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8868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 CN 102988686 B (21)申请号 201210470865.5 (22)申请日 2012.11.20 A61K 36/8945(2006.01) A61P 15/00(2006.01) A61K 33/08(2006.01) (73)专利权人 山西医科大学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南路 56 号 (72)发明人 闫凤茹 张倩 陈显久 燕炯 吴素慧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特殊普通合伙 ) 14110 代理人 任林芳 CN 1368156 A,200。
2、2.09.11, 江苏新医学院 .石灰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583.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妇科学领域, 具体为一种治疗妇 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其是以陈石灰、 莲须、 山 药、 云茯苓为原料按一定重量配比, 山药研为糊 状, 陈石灰、 莲须以及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已 研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药丸。 其中, 云茯 苓、 莲须、 山药健脾益肾 ; 云茯苓, 莲须、 陈石灰、 收敛、 燥湿、 补血 ; 莲须、 山药固精止带。本发明 不仅起祛湿清热之效, 而且入脾、 肾经, 滋阴补阳, 运化水液, 防止湿邪停于下焦。统摄血。
3、液运行, 起 止血之效, 合而用之, 达到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效 果, 且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刘洋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88686 B CN 102988686 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陈石 灰 50-150 份、 莲须 50-150 份、 山药 50-200 份、 云茯苓 50-150 份, 莲子汤送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4、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列重量 份的原料制成 : 陈石灰 50 份、 莲须 50 份、 山药 100 份、 云茯苓 5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山药研 为糊状, 陈石灰、 莲须以及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已研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药 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药丸重为5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88686 B 2 1/3 页 3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妇科学领域, 具体为一种治疗妇女赤白。
5、带下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带下症是妇科临床最多见的症状, 在门诊病人中约占30%。 在正常情况下,健康妇 女阴道内一般是经常有少量白色稀糊状的液体, 其一部分来源于阴道壁的毛细血管和淋巴 管所渗出的血浆, 一部分来源于淋巴液和分泌腺体所分泌的粘液, 具有湿润阴道表面、 润滑 和保护作用。若细菌入侵并繁殖即可引起感染。 0003 中医对带下的论述颇为完善, 中医将白带分为赤、 黄、 白、 黑、 青五色白带。赤白带 即白带中混有血液、 赤白均见, 多属于肝经郁热或湿热下注。中医认为, 妇女赤白带下是由 于 : 湿困脾胃, 运化失常, 脾不统血, 致血液妄行 ; 脾阳虚累及肾阳, 致封藏。
6、失职 ; 湿热邪毒 趋下, 久致妇女赤白带下。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带色黄而粘稠或呈脓性, 舌苔黄厚浊腻或舌 尖、 边红, 脉滑或弦滑略数 ; 或白带清冷, 量多, 终日淋漓不断, 面色晦暗, 小腹有冷感, 舌质 淡, 苔白, 尺脉沉迟。大多属于急性炎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解决妇女赤白带下的治疗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 药制剂。 0005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由下列重 量份的原料制成 : 陈石灰 50-150 份、 莲须 50-150 份、 山药 50-200 份、 云茯苓 50-150 份。山 药研为糊状, 陈石灰、 莲须以及。
7、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已研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 重 5g 的药丸。 0006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 陈石灰性辛、 温、 有毒, 燥湿、 杀虫、 止血、 定痛、 蚀恶肉, 治疥 癣、 湿疮、 创伤出血、 汤火烫伤、 痔疮、 脱肛、 赘疣, 内服止泻痢、 崩带。 莲须性甘、 涩、 平, 归心、 肾经, 固肾涩精, 用于遗精滑精、 带下、 尿频。 山药性甘、 平, 归脾、 肺、 肾经, 补脾养胃、 生津益 肺、 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 久泻不止、 肺虚喘咳、 肾虚遗精、 带下、 尿频、 虚热消渴。 云茯苓 性甘、 淡, 平, 归心、 肺、 脾、 肾经, 利水渗湿、 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
8、、 痰饮眩悸、 脾虚食少、 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 惊悸失眠。 云茯苓、 莲须与山药配伍为健脾益肾、 滋阴补阳 ; 云茯苓、 陈 石灰与莲须配伍为收敛固涩、 燥湿止血 ; 莲须、 与山药配伍为固精止带, 清虚热。 本发明所述 的中药制剂可通过健脾益肾、 收敛固涩、 固精止带而主治妇女赤白带下之症状。 本发明不仅 起祛湿清热之效, 而且入脾、 肾经, 滋阴补阳, 运化水液, 防止湿邪停于下焦。 统摄血液运行, 起止血之效, 合而用之, 达到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效果。 0007 本发明所述中药用于临床的情况如下 : 自 2011 年 1 月至 2012 年 8 月期间治疗患 者 50 例, 女性, 。
9、年龄 25-46 周岁, 病程 2 月 -1 年。患者每日口服实施例 2 成品, 每天三次, 每次一丸, 莲子汤送服。七日为一疗程, 连续服用四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三月回访。 0008 纳入标准 : 原发性赤白带患者, 基本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经量明显增多而稀 说 明 书 CN 102988686 B 3 2/3 页 4 薄, 在 50ml 以上, 或时间超过 7 天 ; 色为粉色。排除标准 : 妇科检查及 B 超检查排除子宫肌 瘤等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赤白带。 0009 疗效标准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 T001.1-94) 的规定, 治愈。
