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听觉诱发电位客观听力测试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过采 样多频多幅联合估计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听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的听阈评价测试方法中,分为主观听力测试和客观听力测 试。主观侧听是让受试者对所听到的声音信号进行主观表达,或是测 试者通过受试者的听觉行为加以判定。常用的方法包括:纯音测听、 声场测听、筛选仪测听和言语测听等。主观测听由于是靠主观加以判 定的测听,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心理、精神、智力、环境和身 体因素等,对测试者技巧要求较高。客观测听则无需受试者配合,不 受主观意识影响,因此,客观测听方法在听力门诊工作中占相当重要 的地位,尤其用于不能或不愿配合行为测听人群,如:婴幼儿,情感 或者人之功能障碍者,昏迷或者麻醉病人以及为了索赔、劳保等特殊 因素而有夸大听力损失倾向不愿配合测听的患者。
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属于客观测听,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听 性脑干反应(ABR)、40Hz相关电位(40Hz AERP)和多频稳态听觉诱 发反应(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evoke responses,ASSR)。 ABR因其刺激声是短声,频率特性差,刺激强度不够大,以至很多聋 儿得不到结果。40Hz相关电位频率特性要好于ABR,但主要反映的是 低频区听力状况,其结果不能反映中、高频区的听力状况,且受睡眠 影响大,测试结果不稳定。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测试是近年来发展 起来的一种客观听力检测技术,因为其测试结果频率特异性高,客观 性强,可适用于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所以在临床应用上面越来越 受重视。
ASSR是由周期性调幅(AM)、调频(FM)、既调幅又调频的持续 声或者刺激速率在1-200Hz的短声或短纯音诱发的稳态脑电反应, 反应的相位与刺激信号相位具有稳定的关系。ASSR由整个听觉系统 产生,可于头皮记录到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波形即时域波形。
ASSR的测听基本原理是:当调制声波刺激耳蜗基底膜上相应部 位听觉末梢感受器时,其听觉神经发出神经冲动,经听觉传导通路传 到听觉中枢,并引起头皮表面电位变化。当一定强度的刺激声音按照 低频正弦波进行变化时,不同的载波刺激声音会引起不同部位听觉末 梢感受器兴奋,并且这种兴奋能按照调制频率来产生。整个听觉传导 通路、大脑皮层和头皮表面的神经冲动或者电位也是按照同样频率变 化。采集诱发电位信号,在频谱上估算在调制频率点上诱发电位的响 应幅度,即可测量和评价听觉末梢感受器对每个载波声音的反应。
ASSR临床多采用调制频率为70-110Hz的AM音测试音频(250- 4000Hz)阈值。因为AM纯音频率特异性好,频谱窄,不像短声和短 纯音发生频谱畸变,而且容易被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处理,没有时间的 中断,声音放大时信号畸变小。当调制频率为80-105Hz时,可同 时双耳给声,每侧多达4个载频,只要同侧的各载频之间相差一个倍 频程,目前国际标准采用0.5、1、2、4KHz,强度在75dB SPL以下 不会影响反应振幅。
然而传统的ASSR测听技术存在一系列缺点:
1.目前临床听力测试只对载频为0.5、1、2、4KHz等四种频率 附近的声音的听觉反应进行测试,而人耳的听觉模型是类似于由一组 25个带通滤波器构成,只采用四种频率声音,无法针对听障人士听 觉系统中有损伤的频段进行全面的分析或者重点检查。而且,人实际 的听觉频响曲线是一条平滑曲线,由4个频点连接而成的曲线无法完 全反映真实听觉频响特性。
