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251729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38749.8

申请日:

20160808

公开号:

CN106138434A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15,A61P17/02,A61P17/06,A61P17/00,A61K33/14,A61K31/125,A61K31/045

主分类号:

A61K36/815,A61P17/02,A61P17/06,A61P17/00,A61K33/14,A61K31/125,A61K31/045

申请人:

葛友清

发明人:

葛友清

地址:

638509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两河乡大滩村2组

优先权:

CN201610638749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蕊;李林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0.8‑1.5份、紫草0.8‑1.5份、白酒20‑30份、胆巴45‑55份、樟脑0.2‑0.3份、冰片0.2‑0.3份、花椒0.35‑0.55份和地骨皮0.8‑1.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粉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15天;(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粉碎,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8‑12天;(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该产品成本低,可有效治疗皮肤疾病,尤其对烧烫伤、牛皮癣最有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0.8-1.5份、紫草0.8-1.5份、白酒20-30份、胆巴45-55份、樟脑0.2-0.3份、冰片0.2-0.3份、花椒0.35-0.55份和地骨皮0.8-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1.2份、紫草1-1.2份、白酒23-28份、胆巴47-52份、樟脑0.25-0.3份、冰片0.25-0.3份、花椒0.4-0.5份和地骨皮1-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份、紫草1份、白酒25份、胆巴50份、樟脑0.25份、冰片0.25份、花椒0.5份和地骨皮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白酒的度数为35-6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100目,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15天;(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8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8-12天;(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15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8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及平时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突发性、意外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烧伤是指有机物质、化学物质、电源、辐射引发的火焰直接对人体皮肤、肢体内脏的烧烤,对人体危害程度较大,治疗和处理方式较难。烫伤是指高于人体体温的液体、固体、气体物质对人体皮肤表层及深层的灼烫,例如温度高于40°的水、油、化学制剂、酸、碱、铁、铝、铜、石灰、蒸汽等触及人体引发的烫伤。中医学常将烧烫伤称为“水火烫伤”。一般根据创面至皮肤不同的深度将烧烫伤分为为4个等级:Ⅰ度损伤,为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局部红肿,故又称“红斑性损伤”;浅Ⅱ度损伤,到达真皮层的表面,表面发红,同时带有清水泡;深Ⅱ度损伤,到达真皮层的深层,表面有红又白,带有出血的水泡;Ⅲ度损伤,热力伤害穿透整个真皮层,表面发白、发硬。皮肤烧烫伤后极易引发创面细菌感染,创面迅速由浅向深恶性感染,轻则会留下难看的疤痕,重则患者要承受植皮痛苦,更严重则引发败血症、脓毒症而死亡。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主要包括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加速成痂及活血化瘀类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存在易感染、有副作用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缓解烧烫伤,疗效快且无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0.8-1.5份、紫草0.8-1.5份、白酒20-30份、胆巴45-55份、樟脑0.2-0.3份、冰片0.2-0.3份、花椒0.35-0.55份和地骨皮0.8-1.5份。

进一步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1.2份、紫草1-1.2份、白酒23-28份、胆巴47-52份、樟脑0.25-0.3份、冰片0.25-0.3份、花椒0.4-0.5份和地骨皮1-1.2份。

进一步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份、紫草1份、白酒25份、胆巴50份、樟脑0.25份、冰片0.25份、花椒0.5份和地骨皮1份。

进一步地,白酒的度数为35-60°。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100目,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15天;

(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8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8-12天;

(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

进一步地,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15天。

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

进一步地,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8天。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经,膀胱经,心经,能利尿,抗过敏,镇痛,平喘、祛痰,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的功效;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樟脑,中国古代医术中对其药用功能有详细记载,如《本草纲目》中称其“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杀虫”,当代的《中药大词典》也记载了樟脑有“通窍,杀虫,止痛,辟秽,治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的功能;冰片,主要功效为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可以用于治疗或缓解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惊痫痰迷,喉痹齿痛,口疮痈疡,,目赤等症状,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头脑疼痛,咽喉口齿肿痛,慢性支气管炎,烫伤等疾病,也常作为“引药”或“佐药”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性寒味甘,归肺、肝、肾经和心经,是一味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中药材,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鲤血,内热消毒,《中华本草》记载,地骨皮具有降压作用,解热作用,降血糖作用,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胆巴,为盐卤(俗称卤水)的干制品,是川、渝一带常见的市售商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钠等。

