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2714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87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23321.6

申请日:

2008.06.30

公开号:

CN101688587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H 1/16申请日:20080630|||公开

IPC分类号:

F16H1/16; F16H25/20; G02B7/04; G02B7/28; G03B13/36; G03B17/00; H04N5/225; H04N5/232

主分类号:

F16H1/16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和田穣二; 梶野哲郎; 内田保

地址:

日本大阪

优先权:

2007.7.4 JP 176142/200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苏 卉;车 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摄像机装置的驱动机构(1)具有:传递驱动马达(2)的旋转驱动力的蜗杆(4)、外周面上具有与蜗杆(4)啮合的斜齿齿轮(5)的蜗轮(6)以及以可旋转且可向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蜗轮的支撑框架(7)。蜗杆(4)的旋转驱动力被减速之后传递给蜗轮。蜗轮(6)的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框架(7)的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相啮合,蜗轮(6)旋转并且向旋转轴方向移动。这样一来,传递给蜗轮(6)的旋转驱动力被变换为向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由此,提供一种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并可以对移动量进行更为细微的微调的摄像机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摄像机装置,其具有将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直线推进力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齿轮,其传递所述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
被驱动部件,其外周面具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斜齿齿轮,对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减速并传递;
支撑部,其以能够以所述被驱动部件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着所述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被驱动部件;以及
变换部,其将传递至所述被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朝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以对应所述被驱动部件旋转而使该被驱动部件沿着所述旋转轴方向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装置,其中,
所述变换部具有:
设在所述被驱动部件上的第一螺纹部;和
设在所述支撑部上并与所述第一螺纹部啮合的第二螺纹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螺纹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被设定成:
当旋转驱动力被从所述驱动齿轮传递至所述被驱动部件时所述被驱动部件经由所述斜齿齿轮从所述驱动齿轮受到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辅助推进力的方向,与当所述被驱动部件旋转时由所述变换部变换后的朝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的方向一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装置,其中,
所述被驱动部件的斜齿齿轮具有与所述被驱动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移动量对应的齿轮宽度,作为所述被驱动部件的被支撑部的轴部具有与所述被驱动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移动量对应的轴长。

5.
  一种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摄像机装置中,并将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直线推进力,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齿轮,其传递所述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
被驱动部件,其外周面具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斜齿齿轮,对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减速并传递;
支撑部,其以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被驱动部件;以及
变换部,其将传递至所述被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朝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以对应所述被驱动部件旋转而使该被驱动部件沿着所述旋转轴方向移动。

