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采样装置.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826327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56085.4

申请日:

20131224

公开号:

CN203619601U

公开日:

201406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0/02

主分类号:

A61B10/02

申请人:

常玉锋,赵春红

发明人:

常玉锋,赵春红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西路67号聊城市人民医院科技楼一楼医疗设备处维修科

优先权:

CN20132085608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采样装置,包括外管、内管、吸针、盖子、连接环、连杆、移动块、移动手柄、密封环、活塞、拉杆、调节螺母及活动缝;吸针连在内管锥形端,内管及吸针设在外管内,盖子连接在外管一端;连接环套在内管上,连杆一端与连接环连接,另一端与移动块连接,移动块设在外管内,密封环位于外管与移动块连接处;活动缝交叉设在外管上,移动手柄设在移动块两侧,移动手柄一端穿过外管延伸到外部;活塞密封连接在内管平直端,拉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块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吸针及内管保存在外管内,干净卫生,抽取组织时可通过插入和捻转的方式,能快速达到指定位置进行抽取,快速有效,对病患的伤害极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吸针、盖子、连接环、一对连杆、移动块、一对移动手柄、密封环、活塞、拉杆、调节螺母及活动缝;所述的内管的一端向内收窄呈锥形,所述的吸针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内管的锥形端,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吸针连通,所述的吸针的另一端呈锥尖状或三角尖状,所述的吸针的外壁上设有捻转螺纹;所述的内管及吸针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所述的盖子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外管的一端;所述的连接环套在所述的内管上,所述的内管通过所述的连接环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连接环两端连接,位于所述的内管的两侧,所述的一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移动块连接,所述的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所述的移动块与所述的外管滑动连接,所述的密封环位于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移动块的连接处,使所述的密封环与所述的外管密封连接,所述的内管、连接环、连杆及移动块同步移动;所述的活动缝呈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在所述的外管上,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块的两侧端,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的一端穿过所述的外管延伸到所述的外管的外部,所述的移动手柄与所述的外管及内管的轴向垂直;所述的活塞密封连接在所述的内管的平直端,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塞连接,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拉杆同步移动,所述的移动块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的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移动块上的通孔与所述的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的移动块与所述的拉杆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连接所述的盖子的一端内部设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的内管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手柄是T形结构,所述的移动手柄的外端部弯曲呈弧形,所述的移动手柄的弯曲面内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缝内设有密封条,所述的密封条中央设有开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生在肿瘤等手术过程中,需要从患处吸取部分组织来化验,一般的抽取方法是使用针头抽取,插入深度、抽吸力度等比较难掌握,也可能因此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医用采样装置,能帮助医生在手术时抽取细胞组织进行化验,使用方便,抽取量可控,伤害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采样装置,包括外管、内管、吸针、盖子、连接环、一对连杆、移动块、一对移动手柄、密封环、活塞、拉杆、调节螺母及活动缝;所述的内管的一端向内收窄呈锥形,所述的吸针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内管的锥形端,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吸针连通,所述的吸针的另一端呈锥尖状或三角尖状,所述的吸针的外壁上设有捻转螺纹;所述的内管及吸针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所述的盖子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外管的一端;所述的连接环套在所述的内管上,所述的内管通过所述的连接环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连接环两端连接,位于所述的内管的两侧,所述的一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移动块连接,所述的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所述的移动块与所述的外管滑动连接,所述的密封环位于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移动块的连接处,使所述的密封环与所述的外管密封连接,所述的内管、连接环、连杆及移动块同步移动;所述的活动缝呈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在所述的外管上,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块的两侧端,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的一端穿过所述的外管延伸到所述的外管的外部,所述的移动手柄与所述的外管及内管的轴向垂直;所述的活塞密封连接在所述的内管的平直端,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塞连接,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拉杆同步移动,所述的移动块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的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移动块上的通孔与所述的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的移动块与所述的拉杆密封连接。

上述的医用采样装置,其中,所述的外管连接所述的盖子的一端内部设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的内管的外径。

