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825860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85748.9

申请日:

20160819

公开号:

CN106214379A

公开日:

201612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5/10

主分类号:

A61G5/10

申请人:

江阴市新盛医疗器材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志方

地址: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利港镇利港村东刘墅53号

优先权:

CN20161068574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小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侧部支撑组件,两组侧部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交叉杆总成;所述侧部支撑组件包括推动杆和前部支杆,推动杆和前部支杆之间设置有上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上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平行设置,推动杆中段设置有一个钝角折弯;所述交叉杆总成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交叉转动连接的交叉杆,交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与中部支撑杆套接,下套管与下部支撑管套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侧部支撑组件,两组侧部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交叉杆总成;所述侧部支撑组件包括推动杆和前部支杆,推动杆和前部支杆之间设置有上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上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平行设置,推动杆中段设置有一个钝角折弯;所述交叉杆总成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交叉转动连接的交叉杆,交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与中部支撑杆套接,下套管与下部支撑管套接;所述下部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脚踏支架杆Ⅰ和后部延伸杆,后部延伸杆为直杆,后部延伸杆的长度为下部支撑杆长度的3/10.5;所述下部支撑杆中段设置有弧形段,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弧形段的弧形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拉绳,支撑拉绳的两端与弧形段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前轮支架套管,推动杆的下段设置有主轮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折叠轮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的弧形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支撑拉绳上设置有配重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轮椅作为医疗专用设备其功能设定服务对象为特定的人群,以满足他们代步的需要。随着技术进步、生活条件提高,对轮椅的功能要求也日益增加,必然要求其各部件不断改进,以适应不断提高的用户需求。为了提高舒适性,现在的轮椅装置越来越来复杂,不仅加装了动力设施,省去手工的劳累,也加强了结构设置,尽量使其使用方便并且多功能化。但是现有的轮椅在经过颠簸路面时会发生震动,这股震动传递到使用者会使使用者有较大的不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使用方便,乘坐舒适,牢固耐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侧部支撑组件,两组侧部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交叉杆总成;所述侧部支撑组件包括推动杆和前部支杆,推动杆和前部支杆之间设置有上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上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平行设置,推动杆中段设置有一个钝角折弯;所述交叉杆总成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交叉转动连接的交叉杆,交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与中部支撑杆套接,下套管与下部支撑管套接;所述下部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脚踏支架杆Ⅰ和后部延伸杆,后部延伸杆为直杆,后部延伸杆的长度为下部支撑杆长度的3/10.5;所述下部支撑杆中段设置有弧形段,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弧形段的弧形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拉绳,支撑拉绳的两端与弧形段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前轮支架套管,推动杆的下段设置有主轮连接孔。

