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824914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0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07746.6

申请日:

2011.07.22

公开号:

CN102350701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25J 13/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变更后: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联星路99号变更后: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碧波路456号A203-A206室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25J 13/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钦江路333号39幢一层变更后权利人: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联星路99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505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5J 13/00申请日:20110722|||公开

IPC分类号:

B25J13/00; B66C13/20

主分类号:

B25J13/00

申请人:

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晓涛

地址: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钦江路333号39幢一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代理人:

竺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的输入端设置一气控减压阀,将分别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和空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第二减压阀分别通过一或门阀连接至气控减压阀的控制端口,其中,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的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负载平衡压力实现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上下动作。

权利要求书

1: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 在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 气缸的输入端设置一气控减压阀, 将分别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和空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 一、 第二减压阀分别通过一或门阀连接至气控减压阀的控制端口, 其中, 控制负载平衡压力 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的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 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 式, 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负载平衡压力实现助力机 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上下动作。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或门阀的一输入端, 第一、 第二减压阀的输入 端分别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气源模块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连接气源。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设压力表。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4 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第一、 第二减压阀为精密减压阀。
6: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气控减压阀、 第一、 第 二减压阀、 控制把手、 二位三通阀、 或门阀及连接气源的气源模块 ; 气控减压阀的输出端连 接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 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 气控减压阀的控 制端口连接或门阀的输出端 ; 第一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 其控制端连接一 控制把手, 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或门阀的一输入端 ; 第二减压阀的输 出端连接或门阀的另一输入端, 第二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气源模块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连接气源。
8: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设压力表。
9: 如权利要求 5 或 7 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第一、 第二减压阀为精密减压阀。

说明书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衡控制技术, 特别涉及适用于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助力机械手 / 气 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出现的各式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 在平衡控制方面都是采用空载 平衡和负载平衡相互转换的独立控制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相同工件重量又存在差异的 平衡, 通常采用预设平衡挡位, 然后通过选定对应挡位来进行负载平衡的控制。该方式平 衡选择逻辑控制复杂, 操作繁琐。另外针对一些重型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 ( 负载能力 250Kg 以上 ), 由于受机械结构本身及平衡控制阀件的限制, 当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处 于悬浮状态时, 操作者需要 10Kg 甚至更大的操作力才能使机械臂上下动作, 从而大大降低 了该类设备的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解 决目前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对于相同工件重量存在差异的平衡控制, 以及重型助力机 械手 / 气动平衡吊处于悬浮状态时操作力大的平衡控制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 在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 气缸的输入端设置一气控减压阀, 将分别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和空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 一、 第二减压阀分别通过一或门阀连接至气控减压阀的控制端口, 其中, 控制负载平衡压力 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的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 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 式, 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负载平衡压力实现助力机 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上下动作。
     进一步, 所述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或门阀的一输入端, 第 一、 第二减压阀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
     所述的气源模块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连接气源。
     所述的第一、 第二减压阀为精密减压阀。
     另外, 本发明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 其包括, 气控减压阀、 第一、 第二减压阀、 控制把手、 二位三通阀、 或门阀及连接气源的气源模块 ; 气控减压阀的输 出端连接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 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 气控减压 阀的控制端口连接或门阀的输出端 ; 第一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 其控制端 连接一控制把手, 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或门阀的一输入端 ; 第二减压 阀的输出端连接或门阀的另一输入端, 第二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
     进一步, 所述的气源模块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连接气源。
     所述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设压力表。所述的第一、 第二减压阀为精密减压阀。
     本发明通过将控制平衡调节压力的减压阀 ( 精密减压阀 ) 直接放在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操作前端, 同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 便于操作者控制。
     当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由空载平衡转换到负载平衡后, 由于控制负载平衡压 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直接安装在控制把手上, 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 范围内调节负载平衡压力来实现机械臂的上下动作。由于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 式, 可以实现压力无级调节控制, 调节精度高且具有在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负载能力 范围内无级可调, 所以很好地解决了重载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在物料搬运和装配领域 的操作力问题, 应用前景相当广泛。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1, 本发明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 在助力机械手或气动 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 8 的输入端设置一气控减压阀 1, 将分别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和空 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 第二减压阀 2、 3 分别通过一或门阀 6 连接至气控减压阀 1 的控制 端口, 其中, 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 2 的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 4, 其平衡调 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 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 4 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 无级调节负载平衡压力实现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上下动作。 本发明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 其包括, 气控减压阀 1、 第一、 第二减压阀 2、 3、 控制把手 4、 二位三通阀 5、 或门阀 6 及连接气源的气源模块 7 ; 气控减压阀 1 的输出端连接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 8, 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 7 输出端, 气控减压阀 1 的控制端口连接或门阀 6 的输出端 ; 第一精密减压阀 2 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 块 7 输出端, 其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 4, 第一减压阀 2 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 5 连接或 门阀 6 的一输入端 ; 第二减压阀 3 的输出端连接或门阀 6 的另一输入端, 第二减压阀 3 的输 入端连接气源模块 7 输出端。
     进一步, 所述的气源模块 7 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 9 连接气源 10。所述的第一减压 阀 2 的输出端设压力表 11。
     所述的第一、 第二减压阀 2、 3 为精密减压阀。
     当助力机械手 / 气动平衡吊由空载平衡转换到负载平衡后, 由于控制负载平衡压 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直接安装在控制把手上, 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 范围内调节负载平衡压力来实现机械臂的上下动作。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0701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0701ACN102350701A21申请号201110207746622申请日20110722B25J13/00200601B66C13/2020060171申请人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地址200233上海市徐汇区钦江路333号39幢一层72发明人宋晓涛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114代理人竺明54发明名称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57摘要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的输入端设置一气控减压阀,将分别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和空载。