上述的医用采样装置,其中,所述的移动手柄是T形结构,所述的移动手柄的外端部弯曲呈弧形,所述的移动手柄的弯曲面内设有防滑纹。

上述的医用采样装置,其中,所述的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上述的医用采样装置,其中,所述的活动缝内设有密封条,所述的密封条中央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将吸针及内管保存在外管内,干净卫生,抽取组织时可通过插入和捻转的方式,能快速达到指定位置进行抽取,快速有效,对病患的伤害极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采样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采样装置的外管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医用采样装置,包括外管1、内管2、吸针3、盖子4、连接环5、一对连杆6、移动块7、一对移动手柄8、密封环9、活塞10、拉杆11、调节螺母12及活动缝13;所述的内管2的一端向内收窄呈锥形,所述的吸针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内管2的锥形端,所述的内管2与所述的吸针3连通,所述的吸针3的另一端呈锥尖状或三角尖状,所述的吸针3的外壁上设有捻转螺纹14,可帮助吸针3转动和插入;所述的内管2及吸针3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外管1内,所述的盖子4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外管1的一端;所述的连接环5套在所述的内管2上,所述的内管2通过所述的连接环5与所述的外管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的一对连杆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连接环5两端连接,位于所述的内管2的两侧,所述的一对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移动块7连接,所述的移动块7设置在所述的外管1内,所述的移动块7与所述的外管1滑动连接,所述的密封环9位于所述的外管1与所述的移动块7的连接处,使所述的密封环9与所述的外管1密封连接,所述的内管2、连接环5、连杆6及移动块7同步移动;所述的活动缝13呈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在所述的外管1上,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8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块7的两侧端,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8的一端穿过所述的外管1延伸到所述的外管1的外部,所述的移动手柄8与所述的外管1及内管1的轴向垂直;所述的活塞10密封连接在所述的内管2的平直端,所述的拉杆11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塞10连接,所述的活塞10与所述的拉杆11同步移动,所述的移动块7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的拉杆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移动块7上的通孔与所述的调节螺母12螺纹连接,所述的移动块7与所述的拉杆11密封连接。

所述的外管1连接所述的盖子4的一端内部设有限位环15,所述的限位环15的内径小于所述的内管2的外径,防止内管2滑出外管1。

所述的移动手柄8是T形结构,所述的移动手柄8的外端部弯曲呈弧形,与手指贴合,所述的移动手柄8的弯曲面内设有防滑纹16。

所述的内管2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17,可观察抽取量。

所述的活动缝13内设有密封条18,所述的密封条18中央设有开口,使活动缝13与移动手柄8密封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吸针及内管保存在外管内,干净卫生,抽取组织时可通过插入和捻转的方式,能快速达到指定位置进行抽取,快速有效,对病患的伤害极小。

医用采样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用采样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用采样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采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采样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1960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04 CN 203619601 U (21)申请号 201320856085.4 (22)申请日 2013.12.24 A61B 10/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常玉锋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西路 67 号 聊城市人民医院科技楼一楼医疗设备 处维修科 专利权人 赵春红 (72)发明人 常玉锋 赵春红 (54) 实用新型名称 医用采样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采样装置, 包括 外管、 内管、 吸针、 盖子、 连接环、 连杆、 移动块、 移 动手柄、 密封环、 活。

2、塞、 拉杆、 调节螺母及活动缝 ; 吸针连在内管锥形端, 内管及吸针设在外管内, 盖 子连接在外管一端 ; 连接环套在内管上, 连杆一 端与连接环连接, 另一端与移动块连接, 移动块设 在外管内, 密封环位于外管与移动块连接处 ; 活 动缝交叉设在外管上, 移动手柄设在移动块两侧, 移动手柄一端穿过外管延伸到外部 ; 活塞密封连 接在内管平直端, 拉杆一端与活塞连接, 另一端穿 过移动块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吸 针及内管保存在外管内, 干净卫生, 抽取组织时可 通过插入和捻转的方式, 能快速达到指定位置进 行抽取, 快速有效, 对病患的伤害极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