说明书

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直线推进力的驱动机构的摄像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知有不分昼夜地拍摄监视图像的监视用摄像机装置。在这种摄像机装置中,在白天进行拍摄时使用IR截断过滤片(摄像机用过滤片),在夜间进行拍摄时,代替IR截断过滤片,使用与IR截断过滤片的光路长度一致的光学玻璃。在夜间,在由于照明或包含红外光(IR)的光的缘故透镜的轴上色差较大的情况下,在切换IR截断过滤片的有无时,图像会产生模糊。因此,在以往的摄像机装置中具有ABF(Auto Back Focus:自动后焦调整)机构,其对应是否使用IR截断过滤片,使摄像元件沿着光轴方向移动,并自动地调整焦点。
在以往的监视摄像机装置的ABF机构中,使用了丝杠和步进马达,在可旋转地设置于丝杠上的螺母部上安装摄像元件。于是,通过以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使丝杠旋转,使摄像元件沿着光轴方向前后移动。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274229号公报(第3-5页、图1-3)中公开了这种ABF机构。
在增大了摄像元件的尺寸等情况下,需要更大的推进力。但是,在以往的摄像装置的ABF机构中,在将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光轴方向的推进力时,所获得的推进力变大。因此,为了获得用于使摄像元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推进力,需要使用旋转驱动力大的大型步进马达,难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低成本化。在以往的摄像机装置的ABF机构中,在对光轴方向的移动量进行微调时,虽然对步进马达的旋转量进行微调,但是能够以步进马达进行微调的量有限,因而难以更为细微地对移动量进行微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获得大的推进力并能够进行移动量的微调的驱动机构的摄像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是摄像机装置,该摄像机装置具有将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直线推进力的驱动机构,其具有:驱动齿轮,其传递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被驱动部件,其外周面具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斜齿齿轮,对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减速并传递;支撑部,其以能够以被驱动部件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被驱动部件;以及变换部,其将传递至被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朝向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以对应被驱动部件旋转而使被驱动部件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形态是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设置于摄像机装置中,并将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直线推进力,其具有:驱动齿轮,其传递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被驱动部件,其外周面具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斜齿齿轮,对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减速并传递;支撑部,其以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被驱动部件;以及变换部,其将传递至被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朝向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以对应被驱动部件旋转而使被驱动部件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
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还存在其他形态。因此,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只是提供本发明的一部分形态,而并不是要限定所描述并请求保护的发明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使蜗轮向左移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使蜗轮向左移动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使蜗轮向右移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使蜗轮向右移动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机装置的ABF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机装置的ABF机构(使摄像元件移动至前侧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机装置的ABF机构(使摄像元件移动至后侧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机构
2驱动马达
4蜗杆
5斜齿齿轮
6蜗轮
7支撑框架
8、9轴部
10螺纹牙部
14、15支撑孔
16螺纹槽部
18ABF机构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另外,以下的详细说明和所附的附图并不是限定本发明。取而代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规定。
本发明的摄像机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其具有将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直线推进力的驱动机构,并且具有:驱动齿轮,其传递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被驱动部件,其外周面具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斜齿齿轮,对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减速并传递;支撑部,其以能够以被驱动部件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被驱动部件;以及变换部,其将传递至被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朝向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以对应被驱动部件旋转而使该被驱动部件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当从驱动齿轮向被驱动部件传递旋转驱动力时,被驱动部件一边旋转一边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这时,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经由斜齿齿轮被大幅度地减速后传递给被驱动部件。这样一来,由于大幅度地减速后的旋转驱动力被变换为推进力,所以与以往相比,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而且,在对光轴方向的移动量进行微调时,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被大幅度地减速后传递给被驱动部件。因此,在对驱动源(例如步进马达)的旋转量进行了微调时,与以往相比,可以更为细微地对移动量进行微调。