2.在采用多频调制声音同时刺激时,由于现有采用的频谱分析 技术落后,频谱分辨率低,同侧各载频之间须要相差一个倍频程,在 80-105Hz的频段范围内,最多只能分配8个频点作为调制频率(每 侧4个),制约了同时能检查的频率数目,检查效率低,检查耗时长。 例如测试婴儿双耳8种频率的听力阈值约需要58分钟。另外,声音 长时间对人耳的刺激容易造成耳朵与大脑疲劳,抑制听觉诱发反应的 产生,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听觉诱发电位在脑电波信号中属于弱信号,单纯采用加权平 均的方法难以在低信噪比环境对弱信号的反应幅度进行精确估计。因 而只能判断检查对象的听阈,不能对各级响度的等响曲线进行检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过采样多频多幅联合估计听 觉诱发电位的测听装置,实现快速检测各个响度级的高精度个性化听 觉频响曲线。本发明能够诱发出具有良好频率特异性的听觉诱发电 位,能够快速精确拟合出听觉系统各个响度级平滑的客观听觉频响曲 线,为听障人士配置个性化的助听器提供更具体全面的参数。本发明 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过采样多频多幅联合估计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听装置,包括设 备控制模块、调制声音发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分析模块, 其中,调制声音信号发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分 别与设备控制模块相连接;
所述设备控制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数据存储器、操作设备以 及显示面板,其中,数据存储器、操作设备和显示面板分别与中央控 制单元相连接,中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调制声音发生装置、数据采集 装置和数据处理分析模块的工作,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 存储器用于存储采集到的以及处理后的数据;操作设备用于给使用者 提供操作平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操作参数、工作流程以及测试结果;
所述的调制声音发生装置用于输出多频复合的调制声音;
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诱发电位信号,并对其预处理和采 样;
所述的数据处理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和提取诱发电位信号,数据处 理分析模块向设备控制模块的数据存储器读取采样所得的数据,对样 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出听觉诱发电位的信息,拟合出检查对象 的各响度级听觉频响曲线,把处理结果送回设备控制模块。
上述的基于过采样多频多幅联合估计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听装置, 所述的调制声音发生装置能最多同时输出22路的调制声音。
上述的基于过采样多频多幅联合估计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听装置, 所述调制声音发生装置包括调制信号发生器、D/A转换器、音频功率 放大器以及双声道耳机,其中,调制信号发生器、D/A转换器、音频 功率放大器以及双声道耳机依次连接;调制信号发生器内部产生的多 个正弦纯音信号,经过调制合成多个调制信号组成的复合信号输出, 即能够产生调制频率为80-125Hz、载波频率为250Hz-13500Hz的调 制数字信号;由设备控制装置控制输出后,经过D/A转换器转换成连 续的模拟信号,经过音频功率放大器放大,由双声道耳机输出到检查 对象的双耳。
上述的基于过采样多频多幅联合估计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听装置, 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安置在人头皮表面的诱发电位采集电极、生 理信号放大器、带通滤波器以及A/D转换器,其中,诱发电位采集电 极、生理信号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和A/D转换器依次连接;诱发电位 采集电极采集到连续的诱发电位信号后,由生理信号放大器将其功率 放大,用带通滤波器将部分噪声过滤,最后用A/D转换器对该模拟信 号进行过采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到设备控制模块的数据存储器。
