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37424.7 (22)申请日 2016.02.24 (73)专利权人 福州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工业路 523号福州大学创业楼 (原行政楼) 301 室 (72)发明人 薛盛宝 魏云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 所(普通合伙) 35212 代理人 林晓琴 (51)Int.Cl. A61G 7/00(2006.01) A61G 7/05(2006.01) A61G 7/057(2006.01) A61H 9。
2、/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 的护理床, 包括一床体、 一中央控制模块、 一空气 波按摩器以及一充气泵, 所述充气泵和中央控制 模块并排设置于床体侧壁下方, 所述空气波按摩 器设置于床体上, 所述充气泵上预留有至少一个 外置设备充气口, 所述空气波按摩器与所述外置 设备充气口连接; 所述充气泵上连接有一充气泵 气管,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空气波按摩器和充 气泵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波按摩器会有手部 训练, 脚部训练和腰部训练的多个模块, 通过交 替对电磁阀的控制, 使训练外接的气囊充气放 气,。
3、 即可达到训练肌肉运动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5612652 U 2016.10.05 CN 205612652 U 1.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床体、 一中央控制模块、 一空 气波按摩器以及一充气泵, 所述充气泵和中央控制模块并排设置于床体侧壁下方, 所述空 气波按摩器设置于床体上, 所述充气泵上预留有至少一个外置设备充气口, 所述空气波按 摩器与所述外置设备充气口连接; 所述充气泵上连接有一充气泵气管,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控制空气波按摩器和充气泵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
4、体上还 设置有防褥疮床垫组件和翻身气囊组件, 所述防褥疮床垫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活动架, 四个活动架设置于床体上, 四个活动架之 间均通过铰链进行铰接连接; 所述活动架上放置有防褥疮气囊垫, 所述床体下方设置有第 一压缩空气容器和第二压缩空气容器, 床体上分布有第一气管组和第二气管组; 所述第一 气管组经第一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与第一压缩空气容器连接, 所述第二气管组经第二防褥 疮气囊垫充气阀与第二压缩空气容器连接; 所述防褥疮气囊垫中的防褥疮气囊分别与第一 气管组和第二气管组连接; 所述翻身气囊组件设置于四个活动架与床体上表面之间, 所述翻身气囊组件包括至少 四个正翻身气囊、 至少三个左侧翻身气囊。
5、以及至少三个右侧翻身气囊; 所述四个正翻身气 囊位于靠床头的两个活动架下方, 且四个正翻身气囊经过一正翻身气囊充气阀与第一压缩 空气容器连接, 所述三个左侧翻身气囊位于床体左侧下方的活动架下方, 且三个左侧翻身 气囊经过一左翻身气囊充气阀与第二压缩空气容器连接, 所述三个右侧翻身气囊位于床体 右侧下方的活动架下方, 且三个右侧翻身气囊经过一右翻身气囊充气阀与第二压缩空气容 器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防褥疮床垫组件和翻身气囊组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褥疮气 囊垫包括上垫片和下垫片, 所述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设置多排的气囊, 每排的气。
6、囊中由多 个的第一球形气囊和多个的第二球形气囊组成, 且第一球形气囊和第二球形气囊交错排 列, 相邻两排的气囊中两个第一球形气囊和两个第二球形气囊交叉排列, 所有的第一球形 气囊通过一第一气囊管相连接, 且第一气囊管与第一气管组连接, 所有的第二球形气囊通 过一第二气囊管相连接, 且第二气囊管与第二气管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泵上 连接有气管, 该气管上设置有两个空气阀, 两个空气阀分别与第一压缩空气容器和第二压 缩空气容器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12652 U 2 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
7、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 卧床患者的长期陪护成为一个兴起行业; 但是目前基 本是以人工为主, 陪护类设备比较少, 有些设备例如大小便处理或者空气波治疗仪都以单 个设备出现, 成本高, 使用不方便。 本专利开发的设备, 主要是针对卧床的患者使用。 卧床的 患者基本上是一直以床为伴, 因此本专利将护理康复相关的功能整合在床垫中, 这样可以 减少外置的成本, 和占用的空间。 0003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 “多功能防褥疮护理床” 见申请号: 200610070770.9申请 日: 200。
8、6-12-19的中国专利, 该多功能防褥疮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中的护理床技术领域。 多功能防褥疮护理床包括床架、 升降床板、 托臀机构和翻身机构,床架上安装有两个升降床 板,两个升降床板上的床板是间隔分布的,托臀机构安装在一个升降床板的下面,翻身机构 安装在床架两侧。 该发明通过升降床板的交替上下微动,可以使病人背面得到运动,预防褥 疮产生; 通过将病人臀部托起而排便,不用抽板,减轻了对臀部的摩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 的劳动强度; 通过拉动柔性布翻身,动作轻缓,不易对病人造成伤害。 该发明结构简单,既具 有翻身、 方便排便的功能,又能够预防褥疮的产生,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但是该 护理床。
9、并不能进行智能的按摩护理, 且该发明实现的技术方案与本专利申请也不相同。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会有 手部训练, 脚部训练和腰部训练的多个模块, 使训练外接的气囊充气放气, 即可达到训练肌 肉运动的功能。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包括一床体、 一中央 控制模块、 一空气波按摩器以及一充气泵, 所述充气泵和中央控制模块并排设置于床体侧 壁下方, 所述空气波按摩器设置于床体上, 所述充气泵上预留有至少一个外置设备充气口, 所述空气波按摩器与所述外置设备充气口连接; 所述充气泵上连接有一充。
