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268512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515888.X

申请日:

20100903

公开号:

CN201806886U

公开日:

2011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13/10

主分类号:

A61G13/10

申请人:

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红强,彭伟,韩洪伟,吉鸣

地址: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158号

优先权:

CN201020515888U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包括安装于背板上的大滑轮和安装于座板壁上的小滑轮,所述的大滑轮和小滑轮传动连接,小滑轮的中部设有传感器的转动轴,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传动连接采用的是大滑轮通过传感线与小滑轮的外圈连接;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的半径比例大于1;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的半径比例为2;所述的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之间设有传感器转动轴支架;所述的传感器转动轴支架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本实用新型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测量出背板的位置,将信息反馈给传感器和处理中心,本实用新型装置有放大的功能并且其精度和灵敏度可以是普通反馈装置的数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于背板上的大滑轮(2)和安装于座板壁上的小滑轮(4),所述的大滑轮(2)和小滑轮(4)传动连接,小滑轮(4)的中部设有传感器的转动轴(7),小滑轮(4)与传感器的转动轴(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滑轮(2)与小滑轮(4)传动连接采用的是大滑轮(2)通过传感线(1)与小滑轮(4)的外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滑轮(2)与小滑轮(4)的半径比例大于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滑轮(2)与小滑轮(4)的半径比例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小滑轮(4)与传感器的转动轴(7)之间设有传感器转动轴支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感器转动轴支架(6)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台水平复位的反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为适应手术的需要,病人在手术时必须处于不同的手术体位。在手术时由于对病人实施了麻醉,病人身体全部或部分会失去知觉,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作用大部分已消失或减弱,基本失去自主调节能力。故不适当的手术体位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延迟康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合适的手术体位对病人的安全、手术的操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些不同的手术体位,都是通过水平位置调节而得到的。这样,水平位置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要得到水平位置,智能手术台就需要具备一套测量与控制水平位置的装置,其核心是反馈装置。目前,类似的反馈装置都是等比例的,不具有放大功能,其精度和灵敏度有限,难以达到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放大功能并且其精度和灵敏度能够成倍提高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包括安装于背板上的大滑轮和安装于座板壁上的小滑轮,所述的大滑轮和小滑轮传动连接,小滑轮的中部设有传感器的转动轴,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考虑到成本和经济实用这一方面,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传动连接采用的是大滑轮通过传感线与小滑轮的外圈连接。

为了在操作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放大反馈的信息,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的半径比例大于1,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的半径比例为2。

为了方便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的连接,所述的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之间设有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为了在复位的时候,小滑轮能够自动转会初始位置,所述的传感器转动轴支架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测量出背板的位置,将信息反馈给传感器和处理中心,本实用新型装置有放大的功能并且其精度和灵敏度可以是普通反馈装置的数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感线,2.大滑轮,3.卡簧,4.小滑轮,5.支架,6.传感器转动轴支架,7.传感器转动轴,8.顶锥螺丝,9.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包括安装于背板上的大滑轮2和安装于座板壁上的小滑轮4,所述的大滑轮2和小滑轮4传动连接,小滑轮4的中部设有传感器的转动轴7,小滑轮4与传感器的转动轴7固定连接;所述的大滑轮2与小滑轮4传动连接采用的是大滑轮2通过传感线1与小滑轮4的外圈连接。;所述的大滑轮2与小滑轮4的半径比例大于1,进一步的所述的大滑轮2与小滑轮4的半径比例为2;所述的小滑轮4与传感器的转动轴7之间设有传感器转动轴支架6,并且传感器的转动轴7与传感器转动轴支架6通过顶锥螺丝8固定连接;所述的传感器转动轴支架6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9,能够自动复位;小滑轮4通过支架5与座板壁固定连接;小滑轮4通过卡簧3固定在传感器转动轴支架6上,为的是使小滑轮4在轴上不滑动。

