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传递系统的渗漏检测的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82533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21136.3

申请日:

2008.06.20

公开号:

CN101688817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1M 3/00申请公布日:201003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M 3/00申请日:20080620|||公开

IPC分类号:

G01M3/00; F25B49/00

主分类号:

G01M3/00

申请人:

纳幕尔杜邦公司

发明人:

B·H·米诺尔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优先权:

2007.6.21 US 60/945,46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段晓玲;李炳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闭回路热传递系统中的渗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热传递系统内部的热传递组合物的压力,其中压力下降表明存在渗漏。本发明还公开了热传递系统,所述热传递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以及用于测量内部系统压力的装置。所述系统压力测量装置设置在闭回路热力系统内部。所述内部系统压力测量装置可以位于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膨胀器与蒸发器之间、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或冷凝器与膨胀器之间。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检测闭回路热传递系统中的热传递组合物渗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用设置在所述热传递系统内的压力测量装置来测量所述热传递组合物的压力,并且在晚于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测量所述热传递组合物的压力,并且将所述第一时间测得的压力与所述第二时间测得的压力进行比较,其中从所述第一时间到所述第二时间如有压力下降则表明存在渗漏。

2.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传递组合物包括非共沸组合物。

3.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传递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氢氟烃、氟代醚、氟烯烃、烃、CF3I、NH3、CO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4.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传递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氢氟烃和至少一种氟烯烃。

5.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氢氟烃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氟代甲烷(CH3F,HFC-41)、二氟甲烷(CH2F2,HFC-32)、三氟甲烷(CHF3,HFC-23)、五氟乙烷(CF3CHF2,HFC-125)、1,1,2,2-四氟乙烷(CHF2CHF2,HFC-134)、1,1,1,2-四氟乙烷(CF3CH2F,HFC-134a)、1,1,1-三氟乙烷(CF3CH3,HFC-143a)、1,1-二氟乙烷(CHF2CH3,HFC-152a)、氟代乙烷(CH3CH2F,HFC-161)、1,1,1,2,2,3,3-七氟丙烷(CF3CF2CHF2,HFC-227ca)、1,1,1,2,3,3,3-七氟丙烷(CF3CHFCF3,HFC-227ea)、1,1,2,2,3,3,-六氟丙烷(CHF2CF2CHF2,HFC-236ca)、1,1,1,2,2,3-六氟丙烷(CF3CF3CH2F,HFC-236cb)、1,1,1,2,3,3-六氟丙烷(CF3CHFCHF2,HFC-236ea)、1,1,1,3,3,3-六氟丙烷(CF3CH2CF3,HFC-236fa)、1,1,2,2,3-五氟丙烷(CHF2CF2CH2F,HFC-245ca)、1,1,1,2,2-五氟丙烷(CF3CF2CH3,HFC-245cb)、1,1,2,3,3-五氟丙烷(CHF2CHFCHF2,HFC-245ea)、1,1,1,2,3-五氟丙烷(CF3CHFCH2F,HFC-245eb)、1,1,1,3,3-五氟丙烷(CF3CH2CHF2,HFC-245fa)、1,2,2,3-四氟丙烷(CH2FCF2CH2F,HFC-254ca)、1,1,2,2-四氟丙烷(CHF2CF2CH3,HFC-254cb)、1,1,2,3-四氟丙烷(CHF2CHFCH2F,HFC-254ea)、1,1,1,2-四氟丙烷(CF3CHFCH3,HFC-254eb)、1,1,3,3-四氟丙烷(CHF2CH2CHF2,HFC-254fa)、1,1,1,3-四氟丙烷(CF3CH2CH2F,HFC-254fb)、1,1,1-三氟丙烷(CF3CH2CH3,HFC-263fb)、2,2-二氟丙烷(CH3CF2CH3,HFC-272ca)、1,2-二氟丙烷(CH2FCHFCH3,HFC-272ea)、1,3-二氟丙烷(CH2FCH2CH2F,HFC-272fa)、1,1-二氟丙烷(CHF2CH2CH3,HFC-272fb)、2-氟丙烷(CH3CHFCH3,HFC-281ea)、1-氟丙烷(CH2FCH2CH3,HFC-281fa)、1,1,2,2,3,3,4,4-八氟丁烷(CHF2CF2CF2CHF2,HFC-338pcc)、1,1,1,2,2,4,4,4-八氟丁烷(CF3CH2CF2CF3,HFC-338mf)、1,1,1,3,3-五氟丁烷(CF3CH2CHF2,HFC-365mfc)、1,1,1,2,3,4,4,5,5,5-十氟戊烷(CF3CHFCHFCF2CF3,HFC-43-10mee)、以及1,1,1,2,2,3,4,5,5,6,6,7,7,7-十四氟庚烷(CF3CF2CHFCHFCF2CF2CF3,HFC-63-14mee)。

6.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氟烯烃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
(I)式E-或Z-R1CH=CHR2的氟烯烃,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C1至C6的全氟烷基基团,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ii)式环-[CX=CY(CZW)n-]的环状氟烯烃,其中X、Y、Z和W独立地为H或F,并且n为2至5的整数,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及
(iii)氟烯烃,所述氟烯烃选自:

1,
  2,3,3,3-五氟-1-丙烯(CHF=CFCF3)、1,1,3,3,3-五氟-1-丙烯(CF2=CHCF3)、1,1,2,3,3-五氟-1-丙烯(CF2=CFCHF2)、1,2,3,3-四氟-1-丙烯(CHF=CFCHF2)、2,3,3,3-四氟-1-丙烯(CH2=CFCF3)、1,3,3,3-四氟-1-丙烯(CHF=CHCF3)、1,1,2,3-四氟-1-丙烯(CF2=CFCH2F)、1,1,3,3-四氟-1-丙烯(CF2=CHCHF2)、1,2,3,3-四氟-1-丙烯(CHF=CFCHF2)、3,3,3-三氟-1-丙烯(CH2=CHCF3)、2,3,3-三氟-1-丙烯(CHF2CF=CH2);1,1,2-三氟-1-丙烯(CH3CF=CF2);1,2,3-三氟-1-丙烯(CH2FCF=CF2);1,1,3-三氟-1-丙烯(CH2FCH=CF2);1,3,3-三氟-1-丙烯(CHF2CH=CHF);1,1,1,2,3,4,4,4-八氟-2-丁烯(CF3CF=CFCF3);1,1,2,3,3,4,4,4-八氟-1-丁烯(CF3CF2CF=CF2);1,1,1,2,4,4,4-七氟-2-丁烯(CF3CF=CHCF3);1,2,3,3,4,4,4-七氟-1-丁烯(CHF=CFCF2CF3);1,1,1,2,3,4,4-七氟-2-丁烯(CHF2CF=CFCF3);1,3,3,3-四氟-2-(三氟甲基)-1-丙烯((CF3)2C=CHF);1,1,3,3,4,4,4-七氟-1-丁烯(CF2=CHCF2CF3);1,1,2,3,4,4,4-七氟-1-丁烯(CF2=CFCHFCF3);1,1,2,3,3,4,4-七氟-1-丁烯(CF2=CFCF2CHF2);2,3,3,4,4,4-六氟-1-丁烯(CF3CF2CF=CH2);1,3,3,4,4,4-六氟-1-丁烯(CHF=CHCF2CF3);1,2,3,4,4,4-六氟-1-丁烯(CHF=CFCHFCF3);1,2,3,3,4,4-六氟-1-丁烯(CHF=CFCF2CHF2);1,1,2,3,4,4-六氟-2-丁烯(CHF2CF=CFCHF2);1,1,1,2,3,4-六氟-2-丁烯(CH2FCF=CFCF3);1,1,1,2,4,4-六氟-2-丁烯(CHF2CH=CFCF3);1,1,1,3,4,4-六氟-2-丁烯(CF3CH=CFCHF2);1,1,2,3,3,4-六氟-1-丁烯(CF2=CFCF2CH2F);1,1,2,3,4,4-六氟-1-丁烯(CF2=CFCHFCHF2);3,3,3-三氟-2-(三氟甲基)-1-丙烯(CH2=C(CF3)2);1,1,1,2,4-五氟-2-丁烯(CH2FCH=CFCF3);1,1,1,3,4-五氟-2-丁烯(CF3CH=CFCH2F);3,3,4,4,4-五氟-1-丁烯(CF3CF2CH=CH2);1,1,1,4,4-五氟-2-丁烯(CHF2CH=CHCF3);1,1,1,2,3-五氟-2-丁烯(CH3CF=CFCF3);2,3,3,4,4-五氟-1-丁烯(CH2=CFCF2CHF2);1,1,2,4,4-五氟-2-丁烯(CHF2CF=CHCHF2);1,1,2,3,3-五氟-1-丁烯(CH3CF2CF=CF2);1,1,2,3,4-五氟-2-丁烯(CH2FCF=CFCHF2);1,1,3,3,3-五氟-2-甲基-1-丙烯(CF2=C(CF3)(CH3));2-(二氟甲基)-3,3,3-三氟-1-丙烯(CH2=C(CHF2)(CF3));2,3,4,4,4-五氟-1-丁烯(CH2=CFCHFCF3);1,2,4,4,4-五氟-1-丁烯(CHF=CFCH2CF3);1,3,4,4,4-五氟-1-丁烯(CHF=CHCHFCF3);1,3,3,4,4-五氟-1-丁烯(CHF=CHCF2CHF2);1,2,3,4,4-五氟-1-丁烯(CHF=CFCHFCHF2);3,3,4,4-四氟-1-丁烯(CH2=CHCF2CHF2);1,1-二氟-2-(二氟甲基)-1-丙烯(CF2=C(CHF2)(CH3));1,3,3,3-四氟-2-甲基-1-丙烯(CHF=C(CF3)(CH3));3,3-二氟-2-(二氟甲基)-1-丙烯(CH2=C(CHF2)2);1,1,1,2-四氟-2-丁烯(CF3CF=CHCH3);1,1,1,3-四氟-2-丁烯(CH3CF=CHCF3);1,1,1,2,3,4,4,5,5,5-十氟-2-戊烯(CF3CF=CFCF2CF3);1,1,2,3,3,4,4,5,5,5-十氟-1-戊烯(CF2=CFCF2CF2CF3);1,1,1,4,4,4-六氟-2-(三氟甲基)-2-丁烯((CF3)2C=CHCF3);1,1,1,2,4,4,5,5,5-九氟-2-戊烯(CF3CF=CHCF2CF3);1,1,1,3,4,4,5,5,5-九氟-2-戊烯(CF3CH=CFCF2CF3);1,2,3,3,4,4,5,5,5-九氟-1-戊烯(CHF=CFCF2CF2CF3);1,1,3,3,4,4,5,5,5-九氟-1-戊烯(CF2=CHCF2CF2CF3);1,1,2,3,3,4,4,5,5-九氟-1-戊烯(CF2=CFCF2CF2CHF2);1,1,2,3,4,4,5,5,5-九氟-2-戊烯(CHF2CF=CFCF2CF3);1,1,1,2,3,4,4,5,5-九氟-2-戊烯(CF3CF=CFCF2CHF2);1,1,1,2,3,4,5,5,5-九氟-2-戊烯(CF3CF=CFCHFCF3);1,2,3,4,4,4-六氟-3-(三氟甲基)-1-丁烯(CHF=CFCF(CF3)2);1,1,2,4,4,4-六氟-3-(三氟甲基)-1-丁烯(CF2=CFCH(CF3)2);1,1,1,4,4,4-六氟-2-(三氟甲基)-2-丁烯(CF3CH=C(CF3)2);1,1,3,4,4,4-六氟-3-(三氟甲基)-1-丁烯(CF2=CHCF(CF3)2);2,3,3,4,4,5,5,5-八氟-1-戊烯(CH2=CFCF2CF2CF3);1,2,3,3,4,4,5,5-八氟-1-戊烯(CHF=CFCF2CF2CHF2);3,3,4,4,4-五氟-2-(三氟甲基)-1-丁烯(CH2=C(CF3)CF2CF3);1,1,4,4,4-五氟-3-(三氟甲基)-1-丁烯(CF2=CHCH(CF3)2);1,3,4,4,4-五氟-3-(三氟甲基)-1-丁烯(CHF=CHCF(CF3)2);1,1,4,4,4-五氟-2-(三氟甲基)-1-丁烯(CF2=C(CF3)CH2CF3);3,4,4,4-四氟-3-(三氟甲基)-1-丁烯((CF3)2CFCH=CH2);3,3,4,4,5,5,5-七氟-1-戊烯(CF3CF2CF2CH=CH2);2,3,3,4,4,5,5-七氟-1-戊烯(CH2=CFCF2CF2CHF2);1,1,3,3,5,5,5-七氟-1-丁烯(CF2=CHCF2CH2CF3);1,1,1,2,4,4,4-七氟-3-甲基-2-丁烯(CF3CF=C(CF3)(CH3));2,4,4,4-四氟-3-(三氟甲基)-1-丁烯(CH2=CFCH(CF3)2);1,4,4,4-四氟-3-(三氟甲基)-1-丁烯(CHF=CHCH(CF3)2);1,1,1,4-四氟-2-(三氟甲基)-2-丁烯(CH2FCH=C(CF3)2);1,1,1,3-四氟-2-(三氟甲基)-2-丁烯(CH3CF=C(CF3)2);1,1,1-三氟-2-(三氟甲基)-2-丁烯((CF3)2C=CHCH3);3,4,4,5,5,5-六氟-2-戊烯(CF3CF2CF=CHCH3);1,1,1,4,4,4-六氟-2-甲基-2-丁烯(CF3C(CH3)=CHCF3);3,3,4,5,5,5-六氟-1-戊烯(CH2=CHCF2CHFCF3);4,4,4-三氟-2-(三氟甲基)-1-丁烯(CH2=C(CF3)CH2CF3);1,1,2,3,3,4,4,5,5,6,6,6-十二氟-1-己烯(CF3(CF2)3CF=CF2);1,1,1,2,2,3,4,5,5,6,6,6-十二氟-3-己烯(CF3CF2CF=CFCF2CF3);1,1,1,4,4,4-六氟-2,3-双(三氟甲基)-2-丁烯((CF3)2C=C(CF3)2);1,1,1,2,3,4,5,5,5-九氟-4-(三氟甲基)-2-戊烯((CF3)2CFCF=CFCF3);1,1,1,4,4,5,5,5-八氟-2-(三氟甲基)-2-戊烯((CF3)2C=CHC2F5);1,1,1,3,4,5,5,5-八氟-4-(三氟甲基)-2-戊烯((CF3)2CFCF=CHCF3);3,3,4,4,5,5,6,6,6-九氟-1-己烯(CF3CF2CF2CF2CH=CH2);4,4,4-三氟-3,3-双(三氟甲基)-1-丁烯(CH2=CHC(CF3)3);1,1,1,4,4,4-六氟-3-甲基-2-(三氟甲基)-2-丁烯((CF3)2C=C(CH3)(CF3));2,3,3,5,5,5-六氟-4-(三氟甲基)-1-戊烯(CH2=CFCF2CH(CF3)2);1,1,1,2,4,4,5,5,5-九氟-3-甲基-2-戊烯(CF3CF=C(CH3)CF2CF3);1,1,1,5,5,5-六氟-4-(三氟甲基)-2-戊烯(CF3CH=CHCH(CF3)2);3,4,4,5,5,6,6,6-八氟-2-己烯(CF3CF2CF2CF=CHCH3);3,3,4,4,5,5,6,6-八氟-1-己烯(CH2=CHCF2CF2CF2CHF2);1,1,1,4,4-五氟-2-(三氟甲基)-2-戊烯((CF3)2C=CHCF2CH3);4,4,5,5,5-五氟-2-(三氟甲基)-1-戊烯(CH2=C(CF3)CH2C2F5);3,3,4,4,5,5,5-七氟-2-甲基-1-戊烯(CF3CF2CF2C(CH3)=CH2);4,4,5,5,6,6,6-七氟-2-己烯(CF3CF2CF2CH=CHCH3);4,4,5,5,6,6,6-七氟-1-己烯(CH2=CHCH2CF2C2F5);1,1,1,2,2,3,4-七氟-3-己烯(CF3CF2CF=CFC2H5);4,5,5,5-四氟-4-(三氟甲基)-1-戊烯(CH2=CHCH2CF(CF3)2);1,1,1,2,5,5,5-七氟-4-甲基-2-戊烯(CF3CF=CHCH(CF3)(CH3));1,1,1,3-四氟-2-(三氟甲基)-2-戊烯((CF3)2C=CFC2H5);1,1,1,2,3,4,4,5,5,6,6,7,7,7-十四氟-2-庚烯(CF3CF=CFCF2CF2C2F5);1,1,1,2,2,3,4,5,5,6,6,7,7,7-十四氟-3-庚烯(CF3CF2CF=CFCF2C2F5);1,1,1,3,4,4,5,5,6,6,7,7,7-十三氟-2-庚烯(CF3CH=CFCF2CF2C2F5);1,1,1,2,4,4,5,5,6,6,7,7,7-十三氟-2-庚烯(CF3CF=CHCF2CF2C2F5);1,1,1,2,2,4,5,5,6,6,7,7,7-十三氟-3-庚烯(CF3CF2CH=CFCF2C2F5);1,1,1,2,2,3,5,5,6,6,7,7,7-十三氟-3-庚烯(CF3CF2CF=CHCF2C2F5);五氟乙基三氟乙烯醚(CF2=CFOCF2CF3);以及三氟甲基三氟乙烯醚(CF2=CFOCF3);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并且其中所述氟烯烃可以为由上述(i)、(ii)、以及(iii)所得化合物的任何混合物。