3、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19601 U CN 203619601 U 1/1 页 2 1. 一种医用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外管、 内管、 吸针、 盖子、 连接环、 一对连杆、 移 动块、 一对移动手柄、 密封环、 活塞、 拉杆、 调节螺母及活动缝 ; 所述的内管的一端向内收窄 呈锥形, 所述的吸针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内管的锥形端, 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吸针连通, 所 述的吸针的另一端呈锥尖状或三角尖状, 所述的吸针的外壁上设有捻转螺纹 ; 所述。

4、的内管 及吸针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 所述的盖子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外管的一端 ; 所述的连接 环套在所述的内管上, 所述的内管通过所述的连接环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 的一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连接环两端连接, 位于所述的内管的两侧, 所述的一对连 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移动块连接, 所述的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 所述的移动块 与所述的外管滑动连接, 所述的密封环位于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移动块的连接处, 使所述 的密封环与所述的外管密封连接, 所述的内管、 连接环、 连杆及移动块同步移动 ; 所述的活 动缝呈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在所述的外管上, 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移。

5、动 块的两侧端, 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的一端穿过所述的外管延伸到所述的外管的外部, 所述 的移动手柄与所述的外管及内管的轴向垂直 ; 所述的活塞密封连接在所述的内管的平直 端, 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塞连接, 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拉杆同步移动, 所述的移动 块的中央设有通孔, 所述的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移动块上的通孔与所述的调节螺母螺 纹连接, 所述的移动块与所述的拉杆密封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外管连接所述的盖子的 一端内部设有限位环, 所述的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的内管的外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6、 所述的移动手柄是 T 形结构, 所 述的移动手柄的外端部弯曲呈弧形, 所述的移动手柄的弯曲面内设有防滑纹。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线。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活动缝内设有密封条, 所 述的密封条中央设有开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19601 U 2 1/2 页 3 医用采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医生在肿瘤等手术过程中, 需要从患处吸取部分组织来化验, 一般的抽取方法是 使用针头抽取, 。

7、插入深度、 抽吸力度等比较难掌握, 也可能因此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甚至 可能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 提供一种医用采样装置, 能帮助医生在手术时抽取细胞组织 进行化验, 使用方便, 抽取量可控, 伤害小。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医用采样装置, 包括外管、 内管、 吸针、 盖子、 连接环、 一对连杆、 移动块、 一对 移动手柄、 密封环、 活塞、 拉杆、 调节螺母及活动缝 ; 所述的内管的一端向内收窄呈锥形, 所 述的吸针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内管的锥形端, 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吸针连通, 所述的吸针 的另一端呈锥尖状。

8、或三角尖状, 所述的吸针的外壁上设有捻转螺纹 ; 所述的内管及吸针同 轴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 所述的盖子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外管的一端 ; 所述的连接环套在所 述的内管上, 所述的内管通过所述的连接环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的一对连 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连接环两端连接, 位于所述的内管的两侧, 所述的一对连杆的另一 端分别与所述的移动块连接, 所述的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 所述的移动块与所述的 外管滑动连接, 所述的密封环位于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移动块的连接处, 使所述的密封环 与所述的外管密封连接, 所述的内管、 连接环、 连杆及移动块同步移动 ; 所述的活动缝呈横 向和纵向交叉设置。

9、在所述的外管上, 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块的两侧 端, 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的一端穿过所述的外管延伸到所述的外管的外部, 所述的移动手 柄与所述的外管及内管的轴向垂直 ; 所述的活塞密封连接在所述的内管的平直端, 所述的 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塞连接, 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拉杆同步移动, 所述的移动块的中央 设有通孔, 所述的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移动块上的通孔与所述的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的移动块与所述的拉杆密封连接。 0006 上述的医用采样装置, 其中, 所述的外管连接所述的盖子的一端内部设有限位环, 所述的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的内管的外径。 0007 上述的医用采样装置, 。

