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25344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97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21003.6

申请日:

2008.06.18

公开号:

CN101689924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B 7/26申请日:20080618|||公开

IPC分类号:

H04B7/26

主分类号:

H04B7/26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千成德; 李英大; 朴成埈; 李承俊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07.6.18 US 60/944,785; 2007.6.20 US 60/945,340; 2008.6.17 KR 10-2008-005704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戚传江;谢丽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包括从网络接收与控制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基于该控制信息,如果上行链路同步状态从同步状态转换为非同步状态,则释放从网络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络接收与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如果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从同步状态转换为非同步状态,则释放从所述网络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令时间校正的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之后启动计时器;以及
如果所述计时器结束,则将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转换为所述非同步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命令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转换为所述非同步状态的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命令所述用户设备连续地保持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利用所述网络定期地执行随机接入程序。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网络接收用于分配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消息;以及
通过所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包括用于指令所述数据传输将保持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信息。

9.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络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包括专用随机接入前导;以及
使用所述专用随机接入前导来执行随机接入程序,而不考虑所述用户设备是处于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或者处于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

10.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被分配有来自网络的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信道资源;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处于非同步状态,则释放所述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信道资源;以及
利用所述网络执行随机接入程序。

11.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被分配有来自网络的上行链路信道资源;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时序校正命令;
驱动时序校正计时器;以及
如果所述时序校正计时器结束,则释放所分配的上行链路信道资源。

12.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的时序校正命令;
驱动时序校正计时器,用于确定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以及
如果在所述时序校正计时器结束之后出现了待发送到所述网络的上行链路数据,则执行随机接入程序。