7.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烃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环丁烷、正戊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环戊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2,2-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3-甲基戊烷、环己烷、正庚烷、环庚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8.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传递组合物包含至少-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HFC-32、HFC-125、HFC-134a、HFC-152a、HFC-161、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9.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传递组合物包含至少-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HFC-1225ye、HFC-1234yf、HFC-1234ze、HFC-1243zf、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10.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传递组合物包含选自以下的混合物:
HFC-32、HFC-125、以及HFC-134a;
HFC-32和HFC-1225ye;
HFC-1234yf和CF3I;
HFC-32、HFC-134a、以及HFC-1225ye;
HFC-32、HFC-1225ye、以及HFC-1234yf;
HFC-125、HFC-1225ye、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225ye、HFC-1234yf、以及CF3I;
HFC-134a、HFC-1225ye、以及HFC-1234yf;
HFC-134a和HFC-1234yf;
HFC-125和HFC-1234yf;
HFC-125、HFC-134a、以及正丁烷;
HFC-125、HFC-134a、以及二甲基醚;
HFC-125、HFC-134a、以及异丁烷;
HFC-134a和HFC-227ea;
HFC-125、HFC-134a、正丁烷、异丁烷和异戊烷;
HFC-134a、HFC-32、以及HFC-227ea;
HFC-125、HFC-134a、正丁烷、以及异戊烷;
HFC-32、HFC-125、HFC-143a、以及HFC-134a;
HFC-125、HFC-143a、丙烷、以及异丁烷;
HFC-125、HFC-134a、正丁烷、以及正戊烷;
HFC-32、HFC-125、以及HFC-1225ye;
HFC-32和HFC-1234yf;
HFC-32、HFC-125、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34a、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25、HFC-134a、以及HFC-1234yf;
二甲基醚和HFC-1234yf;
HFC-152a和HFC-1234yf;
HFC-152a、HFC-134a、以及HFC-1234yf;
HFC-152a、正丁烷、以及HFC-1234yf;
HFC-134a、丙烷、以及HFC-1234yf;
HFC-125、HFC-152a、以及HFC-1234yf;
HFC-125、HFC-134a、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234ze、以及HFC-1234yf;
HFC-125、HFC-1234ze、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234ze、HFC-1234yf、以及CF3I;
HFC-134a、HFC-1234ze、以及HFC-1234yf;
HFC-134a和HFC-1234ze;
HFC-32和HFC-1234ze;
HFC-125和HFC-1234ze;
HFC-32、HFC-125、以及HFC-1234ze;
HFC-32、HFC-134a、以及HFC-1234ze;
二甲基醚和HFC-1234ze;
HFC-152a和HFC-1234ze;
HFC-152a、HFC-134a、以及HFC-1234ze;
HFC-152a、正丁烷、以及HFC-1234ze;
HFC-134a、丙烷、以及HFC-1234ze;
HFC-125、HFC-152a、以及HFC-1234ze;以及
HFC-125、HFC-134a、以及HFC-1234ze。

11.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内部压力通过安装于所述系统内部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

12.
  闭回路热传递系统,所述闭回路热传递系统包括:
(a)用于压缩气体热传递组合物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入口和出口;
(b)用于将所述气体热传递组合物冷凝成液体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出口;
(c)用于使所述液体热传递组合物膨胀的膨胀器,所述膨胀器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所述冷凝器的出口;
(d)用于使所述膨胀的液体热传递组合物蒸发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所述膨胀器,并且所述出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以及
(e)用于测量所述热传递系统的内部压力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所述热传递系统的内部。

13.
  权利要求11的热传递系统,其中所述内部压力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中。

说明书

用于热传递系统的渗漏检测的方法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7年6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0/945,469的优先权。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从闭回路热传递系统渗漏的热传递组合物的方法。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将压力监测装置安装到闭回路系统内以监测系统内的压力变化,从而指示渗漏。
2.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车载冰箱和家用冰箱、空调和热泵系统的热传递组合物包括单组分组合物。最常见的氢氟烃,例如1,1,1,2-四氟乙烷(HFC-134a),用作此类系统中的热传递组合物。通常只有在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例如空调停止制冷时才检测出系统中的氢氟烃的渗漏。这会使大量热传递组合物释放到环境中并且在检测到渗漏前导致系统几乎完全瘫痪。提早检测出渗漏对于减少排放和提供更可靠的冷却性能是有利的。
一些多组分混合物已被提议用作或正在用作热传递组合物的替代品。对于某些这类组合物而言,特别是当渗漏会导致热传递系统内的压力显著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提早检测出渗漏的新方法是人们所期望的。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检测闭回路热传递系统中的热传递组合物渗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在所述闭回路热传递系统内的压力监测装置来检测热传递组合物的压力,其中压力下降表明有渗漏。
此类方法在渗漏会导致压力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对于检测非共沸热传递组合物的渗漏特别有用,这是因为非共沸组合物在蒸发或汽化过程中会分馏。在从热传递系统渗漏时,这种分馏将使更低沸点(或更高蒸汽压)的组分首先从设备中渗漏出来。因此,热传递系统中剩余的热传递组合物的蒸汽压将降低。可以测量这种压力下降并将其用作渗漏的早期指示。
本发明还包括热传递系统,其中热传递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蒸发器、以及设置在闭回路热传递系统内的用于测量系统内部压力的压力测量装置。压力下降表明系统有渗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压力测量装置可设置在连接管路或管材中、设置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或者设置在系统的各种元件之间的任何连接管路中。
以上综述和以下发明详述仅出于示例性和说明性的目的,而不是对于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