10、气泵气管, 所述 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空气波按摩器和充气泵工作。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床体上还设置有防褥疮床垫组件和翻身气囊组件, 0007 所述防褥疮床垫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活动架, 四个活动架设置于床体上, 四个活动 架之间均通过铰链进行铰接连接; 所述活动架上放置有防褥疮气囊垫, 所述床体下方设置 有第一压缩空气容器和第二压缩空气容器, 床体上分布有第一气管组和第二气管组; 所述 第一气管组经第一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与第一压缩空气容器连接, 所述第二气管组经第二 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与第二压缩空气容器连接; 所述防褥疮气囊垫中的防褥疮气囊分别与 第一气管组和第二气管组连接; 0008 所述翻身。
11、气囊组件设置于四个活动架与床体上表面之间, 所述翻身气囊组件包括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612652 U 3 至少四个正翻身气囊、 至少三个左侧翻身气囊以及至少三个右侧翻身气囊; 所述四个正翻 身气囊位于靠床头的两个活动架下方, 且四个正翻身气囊经过一正翻身气囊充气阀与第一 压缩空气容器连接, 所述三个左侧翻身气囊位于床体左侧下方的活动架下方, 且三个左侧 翻身气囊经过一左翻身气囊充气阀与第二压缩空气容器连接, 所述三个右侧翻身气囊位于 床体右侧下方的活动架下方, 且三个右侧翻身气囊经过一右翻身气囊充气阀与第二压缩空 气容器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防褥疮床垫组件和翻身气囊。
12、组件工作。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防褥疮气囊垫包括上垫片和下垫片, 所述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设 置多排的气囊, 每排的气囊中由多个的第一球形气囊和多个的第二球形气囊组成, 且第一 球形气囊和第二球形气囊交错排列, 相邻两排的气囊中两个第一球形气囊和两个第二球形 气囊交叉排列, 所有的第一球形气囊通过一第一气囊管相连接, 且第一气囊管与第一气管 组连接, 所有的第二球形气囊通过一第二气囊管相连接, 且第二气囊管与第二气管组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充气泵上连接有气管, 该气管上设置有两个空气阀, 两个空气阀分 别与第一压缩空气容器和第二压缩空气容器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 本实用新型在床体上设置有防褥疮床垫组件和翻身气囊 组件, 这样能防止患者得褥疮, 且能对患者进行翻身;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床上还集成有空气 波按摩器, 通过空气波按摩器能对患者的四肢、 身体进行按摩, 本实用新型将护理康复相关 的功能整合在床垫中, 可以减少外置的成本, 和占用的空间; 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 升患者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进行正面翻转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进行侧面翻转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中部件线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褥疮气囊垫的分解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
14、实用新型床体的俯视图。 0017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床体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空气波按摩器的护理床, 包括一床体 1、 一中央控制模块2、 一空气波按摩器(未图示)以及一充气泵7, 所述充气泵7和中央控制模 块并排设置于床体1侧壁下方, 所述空气波按摩器设置于床体1上, 所述充气泵7上预留有至 少一个外置设备充气口71, 所述空气波按摩器与所述外置设备充气口71连接。 这样充气泵7 能给空气波按摩器中的按摩气囊进行充气, 也能给助排便气囊气管充气。 所述充气泵7上连 接有一充气泵气管(未图示)。 该充气泵气管能用于充气。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
15、控制空气波按 摩器和充气泵7工作。 0019 所述空气波按摩器中带有手部训练, 脚部训练和腰部训练的多个模块, 该些模块 均能由气囊组成, 能进行充气。 0020 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防褥疮床垫组件3和翻身气囊组件4, 0021 所述防褥疮床垫组件3包括至少四个活动架31, 四个活动架31设置于床体1上, 四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612652 U 4 个活动架31之间均通过铰链32进行铰接连接; 活动架31与床体1的四周放置有支撑块33, 支 撑块使得床体1与活动架31之间预留有一定的空间; 所述活动架31上放置有防褥疮气囊垫 34, 所述床体1下方设置有第一压缩空气容器35。
16、和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 床体1上分布有第 一气管组37和第二气管组38; 所述第一气管组37经第一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5与第一压缩 空气容器35连接, 所述第二气管组38经第二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6与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 连接; 所述防褥疮气囊垫34中的防褥疮气囊分别与第一气管组37和第二气管组38连接; 通 过第一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5能控制第一压缩空气容器35对第一气管组37的通气, 通过第 二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6能控制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对第二气管组38的通气。 0022 所述翻身气囊组件4设置于四个活动架31与床体1上表面之间, 所述翻身气囊组件 4包括至少四个正翻身气囊41、 至少三个左。