在本发明的摄像机装置中,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变换部具有:设在被驱动部件上的第一螺纹部;和设在支撑部上并与第一螺纹部啮合的第二螺纹部。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被驱动部件的第一螺纹部和支撑部的第二螺纹部相啮合,所以被驱动部件在旋转时被引导着向旋转轴方向移动。这样一来,传递至被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力被变换为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
在本发明的摄像机装置中,可以具有如下结构:第一螺纹部相对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被设定成:当旋转驱动力被从驱动齿轮传递至被驱动部件时被驱动部件经由斜齿齿轮从驱动齿轮受到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辅助推进力的方向,与当被驱动部件旋转时由变换部变换后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的方向一致。
根据这种结构,当被驱动部件旋转时由变换部变换后的推进力被附加了被驱动部件从驱动齿轮受到的辅助推进力。由此,利用从驱动齿轮传递的力,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
在本发明的摄像机装置中,可以具有如下结构:被驱动部件的斜齿齿轮具有与被驱动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移动量对应的齿轮宽度,作为被驱动部件的被支撑部的轴部具有与被驱动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移动量对应的轴长。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斜齿齿轮具有足够的齿轮宽度,所以即使在被驱动部件旋转并向旋转轴方向移动时,驱动齿轮与斜齿齿轮也相啮合。而且,由于被驱动部件的轴部具有足够的轴长,所以即使被驱动部件旋转并向旋转轴方向移动时,被驱动部件也由支撑部支撑。
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其设置于摄像机装置中,并将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直线推进力,其具有:驱动齿轮,其传递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被驱动部件,其外周面具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斜齿齿轮,对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减速并传递;支撑部,其以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被驱动部件;以及变换部,其将传递至被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朝向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以对应被驱动部件旋转而使该被驱动部件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
与上述相同地,根据这种结构,当从驱动齿轮向被驱动部件传递旋转驱动力时,被驱动部件一边旋转一边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这时,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经由斜齿齿轮被大幅度地减速后传递给被驱动部件。这样一来,由于大幅度地减速后的旋转驱动力被变换为推进力,所以与以往相比,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而且,在对光轴方向的移动量进行微调时,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被大幅度地减速后传递给被驱动部件。因此,在对驱动源(例如步进马达)的旋转量进行了微调时,与以往相比,可以更为细微地对移动量进行微调。
本发明设置了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具有对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减速并传递的被驱动部件、以可旋转且可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被驱动部件的支撑部以及将传递至被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旋转轴方向的推进力的变换部,由此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可以对移动量更为细微地进行微调。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监视摄像机装置的ABF用驱动机构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驱动机构)
首先,利用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机装置的驱动机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驱动机构的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驱动机构的构成的侧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驱动机构的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1具有:驱动马达2(例如步进马达)、安装于驱动马达2的马达轴3上的蜗杆4、外周面具有与蜗杆4啮合的斜齿齿轮5的蜗轮6以及以可旋转且可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蜗轮6的支撑框架7。在这里,蜗杆4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齿轮,蜗轮6相当于本发明的被驱动部件。此外,支撑框架7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撑部。
如图1及图2所示,蜗轮6大致呈圆筒状,从蜗轮6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一对轴部8、9。在其中一个轴部8的外周面上形成了螺纹牙部10。另一个轴部9的前端与施加驱动机构1的推进力的对象物11(以下简称为对象物11)抵接。在这里,其中一个轴部8的螺纹牙部1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螺纹部。