附图简述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压力测量装置的热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发明详述
本发明大致提供了检测闭回路热传递系统中的热传递组合物渗漏的方法,以及包括用于测量此类系统内部压力的压力测量装置的闭回路热传递系统。
术语的定义和解释
在详细描述以下实施方案之前,对一些术语进行定义或解释。
如本文所用,共沸组合物包括特性如单一物质的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的恒沸混合物。一种表征共沸组合物的方法是:由液体部分蒸发或蒸馏产生的蒸汽与从其中蒸发或蒸馏的液体具有相同的组成,即混合物蒸馏/回流,而不发生组分变化。恒沸组合物具有共沸特征,因为与相同化合物的非共沸混合物的沸点相比,它们表现出最高或最低沸点。运行期间共沸组合物不会在热传递系统内分馏,这将降低系统效率。此外,共沸组合物从热传递系统中渗漏后也不会分馏。
如本文所用,近共沸组合物(也常称为“类共沸组合物”)包括特性类似于单一物质的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的基本上恒沸的液体混合物。一种表征近共沸组合物的方法是:由液体部分蒸发或蒸馏产生的蒸汽与从其中蒸发或蒸馏的液体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组成,即所述混合物蒸馏/回流,而组成没有显著变化。表征近共沸组合物的另一种方法是:在具体温度下组合物的泡点蒸汽压和露点蒸汽压大体上相同。如本文所用,如果在移除了50重量%的组合物之后(例如,通过蒸发或汽化),原组合物与移除了50重量%的原组合物之后剩余的组合物之间的蒸汽压差值小于约10%,则该组合物为近共沸组合物。
如本文所用,非共沸组合物(也常称为“不共沸组合物”)包括既不是共沸也不是近共沸的组合物,即该组合物的特性类似于组分的简单混合物,因此会在蒸发或汽化过程中发生分馏。在从热传递系统渗漏时,这种分馏将使更低沸点(或更高蒸汽压)的组分首先从设备中渗漏出来。因此,热传递系统中剩余的热传递组合物的蒸汽压将降低。可以测量这种压力下降并将其用作渗漏的早期指示。
如本文所用,热传递系统可以是利用热传递组合物的任何制冷系统、冷藏机、空调系统、空调、热泵、冷却器等。
如本文所用,热传递组合物包括用于将热从热源传递到散热器的组合物。
如本文所用,制冻剂包括在循环中用作热传递组合物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组合物经历从液态到气态并还原的相变。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包括”、“具有”或它们的任何其它变型均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例如,包括要素列表的工艺、方法、制品或设备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该工艺、方法、制品或设备所固有的其他要素。此外,除非另外明确说明,“或”是指包含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例如,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满足条件A或B:A是真实的(或存在的)且B是虚假的(或不存在的),A是虚假的(或不存在的)且B是真实的(或存在的),以及A和B都是真实的(或存在的)。
同样,使用“一个”或“一种”来描述本文所描述的要素和组分。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对本发明的范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这种描述应被理解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该单数也包括复数,除非很明显地另指他意。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另行定义。尽管与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材料类似或等同的方法和材料也可用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实施或测试中,但是下文描述了合适的方法和材料。本文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以及其他参考文献均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除非引用具体段落。如发生矛盾,以本说明书及其所包括的定义为准。此外,材料、方法和实施例仅是例示性的并且不旨在进行限制。
热传递组合物
本发明的方法或系统中使用的热传递组合物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选自氢氟烃、氟代醚、氟烯烃、烃、CF3I、NH3、CO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化合物,即任何前述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至少一种氢氟烃和至少一种氟烯烃。
氢氟烃包括至少一种含碳、氢和氟的饱和化合物。尤其可用的是具有1至7个碳原子并且具有约-90℃至约80℃的常态沸点的氢氟烃。氢氟烃是可从多种来源获得的商业产品,或者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代表性的氢氟烃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氟代甲烷(CH3F,HFC-41)、二氟甲烷(CH2F2,HFC-32)、三氟甲烷(CHF3,HFC-23)、五氟乙烷(CF3CHF2,HFC-125)、1,1,2,2-四氟乙烷(CHF2CHF2,HFC-134)、1,1,1,2-四氟乙烷(CF3CH2F,HFC-134a)、1,1,1-三氟乙烷(CF3CH3,HFC-143a)、1,1-二氟乙烷(CHF2CH3,HFC-152a)、氟代乙烷(CH3CH2F,HFC-161)、1,1,1,2,2,3,3-七氟丙烷(CF3CF2CHF2,HFC-227ca)、1,1,1,2,3,3,3-七氟丙烷(CF3CHFCF3,HFC-227ea)、1,1,2,2,3,3,-六氟丙烷(CHF2CF2CHF2,HFC-236ca)、1,1,1,2,2,3-六氟丙烷(CF3CF3CH2F,HFC-236cb)、1,1,1,2,3,3-六氟丙烷(CF3CHFCHF2,HFC-236ea)、1,1,1,3,3,3-六氟丙烷(CF3CH2CF3,HFC-236fa)、1,1,2,2,3-五氟丙烷(CHF2CF2CH2F,HFC-245ca)、1,1,1,2,2-五氟丙烷(CF3CF2CH3,HFC-245cb)、1,1,2,3,3-五氟丙烷(CHF2CHFCHF2,HFC-245ea)、1,1,1,2,3-五氟丙烷(CF3CHFCH2F,HFC-245eb)、1,1,1,3,3-五氟丙烷(CF3CH2CHF2,HFC-245fa)、1,2,2,3-四氟丙烷(CH2FCF2CH2F,HFC-254ca)、1,1,2,2-四氟丙烷(CHF2CF2CH3,HFC-254cb)、1,1,2,3-四氟丙烷(CHF2CHFCH2F,HFC-254ea)、1,1,1,2-四氟丙烷(CF3CHFCH3,HFC-254eb)、1,1,3,3-四氟丙烷(CHF2CH2CHF2,HFC-254fa)、1,1,1,3-四氟丙烷(CF3CH2CH2F,HFC-254fb)、1,1,1-三氟丙烷(CF3CH2CH3,HFC-263fb)、2,2-二氟丙烷(CH3CF2CH3,HFC-272ca)、1,2-二氟丙烷(CH2FCHFCH3,HFC-272ea)、1,3-二氟丙烷(CH2FCH2CH2F,HFC-272fa)、1,1-二氟丙烷(CHF2CH2CH3,HFC-272fb)、2-氟丙烷(CH3CHFCH3,HFC-281ea)、1-氟丙烷(CH2FCH2CH3,HFC-281fa)、1,1,2,2,3,3,4,4-八氟丁烷(CHF2CF2CF2CHF2,HFC-338pcc)、1,1,1,2,2,4,4,4-八氟丁烷(CF3CH2CF2CF3,HFC-338mf)、1,1,1,3,3-五氟丁烷(CF3CH2CHF2,HFC-365mfc)、1,1,1,2,3,4,4,5,5,5-十氟戊烷(CF3CHFCHFCF2CF3,HFC-43-10mee)、以及1,1,1,2,2,3,4,5,5,6,6,7,7,7-十四氟庚烷(CF3CF2CHFCHFCF2CF2CF3,HFC-63-14mee)。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氟代醚。氟代醚包含至少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含有碳、氟、氧、以及任选的氢、氯、溴、或碘。氟代醚可商购获得,也可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代表性的氟代醚包括但不限于:九氟甲氧基丁烷(C4F9OCH3,任何或所有可能的异构体或它们的混合物);九氟乙氧基丁烷(C4F9OC2H5,任何或所有可能的异构体或它们的混合物);2-二氟甲氧基-1,1,1,2-四氟乙烷(HFOC-236eaEβγ、或CHF2OCHFCF3);1,1-二氟-2-甲氧基乙烷(HFOC-272fbEβγ,CH3OCH2CHF2);1,1,1,3,3,3-六氟-2-(氟甲氧基)丙烷(HFOC-347mmzEβγ,或CH2FOCH(CF3)2);1,1,1,3,3,3-六氟-2-甲氧基丙烷(HFOC-356mmzEβγ,或CH3OCH(CH3)2);1,1,1,2,2-五氟-3-甲氧基丙烷(HFOC-365mcEγδ,或CF3CF2CH2OCH3);2-乙氧基-1,1,1,2,3,3,3-七氟丙烷(HFOC-467mmyEβγ,或CH3CH2OCF(CF3)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氟烯烃。氟烯烃包含至少一种具有2至12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氟烯烃包含具有3至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氟烯烃包含具有3至7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代表性的氟烯烃包括但不限于表1、表2、以及表3中列出的所有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氟烯烃具有化学式E-或Z-R1CH=CHR2(式1),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C1至C6的全氟烷基。R1和R2基团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CF3、C2F5、CF2CF2CF3、CF(CF3)2、CF2CF2CF2CF3、CF(CF3)CF2CF3、CF2CF(CF3)2、C(CF3)3、CF2CF2CF2CF2CF3、CF2CF2CF(CF3)2、C(CF3)2C2F5、CF2CF2CF2CF2CF2CF3、CF(CF3)CF2CF2C2F5、以及C(CF3)2CF2C2F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式1的氟烯烃在分子中具有至少约4个碳原子。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式1的氟烯烃在分子中具有至少约5个碳原子。表1中示出了示例性的非限制性式1化合物。
表1

