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及代步车.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8266102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5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189381.2

申请日:

20150331

公开号:

CN204581738U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5/06

主分类号:

A61G5/06

申请人:

张宝荣

发明人:

张宝荣,朱兵,吴建华

地址:

200063 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2077弄46号501室

优先权:

CN201520189381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相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和代步车,该辅助系统包括:在楼梯一侧安装的升降轨道和借助所述升降轨道上下楼的代步车;所述代步车上固定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内设置有与使所述升降装置沿所述升降轨道运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代步车使用同个动力系统。所述轨道由轨道本体装在轨道上表面槽内的链条确保下楼安全的档栏;与定位器配合装于地面的回转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楼梯上加装本实用新型轨道和在代步车上加装升降装置和定位器,就能使老年人可以自主的上下楼。本实用新型大幅降低轨道的成本,仅需购买辆专用代步车,就具有自主的上下楼和代步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楼梯一侧的升降轨道和与所述升降轨道配合借助升降轨道上下楼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内设置有使所述升降装置沿所述升降轨道运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连接有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楼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轮和多个导向轮;所述多个导向轮包括使升降装置沿升降轨道运动的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第五导向轮、第六导向轮、第七导向轮、第八导向轮;所述驱动轮设置在靠近所述升降轨道上表面一侧;所述第四导向轮、第八导向轮设置在靠近所述升降轨道下表面一侧;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五导向轮、所述第七导向轮设置在靠近所述升降轨道第一侧面;所述第三导向轮、所述第六导向轮设置在靠近与所述升降轨道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升降装置沿所述升降轨道水平运动时,所述驱动轮和所述第四导向轮分别与所述升降轨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切,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竖直方向不产生晃动;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七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第一侧面相切,所述第三导向轮、所述第六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第二侧面相切,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晃动;所述升降装置沿所述升降轨道倾斜运动时,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上表面相切,所述第四导向轮、所述第八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下表面相切,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竖直方向不产生晃动;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五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第一侧面相切,所述第三导向轮、所述第六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第二侧面相切,保证 所述升降装置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晃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下楼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升降轨道本体和固定所述轨道本体的固定件,所述轨道本体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楼梯扶手上或楼道内墙壁一侧;所述升降轨道本体截面呈矩形,所述轨道上表面固定有张紧的链条或齿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下楼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分段设置,所述轨道在楼梯平台处断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楼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升降装置相对固定的定位器和设置在楼梯平台底面上的回转机构;所述定位器包括支撑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回转底板和回转杆,所述回转杆包括设置在回转底板上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装置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自由端绕所述固定端旋转;所述升降装置脱离轨道时,定位装置下降至所述定位孔,使所述升降装置以固定端为中心旋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楼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固定在楼梯扶手的支撑柱上,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可疑自由升降的护栏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护栏升降保证升降装置入轨安全。 7.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步车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装置和代步车车本体,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代步车本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步车包括可调节的把手。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步车还包括可折叠的后托板,所述后托板设置在所述代步车尾部。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多种形式控制的刹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在普通的多层楼房中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及代步车,属于传动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现己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我国的老年人己达到1.3亿以上,并以年均3.3%的速度持续增长。此外,我国还有各类残疾人约6千万,大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使助老助残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在助老助残问题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老人、残疾人在无电梯多层楼房自由和自主上下楼梯的问题,当然还有下楼后仍需的代步功能,使其能前往超市、菜市场、地铁、外出锻炼活动等。而许多七层以下的普通居民楼中没有安装电梯,这在老人居多的老式小区颇为普遍。在这些情况下,腿脚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上下楼问题,就阻碍了他们的自由和自主出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为子女们的心病,是一个社会性的公益问题。

目前已有的轨道式登楼装置,有在楼道靠墙侧安装轨道及传动系统,用固定在轨道上的座椅或踏板作上行或下行运动,输送人物。设备靠墙安装登楼轨道,必然要经过住户的门口,不能连续运输,还需老人每层上下,很不方便。也有靠楼梯内侧安装的连续式登楼椅,上、下楼道运行共用一条轨道、一个座椅,只能单向行驶,没有相互避让的功能,不能双向行驶。等上行的登楼椅运行到终点后,再下行继续接人上行,上下楼等待的时间长;