(2)本发明通过特定的配方,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制,制得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成本低,对烧烫伤、牛皮癣、湿疹等皮肤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使用后不会复发,也无副作用。

(3)将苦参、紫草和地骨皮粉碎后浸泡于白酒中,可有效提高其药效成分,浸泡一定的时间后,再将樟脑、冰片和花椒粉碎后浸泡于白酒中,其前面的中药成分与后面的药物成分结合,在白酒的作用下,可使各药物成分起到协同作用,最后再与胆巴结合,使药效达到最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0.8份、紫草0.8份、白酒20份、胆巴45份、樟脑0.2份、冰片0.2份、花椒0.35份和地骨皮0.8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

(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8天;

(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5份、紫草1.5份、白酒30份、胆巴55份、樟脑0.3份、冰片0.3份、花椒0.55份和地骨皮1.5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100目,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

(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8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12天;

(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份、紫草1份、白酒23份、胆巴47份、樟脑0.25份、冰片0.25份、花椒0.4份和地骨皮1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2天;

(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10天;

(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2份、紫草1.2份、白酒28份、胆巴52份、樟脑0.3份、冰片0.3份、花椒0.5份和地骨皮1.2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3天;

(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11天;

(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份、紫草1份、白酒25份、胆巴50份、樟脑0.25份、冰片0.25份、花椒0.5份和地骨皮1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

(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8天;

(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份、紫草1份、白酒25份、樟脑0.25份、冰片0.25份、花椒0.5份和地骨皮1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

(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白酒中,继续密封浸泡8天,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7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1份、紫草1份、水25份、胆巴50份、樟脑0.25份、冰片0.25份、花椒0.5份和地骨皮1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然后加入水,密封浸泡15天;

(2)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然后加入步骤(1)浸泡中药的水中,继续密封浸泡8天;

(3)将步骤(2)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搅拌均匀,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实验例

将各实施例所得产品用于治疗烧烫伤,其具体情况如下:

1、患者情况

350例烧烫伤患者,烧烫伤时间不超过1个月,将其分为7组,每组50例,其中20例为Ⅰ度损伤,15例为浅Ⅱ度损伤,10例为深Ⅱ度损伤,5例为Ⅲ度损伤。

2、治疗过程

分别使用各实施例所得产品对患者进行治疗,Ⅰ度损伤,每天涂抹3次,涂抹5-7天;浅Ⅱ度损伤,每天涂抹4次,涂抹14-20天;深Ⅱ度损伤,每天涂抹5次,涂抹1-2个月;Ⅲ度损伤,每天涂抹6次,涂抹2-3个月。

3、治疗结果

实施例1-5治疗Ⅰ度损伤,涂抹后10min后疼痛感减弱,20-30min后疼痛感消失,涂抹7天后,痊愈率100%,其中实施例5见效最快;但实施例7效果不如实施例1-5,疼痛感消失较慢,痊愈率为90%,实施例6效果最差,痊愈率为80%。

实施例1-5治疗浅Ⅱ度损伤,3天皮肤不再发红,7天清水泡减弱,10天水泡消失,14天后80%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实施例5症状趋于痊愈,继续涂抹几天后,症状消失,实施例5的痊愈率为95%,实施例1-4稍低;但实施例6和7效果不如实施例1-5,见效慢,痊愈率也不高,痊愈率分别为60%和75%,继续涂抹,痊愈率会上升。

实施例1-5治疗深Ⅱ度损伤,7天后皮肤不再发红发白,出血水泡也有所改善,15天后出血水泡明显改善,其他症状也开始减弱,1个月后水泡消失,皮肤变硬,1个半月后变硬皮肤蜕皮,继续涂抹,则会痊愈,实施例5痊愈率为92%,实施例1-4稍低;但实施例6和7效果不如实施例1-5,见效慢,痊愈率也不高,痊愈率分别为58%和66%,继续涂抹,痊愈率会上升,但所需时间较长。

实施例1-5治疗Ⅲ度损伤,10天后皮肤稍微有所改善,20天后,皮肤硬度减轻,1个月后皮肤硬度明显有改善,1个半月后皮肤有蜕皮迹象,2个月后皮肤开始蜕皮,继续涂抹,皮肤开始趋于痊愈状态直至痊愈,实施例5见效最快,效果最佳;但实施例6和7不如实施例1-5,尤其是实施例6效果最差,几乎不能痊愈。