说明书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多载波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诸如正交频分多址(OFDMA)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无线电资源是连续子载波集合,并且通过在二维球面上的时频区域来定义该无线电资源。OFDM或者OFDMA方案中的时频区域是由时间和子载波坐标分割的矩形形式。换言之,一个时频区域可以是通过时间轴上的至少一个符号和在频率轴上的多个子载波分割的矩形形式。该时频区域可以被分配给用于特定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或者基站可以在下行链路中将时频区域发送给特定的用户设备。为了在二维球面上定义该时频区域,应该给出在时间区域上的OFDM符号的数目和在频率区域上的连续子载波的数目,其中,连续子载波从具有相对参考点的偏移的点开始。
图1示出了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多载波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的结构的示例。在图1中,子帧包括L1/L2控制信息传输区域(阴影区)和数据传输区域(非阴影区)。
参考图1,物理信道包括在时间轴上的多个子帧和在频率轴上的多个子载波,其中,一个子帧包括在时间轴上的多个符号。一个子帧包括多个资源块(RB),每个资源块包括多个符号和多个子载波。而且,对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每个子帧可以使用特定符号(例如,第一符号)的特定子载波。一个子帧具有0.5ms的长度,并且作为数据传输的单位时间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具有与两个子帧相对应的1ms的长度。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个小区的无线电资源包括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和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基站用于分配和控制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和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换言之,基站确定什么用户设备使用何种类型的无线电资源,并且确定相应的用户设备何时使用相应的无线电资源。例如,基站可以确定100MHz和101MHz的频率被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在3.2秒之后的0.2秒内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基站通知第一用户设备该确定事实,使得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同样,基站确定什么用户设备使用多少无线电资源来通过上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并且还确定相应的用户设备何时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而且,基站通知相应的用户设备所确定的事实,使得相应的用户设备可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在现有技术中,特定的用户设备连续地使用特定的无线电资源,同时呼叫连接得以保持。然而,该种结构对于近来的通信系统而言是低效的,所述近来的通信系统基于IP分组来提供多种服务。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分组服务在呼叫连接时间内不连续生成分组。即,可能在特定的间隔内对分组进行发送,但是可能在另一特定间隔中没有分组被发送。在上述的基于分组的系统中,将无线电资源连续地分配给特定用户设备以用于呼叫连接是没有效率的。为了解决该问题,近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如下的方法:在用户设备需要无线电资源的条件下或者仅在存在要发送到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条件下,将无线电资源动态分配给用户设备。
在使用OFDM或者SC-FDMA系统的系统中,频带被划分为恒定大小的带,并且每个带被分配给若干用户设备。在该种情况下,由于与从其他带传输的数据的干扰,基站可能接收不到通过每个频带而发送到上行链路的数据。为了避免该情况,在各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时间的同步是必需的。换言之,当对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进行调度,以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时,从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到达基站的时间应该与从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到达基站的时间相同。此时,如果从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到达基站的时序存在小的差异,则从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不能在基站中成功地恢复。
因此,在使用OFDM或者SC-FDMA系统的系统中,各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是必需的。为了保持上行链路同步,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方法中的一种是基于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随机接入程序的同步方法。
将大致描述随机接入程序。处于非同步状态的用户设备将事先确定的比特流,即,签名,发送给基站。基站检测该签名,并且计算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应该执行多慢,或者计算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应该执行多快,从而基于所检测到的信号来实现上行链路同步。基站将所计算的结果报告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基于所计算的结果,调整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时间,并且然后获得上行链路同步。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户设备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和其RRC连接方法。RRC状态意指用户设备的RRC层是否与网络的RRC层逻辑连接。如果用户设备的RRC层与网络的RRC层逻辑连接,则该RRC状态被称为RRC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如果用户设备的RRC层与网络的RRC层没有逻辑连接,则该RRC状态被称为RRC空闲状态。由于RRC连接的存在,则网络可以识别在小区单元中的处于RRC连接状态的用户设备的存在。因此,网络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设备。相反,网络不能识别处于RRC空闲状态的用户设备,并且核心网络管理在跟踪区域的单元中处于空闲状态的用户设备,其中,跟踪区域的单元是比小区大的局部单元。换言之,在用户设备处于RRC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在大的局部单元中识别用户设备的存在。用户设备应该被转换为RRC连接状态,以获得诸如语音或者数据的典型的移动通信服务。
当用户首先导通用户设备的电源时,用户设备搜索适当小区,并且然后在相应的小区中保持在RRC空闲状态。如果需要RRC连接,则保持在RRC空闲状态的用户设备通过RRC连接程序执行与网络RRC层的RRC连接,并且转换为RRC连接状态。处于RRC空闲状态的用户设备在各种示例中需要RRC连接。例如,如果由于尝试呼叫用户而需要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或者如果需要针对从网络接收的寻呼消息的响应消息传输,则处于RRC空闲状态的用户设备需要RRC连接。
发明内容