上述的基于过采样多频多幅联合估计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听装置, 所述的调制声音发生装置同时输出22路的调制声音,利用22个不同 调制频率和载波频率的AM调制声音同时刺激人耳,同时诱发出多个 ASSR;所述数据处理分析模块采用多频多幅联合估计的频谱估计算 法,估算出听觉诱发电位中调制信号的幅度,从而估算出每个调制信 号对应的载波信号的反应,根据各组幅度响应拟合出各级听觉频响曲 线。
上述基于过采样多频多幅联合估计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听装置的 测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检查环境和检查参数。检查需要在标准听力测听室 中进行,房间环境需要达到GBT16403的要求。用户为听力检查对象 带上耳机,将记录电极置于额头,眉心接地,双耳垂分别为参考电极。 在设备上选择检查参数,用户可以选择单耳测试或者双耳同时测试模 式。刺激声音为AM正弦调幅声,设置测试频率的数量M,选择载波 频率为fc1、fc2、fc3、…fcM,对应的调制频率为fm1、fm2、fm3、…fmM。 选择测试听阈曲线到痛域曲线之间各级听觉等响曲线的数目,设置测 试刺激声音的初始强度、测试刺激声强度增加的步长。
步骤2:用调制声音刺激检测对象的双耳,提取听觉诱发电位信 号。信号发生装置以初始设定的最小强度发出持续的多频调制信号, 通过耳机发出多频调制声音刺激检查对象耳膜。诱发电位记录电极采 集检查对象的听觉诱发电位,将其进行信号放大和滤波,对预处理后 的模拟信号按照fs的采样频率(采样周期为TS)进行过采样,当采 样点数目达到L*N时停止采样。其中,L、N为正整数,且需要满足 N*TS的时间必须为复合调制刺激声音的各个调制信号周期的最小公 倍数。
步骤3:将时域表示的诱发电位信号转换成用频域表示,在调制 频率的频谱区间找出M个谱峰。对把采样所得的听觉诱发电位数字信 号划分为L个长度为N的区间段。将这L段区间中对应的每个采样点 的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y(n),0<n<N-1。把y(n)用频域表示为 Y(ωk)。在频谱上,分别以混合调制刺激声音的M个调制频率为中心, 划分M个子区间段,在每个子区间中的谱峰为k0,谱峰频率为ω*, 幅度为Y(ω0)。
步骤4:估算听觉系统对每种频率的调制声音的响应幅度和频率。 利用多频多幅联合估计算法估算出每个调制信号的响应幅度 A ^ 3 , · · · A ^ M , ]]>以及调制频率 ω ^ 1 , ω ^ 2 , ω ^ 3 , · · · ω ^ M . ]]>其中,幅度估算 公式为:
A ^ = ( Σ k = k 0 - 1 k 0 + 1 | Y ( ω k ) | 2 si n 2 ( ( ω k - ω * ) N / 2 ) sin 2 ( ( ω k - ω * ) / 2 ) Σ k = k 0 - 1 k 0 + 1 ( sin 2 ( ( ω k - ω * ) N / 2 ) sin 2 ( ( ω k - ω * ) / 2 ) ) 2 ) 1 3 ]]>
调制频率估算公式为
ω ^ = | Y 1 | 2 - | Y - 1 | 2 u ( | Y 1 | 2 + | Y - 1 | 2 ) + v | Y 0 | 2 + k 0 ω s ]]>
把估算得的频率与调制频率ω1、ω2、ω3、…ωM相比较,分别计算 出误差若大于可接受误差σM,则认为该频点上的测试声音 并未被检查对象所感知,或者受噪声影响较大而不予采用。人听阈响 度的声响诱发出的听觉诱发反应,其频谱上幅度响应的经验值至少为 Amin0。若某个小于Amin0,则认为该频点的调制刺激声未被检查对象 所感知。
步骤5:拟合听阈响度上的听觉频响曲线。在没有产生稳态听觉 诱发反应的频点上,将其调制声音的强度提高一个单位步长,而对于 能诱发出稳态听觉诱发反应的频点,其调制声音强度保持不变。重复 步骤2到步骤4,当在M个频点上都刚好能诱发出频响幅度为Amin0的 稳态听觉诱发电位时停止。记录各个调制频率ωM所对应的声级强度, 即各个fcM所对应的声级强度。利用最小二乘法把M个数据拟合出一 条平滑曲线,该曲线就是检查对象的听阈频响曲线。