  代码  结构  化学名称  F11E  CF3CH=CHCF3  1,1,1,4,4,4-六氟-2-丁烯  F12E  CF3CH=CHC2F5  1,1,1,4,4,5,5,5-八氟-2-戊烯  F13E  CF3CH=CHCF2C2F5  1,1,1,4,4,5,5,6,6,6-十氟-2-己烯  F13iE  CF3CH=CHCF(CF3)2  1,1,1,4,5,5,5-七氟-4-(三氟甲基)-2-戊烯  F22E  C2F5CH=CHC2F5  1,1,1,2,2,5,5,6,6,6-十氟-3-己烯  F14E  CF3CH=CH(CF2)3CF3  1,1,1,4,4,5,5,6,6,7,7,7-十二氟-2-庚烯  F14iE  CF3CH=CHCF2CF-(CF3)2  1,1,1,4,4,5,6,6,6-九氟-5-(三氟甲基)-2-己烯  F14sE  CF3CH=CHCF(CF3)-C2F5  1,1,1,4,5,5,6,6,6-九氟-4-(三氟甲基)-2-己烯  F14tE  CF3CH=CHC(CF3)3  1,1,1,5,5,5-六氟-4,4-双(三氟甲基)-2-戊烯  F23E  C2F5CH=CHCF2C2F5  1,1,1,2,2,5,5,6,6,7,7,7-十二氟-3-庚烯  F23iE  C2F5CH=CHCF(CF3)2  1,1,1,2,2,5,6,6,6-九氟-5-(三氟甲基)-3-己烯  F15E  CF3CH=CH(CF2)4CF3  1,1,1,4,4,5,5,6,6,7,7,8,8,8-十四氟-2-辛烯  F15iE  CF3CH=CH-CF2CF2CF(CF3)2  1,1,1,4,4,5,5,6,7,7,7-十一氟-6-(三氟甲基)-2-庚烯  F15tE  CF3CH=CH-C(CF3)2C2F5  1,1,1,5,5,6,6,6-八氟-4,4-双(三氟甲基)2-己烯  F24E  C2F5CH=CH(CF2)3CF3  1,1,1,2,2,5,5,6,6,7,7,8,8,8-十四氟-3-辛烯  F24iE  C2F5CH=CHCF2CF-(CF3)2  1,1,1,2,2,5,5,6,7,7,7-十一氟-6-(三氟甲基)-3-庚烯  F24sE  C2F5CH=CHCF(CF3)-C2F5  1,1,1,2,2,5,6,6,7,7,7-十一氟-5-(三氟甲基)-3-庚烯  F24tE  C2F5CH=CHC(CF3)3  1,1,1,2,2,6,6,6-八氟-5,5-双(三氟甲基)-3-己烯  F33E  C2F5CF2CH=CH-CF2C2F5  1,1,1,2,2,3,3,6,6,7,7,8,8,8-十四氟-4-辛烯  F3i3iE  (CF3)2CFCH=CH-CF(CF3)2  1,1,1,2,5,6,6,6-八氟-2,5-双(三氟甲基)-3-己烯  F33iE  C2F5CF2CH=CH-CF(CF3)2  1,1,1,2,5,5,6,6,7,7,7-十一氟-2-(三氟甲基)-3-庚烯  F16E  CF3CH=CH(CF2)5CF3  1,1,1,4,4,5,5,6,6,7,7,8,8,9,9,9-十六氟-2-壬烯  F16sE  CF3CH=CHCF(CF3)(CF2)2C2F5  1,1,1,4,5,5,6,6,7,7,8,8,8-十三氟-4-(三氟甲基)-2-庚烯  F16tE  CF3CH=CHC(CF3)2CF2C2F5  1,1,1,6,6,6-八氟-4,4-双(三氟甲基)-2-庚烯  F25E  C2F5CH=CH(CF2)4CF3  1,1,1,2,2,5,5,6,6,7,7,8,8,9,9,9-十六氟-3-壬烯  F25iE  C2F5CH=CH-CF2CF2CF(CF3)2  1,1,1,2,2,5,5,6,6,7,8,8,8-十三氟-7-(三氟甲基)-3-辛烯  F25tE  C2F5CH=CH-C(CF3)2C2F5  1,1,1,2,2,6,6,7,7,7-十氟-5,5-双(三氟甲基)-3-庚烯  F34E  C2F5CF2CH=CH-(CF2)3CF3  1,1,1,2,2,3,3,6,6,7,7,8,8,9,9,9-十六氟-4-壬烯  F34iE  C2F5CF2CH=CH-CF2CF(CF3)2  1,1,1,2,2,3,3,6,6,7,8,8,8-十三氟-7-(三氟甲基)-4-辛烯  F34sE  C2F5CF2CH=CH-CF(CF3)C2F5  1,1,1,2,2,3,3,6,7,7,8,8,8-十三氟-6-(三氟甲基)-4-辛烯  F34tE  C2F5CF2CH=CH-C(CF3)3  1,1,1,5,5,6,6,7,7,7-十氟-2,2-双(三氟甲基)-3-庚烯  F3i4E  (CF3)2CFCH=CH-(CF2)3CF3  1,1,1,2,5,5,6,6,7,7,8,8,8-十三氟-2(三氟甲基)-3-辛烯

  F3i4iE  (CF3)2CFCH=CH-CF2CF(CF3)2  1,1,1,2,5,5,6,7,7,7-十氟-2,6-双(三氟甲基)-3-庚烯  F3i4sE  (CF3)2CFCH=CH-CF(CF3)C2F5  1,1,1,2,5,6,6,7,7,7-十氟-2,5-双(三氟甲基)-3-庚烯  F3i4tE  (CF3)2CFCH=CH-C(CF3)3  1,1,1,2,6,6,6-七氟-2,5,5-三(三氟甲基)-3-己烯  F26E  C2F5CH=CH(CF2)5CF3  1,1,1,2,2,5,5,6,6,7,7,8,8,9,9,10,10,10-十八氟-3-癸烯  F26sE  C2F5CH=CHCF(CF3)(CF2)2C2F5  1,1,1,2,2,5,6,6,7,7,8,8,9,9,9-十五氟-5-(三氟甲基)-3-  壬烯  F26tE  C2F5CH=CHC(CF3)2CF2C2F5  1,1,1,2,2,6,6,7,7,8,8,8-十二氟-5,5-双(三氟甲基)-3-辛  烯  F35E  C2F5CF2CH=CH-(CF2)4CF3  1,1,1,2,2,3,3,6,6,7,7,8,8,9,9,10,10,10-十八氟-4-癸烯  F35iE  C2F5CF2CH=CH-CF2CF2CF(CF3)2  1,1,1,2,2,3,3,6,6,7,7,8,9,9,9-十五氟-8-(三氟甲基)-4-  壬烯  F35tE  C2F5CF2CH=CH-C(CF3)2C2F5  1,1,1,2,2,3,3,7,7,8,8,8-十二氟-6,6-双(三氟甲基)-4-辛  烯  F3i5E  (CF3)2CFCH=CH-(CF2)4CF3  1,1,1,2,5,5,6,6,7,7,8,8,9,9,9-十五氟-2-(三氟甲基)-3-  壬烯  F3i5iE  (CF3)2CFCH=CH-CF2CF2CF(CF3)2  1,1,1,2,5,5,6,6,7,8,8,8-十二氟-2,7-双(三氟甲基)-3-辛  烯  F3i5tE  (CF3)2CFCH=CH-C(CF3)2C2F5  1,1,1,2,6,6,7,7,7-九氟-2,5,5-三(三氟甲基)-3-庚烯  F44E  CF3(CF2)3CH=CH-(CF2)3CF3  1,1,1,2,2,3,3,4,4,7,7,8,8,9,9,10,10,10-十八氟-5-癸烯  F44iE  CF3(CF2)3CH=CH-CF2CF(CF3)2  1,1,1,2,3,3,6,6,7,7,8,8,9,9,9-十五氟-2-(三氟甲基)-4-  壬烯  F44sE  CF3(CF2)3CH=CH-CF(CF3)C2F5  1,1,1,2,2,3,6,6,7,7,8,8,9,9,9-十五氟-3-(三氟甲基)-4-  壬烯  F44tE  CF3(CF2)3CH=CH-C(CF3)3  1,1,1,5,5,6,6,7,7,8,8,8-十二氟-2,2,-双(三氟甲基)-3-  辛烯  F4i4iE  (CF3)2CFCF2CH=CH-CF2CF(CF3)2  1,1,1,2,3,3,6,6,7,8,8,8-十二氟-2,7-双(三氟甲基)-4-辛  烯  F4i4sE  (CF3)2CFCF2CH=CH-CF(CF3)C2F5  1,1,1,2,3,3,6,7,7,8,8,8-十二氟-2,6-双(三氟甲基)-4-辛  烯  F4i4tE  (CF3)2CFCF2CH=CH-C(CF3)3  1,1,1,5,5,6,7,7,7-九氟-2,2,6-三(三氟甲基)-3-庚烯  F4s4sE  C2F5CF(CF3)CH=CH-CF(CF3)C2F5  1,1,1,2,2,3,6,7,7,8,8,8-十二氟-3,6-双(三氟甲基)-4-辛  烯  F4s4tE  C2F5CF(CF3)CH=CH-C(CF3)3  1,1,1,5,6,6,7,7,7-九氟-2,2,5-三(三氟甲基)-3-庚烯  F4t4tE  (CF3)3CCH=CH-C(CF3)3  1,1,1,6,6,6-六氟-2,2,5,5-四(三氟甲基)-3-己烯

式1的化合物可通过使式R1I的全氟烷基碘与式R2CH=CH2的全氟烷基三氢烯烃接触来制备,以形成式R1CH2CHIR2的三氢碘全氟烷烃。然后,可以使该三氢碘全氟烷烃脱氢碘化,以形成R1CH=CHR2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烯烃R1CH=CHR2可通过使式R1CHICH2R2的三氢碘全氟烷烃脱氢碘化来制备,所述三氢碘全氟烷烃则是通过式R2I的全氟烷基碘与式R1CH=CH2的全氟烷基三氢烯烃反应而形成。
在合适的反应容器(能够在反应温度和反应物与产物的自生压力下工作)中使反应物化合,从而使全氟烷基碘与全氟烷基三氢烯烃的接触以成批模式进行。合适的反应容器包括由不锈钢(具体地讲为奥氏体型不锈钢)和熟知的高镍合金(例如以商标销售的镍铜合金、以商标销售的镍基合金、以及以商标销售的镍铬合金)制造的容器。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反应能够以半成批模式进行,其中将全氟烷基三氢烯烃反应物通过合适的添加设备(例如泵)在反应温度下加入到全氟烷基碘反应物中。
全氟烷基碘与全氟烷基三氢烯烃的比率应介于约1∶1至约4∶1之间,优选介于约1.5∶1至2.5∶1之间。如Jeanneaux等人在“Journal ofFluorine Chemistry”,1974年,第4卷第261至270页中报道的那样,小于1.5∶1的比率往往会产生大量的2∶1加合物。
所述全氟烷基碘与所述全氟烷基三氢烯烃接触的优选温度优选在约150℃至300℃,优选约170℃至约250℃,并且最优选约180℃至约230℃的范围内。
全氟烷基碘与全氟烷基三氢烯烃反应的合适接触时间为约0.5小时至18小时,优选为约4小时至约12小时。
通过全氟烷基碘与全氟烷基三氢烯烃的反应制备的三氢碘全氟烷烃可以直接用于脱氢碘化步骤或可以优选在脱氢碘化步骤之前通过蒸馏进行回收和纯化。
脱氢碘化步骤可通过将三氢碘全氟烷烃与碱性物质接触来进行。合适的碱性物质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碱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钠)、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钙)、碱土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碱金属醇盐(如甲醇钠或乙醇钠)、氨水、氨基钠、或碱性物质的混合物(如碱石灰)。优选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在液相中并且优选在存在能够溶解两种反应物的至少一部分的溶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三氢碘全氟烷烃与碱性物质的所述接触。适于脱氢碘化步骤的溶剂包括一种或多种极性有机溶剂,例如醇(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以及叔丁醇)、腈(如乙腈、丙腈、丁腈、苯腈、或己二腈)、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环丁砜。可以根据沸点产物以及纯化过程中从产物中分离痕量溶剂的难易程度来选择溶剂。通常,乙醇或异丙醇是用于该反应的良好溶剂。
通常,脱氢碘化反应可通过在合适的反应容器中将反应物之一(碱性物质或三氢碘全氟烷烃)添加至另一种反应物中来进行。所述反应容器可以用玻璃、陶瓷、或金属制成,并且优选用叶轮或搅拌机构进行搅拌。
适于进行脱氢碘化反应的温度为约10℃至约100℃,优选为约20℃至约70℃。脱氢碘化反应可以在环境压力下或低压或高压下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脱氢碘化反应中,式I的化合物在形成后从反应容器中被蒸馏出来。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可通过在存在相转移催化剂的情况下将所述碱性物质的水溶液与三氢碘全氟烷烃溶液在一种或多种低极性有机溶剂中接触来进行脱氢碘化反应,所述低极性有机溶剂如烷烃(如己烷、庚烷或辛烷)、芳族烃(如甲苯)、卤化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全氯乙烯)或醚(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氧杂环己烷、二甲氧基乙烷、二甘醇二甲醚或四甘醇二甲醚)。合适的相转移催化剂包括季铵卤化物(如溴化四丁基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甲基三辛基氯化铵)、季鏻卤化物(如甲基三苯基溴化鏻和四苯基氯化鏻)、或本领域称为冠醚的环状聚醚化合物(如18-冠-6和15-冠-5)。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脱氢碘化反应可以在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通过将三氢碘全氟烷烃添加到固体或液体碱性物质中来进行。
脱氢碘化反应的合适反应时间为约15分钟至约六小时或更长时间,具体情况取决于反应物的溶解度。脱氢碘化反应通常较快,需要约30分钟至约三小时即可完成。
式I的化合物可通过在加入水后进行相分离、通过蒸馏、或通过它们的组合从脱氢碘化反应混合物中回收。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氟烯烃包括环状氟烯烃(环-[CX=CY(CZW)n-](式2),其中X、Y、Z和W独立地选自H和F,并且n为2至5的整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式2的氟烯烃分子中具有至少约3个碳原子。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式2的氟烯烃分子中具有至少约4个碳原子。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式2的氟烯烃分子中具有至少约5个碳原子。式2的代表性环状氟烯烃列于表2中。
表2
  环状氟烯烃  结构  化学名称  FC-C1316cc  环-CF2CF2CF=CF-  1,2,3,3,4,4-六氟环丁烯  HFC-C1334cc  环-CF2CF2CH=CH-  3,3,4,4-四氟环丁烯  HFC-C1436  环-CF2CF2CF2CH=CH-  3,3,4,4,5,5-六氟环戊烯  FC-C1418y  环-CF2CF=CFCF2CF2-  1,2,3,3,4,4,5,5-八氟环戊烯  FC-C151-10y  环-CF2CF=CFCF2CF2CF2-  1,2,3,3,4,4,5,5,6,6-十氟环己烷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氟烯烃可包括表3中列出的这些化合物。
表3
  名称  结构  化学名称  HFC-1225ye  CF3CF=CHF  1,2,3,3,3-五氟-1-丙烯  HFC-1225zc  CF3CH=CF2  1,1,3,3,3-五氟-1-丙烯  HFC-1225yc  CHF2CF=CF2  1,1,2,3,3-五氟-1-丙烯  HFC-1234ye  CHF2CF=CHF  1,2,3,3-四氟-1-丙烯