在需要改变反馈装置的放大效果的时候,只需更换半径大或者小一些的大滑轮2即可;或者是在背板上安装多个半径大小不一的大滑轮4,在改变放大效果的时候,只需将传感线1换到较大或较小的大滑轮2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反馈放大的倍数即为大滑轮2与小滑轮4半径比例的倍数。大滑轮2与小滑轮4的传动连接,不仅可以采用传感线1,也可以采用皮带链条等其他连接方式。

当智能手术台的背板转动一定角度时,大滑轮2通过传感线1将角度位移传递到座板臂上的小滑轮4,小滑轮4带动传感器的转动轴7一起转动而将此信息反馈给传感器,传感器进一步将反馈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术台的微型处理中心,处理中心根据反馈信息精确计算出背板所处位置以及此位置与水平位置之间的差异,进而发出指令使得智能手术台进行所要求的动作,运动-反馈-运动,通过不断的循环,智能手术台恢复到水平位置。

大滑轮2的半径是小滑轮4两倍时的运动情况如下:

当智能手术台背板向上转动30度时,大滑轮2同时转过30度,由于其半径是小滑轮4的2倍,所以小滑轮4带动传感器的转动轴7一起转过60度并将此信息反馈给传感器和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可以依据此信息发出指令:智能手术台背板液压缸动作,使背板向反方向转动30度以得到水平位置,即实现智能手术台的水平复位。

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0688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4.27 CN 201806886 U *CN201806886U* (21)申请号 201020515888.X (22)申请日 2010.09.03 A61G 13/10(2006.01) (73)专利权人 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地址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方 洲路 158 号 (72)发明人 李红强 彭伟 韩洪伟 吉鸣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赵枫 (54) 实用新型名称 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

2、及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 水平复位反馈装置, 包括安装于背板上的大滑轮 和安装于座板壁上的小滑轮, 所述的大滑轮和小 滑轮传动连接, 小滑轮的中部设有传感器的转动 轴, 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 所述的 大滑轮与小滑轮传动连接采用的是大滑轮通过传 感线与小滑轮的外圈连接 ; 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 轮的半径比例大于 1 ; 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的 半径比例为 2 ; 所述的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 之间设有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 所述的传感器转动 轴支架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本实用新型可以迅 速而准确地测量出背板的位置, 将信息反馈给传 感器和处理中心, 本实用新型装置有放大的功能 并且其精。

3、度和灵敏度可以是普通反馈装置的数 倍。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CN 201806891 U1/1 页 2 1. 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 :包括安装于背板上的 大滑轮 (2) 和安装于座板壁上的小滑轮 (4),所述的大滑轮 (2) 和小滑轮 (4) 传动连接, 小滑轮 (4) 的中部设有传感器的转动轴 (7),小滑轮 (4) 与传感器的转动轴 (7) 固定连 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

4、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 :所 述的大滑轮 (2) 与小滑轮 (4) 传动连接采用的是大滑轮 (2) 通过传感线 (1) 与小滑轮 (4) 的外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 : 所述的大滑轮 (2) 与小滑轮 (4) 的半径比例大于 1。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 :所 述的大滑轮 (2) 与小滑轮 (4) 的半径比例为 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 : 所述的小滑轮 (4) 与传感器的转动轴 (7) 之间设有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6)。

5、。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其特征是 :所 述的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6) 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 (9)。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06886 U CN 201806891 U1/2 页 3 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台水平复位的反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性放大式 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适应手术的需要,病人在手术时必须处于不同的手术体位。 在手术时由于对 病人实施了麻醉,病人身体全部或部分会失去知觉,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作用大部分 已消失或减弱,基本失去自主调节。

6、能力。 故不适当的手术体位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延迟 康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合适的手术体位对病人的安全、手术的操作是 十分重要的,然而这些不同的手术体位,都是通过水平位置调节而得到的。 这样,水平 位置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要得到水平位置,智能手术台就需要具备一套测量与控制水平 位置的装置,其核心是反馈装置。 目前,类似的反馈装置都是等比例的,不具有放大功 能,其精度和灵敏度有限,难以达到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放大功能并且其精度和灵敏度 能够成倍提高的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