10、 : 阴道分泌物之量、 色、 气味、 质均恢复正常, 诸症消失 ; 好 转 : 阴道分泌物之量、 色、 气味、 质及诸症减轻 ; 未愈 : 带下诸症无变化。 0010 治疗方法 : 取陈石灰 50g、 莲须 50g、 山药片 100g、 云茯苓 50g。山药研为糊状, 陈石 灰、 莲须以及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已研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重 5g 的药丸。服 用方式为口服, 每天早午晚各服药 1 次, 每次 1 丸, 莲子汤送服。七日为一疗程, 连续服用四 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三月回访。 0011 治疗结果 : 治愈者 21 例占 42.0%, 好转者 28 例占 56.0%, 未愈者 1。
11、 例占 2.0%。总 有效率达 98%。使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 2 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0012 典型病例 : 0013 1. 王某 , 女 ,32 岁。2011 年 7 月 5 日初诊。自诉三年前因生气致心情不畅 , 饮 食渐少 , 恰遇月经来潮 , 淋雨一次。自此患赤白带下 , 时多时少 , 小便频数。妇科查有宫 颈糜烂。舌苔黄腻 , 脉象沉伏而弱。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此乃思虑伤脾 , 健运失司 , 内 生郁热,又受湿邪,故赤白带下。 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月后复查, 血量减少, 所述症状消失, 随访至今未复发。 0014 2. 李某, 38 岁。2011 年 11 月 。
12、1 日初诊。赤白带下历时二年之久, 经行超前量少 色紫, 拖日不清, 每次经前两侧乳房胀痛, 末次月经 10 月 16 已净, 现带下如咖啡色, 少腹隐 胀, 口苦溲赤。妇科检查无殊。脉胘细, 舌质偏绛。肝郁化火, 湿热下注。患者赤白带下, 伴 经前乳胀, 口苦尿赤, 脉弦, 舌绛, 显系肝郁化火, 湿热下注之象。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月后 复查, 所述症状消失, 随访至今未复发。 0015 3. 张某, 女, 未婚, 25岁。 2012年3月14日初诊。 患者主诉前次经前有赤白带下, 呈褐色, 经后缓解, 据前次经后十余天又有此现象。月经周期 25 天, 经前烦躁并伴倒经流鼻 血, 前次经前期腹。
13、痛, 有血块, 血量及周期正常。弦脉, 舌尖红。苔厚, 经前尤明显。饮食无 异常, 妇科检查无殊。此属赤白带下。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月后复查, 所述症状消失, 随访 至今未复发。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 实施例 1 0019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陈石灰 50g、 莲须 50g、 山药 50g、 云茯苓 50g。山药研为糊状, 陈石灰、 莲须以及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已研 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重 5g 的药丸。本实施例所制药物, 同样采用上述的诊断依 据、 疗效标准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
14、床试验, 对 40 名女性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结果 : 治愈者 16 例占 40%, 好转者 22 例占 55%, 未愈者 2 例占 5%, 总有效率达 95%。 0020 实施例 2 0021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陈石灰 50g、 莲须 50g、 山药 100g、 云茯苓 50g。山药研为糊状, 陈石灰、 莲须以及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已研 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重 5g 的药丸。 说 明 书 CN 102988686 B 4 3/3 页 5 0022 实施例 3 0023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陈石灰 。
15、100g、 莲 须50g、 山药100g、 云茯苓50g。 山药研为糊状, 陈石灰、 莲须以及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已 研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重 5g 的药丸。本实施例所制药物, 同样采用上述的诊断依 据、 疗效标准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试验, 对 38 名女性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结果 : 治愈者 15 例占 39.47%, 好转者 20 例占 52.63%, 未愈者 3 例占 7.89%, 总有效率达 92.11%。 0024 实施例 4 0025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陈石灰 150g、 莲 须150g、 山药200g、 云茯苓150g。 山药。
16、研为糊状, 陈石灰、 莲须以及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 已研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重 5g 的药丸。本实施例所制药物, 同样采用上述的诊断 依据、 疗效标准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试验, 对 44 名女性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结果 : 治愈者 18 例占 40.91%, 好转者 24 例占 54.55%, 未愈者 2 例占 4.55%, 总有效率达 95.46%。 0026 实施例 5 0027 一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中药制剂,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陈石灰 150g、 莲 须 100g、 山药 50g、 云茯苓 100g。山药研为糊状, 陈石灰、 莲须以及云茯苓研为细粉混合, 用 已研成糊状的山药将混合细粉做成重 5g 的药丸。本实施例所制药物, 同样采用上述的诊断 依据、 疗效标准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试验, 对 34 名女性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结果 : 治愈者 13 例占 38.24%, 好转者 19 例占 55.88%, 未愈者 2 例占 5.88%, 总有效率达 94.12%。 说 明 书 CN 102988686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