支撑框架7大致呈“コ”字形,由水平板12和两个垂直板13构成。在各垂直板13上分别设有插入蜗轮6的轴部8、9的支撑孔14、15。在其中一个支撑孔14(插入其中一个轴部8的支撑孔14)的内周面上,形成了与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啮合的螺纹槽部16。在这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螺纹部。
而且,在支撑框架7的另一个垂直板13(设有插入另一个轴部9的支撑孔15的垂直板13)上,安装弹簧部件17的一端。弹簧部件17的另一端安装于移动对象部上。通过该弹簧部件17的复原力,朝另一个轴部9拉伸移动对象物。这样一来,另一个轴部9的前端始终与对象物11抵接。
如上所述,轴部8的螺纹牙部10与其中一个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相啮合,当蜗轮6旋转时,蜗轮6与之对应地向旋转轴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即,传递至蜗轮6的旋转驱动力由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变换成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在这里,螺纹牙部10和螺纹槽部16相当于本发明的变换部。
在这里,对轴部8的螺纹牙部10的螺纹方向进行说明。轴部8的螺纹牙部10的相对于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的螺纹方向被如下设定:当旋转驱动力从蜗杆4传递至蜗轮6时蜗轮6经由斜齿齿轮5从蜗杆4受到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推进力(辅助推进力)的方向、当蜗轮6旋转时由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变换后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推进力的方向统一成相同的方向。
例如,利用图3进行说明,当蜗杆4向一个方向(例如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蜗轮6随之向一个方向(例如向左旋转)旋转。这时,蜗轮6从蜗杆4受到旋转轴方向(例如向左)的辅助推进力。在这种情况下,轴部8的螺纹牙部10的螺纹方向被如下设定:当蜗轮6以向左旋转方式旋转时,蜗轮6受到相同方向(向左)的推进力。即,轴部8的螺纹牙部10的螺纹方向被设定为所谓左旋方向。
另外,关于轴部8的螺纹牙部10的相对于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的螺纹方向,即使蜗轮6经由斜齿齿轮5从蜗杆4受到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推进力(辅助推进力)的方向和由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变换后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推进力的方向为相反的方向,也能够实施。
即,如上所述,虽然蜗轮6从蜗杆4受到辅助推进力,但是当受到大于该辅助推进力的阻力(相反方向的力)时,蜗轮6一边旋转一边放抗辅助推进力而向相反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由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变换后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推进力大于辅助推进力,所以即使辅助推进力的方向为相反方向,也能够实施。但是,这样一来,在由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变换后的朝向旋转轴方向的推进力和辅助推进力为相反方向的情况下,整体获得的推进力变小。
另外,当受到与该辅助推进力大小相同的阻力(相反方向的力)时,蜗轮6不会向旋转轴方向移动,而是原地滑动并旋转。
而且,蜗轮6的斜齿齿轮5具有与蜗轮6的移动量对应的齿轮宽度。即,斜齿齿轮5具有足够的宽度,即使在如上所述地蜗轮6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斜齿齿轮5也始终与蜗杆4啮合(参见图5至图8)。
例如,斜齿齿轮5具有足够的宽度,即使在蜗轮6朝另一个轴部9的方向(例如向左)移动的情况下,斜齿齿轮5也与蜗杆4啮合(参见图5及图6)。而且,斜齿齿轮5具有足够的宽度,即使在蜗轮6朝一个轴部8的方向(例如向右)移动的情况下,斜齿齿轮5也与蜗杆4啮合(参见图5及图6)。
蜗轮6的轴部8、9具有与蜗轮6的移动量对应的轴长。即,轴部8、9具有足够的长度,即使在如上所述地蜗轮6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蜗轮6的轴部8、9也始终支撑于支撑孔14、15中(参见图5至图8)。
例如,其中一个轴部8具有足够的长度,即使在蜗轮6向另一个轴部9的方向(例如向左)移动的情况下,其中一个轴部8也不会从支撑孔14中拔出(参见图5及图6)。而且,另一个轴部9具有足够的长度,即使在蜗轮6向其中一个轴部8的方向(例如向右)移动的情况下,另一个轴部9也不会从支撑孔15中拔出(参见图7及图8)。
利用图5至图8对如上构成的驱动机构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这里,首先对将另一个轴部9推出时的动作、也就是使蜗轮向左移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使蜗轮6向左移动时的驱动机构1的侧视图。图6是使蜗轮6向左移动时的驱动机构1的俯视图。
如图5及图6所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1,当将另一个轴部9推出时,使驱动马达2动作,使蜗杆4向一个方向(例如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一来,经由斜齿齿轮5传递旋转驱动力,蜗轮6向一个方向(例如向左旋转)旋转。由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将旋转驱动力变换成旋转轴方向(例如向左)的推进力,蜗轮6受到向左的推进力。而且,蜗轮6也从蜗杆4受到相同方向(向左)的辅助推进力。另外,蜗轮6虽然从弹簧部件17受到相反方向(向右)的复原力,但是该复原力比上述推进力小。因此,蜗轮6反抗弹簧部件17的复原力向左移动,另一个轴部9被推出。
接着,对拉入另一个轴部9时的动作、也就是使蜗轮6向右移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是使蜗轮6向右移动时的驱动机构1的侧视图。图8是使蜗轮6向右移动时的驱动机构1的俯视图。
如图7及图8所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1,当将另一个轴部9拉入时,使驱动马达2动作,使蜗杆4向相反方向(例如图7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一来,经由斜齿齿轮5传递旋转驱动力,蜗轮6向相反方向(例如右旋转)旋转。由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将旋转驱动力变换成与旋转轴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向右)的推进力,蜗轮6受到向右的推进力。而且,蜗轮6也从蜗杆4受到相同方向(向右)的辅助推进力。另外,蜗轮6从弹簧部件17受到相同方向(向右)的复原力。这样一来,蜗轮6向右移动,另一个轴部9被拉入。
(ABF机构)