另外方式是登楼轮椅,已有的登楼轮椅的主要结构是:履带式爬楼装置,星轮式爬楼装置及复合式爬升装置轮椅等等,其爬楼过程都存在行驶过程不平稳,防止倾覆的安全性差,以及狭窄楼道转弯灵活 性差等问题外,还需他人操作,下楼无处存放,上楼后需人工搬到家中。轮椅登楼的平稳性、安全性和灵活性问题已经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当然还有外挂电梯,自平衡的机器人技术等,造价十分昂贵,维护和管理非常复杂,难以普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让现有老旧楼层居住的老弱病用户能自由和自主决定上下楼,下楼又是代步车的两用新器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1、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包括:在楼梯一侧的升降轨道和与所述升降轨道配合借助所述升降轨道上下楼的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内设置有使所述升降装置沿所述升降轨道运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连接有驱动装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轮和多个导向轮;

所述多个导向轮包括使升降装置沿升降轨道运动的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第五导向轮、第六导向轮、第七导向轮、第八导向轮;

所述驱动轮设置在靠近所述升降轨道上表面一侧;所述第四导向轮、第八导向轮设置在靠近所述升降轨道下表面一侧;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五导向轮、所述第七导向轮设置在靠近所述升降轨道第一侧面;所述第三导向轮、所述第六导向轮设置在靠近与所述升降轨道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所述升降装置沿所述升降轨道水平运动时,所述驱动轮和所述第四导向轮分别与所述升降轨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切,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竖直方向不产生晃动;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七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第一侧面相切,所述第三导向轮、所述第六导向轮与所 述升降轨道的第二侧面相切,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晃动;

所述升降装置沿所述升降轨道倾斜运动时,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上表面相切,所述第四导向轮、所述第八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下表面相切,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竖直方向不产生晃动;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五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第一侧面相切,所述第三导向轮、所述第六导向轮与所述升降轨道的第二侧面相切,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晃动。

其中较优地,所述轨道包括升降轨道本体和固定所述轨道本体的固定件,所述轨道本体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楼梯扶手上或楼道内墙壁一侧;

所述升降轨道本体截面呈矩形,所述轨道上表面固定有张紧的链条或齿条。

其中较优地,所述轨道分段设置,所述轨道在楼梯平台处断开。

其中较优地,还包括与升降装置相对固定的定位器和设置在楼梯平台底面上的回转机构;

所述定位器包括支撑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装置;

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回转底板和回转杆,所述回转杆包括设置在回转底板上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装置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自由端绕所述固定端旋转;

所述升降装置脱离轨道时,定位装置下降至所述定位孔,使所述升降装置以固定端为中心旋转。

其中较优地,还包括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固定在楼梯扶手的支撑柱上,

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可疑自由升降的护栏和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护栏升降保证升降装置入轨安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代步车,所述代步车包括上述的升降 装置和代步车车本体,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代步车本体上。

其中较优地,所述代步车包括可调节的把手。

其中较优地,所述代步车还包括可折叠的后托板,所述后托板设置在所述代步车尾部。

其中较优地,所述包括多种形式控制的刹车。

所述的上下楼辅助系统,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向电机供电,电机经链轮链条减速将动力传至后主轴,使其行走速度符合国标。后主轴再经链轮链条减速,传至升降装置驱动链轮,使上下速度与人行相当。并且控制系统也全具备代步车全部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使代步类车辆能在普通的多层楼房中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可以通过在普通楼梯上加装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及其他部件,在专用或可改造的代步车(轮椅)上加装升降装置和定位器,使老年人可以自由和自主上下楼,下楼仍有代步功能的两用器械。本实用新型即大幅降低轨道的成本,也使其几乎不需维护,仅相当购买辆专用代步车,就能具有上下楼和代步两种功能。并且设计时大量使用电动车通用零部件,整体造价低,系统维护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成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升降轨道剖面及导向轮示意图;

图3a-图3c是图1中的升降装置导向定位轮布局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回转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回转机构定位孔与定位器相连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档拦工作示意图;

图7a-图7b是本实用新型代步车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动力传递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系统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包括:在楼梯一侧的升降轨道4和与升降轨道4配合借助所述升降轨道4上下楼的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内设置有使升降装置沿升降轨道运动的驱动轮L1,驱动轮L1连接有驱动装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系统展开详细的说明。

