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核磁共振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核磁共振仪.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1629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 CN 204016290 U (21)申请号 201420456185.2 (22)申请日 2014.08.08 A61B 5/055(2006.01) (73)专利权人 汪汉 地址 253400 山东省宁津县康平路 37 号宁 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72)发明人 汪汉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核磁共振仪 (57) 摘要 新型核磁共振仪, 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包括本身主体框架, 其 特征是在本身主体框架上方设有信息接收器, 信 息接收器右侧设有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
2、处理系统 上设有信号强度显示器, 信号强度显示器下方设 有传送按钮, 信息接收器下方设有记录仪, 记录仪 上设有记录成像屏, 记录成像屏下方设有画面切 换装置, 画面切换装置下方设有圆形射频仪。 本实 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在医务人员对内科疾 病进行治疗时操作简便、 省时省力, 减轻了医务人 员的工作难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16290 U CN 204016290 U 1/1 页 2 1. 新型核磁。
3、共振仪, 包括本身主体框架 (1), 其特征是 : 在本身主体框架 (1) 上方设 有信息接收器 (2), 信息接收器 (2) 右侧设有信息处理系统 (3), 信息处理系统 (3) 上设有 信号强度显示器 (4), 信号强度显示器 (4) 下方设有传送按钮 (5), 信息接收器 (2) 下方设 有记录仪 (6), 记录仪 (6) 上设有记录成像屏 (7), 记录成像屏 (7) 下方设有画面切换装置 (8), 画面切换装置 (8) 下方设有圆形射频仪 (9), 圆形射频仪 (9) 上设有脉冲信号发射器 (10), 圆形射频仪(9)左侧设有永久磁铁N极(11), 永久磁铁N极(11)下方设有频率控。
4、制器 (12), 频率控制器 (12) 下方设有射频振荡器 (13), 射频振荡器 (13) 左侧设有变温器 (14), 变温器 (14) 上设有温度显示仪 (15), 圆形射频仪 (9) 右侧设有永久磁铁 S 极 (16), 永久磁 铁 S 极 (16) 下方设有射频方向控制器 (17), 射频方向控制器 (17) 下方设有总磁场控制系 统 (18), 总磁场控制系统 (18) 右侧设有磁扫场 (19), 圆形射频仪 (9) 下侧设有高级输送床 (20), 高级输送床(20)上设有传送带(21), 传送带(21)上设有皮质面料(22), 传送带(21) 下侧设有圆弧形扶杆 (23), 高级传。
5、送床 (20) 下方设有梯形支撑台 (24), 梯形支撑台 (24) 下方设有折叠车轮(25), 高级传送床(25)左侧设有床面高度调节器(26), 床面高度调节器 (26) 下方设有传送带控制开关 (27), 本身主体框架 (1) 右侧设有连接线 (28)。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新型核磁共振仪,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形射频仪 (9) 上设有感 应器 (29)。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新型核磁共振仪,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高级传送床 (20) 右侧设有 激光打印机 (3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新型核磁共振仪,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线 (28) 左侧设有电脑 显示。
6、屏 (3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16290 U 2 1/2 页 3 新型核磁共振仪 0001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具体的讲是一种新型核磁共振仪。 0002 背景技术 : 目前, 大多数医院采用传统的核磁共振仪, 其构造简单, 功能单一, 不能 准确的确定病情并进行治疗, 使用时还需要其他设备的辅助, 使医务人员对内科疾病进行 治疗时, 操作麻烦, 费时费力, 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0003 发明内容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医务人员对内科疾病进行治疗时, 操 作简便、 省时省力的新型核磁共振仪。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7、是 : 包括本身主体框架, 其特征是在本身主体框架上方设 有信息接收器, 信息接收器右侧设有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上设有信号强度显示器, 信号强度显示器下方设有传送按钮, 信息接收器下方设有记录仪, 记录仪上设有记录成像 屏, 记录成像屏下方设有画面切换装置, 画面切换装置下方设有圆形射频仪, 圆形射频仪上 设有脉冲信号发射器, 圆形射频仪左侧设有永久磁铁N极, 永久磁铁N极下方设有频率控制 器, 频率控制器下方设有射频振荡器, 射频振荡器左侧设有变温器, 变温器上设有温度显示 仪, 圆形射频仪右侧设有永久磁铁 S 极, 永久磁铁 S 极下方设有射频方向控制器, 射频方向 控制器下方设有。