实施例1-5治疗烧烫伤患者,痊愈后继续追踪6个月,未发现复发,也无副作用产生,其实施例1-5产品还可以治疗牛皮癣、湿疹等其他皮肤疾病,均有较好效果。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38749.8 (22)申请日 2016.08.08 (71)申请人 葛友清 地址 638509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两河乡 大滩村2组 (72)发明人 葛友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李蕊 李林合 (51)Int.Cl. A61K 36/815(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P 17/06(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K 33/14(2006。

2、.01) A61K 31/125(2006.01) A61K 31/0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0.8-1.5份、 紫草 0.8-1.5份、 白酒20-30份、 胆巴45-55份、 樟脑 0.2-0.3份、 冰片0.2-0.3份、 花椒0.35-0.55份和 地骨皮0.8-1.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粉碎, 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10-15天;(2) 按配方分别称 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粉碎, 然后加入步。

3、骤 (1) 浸 泡中药的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8-12天;(3) 将步 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 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该产品成本低, 可有效治疗 皮肤疾病, 尤其对烧烫伤、 牛皮癣最有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6138434 A 2016.11.23 CN 106138434 A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0.8-1.5份、 紫草0.8-1.5份、 白酒20-30份、 胆巴45-55份、 樟脑0.2-0.3份、 冰片0.2-0.3份、 花椒0.35- 0.55份和地骨皮0.8-1.5份。 2.根据权。

4、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 分: 苦参1-1.2份、 紫草1-1.2份、 白酒23-28份、 胆巴47-52份、 樟脑0.25-0.3份、 冰片0.25- 0.3份、 花椒0.4-0.5份和地骨皮1-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 分: 苦参1份、 紫草1份、 白酒25份、 胆巴50份、 樟脑0.25份、 冰片0.25份、 花椒0. 5份和地骨皮 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白酒的度数为 35-60 。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

5、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80-100目, 然后加入白酒, 密封浸 泡10-15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60-8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 药的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8-12天; (3) 将步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将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

6、征在于, 步骤 (1) 中 浸泡时间为15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将樟脑、 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浸泡时间为8天。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138434 A 2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及平时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突发性、 意外性疾病, 严重危害人 类健康。 。

7、烧伤是指有机物质、 化学物质、 电源、 辐射引发的火焰直接对人体皮肤、 肢体内脏的 烧烤, 对人体危害程度较大, 治疗和处理方式较难。 烫伤是指高于人体体温的液体、 固体、 气 体物质对人体皮肤表层及深层的灼烫, 例如温度高于40 的水、 油、 化学制剂、 酸、 碱、 铁、 铝、 铜、 石灰、 蒸汽等触及人体引发的烫伤。 中医学常将烧烫伤称为 “水火烫伤” 。 一般根据创面 至皮肤不同的深度将烧烫伤分为为4个等级: 度损伤, 为表皮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的损 伤, 局部红肿, 故又称 “红斑性损伤” ; 浅度损伤, 到达真皮层的表面, 表面发红, 同时带有 清水泡; 深度损伤, 到达真皮层。

8、的深层, 表面有红又白, 带有出血的水泡; 度损伤, 热力 伤害穿透整个真皮层, 表面发白、 发硬。 皮肤烧烫伤后极易引发创面细菌感染, 创面迅速由 浅向深恶性感染, 轻则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重则患者要承受植皮痛苦, 更严重则引发败血 症、 脓毒症而死亡。 0003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主要包括防止感染、 促进创面愈合、 加速 成痂及活血化瘀类药物, 但是这些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存在易感染、 有副作用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 方法, 可有效缓解烧烫伤, 疗效快且无副作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

9、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0.8-1.5份、 紫草0.8-1.5 份、 白酒20-30份、 胆巴45-55份、 樟脑0.2-0.3份、 冰片0.2-0.3份、 花椒0.35-0.55份和地骨 皮0.8-1.5份。 0006 进一步地,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1-1.2份、 紫 草1-1.2份、 白酒23-28份、 胆巴47-52份、 樟脑0.25-0.3份、 冰片0.25-0.3份、 花椒0.4-0.5份 和地骨皮1-1.2份。 0007 进一步地,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

