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826660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9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5156.8

申请日:

20090930

公开号:

CN101692990B

公开日:

2011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1/04

主分类号:

A61G1/04

申请人:

江阴万事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全兴,汪立新,沈方华,卞正平

地址:

214423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澄杨路1001号

优先权:

CN200910145156A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唐纫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车担架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包括定位板(6.1)、第三连接板(6.7)、第二连接板(6.6)、第一连接板(6.3)、自锁装置(6.4)、触动杆(6.2)和轮子(6.23),所述第三连接板(6.7)上固定有一触碰柄(6.24),该第三连接板(6.7)的中间与定位板(6.1)相连接,第三连接板(6.7)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6.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与自锁装置(6.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3)的一端阳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6.4)的另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动杆(6.2)的一端相连,该触动杆(6.2)的另一端与轮子(6.23)相连。本发明采用触发式装置,女士气力很小时也可直接推动或拉动上车担架实现折叠或支撑开动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总成包括定位板(6.1)、第三连接板(6.7)、第二连接板(6.6)、第一连接板(6.3)、自锁装置(6.4)、触动杆(6.2)和轮子(6.23),所述第三连接板(6.7)上固定有一触发柄(6.24),该第三连接板(6.7)的中间与定位板(6.1)相连接,第三连接板(6.7)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6.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与自锁装置(6.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3)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6.4)的另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动杆(6.2)的一端相连,该触动杆(6.2)的另一端与轮子(6.23)相连;所述自锁装置(6.4)包括第一导管(6.4.1)、第二导管(6.4.2)、活动杆(6.4.4)和推杆(6.4.5),所述第一导管(6.4.1)一端与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相连接,第一导管(6.4.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6.4.2)的一端呈“T”字型相连接,且第一导管(6.4.1)与第二导管(6.4.2)相连通,该第二导管(6.4.2)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6.4.4),该活动杆(6.4.4)的首端插入第二导管(6.4.2)内,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缩弹簧(6.4.3),该活动杆(6.4.4)的尾端伸出第二导管(6.4.2)外;所述推杆(6.4.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相连,该推杆(6.4.5)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6.4.2)的第一导管(6.4.1)的一端插入第一导管(6.4.1)内,该推杆(6.4.5)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导管(6.4.2)内的活动杆(6.4.4)首端相接触配合,所述活动杆(6.4.4)的尾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6.7)上的触发柄(6.24)柄部相配合。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车担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用于实现上车担架的上车动作。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作出以前,目前的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大都采用手握操作手柄的方式来实现。该种方式所需的握持力较大,女士气力较小时握持不住,不能实现上车动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所需气力较小的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包括定位板、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自锁装置、触动杆和轮子,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固定有一触发柄,该第三连接板的中间与定位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自锁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动杆的一端相连,该触动杆的另一子相连;所述自锁装置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活动杆和推杆,所述第一导管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中间相连接,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的一端呈“T”字型相连接,且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相连通,该第二导管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该活动杆的首端插入第二导管内,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缩弹簧,该活动杆的尾端伸出第二导管外;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该推杆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的第一导管的一端插入第一导管内,该推杆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导管内的活动杆首端相接触配合,所述活动杆的尾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的触发柄柄部相配合。

工作原理:

手动推动上车担架向前移动,当上车担架触碰到救护车时,上车担架的前撑脚向后转动并折叠收起,使连杆机构总成的触发柄的柄部脱离连杆机构总成自锁装置的活动杆,使上车担架的后撑脚向后转动并折叠收起;反之,拉动上车担架脱离救护车时,上车担架的前撑脚向前转动并支撑开,使连杆机构总成的触发柄的柄部接触连杆机构总成自锁装置的活动杆,使上车担架的后撑脚向前转动并支撑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触发式装置,女士气力很小时也可直接推动或拉动上车担架实现折叠或支撑开动作。

(四)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连杆机构总成的上车担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卸下左横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车担架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中附图标记:

横梁1、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第三连接轴4、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连杆机构总成6、后撑脚7、前撑脚8;

定位板6.1、触动杆6.2、第一连接板6.3、自锁装置6.4、堵塞6.5、第二连接板6.6、第三连接板6.7、第一轴套6.8、六角锁紧螺母6.9、第一六角头螺栓6.10、第二轴套6.11、第二六角头螺栓6.12、第三六角头螺栓6.13、第三轴套6.14、第四六角头螺栓6.15、第五六角头螺栓6.16、第一平垫圈6.17、第四轴套6.18、六角螺母6.19、第二平垫圈6.20、第六六角头螺栓6.21、第五轴套6.22、轮子6.23、触发柄6.24;