2、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第二减压阀分别通过一或门阀连接至气控减压阀的控制端口,其中,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的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负载平衡压力实现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上下动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50704A1/1页21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在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的输入端设置一气控减压阀,将分别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和空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第二减压阀分别通过一或门阀连接至气控减压。

3、阀的控制端口,其中,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的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负载平衡压力实现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上下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或门阀的一输入端,第一、第二减压阀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模块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连接气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

4、端设压力表。5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减压阀为精密减压阀。6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控减压阀、第一、第二减压阀、控制把手、二位三通阀、或门阀及连接气源的气源模块;气控减压阀的输出端连接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气控减压阀的控制端口连接或门阀的输出端;第一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其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或门阀的一输入端;第二减压阀的输出端连接或门阀的另一输入端,第二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7如权利要求5所。

5、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模块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连接气源。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设压力表。9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减压阀为精密减压阀。权利要求书CN102350701ACN102350704A1/2页3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平衡控制技术,特别涉及适用于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0002现有市场上出现的各式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在平。

6、衡控制方面都是采用空载平衡和负载平衡相互转换的独立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相同工件重量又存在差异的平衡,通常采用预设平衡挡位,然后通过选定对应挡位来进行负载平衡的控制。该方式平衡选择逻辑控制复杂,操作繁琐。另外针对一些重型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负载能力250KG以上,由于受机械结构本身及平衡控制阀件的限制,当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处于悬浮状态时,操作者需要10KG甚至更大的操作力才能使机械臂上下动作,从而大大降低了该类设备的可操作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目前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对于相同工件重量存在差异的平衡控制,以及重型助。

7、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处于悬浮状态时操作力大的平衡控制问题。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0005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在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的输入端设置一气控减压阀,将分别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和空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第二减压阀分别通过一或门阀连接至气控减压阀的控制端口,其中,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的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负载平衡压力实现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上下动作。0006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或门阀的一输入端,第一、。

8、第二减压阀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0007所述的气源模块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连接气源。0008所述的第一、第二减压阀为精密减压阀。0009另外,本发明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其包括,气控减压阀、第一、第二减压阀、控制把手、二位三通阀、或门阀及连接气源的气源模块;气控减压阀的输出端连接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气控减压阀的控制端口连接或门阀的输出端;第一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端,其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或门阀的一输入端;第二减压阀的输出端连接或门阀的另一输入端,第二减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输出。

9、端。0010进一步,所述的气源模块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连接气源。0011所述的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设压力表。说明书CN102350701ACN102350704A2/2页40012所述的第一、第二减压阀为精密减压阀。0013本发明通过将控制平衡调节压力的减压阀精密减压阀直接放在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操作前端,同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便于操作者控制。0014当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由空载平衡转换到负载平衡后,由于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直接安装在控制把手上,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调节负载平衡压力来实现机械臂的上下动作。由于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

10、可以实现压力无级调节控制,调节精度高且具有在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负载能力范围内无级可调,所以很好地解决了重载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在物料搬运和装配领域的操作力问题,应用前景相当广泛。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参见图1,本发明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方法,在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8的输入端设置一气控减压阀1,将分别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和空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第二减压阀2、3分别通过一或门阀6连接至气控减压阀1的控制端口,其中,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2的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4,其平衡调节采用类似摩托车把手加油的方式,操作者通。

11、过旋动控制把手4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负载平衡压力实现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上下动作。0017本发明的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平衡控制装置,其包括,气控减压阀1、第一、第二减压阀2、3、控制把手4、二位三通阀5、或门阀6及连接气源的气源模块7;气控减压阀1的输出端连接助力机械手或气动平衡吊的主驱动气缸8,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7输出端,气控减压阀1的控制端口连接或门阀6的输出端;第一精密减压阀2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7输出端,其控制端连接一控制把手4,第一减压阀2的输出端通过二位三通阀5连接或门阀6的一输入端;第二减压阀3的输出端连接或门阀6的另一输入端,第二减压阀3的输入端连接气源模块7输出端。0018进一步,所述的气源模块7输入端通过一减压阀9连接气源10。所述的第一减压阀2的输出端设压力表11。0019所述的第一、第二减压阀2、3为精密减压阀。0020当助力机械手/气动平衡吊由空载平衡转换到负载平衡后,由于控制负载平衡压力调节的第一减压阀直接安装在控制把手上,操作者通过旋动控制把手在负载平衡点一定范围内调节负载平衡压力来实现机械臂的上下动作。说明书CN102350701ACN10235070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5070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