  HFC-1234yf  CF3CF=CH2  2,3,3,3-四氟-1-丙烯  HFC-1234ze  CF3CH=CHF  1,3,3,3-四氟-1-丙烯  HFC-1234yc  CH2FCF=CF2  1,1,2,3-四氟-1-丙烯  HFC-1234zc  CHF2CH=CF2  1,1,3,3-四氟-1-丙烯  HFC-1243yf  CHF2CF=CH2  2,3,3-三氟-1-丙烯  HFC-1243zf  CF3CH=CH2  3,3,3-三氟-1-丙烯  HFC-1243yc  CH3CF=CF2  1,1,2-三氟-1-丙烯  HFC-1243zc  CH2FCH=CF2  1,1,3-三氟-1-丙烯  HFC-1243ye  CH2FCF=CHF  1,2,3-三氟-1-丙烯  HFC-1243ze  CHF2CH=CHF  1,3,3-三氟-1-丙烯  FC-1318my  CF3CF=CFCF3  1,1,1,2,3,4,4,4-八氟-2-丁烯  FC-1318cy  CF3CF2CF=CF2  1,1,2,3,3,4,4,4-八氟-1-丁烯  HFC-1327my  CF3CF=CHCF3  1,1,1,2,4,4,4-七氟-2-丁烯  HFC-1327ye  CHF=CFCF2CF3  1,2,3,3,4,4,4-七氟-1-丁烯  HFC-1327py  CHF2CF=CFCF3  1,1,1,2,3,4,4-七氟-2-丁烯  HFC-1327et  (CF3)2C=CHF  1,3,3,3-四氟-2-(三氟甲基)-1-丙烯  HFC-1327cz  CF2=CHCF2CF3  1,1,3,3,4,4,4-七氟-1-丁烯  HFC-1327cye  CF2=CFCHFCF3  1,1,2,3,4,4,4-七氟-1-丁烯  HFC-1327cyc  CF2=CFCF2CHF2  1,1,2,3,3,4,4-七氟-1-丁烯  HFC-1336yf  CF3CF2CF=CH2  2,3,3,4,4,4-六氟-1-丁烯  HFC-1336ze  CHF=CHCF2CF3  1,3,3,4,4,4-六氟-1-丁烯  HFC-1336eye  CHF=CFCHFCF3  1,2,3,4,4,4-六氟-1-丁烯  HFC-1336eyc  CHF=CFCF2CHF2  1,2,3,3,4,4-六氟-1-丁烯  HFC-1336pyy  CHF2CF=CFCHF2  1,1,2,3,4,4-六氟-2-丁烯  HFC-1336qy  CH2FCF=CFCF3  1,1,1,2,3,4-六氟-2-丁烯  HFC-1336pz  CHF2CH=CFCF3  1,1,1,2,4,4-六氟-2-丁烯  HFC-1336mzy  CF3CH=CFCHF2  1,1,1,3,4,4-六氟-2-丁烯  HFC-1336qc  CF2=CFCF2CH2F  1,1,2,3,3,4-六氟-1-丁烯

  HFC-1336pe  CF2=CFCHFCHF2  1,1,2,3,4,4-六氟-1-丁烯  HFC-1336ft  CH2=C(CF3)2  3,3,3-三氟-2-(三氟甲基)-1-丙烯  HFC-1345qz  CH2FCH=CFCF3  1,1,1,2,4-五氟-2-丁烯  HFC-1345mzy  CF3CH=CFCH2F  1,1,1,3,4-五氟-2-丁烯  HFC-1345fz  CF3CF2CH=CH2  3,3,4,4,4-五氟-1-丁烯  HFC-1345mzz  CHF2CH=CHCF3  1,1,1,4,4-五氟-2-丁烯  HFC-1345sy  CH3CF=CFCF3  1,1,1,2,3-五氟-2-丁烯  HFC-1345fyc  CH2=CFCF2CHF2  2,3,3,4,4-五氟-1-丁烯  HFC-1345pyz  CHF2CF=CHCHF2  1,1,2,4,4-五氟-2-丁烯  HFC-1345cyc  CH3CF2CF=CF2  1,1,2,3,3-五氟-1-丁烯  HFC-1345pyy  CH2FCF=CFCHF2  1,1,2,3,4-五氟-2-丁烯  HFC-1345eyc  CH2FCF2CF=CF2  1,2,3,3,4-五氟-1-丁烯  HFC-1345ctm  CF2=C(CF3)(CH3)  1,1,3,3,3-五氟-2-甲基-1-丙烯  HFC-1345ftp  CH2=C(CHF2)(CF3)  2-(二氟甲基)-3,3,3-三氟-1-丙烯  HFC1345fye  CH2=CFCHFCF3  2,3,4,4,4-五氟-1-丁烯  HFC-1345eyf  CHF=CFCH2CF3  1,2,4,4,4-五氟-1-丁烯  HFC-1345eze  CHF=CHCHFCF3  1,3,4,4,4-五氟-1-丁烯  HFC-1345ezc  CHF=CHCF2CHF2  1,3,3,4,4-五氟-1-丁烯  HFC-1345eye  CHF=CFCHFCHF2  1,2,3,4,4-五氟-1-丁烯  HFC-1354fzc  CH2=CHCF2CHF2  3,3,4,4-四氟-1-丁烯  HFC-1354ctp  CF2=C(CHF2)(CH3)  1,1,3,3-四氟-2-甲基-1-丙烯  HFC-1354etm  CHF=C(CF3)(CH3)  1,3,3,3-四氟-2-甲基-1-丙烯  HFC-1354tfp  CH2=C(CHF2)2  2-(二氟甲基)-3,3-二氟-1-丙烯  HFC-1354my  CF3CF=CHCH3  1,1,1,2-四氟-2-丁烯  HFC-1354mzy  CH3CF=CHCF3  1,1,1,3-四氟-2-丁烯  FC-141-10myy  CF3CF=CFCF2CF3  1,1,1,2,3,4,4,5,5,5-十氟-2-戊烯  FC-141-10cy  CF2=CFCF2CF2CF3  1,1,2,3,3,4,4,5,5,5-十氟-1-戊烯

  HFC-1429mzt  (CF3)2C=CHCF3  1,1,1,4,4,4-六氟-2-(三氟甲基)-2-  丁烯  HFC-1429myz  CF3CF=CHCF2CF3  1,1,1,2,4,4,5,5,5-九氟-2-戊烯  HFC-1429mzy  CF3CH=CFCF2CF3  1,1,1,3,4,4,5,5,5-九氟-2-戊烯  HFC-1429eyc  CHF=CFCF2CF2CF3  1,2,3,3,4,4,5,5,5-九氟-1-戊烯  HFC-1429czc  CF2=CHCF2CF2CF3  1,1,3,3,4,4,5,5,5-九氟-1-戊烯  HFC-1429cycc  CF2=CFCF2CF2CHF2  1,1,2,3,3,4,4,5,5-九氟-1-戊烯  HFC-1429pyy  CHF2CF=CFCF2CF3  1,1,2,3,4,4,5,5,5-九氟-2-戊烯  HFC-1429myyc  CF3CF=CFCF2CHF2  1,1,1,2,3,4,4,5,5-九氟-2-戊烯  HFC-1429myye  CF3CF=CFCHFCF3  1,1,1,2,3,4,5,5,5-九氟-2-戊烯  HFC-1429eyym  CHF=CFCF(CF3)2  1,2,3,4,4,4-六氟-3-(三氟甲基)-1-  丁烯  HFC-1429cyzm  CF2=CFCH(CF3)2  1,1,2,4,4,4-六氟-3-(三氟甲基)-1-  丁烯  HFC-1429mzt  CF3CH=C(CF3)2  1,1,1,4,4,4-六氟-2-(三氟甲基)-2-  丁烯  HFC-1429czym  CF2=CHCF(CF3)2  1,1,3,4,4,4-六氟-3-(三氟甲基)-1-  丁烯  HFC-1438fy  CH2=CFCF2CF2CF3  2,3,3,4,4,5,5,5-八氟-1-戊烯  HFC-1438eycc  CHF=CFCF2CF2CHF2  1,2,3,3,4,4,5,5-八氟-1-戊烯  HFC-1438ftmc  CH2=C(CF3)CF2CF3  3,3,4,4,4-五氟-2-(三氟甲基)-1-丁  烯  HFC-1438czzm  CF2=CHCH(CF3)2  1,1,4,4,4-五氟-3-(三氟甲基)-1-丁  烯  HFC-1438ezym  CHF=CHCF(CF3)2  1,3,4,4,4-五氟-3-(三氟甲基)-1-丁  烯