第一导管6.4.1、第二导管6.4.2、压缩弹簧6.4.3、活动杆6.4.4、推杆6.4.5、弹性圆柱销6.4.6。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采用本发明连杆机构总成的上车担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卸下左横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连杆机构总成的上车担架,包括横梁1、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第三连接轴4、后撑脚7、后撑脚上关节管5、前撑脚8和连杆机构总成6,所述横梁1有二根,左右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和第三连接轴4自中间至后依次纵向连接于左右两横梁之间,且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和第三连接轴4相互平行,所述后撑脚7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和第三连接轴4下方,所述连杆机构总成6连接于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上。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上车担架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的爆炸图。由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车担架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6,包括定位板6.1、第三连接板6.7、第二连接板6.6、第一连接板6.3、自锁装置6.4、触动杆6.2和轮子6.23,定位板6.1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与第二连接轴3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板6.7上固定有一触发柄6.24,该第三连接板6.7的中间用第三六角头螺栓6.13和第三轴套6.14与定位板6.1相连接,第三连接板6.7的一端用六角头螺栓与第二连接板6.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六角头螺栓6.16、第一平垫圈6.17、第四轴套6.18、六角螺母6.19和第二平垫圈6.20与自锁装置6.4的一端相连接,并在该连接端设置堵塞6.5;所述第三连接板6.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六角头螺栓6.15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3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6.4的另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六角头螺栓6.10、六角锁紧螺母6.9和第一轴套6.8与所述触动杆6.2的一端相连,该触动杆6.2的中间通过第二六角头螺栓6.12和第二轴套6.11与所述第三连接轴4相连,该触动杆6.2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六角头螺栓6.21和第五轴套6.22与轮子6.23相连。

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发明的自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爆炸图。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所述自锁装置6.4,包括第一导管6.4.1、第二导管6.4.2、活动杆6.4.4和推杆6.4.5,所述第一导管6.4.1一端用弹性圆柱销6.4.6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相连接,第一导管6.4.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6.4.2的一端呈“T”字型相连接,且第一导管6.4.1与第二导管6.4.2相连通,该第二导管6.4.2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6.4.4,该活动杆6.4.4的首端插入第二导管6.4.2内,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缩弹簧6.4.3,该活动杆6.4.4的尾端伸出第二导管6.4.2外;所述推杆6.4.5的一端通过第五六角头螺栓6.16、第一平垫圈6.17、第四轴套6.18、六角螺母6.19和第二平垫圈6.20与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相连,该推杆6.4.5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6.4.2的第一导管6.4.1的一端插入第一导管6.4.1内,该推杆6.4.5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导管6.4.2内的活动杆6.4.4首端相接触配合,所述活动杆6.4.4的尾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6.6上的触发柄6.24柄部相配合。

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9299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3.16 CN 101692990 B *CN101692990B* (21)申请号 200910145156.8 (22)申请日 2009.09.30 A61G 1/04(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阴万事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4423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澄杨路 1001 号 (72)发明人 李全兴 汪立新 沈方华 卞正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 CN 201519240 U,2010.07.07, 权利要求 1. (54) 发明名称 上车担架的。

2、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车担架上车装置的连杆机 构总成, 包括定位板 (6.1)、 第三连接板 (6.7)、 第二连接板 (6.6)、 第一连接板 (6.3)、 自锁装置 (6.4)、 触动杆 (6.2) 和轮子 (6.23), 所述第三连 接板 (6.7) 上固定有一触碰柄 (6.24), 该第三连 接板 (6.7) 的中间与定位板 (6.1) 相连接, 第三 连接板 (6.7) 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 (6.6) 的一端 相连接, 第二连接板 (6.6) 的另一端与自锁装置 (6.4)的一端相连接 ; 所述第三连接板(6.7)的另 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 (6.3。

3、) 的一端阳连接, 该 第一连接板 (6.3) 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 (6.4) 的另一端相连接, 该第一连接板 (6.3) 的另一端 与所述触动杆(6.2)的一端相连, 该触动杆(6.2) 的另一端与轮子(6.23)相连。 本发明采用触发式 装置, 女士气力很小时也可直接推动或拉动上车 担架实现折叠或支撑开动作。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尹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CN 101692990 B1/1 页 2 1. 一种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杆机构。