即使在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执行了RRC连接,用户设备也不针对上行链路执行数据传输。例如,当用户执行互联网浏览时,用户在完全读取从互联网下载的所需网页之前不做出任何动作。虽然如上述用户不进行任何动作,但是用户设备仍然执行不必要的努力(例如,连续的随机接入程序)以保持上行链路同步,由此,(一个或多个)无线电资源,诸如用户设备的功率,可能会被浪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其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不足所造成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其中,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可以利用网络有效地控制同步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同步状态的转换而有效地管理无线电资源。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包括和粗略描述的,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包括从网络接收与控制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并且基于该控制信息,如果上行链路同步状态从同步状态转换为非同步状态,则释放从网络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包括从网络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包括专用随机接入前导,并且使用该专用随机接入前导执行随机接入程序,而不考虑用户设备处于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或者处于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包括被从网络分配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信道资源,并且如果用户设备处于非同步状态,则释放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信道资源;以及利用所述网络执行随机接入程序。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包括被从网络分配上行链路信道资源,从网络接收时序校正命令;驱动时序校正计时器,并且如果该时序校正计时器结束,则释放所分配的上行链路信道资源。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包括从网络接收时序校正命令,驱动用于确定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时序校正计时器,并且如果在时序校正计时器结束的状态中出现待发送到网络的上行链路数据,则执行随机接入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可以利用网络有效地控制同步状态,并且可以有效地根据该同步状态来管理无线电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多载波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的结构的示例的图示;
图2是示出了E-UMTS(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的图示;
图3是示出了E-UTRAN(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在用户设备(UE)和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结构的图示,在其中,图4A是控制平面协议的示意图,并且图4B是用户平面协议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程序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结构、操作和其他特征,这些优选实施例的示例在所附附图中示出。以下描述的实施例是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应用于E-UMTS(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示例。
图2示出了E-UMTS的网络结构。E-UMTS是从传统的WCDMAUMTS演进的系统,并且其基本标准目前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应用。E-UMTS还可以被称为LTE(长期演进)系统。可以参考[http://www.3gpp.org/ftp/Specs/2006-12/]或者[http://www.3gpp.org/ftp/Specs/html-info/GanttChart-Level-2.htm],以获得关于UMTS和E-UMTS的技术规范的详细信息。
参考图2,E-UTRAN包括基站(在下文中,称为“eNode B”或者“eNB”),其中,各eNB通过X2接口而相互连接。而且,每个eNB通过无线电接口与用户设备(UE)连接,并且通过S1接口与EPC(演进分组核心)连接。EPC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系统架构演进(MME/SAE)网关。
基于在通信系统中公知的OSI(开放系统互连)标准模型的下三层,在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层可以被分类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以及第三层L3。属于第一层L1的物理层使用物理信道来提供信息传递服务。处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在下文中,缩写为“RRC”)用于控制在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因此,RRC层使得RRC消息能够在UE和网络之间交换。RRC层可以分布式地位于包括节点B、AG等的网络节点处,或者可以独立地处于节点B或者AG处。
图3是示出了E-UTRAN(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示意图。在图3中,阴影部分表示用户平面的功能实体,并且非阴影部分表示控制平面的功能实体。
图4A和图4B示出了在用户设备(UE)和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结构,在其中,图4A是控制平面协议的示意图,并且图4B是用户平面协议的示意图。参考图4A和图4B,无线电接口协议横向地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并且纵向地包括用于数据信息传递的用户平面和用于信令传递的控制平面。基于在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标准模型的下三层,在图4A和图4B中的协议层可以被分类成L1(第一层)、L2(第二层)、以及L3(第三层)。
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使用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递服务。经由传送信道,物理层(PHY)被连接到物理层之上的媒体接入控制(在下文中,缩写为“MAC”)层。经由传送信道,数据在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之间传递。此外,数据在不同的物理层之间传递,并且更加具体地,数据经由物理信道,在发送侧的一个物理层和接收侧的另一物理层之间传递。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对E-UMTS的物理信道进行调制,并且将时间和频率用作无线电资源。
第二层的媒体接入控制(在下文中,缩写为“MAC”)层经由逻辑信道向MAC层之上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在下文中,缩写为“RLC”)层提供服务。第二层的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递。为了在具有窄带宽的无线电通信时间段内有效使用IP分组(例如,IPv4或者IPv6)来传输数据,第二层(L2)的PDCP层执行报头压缩,以减小不必需的控制信息的尺寸。
位于第三层的最低部分上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在下文中,缩写为“RRC”)层被定义为仅仅在控制平面中,并且与负责控制逻辑、传送、和物理信道的无线电承载(在下文中,缩写为“RB”)的构造、重构和释放相关联。在该种情况下,RB意指通过第二层提供的用于在用户设备和UTRAN之间的数据传递的服务。
因为下行链路传送信道将数据从网络运送到用户设备,所以提供运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运送寻呼消息的寻呼信道(PCH)、以及运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下行链路多播或者广播服务的业务或者控制消息可以经由下行链路SCH或者额外的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来传输。同时,因为上行链路传送信道将数据从用户设备运送到网络,所以提供运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运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