如图3a-图3c所示,升降装置3包括驱动轮L1和多个导向轮;多个导向轮包括使升降装置3沿升降轨道4运动的第二导向轮L2、第三导向轮L3、第四导向轮L4、第五导向轮L5、第六导向轮L6、第七导向轮L7、第八导向轮L8;驱动轮L1设置在靠近升降轨道4上表面一侧;第四导向轮L4、第八导向轮L8设置在靠近升降轨道4下表面一侧;第二导向轮L2、第五导向轮L5、第七导向轮L7设置在靠近升降轨道4第一侧面;第三导向轮L3、第六导向轮L6设置在靠近与升降轨道4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如图3b所示,升降装置3沿升降轨道水平运动时,驱动轮L1和第四导向轮L4分别与升降轨道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切,保证升降装置3在竖直方向不产生晃动;第二导向轮L2、第七导向轮L7与升降轨道4的第一侧面相切,第三导向轮L3、第六导向轮L6与升降轨道4的第二侧面相切,保证升降装置3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晃动;如图3c所示,升降装置3沿升降轨道4倾斜运动时,驱动轮L1与升降轨道4的上表面相切,第四导向轮L4、第八导向轮L8与升降轨道4的下表面相切,保证升降装置3在竖直方向不产生晃动;第二导向轮L2、第五导向轮L5与升降轨道4的第一侧面相切,第三导向轮L3、第六导向轮L6与升降轨道4的第二侧面相切,保证升降装置3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晃动。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轨道4包括升降轨道本体42和固定升降轨道本体的固定件43,升降轨道本体42通过固定件43固定在楼梯扶手上或楼道内墙壁一侧;升降轨道本体42截面 呈矩形,升降轨道上表面固定有张紧的链条或齿条。为了进一步保证升降装置在楼梯平台处切换或上下楼互不影响,升降轨道4分段设置,升降轨道4在楼梯平台处断开。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包括:在楼梯内侧安装的升降轨道和借助升降轨道上下楼的代步车;代步车1上固定有升降装置3和定位器2。驱动轮L1优选是驱动链轮L1升降装置3内设置有与使升降装置沿升降轨道4及链条40运动的驱动链轮L1,驱动链轮L1与代步车使用同一驱动动力系统。升降轨道4包括升降轨道本体,装在升降轨道本体42上表面设置的槽内的张紧链条40,和确保下楼安全的安全保护装置5及与装在代步车1上的定位器2配合的回转机构6。

本实用新型做为公共设备升降轨道必须价廉物美和基本不需维护,以满足大面积推广。以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轨道4为例,图2中固定件43可以为普通槽钢,并与楼梯内侧扶手连接牢固(如焊接)。升降轨道本体42优选为方管,与固定件43焊接。升降轨道本体42上表面用扁钢与方钢焊成槽型结构41,以便放入链条40,链条40两端与升降轨道本体42两端相连并张紧,使驱动链轮L1与链条40一同起到上定位及齿轮和齿条啮合这两个功能,结合图2、3进一步说明升降装置的功能。

如图3a所示,当升降装置沿升降轨道4斜向上楼时,驱动轮L1、第四导向轮L4、第八导向轮L8以三角形与升降轨道上下相切,使代步车不能前倾和后仰,第二导向轮L2、第五导向轮L5在车辆外侧,第三导向轮L3、第六导向轮L6在车辆内侧与升降轨道相切,使代步车不能左右和横向摆动,保证代步车永远在水平坐姿平稳上下运行;

当先沿水平升降轨道之后转斜向升降轨道下楼时,驱动轮L1、第四导向轮L4与升降轨道相切,保证后轮未离地时不前倾,后轮离地的同时驱动轮L1、第四导向轮L4、第八导向轮L8已与前述一样与斜轨行成三角形定位。并且进入升降轨道时第二导向轮L2、第七导向轮L7 在外侧,第三导向轮L3、第六导向轮L6在内侧,同样保证代步车永远在水平坐姿平稳上下运行。由于升降轨道头的特殊设计及各导向用轴承间隙、位置和角度的安排,升降装置不需任何调整,就可用于25-35度之间任何斜度的楼梯。并且这些均为电动车大量使用的零件,链条40拉断力为代步车人车总下拉力的8倍,保证经济可靠运行。升降轨道优选分段设置,每层两段,保证每个使用者随时上下,互不干涉。为了进一步保证在楼梯平台处切换时能准确有效切换,如图1、图4、图5、图7所示,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还包括与升降装置3相对固定的定位器2和设置在楼梯平台底面上的回转机构6;定位器2包括支撑装置20和定位装置21,支撑装置20一端设置在升降装置3上,支撑装置2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装置21;回转机构6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回转底板61和回转杆62,回转杆62包括设置在回转底板61上的固定端和自由端,自由端设置有与定位装置21相配合的定位孔63,自由端绕固定端旋转;升降装置3脱离升降轨道时,定位装置21下降至定位孔63,使升降装置以固定端为中心旋转。

