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新型医用平车装 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领域,医用平车装置被广泛应用在医院急救、病人 转运以及病房调换等过程中;医用平车装置可以辅助医生对病人进 行及时快速的转运,降低了医护人员转运病人时的劳动强度,给病 人转运带来了许多便利性,同时也给手术急救等医护作业争取了时 间。
然而,现有的医用平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缺 陷(如图1所示):现有的医用平车装置的平车高达90厘米,且前 后车轮大小不一。然而往往医院里的道路也不平,使用医用平车装 置的时前面小车轮受力较大,会导致平车前倾,而且前面的小轮受 较大作用力后整个医用平车装置惯性也很大,使用操作起来不灵活, 使用者难以把控平稳(即操作者不便于控制平车装置的方向以及行 进速度);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医用平车装置在使用时,平车装置前 倾,操作不稳等因素都会增大躺在上面的病人被摔倒的风险,同时 也增大了医护人员(即操作者)意外被撞的危险。同时,现在的平 车装置上的把手都是采用钢构结构,冬天平车装置上的把手往往都 比较凉,操作者在推车或是拉车时都会直接接触冰凉的把手,这样 将会医护人员带来不适的体验;传统的医用平车装置的板面为钢板 或者塑胶板,病人躺在上面又硬,又凉,通常会让病人感觉非常的 不舒适。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的上述技术 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医用平车装置,以解决上 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平车装置,包括平板和车体; 所述平板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其中:
所述平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向上弯曲拱形的把手,且拱形 的所述把手上套接包裹有保温套;所述平板上还设置有保温垫,且 所述保温垫与所述平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车体为长方体型框架结构;所述车体的底部四周还分别设 置有车轮,且四个所述车轮的直径尺寸相同;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车体的一端的两个车轮为 定向轮,且所述车体的另一端的两个车轮为万向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车轮与车体的底部四周之 间采用螺丝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车体的侧面还设置有护栏; 所述护栏与所述车体的框架结构转动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护栏为弯曲拱形护栏。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保温套为PC注塑件或ABS 注塑件或PPS注塑件或PEEK注塑件或泡沫结构套。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保温套的表面还设置有多 个凸起的耐磨块或是多条凸起的耐磨条纹。所述凸起的耐磨块为圆 形凸起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保温套的长度与拱形的所 述把手宽度相适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平板距离所述车轮底部的 高度为50厘米,且所述把手距离所述车轮底部的高度为90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医用平车装置,分析上述新型医用 平车装置的主要结构可知:新型医用平车装置主要由平板和车体等 结构组成,其中平板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平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 竖直向上弯曲拱形的把手,且拱形的把手上套接包裹有保温套(上 述保温套可以保证冬季或是寒冷的环境下把手依然不会太阴凉,保 证推车操作者的推车时的温度);所述平板上还设置有保温垫,且所 述保温垫与所述平板可拆卸连接;(上述保温垫结构可以避免躺在平 板上的患者感到阴凉和坚硬,进而提升患者的体验,便于患者转送);
与此同时,所述车体为长方体型框架结构;所述车体的底部四 周还分别设置有车轮,且四个所述车轮的直径尺寸相同;改进了传 统的平车装置的车轮大小不一的问题,保证四个车轮使用同等尺寸 的结构。这样可以避免车轮因大小不一而引起的受力不均问题,同 时也避免平车前倾问题,同时受力均匀的平车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更 加灵活,使用者更加容易把控平稳;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的医用平车装置避免了在使用时,平车装置前倾,操作不稳等问题, 提升了患者转运或运送过程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 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平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的另一视角 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结构中的把 手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 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 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 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 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 详细描述。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平车装置, 包括平板1和车体2;所述平板1设置在所述车体2上,其中:
所述平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向上弯曲拱形的把手3,且 拱形的所述把手3上套接包裹有保温套4;所述平板1上还设置有 保温垫5,且所述保温垫5与所述平板1可拆卸连接;
所述车体2为长方体型框架结构;所述车体2的底部四周还分 别设置有车轮6,且四个所述车轮6的直径尺寸相同(具体参见图2、 图3、图4、图5、图6所示意的多角度的示意图);
分析上述新型医用平车装置的主要结构可知:新型医用平车装 置主要由平板1和车体2等结构组成,其中平板1设置在所述车体 2上,且平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向上弯曲拱形的把手3,且拱 形的把手上套接包裹有保温套4(上述保温套4可以保证冬季或是 寒冷的环境下把手依然不会太阴凉,保证推车操作者的推车时的温 度);所述平板上还设置有保温垫5,且所述保温垫5与所述平板1 可拆卸连接;(上述保温垫结构可以避免躺在平板上的患者感到阴凉 和坚硬,进而提升患者的体验,便于患者转送);