  HFC-1438ctmf  CF2=C(CF3)CH2CF3  1,1,4,4,4-五氟-2-(三氟甲基)-1-丁  烯  HFC-1447fzy  (CF3)2CFCH=CH2  3,4,4,4-四氟-3-(三氟甲基)-1-丁烯  HFC-1447fz  CF3CF2CF2CH=CH2  3,3,4,4,5,5,5-七氟-1-戊烯  HFC-1447fycc  CH2=CFCF2CF2CHF2  2,3,3,4,4,5,5-七氟-1-戊烯  HFC-1447czcf  CF2=CHCF2CH2CF3  1,1,3,3,5,5,5-七氟-1-戊烯  HFC-1447mytm  CF3CF=C(CF3)(CH3)  1,1,1,2,4,4,4-七氟-3-甲基-2-丁烯  HFC-1447fyz  CH2=CFCH(CF3)2  2,4,4,4-四氟-3-(三氟甲基)-1-丁烯  HFC-1447ezz  CHF=CHCH(CF3)2  1,4,4,4-四氟-3-(三氟甲基)-1-丁烯  HFC-1447qzt  CH2FCH=C(CF3)2  1,4,4,4-四氟-2-(三氟甲基)-2-丁烯  HFC-1447syt  CH3CF=C(CF3)2  2,4,4,4-四氟-2-(三氟甲基)-2-丁烯  HFC-1456szt  (CF3)2C=CHCH3  3-(三氟甲基)-4,4,4-三氟-2-丁烯  HFC-1456szy  CF3CF2CF=CHCH3  3,4,4,5,5,5-六氟-2-戊烯  HFC-1456mstz  CF3C(CH3)=CHCF3  1,1,1,4,4,4-六氟-2-甲基-2-丁烯  HFC-1456fzce  CH2=CHCF2CHFCF3  3,3,4,5,5,5-六氟-1-戊烯  HFC-1456ftmf  CH2=C(CF3)CH2CF3  4,4,4-三氟-2-(三氟甲基)-1-丁烯  FC-151-12c  CF3(CF2)3CF=CF2  1,1,2,3,3,4,4,5,5,6,6,6-十二氟-1-  己烯(或全氟-1-己烯)  FC-151-12mcy  CF3CF2CF=CFCF2CF3  1,1,1,2,2,3,4,5,5,6,6,6-十二氟-3-  己烯(或全氟-3-己烯)  FC-151-12mmtt  (CF3)2C=C(CF3)2  1,1,1,4,4,4-六氟-2,3-双(三氟甲  基)-2-丁烯  FC-151-12mmzz  (CF3)2CFCF=CFCF3  1,1,1,2,3,4,5,5,5-九氟-4-(三氟甲  基)-2-戊烯  HFC-152-11mmtz  (CF3)2C=CHC2F5  1,1,1,4,4,5,5,5-八氟-2-(三氟甲  基)-2-戊烯  HFC-152-11mmyyz  (CF3)2CFCF=CHCF3  1,1,1,3,4,5,5,5-八氟-4-(三氟甲  基)-2-戊烯

  PFBE  (或HFC-1549fz)  CF3CF2CF2CF2CH=CH2  3,3,4,4,5,5,6,6,6-九氟-1-己烯(或  全氟丁基乙烯)  HFC-1549fztmm  CH2=CHC(CF3)3  4,4,4-三氟-3,3-双(三氟甲基)-1-丁  烯  HFC-1549mmtts  (CF3)2C=C(CH3)(CF3)  1,1,1,4,4,4-六氟-3-甲基-2-(三氟甲  基)-2-丁烯  HFC-1549fycz  CH2=CFCF2CH(CF3)2  2,3,3,5,5,5-六氟-4-(三氟甲基)-1-  戊烯  HFC-1549myts  CF3CF=C(CH3)CF2CF3  1,1,1,2,4,4,5,5,5-九氟-3-甲基-2-  戊烯  HFC-1549mzzz  CF3CH=CHCH(CF3)2  1,1,1,5,5,5-六氟-4-(三氟甲基)-2-  戊烯  HFC-1558szy  CF3CF2CF2CF=CHCH3  3,4,4,5,5,6,6,6-八氟-2-己烯  HFC-1558fzccc  CH2=CHCF2CF2CF2CHF2  3,3,4,4,5,5,6,6-八氟-2-己烯  HFC-1558mmtzc  (CF3)2C=CHCF2CH3  1,1,1,4,4-五氟-2-(三氟甲基)-2-戊  烯  HFC-1558ftmf  CH2=C(CF3)CH2C2F5  4,4,5,5,5-五氟-2-(三氟甲基)-1-戊  烯  HFC-1567fts  CF3CF2CF2C(CH3)=CH2  3,3,4,4,5,5,5-七氟-2-甲基-1-戊烯  HFC-1567szz  CF3CF2CF2CH=CHCH3  4,4,5,5,6,6,6-七氟-2-己烯  HFC-1567fzfc  CH2=CHCH2CF2C2F5  4,4,5,5,6,6,6-七氟-1-己烯  HFC-1567sfyy  CF3CF2CF=CFC2H5  1,1,1,2,2,3,4-七氟-3-己烯  HFC-1567fzfy  CH2=CHCH2CF(CF3)2  4,5,5,5-四氟-4-(三氟甲基)-1-戊烯  HFC-1567myzzm  CF3CF=CHCH(CF3)(CH3)  1,1,1,2,5,5,5-七氟-4-甲基-2-戊烯  HFC-1567mmtyf  (CF3)2C=CFC2H5  1,1,1,3-四氟-2-(三氟甲基)-2-戊烯  FC-161-14myy  CF3CF=CFCF2CF2C2F5  1,1,1,2,3,4,4,5,5,6,6,7,7,7-十四  氟-2-庚烯

  FC-161-14mcyy  CF3CF2CF=CFCF2C2F5  1,1,1,2,2,3,4,5,5,6,6,7,7,7-十四  氟-2-庚烯  HFC-162-13mzy  CF3CH=CFCF2CF2C2F5  1,1,1,3,4,4,5,5,6,6,7,7,7-十三氟-  2-庚烯  HFC162-13myz  CF3CF=CHCF2CF2C2F5  1,1,1,2,4,4,5,5,6,6,7,7,7-十三氟-  2-庚烯  HFC-162-13mczy  CF3CF2CH=CFCF2C2F5  1,1,1,2,2,4,5,5,6,6,7,7,7-十三氟-  3-庚烯  HFC-162-13mcyz  CF3CF2CF=CHCF2C2F5  1,1,1,2,2,3,5,5,6,6,7,7,7-十三氟-  3-庚烯  PEVE  CF2=CFOCF2CF3  五氟乙基三氟乙烯基醚  PMVE  CF2=CFOCF3  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