8、总磁场控制系统, 总磁场控制系统右侧设有磁扫场, 圆形射频仪下侧设有 高级输送床, 高级输送床上设有传送带, 传送带上设有皮质面料, 传送带下侧设有圆弧形扶 杆, 高级传送床下方设有梯形支撑台, 梯形支撑台下方设有折叠车轮, 高级传送床左侧设有 床面高度调节器, 床面高度调节器下方设有传送带控制开关, 本身主体框架右侧设有连接 线。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圆形射频仪上设有感应器。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高级传送床右侧设有激光打印机。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连接线左侧设有电脑显示屏。 0008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在医务人员对内科疾病 进行治疗。
9、时操作简便、 省时省力, 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 0009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 附图 2 本实用新型高级输送床示意图。 0011 图中 1、 主体框架, 2、 信息接收器, 3、 信息处理系统, 4、 信号强度显示器, 5、 传送按 钮, 6、 记录仪, 7、 记录成像屏, 8、 画面切换装置, 9、 圆形射频仪, 10、 脉冲信号发射器, 11、 永 久磁铁 N 极, 12、 频率控制器, 13、 射频振荡器, 14、 变温器, 15、 温度显示仪, 16、 永久磁铁 S 极, 17、 射频方向控制器, 18、 总磁场控制系统, 19、 磁扫场, 。
10、20、 高级输送床, 21、 传送带, 22、 皮质面料, 23、 圆弧形扶杆, 24、 梯形支撑台, 25、 折叠车轮, 26、 床面高度调节器, 27、 传送带 控制开关, 28、 连接线, 29、 感应器, 30、 激光打印机, 31、 电脑显示屏。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 包括本身主体框架 1, 其特征是在本身主体框架 1 上方设有信息接 收器 2, 信息接收器 2 右侧设有信息处理系统 3, 信息处理系统 3 上设有信号强度显示器 4, 信号强度显示器 4 下方设有传送按钮 5, 信息接收器 2 下方设有记录仪 6, 记录仪 6 上设有 说 明 书 CN 204016290 U 。
11、3 2/2 页 4 记录成像屏 7, 记录成像屏 7 下方设有画面切换装置 8, 画面切换装置 8 下方设有圆形射频 仪 9, 圆形射频仪 9 上设有脉冲信号发射器 10, 圆形射频仪 9 左侧设有永久磁铁 N 极 11, 永 久磁铁 N 极 11 下方设有频率控制器 12, 频率控制器 12 下方设有射频振荡器 13, 射频振荡 器 13 左侧设有变温器 14, 变温器 14 上设有温度显示仪 15, 圆形射频仪 9 右侧设有永久磁 铁 S 极 16, 永久磁铁 S 极 16 下方设有射频方向控制器 17, 射频方向控制器 17 下方设有总 磁场控制系统 18, 总磁场控制系统 18 右侧设。
12、有磁扫场 19, 圆形射频仪 9 下侧设有高级输送 床 20, 高级输送床 20 上设有传送带 21, 传送带 21 上设有皮质面料 22, 传送带 21 下侧设有 圆弧形扶杆 23, 高级传送床 20 下方设有梯形支撑台 24, 梯形支撑台 24 下方设有折叠车轮 25, 高级传送床25左侧设有床面高度调节器26, 床面高度调节器26下方设有传送带控制开 关 27, 本身主体框架 1 右侧设有连接线 28。医务人员在使用时, 首先打开仪器, 使病人躺在 高级输送床 20 上, 然后使用床面高度调节器 26 调节好高度, 按下传送带控制开关 27, 通过 观察记录成像屏 7 和电脑显示屏 31 进行观察。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圆形射频仪 9 上设有感应器 29, 这样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射频 仪 9 可以准确感应信号, 并将其传输。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高级传送床 20 右侧设有激光打印机 30, 这样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 激光打印机 30 可以将图像清晰的打印出来, 进行观察研究。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连接线 28 左侧设有电脑显示屏 31, 这样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脑 显示屏 31 可以将整个设备的信号进行汇集并显示。 说 明 书 CN 204016290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1629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