与此同时,所述车体为长方体型框架结构;所述车体的底部四 周还分别设置有车轮6,且四个所述车轮6的直径尺寸相同;改进 了传统的平车装置的车轮大小不一的问题,保证四个车轮使用同等 尺寸的结构。这样可以避免车轮因大小不一而引起的受力不均问题, 同时也避免平车前倾问题,同时受力均匀的平车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更加灵活,使用者更加容易把控平稳;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 供的医用平车装置避免了在使用时,平车装置前倾,操作不稳等问 题,提升了患者转运或运送过程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主 要改进结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型医用平车装置包括平板和车 体,平板两端设有弯曲上翘的把手,把手上裹有保温套,在平板上 也设有保温垫,避免病人直接与平板接触。平板的下方为车体,车 体的底部设有四个轮子,轮子通过螺栓与车体底端连接,实现轮系 的可拆卸更换。其中四个轮子直径相同,避免大小不同而发生倾覆, 同时将平车高度调整为50厘米,把手高度为90厘米,如下图4和 图6:
将车轮改为直径一致,轮子与车体连接采用螺丝连接,便于拆 卸、更换等。前轮或者后轮采用万向轮,则另一方采用定向轮(举 例:如果前轮采用万向轮,则后轮采用定向轮),平板的板面采用使 用起来特别灵活方便,危险性又小,稳定性高。把手用海绵进行包 裹,板面增加软垫,用起来很人性化。非常实用。改进后,如下图: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的具体结构 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说明:
在具体结构中,所述车体2的一端的两个车轮为定向轮,且所 述车体2的另一端的两个车轮为万向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医用平车装置的更好操作性和平稳性, 采用前定向轮和后万向轮的结构设计,只要使用者推动把手时控制 好后轮的方向即可灵活地实施转向等动作。同时,上述车轮都可以 带有刹车结构,两个任意转动方向的万向轮,可以由软性材料制成, 可确保在不平的路面上保持平稳行进;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车轮6与车体2的底部四 周之间采用螺丝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车轮与车体底部可以采用螺丝连接,这样 不仅可以保证车轮的锁紧紧固作用,同时还便于对车轮实施拆卸和 更换。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车体2的侧面还设置有护 栏7;所述护栏7与所述车体2的框架结构转动连接。且所述护栏7 为弯曲拱形护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的车 体侧面还设置有护栏(护栏用于保护患者,避免其从平板上滑落); 同时护栏可以实现有效的翻转,即护栏可以折叠,进而实现护栏的 拦阻功能。
另外,两侧护栏上下翻动的关键部分以及平板的底部还可以设 置有弹簧,尤其是平板底部的弹簧可以有效地增加医用平车装置的 抗震性能;同时上述弹簧采用不锈钢专用弹簧,不生锈,能持久的 保持弹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保温套4为PC注塑件或 ABS注塑件或PPS注塑件或PEEK注塑件或泡沫结构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保温套可以选择PC注塑件、PEEK注塑件 或PP注塑件或ABS注塑件或泡沫结构套等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或 是其他材质结构,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工程塑料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拉伸强度均超过50MPa,耐冲击 性超过50J/m2,弯曲弹性模量在24000kg/cm2,负载挠曲温度超过 100℃,其硬度、抗冲击力、抗老化性优。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最优选的方案为ABS注塑件、PPS注塑件或PEEK注塑件。 PEEK,中文名是聚醚醚酮树脂,是一种高端的特种工程塑料,具有 突出的高强度特点,同时还具有抗压、耐水解等特点。(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plastic)塑料(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 烯塑料)相对比较上述两种材料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与此同时, 上述护栏结构也可以使用上述工程塑料结构件,同样可以避免金属 护栏又冷又硬的问题。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保温套4的表面还设置有 多个凸起的耐磨块或是多条凸起的耐磨条纹(参见图7)。所述凸起 的耐磨块为圆形凸起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新型医用平车装置上可能会出现载体重较 重的患者,且光滑的把手使用者不容易实施把控。所以上述保温套 表面还设置有一些耐磨凸起结构或是耐磨条纹,以便于增加了保温 套的粗糙度,保证使用者更有效的实施推动方向和推力控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保温套的长度与拱形的所 述把手宽度相适应。上述保温套长度应当与拱形把手的宽度相适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平板距离所述车轮底部的 高度为50厘米,且所述把手距离所述车轮底部的高度为90厘米。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便于患者转运到平板上,平板距离 不宜过高;因此改变了原有平车装置的尺寸特征,将其平板的高度 为调整为50厘米高;同时,为了便于使用者更方便的进行推车,拱 形把手的高度位置可以高一些,因此选择90厘米的高度位置更好合 适。上述医用平车装置质量稳定,控制灵活,可以确保单人操纵车 辆更自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方便了 患者和医护人员,加强了患者转送过程中的防护;本实用新型提供 的新型医用平车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随时移动,控制灵 活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上述新型医用平车装 置避免了在使用时平车装置前倾,操作不稳等问题,提升了患者转 运或运送过程的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 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 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 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 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