因为逻辑信道处于传送信道之上,并且与传送信道相映射,所以提供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以及多播业务信道(MTCH)。
在E-UMTS系统中,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并且在上行链路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使用多载波的OFDM方案将资源按照包括一组载波的多个子载波的单元来进行分配,并且利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来作为接入方案。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程序的流程图。
参考图5,用户设备(UE)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来利用基站(eNB)执行随机接入程序[S51]。通过随机接入程序,用户设备调整上行链路同步,并且进入同步状态[S52]。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程序的流程图。参考图6,如果用户设备的MAC层命令其物理层启动随机接入程序,则用户设备的物理层选择一个接入时隙和一个签名,将随机接入前导发送到基站[S61]。如果用户设备发送了前导,则基站通过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例如,AICH(捕获指示信道))来发送响应消息[S62]。响应于前导而发送的AICH在与通过其已经发送了前导的接入时隙相对应的接入时隙的第一恒定长度中发送由前导选择的签名。此时,基站通过从AICH发送的签名向用户设备发送ACK(确认)或者NACK(非确认)。此时,用户设备使用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的无线电资源分配信息、消息大小、以及无线电参数,来发送特定消息[S63]。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时序校正信息,并且用户设备使用该时序校正信息来获得上行链路同步。
如果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接收了NACK,则用户设备的MAC层命令用户设备的物理层在适当的时间之后再次发送前导。如果从用户设备接收了该消息,则基站将MAC竞争解决消息发送给用户设备[S64]。
在图6中,因为随机接入程序基于竞争,所以用户设备不能够确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被发送到了它本身。因此,在用户设备通过接收竞争解决消息而清楚地识别到成功的随机接入之前,用户设备不确定其已经获取了上行链路同步。换言之,如果通过竞争解决消息识别出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中失败,则用户设备应该确定其没有获得上行链路同步。
再次参考图5,如果用户设备成功地执行了随机接入,则用户设备进入上行链路(UL)同步状态[S52]。基站通过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调度程序对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信道资源进行分配,使得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者接收下行链路数据[S53]。
基站将控制信息发送到用户设备,其中,该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S54]。在图5的实施例中,控制信息包括时间校正命令信息。如果接收到了时间校正命令信息,则用户设备驱动计时器,以进行时间校正。如果当用户设备接收时间校正命令信息时计时器已经被操作,则用户设备再次驱动计时器。
如果在没有来自于基站的与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相关的分离命令的情况下计时器结束,则用户设备确定其已经转换为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S55]。因此,用户设备释放从基站分配的所有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信道资源[S56]。换言之,用户设备认为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信道资源还没有被分配,并且通过上行链路信道资源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者不尝试通过下行链路信道资源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而且,如果用户设备为了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需要获取上行链路同步,则其执行随机接入程序[S57]。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程序的流程图。
参考图7,用户设备(UE)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利用基站(eNB)来执行随机接入程序[S71]。通过随机接入程序,用户设备调整上行链路同步,并且进入同步状态[S72]。基站通过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调度程序分配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信道资源,使得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者接收下行链路数据[S73]。以上步骤S71至S73的细节将参考根据图5的描述来获得。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S74]。在图7的实施例中,控制信息包括关于是否连续地保持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或者是否将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转换为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的命令信息。用户设备通过与基站通信来执行特定操作,或者根据从基站接收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控制信息来执行其自己的操作[S75]。通过用户设备执行的具体操作依赖于控制信息,尤其是命令信息,并且将在此详细描述。
如果命令信息命令用户设备应该保持上行链路同步状态,则用户设备定期地或者非定期地执行随机接入程序。此时,基站可以通知用户设备与执行随机接入程序相关的时间段。可选地,用户设备可以确定该时间段,或者可以非定期地执行随机接入程序。
如果用户设备定期地执行随机接入程序,则其驱动计时器用于测量当随机接入程序成功结束时的时间段。如果用于测量时间段的计时器结束,则用户设备再次执行随机接入程序。如果用户设备成功地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基站,即使在计时器结束之前,其也将再次驱动计时器。如果用户设备成功地执行随机接入程序或者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则用户设备认为其处于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换言之,如果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或者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中失败,则用户设备认为其处于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中。
再例如,如果命令信息命令用户设备应该保持上行链路同步状态,则基站定期地向用户设备分配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使得用户设备保持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用户设备使用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将数据或者控制信息发送给基站。此时,用户设备可以对指示器连同数据或者控制信息进行发送,其中,指示器指示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的传输将保持上行链路同步。除了数据或者控制信息之外,指示器可以例如,与MAC PDU一起被发送。基站可以通过L1/L2控制信道上的PDCCH将用于分配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分配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可选地,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对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进行分配的分配信息以及RRC消息。在此情况下,分配信息被包括在RRC消息中。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程序的流程图。图8的实施例涉及在用户设备不确定其处于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或者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条件下的用户设备的操作。