4、总成包括定 位板 (6.1)、 第三连接板 (6.7)、 第二连接板 (6.6)、 第一连接板 (6.3)、 自锁装置 (6.4)、 触 动杆 (6.2) 和轮子 (6.23), 所述第三连接板 (6.7) 上固定有一触发柄 (6.24), 该第三连 接板 (6.7) 的中间与定位板 (6.1) 相连接, 第三连接板 (6.7) 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 (6.6) 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连接板 (6.6) 的另一端与自锁装置 (6.4) 的一端相连接 ; 所述第三连 接板 (6.7)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 (6.3) 的一端相连接, 该第一连接板 (6.3) 的中 间与所述自锁装置 (6.4) 。

5、的另一端相连接, 该第一连接板 (6.3) 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动杆 (6.2) 的一端相连, 该触动杆 (6.2) 的另一端与轮子 (6.23) 相连 ; 所述自锁装置 (6.4) 包 括第一导管 (6.4.1)、 第二导管 (6.4.2)、 活动杆 (6.4.4) 和推杆 (6.4.5), 所述第一导管 (6.4.1) 一端与第一连接板 (6.3) 的中间相连接, 第一导管 (6.4.1) 的另一端与第二导 管 (6.4.2) 的一端呈 “T” 字型相连接, 且第一导管 (6.4.1) 与第二导管 (6.4.2) 相连通, 该第二导管 (6.4.2) 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 (6.4.4), 该活。

6、动杆 (6.4.4) 的首端插入第二导 管 (6.4.2) 内, 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缩弹簧 (6.4.3), 该活动杆 (6.4.4) 的尾端伸出第 二导管 (6.4.2) 外 ; 所述推杆 (6.4.5) 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 (6.6) 的另一端相连, 该推杆 (6.4.5) 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 (6.4.2) 的第一导管 (6.4.1) 的一端插入第一导管 (6.4.1)内, 该推杆(6.4.5)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导管(6.4.2)内的活动杆(6.4.4)首端相接 触配合, 所述活动杆 (6.4.4) 的尾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 (6.7) 上的触发柄 (6.24) 柄部相配 合。 权 。

7、利 要 求 书 CN 101692990 B1/3 页 3 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 ( 一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车担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 用于实现上车 担架的上车动作。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 二 ) 背景技术 0002 在本发明作出以前, 目前的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大都采用手握操作手柄的方式来 实现。该种方式所需的握持力较大, 女士气力较小时握持不住, 不能实现上车动作。 ( 三 )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所需气力较小的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 的连杆机构总成。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上车担。

8、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 包括定 位板、 第三连接板、 第二连接板、 第一连接板、 自锁装置、 触动杆和轮子, 所述第三连接板上 固定有一触发柄, 该第三连接板的中间与定位板相连接, 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 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自锁装置的一端相连接 ; 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 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 该第一连接板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 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动杆的一端相连, 该触动杆的另一子相连 ; 所述自锁装置 包括第一导管、 第二导管、 活动杆和推杆, 所述第一导管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中间相连接, 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的一端呈 “T。

9、” 字型相连接, 且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相连通, 该 第二导管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 该活动杆的首端插入第二导管内, 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 缩弹簧, 该活动杆的尾端伸出第二导管外 ; 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 该 推杆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的第一导管的一端插入第一导管内, 该推杆的外缘与所述 第二导管内的活动杆首端相接触配合, 所述活动杆的尾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的触发柄柄 部相配合。 0005 工作原理 : 0006 手动推动上车担架向前移动, 当上车担架触碰到救护车时, 上车担架的前撑脚向 后转动并折叠收起, 使连杆机构总成的触发柄的柄部脱离连杆机构总成自锁装置的活动 杆, 使。

10、上车担架的后撑脚向后转动并折叠收起 ; 反之, 拉动上车担架脱离救护车时, 上车担 架的前撑脚向前转动并支撑开, 使连杆机构总成的触发柄的柄部接触连杆机构总成自锁装 置的活动杆, 使上车担架的后撑脚向前转动并支撑起。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08 本发明采用触发式装置, 女士气力很小时也可直接推动或拉动上车担架实现折叠 或支撑开动作。 ( 四 )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采用本发明连杆机构总成的上车担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1692990 B2/3 页 4 0010 图 2 为图 1 卸下左横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3 为本发明上车担架上车装。

11、置的连杆机构总成的爆炸图。 0012 图 4 为本发明的自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5 为图 4 的爆炸图。 0014 图中附图标记 : 0015 横梁1、 第一连接轴2、 第二连接轴3、 第三连接轴4、 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 连杆机构 总成 6、 后撑脚 7、 前撑脚 8 ; 0016 定位板 6.1、 触动杆 6.2、 第一连接板 6.3、 自锁装置 6.4、 堵塞 6.5、 第二连接板 6.6、 第三连接板 6.7、 第一轴套 6.8、 六角锁紧螺母 6.9、 第一六角头螺栓 6.10、 第二轴套 6.11、 第二六角头螺栓 6.12、 第三六角头螺栓 6.13、 第三轴套 6.。

