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7389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05 CN 102973895 B (21)申请号 201210531012.8 (22)申请日 2012.12.11 A61K 36/9066(2006.01) A61P 1/08(2006.01) (73)专利权人 杨霞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昭阳路北 端市第三吗医院 (72)发明人 杨霞 CN 102406918 A,2012.04.11, 全文 . 王贾靖等 . 王灿晖治疗神经性呕吐验 案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第 38 卷 ( 第 10 期 ),2070-2072. 金健行 。
2、. 中药治疗神经性呕吐有良好效 果 .人民军医 .1964,( 第 7 期 ),68-69.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 合物, 属于中药组合物, 由炒白芍、 柴胡、 川楝子、 延胡索、 炒桃仁、 香附、 半夏、 三棱、 莪术、 神曲、 石 菖蒲、 青皮、 桑白皮、 紫苏子和生甘草按照一定的 重量配比组成, 具有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的功效, 能够有效治疗神经性呕吐。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尹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73895 B CN 102973895 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 药物组成 : 炒白芍 13-23 份、 柴胡 10-20 份、 川楝子 13-23 份、 延胡索 15-25 份、 炒桃仁 7-17 份、 香附 10-20 份、 半夏 7-17 份、 三棱 10-20 份、 莪术 10-20 份、 神曲 10-20 份、 石菖蒲 15-25 份、 青皮 5-15 份、 桑白皮 7-17 份、 紫苏子 7-17 份、 生甘草 3-9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4、 1 所述的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 的药物组成 : 炒白芍18份、 柴胡15份、 川楝子18份、 延胡索20份、 炒桃仁12份、 香附15份、 半夏 12 份、 三棱 15 份、 莪术 15 份、 神曲 15 份、 石菖蒲 20 份、 青皮 10 份、 桑白皮 12 份、 紫苏 子 12 份、 生甘草 6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3895 B 2 1/4 页 3 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 可伴有癔病的。
5、色彩, 如夸张、 做作, 突然发作, 因此也 称为 “癔病性呕吐” , 呕吐有条件反射性因素, 某些食物、 药物、 精神情志等均可引起呕吐。 本 病属中医学呕吐范畴, 中医认为, 外感、 饮食、 情志内伤、 久病劳倦均可致胃失和降, 胃气上 逆而发为呕吐。临床多因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 肝气犯胃, 胃失和降发病。中医结合辨证采 取了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为治疗法则,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神经性呕吐具有疗 效好, 见效快, 疗程短, 治愈率高, 服用方便, 价格低廉的特点。 0004 本发明选择炒白芍、 柴胡、 川楝子。
6、、 延胡索、 炒桃仁、 香附、 半夏、 三棱、 莪术、 神曲、 石菖蒲、 青皮、 桑白皮、 紫苏子和生甘草进行组合, 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 同作用, 使之具有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的功效, 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神经性呕吐。 0005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 0006 其中 : 0007 炒白芍 : 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 (栽培种) 的根。性味苦、 酸、 凉。归肝、 脾经。功效 : 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芍药甙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和镇痛作用。 医学 启源 : “ 安脾经, 治腹痛, 收胃气, 止泻利, 和血, 固腠理, 泻肝, 补脾胃。“ 0008 柴胡 : 为伞形科植物。
7、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 性味微寒、 苦、 辛。 归肝、 肺、 脾经。功效 : 透表泄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药品化义 : “ 柴胡, 性轻清, 主升散, 味微苦, 主疏肝。 本草经解 : “ 柴胡, 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 心腹肠胃, 五藏六府也, 藏府共十二 经, 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 柴胡轻清, 升达胆气, 胆气条达, 则十一藏从之宣化, 故心腹肠胃 中, 凡有结气, 皆能散之也。 其主饮食积聚者, 盖饮食入胃, 散精于肝, 肝之疏散, 又借少阳胆 为生发之主也, 柴胡升达胆气, 则肝能散精, 而饮食积聚自下矣。 少阳经行半表半里, 少阳受 邪, 邪并于阴则寒, 邪并于阳则热。