参考图8,用户设备(UE)通过随机接入程序,利用基站(eNB)来获取上行链路同步[S81]。基站将专用随机接入前导分配给用户设备[S82]。即使在用户设备获取上行链路同步之前,基站也可以将专用随机接入前导分配给用户设备。如果在用户设备获取上行链路同步状态之后,在没有分离程序的情况下给定时间经过,则用户设备不能识别其是否处于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或者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在该种情况下,用户设备使用专用随机接入前导,利用基站执行随机接入程序,而不考虑其是处于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或者处于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并且,然后获取上行链路同步[S83]。换言之,除了通过RRC消息分配了专用随机接入前导用于切换以外,用户设备认为其处于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
在图8中,在用户设备处于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的状态中[S84],用户设备被分配有来自基站的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信道资源[S85]。在该种情况下,用户设备不认为其处于上行链路同步状态中,仅具有这样的事实:即其已经被分配有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信道资源。因此,用户设备不通过分配的上行链路信道资源来执行数据传输,并且也不响应于分配的下行链路信道资源来发送ACK/NACK。而且,用户设备利用基站执行随机接入程序。在该种情况下,用户设备通知基站与上行链路同步相关的错误已经出现。换言之,用户设备通知基站,在其处于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的状态中,已经被分配有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给定的状态来管理上行链路同步状态。在下文中,将描述管理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详细示例。
根据第一示例,如果满足预先设置的预定条件,则用户设备定期地执行随机接入程序,或者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数据,以保持上行链路同步状态。预定条件涉及用户设备所处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者小于给定的电平。可选地,预定条件涉及用户设备所处的小区的外围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者小于给定的电平。
根据第二示例,如果上行链路信道资源被分配给用户设备,则用户设备认为基站已经命令用户设备保持上行链路同步状态,并且定期地执行随机接入程序或者通过上行链路向基站发送数据。换言之,如果专用上行链路信道资源被分配给用户设备,则用户设备执行用于保持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操作。同样,如果基站释放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专用无线电资源,则用户设备认为基站已经命令用户设备将当前状态转换为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在该种情况下,用户设备不执行用于保持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操作。
如果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用户设备的状态下,用户设备转换为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则用户设备释放其专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换言之,用户设备不认为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用户设备,并且不使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来执行数据传输。仅仅在用户设备处于上行链路同步状态中时,用户设备才使用其专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例如,专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将发送声音参考信号(SRS)或者CQI。再例如,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可以是用于针对被设置用于通过上行链路来发送数据的持久调度资源发送ACK/NACK的无线电资源;或者其可以是用于针对被设置用于接收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数据的另一持久调度资源发送ACK/NACK的无线电资源。再例如,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意指用于允许用户设备向基站请求无线电资源的专用调度请求信道。
上述实施例通过组合具有预定类型的本发明的结构元件和特征来实现。应该选择性地考虑每个结构元件或者特征,除非另外指出。可以执行每个结构元件和特征,而不用将其与其他的结构元件和特征进行组合。而且,可以将一些结构元件和/或特征与其他结构元件和/或特征进行组合,以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的次序可以改变。一个实施例中的一些结构元件或者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其他实施例中,或者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中的相应的结构元件或特征来进行代替。此外,应该理解,涉及特定权利要求的一些权利要求可以与涉及除了该特定权利要求之外的其他权利要求的另外的权利要求进行组合,以构成实施例,或者在申请提交之后通过修改的形式而增加新的权利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硬件来实施,则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固件或者软件来实施,则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者接收数据的方法可以通过模块、程序、或者功能的类型来实施,其执行如上所述的功能或者操作。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然后可以通过处理器来驱动。存储器单元可以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者外部,以通过公知的各种方式向处理器发送数据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可以以其他特定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因此,上述实施例在各个方面中都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通过对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理解来确定,并且落在本发明的等价范围内的所有变化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诸如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无线互联网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处控制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方法包括从网络接收与控制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基于该控制信息,如果上行链路同步状态从同步状态转换为非同步状态,则释放从网络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