10、组分: 苦参1份、 紫草1 份、 白酒25份、 胆巴50份、 樟脑0.25份、 冰片0.25份、 花椒0.5份和地骨皮1份。 0008 进一步地, 白酒的度数为35-60 。 0009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80-100目, 然后加入白酒, 密封浸 泡10-15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60-8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138434 A 3 药的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8-12天; (3) 将步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

11、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0010 进一步地, 步骤 (1) 中将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分别粉碎至80目。 0011 进一步地, 步骤 (1) 中浸泡时间为15天。 0012 进一步地, 步骤 (2) 中将樟脑、 冰片和花椒分别粉碎至60目。 0013 进一步地, 步骤 (2) 中浸泡时间为8天。 0014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苦参, 味苦, 性寒, 归肝、 肾、 大肠经, 膀胱经, 心经, 能利尿, 抗过敏, 镇痛, 平喘、 祛 痰, 具有清热燥湿、 抗菌消炎的功效; 紫草, 性寒, 味甘、 咸, 归心、 肝经, 主治凉。

12、血, 活血, 解毒 透疹, 用于血热毒盛、 斑疹紫黑、 麻疹不透、 疮疡、 湿疹、 水火烫伤; 樟脑, 中国古代医术中对 其药用功能有详细记载, 如 本草纲目 中称其 “通关窍, 利滞气, 治邪气, 霍乱, 心腹痛, 寒湿 脚气, 疥癣, 风瘙, 杀虫” , 当代的 中药大词典 也记载了樟脑有 “通窍, 杀虫, 止痛, 辟秽, 治 心腹胀痛, 脚气, 疮疡疥癣, 牙痛, 跌打损伤” 的功能; 冰片, 主要功效为开窍醒神, 清热止痛, 可以用于治疗或缓解热病神昏, 痉厥, 中风痰厥, 惊痫痰迷, 喉痹齿痛, 口疮痈疡, , 目赤等症 状,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头脑疼痛, 咽喉口齿肿痛, 慢性支气管炎。

13、, 烫伤等疾病, 也常作为 “引 药” 或 “佐药” 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花椒, 味辛, 性热, 归脾、 胃经, 有芳香健胃, 温中散寒, 除 湿止痛, 杀虫解毒, 止痒解腥之功效; 地骨皮,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性寒 味甘, 归肺、 肝、 肾经和心经, 是一味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的中药材, 用于阴虚潮热, 骨蒸盗 汗, 肺热咳嗽, 咯血, 鲤血, 内热消毒,中华本草 记载, 地骨皮具有降压作用, 解热作用, 降 血糖作用, 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胆巴, 为盐卤 (俗称卤水) 的干 制品, 是川、 渝一带常见的市售商品, 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 氯化。

14、镁、 氯化钠等。 0015 (2) 本发明通过特定的配方, 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制, 制得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 剂, 其成本低, 对烧烫伤、 牛皮癣、 湿疹等皮肤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使用后不会复发, 也无 副作用。 0016 (3) 将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粉碎后浸泡于白酒中, 可有效提高其药效成分, 浸泡一 定的时间后, 再将樟脑、 冰片和花椒粉碎后浸泡于白酒中, 其前面的中药成分与后面的药物 成分结合, 在白酒的作用下, 可使各药物成分起到协同作用, 最后再与胆巴结合, 使药效达 到最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0.8份、 。

15、紫草0.8份、 白酒20 份、 胆巴45份、 樟脑0.2份、 冰片0.2份、 花椒0.35份和地骨皮0.8份。 0018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80目, 然后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10 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6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药的 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8天; (3) 将步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138434 A 4 0019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16、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1.5份、 紫草1.5份、 白酒30 份、 胆巴55份、 樟脑0.3份、 冰片0.3份、 花椒0.55份和地骨皮1.5份。 0020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100目, 然后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 15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8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药的 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12天; (3) 将步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002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

17、的组分: 苦参1份、 紫草1份、 白酒23份、 胆 巴47份、 樟脑0.25份、 冰片0.25份、 花椒0.4份和地骨皮1份。 0022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80目, 然后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12 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6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药的 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10天; (3) 将步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0023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1.2份、 紫。