8、, 柴胡和解少阳, 故主寒热之邪气也。“ 0009 川楝子 : 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 味寒, 苦 ; 有小毒。归肝、 小肠、 膀胱经。功效 : 疏泄肝热, 行气止痛。 0010 延胡索 : 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性味辛、 苦, 温。归肝、 脾经。功效 : 镇痛、 镇 静、 催眠、 利气, 止痛。延胡索乙素有明显的催眠、 镇静与安定作用。肝气郁滞化热, 胃脘疼 痛连两胁者, 可与川楝子并用, 以疏肝行气止痛。 0011 炒 桃 仁 : 为 蔷 薇 科 植 物 桃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或。
9、 山 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 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 甘, 平。归心、 肝、 大肠经。功效 : 活 血祛瘀, 润肠通便。 说 明 书 CN 102973895 B 3 2/4 页 4 0012 香附 : 为莎草科植物莎草 Cyperus rotundus L. 的干燥根茎。性味辛、 微苦、 甘、 平。入肝、 三焦经。功效 : 理气解郁, 止痛。香附挥发油有明显催眠作用。 滇南本草 : 调血 中之气, 开郁, 宽中, 消食。 0013 香附配伍白芍, 香附疏肝理气止痛 ; 白芍柔肝养阴、 缓急止痛, 二者伍用, 有疏肝、 养阴、 理气、 止痛之功效。
10、 ; 香附配伍延胡索, 香附走气分, 理气解郁、 调经止痛 ; 延胡索走血 分, 活血祛淤、 行气止痛, 二者伍用, 共奏疏肝解郁、 活血化淤、 行气止痛之功效。 0014 半夏 : 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块茎。性味辛、 温 ; 有毒。归脾、 胃、 肺经。功效 : 燥湿化 痰 , 降逆止呕 , 消痞散结。半夏加热炮制有一定的镇吐作用。 本草图经 : 主胃冷, 呕哕。 0015 三棱 : 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 细叶黑三棱、 小黑三棱的块茎。性味苦, 平。归肝、 脾经。功效 :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0016 莪术 : 为单子叶植物姜科 Zingiberaceae 蓬莪术 Curcuma phaeo。
11、caulis Val. , 或温郁金 (又称温莪术) C.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 广西莪术 (又称桂莪术) C.kwangsiensis S. lee et C. F. Liang 的干燥根茎。 性味辛、 苦, 温。 归肝、 脾经。 功效 : 破血行气止痛。 0017 神曲 : 为辣蓼、 青蒿、 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 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性味甘 辛, 温。归脾、 胃经。功效 : 健脾和胃, 消食调中。 本草述 : “ 治伤暑, 伤饮食, 伤劳倦, 疟气 痞证, 水肿胀满积聚, 痰饮咳嗽, 呕吐反胃, 霍乱, 蓄血, 心痛, 胃脘痛, 胁痛,。
12、 痹痿眩晕, 身重, 不能食, 黄疸。“ 神曲配半夏, 半夏辛温, 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消食止呕 ; 神曲辛甘温, 性能升 发, 消食导滞。二药伍用, 和胃消食, 治疗食滞内停, 胃中嘈杂, 脘腹胀满。 0018 石菖蒲 :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性味辛、 苦, 温。归心、 胃经。功效 : 化湿 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 有抗惊厥作用, 石菖蒲的挥发油有安神镇静作用, 石菖蒲煎剂内 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重庆堂随笔 : 石菖蒲, 舒心气、 畅心神、 怡心情、 益心志, 妙药也。 清解药用之, 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 滋养药用之, 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0019 青皮 : 为。
13、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 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性味苦、 辛、 温。入肝、 胆、 胃经。功效 :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0020 桑白皮 : 为双子叶植物桑科 Moraceae 桑 Morus alba L. 的根皮。性味甘、 寒。入 肺经。功效 : 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日华子本草 : 温, 调中, 下气。消痰止渴, 利大小肠, 开 胃, 下食, 杀腹藏虫, 止霍乱吐泻。 0021 紫苏子 :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辛, 温。归肺、 脾经。功效 : 降。
14、气、 润肠。 日华子本草 : 主调中, 益五藏, 下气, 止霍乱, 呕吐, 反胃。补虚劳, 肥健人, 利大小便, 破症结, 消五膈, 止嗽, 润心肺, 消痰。 0022 生 甘 草 : 为 豆 科 植 物 甘 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 果 甘 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 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 甘, 平。归心、 肺、 脾、 胃经。功效 :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日 华子本草 : 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 一切虚损、 惊悸、 烦闷、 健忘。
