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长期困扰人们生活的一种疾病,轻者腰痛腿 酸,稍重还会致下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减退,更有甚者,疼痛难忍, 不能行走,就诊时常常是抬至医院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中药组合物,它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薏苡仁10-12份、灯笼花10-12 份、海风藤8-10份、牛膝10-12份、苍耳子6-8份、三角枫6-8份、 鬼箭羽6-8份、玉竹12-15份、枸杞子10-12份、黄芪12-15份、金 樱子8-10份、石菖蒲6-8份、防风8-10份、独活6-8份、羌活8-10 份、骨碎补12-15份、木通8-10份、接骨木8-10份、当归6-8份、 川芎8-10份、白毛藤8-10份、丹参10-12份、五加皮6-8份、杜仲 8-10份、茯苓10-12份和伸筋草10-12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下列重量 份的物质:薏苡仁11份、灯笼花11份、海风藤9份、牛膝11份、 苍耳子7份、三角枫7份、鬼箭羽7份、玉竹13份、枸杞子11份、 黄芪13份、金樱子9份、石菖蒲7份、防风9份、独活7份、羌活 9份、骨碎补13份、木通9份、接骨木9份、当归7份、川芎9份、 白毛藤9份、丹参11份、五加皮7份、杜仲9份、茯苓11份和伸筋 草11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还包含下列重 量份的物质:墙草根6份、蔷薇花8份、酸藤木7份、蜡梅花5份、 鼻血草7份、辣根草6份、墨旱莲8份、磨盘草5份和鹰爪莲6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是片剂、分散片、胶囊剂、丸剂或 软膏剂。
本发明还提供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中的用 途,所述组合物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薏苡仁10-12份、灯笼花10-12 份、海风藤8-10份、牛膝10-12份、苍耳子6-8份、三角枫6-8份、 鬼箭羽6-8份、玉竹12-15份、枸杞子10-12份、黄芪12-15份、金 樱子8-10份、石菖蒲6-8份、防风8-10份、独活6-8份、羌活8-10 份、骨碎补12-15份、木通8-10份、接骨木8-10份、当归6-8份、 川芎8-10份、白毛藤8-10份、丹参10-12份、五加皮6-8份、杜仲 8-10份、茯苓10-12份和伸筋草10-12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薏苡仁11份、灯 笼花11份、海风藤9份、牛膝11份、苍耳子7份、三角枫7份、鬼 箭羽7份、玉竹13份、枸杞子11份、黄芪13份、金樱子9份、石 菖蒲7份、防风9份、独活7份、羌活9份、骨碎补13份、木通9 份、接骨木9份、当归7份、川芎9份、白毛藤9份、丹参11份、 五加皮7份、杜仲9份、茯苓11份和伸筋草11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墙草根6份、蔷 薇花8份、酸藤木7份、蜡梅花5份、鼻血草7份、辣根草6份、墨 旱莲8份、磨盘草5份和鹰爪莲6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可以是片剂、分散片、胶囊剂、丸剂或软膏剂。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互相影响,协同作用,疗效显著,非常 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 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 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 明,否则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软膏剂
称取薏苡仁11克、灯笼花11克、海风藤9克、牛膝11克、苍 耳子7克、三角枫7克、鬼箭羽7克、玉竹13克、枸杞子11克、黄 芪13克、金樱子9克、石菖蒲7克、防风9克、独活7克、羌活9 克、骨碎补13克、木通9克、接骨木9克、当归7克、川芎9克、 白毛藤9克、丹参11克、五加皮7克、杜仲9克、茯苓11克和伸筋 草11克,加入8000毫升水,在回流的条件下加热5小时,过滤,使 滤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醇至醇含量为80体积%,静置过夜, 过滤,将滤液蒸干,粉碎,加入凡士林300克,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软膏剂
称取薏苡仁11克、灯笼花11克、海风藤9克、牛膝11克、苍 耳子7克、三角枫7克、鬼箭羽7克、玉竹13克、枸杞子11克、黄 芪13克、金樱子9克、石菖蒲7克、防风9克、独活7克、羌活9 克、骨碎补13克、木通9克、接骨木9克、当归7克、川芎9克、 白毛藤9克、丹参11克、五加皮7克、杜仲9克、茯苓11克、伸筋 草11克、墙草根6克、蔷薇花8克、酸藤木7克、蜡梅花5克、鼻 血草7克、辣根草6克、墨旱莲8克、磨盘草5克和鹰爪莲6克,加 入8000毫升水,在回流的条件下加热5小时,过滤,使滤液冷却至 室温,加入无水乙醇至醇含量为80体积%,静置过夜,过滤,将滤 液蒸干,粉碎,加入凡士林300克,混合均匀,即得。
实验例
诊断标准
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 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制定:
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 性腰痛史;
2 常发生于青壮年;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 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 放射,腰活动受限;
5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 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 伸力减弱;
6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 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根据上述标准,选择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0例, 女50例,年龄23-51岁,平均35岁。将患者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 1和治疗组2,每组有50例患者。治疗组1:男22例,女28例;其 中腰椎间盘膨出者31例,突出者2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1岁, 平均(38.5±4.5)岁。治疗组2:男24例,女26例;其中腰椎间盘膨出 者33例,突出者2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0岁,平均(38.1±4.2)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治疗组1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软膏剂来治疗,每日两次,每次 使用50克软膏剂均匀涂抹在腰椎突出部,连续治疗20天。
治疗组2使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软膏剂来治疗,每日两次,每次 使用50克软膏剂均匀涂抹在腰椎突出部,连续治疗20天。
疗效标准
1 治愈:腰腿疼痛完全消失,直腿抬高>70°,且能正常参加以前工 作;
2 显效:腰腿疼痛缓解比较明显,直腿抬高>60°但<70°,腰部活动 趋于正常,可坚持原先工作或转换为较轻工作;
3 有效:腰腿症状部分消失,功能活动有改善,直腿抬高60°左右;
4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 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 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过治疗,对于治疗组1,治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7例, 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对于治疗组2,治愈28例,显效15 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监管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压、脉搏、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的临床 症状来判断不良反应。发现所有患者的收缩压在90-140mmHg之间, 舒张压在60-90mmHg之间,脉搏为60-100次/分钟,血压和脉搏全 部都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的临床症状。这 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进而证明药物对于人 体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