针对升降轨道断续的情况,如图5所示,在每层装有两个回转机构,包括回转底板61,回转杆62等。定位装置21优选是万向滚珠。当代步车接近脱离升降轨道时,脚控定位器2向下降至其前端万向滚珠与转杆的定位孔63相连,使代步车小半径回转180度,并对准另一侧升降轨道,保证流畅运行。由于回转杆共两个,使用后各自用弹簧左右归位,以备再次使用。

为了保证乘坐人员在上下楼时的安全,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还设置有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固定在楼梯扶手的支撑柱上,如图6所示,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可疑自由升降的护栏51和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调节护栏51升降保证升降装置入轨安全。安全保护装置优选是档栏机构,该档栏机构包括可90度升起和落下的护栏51,锁住用弹簧52,使护栏51落下的摆杆53和使护栏51升起的摆杆54组成。代步车回转至下楼位置但未入水平轨前时,侧触动摆杆54,使护 栏51升起,保证不入轨不能下行,入轨后上推摆杆53使护栏51落下放行。

为进一步体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楼辅助系统的优越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上下楼辅助系统的代步车,如图7a图7b所示,代步车还包括升降装置3和代步车车本体1,升降装置3固定在代步车本体1上。应用于上述上下楼辅助系统的代步车虽与一般代步车相近,但还有如下不同的特征:

如图7a所示,在后端加可锁定的后拖板12,平时翻起,需要时放平,不仅增加平地、坡地运行的稳定性,而且与同样可后翻锁定的靠背13结合,实现平地双人乘坐。如图7b所示,代步车1还包括左轮11、右轮12和前双并轮13,左轮11与右轮12通过转动轴10连接。转动轴10固定在代步车支架上。代步车采用后面用两轮11、12,前双并轮13的设计。前轮和两个后轮构成三角形稳定区域。其后面用两轮,前双并轮的设计与坐椅把手14可伸缩相结合,使老人可先侧坐,之后再转90度正坐,方便上下。其两后轮分别装有刹车,升降轨道刹车与定位器同步,有利各种操控。其前后轮虽是短距轮椅式设计,方便上下楼及室内(家中、超市、地铁)使用,但操作把手却用链轮链条前伸,不仅扩大了身前空间,还设计了其它操作方式(纯脚控、纯手控、其人操控),以适应各类人员的需求。当上楼时,代步车以后退方式向上运行,当下楼时代步车以前进方式向下运行,乘坐人员始终水平坐姿,面向下方,符合医学心理良性状态,有利于安全运行(祥见图1、7)。为了进一步保证在代步车楼梯平台处切换时能准确有效切换,如图1、图4、图5、图7所示,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还包括与升降装置3相对固定的定位器2和设置在楼梯平台底面上的回转机构6;定位器2包括支撑装置20和定位装置21,支撑装置20一端设置在代步车1的后轮前方的代步车的支架上,升降装置3脱离升降轨道时,定位装置21下降至定位孔63,使升降装置以固定端为中心旋转,使代步车在楼梯平台处切换轨道。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代步车1的动力系统是优选采用电机驱动,电机优选是大功率无刷电机15。无刷电机15通过第一传动装置14向代步车的转动轴10传输动力,使代步车在无刷电机15的带动下转动前进。在本实用新型中,链轮L1通过第二传动装置连接代步车的转动轴10。在上下楼时,电机15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转动轴10转动,转动轴10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带动链轮L1转动,链轮L1转动时通过升降装置3带动代步车沿升降轨道上楼或下楼。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机通过减速装置使转动轴带动代步车的左轮和右轮的行走速度小于10km/h的范围。在上下楼时每个半层之间的升降轨道行走时间约6s左右,这个时间和老人步行速度相差不大,避免了上下楼速度过快,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在普通楼梯上加装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轨道和在代步车(轮椅)上加装升降装置和定位器,使老年人可以自由和自主上下楼。

本实用新型即大幅降低升降轨道的成本,也使其几乎不需维护,仅需购买辆专用代步车,就能具有上下楼和代步两种功能。并且设计时大量使用电动车通用零部件,整体造价低,系统维护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及代步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及代步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及代步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及代步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及代步车.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代步类车辆能上下楼的辅助系统和代步车,该辅助系统包括:在楼梯一侧安装的升降轨道和借助所述升降轨道上下楼的代步车;所述代步车上固定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内设置有与使所述升降装置沿所述升降轨道运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代步车使用同个动力系统。所述轨道由轨道本体装在轨道上表面槽内的链条确保下楼安全的档栏;与定位器配合装于地面的回转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楼梯上加装本实用新型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