7、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 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包括安装于背板上的大滑轮和安装于座板壁上的小滑轮,所述的大 滑轮和小滑轮传动连接,小滑轮的中部设有传感器的转动轴,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 固定连接。 0005 考虑到成本和经济实用这一方面,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传动连接采用的是大 滑轮通过传感线与小滑轮的外圈连接。 0006 为了在操作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放大反馈的信息,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的半 径比例大于 1,进一步的方案为 :所述的大滑轮与小滑轮的半径比例为 2。 0007 为了方便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的连接,所述的小滑轮与传感器的转动轴之 间设有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0008 为了。

8、在复位的时候,小滑轮能够自动转会初始位置,所述的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测量出背板的位置,将信息反馈 给传感器和处理中心,本实用新型装置有放大的功能并且其精度和灵敏度可以是普通反 馈装置的数倍。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1806886 U CN 201806891 U2/2 页 4 0012 图 2 是图 1 的 A-A 面的剖视图 ; 0013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传感线,2.。

9、大滑轮,3.卡簧,4.小滑轮,5.支架,6.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7. 传感器转动轴,8. 顶锥螺丝,9. 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 1、图 2 和图 3 所示一种线性放大式智能手术台水平复位反馈装置,包括安 装于背板上的大滑轮 2 和安装于座板壁上的小滑轮 4,所述的大滑轮 2 和小滑轮 4 传动连 接,小滑轮 4 的中部设有传感器的转动轴 7,小滑轮 4 与传感器的转动轴 7 固定连接 ;所 述的大滑轮 2 与小滑轮 4 传动连接采用的是大滑轮 2 通过传感线 1 与小滑轮 4 的外圈连 接。;所述的大滑轮 2 与小滑轮 4 的半径比例大于 1,进一步的所述的大滑轮 2 与小。

10、滑轮 4 的半径比例为 2 ;所述的小滑轮 4 与传感器的转动轴 7 之间设有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6, 并且传感器的转动轴7与传感器转动轴支架6通过顶锥螺丝8固定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转 动轴支架 6 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 9,能够自动复位 ;小滑轮 4 通过支架 5 与座板壁固定连 接 ;小滑轮 4 通过卡簧 3 固定在传感器转动轴支架 6 上,为的是使小滑轮 4 在轴上不滑 动。 0016 在需要改变反馈装置的放大效果的时候,只需更换半径大或者小一些的大滑轮 2 即可 ;或者是在背板上安装多个半径大小不一的大滑轮 4,在改变放大效果的时候,只 需将传感线 1 换到较大或较小的大滑轮 2 上即可。。

11、 本实用新型反馈放大的倍数即为大滑 轮 2 与小滑轮 4 半径比例的倍数。 大滑轮 2 与小滑轮 4 的传动连接,不仅可以采用传感 线 1,也可以采用皮带链条等其他连接方式。 0017 当智能手术台的背板转动一定角度时,大滑轮 2 通过传感线 1 将角度位移传递 到座板臂上的小滑轮 4,小滑轮 4 带动传感器的转动轴 7 一起转动而将此信息反馈给传感 器,传感器进一步将反馈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术台的微型处理中心,处理中心根据反馈信 息精确计算出背板所处位置以及此位置与水平位置之间的差异,进而发出指令使得智能 手术台进行所要求的动作,运动-反馈-运动,通过不断的循环,智能手术台恢复到水平 位置。 0。

12、018 大滑轮 2 的半径是小滑轮 4 两倍时的运动情况如下 : 0019 当智能手术台背板向上转动 30 度时,大滑轮 2 同时转过 30 度,由于其半径是小 滑轮 4 的 2 倍,所以小滑轮 4 带动传感器的转动轴 7 一起转过 60 度并将此信息反馈给传 感器和处理中心。 处理中心可以依据此信息发出指令 :智能手术台背板液压缸动作,使 背板向反方向转动 30 度以得到水平位置,即实现智能手术台的水平复位。 说 明 书 CN 201806886 U CN 201806891 U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06886 U CN 201806891 U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06886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