表2和表3中列出的化合物可商购获得,也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或本文所述的方法制备。
1,1,1,4,4-五氟-2-丁烯可以由1,1,1,2,4,4-六氟丁烷(CHF2CH2CHFCF3)通过室温下在蒸汽相中通过固体KOH上的脱氟化氢作用来制备。1,1,1,2,4,4-六氟丁烷的合成在US 6,066,768中有所描述,该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1,1,1,4,4,4-六氟-2-丁烯可通过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在约60℃下将1,1,1,4,4,4-六氟-2-碘丁烷(CF3CHICH2CF3)与KOH进行反应来制备。1,1,1,4,4,4-六氟-2-碘丁烷的合成可通过全氟甲基碘(CF3I)与3,3,3-三氟丙烯(CF3CH=CH2)在约200℃、自生压力下反应约8小时来进行。
3,4,4,5,5,5-六氟-2-戊烯可通过在200至300℃下使用固体KOH或在碳催化剂上进行1,1,1,2,2,3,3-七氟戊烷(CF3CF2CF2CH2CH3)的脱氟化氢反应来制备。1,1,1,2,2,3,3-七氟戊烷可通过3,3,4,4,5,5,5-七氟-1-戊烯(CF3CF2CF2CH=CH2)的氢化反应来制备。
1,1,1,2,3,4-六氟-2-丁烯可通过使用固体KOH对1,1,1,2,3,3,4-七氟丁烷(CH2FCF2CHFCF3)进行脱氟化氢来制备。
1,1,1,2,4,4-六氟-2-丁烯可通过使用固体KOH对1,1,1,2,2,4,4-七氟丁烷(CHF2CH2CF2CF3)进行脱氟化氢来制备。
1,1,1,3,4,4-六氟-2-丁烯可通过使用固体KOH对1,1,1,3,3,4,4-七氟丁烷(CF3CH2CF2CHF2)进行脱氟化氢来制备。
1,1,1,2,4-五氟-2-丁烯可通过使用固体KOH对1,1,1,2,2,3-六氟丁烷(CH2FCH2CF2CF3)进行脱氟化氢来制备。
1,1,1,3,4-五氟-2-丁烯可通过使用固体KOH对1,1,1,3,3,4-六氟丁烷(CF3CH2CF2CH2F)进行脱氟化氢来制备。
1,1,1,3-四氟-2-丁烯可通过使1,1,1,3,3-五氟丁烷(CF3CH2CF2CH3)与KOH水溶液在120℃下反应来制备。
1,1,1,4,4,5,5,5-八氟-2-戊烯可通过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在约60℃下由(CF3CHICH2CF2CF3)与KOH进行反应来制备。4-碘代-1,1,1,2,2,5,5,5-八氟戊烷的合成可通过使全氟碘乙烷(CF3CF2I)与3,3,3-三氟丙烯在约200℃、自生压力下反应约8小时进行。
1,1,1,2,2,5,5,6,6,6-十氟-3-己烯可通过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在约60℃下由1,1,1,2,2,5,5,6,6,6-十氟-3-碘己烷(CF3CF2CHICH2CF2CF3)与KOH反应来制备。1,1,1,2,2,5,5,6,6,6-十氟-3-碘己烷的合成可以通过全氟碘乙烷(CF3CF2I)与3,3,4,4,4-五氟-1-丁烯(CF3CF2CH=CH2)在约200℃、自生压力下反应约8小时来进行。
1,1,1,4,5,5,5-七氟-4-(三氟甲基)-2-戊烯可通过1,1,1,2,5,5,5-七氟-4-碘代-2-(三氟甲基)-戊烷(CF3CHICH2CF(CF3)2)与KOH在异丙醇中的脱氟化氢反应来制备。CF3CHICH2CF(CF3)2通过在高温下,例如约200℃下,由(CF3)2CFI与CF3CH=CH2的反应来制备。
1,1,1,4,4,5,5,6,6,6-十氟-2-己烯可通过1,1,1,4,4,4-六氟-2-丁烯(CF3CH=CHCF3)与四氟乙烯(CF2=CF2)和五氟化锑(SbF5)的反应来制备。
2,3,3,4,4-五氟-1-丁烯可通过高温下1,1,2,2,3,3-六氟丁烷在氟化氧化铝上的脱氟化氢反应来制备。
2,3,3,4,4,5,5,5-八氟-1-戊烯可通过2,2,3,3,4,4,5,5,5-九氟戊烷在固体KOH上的脱氟化氢反应来制备。
1,2,3,3,4,4,5,5-八氟-1-戊烯可通过高温下2,2,3,3,4,4,5,5,5-九氟戊烷在氟化氧化铝上的脱氟化氢反应来制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式1、式2、或表1、表2或表3中的单一化合物,或者可包含式1化合物的组合、式2化合物的组合、或表1、表2或表3中的化合物的组合。另外,在一个附加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式1、式2、或表1、表2或表3中的化合物与本文中所限定的任何其他类型化合物(即,式1、式2或表1、表2或表3的化合物)的组合,并且可以单一或组合形式作为本发明的热传递组合物的组分。
式1、式2、表1、表2和表3的许多化合物以不同构型的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存在。当未指定具体的异构体时,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单一构型的异构体、单一的立体异构体、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例如,F11E代表E-异构体、Z-异构体、或两种异构体以任何比率的任何组合物或混合物。又如,HFC-1225ye代表E-异构体、Z-异构体、或两种异构体以任何比率的任何组合物或混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HFC-1225ye可以主要包含Z-HFC-1225ye,在该实施方案中可以实现制冷量的增加。
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至少一种烃。烃是仅具有碳和氢的化合物。尤其可用的是具有3至7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烃可从众多化学制品供应商处商购获得。代表性的烃包括但不限于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环丁烷、正戊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环戊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3-甲基戊烷、环己烷、正庚烷、环庚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具有杂原子的烃(例如二甲基醚(DME,CH3OCH3)),并且可以作为本发明的制冷剂。DME可商购获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二氧化碳(CO2),所述二氧化碳可从各种来源商购获得,或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氨(NH3),氨可从各种来源商购获得,或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三氟碘甲烷(CF3I),所述三氟碘甲烷可从各种来源商购获得,或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至少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HFC-32、HFC-125、HFC-134a、HFC-152a、HFC-161、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就是说本段中所列的任何化合物的混合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至少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HFC-1225ye、HFC-1234yf、HFC-1234ze、HFC-1243zf、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HFC-32、HFC-125、以及HFC-134a(ASHRAE的命名为R407A、R407B、或R407C,具体情况取决于每种组分的浓度);或HFC-32和HFC-1225ye;或HFC-1234yf和CF3I;或HFC-32、HFC-134a、以及HFC-1225ye;或HFC-32、HFC-1225ye、以及HFC-1234yf;或HFC-125、HFC-1225ye、以及HFC-1234yf;或HFC-32、HFC-1225ye、HFC-1234yf、以及CF3I;HFC-134a、HFC-1225ye、以及HFC-1234yf;HFC-134a和HFC-1234yf;或HFC-125和HFC-1234yf。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选自以下的混合物:HFC-125、HFC-134a、以及正丁烷(ASHRAE的命名为R417A);HFC-125、HFC-134a、以及二甲基醚(ASHRAE的命名为R419A);HFC-125、HFC-134a、以及异丁烷(ASHRAE的命名为R422A、R422B、R422C或R422D,具体情况取决于每种组分的浓度);HFC-134a和HFC-227ea(ASHRAE的命名为R423A);HFC-125、HFC-134a、正丁烷、异丁烷和异戊烷(ASHRAE的命名为R424A);HFC-134a、HFC-32、以及HFC-227ea(ASHRAE的命名为R425A);HFC-125、HFC-134a、正丁烷、以及异戊烷(ASHRAE的命名为R426A);HFC-32、HFC-125、HFC-143a、以及HFC-134a(ASHRAE的命名为R427A);HFC-125、HFC-143a、丙烷、以及异丁烷(ASHRAE的命名为R428A);以及HFC-125、HFC-134a、正丁烷、以及正戊烷(ASHRAE的命名为R437A)。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选自以下的混合物:
HFC-32、HFC-125、以及HFC-1225ye;
HFC-32和HFC-1234yf;
HFC-32、HFC-125、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34a、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25、HFC-134a、以及HFC-1234yf;
二甲基醚和HFC-1234yf;
HFC-152a和HFC-1234yf;
HFC-152a、HFC-134a、以及HFC-1234yf;
HFC-152a、正丁烷、以及HFC-1234yf;
HFC-134a、丙烷、以及HFC-1234yf;
HFC-125、HFC-152a、以及HFC-1234yf;
HFC-125、HFC-134a、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234ze、以及HFC-1234yf;
HFC-125、HFC-1234ze、以及HFC-1234yf;
HFC-32、HFC-1234ze、HFC-1234yf、以及CF3I;
HFC-134a、HFC-1234ze、以及HFC-1234yf;
HFC-134a和HFC-1234ze;
HFC-32和HFC-1234ze;
HFC-125和HFC-1234ze;
HFC-32、HFC-125、以及HFC-1234ze;
HFC-32、HFC-134a、以及HFC-1234ze;
二甲基醚和HFC-1234ze;
HFC-152a和HFC-1234ze;
HFC-152a、HFC-134a、以及HFC-1234ze;
HFC-152a、正丁烷、以及HFC-1234ze;
HFC-134a、丙烷、以及HFC-1234ze;
HFC-125、HFC-152a、以及HFC-1234ze;以及
HFC-125、HFC-134a、以及HFC-1234ze。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以为非共沸组合物。本发明尤其适合使用此类组合物,因为如上所述,在使用此类组合物的系统中,渗漏将产生显著的压力变化。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组合物可包含附加组分。这些附加组分可以包括润滑剂、增容剂、增溶剂、稳定剂、紫外线染料、跟踪剂、全氟聚醚(PFPE)、以及官能化全氟聚醚。
本文所公开的热传递组合物还可包含至少一种润滑剂,所述润滑剂选自聚亚烷基二醇、多元醇酯、聚乙烯醚、聚碳酸酯、矿物油、烷基苯、合成石蜡、合成环烷烃、以及聚(α)烯烃。
本发明的润滑剂包括适于与制冷或空调设备一起使用的那些润滑剂。在这些润滑剂中包括通常用于采用氯氟烃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制冷设备中的润滑剂。本发明的润滑剂可包括在压缩制冷润滑油领域中通常称为“矿物油”的那些润滑剂。矿物油包含石蜡(即直碳链和支碳链的饱和烃)、环烷烃(即环状石蜡)和芳族烃(即具有交替双键特征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环的不饱和环状烃)。本发明的润滑剂还可包括在压缩制冷润滑油领域中通常称为“人造油”的那些润滑油。人造油包括烷基芳烃(即直链和支链烷基烷基苯)、合成石蜡和环烷烃、以及聚(α-烯烃)。本发明的代表性常规润滑剂是可商购获得的BVM 100N(由BVA Oils销售的石蜡类矿物油)、3GS知5GS(由Crompton Co.销售的环烷类矿物油)、372LT(由Pennzoil销售的环烷类矿物油)、RO-30(由Calumet Lubricants销售的环烷类矿物油)、75、150和500(由Shrieve Chemicals销售的直链烷基苯)和HAB 22(由Nippon Oil销售的支链烷基苯)。
本发明的润滑剂还包括设计与氢氟烃制冷剂一起使用并且可在压缩制冷和空调设备操作条件下与本发明制冷剂混溶的那些润滑剂。此类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多元醇酯(POE),例如100(Castrol,英国)、聚亚烷基二醇(PAG)(例如得自Dow(Dow Chemical,Midland,Michigan)的RL-488A)、聚乙烯醚(PVE)、以及聚碳酸酯(PC)。
通过考虑指定压缩机的要求以及润滑剂将接触的环境来选择本发明的润滑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包含约0.01重量%至约5重量%的稳定剂、自由基清除剂或抗氧化剂。其他此类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硝基甲烷、受阻酚、羟胺、硫醇、亚磷酸盐、或内酯。可以使用单一的添加剂或添加剂的组合。
根据需要,可任选地将某种制冷或空调系统添加剂加入到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以提高性能和系统稳定性。这些添加剂是制冷和空调领域中已知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抗磨剂、极压润滑剂、腐蚀和氧化抑制剂、金属表面减活化剂、自由基清除剂、以及泡沫控制剂。一般来讲,这些添加剂能够以占总组合物较小的量存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通常各种添加剂所用的浓度为小于约0.1重量%至大致约3重量%。这些添加剂分别根据系统要求来选择。这些添加剂包括磷酸三芳基酯系列的EP(极压)润滑添加剂,例如丁基化磷酸三苯基酯(BTPP),或其他烷基化磷酸三芳基酯(如得自AkzoChemicals的Syn-0-Ad 8478)、磷酸三甲苯酯以及相关的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以使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或ZDDP))、Lubrizol 1375以及其他此系列的化学物。其他抗磨添加剂包括天然成品油和非对称性多羟基润滑添加剂,例如Synergol TMS(International Lubricants)。类似地,可以加入稳定剂,例如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以及水清除剂。此类化合物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丁基化羟基甲苯、环氧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腐蚀抑制剂包括十二基琥珀酸(DDSA)、磷酸胺(AP)、油酰肌氨酸、咪唑衍生物以及取代磺酸酯。金属表面减活化剂包括乙二酸双(苯基亚甲基)酰肼(CAS登录号6629-10-3)、N,N′-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基肼)(CAS登录号32687-78-8)、2,2,′-草酰胺基双-乙基-(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CAS登录号70331-94-1)、N,N′-(二亚水杨基)-1,2-二氨基丙烷(CAS登录号94-91-7)、乙二胺四乙酸(CAS登录号60-00-4)及其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附加添加剂包括含有至少一种选自以下化合物的稳定剂:受阻酚、硫代磷酸酯、丁基化三苯基硫代磷酸酯、有机磷酸酯、或亚磷酸酯、芳烷基醚、萜烯、萜类化合物、环氧化物、氟化环氧化物、环氧丙烷、抗坏血酸、硫醇、内酯、硫醚、胺、硝基甲烷、烷基硅烷、二苯甲酮衍生物、芳基硫化物、二乙烯基对苯二甲酸、二苯基对苯二甲酸、离子性液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代表性的稳定剂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生育酚;对苯二酚;叔丁基对苯二酚;一硫代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例如以商标63得自CibaSpecialty Chemicals(Basel,Switzerland)(下文称为“Ciba”)商购获得的二硫代磷酸酯;二烷基硫代磷酸酯(可以商标353和350(Ciba)从Ciba商购获得);丁基化三苯基硫代磷酸酯(可以商标232从Ciba商购获得);磷酸胺(可以商标349从Ciba商购获得);受阻亚磷酸酯(可以商标168从Ciba商购获得);三(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可以商标OPH从Ciba商购获得);二正辛基亚磷酸酯(可以商标DDPP从Ciba商购获得);异癸基二苯基磷酸酯(可从Ciba商购获得);苯甲醚;1,4-二甲氧基苯;1,4-二乙氧基苯;1,3,5-三甲氧基苯;右旋柠檬烯;视黄醛;蒎烯;薄荷醇;维生素A;萜品烯;二戊烯;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莰烷;1,2-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正丁基缩水甘油醚;三氟甲基环氧乙烷;1,1-双(三氟甲基)环氧乙烷;3-乙基-3-羟甲基-环氧丙烷,例如OXT-101(Toagosei Co.,Ltd);3-乙基-3-((苯氧基)甲基)-环氧丙烷,例如OXT-211(Toagosei Co.,Ltd);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环氧丙烷,例如OXT-212(Toagosei Co.,Ltd);抗坏血酸;甲硫醇(甲基硫醇);乙硫醇(乙基硫醇);辅酶A;二巯基琥珀酸(DMSA);柚子硫醇((R)-2-(4-甲基环己-3-烯基)丙烷-2-硫醇));半胱氨酸((R)-2-氨基-3-硫烷基丙酸);硫辛酰胺(1,2-二硫戊环-3-戊酰胺);5,7-双(1,1-二甲基乙基)-3-[2,3(或3,4)-二甲基苯基]-2(3H)-苯并呋喃酮(可以商标HP-136从Ciba商购获得);苄基苯基硫醚;二苯硫醚;二异丙基胺;3,3’-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可以商标PS 802从Ciba商购获得);3,3’-硫代丙酸双十二醇酯(可以商标PS 800从Ciba商购获得);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可以商标770从Ciba商购获得;聚(N-羟基乙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基琥珀酸酯(可以商标622LD从Ciba商购获得;甲基双牛脂胺;双牛脂胺;苯酚-α-萘胺;双(二甲基氨基)甲基硅烷(DMAMS);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硅烷(TTMSS);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二氟二苯甲酮;2’,5’-二羟基乙酰苯;2-氨基二苯甲酮;2-氯二苯甲酮;苄基苯基硫醚;二苯硫醚;二苄硫醚;离子液体;以及如PCT专利申请公布WO2007/126760(2007年3月26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PCT/US07/07477)中公开的其他化合物。
离子液体稳定剂包含至少一种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为在室温(大约25℃)下为液体的有机盐。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离子液体稳定剂包含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盐,所述阳离子选自吡啶鎓、哒嗪鎓、嘧啶鎓、吡嗪鎓、咪唑鎓、吡唑鎓、噻唑鎓、噁唑鎓、以及三唑鎓;并且所述阴离子选自[BF4]-、[PF6]-、[SbF6]-、[CF3SO3]-、[HCF2CF2SO3]-、[CF3HFCCF2SO3]-、[HCClFCF2SO3]-、[(CF3SO2)2N]-、[(CF3CF2SO2)2N]-、[(CF3SO2)3C]-、[CF3CO2]-、以及F-。代表性的离子液体稳定剂包括emim BF4(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 BF4(1-丁基-3-甲基咪唑四硼酸盐);emimPF6(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以及bmim 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以上所有化合物均得自Fluka(Sigma-Aldrich)。
热传递系统
本公开还提供闭回路热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测量系统中内部压力的压力测量装置。作为范例,根据机动车辆的热传递系统来阐述本发明,不过此热传递系统既可用于移动式应用,也可用于固定式应用。
本发明的闭回路热传递系统可以是蒸汽压缩系统。一般而言,图1中以10示出此类系统。蒸汽压缩热传递系统通常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器。蒸汽压缩热传递系统是可在多个步骤中重复使用制冷剂的闭回路系统,其中在一个步骤中产生冷却效应,在另外的步骤中产生加热效应。该循环可以简单描述如下。液体热传递组合物通过膨胀器进入蒸发器,然后在蒸发器中该液体热传递组合物在低温下沸腾形成气体,从而产生冷却效果。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气体在其中被压缩,从而使其压力和温度上升。更高压力(压缩)的气体热传递组合物随后进入冷凝器,热传递组合物在其中冷凝并且将其热量释放到环境中。热传递组合物回到膨胀器,并且液体通过膨胀器从冷凝器中的更高压力膨胀到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因此该循环得以重复。
图1示出了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压缩机12。气体热传递组合物(例如制冷剂)从具有入口和出口的蒸发器42中通过连接管63从蒸发器的出口流到压缩机的入口,然后气体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受到压缩。本发明可以与各种类型的压缩机一起使用,包括往复式、旋转式、喷射式、离心式、涡旋式、螺杆式或轴流式,具体情况取决于压缩流体的机械方法,或如容积式(如,往复式、涡旋式或螺杆式)或动力式(如,离心式或喷射式)。
压缩机中经压缩的气体热传递组合物通过压缩机出口和连接管61流到冷凝器41。可以使用连接管61中的压力调节阀51。该阀门使制冷剂可通过连接管63流回到压缩机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可以控制到达冷凝器41的热传递组合物的压力并且在需要时防止压缩机喘振。经压缩的热传递组合物在冷凝器中冷凝,从而释放热量,然后转变成液体。液体热传递组合物流过具有入口和出口的膨胀器52。膨胀器的入口连接到冷凝器的出口。膨胀器的出口通过连接管62连接到蒸发器42。对于汽车空调系统而言,该蒸发器位于乘客室中。液体热传递组合物在蒸发器中蒸发,从而提供冷却效果。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的入口,然后重复循环。膨胀器52可以是膨胀阀、毛细管或限流管。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膨胀器可以是膨胀阀、毛细管、限流管,或者是可以使热传递组合物在其中进行压力骤降的其他装置。
热传递系统可以任选地包括内部换热器,所述内部换热器使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管与进入压缩机的吸入管进行热交换。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公开的热传递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以使用翅片换热器和管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以及竖直或水平的单程管道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等等。
本发明的闭回路热传递系统还包括位于闭回路系统内用于测量热传递系统的内部压力的装置。用于测量内部系统压力的压力测量装置构件可以是任何已知的压力测量装置,并且在图1中以70示出。压力传感器可以实际位于系统的管材内,如图中以70所示的那样。读出和/或控制单元可通过管路74连接到压力传感器,并且可以位于压力传感器外的极为贴近处(如以72所示),或位于偏远位置。此类压力测量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传感器,例如转导子、气压计、波尔登压力计、隔膜压力计、压阻式传感器、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以及光学传感器等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压力的监测可以包括使用传感器(例如热电偶)来测量非压力参数(例如用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可以将这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一起使用,以弥补其他这些参数的变化。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单独使用诸如热电偶等传感器来测量温度,例如,可以根据基本关系使用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来计算系统内的压力。上述测量装置可从例如Honeywell International,Inc.(Morristown,NJ)等商购获得。
在本发明中,压力测量装置已经安装(而且甚至可以永久性地安装)在闭回路热传递系统内部。测量装置可硬连线到用于控制和读出测量值的单元,或者可以无线方式与用于控制和读出的单元进行信号的往返传输。可将压力测量装置安装在热传递系统中任何可检测到压力变化的位置。可能有利的是,使得用于测量压力的装置设置在系统中的任何位置,其中热传递组合物完全地或至少大部分为蒸汽(而不是液体)。由于当外部条件变化时,蒸发器压力比冷凝器压力更为恒定,因此对于测量装置而言,优选的测量点可以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如图1所示)。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可以将测量装置安装在膨胀器和蒸发器之间,虽然该位置往往可能存在汽液混合物,然而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通常完全为蒸汽。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可将压力测量装置安装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或者安装在冷凝器和膨胀器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系统的组件之间的连接管(热传递组合物可通过连接管流动)可由已知用于此类用途的任何典型导管材料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用金属管路或金属管材(例如铜或铜合金管材)连接热传递系统的组件。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中可使用软管,其中软管由各种材料构成,例如聚合物或弹性体,或此类材料与增强材料(如金属网等)的组合。2008年3月6日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公布WO2008/027555中提供了热传递系统的软管设计的一个实例(尤其是针对汽车空调系统而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热传递系统还可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连接到测量内部系统压力的装置,并且产生信号以通知使用者热传递组合物有渗漏。例如在汽车空调系统中,指示器可以是仪表板上的灯,其在检测到渗漏时显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指示器可以是声音报警器,或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指示器可以是灯和声音报警器的组合。指示器可以将热传递组合物渗漏的信息提供给使用者,从而可以在大量材料渗漏或丧失冷却功能之前进行维修和再装填。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用于检测渗漏的方法可以用于移动式热传递系统,所述移动式热传递系统是指安装在公路、铁路、海洋或航空运输工具中的任何制冷或空调系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中包括被称为“联合运输”系统的设备,所述设备旨在向独立于任何移动载体的系统提供制冷或空调效果。此类联合运输系统包括“容器”(结合海路/陆路运输)以及“交换体”(结合公路和铁路运输)。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陆路运输制冷或空调系统,例如汽车空调系统或陆路运输制冷设备。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用于检测渗漏的本方法可用于固定式热传递系统,例如空调、热泵、冷却器、高温热泵、住宅以及轻型商用及商用空调系统。固定式空调和热泵应用还包括窗口式、无管式、有管式和整体式终端、冷却器和商用设备(包括整体式屋顶空调)。在固定式制冷应用中,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设备(例如家用冷藏机和冷冻机、整装冷藏柜和冷冻机、步入式冷藏柜和冷冻机、制冰机、以及超级市场系统)中的渗漏。
此类固定式热传递系统可与CHP(热电联产)系统相结合,其中固定式内燃机用于驱动发电机。引擎产生的余热可通过诸如兰金循环(蒸汽机)或有机兰金循环(ORC)之类的装置来回收并用于做功。在兰金循环中,热量用于蒸发液体(就ORC而言为有机液体),蒸发出的蒸汽继而驱动涡轮。涡轮的机械能可以用于驱动发电机,而发电机使热传递系统运转。
检测渗漏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提供检测热传递系统中渗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测量热传递系统内部的热传递组合物的压力,在晚于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测量热传递组合物的压力,并且将第一时间测量的压力与第二时间测量的压力进行比较,其中如果第二时间的压力低于第一时间的压力,则表明存在渗漏。
当已完成热传递组合物的初次装填时,当系统正在运行时,当系统未运行时,以及当热传递组合物正从系统中渗漏时,在以上这些情况下,测量装置必须在热传递系统内部出现的典型压力范围内提供精确度数。通常,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中,压力范围为0psi(0kPa)至约200psi(约1400kPa)。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用于检测渗漏的方法可以用于如上所述的移动式热传递系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用于检测渗漏的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联合运输系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用于检测渗漏的方法可以用于如上所述的固定式热传递系统。
实施例1
渗漏时的压力变化
用温度为23℃的起始组合物将容器填满至15%(相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规装填量),然后测量组合物的起始蒸汽压。允许该组合物从容器中渗漏,并且同时保持温度恒定。在不同的渗漏水平(渗漏的起始组合物的百分比)下测量容器中剩余组合物的蒸汽压。在约13%、20%、以及30%的渗漏水平下测定蒸汽压,并在表4中示出。
表4