以上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1例如被用作ABF用驱动机构1。以下,利用图9至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ABF机构18进行说明。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ABF机构18的构成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在摄像机装置的内部设有:配置于透镜光路上的摄像元件19(例如CCD)、安装摄像元件19的ABF框架20以及使ABF框架20变形而使摄像元件19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上述驱动机构1。
ABF框架20具有:下表面框架21、立设于下表面框架21的上表面上的前后一对纵向框架22以及由纵向框架22支撑的上表面框架23。从上表面框架23的下表面垂设安装有安装基板24的安装框架25,其中该安装基板24上安装有摄像元件19等。
如图9所示,驱动机构1的蜗轮6的轴部9的前端与纵向框架22的其中之一抵接。例如,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蜗轮6的另一个轴部9的前端与前侧(图9中的左侧)的纵向框架22抵接。在这里,该纵向框架22是施加驱动机构1的推进力的对象物11。
ABF框架20如下构成:当受到驱动机构1的推进力时,纵向框架22向前后方向倾斜,上表面框架23沿着前后方向(光轴方向)移动(参见图10及图11)。即,该ABF框架20如下构成,其可以借助驱动机构1的推进力使摄像元件19沿着前后方向移动。
利用图10及图11对如上构成的ABF机构18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0是使摄像元件19向前侧移动时的ABF机构18的侧视图。图11是使摄像元件19向后侧移动时的ABF机构18的侧视图。
如图10所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ABF机构18使摄像元件19向前侧移动时,如上所述地使驱动马达2动作,使蜗轮6向左(图10中的向左)移动,将蜗轮6的另一个轴部9推出。然后,以另一个轴部9推压纵向框架22,使ABF框架20变形,使摄像元件19向前侧(图10中的左侧)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ABF机构18使摄像元件19向后侧移动时,如上所述地使驱动马达2动作,使蜗轮6向右(图11中的向右)移动,将蜗轮6的另一个轴部9拉入。然后,通过弹簧部件17的复原力拉伸纵向框架22,使ABF框架20变形,使摄像元件19向后侧(图11中的右侧)移动。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像机装置,设置了驱动机构1,该驱动机构1具有对蜗杆4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减速并传递的蜗轮6、以可旋转且可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蜗轮6的支撑框架7以及将传递至蜗轮6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旋转轴方向的推进力的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及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由此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可以对移动量更为细微地进行微调。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蜗杆4向蜗轮6传递旋转驱动力时,蜗轮6一边旋转一边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这时,蜗杆4的旋转驱动力经由斜齿齿轮5被大幅度地减速后传递给蜗轮6。这样一来,由于大幅度地减速后的旋转驱动力被变换为推进力,所以与以往相比,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而且,在对光轴方向的移动量进行微调时,蜗杆4的旋转驱动力被大幅度地减速后传递给蜗轮6。因此,在对驱动马达(例如步进马达)的旋转量进行了微调时,与以往相比,可以更为细微地对移动量进行微调。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蜗轮6的轴部8的螺纹牙部10(第一螺纹部)和支撑框架7的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第二螺纹部)相啮合,所以蜗轮6在旋转时被引导着向旋转轴方向移动。这样一来,传递至蜗轮6的旋转驱动力被变换为旋转轴方向的直线推进力。这也可以说是,以蜗轮6的旋转轴为中心的旋转运动被变换成朝向沿着旋转轴方向的方向的直进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蜗轮6旋转时由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16变换后的推进力被附加了蜗轮6从蜗杆4受到的辅助推进力。由此,可以毫不浪费地利用从蜗杆4传递的力,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斜齿齿轮5具有足够的齿轮宽度,所以即使在蜗轮6旋转并向旋转轴方向移动时,蜗杆4也始终与斜齿齿轮5相啮合。而且,由于蜗轮6的轴部8、9具有足够的轴长,所以即使蜗轮6旋转并向旋转轴方向移动时,蜗轮6也由支撑框架7稳固地支撑。
以上,通过示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未限定于此,可以在请求保护的范围内根据目的进行变更、变形。
例如,在以上的说明中,示例了仅蜗轮6的另一个轴部9与对象物11(ABF框架20的纵向框架22)抵接的结构。即,说明了通过以弹簧部件17拉伸对象物11而使对象物11的移动追踪于蜗轮6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对象物11固定于蜗轮6的另一个轴部9的前端,使对象物11的移动追踪于蜗轮6。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蜗轮6的其中一个轴部8上形成螺纹牙部10、并在支撑框架7的其中一个支撑孔14中形成螺纹槽部16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蜗轮6的另一个轴部9上形成螺纹槽部,并在支撑框架7的另一个支撑孔15中形成螺纹槽部;或者,还可以在蜗轮6的两个轴部8、9上形成螺纹牙部,并在支撑框架7的两个支撑孔14、15中形成螺纹槽部。
以上虽然说明了当前认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可以理解为能够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形,而且,处于本发明实质精神与范围内的类似的所有变形也包含于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摄像机装置具有可以获得更大的推进力、并且可以更为细微地对移动量进行微调的效果,作为具有ABF机构的监视用摄像机装置等是有用的。

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摄像机装置的驱动机构(1)具有:传递驱动马达(2)的旋转驱动力的蜗杆(4)、外周面上具有与蜗杆(4)啮合的斜齿齿轮(5)的蜗轮(6)以及以可旋转且可向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蜗轮的支撑框架(7)。蜗杆(4)的旋转驱动力被减速之后传递给蜗轮。蜗轮(6)的轴部(8)的螺纹牙部(10)和支撑框架(7)的支撑孔(14)的螺纹槽部相啮合,蜗轮(6)旋转并且向旋转轴方向移动。这样一来,传递给蜗轮(6)的旋转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