优化的,上述高强度折叠轮椅支架,所述弧形段的弧形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支撑拉绳上设置有配重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尽量降低了整车的重量,可以折叠收纳,方便出行使用。本申请的设计在下部支撑杆中段设置了弧形段,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前轮支架套管,推动杆的下段设置主轮连接孔,这样的设置使得下部支撑杆在受到来自于前轮和主轮的压力时,通过弧形段的弹性变形,将这股压力积蓄,并且在前轮和主轮受到震动时,通过弧形段的压力积蓄作用过滤震动,使得使用者感受不到颠簸,增加了轮椅的舒适性。支撑拉绳的设置弥补了弧形段支撑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弧形段的支撑力。经过数字建模设计得出,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弧形段的弧形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时,弧形段的压力积蓄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为推动杆、2为前部支杆、3为上部支撑杆、4为中部支撑杆、5为下部支撑杆、6为钝角折弯、7为交叉杆、8为上套管、9为下套管、10为脚踏支架杆Ⅰ、11为后部延伸杆、12为弧形段、13为支撑拉绳、14为前轮支架套管、15为主轮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为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侧部支撑组件,两组侧部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交叉杆总成;所述侧部支撑组件包括推动杆和前部支杆,推动杆和前部支杆之间设置有上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上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平行设置,推动杆中段设置有一个钝角折弯;所述交叉杆总成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交叉转动连接的交叉杆,交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与中部支撑杆套接,下套管与下部支撑管套接;所述下部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脚踏支架杆Ⅰ和后部延伸杆,后部延伸杆为直杆,后部延伸杆的长度为下部支撑杆长度的3/10.5;所述下部支撑杆中段设置有弧形段,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弧形段的弧形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拉绳,支撑拉绳的两端与弧形段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前轮支架套管,推动杆的下段设置有主轮连接孔。所述弧形段的弧形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支撑拉绳上设置有配重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尽量降低了整车的重量,可以折叠收纳,方便出行使用。本申请的设计在下部支撑杆中段设置了弧形段,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前轮支架套管,推动杆的下段设置主轮连接孔,这样的设置使得下部支撑杆在受到来自于前轮和主轮的压力时,通过弧形段的弹性变形,将这股压力积蓄,并且在前轮和主轮受到震动时,通过弧形段的压力积蓄作用过滤震动,使得使用者感受不到颠簸,增加了轮椅的舒适性。支撑拉绳的设置弥补了弧形段支撑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弧形段的支撑力。经过数字建模设计得出,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弧形段的弧形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时,弧形段的压力积蓄效果较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85748.9 (22)申请日 2016.08.19 (71)申请人 江阴市新盛医疗器材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利港镇 利港村东刘墅53号 (72)发明人 黄志方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590 代理人 王小磊 (51)Int.Cl. A61G 5/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 包括两 组平行设置的侧部支撑组件, 两组侧部支。

2、撑组件 之间设置有交叉杆总成; 所述侧部支撑组件包括 推动杆和前部支杆, 推动杆和前部支杆之间设置 有上部支撑杆、 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 上部 支撑杆、 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平行设置, 推 动杆中段设置有一个钝角折弯; 所述交叉杆总成 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交叉转动连接的交叉杆, 交 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套管和下套管, 上套管 与中部支撑杆套接, 下套管与下部支撑管套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 结 构设计合理新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106214379 A 2016.12.14 CN 106214379 A 1.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 其特征在于。

3、: 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侧部支撑组件, 两组侧部支 撑组件之间设置有交叉杆总成; 所述侧部支撑组件包括推动杆和前部支杆, 推动杆和前部 支杆之间设置有上部支撑杆、 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 上部支撑杆、 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 撑杆平行设置, 推动杆中段设置有一个钝角折弯; 所述交叉杆总成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交 叉转动连接的交叉杆, 交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套管和下套管, 上套管与中部支撑杆套 接, 下套管与下部支撑管套接; 所述下部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脚踏支架杆 和后 部延伸杆, 后部延伸杆为直杆, 后部延伸杆的长度为下部支撑杆长度的3/10.5; 所述下部支 撑杆中段设置有弧形段, 弧形段。

4、的弧度为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 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 弧形段的弧形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拉绳, 支撑拉绳的两 端与弧形段固定连接; 所述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前轮支架套管, 推动杆 的下段设置有主轮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折叠轮椅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段的弧形开口长 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支撑拉绳上设置有配重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14379 A 2 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 。

5、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 更重 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轮椅作为医疗专用设备其功能设 定服务对象为特定的人群, 以满足他们代步的需要。 随着技术进步、 生活条件提高, 对轮椅 的功能要求也日益增加, 必然要求其各部件不断改进, 以适应不断提高的用户需求。 为了提 高舒适性, 现在的轮椅装置越来越来复杂, 不仅加装了动力设施, 省去手工的劳累, 也加强 了结构设置, 尽量使其使用方便并且多功能化。 但是现有的轮椅在经过颠簸路面时会发生 震动, 这股震动传递到使用者会使使用者有较大的不适。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

6、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舒适型轮椅 支架, 使用方便, 乘坐舒适, 牢固耐用。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舒适型轮椅支架, 包括两组 平行设置的侧部支撑组件, 两组侧部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交叉杆总成; 所述侧部支撑组件 包括推动杆和前部支杆, 推动杆和前部支杆之间设置有上部支撑杆、 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 撑杆, 上部支撑杆、 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平行设置, 推动杆中段设置有一个钝角折弯; 所述交叉杆总成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交叉转动连接的交叉杆, 交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 套管和下套管, 上套管与中部支撑杆套接, 下套管与下部支撑管套接; 所述下部支撑杆的前 端和。