12、14、 第四六角头螺栓 6.15、 第五六角头螺栓 6.16、 第一平垫圈 6.17、 第四轴套 6.18、 六角螺母 6.19、 第二平垫圈 6.20、 第六六角头螺栓 6.21、 第五轴套 6.22、 轮子 6.23、 触发柄 6.24 ; 0017 第一导管6.4.1、 第二导管6.4.2、 压缩弹簧6.4.3、 活动杆6.4.4、 推杆6.4.5、 弹性 圆柱销 6.4.6。 ( 五 )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见图1和图2, 图1为采用本发明连杆机构总成的上车担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图 1 卸下左横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 采用本发明连杆机构总 。

13、成的上车担架, 包括横梁 1、 第一连接轴 2、 第二连接轴 3、 第三连接轴 4、 后撑脚 7、 后撑脚上 关节管 5、 前撑脚 8 和连杆机构总成 6, 所述横梁 1 有二根, 左右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轴 2、 第二连接轴 3 和第三连接轴 4 自中间至后依次纵向连接于左右两横梁之间, 且第一连接 轴 2、 第二连接轴 3 和第三连接轴 4 相互平行, 所述后撑脚 7 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 2 和第 三连接轴 4 下方, 所述连杆机构总成 6 连接于后撑脚的上关节管 5 上。 0019 参见图3, 图3为本发明上车担架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的爆炸图。 由图3可以 看出, 本发明上车担架。

14、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 6, 包括定位板 6.1、 第三连接板 6.7、 第二 连接板6.6、 第一连接板6.3、 自锁装置6.4、 触动杆6.2和轮子6.23, 定位板6.1横向连接于 所述第一连接轴2与第二连接轴3之间, 所述第三连接板6.7上固定有一触发柄6.24, 该第 三连接板 6.7 的中间用第三六角头螺栓 6.13 和第三轴套 6.14 与定位板 6.1 相连接, 第三 连接板 6.7 的一端用六角头螺栓与第二连接板 6.6 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连接板 6.6 的另一 端通过第五六角头螺栓 6.16、 第一平垫圈 6.17、 第四轴套 6.18、 六角螺母 6.19 和第二平垫 。

15、圈6.20与自锁装置6.4的一端相连接, 并在该连接端设置堵塞6.5 ; 所述第三连接板6.7的 另一端通过第四六角头螺栓 6.15 与所述第一连接板 6.3 的一端相连接, 该第一连接板 6.3 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 6.4 的另一端相连接, 该第一连接板 6.3 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六角头 螺栓 6.10、 六角锁紧螺母 6.9 和第一轴套 6.8 与所述触动杆 6.2 的一端相连, 该触动杆 6.2 的中间通过第二六角头螺栓6.12和第二轴套6.11与所述第三连接轴4相连, 该触动杆6.2 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六角头螺栓 6.21 和第五轴套 6.22 与轮子 6.23 相连。 0020 参见图。

16、 4 和图 5, 图 4 为本发明的自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 5 为图 4 的爆炸图。 由图 4 和图 5 可以看出, 所述自锁装置 6.4, 包括第一导管 6.4.1、 第二导管 6.4.2、 活动杆 6.4.4 和推杆 6.4.5, 所述第一导管 6.4.1 一端用弹性圆柱销 6.4.6 与所述第一连接板 6.3 说 明 书 CN 101692990 B3/3 页 5 的中间相连接, 第一导管 6.4.1 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 6.4.2 的一端呈 “T” 字型相连接, 且第 一导管 6.4.1 与第二导管 6.4.2 相连通, 该第二导管 6.4.2 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 6.4.4, 该 活。

17、动杆 6.4.4 的首端插入第二导管 6.4.2 内, 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缩弹簧 6.4.3, 该活动 杆6.4.4的尾端伸出第二导管6.4.2外 ; 所述推杆6.4.5的一端通过第五六角头螺栓6.16、 第一平垫圈6.17、 第四轴套6.18、 六角螺母6.19和第二平垫圈6.20与第二连接板6.6的另 一端相连, 该推杆 6.4.5 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 6.4.2 的第一导管 6.4.1 的一端插入 第一导管 6.4.1 内, 该推杆 6.4.5 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导管 6.4.2 内的活动杆 6.4.4 首端相 接触配合, 所述活动杆 6.4.4 的尾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 6.6 上的触发柄 6.24 柄部相配合。 说 明 书 CN 101692990 B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92990 B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92990 B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92990 B4/4 页 9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