17、侧翻身气囊42以及至少三个右侧翻身气囊43; 所 述四个正翻身气囊41位于靠床头44的两个活动架31下方, 且四个正翻身气囊41经过一正翻 身气囊充气阀45与第一压缩空气容器35连接, 所述三个左侧翻身气囊42位于床体1左侧下 方的活动架31下方, 且三个左侧翻身气囊42经过一左翻身气囊充气阀46与第二压缩空气容 器36连接, 所述三个右侧翻身气囊43位于床体1右侧下方的活动架31下方, 且三个右侧翻身 气囊43经过一右翻身气囊充气阀47与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设置 于床体1侧壁下方, 且控制防褥疮床垫组件3和翻身气囊组件4工作。 这样通过正翻身气囊充 气阀45能控制第。
18、一压缩空气容器35对四个正翻身气囊41的通气, 通过左翻身气囊充气阀46 能控制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对三个左侧翻身气囊42的通气, 通过右翻身气囊充气阀47能控 制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对三个右侧翻身气囊43的通气; 通过四个正翻身气囊41能对靠床头 44的两个活动架31进行顶起, 从而进行正面翻身; 通过三个左侧翻身气囊42能对左侧的两 个活动架31进行顶起, 从而进行左侧的翻身; 通过三个右侧翻身气囊43能对右侧的两个活 动架31进行顶起, 从而进行右侧的翻身。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防褥疮气囊34垫包括上垫片341和下垫片342, 所述上垫片 341和下垫片342之间设置多排的气。
19、囊343, 每排的气囊343中由多个的第一球形气囊3431和 多个的第二球形气囊3432组成, 且第一球形气囊3431和第二球形气囊3432交错排列, 相邻 两排的气囊343中两个第一球形气囊3431和两个第二球形气囊3432交叉排列, (即第一排的 气囊343中第一球形气囊3431、 第二球形气囊3432, 与第二排的气囊343中第一球形气囊 3431、 第二球形气囊3432交叉排列)所有的第一球形气囊3431通过一第一气囊管344相连 接, 且第一气囊管344与第一气管组37连接, 所有的第二球形气囊3432通过一第二气囊管 345相连接, 且第二气囊管与第二气管组38连接。 这样在第一压。
20、缩空气容器35对第一气管组 37进行充气时, 所有的第一球形气囊3431会鼓起, 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对第二气管组38进 行充气时, 所有的第二球形气囊3432会鼓起; 第一压缩空气容器35和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 能进行交替充气, 从而第一球形气囊3431和两个第二球形气囊3432会交替鼓起, 能更好地 实现防褥疮的功能。 0024 所述充气泵7上连接有气管73, 该气管73上设置有两个空气阀731, 两个空气阀731 分别与第一压缩空气容器35和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连接。 该充气泵7通过两个空气阀731分 别给第一压缩空气容器35和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充气。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
21、下: 0026 模块功能需求: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612652 U 5 0027 一、 空气波按摩器工作过程 0028 卧床病人长时间不能进行运动, 极易导致肌肉萎缩, 因此使用一些康复器械, 可以 让局部肌肉进行运动, 从而达到训练肌肉的功能。 0029 空气波按摩器通常会有手部训练, 脚部训练和腰部训练的多个模块, 设置一组充 放气的控制阀, 通过交替对电磁阀的控制, 使训练外接的气囊充气放气, 即可达到训练肌肉 运动的功能。 0030 二、 翻身及防褥疮气垫充放气过程 0031 褥疮的常见原因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影响血液循环, 导致局部皮肤和 皮下组织发生。
22、持续缺血、 缺氧和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易发于长期卧床体位不变的 病人。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起身、 翻身的动作和减轻皮肤受到压力、 剪切力的时间。 0032 通常进行两个方面的动作, 0033 一个是正翻身, 另外一个是进行左右侧翻身, 0034 正翻身: 中央控制模块2控制正翻身气囊充气阀45, 第一压缩空气容器35的气体充 向正翻身气囊组41, 以铰链31为轴, 支撑活动架32翻起和落下。 0035 左侧翻身: 中央控制模块2控制左翻身气囊充气阀46, 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的气体 充向左侧翻身气囊42, 以铰链31为轴, 支撑活动架32翻起和落下。 0036 右侧翻身: 中央控制模块。
23、2控制右翻身气囊充气阀47, 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的气体 充向右侧翻身气囊43以铰链31为轴, 支撑活动架32翻起和落下。 0037 一个是进行防褥疮气垫气囊的交替充放气 0038 实例为: 接受到中央控制模块2指令后, 0039 步骤一、 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5打开, 第一压缩空气容器35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组 38向第一球形气囊3431充气。 经过中央控制模块2控制的时间后, 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5关 闭并将气体向外排出。 0040 步骤二、 防褥疮气囊垫充气阀6打开, 第二压缩空气容器36的气体通过第二气管组 38向第二球形气囊3432充气。 经过中央控制模块2控制的时间后, 防褥疮气囊垫充气。
24、阀6关 闭并将气体向外排出。 0041 重复步骤一、 步骤二以此循环, 具体控制时间由中央控制模块2确定。 0042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 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 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 定,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 都应该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612652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5612652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5612652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5612652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