步骤6:同时提高每个频点的声级强度,把参考稳态听觉诱发电 位的频响幅度依次提高至AminⅠ、AminⅡ、AminⅢ…,参照步骤2到步骤5 的方法,即可依次拟合出从听阈到痛阈之间响度级为Ⅰ、Ⅱ、Ⅲ…的 听觉频响曲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在一般的诱发电位测听过程中,只能用特定频率的声音刺 激听觉系统,无法对检查对象在各频段的听力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在 本发明中,诱发电位信号频率和幅度的估计只跟谱峰与其左右共三根 谱线,以及采样点数有关。当采样点数越多,结果就越能接近CR边 界。因此在对信号进行过采样的基础上,具有非常高的频谱分辨率, 能够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进行频谱估计。在窄频段内可以分配多个不 受相邻频率所干扰的频点作为调制频率。当多频调制声音同时刺激人 耳时,载频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不须要相隔至少一个倍频程。因此, 本发明能够实现最多同时对听力系统的22种频率的声音频响进行检 测,检测时间也大幅缩短,实现快速检测。
2.对于不同的患者,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测试模 式,调整测试参数。对听力上有问题的频段可以增加测试的频点重点 检查。对正常的频段可以降低检测频点的密集度。在保证检查数据的 准确度的前提下,节省检查时间。
3.传统听觉频响的测试,测试频点少,所描画的听觉曲线只 把四个表示检查结果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而人的听觉频响曲线是平 滑的连续曲线。由于本发明的可测试频点最多可达22个,因此可以 拟合出更平滑的听觉频响曲线,更接近人实际的听力状况。
4.传统客观测听只能通过用大量数据进行加权平均,以此来 判定是否产生诱发反应来获得患者的听阈。本发明能够精确估计出诱 发电位的幅度与频率,测试结果比原来的方法更准确。能够检测出患 者从听阈到痛域之间的听觉等响曲线。检测结果对检查对象的听力评 估更全面,为听障人士配置舒适的个性助听器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在频谱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 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了设备控制模块1、调制声音信号发 生装置2、数据采集装置3和数据处理分析模块4。
所述装置的设备控制模块1包括了中央控制单元11、数据存储 器12、操作设备13以及显示面板14。其中,中央控制单元11采用 ARM作为内核,用于控制调制声音信号发生源2、数据采集装置3和 数据处理分析模4块等外围设备的工作,以及各部分模块之间的数据 传输。数据存储器12用于存储检测数据,可供中央控制单元11和数 据处理分析模块4进行读写数据。操作设备13于给使用者提供操作 平台,显示面板14用于显示操作参数、工作流程以及检查结果。
所述的调制声音发生装置2用于输出多频混合的调制声音,能最 多同时输出22路的调制声音。其包括了调制信号发生器21、D/A转 换器22、音频功率放大器23以及双声道耳机24。调制信号发生器 21内部产生的多个正弦纯音信号,经过调制合成多个复合调制信号。 能够产生调制频率在80-125Hz之间、载波频率在250Hz-13500Hz之 间的调制数字信号。由设备控制装置控制输出后,经过D/A转换器 22转换成连续的模拟信号,经过音频功率放大器23放大,由双声道 耳机24输出到检查对象的双耳。
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3用于采集诱发电位信号,并对其预处理和 采样。其包括了安置在人头皮表面的诱发电位采集电极31、生理信 号放大装置32、10Hz-300Hz的带通滤波器33以及A/D转换器34。 诱发电位采集电极31采集到连续的诱发电位信号后,由生理信号放 大器32将其功率放大,用带通滤波器33将部分噪声过滤,最后用 A/D转换器34以频率为fs的采样率对该模拟信号进行过采样,所得 的数字信号通过USB接口输入到设备控制模块1中的数据存储器12, 以备数据处理分析模块4进行读取。
所述的数据处理分析模块4用于分析和提取诱发电位信号,采用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其功能。DSP向数据存储器12读取采 集数据,利用本发明多频多幅联合估计的算法,将听觉诱发电位的信 号提取出,然后加以分析,拟合出检查对象的听觉频响曲线,把结果 送到设备控制模块。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包括 了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检测条件和检测要求。检测需要在标准听力测听室 中进行,房间环境需要达到GBT16403的要求。用户为参加听力检查 的对象平躺在床上,带上通用的气压式双声道耳机24,将诱发电位 采集电极31置于额头,眉心接地,双耳垂分别为参考电极。在操作 设备13上面选择检测参数,用户可以选择单耳测试或者双耳同时测 试模式。选择刺激声音为AM正弦调幅声,设置测试频率的数目,选 择载波频率对与对应的调制频率。