7、后端分别设置有脚踏支架杆 和后部延伸杆, 后部延伸杆为直杆, 后部延伸杆的长度为 下部支撑杆长度的3/10.5; 所述下部支撑杆中段设置有弧形段, 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 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 弧形段的弧形 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拉绳, 支撑拉绳的两端与弧形段固定连接; 所述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 的连接处设置有前轮支架套管, 推动杆的下段设置有主轮连接孔。 0005 优化的, 上述高强度折叠轮椅支架, 所述弧形段的弧形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 长度的1/3.7,支撑拉绳上设置有配重块。 000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 结构设计合理新。

8、颖。 本申请的设计 尽量降低了整车的重量, 可以折叠收纳, 方便出行使用。 本申请的设计在下部支撑杆中段设 置了弧形段, 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前轮支架套管, 推动杆的下段设置主轮 连接孔, 这样的设置使得下部支撑杆在受到来自于前轮和主轮的压力时, 通过弧形段的弹 性变形, 将这股压力积蓄, 并且在前轮和主轮受到震动时, 通过弧形段的压力积蓄作用过滤 震动, 使得使用者感受不到颠簸, 增加了轮椅的舒适性。 支撑拉绳的设置弥补了弧形段支撑 力不足的问题, 提高了弧形段的支撑力。 经过数字建模设计得出, 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 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

9、.27倍, 弧形段的弧形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214379 A 3 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时, 弧形段的压力积蓄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 1为推动杆、 2为前部支杆、 3为上部支撑杆、 4为中部支撑杆、 5为下部支撑杆、 6为 钝角折弯、 7为交叉杆、 8为上套管、 9为下套管、 10为脚踏支架杆 、 11为后部延伸杆、 12为弧 形段、 13为支撑拉绳、 14为前轮支架套管、 15为主轮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0009 本发明为一。

10、种舒适型轮椅支架, 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侧部支撑组件, 两组侧部支 撑组件之间设置有交叉杆总成; 所述侧部支撑组件包括推动杆和前部支杆, 推动杆和前部 支杆之间设置有上部支撑杆、 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 上部支撑杆、 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 撑杆平行设置, 推动杆中段设置有一个钝角折弯; 所述交叉杆总成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交 叉转动连接的交叉杆, 交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套管和下套管, 上套管与中部支撑杆套 接, 下套管与下部支撑管套接; 所述下部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脚踏支架杆 和后 部延伸杆, 后部延伸杆为直杆, 后部延伸杆的长度为下部支撑杆长度的3/10.5; 所述下部支 撑杆中段设置有。

11、弧形段, 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 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 弧形段的弧形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拉绳, 支撑拉绳的两 端与弧形段固定连接; 所述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前轮支架套管, 推动杆 的下段设置有主轮连接孔。 所述弧形段的弧形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支撑 拉绳上设置有配重块。 00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 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本申请的设计 尽量降低了整车的重量, 可以折叠收纳, 方便出行使用。 本申请的设计在下部支撑杆中段设 置了弧形段, 下部支撑杆与前部支杆的连接处设置前轮支架套管, 推动杆的下段设。

12、置主轮 连接孔, 这样的设置使得下部支撑杆在受到来自于前轮和主轮的压力时, 通过弧形段的弹 性变形, 将这股压力积蓄, 并且在前轮和主轮受到震动时, 通过弧形段的压力积蓄作用过滤 震动, 使得使用者感受不到颠簸, 增加了轮椅的舒适性。 支撑拉绳的设置弥补了弧形段支撑 力不足的问题, 提高了弧形段的支撑力。 经过数字建模设计得出, 弧形段的弧度为上部支撑 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与中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的间距的比值的1.27倍, 弧形段的弧形 开口长度为下部支撑杆的长度的1/3.7时, 弧形段的压力积蓄效果较好。 0011 当然,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 作出的变化、 改型、 添加或替换, 都应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214379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106214379 A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106214379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