10、其中, 所述的移动手柄是 T 形结构, 所述的移动手柄的外端 部弯曲呈弧形, 所述的移动手柄的弯曲面内设有防滑纹。 0008 上述的医用采样装置, 其中, 所述的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0009 上述的医用采样装置, 其中, 所述的活动缝内设有密封条, 所述的密封条中央设有 开口。 0010 本实用新型将吸针及内管保存在外管内, 干净卫生, 抽取组织时可通过插入和捻 说 明 书 CN 203619601 U 3 2/2 页 4 转的方式, 能快速达到指定位置进行抽取, 快速有效, 对病患的伤害极小。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采样装置的剖视图。 0012 图 2 是本实用新。

11、型医用采样装置的外管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4 请参见附图 1 及附图 2 所示, 一种医用采样装置, 包括外管 1、 内管 2、 吸针 3、 盖子 4、 连接环 5、 一对连杆 6、 移动块 7、 一对移动手柄 8、 密封环 9、 活塞 10、 拉杆 11、 调节螺母 12 及活动缝 13 ; 所述的内管 2 的一端向内收窄呈锥形, 所述的吸针 3 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内 管 2 的锥形端, 所述的内管 2 与所述的吸针 3 连通, 所述的吸针 3 的另一端呈锥尖状或三角 尖状, 所述的吸针 3 的外壁上设有捻转螺纹 14, 可帮助。

12、吸针 3 转动和插入 ; 所述的内管 2 及 吸针 3 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外管 1 内, 所述的盖子 4 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外管 1 的一端 ; 所述的 连接环 5 套在所述的内管 2 上, 所述的内管 2 通过所述的连接环 5 与所述的外管 1 的内壁 滑动连接, 所述的一对连杆 6 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连接环 5 两端连接, 位于所述的内管 2 的 两侧, 所述的一对连杆 6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移动块 7 连接, 所述的移动块 7 设置在所述 的外管 1 内, 所述的移动块 7 与所述的外管 1 滑动连接, 所述的密封环 9 位于所述的外管 1 与所述的移动块 7 的连接处, 使所述的密封环 。

13、9 与所述的外管 1 密封连接, 所述的内管 2、 连接环 5、 连杆 6 及移动块 7 同步移动 ; 所述的活动缝 13 呈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在所述的 外管 1 上, 所述的一对移动手柄 8 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块 7 的两侧端, 所述的一对移动手 柄 8 的一端穿过所述的外管 1 延伸到所述的外管 1 的外部, 所述的移动手柄 8 与所述的外 管 1 及内管 1 的轴向垂直 ; 所述的活塞 10 密封连接在所述的内管 2 的平直端, 所述的拉杆 11 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塞 10 连接, 所述的活塞 10 与所述的拉杆 11 同步移动, 所述的移动块 7 的中央设有通孔, 所述的拉杆 11 的。

14、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移动块 7 上的通孔与所述的调节螺 母 12 螺纹连接, 所述的移动块 7 与所述的拉杆 11 密封连接。 0015 所述的外管1连接所述的盖子4的一端内部设有限位环15, 所述的限位环15的内 径小于所述的内管 2 的外径, 防止内管 2 滑出外管 1。 0016 所述的移动手柄 8 是 T 形结构, 所述的移动手柄 8 的外端部弯曲呈弧形, 与手指贴 合, 所述的移动手柄 8 的弯曲面内设有防滑纹 16。 0017 所述的内管 2 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17, 可观察抽取量。 0018 所述的活动缝 13 内设有密封条 18, 所述的密封条 18 中央设有开口, 使活动缝 13 与移动手柄 8 密封连接。 0019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将吸针及内管保存在外管内, 干净卫生, 抽取组织时可通过 插入和捻转的方式, 能快速达到指定位置进行抽取, 快速有效, 对病患的伤害极小。 说 明 书 CN 203619601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19601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