测试频率的数目、载波频率对和调制频率的选择是根据人耳存在 的听觉掩蔽效应来决定。当两个响度不等的声音作用于人耳时,响度 较高的频率成分的存在会影响到响度较低的频率成分的感受,使其变 得不易察觉,即由于一个声音的存在,使另一个声音的听阈上升。因 为人的听觉系统就像是一个频率的分析器,范围大致是从20Hz到 20kHz左右,所以可以将这个听觉系统划分为24个临界频带。若一 个纯音可以被以它为中心频率,并且具有一定频带宽度的连续噪声所 掩蔽,如果在这一频带内噪声功率等于该纯音的功率,这是该纯音处 于刚能被听到的临界状态,即称这一带宽为临界带宽,这一个带为该 中心频率的临界带。
现实生活中,对人有信息量的声音只集中在一部分,因此,本发 明在检查人听力的时候,只集中针对中心频率为250Hz到13.5kHz的 22个临界频带进行检测。当把多频调制声音对人耳进行刺激的时候, 为了防止各载波声音之间相互掩蔽,各载波频率取值为临界频带的中 心频率。而调制频率则选取在80-125Hz的频段范围,在此范围选取 22个频率点。
本发明中,多频调制刺激声音所选取的调制频率和载波频率,如 表1所示。
表1
参照表1,设置测试频率的数目M为22,选择载波频率对与对应 的调制频率。选择测试听阈曲线到痛域曲线之间各级听觉等响曲线的 数目,设置测试刺激声音的初始强度、测试刺激声强度增加的步长。 把各项测试参数设置完毕,待检查对象平躺十分钟后即可进行测试。
步骤2:用调制声音刺激检测对象的耳朵,提取听觉诱发电位信 号。中央控制单元11向调制信号发生装置2发出指令,调制信号发 生器21以初始设定的最小强度发出持续的多频调制信号,经过D/A 转换器22进行数模转换,音频功率放大器23进行功率放大之后,通 过双声道耳机24发出多频调制声音刺激被测试患者耳膜。此时诱发 电位记录电极31采集到患者稳态的听觉诱发电位。将采集到的听觉 诱发电位信号通过生理信号放大器32进行信号放大,通过带通滤波 器33把10Hz-300Hz范围以外的噪声过滤,对处理得的模拟信号用 A/D转换器34按照fs为1MHz的采样频率(采样周期TS为1μs)进 行过采样,直到采样点数目达到10N为止。其中,N为正整数,且需 要满足N*TS的时间必须为复合调制刺激声音的各个调制信号周期的 最小公倍数。把过采样所得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存储器12,以备数据 处理分析模块4向其读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步骤3:将时域的诱发电位信号转换成用频域表示,在调制频率 的频谱区间找出22个谱峰。数据处理分析模块4向数据存储器12读 取采样所得的听觉诱发电位数据,将其分为10个长度为N的区间段, 表示为y1(n)、y2(n),y3(n)、…y10(n),0<n<N-1。将这10段区间中 对应的每个采样点的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y(n)。把y(n)进行快速 傅里叶变换(FFT),得到Y(ωk),表达式为 Y ( ω k ) = Σ n = 0 2 N - 1 y ( n ) e - j ω k n , ]]>ωk=kωs。在频谱上,分别以复合调制刺激声音的22个调制频率为 中心,划分22个子区间段,在每个子区间中选择选择响应幅度最大 的谱线kM0(若出现幅度相同的两根谱线,以频率更接近中心频率的 为最佳选择),作为信号幅度和频率估计的谱峰,该子区间段的谱峰 频率为ωM*,其幅度为Y(ωM0)。
步骤4:利用多频多幅联合频谱估计算法估算检查对象的听觉系 统对每种频率的调制声音的响应幅度与频率。多频多幅联合频谱估计 算法的推导过程如下:
首先对原始信号y(n)以采样率为的ωs=π/N速率进行采样,然后 进行FFT变换,得到Y(ωk),其表达式如公式(1)所示:
Y ( ω k ) = Σ n = 0 2 N - 1 y ( n ) e - j ω k n , ω k = k ω s - - - ( 1 ) ]]>
假设谱峰位于第k0条谱线,可以把估计频率写作公式(2)
ω=ω*+ωα (2)
其中ω*=arg max{|Y(ωk)|2}=k0ωs,k=0,…,2N-1,表示谱峰处的频率, 而ωα是残留频率,由上式可知,谱峰频率是已知的,只要计算出残 留频率,就可以估算出信号的实际频率。
考虑没有噪声时信号的能量谱P(ωk,ω)如公式(3)所示:
P ( ω k , ω ) = A 2 sin 2 ( ( ω k - ω ) N / 2 ) sin 2 ( ( βω k - ω ) / 2 ) - - - ( 3 ) ]]>
对P(ωk)进行泰勒展开得公式(4)
P ( ω k ) = a sin 2 ( ( ω k - ω * ) N / 2 ) sin 2 ( ( ω k - ω * ) / 2 ) + ]]>
b ( sin ( ω k - ω * ) sin 2 ( ( ω k - ω * ) N / 2 ) 2 sin 4 ( ( ω k - ω * ) / 2 ) - N sin ( ( ω k - ω * ) N ) 2 sin 2 ( ( ω k - ω * ) / 2 ) ) - - - ( 4 ) ]]>
其中,a=A2,b=A2ωα,用样本所得的能量去逼近泰勒展开得能量 谱表达式,根据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如公式(5)(6)所示:
a = Σ k = k 0 - 1 k 0 + 1 | Y ( ω k ) | 2 P ( ω k , ω * ) Σ k = k 0 - 1 k 0 + 1 P 2 ( ω k , ω * ) - - - ( 5 ) ]]>
ω α = | Y 1 | 2 - | Y - 1 | 2 u ( | Y 1 | 2 + | Y - 1 | 2 ) + v | Y 0 | 2 - - - ( 6 ) ]]>
其中u和v为整理后的加权系数,
u = 64 N π 5 + 32 π - - - ( 7 ) ]]>
v = u π 2 4 - - - ( 8 ) ]]>
用代入(3)式代入(5)式得公式(9):
A = ( Σ k = k 0 - 1 k 0 + 1 | Y ( ω k ) | 2 si n 2 ( ( ω k - ω * ) N / 2 ) sin 2 ( ( ω k - ω * ) / 2 ) Σ k = k 0 - 1 k 0 + 1 ( sin 2 ( ( ω k - ω * ) N / 2 ) sin 2 ( ( ω k - ω * ) / 2 ) ) 2 ) 1 3 - - - ( 9 ) ]]>
A为原始信号的幅度。通过用(6)式代入(2)式,就可以估计 出原始信号频率ω,如公式(10)所示。
ω = | Y 1 | 2 - | Y - 1 | 2 u ( | Y 1 | 2 + | Y - 1 | 2 ) + v | Y 0 | 2 + k 0 ω s - - - ( 10 ) ]]>
利用幅度估算公式(9)和频率估算公式(10)估算出每个调制 信号的响应幅度 A ^ 1 , A ^ 2 , A ^ 3 , · · · A ^ M , ]]>以及频率 ω ^ 1 , ω ^ 2 , ω ^ 3 , · · · ω ^ M . ]]>把估算得的频率与调制信号频率ω1、ω2、ω3、…ωM相比较,分别 计算出若大于可接受误差σM,则认为该频 点上的测试声音未被检查对象所感知,或者此结果受噪声影响较大而 不予采用。根据大量统计所得,由人听阈响度的声响诱发出的听觉诱 发反应,其频谱上幅度响应的经验值至少为Amin0。若某个小于Amin0, 则认为该频点的调制刺激声响度未有被患者所感知。多频稳态听觉诱 发反应在频谱上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步骤5:拟合听阈响度上的听觉频响曲线。在没有产生稳态听觉 诱发反应的频点上,将其相应的调制声音的强度提高一个单位步长, 而对于能诱发出稳态听觉诱发反应的频点,其调制声音的强度保持不 变。重复步骤2到步骤5,当在22个频点上都刚好能诱发出频响幅 度为Amin0的稳态听觉诱发电位时停止。记录下各个ωM所对应的声级 强度,即可得出各个fcM所对应的声级强度。以载波频率fcM为横坐标, 以声级强度为纵坐标,把所检测出的22个结果在坐标轴上用点表示 出,利用最小二乘法把22个点拟合成一条平滑曲线,该曲线就是患 者的听阈频响曲线。把处理结果送回数据存储器12。
步骤6:同时提高每个频点的声级强度,把参考稳态听觉诱发电 位的频响幅度依次提高至AminⅠ、AminⅡ、AminⅢ…,参照步骤2到步骤5 的方法,即可依次拟合出从听阈到痛阈之间响度级为Ⅰ、Ⅱ、Ⅲ…的 听觉频响曲线。中央控制单元11将数据存储器12中所存储的检测结 果由显示面板14显示出来,用户即可得知检查对象的听力状况。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 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 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 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