18、草1.2份、 白酒28 份、 胆巴52份、 樟脑0.3份、 冰片0.3份、 花椒0.5份和地骨皮1.2份。 0024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80目, 然后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13 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6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药的 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11天; (3) 将步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0025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1份、 紫草1份、 白酒25份、 。

19、胆 巴50份、 樟脑0.25份、 冰片0.25份、 花椒0.5份和地骨皮1份。 0026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80目, 然后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15 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6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药的 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8天; (3) 将步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0027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1份、 紫草1份、 白酒25份、 樟 脑0.25份、 冰片0.2。

20、5份、 花椒0.5份和地骨皮1份。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138434 A 5 0028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80目, 然后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15 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6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药的 白酒中, 继续密封浸泡8天,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0029 实施例7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苦参1份、 紫草1份、 水25份、 胆巴 50份、 樟脑0.25份、 冰片0.25份、 花椒0.5份和地骨皮1。

21、份。 0030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方分别称取苦参、 紫草和地骨皮, 分别粉碎至80目, 然后加入水, 密封浸泡15 天; (2) 按配方分别称取樟脑、 冰片和花椒, 分别粉碎至60目, 然后加入步骤 (1) 浸泡中药的 水中, 继续密封浸泡8天; (3) 将步骤 (2) 所得浸泡物与胆巴混合, 搅拌均匀, 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0031 实验例 将各实施例所得产品用于治疗烧烫伤, 其具体情况如下: 1、 患者情况 350例烧烫伤患者, 烧烫伤时间不超过1个月, 将其分为7组, 每组50例, 其中20例为 度 损伤, 15例为浅度损伤, 10例。

22、为深度损伤, 5例为度损伤。 0032 2、 治疗过程 分别使用各实施例所得产品对患者进行治疗, 度损伤, 每天涂抹3次, 涂抹5-7天; 浅 度损伤, 每天涂抹4次, 涂抹14-20天; 深度损伤, 每天涂抹5次, 涂抹1-2个月; 度损伤, 每 天涂抹6次, 涂抹2-3个月。 0033 3、 治疗结果 实施例1-5治疗 度损伤, 涂抹后10min后疼痛感减弱, 20-30min后疼痛感消失, 涂抹7天 后, 痊愈率100%, 其中实施例5见效最快; 但实施例7效果不如实施例1-5, 疼痛感消失较慢, 痊愈率为90%, 实施例6效果最差, 痊愈率为80%。 0034 实施例1-5治疗浅度损伤。

23、, 3天皮肤不再发红, 7天清水泡减弱, 10天水泡消失, 14 天后80%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实施例5症状趋于痊愈, 继续涂抹几天后, 症状消失, 实施例5的 痊愈率为95%, 实施例1-4稍低; 但实施例6和7效果不如实施例1-5, 见效慢, 痊愈率也不高, 痊愈率分别为60%和75%, 继续涂抹, 痊愈率会上升。 0035 实施例1-5治疗深度损伤, 7天后皮肤不再发红发白, 出血水泡也有所改善, 15天 后出血水泡明显改善, 其他症状也开始减弱, 1个月后水泡消失, 皮肤变硬, 1个半月后变硬 皮肤蜕皮, 继续涂抹, 则会痊愈, 实施例5痊愈率为92%, 实施例1-4稍低; 但实施例6。

24、和7效果 不如实施例1-5, 见效慢, 痊愈率也不高, 痊愈率分别为58%和66%, 继续涂抹, 痊愈率会上升, 但所需时间较长。 0036 实施例1-5治疗度损伤, 10天后皮肤稍微有所改善, 20天后, 皮肤硬度减轻, 1个 月后皮肤硬度明显有改善, 1个半月后皮肤有蜕皮迹象, 2个月后皮肤开始蜕皮, 继续涂抹, 皮肤开始趋于痊愈状态直至痊愈, 实施例5见效最快, 效果最佳; 但实施例6和7不如实施例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138434 A 6 1-5, 尤其是实施例6效果最差, 几乎不能痊愈。 0037 实施例1-5治疗烧烫伤患者, 痊愈后继续追踪6个月, 未发现复发, 也无副作用产 生, 其实施例1-5产品还可以治疗牛皮癣、 湿疹等其他皮肤疾病, 均有较好效果。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13843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