葛根提取物。
实施例13:丹参提取物的制备
取丹参饮片,加10倍量的90%乙醇回流3次,每次1.5h,滤 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浸膏,减压干 燥,温度低于80℃,即得丹参提取物,其中丹参酮IIa重量含量为 0.5%~90%。
实施例14:丹参提取物的制备
取丹参饮片,加10倍量的水浸泡1~1.5h,加热煎煮1.5h,滤 过,滤液备用;再用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 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60℃),冷却至室温, 加95%乙醇至含醇量达70%,冷藏过夜。倾出上清液,药渣离心过 滤;合并上清液和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 (50℃),离心,上清液注入处理好的D101大孔树脂内,药材与树 脂比例为1∶1,先用适量的水洗脱之物与α-萘酚反应,再用50% 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60℃), 减压干燥,即得丹参提取物,其丹参素为重量含量0.1%~50%,原 儿茶醛重量含量为0.1%~50%。
实施例15: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 服制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200份;葛根提取物100份;丹参提取物10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混合均匀,用PVP溶液制成软材, 按通用方法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等。
实施例16: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 服制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250份;葛根提取物200份;丹参提取物1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适量微晶纤维素等混合均匀,用PVP溶液制成软材,按通 用方法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等。
实施例17: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 服制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150份;葛根提取物50份;丹参提取物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用乙醇溶解,加入适量维生素E和其它辅料混匀,与相应剂型辅 料等混合均匀,按照通用方法制成软胶囊、胶丸等。
实施例18: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 服制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200份;葛根提取物150份;丹参提取物1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用乙醇溶解,加入适量维生素E和其它辅料混匀,与相应剂型辅 料等混合均匀,按照通用方法制成软胶囊、胶丸等。
实施例19: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 射剂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250份;葛根提取物200份;丹参提取物1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其它附加集合注射用水适量搅拌成溶液,按照注射剂常用方 法制成注射液、输液、粉针等。
实施例20: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 射剂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150份;葛根提取物150份;丹参提取物1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其它附加集合注射用水适量搅拌成溶液,按照注射剂常用方 法制成注射液、输液、粉针等。
实施例21: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 射剂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30份;葛根提取物250份;丹参提取物2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其它附加集合注射用水适量搅拌成溶液,按照注射剂常用方 法制成注射液、输液、粉针等。
实施例22: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 射剂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30份;葛根提取物250份;丹参提取物1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其它附加集合注射用水适量搅拌成溶液,按照注射剂常用方 法制成注射液、输液、粉针等。
实施例23: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 射剂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450份;葛根提取物250份;丹参提取物1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其它附加集合注射用水适量搅拌成溶液,按照注射剂常用方 法制成注射液、输液、粉针等。
实施例24: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 射剂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450份;葛根提取物10份;丹参提取物2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其它附加集合注射用水适量搅拌成溶液,按照注射剂常用方 法制成注射液、输液、粉针等。
实施例25: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 射剂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450份;葛根提取物10份;丹参提取物1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丹参提取 物加入其它附加集合注射用水适量搅拌成溶液,按照注射剂常用方 法制成注射液、输液、粉针等。
比较例1:中药提取物组方的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口 服制剂及制备方法
姜黄提取物150份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上述姜黄提取物和其它辅料混匀,与相应 剂型辅料等混合均匀,按照通用方法制成软胶囊、胶丸等。
相关提取物及成品中有效成份含量测定
以比较例1配方为参照,结果列于表2中。
①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2005版附录V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 剂,以乙腈-4%冰醋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30nm。 理论板数按姜黄素峰计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姜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胶囊内容物约25mg,精密称定,置 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约90ml,置水溶液中超声15min,放冷, 定容,摇匀,滤过。取续滤液5ml置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 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 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②胶囊中丹参酮的测定方法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2005版附录V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 剂,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理论板数按 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10mg,置50ml 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 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丹参酮IIa16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胶囊内容物细粉约30mg,精密称定, 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约40ml,置水溶液中超声15min,放 冷,定容,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 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③胶囊中葛根素的测定方法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二部2005版附录V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 剂,以甲醇-0.1%枸橼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 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葛根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 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定容摇匀,取5ml至25ml容量瓶 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胶囊内容物约30mg,精密称定,置 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约40ml,置水溶液中超声15min,放冷, 定容,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 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表2:连续三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药物组合物的药理实验:
取本发明部分样品进行了降血脂实验,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后 8~10天出现高血脂,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稳定后15天后进行降脂 试验,配方选择为实施例5、7、17、20为代表,对照组为姜黄提 取物(比较例1),正常组中的数据是指饲喂正常饵料情况下所得的 数据,模型组中的数据是指单纯饲喂高脂饵料所得数据,对照组及 配方1、2、3、4组是在饲喂高脂饵料和加入同组药物情况下所得 数据,其结果见下表3:
表3:药理实验结果
组别 血清胆固醇(mg/dl) 血清甘油三酯(mg/dl) 正常组 103.7±19.4 110.9±23.8 模型组 236.7±29.0 157.1±14.9 对照组(比较例1) 156.3±20.9 107.8±13.7 配方1(实施例5) 136.2±15.9 90.7±10.3 配方2(实施例7) 154.4±19.3 107.5±14.1 配方3(实施例17) 98.6±9.9 80.3±11.5 配方4(实施例20) 117.4±11.0 85.8±12.2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配方组均有降低血清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效果,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尤以配 方3效果最为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 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