15、。通九窍, 利百脉, 益精养 气, 壮筋骨, 解冷热。 0023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 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 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 炒白芍 13-23 份、 柴胡 10-20 份、 川楝子 13-23 份、 延胡索 15-25 份、 炒桃仁 7-17 份、 香附 10-20 份、 半夏 7-17 份、 三棱 10-20 份、 莪术 10-20 份、 神曲 说 明 书 CN 102973895 B 4 3/4 页 5 10-20 份、 石菖蒲 15-25 份、 青皮 5-15 份、 桑白皮 7-17 份、 紫苏子 7-17 份、 生甘草 3-9 份。 00。
16、24 其中优选为 : 炒白芍 18 份、 柴胡 15 份、 川楝子 18 份、 延胡索 20 份、 炒桃仁 12 份、 香附 15 份、 半夏 12 份、 三棱 15 份、 莪术 15 份、 神曲 15 份、 石菖蒲 20 份、 青皮 10 份、 桑白皮 12 份、 紫苏子 12 份、 生甘草 6 份。 0025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 如丸剂、 散 剂、 片剂、 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状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 ; 可以用水 煎, 经过滤得滤液, 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 ; 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0026 本发明药物具有疏肝理气, 和胃降。
17、逆等功效, 且疗效好, 见效快, 疗程短, 治愈率 高, 服用方便, 价格低廉, 据对临床 50 例患者观察统计, 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 88, 两个疗程总有效率 9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一、 炒白芍 13 份、 柴胡 10 份、 川楝子 13 份、 延胡索 15 份、 炒桃仁 7 份、 香附 10 份、 半夏 7 份、 三棱 10 份、 莪术 10 份、 神曲 10 份、 石菖蒲 15 份、 青皮 5 份、 桑白皮 7 份、 紫 苏子 7 份、 生甘草 3 份。 0028 实施例二、 炒白芍 18 份、 柴胡 15 份、 川楝子 18 份、 延胡索 20 份、 炒桃。
18、仁 12 份、 香 附 15 份、 半夏 12 份、 三棱 15 份、 莪术 15 份、 神曲 15 份、 石菖蒲 20 份、 青皮 10 份、 桑白皮 12 份、 紫苏子 12 份、 生甘草 6 份。 0029 实施例三、 炒白芍 23 份、 柴胡 20 份、 川楝子 23 份、 延胡索 25 份、 炒桃仁 17 份、 香 附 20 份、 半夏 17 份、 三棱 20 份、 莪术 20 份、 神曲 20 份、 石菖蒲 25 份、 青皮 15 份、 桑白皮 17 份、 紫苏子 17 份、 生甘草 9 份。 0030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 0031 一、 一般资料 0032。
19、 收治患者共 100 例, 其中男性 34 例, 女性 66 例, 男女比例 0.5:1, 平均年龄 38 岁。 0033 二、 中医诊断标准 0034 1、 反复发生于进食后自发性或故意诱发的呕吐, 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糜。 0035 2、 体重减轻不超过原体重的 25%。 0036 3、 无减轻体重的主观愿望。 0037 4、 无导致反复呕吐的躯体因素, 如早孕, 颅内高压, 胃肠道梗阻等, 亦无癔症, 疑病 症等神经性症状。 0038 5、 查血沉、 抗 “O” 、 粘蛋白、 类风湿因子等与风湿痹、 尫痹相鉴别。 0039 三、 治疗方法 0040 按照本发明药物重量配比, 称取原料药 。
20、(一日剂量) , 水煎, 过滤去渣, 早晚各服一 次, 20 日为一个疗程。 0041 四、 疗效评定标准 0042 1、 治愈 : 呕吐控制, 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正常。 0043 2、 显效 : 症状明显减轻 : 呕吐次数较服药前明显减少, 精神转佳, 不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 偶有复发, 但继续服药后症状很快改善。 0044 3、 有效 : 症状减轻 : 呕吐次数较服药前减少, 精神好转, 但容易因情绪、 饮食等诱 说 明 书 CN 102973895 B 5 4/4 页 6 因而复发或加重。 0045 4、 无效 : 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0046 五、 治疗结果统计 0047 004。
21、8 其中 : 总有效率 = 治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0049 典型病例及疗效 : 0050 病例一、 余某, 女, 年龄 18 岁。母亲陪同来诊, 母亲口述由于孩子父亲月前突然出 现车祸死亡, 受了强烈精神刺激, 最近半月进食后总是反复出现呕吐, 呕吐时呈喷射状。诊 断患者为神经性呕吐, 服用本发明中药一个疗程后, 症状消失, 心情开朗, 后随访未复发。 0051 病例二、 陈某, 女, 患者年龄 28 岁。患者自述心情紧张时 (如要准备面对众人讲话 时) 、 遇情绪不佳或身体不适时就发作为突然恶心呕吐 , 严重时可呈喷射状 , 早晨或早饭后 多易发生, 精神紧张时最容易发作, 睡眠 , 饮食及大小便均可 , 无营养不良 , 体重未改变等 情况。采用服用本发明中药一个疗程后, 症状明显减轻, 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后, 症状全部消 失, 半年后电话随访未复发。 0052 病例三、 秦某, 女, 患者年龄 50 岁, 患神经性呕吐症, 已发病两个多月, 吃东西就 吐, 吃什么吐什么, 吃饭时间之外无呕吐感觉, 现在走路都走不动, 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采用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疗程后, 症状明显减轻, 呕吐次数较服药前明显减少, 好转。 说 明 书 CN 102973895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