该表中示出的可测量压力变化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最小量的制冷剂损失之后检测热传递系统中渗漏的方法。通过比较,纯HFC-134a可以在渗漏系统内维持恒定压力,直至大部分装填量都已经渗漏。
实施例2
渗漏时的压力变化
用温度为23℃的起始组合物将容器填满至90%,然后测量组合物的起始蒸汽压。允许该组合物从容器中渗漏,并且同时保持温度恒定。在不同的渗漏水平(渗漏的起始组合物的百分比)下测量容器中剩余组合物的蒸汽压。在约10%、20%、以及30%的渗漏水平下测定蒸汽压,并在表5中示出。
表5

该表中示出的可测量压力变化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最小量的制冷剂损失之后检测热传递系统中渗漏的方法。通过比较,纯HFC-134a可以在渗漏系统内维持恒定压力,直至大部分装填量都已经渗漏。
实施例3
渗漏时的压力变化
用温度为23℃的起始组合物将容器填满至90%,然后测量组合物的起始蒸汽压。允许该组合物从容器中渗漏,并且同时保持温度恒定。在不同的渗漏水平(渗漏的起始组合物的百分比)下测量容器中剩余组合物的蒸汽压。在约10%、20%、以及30%的渗漏水平下测定蒸汽压,并在表5中示出。
表6


该表中示出的可测量压力变化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最小量的制冷剂损失之后检测热传递系统中渗漏的方法。通过比较,纯HFC-134a可以在渗漏系统内维持恒定压力,直至大部分装填量都已经渗漏。
许多方面和实施方案已在上文进行了描述,并且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读完本说明书后,技术人员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其他方面和实施方案也是可能的。

用于热传递系统的渗漏检测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用于热传递系统的渗漏检测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用于热传递系统的渗漏检测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热传递系统的渗漏检测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热传递系统的渗漏检测的方法.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闭回路热传递系统中的渗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热传递系统内部的热传递组合物的压力,其中压力下降表明存在渗漏。本发明还公开了热传递系统,所述热传递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以及用于测量内部系统压力的装置。所述系统压力测量装置设置在闭回路热力系统内部。所述内部系统压力测量装置可以位于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膨胀器与蒸发器之间、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或冷凝器与膨胀器之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